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转向拨杆的设计转向拨杆的端面小球直径10mm,杆长60mm,杆直径3mm,杆面有螺纹便于调节球面与凹槽轮的长度,引起转向轴的轻微偏转。这种设计把转向机构与微调机构整合在一起,设计简单、机构轻巧、灵活方便。凹槽轮的设计凹槽轮的宽度由拨杆小球的球面直径和前轮转向的最大角度决定。在实际的运动中无碳小车的转向角度,参见图3-2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3
3
3
3
3
3
4
仿真结果
Thank you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3/6/2022015-12-8
目录
1
2
3
4
1
课题内容
1
课题内容
2
整体设计思路
2
整体设计思路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凸轮机构曲柄摇杆
2
整体设计思路
齿带槽凹槽轮
3
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轨道的设计无碳小车按正弦曲线行走,路线近似于“S”型,在行驶轨迹确定的情况下,小车的行驶路径不变,对路径的研究设计,可以大概确定小车行走路程,初步断定车轮的半径,转向轮的最大角度。无碳小车在宽度为2000mm的赛道上行驶,中间的障碍物相隔100mm,为了不让无碳小车越出赛道,避免无碳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拟定出一下路线图参见图3-1: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2 整体设计思路
转向机构
转向机构是本无碳小车设计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着小车能否按“S”的路线行走 。一般能按特定规律运动的机构有:凸轮机构、曲柄摇杆、齿带槽、凹槽轮等。
凸轮机构:凸轮是具有一定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它运动时,通过高副接触可以 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往复运动。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 ,便可使从动件得到任意的预期运动,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凸 轮轮廓设计计算麻烦,加工比较困难。 曲柄摇杆:优点:运动副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小,且面接触方便润滑,故磨损减小, 制造方便,能够获得较高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 它不像凸轮机构有时需利用弹簧等力封闭来保持接触。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 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较为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 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比较多,这样就使机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降 低,不仅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机构运动规律对制造、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增 加;机构中做平面复杂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构件所长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在高速 时将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故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⑤无碳小车的车轮与地面的摩擦越小,小车行走的越远。
2 整体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考虑,得出无碳小车的结构越简单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时损失的能量少效 率就高;通过设计齿轮的传动比可以改变小车的初始速度,速度越快,小车能走得 越远;合理的设计出转向机构能够让小车按近似于“S”型路线行走;微调机构能 够调节小车的转向角度,让无碳小车顺利避过障碍物;合理的选材减轻整车质量, 减少摩擦。因此完整的无碳小车应当包括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车轮、重锤 架。下面简要考虑车架、传动构件、转向机构的选用。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无碳小车S一、设计目标无碳小车S是一款以环保、节能为主题的城市代步工具,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解决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设计目标如下:1. 零排放:采用电动驱动方式,完全不产生尾气排放。

2. 高效节能:优化电池储能和动能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延长续航里程。

3. 运行稳定: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确保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美观舒适:外观设计简洁大方,内部空间宽敞舒适,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二、设计要点及解决方案1. 动力系统:采用纯电动驱动方式,利用电池存储能量供给电机驱动车辆。

同时,结合动能回收技术,在制动过程中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2. 能量储存系统:选择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提供稳定可靠的能量供应。

3. 智能控制系统: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动机的精准控制和能源管理。

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运行状况、车速、路况等数据,动态调整电机转速和功率输出,提高驾驶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4. 安全装置:配备智能制动系统、防抱死系统、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同时,还应配备侧面碰撞保护、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等装置,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性。

5. 外观设计:外观简约、流线型设计,减少气动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

选用高强度轻量化材料,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能耗效率。

三、市场应用前景和竞争优势1. 市场应用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碳小车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可以在城市内提供便捷的短途出行解决方案,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2. 竞争优势:(1) 零排放设计,符合环保理念;(2) 高效节能的动力和能源管理系统,延长续航里程;(3) 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简洁大方的外观设计和舒适宽敞的内部空间,提供良好的驾乘体验。

“S”型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S”型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186-科学技术创新2019.05
型无碳小车结构创新设计
蒋创宇李笑笑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本次研究的是可自发行走的方向可控的无碳小车,利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后轮轴实现前进动作;并利用曲柄摇
杆机构实现前轮转向。我们根据功能要求分别做模块化分析。原动机构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要降低摩擦损耗。传动机
构把机械能转化为满足小车前进及转向的动能。转向机构利用齿轮-齿轮(带有滑槽)间的传递,后经滑槽连接的连杆传递给转向
轮,实现往复摆动,调节转向轮转角大小使小车顺利绕桩行走。应用Solidedge、Proe、CAD等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及仿真分析轨迹路 径,验证了小车的稳定性。
关键词:无碳小车;能量转换;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何川,封坤等.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技术现状与展望[J].西南 交通大学学报,2015,5(1). ⑵苏海鹏.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策略研究[J].四川 建材,2013,39(1). [3]王磊,袁文征.盾构管片吊运系统平衡梁结构设计及优化[J].建 筑机械,2016⑷.
作者简介:陈艳(1989,4-),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湖北大学
小车趋近匀速行驶。设计中使锥状滚筒大端到小端平稳过渡。
驱动力大小适中,避免了拐弯时由于速度过大而侧翻,或者由
于重物摇晃幅度大影响行走叫
驱动力分析。设小车质量为m”重块质量为m2,地面支反力
为N;地面对车轮摩擦力为f,摩擦系数为4驱动轮直径为d,
(半径为r,);锥状滚筒传递的扭矩为M,其中最大直径为半 径d),最小直径d3;摩擦力对轮轴的扭矩为⑷,受力如图1所
4结论 本文综合性论述了隧道掘进机有关管片吊运技术,从轨道
型式,水平行走和起吊方式上进行详细的阐述。在特定工况模 式下,需详细分析设计。盾构开挖直径,地质结构,管片布置形 式,运输控制要求,成本要求和安全性等要求,对具体的吊运技 术选择,均有不同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需与实际工况要求、管 片型式、后配套拖车设计接口、拼装机设计接口以及出渣系统设 计接口相关联。

S型凸轮无碳小车方案

S型凸轮无碳小车方案

d 0.09 sin t dt 0.14 0.0075 sin t
令 a 0.09 b 0.14 c 0.0075
第十九页,共21页。
可得:
at
cc
2ab

arc tan
b
tan
t 2
c
b2 c2
b2 a2
第二十页,共21页。
感谢你们的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第七页,共21页。
三、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的功能是把动力和运动传递到转向机构和驱动轮上。要使小车行驶的更远及按设计的 轨道精确地行驶,传动机构必需传递效率高、传动稳定、结构简单重量轻等。因链轮传动成本 较高且传动的平稳性差,加工复杂,因此不适合小车的设计。带轮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 价格低廉、缓冲吸震等特点但其效率及传动精度并不高因此不适合本小车设计。齿轮具有效率 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且塑料此轮成本较低。因此选择使用齿轮传动。
y Acosx
L
式中:L为障碍物的间距(mm);A 为小车中心偏 离 赛道的最远距离(mm)。
由于前轮偏离水平位置的正切值即为运行轨 迹线上每点处切线的斜率,所以
y, tan 150 sin x
1000 1000
式中:α为摇杆的转角。
第十三页,共21页。
设导向杆的升程为h,位移为s,其中心线与转 向轮支架的距离为m,规定α在转向 杆右侧为正,左侧
可得推杆位移方程:
x
1000
s 3 sin 3
第十四页,共21页。
二、与轨迹相关的几何参数
主从动轴距 L;驱动 轮和转向轮的偏置距离 e;后轮半径 R;齿轮总传动比 i;驱动轮转速ω ;前轮位置函数 y(x)。 其中L,e,R,i,ω为小车结构参数,是定值。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引言在当前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零排放交通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源,无需燃料燃烧而产生废气的交通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创新设计的无碳小车S型设计方案。

设计目标1.高效能源利用: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浪费。

2.减少碳排放:无碳小车的设计要符合零排放标准,通过采用无污染能源为动力源,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荷。

3.安全可靠:设计并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部件,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舒适性和便利性:设计人性化的外观和操控方式,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电力系统设计无碳小车的电力系统是实现无排放运行的核心部分。

本文设计的S型无碳小车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主要能源收集装置。

电池板通过转换太阳能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于锂离子电池组中。

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小车的供电源,在需要时供应能量给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从而驱动小车运动。

结构设计S型无碳小车采用前后对称的设计结构,以确保小车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小车的车身主要由轻质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整车的强度和耐久性。

小车的车身采用流线型设计,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速度。

此外,小车配备了可调节的悬挂系统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和行驶平稳性。

主要部件设计电动机S型无碳小车的电动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技术,具有高效能、高输出功率和低噪音的特点。

电动机通过变速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驱动车轮进行前进或倒退。

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现精准控制和节能运行。

制动系统S型无碳小车的制动系统采用回收能量的设计。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会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锂离子电池组中,以供给小车的其他电子设备使用。

操控系统S型无碳小车配备了先进的电子操控系统,提供精确的转向和控制。

驾驶员可以通过方向盘和踏板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

“S”无碳小车结构方案一、设计思路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块下落的时能直接转化为小车的动能,推动小车前进,此时势能的损失最小,故小车前进的动能应有物块的势能直接转化。

2.设计要求小车有自动避障的功能,小车的前进路线呈中周期性变化,但是当小车转向时速度有损失,故其前进路线需要通过精确计算得到.3.需要对小车的结构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小车的加工工艺,成本,使得到的产品设计合理。

4.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尽量减轻整车的质量,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保证其行驶过程中运动平稳。

5.小车功能设计要求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

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比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50×65 mm,普通碳钢)铅垂下降来获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如右图所示:6.小车设计要求(1)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来源。

(2)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3)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4)小车有效的绕障方法为: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一个障碍后,整体穿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擦碰障碍,但没碰倒者,视为通过);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小车停止。

二、小车出发定位方案通过对小车的功能分析,小车需要完成自动避开障碍物,驱动自身行走,重力势能的转换功能。

所以我们将小车的设计分为以下部分,路径的选择,自动转向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和车架部分。

小车在运动中,其运动轨迹简化为余弦曲线图像,通过小车的传动比以及转向装置曲柄的长度计算出余弦曲线的幅值,将小车放置于幅值处。

将障碍物的方向定为Y轴,X 轴在水平面垂直于Y轴,画出小车前进路线轨迹,将障碍物在轨迹图中,找到能通过的位置,量取此时Y轴与小车出发的幅值处即为小车出发点。

S型无碳小车设计

S型无碳小车设计
图3-8无碳小车旳完整装配图建模
3 构造设计及参数选择
完毕多种零件旳装配后得到了无碳小车旳完整装配图
3 构造设计及参数选择
完毕多种零件旳装配后得到了无碳小车旳完整装配图
4 仿真成果
在完毕整体装配图旳环境下,单击左下角旳运动算例,把动画模拟时间轴拉到20秒旳位置。 在无碳小车装配体中,单击虚拟马达,弹出马达类型对话窗,选择旋转马达,然后单击绳轮 面,为绳轮轴添加一种虚拟马达。虚拟马达模拟重锤下落时牵动绳子带动绳索转动旳情况, 设定虚拟马达旳转速为30r/min。 然后按下从头播放动画,观察小车齿轮、车轮、凹槽轮、拨杆运动情况。输出动画成果,对 成果进行分析。 对于建立旳无碳小车,在没有考虑其他摩擦力、阻力、能量损失旳情况下,加人虚拟马达模 拟运动时,绳轮能带动轴旳转动,引起齿轮2旳转动,齿轮2又带动齿轮1、齿轮3旳转动。当 车轮转过1.5圈时,凹槽轮刚好转过0.5圈,阐明齿轮1、齿轮2、齿轮3在齿数设计上符合拟定 旳运动轨迹转向要求。 对于转向机构旳设计,凹槽轮转动时,拨杆球面与凹槽面相切运动,伴随凹槽旳变化,拨杆 也能伴随凹槽途径变化,引起转向轴旳变化,带动前轮转动。阐明设计旳这种转向机构有一 定旳实用性,能够带动小车有规律旳转向。同理能够经过边凹槽轮上旳凹槽途径,设定出特 定规律旳途径,让无碳小车沿不同特定规律路线行走。例如走“8”字型、“0”路线。
谢谢观看
无碳小车
12/8/2023 023-12-8
课题内容
1
整体设计思绪
2
目录
4
仿真成果
3
构造设计及 参数选择
1 课题内容
本课题围绕主题:基于SolidWorks下无碳小车旳设计及模拟仿真,设计一种无碳小 车,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驱动小车运动旳能量是给定重力旳重锤下落旳势能转换来旳 机械能让其行走及转向旳。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取g=10m/s2),用质量为1Kg旳 重块(¢50×65 mm,一般碳钢)铅锤下降来取得,落差400±2mm,重块落下后, 能和小车一起运动并被小车承载,防止铅垂从小车上掉落。图1-1为小车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型无碳小车-结构设计方案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The 5th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Guangxi Division)
结构设计方案Structure Design Scheme 编

(此栏由赛务
工作人员填写)
第一幅照片(小车正面)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阅后删除。


第二幅照片(小车侧面)
(注意照片的放置方向与页面方向一致, 照片上不允许出现参赛学校信息,阅后删除。


装 学校名称: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The 5th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Guangxi Division)
结构设计方案Structure Design Scheme 参赛项目
S
1、设计思路
1.根据比赛要求,为使无碳小车达到绕桩前进的目的,无碳小车应实现两个功能:重力势能转换为小车的动能和转向轮周期性的转向。

小车结构有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微调机构与车身及其他辅助零件。

原动机构的作用是将重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前行的驱动力,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方案有多种,但就效率和简洁性来看绳轮最优。

传动机构要求能量损耗少、传动比精确,故优先选用齿轮机构。

转向机构要求控制精度高、摩擦损失小,选用空间曲柄摇杆机构。

微调机构是小车柔性的体现,调整它能使小车能够适应不同的障碍物间距,无碳小车的微调主要体现在对曲柄长度和连杆长度的微调。

为减轻车身质量同时保证小车刚度要求,小车采用铝板作为底板材料,上面安装轴承座以支撑输入轴、驱动轴、吊挂重物的立杆等,小车转向轮的支撑架也固定在底板上。

2..通过计算并确定两齿轮的的传动比i,并实现小
车驱动轮每行走i 个周长长度,转向机构运动实现一个周期,小车也行走一个完整的S 路线。

3.使用滑轮组将重物的重力势能通过细绳以转矩的形式传递到输入轴;输入轴通过一级齿轮传动将能量传到驱动轴,带动驱动轮并驱使小车向前运动;小车通过输入轴带动圆盘并通过空间四杆机构实现小车的转向。

具体调试过程中,通过调节杆长以满足小车周期性转向;小车采用单向轴承,从而实现两后轮的差速,便于转弯,并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小车结构的优化。

2、小车出发定位方案
无碳小车的行走路线近似于余弦曲线,通过计算小车的运动可以计算出该余弦曲线的幅值,小车出发位置在偏离原点一个幅值长度的地方。

通过对小车的运动计算可得其运动方程,再通过计算可得出小车转向轮的偏向角度,偏向角度可通过微调机构调节。

通过小车出发时垂直摆桩方向的距离以及此时小车前轮的偏向角度,从而确定小车的理论出发位置。

3、总结和体会
在无碳小车的设计、加工、装配、调试的过程中,
设计、论证、实验验证的过程不断重复,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无碳小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是我们参加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最大的收获!
产品名称 小车
共 5 页
第 1 页 编 号
装 学
校名称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The 5th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Guangxi Division)结构设计方案
参赛项目
Structure Design Scheme
4、结构设计创新特色说明
1.小车的重量较轻,因为一些强度和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采用3D打印技术,大大减少了加工制造难度和加工时间及成本
2.结构简单相对较简单,而且一些结构接触处通过安装轴承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3.采用单向轴承来实现小车的差速运动
产品名称小车共 5 第 2 编
页 页 号
装 学校名称:
小车装配图比第 3
例 页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共 5 页


学校
名称:
小车装配爆炸图比第 4
例 页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共 5 页


学校名称

传动设计数据
各级传动比:
砝码下降长度(mm)/小车行走长度(mm):
小车最大理论行走长度:
小车距出发线最大理论距离:
转矩设计数据
各级转矩及摩擦力矩分析:
传动机构展开图比

第 5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西赛区)
共 5 页
装 订
学校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