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49页PPT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 (共29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4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 (共29张PPT)

作者介绍
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本文节选自《小记十篇》 中的《游了三个洞》。
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的意思。 3. 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词语 4. 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稍微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流经的路线为线索,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详略 得当,详写了 孔隙 、 内洞 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
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过渡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 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 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青龙
黄龙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 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 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 值得观赏。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海龟探险 五彩图 擎天柱 小桥流水
第一单元 · 第四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文导入
中国双龙洞,位于金华,离城约13公里,海拔520 米。千百年来人们誉为“水石奇观”。双龙洞由内洞和 外洞组成,外洞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外洞洞底 平坦,洞内石壁上钟乳石和石笋纵横交错,从外洞进入 内洞须经此小穴逆水而行,洞穴宽3米余,仅容两只小 船并行进出,水面离穴顶30余厘米,欲进入内洞,必须 平卧船中,仰面擦崖而过。内洞面积2000多平方米,洞 底崎岖不平,洞顶高低起伏,洞内钟乳石、石笋比比皆 是,奇形怪状,灯光辉映,宛若置身于“水晶龙宫”。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24张PPT)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件(共24张PPT)
叶圣陶不仅在文学上造就很高,在教 育上也有重要贡献。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看看作者 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路上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 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 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
课堂练习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浙.江(zhé z√hè) 盘曲.(√qū qǔ) 一簇.(zú c√ù) 石钟乳.(r√ǔ lǔ)
选词填空。 明艳 鲜艳 明丽
(1)小女孩身着( 明艳)的少数民族服饰从我身旁经过。 (2)我的家乡山川( 明丽 ),物产丰富,百姓和乐。 (3)( 鲜艳 )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来了。
作者经过孔隙时的感受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 不贴着船底了,……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 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 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了孔 隙的窄小。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表达 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景色明艳
景物: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
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浓或淡 感受:一片明艳
溪流形美、声美
反义词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
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
子。




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 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随着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洞内: 黑、奇、大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记金华的双龙洞PPT教学课件

基督教盛行西欧
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会性质的变迁
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
背景 经典
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你还有哪些 困惑的地方?或者还想了解哪些有关 方面的内容?
(大家先相互讨论3分钟)
(教学提纲) 一、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2、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3、 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确立 二、 基督教盛行西欧 1、 基督教创立的背景和概况 2、教会和封建王权联手统治西欧
4、800年,罗马教皇为____查__理___
举行了加冕仪式,标志着 ___查__理__曼_____帝国的诞生
问题研讨:
怎样正确看待宗教的作用?怎 样正确区分“宗教信仰自由” 的法律规定与“崇尚科学,反对 邪教”之间的界限。
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t ún)部,到脚跟,没有一 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 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 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 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 在小船里,(自以为 )从后脑到肩背, 到臀(t ún)部,到脚跟,(没有一 处 )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
( 可是 )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 似乎都在朝我( 挤压)过来。我又感 觉要是把头( 稍微 )抬起一点儿,( 准 会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仅
形状变化多端,而且颜色各异。 看,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
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 “倒挂金钟”、“彩云遮月”、 “天马行空”、“海龟探海”、 “避水金针”“寿星捧仙桃”…… 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

3记金华的双龙洞(完美版)PPT课件

3记金华的双龙洞(完美版)PPT课件
18
19
海龟探险 擎天柱
五彩图 小桥流水 20
21
22
23
避水金针
24
25
黄 龙
青龙
26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 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27
避水金针 寿星捧仙桃 黄龙 青龙
2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0
11
六安市长安小学
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 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
12
13
14
15
外洞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 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 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 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 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 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 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
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
船。
8
六安市长安小学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 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 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9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
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10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29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8
9
(1)入山看到的景色。“山上开满 了映山红……眼前一片明艳。”“一路 迎着溪流……从洞里出来的。”这部分 课文应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 踏上旅途的愉快心情。
10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 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 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 出来的。”
7
初读感知 理清顺序
学习任务:
1、默读课文,思考作 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 景物是怎样的?
2、学生画一画游览示 意图,尝试分辨主次内 容。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 来。(3分钟) 2. 小组内按4、3、2、1 的顺序先交流,然后在 小组长组织下归纳小结 。(4分钟) 3、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 展示。(3分钟)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 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 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额角,擦伤鼻子。”从作者这些独特的体 验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感受从外洞进入 内洞的孔隙之窄。
19
黄龙
青龙
20
寿星捧仙桃
21
避水金针
22
小桥流水
23
擎天柱
24
五彩图
25
Hale Waihona Puke 海龟探险26这一段话作者抓住溪流进行观察来具体描写。 因为水有源,既然溪流的水是从双龙洞里流出来的, 因此“一路迎着溪流”,这既说明了溪流与洞有直 接关系,也通过一个“迎”字点明了水流的方向与 作者行进的方向刚好相反。溪流声时时变换调子, 实际上说明了双龙洞周围的地势环境,使读者有身 临其境之感。最后一句点明了双龙洞的准确位置, 同时也为作者开始参观双龙洞起了过渡作用。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使用准确、生动的词汇和语句,将双龙洞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语言准确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复等,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
在描绘景物的同时,融入作者的情感和感受,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增强阅读体验。
情感融入
05
CHAPTER
拓展延伸:其他著名游记作品欣赏
描写细腻
气势磅礴
宽敞明亮
奇特壮观
进入内洞,各种奇特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等景观映入眼帘,形态各异,壮观无比。
神秘莫测
内洞深邃幽暗,充满了神秘感。游客们纷纷猜测这些奇特景观的成因和寓意,增添了游览的乐趣。
04
CHAPTER
游记写作技巧探讨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观察顺序
游览路线
景点选择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将沿途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游览路线。
徐霞客的游记更关注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郦道元的游记则更关注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呈现。
关注点不同
徐霞客的游记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而郦道元的游记则更容易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
读者感受不同
06
CHAPTER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3
预期成果
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游记作品的多样性,并从不》PPT课件
目录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景物描绘与游览顺序游记写作技巧探讨拓展延伸:其他著名游记作品欣赏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CHAPTER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著名的溶洞景区
以洞中有洞、卧船入洞为特色,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千姿百态
洞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7℃左右,是避暑胜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4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4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 (共22张PPT)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52021/8/52021/8/5Aug-215-Aug-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52021/8/52021/8/5Thursday, August 05,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52021/8/52021/8/52021/8/ 58/5/2021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游览顺序)
(3)他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理清线索: (洞口→外洞→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0:20:45 AM
diào(调子) 调
tiáo (调节)
读一读
罗甸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时而 突兀森郁 聚集 拥挤 孔隙 并排仰卧 臀部 稍微 撞破 一团漆黑 额角 蜿蜒 变化多端 石笋 石钟乳
讨论
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游 览了那几个主要景点?除 此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试着画一画作者的游览路 线图。
想象体会
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 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 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 “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 盗仙草”、“寿星与仙桃”…… 幻化 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 宫。
解疑释疑
⑴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 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 记。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优质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优质课件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
文体特点
游记就是记录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 章,一般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也 叫移步换景。
关注课题
第一组:《记杭州野生动物园》《记瑶琳仙境》 第二组:《游垂云通天河》《游大奇山》 第三组:《宁波方特之旅》《宋城之旅》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⑧ 就渐渐入山。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作者的游览顺序。
□我们从金华城出发,来到 罗店。 □我们就来到了双龙洞口。 □我们来到外洞。 □经过孔隙就来到内洞。
□我们先从金华城出发,途径罗店入了 山。 □接着我们就来到了双龙洞口。 □然后来到外洞。 □再经过孔隙就来到内洞,最后出了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过渡连接词
评价标准 ★标准:能在图上画出一条自己的游览路线。 ★★标准:能把游览顺序说清楚。 ★★★标准:能用上丰富的连接词把游览顺序说得更生动。
过渡连接词 1.走进.....顺着.....就能看到..... 2.出了......往西大约几米,经过....... 就来到了...... 3.绕过.......往北走.....就是...... 4.穿过.......路过.......走过.......绕过...... 5.沿着......来到了......映入眼帘
书写练习
“月”字当底竖撇变竖


⑤ ⑥
学习要求
默读3-8自然段,用“ ”划出表示作者接 下来游览路线的语句。
①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②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③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④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⑤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文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文课件

tún
臀部
我会读
zhè cù wù tún
浙 簇兀 臀
漆蜿 蜒
qī wān yán
会写字
浙 罗杜 鹃 窄郁肩 臀 移额 陆 乳 笋端源
多音字
_z_h_u_à_n_〔 转动 〕
转 —zh—uǎ—n〔 转弯 〕
他围着院子走了一转〔 zhuàn 〕,终于在 转〔 zhuǎn 〕弯处找到了丧失的钥匙。
课后作业
1. 把课文中描写内洞的句子抄下来。
2. 回忆自己游览过的某处景点,按合理 的顺序写出来。
参考答案: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
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 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 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 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 状,使人对孔隙的矮和窄有了切身的体会。第四层介绍穿过 孔隙进入内洞的方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 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 孔隙时的感觉,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宽敞——一般形容房间或某个特定地 方。
1.〔 宽广 〕的草原很美丽。 2.我们在〔 宽敞 〕的教室里读书、写字。
词语积累
描写山路的词语: 盘曲而上 蜿蜒曲折 羊肠小路 峰回路转 山高路陡 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 万水千山
初读感知
1. 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金华 洞的情景?
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 课文课件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小船。 • (2)进船方式: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 出来。 (3)乘船必须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勺到肩背,到臀部,到脚 跟,每一处都贴着船底。 • (4)感受: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 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 3.黑奇大 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 4.作者的整个游程处处不离泉水,和作者游览的顺序这条线索 有机结合,使文章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读者一目了然。
记金华的双龙洞
• 自读提示
•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子新词,借助拼音读 准字音。
• 2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 的意思。
• 3 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 词语。
• 浙江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臀部 上源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石 钟乳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 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 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 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 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 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 二、1.③⑤⑥2.①④③ 三、1.叶圣陶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 2.窄小 • (1)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
• 2、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
• 3、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 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 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பைடு நூலகம்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 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内洞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 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 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 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 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 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 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 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 也很值得观赏。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
记金华的双龙洞
• 自读提示
• 1 自读课文画出生子新词,借助拼音读 准字音。
• 2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明白词语 的意思。
• 3 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 词语。
• 生字掌握 • 浙(zhè):浙江。 • 簇(cù):一簇、簇拥。 • 臀(tún):臀部。 • 漆(qī):漆黑。 • 蜿(wān):蜿蜒。 • 蜒(yán):蜿蜒。
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有很多,我 们不仅领略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还学习了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 法,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 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 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 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课后练习 模仿课文,写一篇自己的游览 经历。
人感受到惊险刺激。 • 内洞奇特: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色彩
斑斓,非常美丽神奇
• 在描写孔隙的部分,作者用 “窄”“小”“矮”等词语,让我们真切 地感受到孔隙的狭窄。“自以为从后脑到 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 船底了”,这种细致的描写,仿佛让我们 身临其境,能体会到那种紧紧贴着船底的 紧张感。“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 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更是突出了孔隙的狭小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 第三段(第 4 自然段):描写了外洞的宽敞。
• 第四段(第 5 自然段):详细描述了通过孔隙 的过程。
• 第五段(第 6、7 自然段):介绍了内洞的神奇 景象。
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点)(事件)
双龙洞特点
• 外洞宽敞:像个大会堂,能容纳上千人。 • 孔隙狭窄: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通过,让
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呢?
理清线索: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完美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完美版
《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PPT 完美版
目 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重点难点解析与辅导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知识拓展与跨学科融合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金华双龙洞地理位置及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山林之中,距 金华市区约15公里。
历史文化
双龙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文人 墨客游览探胜之地,留下了许多珍贵 的诗文和摩崖石刻。
洞穴特点
双龙洞是一处典型的岩溶洞穴,具有 多层洞厅、多支洞和丰富的岩溶地貌 等特点。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 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作者叶圣陶生平及成就
文学成就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绘现实生活和揭露 社会黑暗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自然景观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
视频播放
02
播放与双龙洞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旅游宣传片等,让
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色。
网络互动
03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
随时提问、发表观点,教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效果提升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对双龙洞的看法 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详略得当的描写
对于重要的景点和特色,作者进行 了详细的描绘,而对于一些次要的 部分,则简略带过,使文章重点突 出。
生动的语言运用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 言,将金华双龙洞的美丽和神秘呈 现得淋漓尽致。
描写手法及语言运用
01
多样化的描写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