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通道传输的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 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 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线路整合在一起,以便于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的传输。

在现代办公室和家庭网络中,综合布线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验收标准,以帮助您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首先,验收综合布线时需要注意的是布线的合规性。

这包括布线的材料、规格和安装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布线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布线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布线的走向、固定方式和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验收综合布线时需要对布线的连通性进行检测。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连接进行测试,确保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正常、稳定。

同时,还需要对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在数据、语音和视频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丢包、延迟等问题。

另外,验收综合布线时还需要对布线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防火、防雷、防盗等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保布线系统在面临各种意外情况时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并且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安全隐患。

最后,验收综合布线时需要对布线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标识、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布线系统能够方便管理和维护,并且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和修复问题。

总之,综合布线的验收工作是确保布线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按照综合布线验收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有效地提高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综合布线验收工作,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gb50312-2007_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_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312-2007GB 50312-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20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12-2007,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5.2.5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00 七年四月六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7 号文件《关于印发“二00 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B/T 50312—2000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信息产业部作为主编部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其他参编单位组成规范编写组共同编写完成的。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展开了多项专题研究,认真总结了规范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广泛吸取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同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定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信息产业部负责日常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的建议,请将有关资料寄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6 号,邮编:100080),以供修订时参考。

综合布线测试参数

综合布线测试参数

综合布线测试参数测试内容及特性参数系统的特性参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缆、接插件的物理特性,例如导体的金属材料强度、柔韧性、防水性和温度特性,电缆的物理特性在出厂时已经确定,对于使用者在购买进行选择时不能采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测试;第二类是系统的电气特性,这些特性对于用户而言是最主要的,所以用户应该了解这些特性参数。

系统测试主要指工程电气性能和光纤特性,包括(1)连接图,(2)线缆敷设长度,(3)衰减,(4)近端串扰,(5)反射(光纤)等。

1.接线图(Wire Map)有二种不同的接线标准,一为T568A,一为T568B。

线缆必须正确端接于信息端口,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错接。

从水平配线区至信息端口之间的双绞线必须保证连通,线对间不能短路。

2.链路长度(Length)根据TIA—568标准,布线系统基本链路(Basic Link)的最大长度为90米,通道(Channel)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链路的长度可以用电子长度测量来故事估算,电子长度测量是基于链路的传输延时和电缆的NVP值(Nominal Velocity of Propagation:表示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的比值),当我们测量一个信号在链路中一来一回的时间,又知道电缆的NVP值,就可以计算出链路的电子长度。

(a)端——端连通性(End—to –end connectivity)这一测试是确认链路的连接。

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连接测试,而且要确认链路一端的每一根针和另一端相应针的连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于UTP来说,内部由4对双绞线组成,两端用RJ45水晶头连接,线与接头的连接(严格的对应关系)要符合网络的标准,而且还确认是否存在开路、短路等现象。

(b)链路长度根据TIA—568标准,布线系统基本链路(Basic Link)的最大长度为90米,通道(Channel)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链路的长度可以用电子长度测量来故事估算,电子长度测量是基于链路的传输延时和电缆的NVP值(Nominal Velocity of Propagation:表示电信号在电缆中的传输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的比值),当我们测量一个信号在链路中一来一回的时间,又知道电缆的NVP值,就可以计算出链路的电子长度。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1.整体指标:布线系统产品必须采用知名并使用同一品牌的产品,包括各种线缆、模块和面板、跳线、连接器等;综合布线系统配线架、跳线、模块等,其传输特性必须与线缆的传输特性相一致,或高于线缆的传输特性。

1)生产商应具备ISO9001或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并提供证明文件.2) ^认证:信产部、UL、ETL等认证机构之一的线缆及六类链路或信道性能认证.3)综合布线产品需通过信息产业部测试(线缆/链路/信道)。

2.主要设备指标:(A)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电气性能达到六类标准TIA/EIA568B。

2—1 CAT6的要求,传输参数测试应达到250MHz。

■匹配线规:23〜24AWG;■打线方式:T568B;■★阻燃级别:低烟无卤阻燃,并符合IEC60332-1标准;■强度要求:耐抗击强冲击;■防火等级:UL等级94U-0;■★安装方式:在同一面板上可实现90度直插或45度斜插两种安装方式;■免打线设计,无需打线工具;重反复压接,模块反复端接次数>20次;■插拔次数:大于750次;■标准:ISO/IEC 11801:2002 EC2。

0;(B)X作区面板:■白色86方形单口/双口面板;■★模块安装方式:90度垂直或45度(斜角)安装;■应带有标签、色标及明显的标识以区分数据点或语音点,并留有可填写编号的空间;■★强度要求:耐抗击强冲击;(C)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线规:23〜24AWG■规格:100 欧姆,250MHz.■芯线对数:4对,每芯带有彩色护套。

■在衰减、近端串扰衰减、结构回波损耗、近端串扰衰减与衰减比的技术参数上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

■★中心十字芯骨架,最大程度上保证安装过程中不破坏双绞线绞距。

从而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带宽:通过350MHz下测试,保证250MHz下测试符合最新六类国际标准。

■特性阻抗(Ohm) :100 ±15,传播延迟值(ns/100m):<536,延迟偏差:最大45 ns。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建筑内部的网络通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持。

为了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测试。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详细说明测试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2. 测试目的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 测试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传输性能测试传输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能力和速率。

通过发送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数据包,以及不同长度和复杂度的通信链路,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传输性能。

3.2 信号质量测试信号质量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信号的失真、衰减、干扰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3.3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模拟系统的长时间运行和大型数据传输,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持续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性能,以及在异常情况下是否能够自动恢复。

3.4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旨在评估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

通过连接系统与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测试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4. 测试步骤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步骤如下:4.1 系统准备在测试之前,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已经安装完毕,并进行基本的配置。

检查系统的连接情况、设备的设置和状态,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4.2 传输性能测试使用测试软件或工具,设置不同负载和传输速率的测试条件,发送数据包,记录传输时间和成功率。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的传输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 信号质量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软件,对系统的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测试仪器可测量信号的失真、衰减、干扰等指标,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评估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是否合格。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指标及安装验收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指标及安装验收

Fluke 测试仪测试仪套件测试线室内转接模块配线架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指标及安装验收 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将进行两种方法测试: 1、线路测试:采用专用的六类电缆测试仪对标准所规定的布线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包括所有信息点的接线图、长度、串扰、衰减量等指标。

2、联机测试:选取若干个工作站,进行实际的联网测试。

整个布线系统包括双绞线和光纤两种线路,每条链路本公司都要用专用的测试仪测试。

标准:双绞线连接:根据ISO/11801和TIA/EIA 568B 六类测试要搭配相应厂商的适配模块。

光纤连接:根据ISO/11801国际标准Optical Class 之要求制定。

被测线路的定义,双绞线连接:3、六类系统测试六类测试标准,本工程采用TIA/EIA 所规定的CAT6指标或ISO11801 CLASS E 指标,并且选用三级精度的测试专用仪器。

六类标准测试的主要测试项目包括:Wire Map 、Length 、Pair-Pair NEXT 、Attenuation 、PSNEXT 、ELFEXT 、Return Loss 、Delay 、Delay Skew 。

在ISO/IEC Class E六类布线标准中规定的信道指标值:测试仪内自动存贮了各种标准的限值,它自动地逐项指标进行测试、比较,并报告结果。

本工程推荐使用的测试仪为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DSP-4300,测试标准建议使用TIA/EIA 568B规定的永久链路(P-Link)或信道方式(Channel)。

铜缆测试:所有的水平线缆均作永久链路测试,测试项目至少包括:1、连续性2、线缆图3、每对线缆的延迟4、每对线缆的阻抗5、每对线缆的衰耗,衰耗极限,边际衰耗6、每对线缆的频宽7、每对线缆本地的从远端的近端串扰,此环境之频宽,极限及边际余量8、每对线缆本地的及远端的ACR,此环境下的频宽9、由于电缆受牵引的一端最容易发生故障,所以受牵引的一端须作百分百的近端串扰测试10、所有的水平电缆须作两端的近端串扰测试,而最长的水平电缆应包括在内。

综合布线系统 第三章 通道传输特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 第三章 通道传输特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链路级别 最大环路 电阻 A 560 B 170 C 40 D 40
2. 特性阻抗 指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对通过的信号 的阻碍能力,单位为欧姆。 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特性有 关,根据信号传输的物理特性,形成对信号的 阻碍作用。 包括电阻及工作频率1~100MHz内的电感阻 抗及电容阻抗。 所有铜质电缆都有一个确定的特性阻抗指 标,大小取决于电缆的导线直径和覆盖在导线 外面的绝缘材料的电介质常数,与长度无关。
第3章 通道传输特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 3.1 通道传输特性 3.2 电缆传输通道性能指标 3.3 光缆传输通道性能指标 3.4学时讲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掌握: 掌握:电缆传输通道性能指标 了解:光纤传输通道性能指标,以及提高通道传输质量的措 了解:光纤传输通道性能指标, 施
数据传输速率 通信线路用来传输数字信号时数字通道的最重要的 指标。 指单位时间内线路中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是一 个表征速率的物理量,以bit/s来度量。 带宽取决于所用传输介质的质量、每一种传输介质的 精确长度及传输技术 传输速率描述的是在特定带宽下对信息进行传输的能 力 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与编码方式等技术 有关,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广泛使用的是数据传输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广泛使用的是数据传输速率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也称为噪声指由电磁场引起的铜导线中的电噪声铜缆线网络和设备会产生电磁干扰同时铜质通信电缆中传输的信号易受电磁干扰的影响电磁干扰可以通过电感传导欧化等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进入通信电缆导致信号损失光纤通信系统不易受此影响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指系统发出的最小辐射和系统能经受的最大外部噪声即设备或设备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运行而不会产生干扰或者扰乱其他在湘潭空间或者环境中的设备或者系统的电信号能力有两个方面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通信线路(如电话线、数据线、视频线等)整合在一起,通过统一的布线系统进行管理和传输。

在建筑物内部,综合布线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通信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这包括对布线的质量、连接的稳定性、信号的传输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

只有通过全面的测试,才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对布线材料的要求、布线工艺的要求、布线连接的要求等内容。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标识、标注、文档等方面进行验收,以确保在日后的维护和扩展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和高效。

此外,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防火、防水、防雷等方面进行验收,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

最后,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和适用性。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带宽、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进行验收,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日常通信和数据传输的需求。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建筑物内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保障。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质量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1 一般规定1.1 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子系统的工程安装、检测验收和竣工验收。

1.2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验收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评定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

1.3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中的有关规定。

1.4 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综合布线工程应按专项进行验收。

1.5 建筑群主干光纤在网络中支持的应用距离大于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中第3.0.5条所规定的传输距离时,应按光纤传输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

1.6设备材料的进场检测验收执行GB/T50312中的规定。

2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Ⅰ主控项目2.1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T50312中的规定检测。

2.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T50312中的规定。

2.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3.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的屏蔽罩必须以可靠的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综合布线性能指标

综合布线性能指标

综合布线性能指标1.传输带宽:传输带宽是指网络布线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它通常以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来衡量,如千兆以太网或万兆以太网。

2.传输距离:传输距离是指布线系统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距离。

传输距离受到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的限制,通常通过使用中继器或光纤放大器来扩展传输距离。

3.时延: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

它可以分为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较低的时延可提供更高的实时性和响应速度。

4.抖动:抖动是指数据传输时延的不稳定性。

较小的抖动表示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视频会议和语音通话。

5.误码率:误码率是指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概率。

低误码率是保证数据传输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6.兼容性:兼容性是指布线系统对不同网络设备和协议的适应性。

一个良好的布线系统应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协议,以满足不同网络应用的需求。

7.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指在布线系统中添加新设备或增加带宽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布线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需求。

8.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布线系统对网络数据的保护能力。

一个安全的布线系统应当包括物理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和访问控制策略,以保护网络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9.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布线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个可靠的布线系统应当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或路径。

10.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布线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配置性。

一个灵活的布线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改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布线环境和业务需求。

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

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

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通过统一的布线系统,将各种信息传输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布线已经成为建筑物内部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首先,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包括了对线缆的要求。

线缆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中国标准对线缆的导体材质、绝缘材料、外护套材料、屏蔽结构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线缆在传输信息时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其次,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还对连接硬件设备进行了规范。

连接硬件设备包括连接头、插座、配线架等,这些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国标准对连接硬件设备的材质、制造工艺、连接方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

另外,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还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范。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信息传输的需求等因素,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合理、科学。

在施工阶段,需要按照中国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此外,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还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和维护进行了规范。

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各项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系统投入使用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的中国标准涵盖了线缆、连接硬件设备、设计施工、测试维护等方方面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综合布线工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中国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各种通信设备提供了必要的网络连接,保障了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然而,一个成功的综合布线系统并不仅仅是连接线缆和插座的简单组合,它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来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首先,在进行综合布线验收时,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这包括对布线线缆的质量、连接头的稳固性、面板的安装情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试。

只有在所有部分都通过了检查,整个系统才能被认定为合格。

其次,综合布线验收还需要对网络传输的性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网络的带宽、传输速度、信号传输质量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网络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对网络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确保在长时间高负荷的情况下,网络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另外,综合布线验收还需要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网络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网络在面临各种安全威胁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安全。

最后,综合布线验收还需要对系统的可维护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标识、文档记录、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测试,以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并进行修复。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够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验收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检查。

综合布线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够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进行综合布线验收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考虑和检查。

总之,综合布线验收标准是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才能够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综合布线系统的机械性能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的机械性能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产品技术指标在工程的安装设计中应考虑机械性能指标(如缆线结构、直径、材料、承受拉力、弯曲半径等)。

综合布线系统的机械性能指标以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资料为依据,它将对布线工程的安装设计,尤其是管线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本规范列出布线系统信道和链路的指标参数,但6A、7类布线系统在应用时,工程中除了已列出的各项指标参数以外,还应考虑信道电缆(6根对1根4对对绞电缆)的外部串音功率和(PSANEXT)和2根相邻4对对绞电缆间的外部串音(ANEXT)。

目前只在TIA/EIA 568 B.2—10标准中列出了6A类布线从1~500MHz带宽的范围内信道的插入损耗、NEXT、PS NEXT、FEXT、ELFEXT、PS ELFEXT、回波损耗、ANEXT、PS ANEXT、PS AELFEXT等指标参数值。

在工程设计时,可以参照使用。

布线系统各项指标值均在环境温度为20℃时的数据。

根据TIA/EIA 568.B.2—1中列表分析,当温度从20~60。

C的变化范围内,温度每上升5℃,90m的永久链路长度将减短1~2m,在89~75m(非屏蔽链路)及89.5~83m(屏蔽链路)的范围之内变化。

综合布线测试及标准

综合布线测试及标准

布线标准与系统测试网络布线系统是网络的基础。

它的健康与否对于网络用户是至关重要的。

衡量布线系统健康与否有几项重要的指标枣近端串扰(NEXT)、衰减、长度、接线图、特性阻抗与噪声。

现在,5类双绞线已变得越来越流行,并已成为了高速局域网的首选布线系统。

5类UTP的安装国际上早已有标准可循,即EIA/TIA 568A TSB-67。

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这一新的电缆连接标准。

我们也将讨论一下在测试5类双绞线的连接特性时用户应该了解的一些问题。

网络标准与电源标准:通常有两类标准被用于安装电缆的测试中,即网络标准和电缆标准。

如果用户对所选的布线系统将被用在哪种特定的网络环境中很清楚,相应的IEEE网络标准就可以用来验证该布线系统是否支持这种特定的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网络标准定义了在网络中使用的电缆介质的端对端连接规范。

当用户需要了解网络故障是否是由电缆造成时,网络标准就显得特别有用了。

现在最常见的网络多是在10Mbps速度下运行的。

市场上现有的低价位电缆测试仪,如Fluke(福禄克)的650或652就是用来测试这些电缆是否符合网络标准的。

这些电缆测试仪所提供的自动测试功能使其可以自动地测试多种电缆指标,并将它们与所选标准中的指标进行比较。

测试的结果将在标准的范围内由测试仪给出。

有时布线工程施工商或用户在一开始可能无法确定布线系统将被用来支持什么样的网络信号类型,比如对于承包商来说,在智能大厦开始施工时,他们对于以后将用这些电缆来传输什么样的信号是一无所知的。

进一步说,用户在将来可能会对网络进行升级或改变网络的类型。

为了减少升级的代价,用户希望能充分利用他们的布线系统,因此考察布线系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支持未来的网络应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的大多数网络,如以太网和令牌环网都使用UTP电缆。

5类UTP也可以被用来支持一些新的网络平台,比如155M ATM、100Base-TX和100Base-VG等。

考虑到其相对低廉的价格,5类UTP正在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电缆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指标

综合布线系统指标

表 10.5-6 永久链路最小 PS ACR 值
频率
最小 PS ACR(dB)
(MHZ)
D级
E级
F级
1
53.0
58.0
58.0
16
34.5
45.1
55.1
100
8.9
20.8
44.3
250
——
2.0
28.6
600
——
——
5.1
7)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等电平远端串音值应符合表 10.5-7-的规定。
16.0
5.5
——
——
——
——
1
——
5.8
4.0
4.0
4.0
4.0
16
——
——
12.2
7.7
7.1
6.9
100
——
——
——
20.4
18.5
17.7
250
——
——
——
——
30.7
28.8
600
——
——
——
——
——
46.6
3) 布线系统永久链接的最小近端串音值应符合表 10.5-3 的规定。
表 10.5-3 永久链路最小近端串音值
10.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永久链路的各项指标参数值应符合表 10.5-1~表 10.5-11 的规定。
1)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 10.5-1 的规定。
表 10.5-1 永久链路最小回波损耗值
频率
最小回波损耗(dB)
(MHZ)
C级
D级
E级
F级
1

综合布线 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 国家标准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综合布线是指将建筑物内的各种通信线缆(包括电话线、数据线、视频线等)和各种设备(如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等)通过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有序、统一地布置和管理。

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因此,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标准对综合布线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综合布线的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包括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材料、设备、安装、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其次,对综合布线的布置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在建筑物内的布置和管理要求,包括布线路径的选择、布线管道的设置、布线箱的安装、布线标识的要求等,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有序、美观、易于管理。

再次,对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包括对布线材料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的测试和验收方法。

最后,对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包括对布线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和管理记录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对布线系统故障处理和变更管理的要求,旨在确保布线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建筑物内部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和管理,才能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国家标准化部门也应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标准意识和实施水平,推动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全面实施和落实。

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综合布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综合布线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和提高综合布线国家标准,才能更好地满足综合布线市场的需求,促进我国综合布线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1、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应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并对系统的信号传输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2、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时,光纤布线应全部检测,检测对绞电缆布线链路时,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必须包括最远布线点。

3、系统性能检测合格判定应包括单项合格判定和综合合格判定。

1)单项合格判定如下:①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GB/T50312中的指标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该信息点判为不合格;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②光缆布线测试结果不满足GB/T50312中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③允许未通过检测的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

2)综合合格判定如下:①光缆布线检测时,如果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②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不合格点(线对)必须予以修复并复验。

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比例大于1%, 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比例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通过。

如果不合格比例仍大于1%, 则视为抽样检测不通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的要求进行判定;③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如果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的信息点数目超过信息点总数的1%;不合格线对数目超过线对总数的1% ;④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的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GB/T50312 的规定执行。

5、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时,应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测:1)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2)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3)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4)实时显示和登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通道传输的性能指标
平衡电缆通道传输性能指标
按照国际布线标准ISO/IEC11801:1995(E),给出平衡电缆传输通道(Balanced cabling links)的参数。

除非特别强调,这些参数适应于屏蔽和非屏蔽平衡电缆的传输通道。

描述平衡电缆通道传输性能的电气特性参数有直流环路电阻、特性阻抗、衰减、近端串扰损耗、衰减与串扰之比、结构回波损耗、传输延迟等,与通道长度有关的参数,如衰减、直流环路电阻、传输延迟等;与电缆纽距有关的参数有特性阻抗、衰减、近端串扰损耗和结构回波等。

不过,电缆一旦成形,这些参数只与电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的安装工艺有关。

1)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电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传输通道的主要特性。

它根据信号传输的物理特性,形成对信号传输的阻碍作用,它用电阻与电抗一起来描述称特性阻抗。

用欧姆(Ω)来度量。

平衡电缆通道的特性阻抗变化由结构回波损耗来描述。

为了确保应用系统通道的特性阻抗,就需要一个正确的设计、选择适当的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

2)结构回波损耗(Structural Return Loss)
它是衡量通道一致性的。

通道的特性阻抗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通道所用的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阻抗不匹配,就会造成信号反射。

被反射到发送端的一部分能量会形成干扰。

导致信号失真,这就降低综合布线的传输性能。

在综合布线的任一接口测得平衡电缆回波损耗应符合或超过下表1的数据。

表1 电缆接口处最小回波损耗限值
3)衰减
信号在通道中传输时,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衰减是信号沿传输通道的损失量度。

由于导线存在阻抗,阻碍信号的传输。

当信号的频率增高,由于趋肤效应使电阻增大,又由于感抗增加、容抗减小,而使信号的高频分量衰减加大。

衰减与传输信号的频率有关,也与导线的传输长度有关。

随着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

综合布线平衡电缆通道传输的最大衰减不应超过下表2
的数据。

表2 链路传输的最大衰减限值
注: 1 要求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后,测试的曲线全部应在标准曲线的限值范围之内。

2 测量衰减时,如包括链路两端的设备电缆和工作区电缆在内,应扣除设备电缆和工作区电缆的衰减。

4)近端串扰(Near end cross talk,缩写NEXT)
当信号在一根平衡电缆中传输时,会在相邻线对中感应一部分信号,这种现象叫串扰。

串扰分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Far end cross talk,缩写FEXT)两种。

近端串扰出现在发送端的串扰,远端串扰出现在接收端的串扰。

远端串扰影响较小,目前主要测试近端串扰,近端串扰损耗与信号频率和通道长度有关,也与施工工艺有关。

通道的近端串扰损耗应符合或超过下表3所给出的数据。

表3 线对间最小近端串音衰减限值
注: 1 所有其它音源的噪声应比全部应用频率的串音噪声低10dB。

2 在主干电缆中,最坏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值,应以功率和来衡量。

3 桥接分岔或多组合电缆,以及连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电缆,任一对称电缆单元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至少要比单一组合的4对电缆的近端串音衰减提高一个数
值△。

△ = 6dB+10㏒(n+1)dB
式中 n :电缆中相邻的对称电缆单元数。

5)衰减/串扰比(Atte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缩写ACR)
它是在同一频率下链路的信号与近端串扰损耗的比值。

这是确定可用带宽的一种方法。

通道衰减/串扰比越大越好。

ACR = an (dB)- a (dB)
an :是指在链路中任何两对线之间测得的近端串扰损耗。

a :是指通道信号衰减。

近端串扰和衰减的符合上述3、4的测试要求。

ACR的值应符合下表4的要求。

表4 最小ACR限值
6)直流环路电阻
任何导线都存在电阻,当信号在通道中传输时,会有一部分信号转变热而损耗,测量直流环路电阻时,应在线路的远端短路,在近端测量直流环路电阻。

测量的值应与电缆中导线的长度和直径相符合。

通道的每对线的直流环路电阻应低于下表5的数值。

表5 直流环路电阻限值
7)传输延迟
综合布线线对的传输延迟应小于下表6的限度。

这些限度是又应用系统决定的,任一测量或计算值与布线电缆长度和材料相一致。

水平子系统的最大传输延迟不超过1μs。

表6 最大传播时延限值
光缆传输信道性能指标
对光纤传输通道的性能要求,其前提是每一根光纤通道使用单个波长窗口。

下面我们按照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1995(E),给出单模和多模光纤通道的性能指标。

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参数适用与综合布线光纤通道。

对所有光纤通道来说,不管工作波长或光纤纤芯大小,光的反射损耗是一个重要指标。

光纤最小模态带宽指标应能支持带宽高速应用,一些低带宽的光纤通道通常不适合高速应用,它可以用在短距离的一些特殊系统上。

多模光纤的带宽用频率来表示,光纤的带宽通常是不测量的。

然而,其它如光纤损耗和反射损耗测试是需要的。

1)光纤衰减
光纤通道可允许的最大衰减应不超出表7所列的数值。

另外,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光纤通道的衰减,对62.5/125μm光纤和8/125μm光纤不应超过11dB,对其它类型的光纤可能有更严格的限制. 下表列出用于各种子系统中的通道衰减值。

表7 光缆布线链路的最大衰减限值
2)光纤波长窗口参数
综合布线通道光纤波长窗口参数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光缆波长窗口参数
注: 1.多模光纤:芯线标称直径为62.5/125um或50/125um;并符合《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GB/T 12357规定的Alb和Ala光纤。

85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3.5dB/km(20℃);最小模式带宽为200MHzkm(20℃);130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1 dB/km(20℃);最小模式带宽为500MHzkm(20℃);
2.单模光纤:芯线应符合《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GB/T 9771标准的B1.1类光纤。

1310nm波长和1550nm波长时最大衰减为1 dB/km;截止波长应小于1280nm。

1310nm时色散应≤6PS/KM·nm;1550nm时色散应≤20PS/KM·nm。

3.光纤连接硬件:最大衰减0.5 dB;最小回波损耗:多模20 dB,单模26 dB。

3)多模光纤带宽
综合布线的多模光纤通道传输带宽,应超过表9中所给出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

用于光纤通道的光纤色散应根据IEC793-1所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综合布线,单模光纤通道的光学模式带宽可不作要求。

表9 多模光缆布线链路的最小模式带宽
4)反射损耗
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反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由光纤连接器和光纤拼接等引起的反射。

对于单模光纤来说,反射损耗尤其重要,因为光源的性能会受反射光的影响。

综合布线光纤通道任一接口的光纤反射损耗,应大于表10所列的要求值。

表10 最小反射损耗限值
5)传输延迟
有些应用系统可能对光缆布线通道的最大传输延迟有专门的要求,可按照GB/T 8401规定的相移法或脉冲时延法进行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