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 练习(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练)1.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类型和起点分别是( )A.次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B.初生演替、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次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D.初生演替、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始【答案】A【解析】该演替为典型的次生演替,最先出现的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然后才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一般不会发生变化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B【解析】由群落演替的定义知A正确。
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错误。
依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定义知C正确。
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B【解析】该岛屿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故最初发生在该岛屿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B错误;初生演替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故D正确。
人为影响可使演替以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故C正确。
4.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A项正确;森林恢复后,群落的结构变复杂,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提高,B项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与自然恢复林相比,人工恢复林植物种类少,丰富度低,C项正确;题中两块林地的恢复方式都是在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情况下形成的,属于次生演替,D项错误。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案含答案
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举例说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过程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学习重点:群落演替的过程学习难点:群落演替的过程预习﹒交流﹒评价一、群落的演替及演替类型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③实例:在、和上的演替都为初生演替。
(2)次生演替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或其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杂草→小灌木→灌木丛→。
③实例:在、和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的活动方式(1)不合理方式:、、。
(2)合理方式:、、,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并且成为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的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预计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 1 -1.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3.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C.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D.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4.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B.改变产业方向,提高经济效益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D.增加植被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6.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B.草原的放牧演替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7.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8.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练: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Word版含答案
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1、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B.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弃耕农田都能演替为森林D.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退耕还林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沙漠变绿洲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B.群落中个体数量增多C.草本植物被高大乔木取代D.灌木被草本植物取代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5、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如表。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农田弃耕5~10年后,群落演替至少发展到了灌木阶段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6、如图表所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顺序就是生物进化的顺序B.b阶段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存在垂直结构C.从演替的过程可以看出,群落的演替就是指植物的演替D.b阶段为c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7、下列哪一项是次生演替的例子( )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B.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的演替C.过量砍伐后的森林进行的演替D.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8、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 )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之前和T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10、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群落演替的发生只在于群落内部,与外部环境无关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11、如图中两条曲线表示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森林火灾前后的演替过程B.曲线②可表示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过程C.M、N点物种组成不会发生改变D.①类型的演替速度明显快于②类型1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不发生更替C.发生在祼岩上的演替经过为:祼岩→苔藓→地衣→灌木→森林五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13、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群落由简单到复杂演替的是( )A.封山育林B.治理沙漠C.兴修水利D.围湖造田14、如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砍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练习: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含解析
^4课后巩圄提升◎---------------------------------------------------[A组基础达标练]1.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退耕还林还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群落演替的发生只在于群落内部,与外部环境无关D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解析]退耕还林还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错误;群落演替的发生与群落内部和外部环境都有关,C错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都有竞争现象,D错误。
[答案]A2. 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 •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 •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D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被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因此A项属于初生演替,B、C、D项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A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A .退耕还林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沙漠变绿洲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退耕还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沙漠变绿洲,都体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属于群落演替。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体现的是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答案]D4 •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A •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B •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种子或其他繁殖体D •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解析]初生演替中几乎不存在土壤条件,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次生演替则已具备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种子和其他繁殖体,故演替所需的时间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四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第四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有关群落演替的表述错误的是()A.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B.保留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解析]选D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所以人类活动不仅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
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
在此过程中()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解析]选B弃耕的农田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这也是演替的本质;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会减少,一般不会消失。
3.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过程中,苔藓之所以能代替地衣,是因为()A.苔藓能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B.苔藓比地衣的进化地位高,适应性比地衣强C.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D.苔藓比地衣需要的有机物少,更适合于在裸岩上生存[解析]选C在裸岩上首先定居的是地衣,它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这样,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在此基础上,苔藓才能生长起来。
因为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取代了地衣。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也越来越丰富。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以发生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解析]选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存在竞争,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更容易形成森林。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含解析
第4节群落的演替[学习目标] 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知识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知识梳理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01代替的过程。
2.类型(1)初生演替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04地衣阶段→苔藓阶段→□05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③特点:经历的时间□06长,速度□07缓慢。
④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⑤举例:沙丘、□08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12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树林。
③特点a.经历的□13时间短,速度□14快。
b.具有一定方向性,预见性。
④影响因素:人为活动较为关键。
⑤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15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3.群落演替的结果(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16预见的或□17可测的。
(2)结构:一般生物种类□18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19越来越复杂。
(3)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20越来越高。
[问题思考] 1.初生演替为什么比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长?提示:因为初生演替没有土壤条件,要经过漫长的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所以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长。
2.所有群落都会演替到森林阶段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群落演替主要受环境条件影响,还受人为因素影响,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可能演替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木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
3.在森林阶段内,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提示:能。
群落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外的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典题分析题型一演替的过程及类型分析[例1](2015·全国卷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题分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4.4群落的演替(含答案)
第4章第4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弃耕的农田只有气候、水分等适宜才能形成森林。
答案: A2.某山区发生山洪,洪水过后,在较短一段时间后,滑坡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出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在滑坡处,新形成的群落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D.群落演替的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洪水过后一段时间,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生物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C错误;群落的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人类的活动,D错误。
答案: B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 C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解析:光照强度是影响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从上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A、B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也可以使群落发生演替,C错误;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测试(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①④⑤ B.②③⑤C.②③④ D.①③⑤【答案】B【解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甘蔗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是否演替成森林群落,还要看是否有充足的雨水条件,②正确;杂草地中的生物种类远多于甘蔗田,其物种丰富度高,③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⑤正确。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缓慢、时间长,次生演替迅速、时间短D.群落演替的方向会因为群落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答案】A【解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群落演替过程中,由于物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而物种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群落演替会因为群落内部或外界气候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等的影响而改变方向。
3.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从图可以看出,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这样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过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
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4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 1.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 示( )A.A 植被的生物量B.A 表示整个群落的生物量,B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A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 表示整个植被的种类数量D.A 表示肉食动物的种类数量,B 表示肉食动物的生物量2.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更大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群落演替是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4.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5.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 6.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其中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①干涸池塘阶段 ②灌木阶段 ③乔木阶段 ④草本植物阶段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7.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课后练习
第4节群落的演替1. 下列不属于群落演替的特点的是()A. 有规律B.可预测C.有一定方向D.永远进行,无终止解析:群落演替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测、有一定方向的;当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答案:D2.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保持,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解析: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演变成森林后趋于稳定。
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群落稳定性都是不断增多,最后趋于稳定。
答案:B3. 下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 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加复杂的空间C. 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增加并趋于稳态,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预,群落演替就不再进行。
,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D. 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解析:珊瑚礁上原来就有鱼类等生物,所以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珊瑚礁是鱼类等生物生存的环境,它的体积增加使鱼类等生物的丰富度增加,从而为鱼类等生物提供了更复杂的生存空间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都是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图中不能反映出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答案:D4.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B. 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的密度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解析: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短期内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杂草不能被称为一个种群。
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C5. 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做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C. 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D.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从而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基础解析: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4群落的演替(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4.4群落的演替(老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2·滨州高二检测)某山区的原始森林被过量砍伐,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地毁灭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物种数量将会越来越多C.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没有垂直结构D.演替过程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解析】选C。
由于砍伐后土壤条件照旧存在,所以该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物种数量越来越多,即使在草本植物阶段,该群落也是有分层现象的;演替过程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2.(2022·宿迁高二检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洁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解析】选B。
森林阶段与灌木阶段相比,群落的结构更为简洁,故动物的分层更为简洁。
3.(2022·高唐高二检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B.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D.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解析】选A。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渐渐增加,导致群落的结构趋向简洁,进而群落的稳定性渐渐提高。
4.(2022·大庆高二检测)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过程中灌木完全取代草本植物B.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解析】选A。
群落演替过程发生的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草本植物在灌木阶段仍可以生长。
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在从来没有植被掩盖或彻底毁灭了植被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在生物生存条件极差的环境,比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4章+第4节 群落的演替及答案
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裸岩上发生的演替为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过程(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①封山育林②砍伐森林③治理沙漠④填湖造地⑤捕杀动物⑥建立人工群落⑦管理草原(1)合理的人类活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2)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退化林地上形成自然恢复林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5.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6.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完全控制群落的演替。
()提示:1.√2.√3.×从光裸的海底火山岩地演替成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岛属于初生演替。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4章 第4节群落的演替含答案
第四章第4节一、选择题1.(2015·河南洛阳模拟)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C[解析] 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是也能和自然演替的方向一致,如加快某群落向森林的演替,B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分布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2.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将其排序( )①森林阶段②草本植物阶段③地衣阶段④灌木阶段⑤裸岩阶段⑥苔藓阶段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①⑤C.⑤⑥③④②①D.⑤③⑥②④①[答案] D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答案] D4.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答案] A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答案] C[解析] 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章第4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弃耕的农田只有气候、水分等适宜才能形成森林。
答案: A2.某山区发生山洪,洪水过后,在较短一段时间后,滑坡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出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在滑坡处,新形成的群落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D.群落演替的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洪水过后一段时间,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生物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C错误;群落的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人类的活动,D错误。
答案: B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 C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解析:光照强度是影响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从上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A、B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也可以使群落发生演替,C错误;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三讲义: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Word版含答案
第4节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类型和特点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原因: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阶段→乔木阶段4.演替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预见性。
(2)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增高,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的活动方式(1)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2)合理方式: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2.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1.群落的演替有哪两种类型?主要区别是什么?各有哪些实例?2.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大致要经历哪几个阶段?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哪些方面?其结果是什么?探究点一群落演替的类型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
阅读教材,结合提供的材料,试探讨群落的变化规律。
1.演替的概念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炽热的岩浆滚滚而出,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
直到1934年,植物才逐渐的繁茂起来形成小树林。
(1)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完成了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含答案第4节群落的演替目标导航1.结合材料分析,描述群落的演替过程。
2.结合实际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一、演替的类型(阅读P78-80)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1)初生演替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阅读P81)1.人类活动不合理的方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引入等均会使生物群落退化。
2.人类活动合理方式: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人类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3.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阅读P82)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以提高林草覆盖率。
判断正误:(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2)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3)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5)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人类活动不会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答案(1)×(2)×(3)√(4)√(5)×一、群落演替1.群落演替的类型(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具有可预见或可预测性。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
(3)演替的结果往往是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物种多样性增加。
(4)往往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总量增加。
3.演替方向1.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被取代的种群是不是完全消失了?答案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2.在某山区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出现了针叶林取代灌草丛进而成为优势种,其原因是什么呢?答案针叶林比灌草丛更容易获取阳光。
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是个无休止的过程吗?答案不是,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时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4.弃耕农田的演替属于哪种类型?其是否一定能演替成森林呢?答案次生演替,不一定,如果水分不充足,可能只发展到稀疏灌木阶段。
1.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问题导析(1)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次生演替时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间较短。
(3)演替能否形成森林,是与当地的环境条件有关的,与演替类型无关。
答案 C一题多变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为:裸岩→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植物→森林五个阶段答案 D二、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演替是群落朝着一个方向的连续变化过程,它是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已知的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1)群落内部因素:包括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等。
(2)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等。
(3)人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①自然资源利用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②外来物种的引入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可见,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的有利,有的不利,但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素。
5.人类活动均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对吗?人类活动均使演替朝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对吗?答案不对。
人类活动可能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也可能延缓群落演替的速度。
不对。
例如长期以来,某地气候逐渐变的干旱,而人类活动使本地荒漠化加剧,此例中人类加快了演替的速度却并未改变演替的方向。
6.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有何不同?答案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往往是直接的,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
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问题导析(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2)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 D解析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从而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一题多变下列有关人类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围湖造田B.过度放牧C.封山育林D.退草还耕答案 C解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
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逐步提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答案 B解析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所以A项不对(另一些生物不一定形成了新的群落);如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树林,故C、D两项都错。
2.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答案 D解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等,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
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是()。
A.人类活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B.人类活动会延缓演替的进行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方向D.人类活动会降低群落的丰富度答案 C解析在自然状态下,群落的演替会沿着自身的规律,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而如果有了人类的干预则会加速或者减缓演替的速度,当然对于群落的丰富度的影响也应该是两方面的。
4.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
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同时,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_______的过程。
(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_______。
(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答案(1)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苔藓阶段(5)D基础巩固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 B解析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旅游时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该岛屿上发生的初生演替为漫长的演替过程。
2.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原因是()。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③灌木更高大,具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 A解析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阶段,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使得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灌木根系发达且灌木高大,所以与草本植物的竞争中优势明显,很快就能成为优势种。
3.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答案 B解析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最终形成森林,此时的群落丰富度已达到顶级,趋于稳定。
4.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答案 C解析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提高。
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