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的诗歌意象

合集下载

《海棠》原文及赏析

《海棠》原文及赏析

《海棠》原文及赏析《海棠》原文及赏析1朝代:金朝作者:元好问原文: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注释1.赋:吟咏。

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3.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

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7.且教:还是让。

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1、李修生.元曲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xx年:124赏析诗句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许,诗人想到了,如果一旦开放,几场风雨之后,花就会很快坠落、凋零,“林花谢了太匆匆”,为了它的不至于很快谢落,为了它的长久,诗人宁愿红蕾深藏。

也许,诗人想得更深,认为真正的“芳心”是不应该轻易吐露的,像桃李那样在春风中追逐、嬉闹,只是一种炫耀,一种浅薄的表现。

诗人不希望像“桃李卖阳艳”,希望“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总之,诗句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诗人曾经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

”(《新斋赋》)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为邓人作诗》)、“衰年那与世相关”(《已卯端阳日感怀》)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

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海棠花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儿红白相间,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那样,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

海棠古诗苏轼

海棠古诗苏轼

海棠古诗苏轼苏轼《海棠》高考诗歌精读苏轼《海棠》赏析古诗鉴赏0111 0934 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诗人首先刻画微风中的海棠,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

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着海棠,海棠泛出华美的光泽。

一个泛字,写出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

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

显然,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却得不到重用,真是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啊!所以,这里的空蒙幽寂的夜景描写,暗示的是诗人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

句中恐是担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依依不舍赏玩的情态;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

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

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

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

巧在诗人又以花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

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

但诗人并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的胸襟。

综观全诗,前两句点出诗人赏花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并描绘了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是实写,后两句诗写海棠的神态,是虚写。

元 海棠诗词

元 海棠诗词

元海棠有关诗词
元《海棠》
轻盈如梦梦如烟,香染衣襟思不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注释:
1、轻盈:轻柔,娇弱。

2、梦梦:形容梦境中的迷离之感。

3、香染:香气袭人。

4、衣襟思:思念衣襟上的香气。

5、宿雨:夜雨。

6、水面清圆:形容水面上荷叶的形状。

7、风荷举:形容荷叶在风中摇曳的美丽姿态。

这首诗词描绘了海棠的美丽和迷人之处,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的深深喜爱和迷恋之情。

通过运用轻盈、梦梦、香染、衣襟思等词语,诗人描绘出了海棠娇弱、美丽、香气袭人的特点,并借助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等自然景观,将海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其自然之美。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

《海棠》苏轼古诗赏析【作品介绍】《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

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原文】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⑴,香雾空蒙月转廊⑵。

只恐夜深花睡去⑶,故烧高烛照红妆⑷。

【注释】⑴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白话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创作背景】这首绝句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

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海棠意象诗歌

海棠意象诗歌

海棠意象诗歌1.《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非常有名的一首小令。

昨天晚上,风急雨疏,自己因为喝醉了,睡得太香,没来得及照顾院里的海棠花。

起来以后自己不敢去看,生怕落花满地。

试问卷帘人,才知道海棠依旧娇艳,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要知道,这个季节,应该是红花凋落,绿叶吐芽的时期呀!海棠在这个时候还能依旧,真是意外的惊喜。

这首词很短,但却把作者的懊悔、心怯、欣喜等一系列心情表达了出来,体现了对海棠的无比喜爱之情,构思新巧,语言清婉,不愧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

2.《海棠》唐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关于郑谷,小编曾在宋词鹧鸪天中提到过。

因为郑谷咏鹧鸪闻名,被称为“郑鹧鸪”。

历史上有名的“一字之师”也出自郑谷。

郑谷的诗清新雅致,常有佳句。

这首《海棠》是咏物诗极品中的极品。

春风似乎有意照顾海棠,引得诗人饮酒赋诗,观花赏春。

“新著雨”是海棠最艳丽的时候,欲开未开是最娇饶的时候。

这两句,被认为是历代咏海棠最为贴切的一联诗。

正面写完,后两句则从侧面衬托。

莫愁女为了看海棠都懒得梳妆,画家梁广看呆了,竟忘了下笔。

梁广是唐朝一位花鸟画大师,“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纵然梁广遍览春芳,依然被海棠给惊住了。

由此可见海棠的魅力。

尾联写了作者的感受:从早上到晚上,看了一天还不知足,恨不得变成一只蝴蝶,栖息于海棠花上,一酬所愿。

全诗画面感非常强,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细致地观察,刻画海棠十分传神。

3.《禁中春寒》宋王安石青烟漠漠雨纷纷,水殿西廊北苑门。

已著单衣犹禁火,海棠花下怯黄昏。

王安石诗如其人,卓而不群。

此诗写寒食之际,烟雨濛濛,本来天就很凉,穿得也不多,还要禁止点火,身上就更冷了。

虽然站在娇艳的海棠花下,却由于害怕黄昏来临而无心赏花,因为那还不冻成个鬼呀。

苏轼《海棠》赏析

苏轼《海棠》赏析
“东风”就是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 一个“泛”字,写出 了在月光的照耀下,在微风的吹拂中,海棠花朵闪烁不 定的情景。
第二句描写月下的海棠的清香。 “香雾霏霏”,写海
棠阵阵幽香在氤yīn氲yūn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的意思是说,明月转过了回廊,照不到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无寐。既然这样,海棠花就只能在孤寂黑 暗的夜幕里,散发幽香了。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 喻::此时的海棠花就如同诗人本人,有才能,有理想, 却得不到重用,暗示出诗人“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 宠”的幽寂孤独的心理。
最妙的是三四两句,写赏花者的心
态,极赋浪漫色彩。
•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 句。此句笔锋一转,写赏花者的心态。句中“恐”是担 心的意思,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爱花的心理活动和依依 不舍赏玩的情态:当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 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 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 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 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诗人,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 冷清得想睡去,那诗人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 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之情,也暗 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只”字极化了爱花人 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yè ,其 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 “无我”的超然境界。
这两句诗被后人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
巧”。请体会。
• “奇”在作者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 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 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淋漓尽致地 表现出诗人爱花更惜花的感情。“巧”在诗人又以花 喻己,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 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 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显然, 海棠其实就是诗人本人,得不到月光照射而只能屈身 于黑暗中的海棠的遭遇就是诗人自己的遭遇的写照。 “只恐夜深花睡去”隐含顾影自怜的意思。但诗人并 不因此而颓唐萎靡,从“东风”“崇光”“香 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 可以感触到诗人豁观、洒脱的胸襟。

海棠花的寓意和象征诗句

海棠花的寓意和象征诗句

海棠花的寓意和象征诗句
海棠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海棠花被视为高贵、纯洁、坚强和不屈不挠的象征。

以下是一些代表海棠花的寓意和象征诗句:
1. 海棠花开,清香四溢,象征着高贵、优雅和纯洁。

2. 海棠花独立挺立,不畏风雨,象征着坚强、自立和自信。

3. 海棠花虽然美丽,但寿命很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4. 海棠花在冬季开放,象征着希望和坚持,即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也能绽放出美丽。

5. 海棠花是古代文人墨客经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形象,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高尚。

6. 海棠花具有爱情和浪漫的象征意义,常被用于表达爱情和思念之情。

7. 海棠花也是悼念逝者的象征,常被用于述说离别和哀思。

总的来说,海棠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和敬仰的花卉,它所象征的高尚品质和情感使之成为了诗人们笔下的美丽意象。

- 1 -。

浅析宋词中的海棠意象

浅析宋词中的海棠意象

浅析宋词中的海棠意象
《宋词》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学风格及艺术魅力的古典诗歌,蕴藉深厚灵性,深
得古今无双,其中海棠意象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对文学艺术以及宋代人们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

首先,海棠作为一种常用的花木贴近大自然,象征着丰富活力、美好愿景以及
幸福的生活,在宋词中得以广泛的运用,以加强文学的美感及意境表现,如:“乍行中道见海棠,欲唤乡友作伴;满载一夜愁煞人,又到一春此行歇。

”(杜牧《春夜西湖过南桥对夕照》)这首诗通过海棠的描绘,抒发出单独自往的心情,让读者情感贴近,产生美感共鸣。

其次,海棠在宋人们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是喜悦之心、情深意长的象征,也是一种追逐宁静生活的视觉暗示,被称为“东坡花”,更是挚友相伴的富有代表性的象征,如:“在一片海棠花落的地方,绿得了希望而絮得了忧伤,老友们相聚春夜。

”(苏轼《西江月》)这首诗,以海棠花作为象征,抒发了诗人深厚友谊所唤起的依依情思,表露出两英雄相聚温暖的场景,令人勾起无尽思友之情。

最后,海棠意象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极具影响力,比如:宋代的海棠盛开在台城
关外的祝家庄,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意义;古老的海棠和杨柳,这两个元素也常被宋词作者用来贴近大自然的景象,抒发浓浓的唯美之情。

由此可见,海棠对宋词的整体艺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向我们隽永传递了宋人
典雅之情与浓浓的文学情怀,让我们沉敝宋词之美,又体悟宋人风采以及那个神韵缠绕的年代。

海棠无意惹诗意——解读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

海棠无意惹诗意——解读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

海棠无意惹诗意——解读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张素亚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海棠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

本文从“海棠”创作兴盛的原因、美感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进行解读,以充实和丰富花卉题材的文学研究。

关键词:宋代诗词;海棠;意象海棠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国艳”之誉及“花中神仙”、“花贵妃”等美称,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

两宋是咏海棠诗词发展的巅峰。

在宋代,海棠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意象,大规模进入文人视野。

一、“海棠”创作兴盛的原因海棠的地位日益突出,宋代达到繁盛阶段,诞生了专门研究海棠的著作《海棠记》、《海棠谱》。

北宋沈立《海棠记》序言称:“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可独步于西州矣。

”[1]可以看出海棠敢于牡丹相媲美。

海棠在宋代地位之高,出现了许多歌咏海棠的诗词,其原因有:(一)赏花风气日趋普遍。

宋代开国之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种花和赏花之风逐渐向民间普及。

北宋时期人们观赏海棠的热情甚厚,而且也出现了以海棠命名的景点,如“海棠川”。

由于宋代人们赏花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即“花朝”。

吟赏海棠也是花朝节的重要活动。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提到:“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观者纷集,竟日不绝。

”[2]宋朝以后“花朝”便成为民间传统的赏花节日。

(二)对花卉品格的讲究。

宋代理学勃兴,使宋人的道德品格意识明显加强。

宋人将这种道德追求灌注到现实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自然审美的态度也贯彻着这种理想的追求。

程杰教授曾说:“宋人自然审美中处处表现出透过物色表象,目求道义事理,标揭道德进境,抒写品格意趣的特色”[3]。

这也是宋代文化背景下的“花卉“比德”。

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传统文学审美的表达方式,因此也出现了众多以“人格”比拟“花格”的现象。

此外,宋代虽然统一,但内忧外患。

宋代文人士大夫把本应济世的激情化为对闲雅日常生活的追求,对他们来说,吟诗赏花海棠现象十分普遍。

浅析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

浅析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

古代文学浅析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文/魏若男摘要:文人情感细腻如丝,每一种意象都能撩动文人的情丝。

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①”诗人在遇到外界物象的时候,会生出无限的联想。

本文通过海棠这一意象,浅显的分析其在宋代诗与词中隐含的情感内蕴和品格意味。

关键词:海棠;情感内蕴;品格意味海棠,一词在唐朝初见,而对于海棠最早的记载,出现于《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②”。

这时的木桃即是木瓜海棠,又称贴梗海棠,花影绰约。

海棠,不虽比梅花素雅、桃花妍丽,更不比牡丹富贵,菊花兰花之声名,但其柔媚清淡之特色,便吸引大批文人纷纷称赞。

对于海棠这一物象的咏赞,大量出现于宋代诗词中,成为文人抒发内心情愫和生活感悟的独特情感意象。

一、隽逸悠扬的情感内蕴(一)海棠花媚伤春去美好的春光中海棠窈窕在春风里,词人常常会因海棠花花期之短而联想于生命,油然而生时光逝去的凋零之伤。

在娇媚的海棠花的零落里,体悟到了花已殇、春又去所带来的生命无常、青春短暂之怅惘,然而词人并没有绝望凄凉,而是以悠哉豁达的心绪来赏花饮酒,看尽花开花又落、品完春去春又来,钟情于霎时的快乐,以此追逐生命的真谛。

如曹勋《月上海棠慢》一词:东风飏暖,渐是春半。

海棠丽烟径,似蜀锦晴展。

翠红交映,嫩梢万点胭脂。

移西溪,浣花真景。

濛濛雨,黄鹂飞上,数声宜听。

风定,朱阑夜悄,蟾华如水,初照清影。

喜浓芳满地,暗香难并。

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鸾,静临芳镜。

携酒去,何妨花边露冷。

本词开篇即写海棠花在暖暖的东风里开得绰约灿烂,濛濛细雨下,移步西溪,黄鹂在枝头鸣唱,景致喜人。

下片书写在月光幽幽的庭院中,雨已停风已住,阵阵海棠花的清香袭来,此刻词人不想睡去,静静地站在海棠花下,伴着美酒,自饮自乐。

“何妨花边露冷”,将词人的喜爱和眷怜倾吐而出。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只恐夜深花睡去——苏轼《海棠》赏析(含译文)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只恐夜深花睡去——苏轼《海棠》赏析(含译文)

只恐夜深花睡去——苏轼《海棠》赏析【含译文】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注释】⑴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鉴赏】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

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

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海棠古诗的意思解释

海棠古诗的意思解释

海棠古诗的意思解释
哎呀,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海棠古诗!你们知道不,这海棠在古
诗里那可是常常出现的角儿。

就说苏轼写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啥意思呢?难道不就像是一位极其珍爱宝贝的人,生怕夜晚的黑暗掩盖了海棠的
美丽,所以赶紧点亮高高的蜡烛,只为能好好欣赏那娇艳的模样?这
不就把对海棠的喜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嘛!
再瞧瞧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

”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在对话,主人急切地想知道海棠花怎么
样了,卷帘人随口说海棠还和以前一样。

可主人却不这么认为,她觉
得经过风雨,应该是叶子更繁茂,花儿却凋零了。

这得是多细腻的心
思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呀!
还有很多诗人都写过海棠,他们用各种巧妙的词句描绘着海棠的姿
态和韵味。

我觉得呀,这些海棠古诗就像是一扇扇通往古人内心世界的小窗户,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难道不是吗?。

海棠花齐己赏析

海棠花齐己赏析

海棠花齐己赏析【引言】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卉与诗歌的结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海棠花在诗人的笔下更是熠熠生辉。

本文将以齐己的海棠花诗为例,分析其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以期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

【海棠花的形象特点】齐己的海棠花诗中,海棠花的形象生动且独具特色。

首先,海棠花的色彩鲜艳,如同少女脸上的红晕,给人一种娇艳之感。

其次,海棠花的形态丰满,花瓣紧密相连,宛如一朵朵盛开的云霞。

最后,海棠花的生命力顽强,即使在寒冷的春天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齐己的诗歌创作背景】齐己,字子期,南宋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背景主要集中在南宋末年,那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风气日趋奢靡。

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己通过海棠花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寓意着在乱世中坚守纯洁品性的信念。

【齐己诗歌中的海棠花赏析】在齐己的海棠花诗中,诗人将海棠花描绘得栩栩如生。

如:“春暮芳菲尽,海棠独盈枝。

”这句诗表现了海棠花在春天中的独特魅力。

又如:“谁家簪花妇,晨起扶鬓影。

”这句诗则通过描绘妇女簪花的情景,展现了海棠花的美感。

【海棠花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在海棠花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海棠花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在乱世之中,海棠花依然能顽强地绽放,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其次,海棠花还象征着忠贞和坚定。

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纯洁品性的信念。

【结论】齐己的海棠花诗以其独特的形象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欣赏齐己的海棠花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海棠花的美丽,更能体会到诗人在乱世中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苏轼诗词《海棠》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诗词《海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苏词⽐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盾苦闷,⼒求超脱⾃适⽽不断追求的⼼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步使词作中的抒情⼈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向同⼀。

下⾯是分享的苏轼诗词《海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雾空蒙⽉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烛照红妆。

【译⽂】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更浓。

花朵的⾹⽓融在朦胧的雾⾥,⽽⽉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静花⼉独⾃开放⽆⼈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

⼀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妃宿酒未醒,帝⽈:“海棠睡未⾜也。

” 故:于是。

红妆:⽤美⼥⽐海棠。

故烧⾼烛照红妆:⼀作“⾼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句是起。

诗⼈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

“袅袅”形容烟⽓缭绕升腾。

“东风袅袅”这⾥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化⽤了《楚辞·九歌·湘夫⼈》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典中的“语典”。

“泛”即弥漫。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为“增长”。

其中,诗⼈在此⽤⼀“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

诗⼈写道:“⾹雾空蒙⽉转廊。

”这⼀句侧写海棠。

“⾹雾”指的是氤氲的雾⽓中的海棠花⾹。

“空蒙”即细⾬(烟雾)迷茫的样⼦。

南朝齐谢眺《观朝⾬》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空蒙辨鱼艇。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中:“⽔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在氤氲的雾⽓中弥漫开来的景象。

苏轼诗词《海棠》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诗词《海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苏词⽐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盾苦闷,⼒求超脱⾃适⽽不断追求的⼼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步使词作中的抒情⼈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向同⼀。

下⾯是分享的苏轼诗词《海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雾空蒙⽉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烛照红妆。

【译⽂】 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更浓。

花朵的⾹⽓融在朦胧的雾⾥,⽽⽉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害怕夜深⼈静花⼉独⾃开放⽆⼈欣赏,特意点燃蜡烛来照亮海棠的美丽姿容。

【注释】 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

⼀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妃宿酒未醒,帝⽈:“海棠睡未⾜也。

” 故:于是。

红妆:⽤美⼥⽐海棠。

故烧⾼烛照红妆:⼀作“⾼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 ⾸句是起。

诗⼈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

“袅袅”形容烟⽓缭绕升腾。

“东风袅袅”这⾥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化⽤了《楚辞·九歌·湘夫⼈》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典中的“语典”。

“泛”即弥漫。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为“增长”。

其中,诗⼈在此⽤⼀“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

诗⼈写道:“⾹雾空蒙⽉转廊。

”这⼀句侧写海棠。

“⾹雾”指的是氤氲的雾⽓中的海棠花⾹。

“空蒙”即细⾬(烟雾)迷茫的样⼦。

南朝齐谢眺《观朝⾬》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空蒙辨鱼艇。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中:“⽔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在氤氲的雾⽓中弥漫开来的景象。

《海棠》的诗意

《海棠》的诗意

《海棠》的诗意
《海棠》的诗意为:东风袅袅吹动淡淡的云彩,使月亮失去了光彩。

海棠的香气融入了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海棠》原文为:“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以东风、崇光、香雾、月转廊等意象,描绘出海棠的美丽姿容。

诗人以花喻人,表达了对美人的爱慕之情。

总之,《海棠》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苏轼海棠赏析

苏轼海棠赏析

苏轼海棠赏析苏轼海棠赏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海棠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海棠宋代: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东风:春风。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一作“渺渺”。

泛:摇动。

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故:于是。

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赏析首句是起。

诗人写道:“东风袅袅泛崇光。

”“东风”即春风。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东风袅袅”这里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

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吹来啊阵阵清凉,洞庭起浪啊落叶飘扬).之句,属于用典中的“语典”。

“泛”即弥漫。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为“增长”。

其中,诗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浓浓的景象,也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

次句是承句。

诗人写道:“香雾空蒙月转廊。

”这一句侧写海棠。

“香雾”指的是氤氲的雾气中的海棠花香。

“空蒙”即细雨(烟雾)迷茫的样子。

南朝齐谢眺《观朝雨》中写道:“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

”唐代杜甫的《渼陂西南台》中写道:“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里,“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

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

“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

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苏轼《海棠》全诗翻译及赏析

苏轼《海棠》全诗翻译及赏析

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这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一作“东风…,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高烧银烛照红妆”海棠: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诗戏之。

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泛:摇动崇光:指高贵华美的光泽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

海棠,迷蒙的海棠,昏昏欲睡的海棠。

拟人、暗喻的手法。

将海棠比做自己爱花,惜花。

翻译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

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

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

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

略显幽寂,与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

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

作者要烧红烛陪伴、呵护海棠,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种气氛,让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

后两句极赋浪漫色彩。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认为此诗“造语之工”“尽古今之变”。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

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海棠苏轼这首诗的解释和译文

海棠苏轼这首诗的解释和译文

海棠苏轼这首诗的解释和译文
一、作品原文
《海棠》
作者:苏轼(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二、文学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

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

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

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艳丽,然而略显幽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棠的诗歌意象
海棠,以其娇艳的花朵和独特的芬芳,自古以来就备受诗人喜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海棠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寓意。

首先,海棠被视为美好和爱情的象征。

许多古代诗歌中,海棠被用来比喻美女的容颜,如“玉颜如梦,花影如幻,倚楼独坐,思君如海棠”,表达了对美貌女子的倾慕和思念。

此外,海棠还被用来寓意坚贞的爱情,如“海棠依旧,相思不尽”,表达了爱情的永恒和坚贞。

其次,海棠也被视为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离别之际,常常以海棠为题材,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

如“海棠经雨胭脂透,山寺钟声入晚风”,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

此外,海棠还被用来寓意思念故人或故乡,如“故人已去,海棠依旧,思乡心切,泪如雨下”。

此外,海棠还被赋予了其他意象和寓意。

如“海棠春睡醒,花影入窗明”,表达了美好和希望;又如“海棠已过,夜来风雨声”,寓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现代诗歌中,海棠的意象和寓意仍然被广泛运用。

许多诗人通过描绘海
棠的美丽和娇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如“海棠花儿红似火,人生如梦似幻影”,通过海棠花儿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之,海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寓意丰富、深刻。

它既是美好和爱情的象征,又是离别和思念的寄托,同时也是对美好事物和生命的赞美。

在欣赏海棠诗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更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