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合集下载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一、物质的分离1.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2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原理:了解各种分离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原理。

1.3 教学活动:(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物理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

1.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

二、除杂和提纯2.1 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2 教学内容:(1) 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了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如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2) 适用范围及操作方法:了解各种除杂和提纯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1) 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化学方法进行物质的除杂和提纯。

2.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除杂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三、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3.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2) 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1) 常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常用的提纯方法: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电解等。

3.3 教学活动:(1) 讲解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应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操作技巧。

3.4 作业与评估:(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程度。

四、实验操作技巧4.1 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学会运用实验操作技巧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2.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3. 提纯方法:结晶、干燥、吸附等。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验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享实验心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提供详细的课件和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物质分离方法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 理解除杂原则及应用。

3. 学会使用结晶、干燥、吸附等方法进行物质的提纯。

教学难点:1. 不同分离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2. 除杂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3. 复杂物质体系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实验演示和分组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

初中化学如何除掉杂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除杂(提纯)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常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除杂(提纯)的原则。

2.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除杂(提纯)方法的选用。

2. 实际问题中杂质的判断和提纯方法的确定。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除杂?2. 学生回答:除杂可以提高纯度,使物质更纯净。

3. 教师总结:除杂(提纯)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能帮助我们得到更纯净的物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除杂(提纯)的概念: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物质。

2. 讲解除杂(提纯)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 讲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a. 过滤法:适用于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

b. 结晶法:适用于固体与液体互溶,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混合物。

c. 蒸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混合物。

d. 萃取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互溶,但沸点相近的混合物。

e. 离子交换法:适用于溶液中的离子分离。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演示如何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2. 演示如何通过硫酸铜溶液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混合物,让学生判断应该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提纯。

2. 学生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 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强调除杂(提纯)的原则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2. 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了除杂(提纯)的概念、原则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萃取教案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萃取教案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萃取教案
教学内容:分离提纯萃取
教学目标:1. 了解分离提纯萃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不同分离提纯萃取方法的优缺点
3. 能够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不同萃取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介绍分离提纯萃取的定义和背景知识
2.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理论学习(15分钟)
1. 分离提纯的基本原理
2. 不同分离提纯萃取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3. 各种分离提纯方法的应用领域及优缺点
三、实验探究(25分钟)
1. 设计一个简单的分离提纯实验,比如用过滤纸和溶液进行过滤提纯
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3. 小组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四、拓展学习(10分钟)
1. 探讨实际应用中不同分离提纯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 看视频或阅读相关文章,了解分离提纯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思考题或实验报告
2. 完成作业后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分离提纯萃取的理解,培养其实验操作和思考能力。

通过拓展学习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分离提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目标:1.能够比较过滤、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几种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分离对象。

2.知道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3.能够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4.了解除杂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5.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丰富科学探究的体验,培养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过滤、结晶、萃取和蒸馏等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教学难点:食盐除杂和KNO3结晶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指导探究法学法指导:列表归纳实验方案设计教学用具:KNO3结晶提纯、萃取分液的实验药品和装置蒸馏装置蒸馏实验录像CAI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引导学生根据下表复习初中学过的过滤和蒸发操作分离方法适用范围原理主要操作过滤(不溶)-LS(溶)-S(不溶)根据溶解性不同溶解、过滤蒸发从溶液(含一种溶质)中分离出固体溶质沸点不同蒸发、结晶待学生完成后用多媒体呈现表中红字部分内容,同时进行校正,原理部分可能学生较难答出,老师要注意及时点拨。

[问题情境]1.如何设计提纯含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食盐?2.根据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何提纯含有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温馨提示]:实验1:1.硫酸钡,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除杂时试剂要过量。

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

2.怎样除去Na2SO4? 怎样保证Na2SO4已经除尽?3.怎样除去MgCl2? 怎样保证完全除去MgCl2?4.怎样除去前面加入的过量的试剂?实验2:1.根据溶解度曲线分离KCl和KNO3是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好,还是低温下溶解好?2.根据你选择的温度和所给的混合物的质量,应该怎么计算所用水的量,应用多少克水?3.都溶解后怎么将KNO3分离出来呢?以上设计内容耗时较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完成,但同时需要将方法提示交给学生。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专题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专题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混合物分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离和除杂方法的好奇心。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引出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方法。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1.实际案例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方法。
2.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引出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方法。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除杂的原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3.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混合物分离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并讲解各自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分离方法的实验操作过程。
3.讲解除杂的原则,如不引入新的杂质、不改变被提纯物质的性质等,并介绍常见的除杂剂和除杂方法。

物质分离实验教案模板初中

物质分离实验教案模板初中

物质分离实验教案模板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物质分离实验。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 物质分离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性质和微粒知识。

2. 提问:如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出来?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讲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

2.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各种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仪器使用等。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物质分离方法进行实验。

2.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如准备仪器、配置溶液等。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分离方法的适用性。

3. 讨论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提出改进意见。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实验内容和实验报告。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实验操作的复述和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

2. 实验指导书和图示。

教学建议:1. 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实验仪器的准备情况。

2.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3.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实验报告,给予学生反馈。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教案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教案

高中化学分离提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分离提纯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几种化学分离提纯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分离提纯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分离提纯的概念和意义;
2. 各种化学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化学分离提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混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提纯。

2. 理论学习
(1)化学分离提纯的概念和意义:介绍化学分离提纯是指通过不同物质的性质或者用不同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达到纯化的目的。

(2)化学分离提纯方法:包括过滤、蒸馏、结晶、萃取等几种方法,分别介绍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3)化学分离提纯的应用:主要介绍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化学分离提纯的应用,如水的蒸馏提纯、盐的结晶提纯等。

3. 实验操作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分离提纯实验,比如利用滤纸进行简单过滤、用酒精进行萃取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分离提纯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效果。

4. 案例分析
老师选取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分离提纯方法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分离提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分离提纯的意义和应用,鼓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四、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化学分离提纯的习题和实验报告,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使学生掌握除杂和提纯的原则,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

2. 除杂和提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尽量减少物质的损失。

3.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2. 难点:实验操作,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剂等。

2. 实验材料:食盐水、酒精、碘酒、石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物质分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讲解除杂和提纯的原则。

3. 演示实验:进行过滤、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的演示实验。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的实验。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物质分离方法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

2. 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室用具和遵循实验步骤。

3. 评估学生对除杂和提纯原则的运用能力,通过实验报告和问题解答。

七、教学拓展:1. 介绍现代物质分离技术,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2. 探讨物质分离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分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试剂清单。

3. 相关科学文章和研究报告。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关键词导学模式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实验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家们要研究*种物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别离提取出来,再进展分析、检测、研究它的构造、组成。

本节课以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主题,以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别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其根本操作。

二、学情分析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他们的化学实验根本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间比拟陌生,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因此我的教案中以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过滤、结晶等物质别离的方法为切入点,教师积极引导、创设合作学习的气氛。

在合作学习的气氛中以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学生活动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做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首先以浪里淘沙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蒸馏和萃取、过滤、蒸发等别离与提纯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

2、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别离提纯操作。

3、通过动手实验,练习量取、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根本操作,注意根本操作的标准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学习用实验设计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隐性目标。

2、了解化学实验为主的学科特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和别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认识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在动手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根底的实证研究方法。

难点物质别离和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寻求一种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关键词导学法、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物质的分离高中化学教案

物质的分离高中化学教案

物质的分离高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分离方法及原理。

2. 掌握物质的分离实验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结晶、蒸馏、色谱等。

2. 分离物质的原理及应用。

3. 实验操作:过滤实验、结晶实验、蒸馏实验等。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玻璃漏斗、玻璃棒、烧杯、漏斗纸等。

2. 实验化学品: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苯酚等。

3. 实验方案:根据教材内容编制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分离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理论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离方法及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并总结实验规律。

4. 总结归纳: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物质分离方法的可能性,拓展物质分离的应用领域。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

2. 实验表现: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表现。

扩展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或实验室,了解实际物质分离操作。

2. 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物质分离课题进行研究。

3. 制作展板:让学生制作物质分离展板,展示物质分离原理和方法。

教学反思:1. 通过当前教学方式,是否能充分引发学生兴趣?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如何加强安全教育?3. 学生对物质分离的理解是否准确,如何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2.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混合物的分离,就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各自独立开来。

分离时要做到操作正确,操作简便,少用试剂,量不减少,纯度合格。

混合物的提纯,即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使主成分(非杂质)达到一定的纯度保留下来,混合物的提纯又叫做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对混合物的提纯要做到:原理正确,操作简便,少用试剂(主要成分)量不减少(或减少很少),保护环境。

选择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首先要掌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不同物质在某些性质上的差异是分离和提纯的基础。

一、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⑴难溶固体与液体混合物常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思考:1.若难溶固体通过沉淀法得到,如何判断沉淀是否完全?2.过滤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操作?3.如何洗涤沉淀以及判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⑵固体溶解于液体中如何分离?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有何区别?二、固体与固体的混合物思考:溶解过滤、结晶或重结晶、加热升华这三种办法适用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三、胶体与溶液混合物胶体中常混有溶液,一般用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四、气体与气体的混合物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叫干燥,除去气体中的其它杂质通常叫洗气。

除去气体中杂质通常有以下装置:五、液体与液体混合物⑴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如分离CCl4和水等)。

方法:,主要仪器或用品,适用条件:。

⑵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液体的分离方法1:,适用条件:。

如分离菠菜中的色素。

方法2:,适用条件:。

如分离酒精和水。

⑶若两种物质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小,一般不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中一种物质发生转化,转化为两种互不相溶或沸点相差较大的物质。

【例1】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的硝酸解析 A步骤中加入过量碳酸钠,钠离子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B步骤中加入过量硫酸钾,过量的硫酸钾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C步骤加入过量硫酸钠,钠离子和过量的硫酸根离子,都是新杂质,此法不可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物质的提纯方法,如晶体的制备、萃取、蒸馏等。

3.掌握物质分离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物质分离的方法。

2.物质提纯的方法。

3.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现。

2.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知识导入通过介绍混合物与纯物质的概念,启发学生对于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理解,并联系实际情况,化妆品中的成分提取、制药过程中的提纯等。

2.理论授课介绍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如晶体的制备、萃取、蒸馏等,并指出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操作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1)晶体的制备实验:使用硫酸镁、氯化钠等化学品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掌握晶体制备方法。

(2)萃取实验:使用酒精与水混合物对香蕉中的色素进行萃取,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并让学生了解萃取的原理与方法。

(3)简单蒸馏实验:使用甘油蒸馏水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简单蒸馏的原理,并加深对物质分离的理解。

4.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操作结束后,由学生自行处理实验数据,并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验:对学生关于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进行测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结果与数据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及分析能力。

3.作业评价:对课后布置的练习题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分离和提纯技术的实际应用。

2.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操作环节。

3.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性学习,探究物质分离和提纯技术的最新发展。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案)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案)

1.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

2.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

图1图2图3图4图5(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3)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5)如图5,方法、装置的名称:升华。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离1.1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过滤: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2 沉淀: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2.3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教学活动:1.3.1 过滤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掌握过滤操作。

1.3.2 沉淀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沉淀实验,掌握沉淀操作。

1.3.3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1.4 教学评价:1.4.1 学生能描述过滤、沉淀和蒸馏的原理。

1.4.2 学生能正确进行过滤、沉淀和蒸馏操作。

第二章:物质的除杂2.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除杂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教学内容:2.2.1 吸附:原理、吸附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2 离子交换:原理、离子交换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2.3 萃取: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和操作方法。

2.3 教学活动:2.3.1 吸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吸附实验,掌握吸附操作。

2.3.2 离子交换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离子交换实验,掌握离子交换操作。

2.3.3 萃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萃取实验,掌握萃取操作。

2.4 教学评价:2.4.1 学生能描述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的原理。

2.4.2 学生能正确进行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操作。

第三章:物质的提纯3.1 实验目的:学习物质的提纯方法,提高实验结果的纯度。

3.2 教学内容:3.2.1 结晶: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2 蒸馏: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2.3 气体净化: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3.3.1 结晶实验:学生分组进行结晶实验,掌握结晶操作。

3.3.2 蒸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蒸馏实验,掌握蒸馏操作。

3.3.3 气体净化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气体净化实验,掌握气体净化操作。

3.4 教学评价:3.4.1 学生能描述结晶、蒸馏和气体净化的原理。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设计摘要:以苏教版化学1“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例,从单元主题的确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开展单元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实践表明相比于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思考及其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开展相应的教学设计研究及实践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重要途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由“课时主义”转向“单元教学”,因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丰富,教师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是指教师在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后,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教材單元来作为单元教学设计,因为教材单元是教材编制者依据相关理论和学科本质编制的教学单元;同时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情,结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重组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主题。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教学需要教师以“学科大概念”为引导,分析知识内容与素养的关联,以相关主题为单元教学的串联引线。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也是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最佳的教学载体。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主题1:1.3化学实验”指出,学生需要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初步学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

而苏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三个部分。

课时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课时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课时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学习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理;⑵掌握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过滤、结晶、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⑴能通过独立的思考、探究,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设计比较简单的方案;⑵初步尝试在探究与人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⑵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⑴对蒸发、结晶等分离操作的运用;⑵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除杂、提纯物质。

三、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大多数都是混合物。

人们为了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就需要将其进行分离和提纯。

(二)感悟物质提纯的原则过渡: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如果保存不当很容易变质。

这不,小明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经检验已部分变质,现欲除去其中的杂质,小明选择了稀盐酸,小强选择了CaCl2溶液,小文选择的是Ca(OH)2溶液。

你认为他们的方案正确吗?为什么?小结: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应遵循以下三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

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三)归纳物质提纯的方法质,就采用过滤法。

如果两种固体的溶解性都是易溶,那么再比较溶解性受温度的影响,要得到溶解性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一般采蒸发溶剂法结晶;如果要得到溶解性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

学法指导:1、酸碱盐除杂的实质:除离子,即把离子转化为沉淀、气体、水。

即:杂质 + 试剂 → 主要成分 + 沉淀或气体或水[基础练习]2思考选用一种试剂分别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假设所选试剂与杂质恰好例9、有氯化钠、氯化银、、氢氧化铁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将该固体一 一分离出来,现进行如下实验。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静海七中导学案(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学科:化学课型主备:课题:物质的除杂与分离课时授课时间周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粗盐提纯实验的深刻理解。

2.除杂与分离的一般思路。

3. 常见离子间的相互反应。

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除杂与分离过程的学习,建立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二、学习重点:物质除杂与分离的一般思路学习难点:物质除杂与分离的“一般 --- 特殊 --- 一般”解题思维的形成。

三、学法指导: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四、导学过程:(一)课前自学一: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地运用几种方法。

二: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

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 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

如,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 + CuO Cu + CO2。

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⑴常见的干燥剂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

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问题探究问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北重一中 卜丽玲 【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 不增 不减、易分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 3中混入NaCl ,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 粉中混有Fe 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如:HNO 3中混有H 2SO 4,可加入适量的Ba(NO 3)2溶液:342342HNO BaSO )NO (Ba SO H +↓=+2. 化气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

如一般某盐中混有少量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此法除去。

如NaCl 溶液中混有Na 2CO 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2232CO O H NaCl 2HCl 2CO Na3. 置换法:即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某金属,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从而把杂质除去。

如4ZnSO 溶液中混有4CuSO ,可加入过量的锌:Cu ZnSO CuSO Zn 44+=+4. 转化法:即通过某种方法,把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CO 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CuO 的试管:2CO Cu CuOCO +∆+5. 加热法:即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或使杂质分解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CuO 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可把混合物放在氧气流中加热,使C 转化为CO 2气体而除去:22CO O C 点燃+6. 吸收法:即把混合气体通过某溶液,使其中杂质被吸收。

如CO 中混有少量CO 2,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CO 2被吸收而除去:O H CO Na NaOH CO 2322+=+7. 溶解法:即往混合物中加入某种溶液将杂质溶解而除去。

如Cu 里混有少量CuO ,可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或盐酸)CuO 溶解过滤而除去:O H CuSO SO H CuO 2442+=+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原则1、对于物质的提纯和分离,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不增:即在除掉杂质时不增加新杂质。

②不减:即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

③易分:即操作简便易行,杂质易分离除去,即反应后的生成物必须容易分离(最好是转化为沉淀或气体)。

④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④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3)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特殊思路有时只掌握常规解题思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熟悉以下四种特殊思路。

1. 巧改对象。

一般除杂试题中,直接加试剂除去杂质,但有时可先除去被提纯物质,再另加试剂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除去氯化铜溶液中少量的KCl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渣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2. 巧用离子顺序。

如用多种试剂逐一除去多种杂质,我们可以运用离子的性质,快捷地确定除杂的顺序。

如要除去NaNO3溶液中含有的AgNO3、Cu(NO3)2、Ba(NO3)2三种杂质,现提供三种试剂:NaOH、NaCl和Na2CO3,要求每加一种试剂从溶液中沉淀出一种化合物,则所加试剂的顺序应是NaCl、NaOH、Na2CO3。

3. 巧用过量。

有些除杂试题中,第一次所加入的试剂是过量的,要除去这部分过量的试剂,通常还需加入过量的另一种试剂,最后再设法将第二次过量的试剂除去。

如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K2SO4,可按下列思路去进行: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滤渣为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盐酸的用量可借助pH试纸测试出溶液的pH来控制)。

4. 巧用特性。

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铜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①除去混合气体中O2、H2、CO2、CO、H2O等(应用)O2——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H2——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CO2——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CO——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CO2再除去。

H2O-------一般用浓硫酸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Mg2+、Cl-、SO42-、CO32-等(应用)Mg2+——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Mg(OH)2沉淀。

Cl-——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AgCl沉淀。

SO42-——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BaSO4沉淀。

CO32-——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CO2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a.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 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中考题例析例题1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___。

【分析】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多种,原则是不引入新的杂质,对所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便于分离。

如将杂质被溶液吸收;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将不溶的杂质转为可溶物等。

根据题目要求,除去Ba(OH)2,可以加入带有SO42-的试剂,如Na2SO4、CuSO4、H2SO4等,它们都能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但是,如果选用Na2SO4溶液,除了生成BaSO4,同时还有NaOH产生,NaOH是能溶于水的,无法与NaCl分开。

等于除去Ba(OH)2的同时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OH。

如果选用CuSO4溶液,则生成BaSO4和Cu(OH)2两种沉淀,再经过过滤,即可得到较纯的NaCl。

当然加入Fe2(SO4)3溶液也可除去杂质Ba(OH)2。

若选用H2SO4,则生成BaSO4和水,也可除去杂质Ba(OH)2。

【答案】CuSO4或Fe2(SO4)3或H2SO4例题2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分析】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

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答案】D例题3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 H2O、AgNO3、HNO3B. H2O、NaOH、HNO3C. H2O、NaOH、HClD. H2O、KOH、HNO3【分析】此题中,因NaCl 、FeCl3均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NaOH溶液与滤液反应,NaCl未变化,FeCl3被转化为Fe(OH)3↓,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aCl,将沉淀与HCl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Fe(OH)3的FeCl3得以复原。

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答案】C例题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④②⑤③B. ④①②⑤③C. ②⑤④①③D. ⑤②④①③【分析】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试剂。

本题加入试剂及顺序是:a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 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Ba2+、Ca2+;d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CaCO3、BaCO3、Mg(OH)2和泥沙);e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由于b和a顺序互换,不影响除杂目的,所以前两步操作顺序可颠倒。

【答案】C、D。

中考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气混有少量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氧化铜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最好的组合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②→③2、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A. NaCl(Na2CO3)B. Fe(Cu)C. Na2CO3(CaCO3)D. HCl(BaCl2)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A.NaOH HCl CuSO4 MgSO4B.Na2CO3 K2SO4 BaCl2 HClC.KNO3 HCl CaCl2 NaOH D.NH4NO3 H2SO4 NaOH MgCl24、分离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分离氧化铜和硫酸铜的混合物B.用结晶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C.用蒸馏法(依据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煤油和水的混合物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CO中的CO2,得纯净的CO5、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6、按照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C.氯化钡和硫酸钾 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7、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D.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8、实验操作方法: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其中可用于混合物分离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②③④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