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2021年整理〗《蒸馏和萃取》参考优秀教案3
![〖2021年整理〗《蒸馏和萃取》参考优秀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4c0d673c3186bceb18e8bbb6.png)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设计思想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
学生实验课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段,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掌握实验方法的有效途径。
依据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本节实验课采用操作示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汇报评议的“四段式”教学方法。
本篇具体设计学生用眼看、动手做、相互合作、评价交流等实验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学会方法、学会合作、学会评价、掌握技能、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物质的分离──蒸馏和萃取分液实验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物质的常见分离方法,了解各分离方法适用的混合物状态;学会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的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初步掌握蒸馏、萃取分液操作的要点;通过自主练习,掌握蒸馏、萃取分液操作的要领;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汇报评议,强化蒸馏、萃取分液操作的具体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教师]出示两瓶溶液:70%的酒精溶液、溴水。
提问:如何将瓶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请说出分离方法,为什么?[学生]回答:分离70%的酒精溶液可用蒸馏方法,因为它是组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溴水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由于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可采用萃取分液法。
【操作示范】[教师]提问:如何进行蒸馏操作?[学生]回忆、思考、讨论。
[师生](小结,投影)一、蒸馏1蒸馏操作步骤:(1)组装仪器;(2)检查气密性;(3)加药品和碎瓷片;(4)通冷凝水;(5)加热;(6)收集馏分;(7)撤去酒精灯;(8)停通冷凝水;(9)拆去装置。
2注意点:(1)要加入碎瓷片;(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处。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1ff7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e.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让学生理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意义3.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概述教学活动:1. 引入混合物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混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2. 讲解混合物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例可以变化。
3. 阐述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分离和提纯对于获得纯物质的重要性。
4. 介绍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如过滤、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引发学生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兴趣。
作业:1. 思考题: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并尝试解释它们的特点。
2. 预习题:了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对其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第二章:过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过滤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
教学内容:1. 过滤的原理2. 过滤操作的方法和步骤3. 过滤的应用实例教学活动:1. 讲解过滤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过滤是通过多孔性过滤介质使液体中固体颗粒被截留的过程。
2. 演示过滤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准备过滤器材、搭建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操作等。
3. 举例说明过滤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实验室样品预处理等。
作业:1. 实验报告:进行一次过滤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应用题:设计一个过滤方案,将给定的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第三章:蒸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蒸馏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液体成分。
教学内容:1. 蒸馏的原理2. 蒸馏操作的方法和步骤3. 蒸馏的应用实例教学活动:1. 讲解蒸馏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
2. 演示蒸馏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准备蒸馏器材、搭建蒸馏装置、进行蒸馏操作等。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f4d5eb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a.png)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常见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通过分析不同分离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混合物的概念及其组成2. 常见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3.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3)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用;(2)实验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程;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混合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理论讲解:介绍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3. 实验演示:进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过程;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分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 总结与评价:总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原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4.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e7a4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6.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2)掌握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1)混合物的定义;(2)混合物的常见类型(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等)。
2.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1)过滤原理;(2)蒸馏原理;(3)萃取原理;(4)离子交换原理。
3. 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1)过滤法;(2)蒸馏法;(3)萃取法;(4)离子交换法;(5)其他方法(如吸附、膜分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2)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用;(2)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烧杯、漏斗、蒸馏器、萃取器等;2. 教学课件: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原理及方法;3. 教学素材:相关案例、实际问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混合物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必要性。
2. 教学新课:(1)介绍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常见类型;(2)讲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3)介绍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选用原则。
3. 实验演示:(1)演示过滤法分离混合物;(2)演示蒸馏法分离混合物;(3)演示萃取法分离混合物。
4. 学生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选择;(2)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第3课时)教师教学实施方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第3课时)教师教学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3a9ba3f121dd36a32d823f.png)
PPT展示【基础学习交流】答案
释疑解惑
收集才小组共性问题,选择必要的作解释。
第二层级
重难探究1:蒸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预学案第二层级【重点难点探究】中【互动探究1】及【探究拓展】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学生总结萃取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萃取剂的选着原理,分液漏斗的捡漏方法的
第三层级
课堂检测
布置学生完成第三层级的“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
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
PPT展示课堂检测答案
第四层级
课堂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第四层级中的“思维导图”,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固学案》相应作业;最后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
教学方法
指导法:教师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预学案、观看实验室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及碘的
萃取实验的有关微课。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并记录预习产生的问题。
演示法:让学生推荐代表在课堂上参与演示蒸馏水的制取和碘的萃取实验。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练习法:针对本课时的两个实验操作过程设计习题巩固训练。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互动探究】及【探究拓展】内容。
组织学生展示、点评互动探究和探究拓展的知识,针对学生的的回答予以点拨、点评。
小组展示答案,其它组做点评
1.PPT展示互动探究及探究拓展参考答案
2.微课展示蒸馏水的制取操作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蒸馏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温度计的位置,进水口出水口的位置。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2f62f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f.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重要性,以及蒸馏和萃取的基本概念。
1.2 教学内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意义蒸馏和萃取的定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混合物分离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介绍蒸馏和萃取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蒸馏2.1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蒸馏的原理,了解蒸馏设备及操作步骤。
2.2 教学内容蒸馏的原理蒸馏设备(如蒸馏塔、冷凝器等)蒸馏操作步骤(如样品预处理、蒸馏温度控制等)2.3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蒸馏过程,熟悉蒸馏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第三章:萃取3.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萃取的原理,掌握萃取剂的选择和操作步骤。
3.2 教学内容萃取的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原则萃取操作步骤(如样品与萃取剂混合、振荡、分离等)3.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萃取过程,学会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和操作方法。
第四章:蒸馏和萃取的应用4.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蒸馏在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萃取在制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4.3 教学方法通过举实例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在各领域的作用,培养其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验操作5.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蒸馏和萃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
5.2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案例,运用蒸馏和萃取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实验操作:设计蒸馏和萃取实验,进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5.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蒸馏和萃取方法,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蒸馏和萃取的工业应用6.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以及如何进行工艺设计和优化。
6.2 教学内容蒸馏在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萃取在冶金、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工艺设计和优化方法6.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在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工艺设计和优化的重要性。
《蒸馏和萃取》教案
![《蒸馏和萃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8baadaf45b307e87197c8.png)
《蒸馏和萃取》教学教案教学过程2.蒸馏的实验装置【课件放映】在之前学过的过滤、蒸发操作当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细节,同样在蒸馏的实验操作当中有哪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呢?气密性检查:连接好装置,在冷凝器的出口处接一橡胶管,并将橡胶管插入水中,将烧瓶微热,水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到室温,橡胶管中有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用于测馏出物的沸点。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也不能少于。
④为了确保馏出的蒸气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中通冷却水,然后才能加热。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以使馏出物充分冷却。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物质的沸点。
⑥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除仪器。
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锥形瓶,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和蒸馏烧瓶。
几种新仪器的用途:●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或分馏的仪器。
●直形冷凝管:主要用于沸点低于140℃的液体蒸馏、分馏操作。
(高于140℃的一般用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更好)●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气体合成装置中的回流作用。
●尾接管:又名牛角管,通常和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
(比导管内部接触面积大,冷凝效果好)3.习题例题1、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教学过程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例题2、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B.升华C.过滤D.蒸发例题3、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例题4、将下面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填写完整①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容积的,在加热时蒸馏烧瓶里面应放入,防止溶液。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新课程培训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新课程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9898be989eb172ded63b7d7.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新课程培训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中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2)了解蒸馏和萃取的适用对象。
3)掌握蒸馏烧瓶、冷凝器、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交流初步得出蒸馏和萃取的概念,并归纳整理得出蒸馏和萃取的适用对象,以及总结出蒸馏和萃取的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和学习习惯。
2.内容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既能起到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新化学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我们引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内容在学习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年的化学学习体验,但是,对化学的了解还不够,对化学实验的认知也还很模糊,很多的化学实验操作要求和要领还很不到位,因此,本节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认识和对化学实验的重视。
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很大程度上是抱着好玩的心态,操作起来不严谨,也不规范,所以,应当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从兴趣引导,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实验操作和方法。
4.设计思路:混合物的分离中,已经学会了固液的分离方法—过滤和蒸发,如果是两种或以上液液混合物呢?因势利导,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得出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馏和萃取。
然后介绍需要用到的仪器,让学生观察仪器的构造和特点,慢慢总结出仪器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规范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探究、操作示范、反思归纳6.教学反思:①实验和CAI 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②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这样做”得到了充分的解答,能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c18bab14e852459fb5709.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学分析】【教学过程】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把各成分分开---------物质的提纯:将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过渡]请同学们列举一些生活中分离或提纯的例子,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做能分离提纯。
活动二列举生活中分离或提纯实例教师板书: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把各成分分开---------物质的提纯:将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水洗法得金——利用金子难溶于水、密度比沙子大磁铁吸取分离铁和沙——利用---------磁铁(盐酸)分离(除去)铁屑和铜屑——利用--------)[过渡]在初中我们还学过粗盐的提纯,知道一些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现请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1并填写实验报告。
活动三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填写以下实验报告。
教师板书: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把各成分分开---------物质的提纯:将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水洗法得金——利用金子难溶于水、密度比沙子大磁铁吸取分离铁和沙——利用---------磁铁(盐酸)分离(除去)铁屑和铜屑——利用--------)(一)、过滤和蒸发1.过滤目的:固—液分离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目的:溶剂气化、溶液浓缩、溶质结晶注意:(1)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2)要不断搅拌(3)当析出大量晶体时,余热蒸干(4)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二)、离子的检验Cl- :试剂:稀硝酸酸、硝酸银溶液操作及现象:SO42-:试剂: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操作及现象:粗食盐提纯NaCl:溶解→过滤→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稀HCl→蒸发活动四(1)思考以上流程中的每一步的目的(2)讨论除杂顺序是否唯一教师板书: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把各成分分开---------物质的提纯:将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水洗法得金——利用金子难溶于水、密度比沙子大磁铁吸取分离铁和沙——利用---------磁铁(盐酸)分离(除去)铁屑和铜屑——利用--------)1.过滤目的:固—液分离(不互溶混合物)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蒸发目的:溶剂气化、溶液浓缩、溶质结晶注意:(1)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2)要不断搅拌(3)当析出大量晶体时,余热蒸干(4)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二)、离子的检验Cl- :试剂:稀硝酸酸、硝酸银溶液操作及现象:SO42-:试剂: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操作及现象:粗食盐提纯NaCl:溶解→过滤→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稀HCl→蒸发除杂还可设计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Cl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HCl(Na2CO3溶液在BaCl2溶液之后、稀HCl在最后)(三)、分离、提纯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活动五课堂练习(略)。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e7bf415acfa1c7aa00cced.png)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加深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的认识;(2)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SO42-、CO32-等常见离子;(3)初步学会溶解、过滤和蒸发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1)初次学会模仿、移植现有的例子,撰写实验报告;(2)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3)初次尝试在实验探究中与人合作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过滤和蒸发的操作方法、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难点研究离不开正确的实验方法、实验报告的撰写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交流合作、模仿移植六.教具准备托盘天平、烧杯(100 mL)2个、量筒(10ml)、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试管(20 mL)5支、胶头滴管、粗食盐、蒸馏水、稀盐酸、BaCl2溶液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导入]用故事或设问的形式举一到两个生活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例子,如:芝麻和绿豆的分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学生交流讨论并展示成果]结合“思考与交流”的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将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讲述其小组的讨论成果。
[总结并引出主题]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给予肯定和赞赏,强调正确方法使用的时效性及应当掌握好正确的方法。
引出本节主题:实验室分离和提纯一些物质的方法。
[复习提问]实验室提纯粗盐要用到哪些操作?溶解、过滤和蒸发这三种操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分组归纳和总结老师的提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参考教案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参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f42be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a.png)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食盐提纯的基本操作。
2.常用离子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实验技能。
2.学会规范性地进行化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对化学实验的体验,获得对实验科学方法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1.食盐提纯过程中的过滤与蒸发操作2.离子的检验方法与检验顺序教学难点离子的检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铁架台、漏斗、烧杯、酒精灯、蒸发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将混合物分离的情况,如淘米是淘去米中的沙子,洗菜是洗去菜上的泥土等。
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为了利用其中某一组分或研究其性质,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将某物质分离出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推进新课师:我们都听过“吹尽黄沙始见金”,你知道淘金者是怎样将金子从沙中淘出来的吗?(多媒体播放淘金录像)[思考与交流]1.通过淘金录像,你能不能说出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性质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的?生:沙子和金子的密度不同。
沙子的密度比金子的密度小,用水淘去沙子,剩下的是金子。
2.如果有铁屑和铜屑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除去?生:用淘金的方法将铁屑和铜屑分离;用磁铁将铁吸出,剩下的就是铜;加些盐酸,Fe能与盐酸反应而铜不与盐酸反应;剩下的就是铜。
师:在工业生产和科研中常用到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例如,研究某一种酸、碱、盐或金属的性质,要用较纯的试样;又如,我们日常食用的精盐,就是将粗盐中的杂质除掉后得到的。
在工业生产中,分离和提纯物质要用到多种大型设备,但所依据的原理与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方法大致相同,而且,工业设备设计时的数据往往要靠小型实验来提供。
师: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
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吗?你能举例说明吗?生:不一定,如上题中要除去铜中的铁,铁就不是有害的。
淘金者淘去的沙子也是有用的。
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说明
![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dd9e34eec3a87c24128c4a5.png)
第一章第一节《蒸馏和萃取》教学设计高一(1)、(2)、(3)、(7)班庆波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容的功能和地位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在课程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容。
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蒸馏及萃取的原理(二)教学难点萃取的操作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
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f88717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9.png)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理解混合物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常用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如过滤、蒸馏、萃取、分液、吸附等。
3. 能够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混合物的概念及分类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原理3.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原理。
2. 难点: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分离和提纯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设备:烧杯、漏斗、蒸馏器、萃取器、分液漏斗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导学】1.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如物质的分类、分散系等。
2. 提问: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有哪些特点?【新课导入】1. 讲解混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2. 讲解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及其原理。
【实验操作】1. 演示实验:过滤实验。
2. 学生分组实验:选择一个混合物,采用过滤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探讨分离和提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巩固练习】1. 课后作业:分析一个给定的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并设计实验步骤。
2. 课堂练习:回答相关问题,如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理解。
2.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报告。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1. 蒸馏方法及其应用2. 萃取和分液方法及其应用3. 吸附方法及其应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蒸馏、萃取、分液、吸附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https://img.taocdn.com/s3/m/b5bc6f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6.png)
化学教案-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掌握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处理。
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地分离和提纯了混合物。
二、教学内容1. 混合物的概念及分类2. 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等。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常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原理。
2. 教学难点:对不同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分离和提纯方法的原理。
2. 采用演示法进行实验操作的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烧杯、漏斗、滤纸、蒸馏器、萃取器、分液漏斗、渗析装置等。
2. 实验试剂:食盐水、酒精、碘酒、苯、四氯化碳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案内容:章节一:混合物的概念及分类【教学内容】2. 介绍混合物的分类:均质混合物、非均质混合物。
【课堂练习】2. 区分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章节二: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教学内容】1. 过滤:利用滤纸等物质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2.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3. 萃取: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力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4. 分液: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分离现象分离混合物。
5. 渗析:利用半透膜分离小分子和大分子混合物的方法。
【课堂练习】1. 简述过滤、蒸馏、萃取、分液、渗析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2. 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对给定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章节三: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 过滤操作步骤:准备过滤器、放置滤纸、倒入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
2. 蒸馏操作步骤:连接蒸馏装置、加热混合物、收集馏分。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b8c27ba1aa8114431d9af.png)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关键词导学模式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实验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家们要研究某种物质,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
本节课以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主题,以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其基本操作。
二、学情分析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他们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生间比较陌生,这些因素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因此我的教案中以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过滤、结晶等物质分离的方法为切入点,教师积极引导、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以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等学生活动为主,来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做法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首先以浪里淘沙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蒸馏和萃取、过滤、蒸发等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1、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
2、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操作。
3、通过动手实验,练习量取、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注意基本操作的规范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学习用实验设计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隐性目标。
2、了解化学实验为主的学科特点,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和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认识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在动手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难点物质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寻求一种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关键词导学法、实验法、讲授法、探究法和小组合作讨论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去发现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
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
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四、学情分析:(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溶解度的相关知识,这对萃取原理的讲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实际操作、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实验,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3.教具准备:4人一组、制取蒸馏水装置15套、50 mL分液漏斗(15)、10 mL 量筒(15)、烧杯(15)、铁架台(含铁圈)(15)、CCl4、碘水。
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复习提问]过滤、蒸发操作及SO42-检验方法。
[设问] 过滤、蒸发操作是用于固体混合物还是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学生回答] 过滤、蒸发操作适用于固体混合物分离。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通过除杂质过滤的方法得到比较纯的盐水,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把盐水变为淡水,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在海边,渔民们是怎么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历史,大家知道他们是怎么解决长期在海上漂泊的吃水问题吗?[展示]海水变淡水[引]做汤的时候,观察过锅盖吗?锅盖上有水珠,这水珠与汤不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水珠?水蒸汽凝结?为什么水蒸汽会凝结成水珠?[讲]汤沸腾后,水蒸汽遇温度低的锅盖而凝成水珠附于锅盖。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在化学中应怎么称呼?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板书](二) 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过]首先,让我们利用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杂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来学习蒸馏的过程[板书]1、蒸馏[引入]我们引用的自来水是纯净的水吗?不是。
因为自来水厂使用了消毒剂氯对水进行了消毒。
使水中含有Cl―。
我们可以利用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讲]有明显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呢?能否向上一堂课中使用化学方法,加入试剂反应除去?(不能。
加入试剂后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我们实验目的。
要想得到纯净水。
可以使用加热将水变为水蒸汽,然后再冷凝为纯净的液态蒸馏水。
)[小结]实验室就是使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投](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投](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投影小结实验]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 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2、在100 mL 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思考]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
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
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投](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碘水呈黄棕色。
碘是溶质,水是溶剂。
取10ml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
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投](2)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加入4ml就可以了,进行振荡。
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
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
上层溶液颜色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勺子舀,吸管吸,。
)[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
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板书]3、分液[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漏斗下端口靠烧杯壁。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为什么?(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投影总结](1)定义: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开的操作[板书]萃取与分液的步骤: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b.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c.静置分层d.分液[小结]通过这个实验,大家要掌握的是萃取剂的选择(三个条件),以及掌握萃取与分液的操作步骤。
(四个步骤)(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要掌握的是萃取剂的选择(三个条件),以及掌握萃取与分液的操作步骤。
(四个步骤)当堂检测见学案。
[作业]1、P10 1、2、2、课后复习本节内容(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请预习第二节,并完成预习导学案。
九、板书设计:(二)、蒸馏、萃取和分液1、蒸馏2、萃取3、分液4.萃取与分液的步骤: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b.加入溶液,加入萃取剂,振荡c.静置分层d.分液十、教学反思:本节学习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操作:蒸馏、分液和萃取,在实验室上这节课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然准备实验很麻烦,但提高了课堂效率,不用再另找时间做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并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内容——蒸馏、分液和萃取的基本操作,并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领会了蒸馏、分液和萃取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蒸馏、分液和萃取的基本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提升了化学学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