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
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题第一章至第三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2.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A.太阳高度B.地形 C.降水 D.建筑材料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有完善的计算机配送体系。
通过沃尔玛自己的卫星,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
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PSD. WPS4.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技术有①遥感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③5.关于松嫩平原与其他区域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松嫩平原属于三江平原B.东北平原包括松嫩平原C.松嫩平原和东北平原相邻 D.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部6.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高7.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优越性表现在()①地理位置;②气候条件;③土地条件;④矿产资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8-10题。
8.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A.西部高于东部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9.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②海拔高度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期中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阴山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C.大兴安岭-长城D.阴山-横断山脉3.有关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区全部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内B.季风区的范围包括东部季风区的全部,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部分C.非季风区只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季风区河流的年际变化比非季风区河流的要小得多4.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变化B.水分条件的变化C.降水稀少D.地势高低变化5.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三大区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样广泛6.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地貌和土壤B.气候和地貌C.水源和气候D.植被和土壤7.有关我国年降水量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的叙述,正确的是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带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是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界线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8.图3是沿经度20°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和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B地区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问题及原因为A.土地沙化;降水稀少B.土地水上流失严重;植被破坏C.土地荒漠化;过度垦殖和放牧,破坏植被D.热带雨林破坏;人为砍伐9.“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10、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11、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全与水源有关。
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图三要素包含以下哪组内容?A、比例尺、经纬线、方向B、比例尺、箭头、等高线C、比例尺、方向、地理坐标D、比例尺、定向点、界线2、下列哪项不是等温线图的特点?A、相邻等温线连接点一般是高温点与低温点B、等温线越密集,温度差异越大C、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D、等温线一般闭合成环形3、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化进程中对地理环境造成影响的一个直接表现?A、土地资源的滥用与浪费B、生物多样性的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4、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地貌形态,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高原起伏平缓B、山体高大,山谷狭窄C、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D、地表岩石以花岗岩为主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6、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D、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间低7、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极地区域的冰川逐年减少B、极地动物数量显著增加C、极地人口大量增加D、极地地区空气湿度降低8、海平面上升对哪个地区的影响最为显著?()A、平原地区B、山地地区C、丘陵地区D、沿海低洼地区9、在下列地区中,哪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A. 东北地区B. 广东省C. 珠江三角洲D. 鄂尔多斯高原 10、以下哪一个因素不是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 经济发展水平B. 基础设施条件C. 历史文化因素D. 气候因素11、题干: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 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C. 东西高,中间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 东西低,中间高,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2、题干: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显著B.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广泛C. 高原气候独特D. 季风气候显著1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14、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河网密布,灌溉便利B、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C、气候湿热,一年两熟D、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15、科拉尔礁是一片世界著名的珊瑚礁,主要位于哪个海域?A. 红海B. 北海C. 大西洋D. 东海16、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最多,下列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 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区B.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九省区C. 黄河流经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八省区D. 黄河流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八省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解析一下青藏高原在地理环境上形成“高寒”特征的主要原因,并分析青藏高原“高寒”环境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湘教版)
洞口九中 2021 年下学期高二月考地理测试题时间: 90分钟分数:100 分一、选择题( 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60 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 1~4 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A. 库布齐沙漠B. 土默川平原C. 阴山山脉D.呼和浩特市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开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A. 地质条件稳定B.灌溉条件改善C. 年降水量增多D.黄河水量减少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 土壤盐渍化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湿地破坏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土壤B.海拔C.热量D.水黄淮海流域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开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方案于2021 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以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答复5~6 题。
5.以下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6.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经济兴旺,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缺乏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A. ①②④B.①②③C.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②③④ D. ①③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
据此答复 7~8 题。
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追求生态效益B. 完善的制度、法规C. 便利的交通条件D.追求经济效益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F 处为地中海气候,棉花带分布在此B. C 、D、 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C.B 为小麦带,种植冬小麦,中部那么种植春小麦D.A 处为乳畜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我国平均每年有 20 个天然湖泊消亡。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中图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快2、关于我国地形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较少B、我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山地、高原较少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均有分布D、我国地形以盆地为主,山地、高原、平原、丘陵较少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分布不均和河流径流变化大B、耕地类型多样和农作物品种丰富C、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用水需求大D、人口增长迅速和水资源管理不当4、以下关于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B、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维持全球水文循环和调节地表温度C、海陆间循环不包括大气环流的作用D、水循环是一个静态的水体交换过程5、题干:下列关于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地貌特点是峰丛、峰林、孤峰和溶洞并存B. 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和地壳抬升C. 特征是地表平坦,地下溶洞广泛D. 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以河流切割为主6、题干:关于季风对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B. 冬季寒冷干燥,导致南方地区冬季农业产量低C. 季风带来的大量降水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D. 季风的这种不稳定性对农业产生不定期灾害7、题目: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之间相对运动,引起地壳运动B. 地球岩石圈整体为一个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之间没有运动C. 地球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之间没有运动,板块内部也没有地壳运动D. 地球岩石圈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之间运动速度相同,板块内部也没有地壳运动8、题目: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我国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山地较少B.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 我国河流众多,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量丰富D.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河流众多,水量丰富9、以下哪种土壤类型在湿润地区较为常见,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但在干旱地区则难以形成并育肥缓慢?A、黑土B、红壤C、冲积土D、黏土 10、下列哪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地区中最典型、且四季分明的?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岩石圈分为多个可漂移的板块。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讲义 期中检测试卷
期中检测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的场所,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
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体现的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正确的是()A.供给服务功能:为鱼类提供食物B.支撑服务功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C.调节服务功能:调节沿岸气候D.文化服务功能:发展海上旅游业2.下列关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扩展生存空间,增加国土面积B.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增加经济收入C.提高渔业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海洋牧场只是为鱼类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提供场所,不直接提供食物,A错误;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场所,可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属于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B正确;该模式无法调节沿岸气候,C错误;该地有较多电力设施,不宜发展海上旅游业,D错误。
第2题,此模式并没有增加国土面积,A错误;专属经济区是以领海基线为基准,向外扩展200海里的区域,此模式没有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B错误;此模式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C错误;风能发电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利于保障能源安全,D正确。
(2022·山东济南期末)2018年,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发电。
该项目大坝全长6 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
为满足鱼类洄游需求,减轻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相关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①设置人类过河通道②减缓水速③增加水深④截水捕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鱼道工程反映出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是()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修建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的需求,①④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速,利于鱼类洄游,②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的作用,增加水深,有利于鱼类洄游,③正确。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东经120°经线2、题干:在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地形不利于发展灌溉农业?A、平原地区B、山间盆地C、高原地区D、河谷地带3、关于区域发展条件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区域的发展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B.自然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C.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D.区域的发展条件一成不变,具有静态特征4、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理景观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C.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产业转移使转入地的就业机会减少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6、关于季风气候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全年降水均匀B.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C. 夏季高温多雨D. 春秋季节温差小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湿润,属于地中海气候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B、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C、南北分布着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D、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9、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是()A、夏季高温热浪增多B、冬季降雪频率增加C、全球范围内更强的台风、飓风频繁出现D、暴雨、洪涝灾害加剧 10、关于冰川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塑造地貌,如冰蚀谷、冰蚀平原和角峰等B、影响古气候分布,通过冰芯分析古环境信息C、形成湖泊,如堰塞湖等D、促进生物多样性增加,所有生物都能适应寒冷环境11、在地理信息系统中,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经纬度信息,以下关于GPS应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用于车辆导航B. 用于地震监测C. 用于城市规划与管理D. 用于手机定位12、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B. 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C.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区D. 西南地区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大,分布广的特点13、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B.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C.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似,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有自然环境的,也有经济、社会等人文因素的14、关于中心地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数目多B.低级中心地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C.中心地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目越少D.一个高级中心地只服务一个低级中心地15、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地形B. 洋流C. 经济发展水平D. 大气环流16、在下列河流中,哪一条河的水量季节变化最小?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黄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卷
读下图,回答1~2题。
1.有关地理界线P 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 .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 .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 .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下列关于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②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③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④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①②③ B.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读下图,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热量 B.C. 水分 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 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 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图1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
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大量储物空间和费用。
据此完成7-8题。
7. 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
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PSD. WPS8.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读图5,回答9~11题。
最新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2.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3.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4.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5.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A.自己所在的季节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回答5—7题: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7、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城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要对我国的“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人工科考10.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太阳能、水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石油D.水能、天然气11.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根据图6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回答23—25题。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中图中华地图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地理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B、区域的地理中心C、海洋资源的最大消费地D、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2、以下关于长江与黄河的比较,叙述错误的是:A、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更为丰富B、黄河流域的灌溉条件较差C、长江流域的航运条件比黄河更好D、长江和黄河的治理重点均为防洪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大气环流B. 地形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4、在下列河流中,哪一条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小?A. 尼罗河B. 黄河C. 刚果河D. 密西西比河5、下列关于我国长江三峡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B. 长江三峡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C. 长江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D. 长江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6、下列关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说法,错误的是()A.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B.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C. 青藏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植被稀少7、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地理意义主要是基于什么因素?A、气候类型B、地形地貌C、降水量D、河流分布8、下列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A、水田B、旱地C、草原D、林地9、在人类活动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以下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扩张导致森林覆盖度增加B、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潜在的矿产资源减少C、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提高,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D、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三废”排放减少,环境质量改善 10、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以下关于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B、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制止一切形式的非法和非法砍伐森林活动D、全面禁止农业耕作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1、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高于东部B. 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密度较高C. 城市人口密度低于农村D. 高原山地人口密度高于平原12、下列关于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下水位普遍上升D. 地表径流增加13、在地质构造中,下列哪种现象与板块构造学说无关?A. 地震B. 海底扩张C. 火山喷发D. 瀑布形成14、以下哪种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 四季变化B. 海洋潮汐C. 五带划分D. 地球倾斜15、下列关于温度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区域全年温度高于25℃B、温带区域全年温度低于0℃C、亚热带区域全年温度在20℃至30℃之间D、寒带区域全年温度低于-5℃16、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描述,准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稀少而极地降水丰富B、沿海地区降水绝对多于内陆地区C、山地迎风坡降水较背风坡少D、中纬度内陆区域降水通常比沿海地区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一:我国某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市区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1.2万人/平方公里。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期中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B.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 地形复杂,气候单一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气候类型简单2、关于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B. 长江是南北地理分界线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东西地理分界线D. 30°N纬线是东西地理分界线3、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复杂 C.洋流影响 D.纬度位置4、在早春或晚秋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常出现霜冻现象,采取的防御措施之一是()A.使用烟熏法B.修剪枝叶C.喷施清水D.增加灌溉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C、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更替D、地球自转速度在两极点最快6、关于我国地势分布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B、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D、地势东高西低会导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7、关于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增加了雨水径流量,减少了地下水补给B. 城市化促进了交通网络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碳排放C. 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区域的气温高于周边乡村地区D. 城市绿地的减少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A. 地形条件B. 气候条件C. 市场需求D. 文化传统9、我国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的是:A. 黄土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 10、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B. 北方地区普遍温暖湿润C. 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D. 南方地区冬季多雨,夏季干燥11、城市气候倾向于:A.白天温度比周围乡村地区低B.整体湿度高于乡村地区C.与乡村地区气候基本无差异D.夏季温度更高且冬季温度更高12、季风气候常见于哪个地区?A.欧洲西部B.亚马逊平原C.亚洲南部和东部D.沙漠地区13、【题干】以下关于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中,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的是:A. 水资源合理调配,改善生态环境B. 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C. 建设跨流域水利工程,增加水资源总量D.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14、【题干】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原则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是:A. 绿色出行优先,减少污染B. 公共交通优先,缓解拥堵C. 优先发展小汽车,提高出行效率D. 优化道路网络,提高交通周转率1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的主要地形类型?A. 平原B. 高原C. 盆地D. 沙漠16、以下哪个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四川盆地C. 河北平原D. 喜马拉雅山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的环保政策不断加强,其中对大气污染防治日益重视。
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2011年9月28日(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
)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读图3“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8.妨碍国际产业转移的要紧要素有①休息力要素 ②国际支援③外部买卖本钱〔如投资情况〕④市场高二天文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3分,共150分。
谜底必需填写在答题卡内,否那么按零分盘算。
〕 1.地区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呈现年夜片“白色荒凉〞 ,即在亚寒带潮湿的岩溶地域,土 壤蒙受严峻腐蚀,基岩暴露,地表呈现相似荒凉化景不雅的地皮退步景象。
据此,答复 9~11A.都有明白的界线B.不受工资要素妨碍 题。
C.存在必定的区位特点D.外部的特定性子相对分歧9.“白色荒凉〞构成的天然缘故要紧是2.地区的特点有A.风化感化10.“白色荒凉〞构成的工资缘故要紧是A.滥伐丛林B.适度放牧B.风蚀感化C.水蚀感化 C.开山取石D. D.堆积感化 情况净化①全体性 ②差别性 ③独破性 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卑鄙平原。
读图 3.甲、乙两地耕耘轨制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要紧天然要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4.甲、乙两地共有的天文景象是 1答复3~6题。
11.依照“白色荒凉〞的特色,对其进展管理起首要做的是A.鼎力拓荒耕田,坚持动物掩盖率C.开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消费B.增强农业消费综合开辟 D.泥土110°120°D.完全退耕还林读图3“雨林生态零碎的营养轮回表示图〞,答复12-13题。
40A.普遍莳植水稻 C.夏季河道结冰B. D.雨热同期 水运兴旺甲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普通年夜于乙地,其妨碍要素要紧是A.河道流向 C.纬度地位B.海陆地位D.风行风向30°6.现在甲、乙两地可继续开展所面对的咨询题分不是A.旱涝盐碱迫害、水土散掉严峻B.多风沙迫害、水资本充分 乙C.生态毁坏严峻、多旱涝灾祸D.水资本充分、酸雨迫害较严峻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域的转移进程,此中反应的产业部分能够是图1图3I 阶段II 日本阶段III 阶韩国、喷鼻港、 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等12.雨林零碎中最要紧也是最要害的部位是图中的图2A .AB .BC .CD .DA.玩具制作B.汽车产业C.石化产业D.钢铁产业13.上图中A 、B 、C 、D 表示的天文事物,对应准确的选项是A .枯枝落叶B .泥土C .生物D .营养供应14.我国珠江流域的中卑鄙河道为了无效操纵年夜水患祸,采用的要紧办法是A .建破宏年夜航运网 22.图中③地点林区比西南林区 A .年落水量年夜、气温高 树种更为丰厚,其全然缘故是该地B D.光照跟热量前提好 B .爱护情况,开展游览业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年夜.泥土胖沃、水源充分C .开展林业,改良气象 依照图6所供给的相干信息以及你对我国东南干旱半干旱区的理解 ,答复23—25题。
(整理)中图必修三期中测试
中图版必修三期中学习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回答1~2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一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一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类型多样,加上国土东西、南北跨度大,导致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貌特征千姿百态,区域差异显著。
据此回答3~6题: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4.下列一组地形区中,全部不在东部季风区的是( )A.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B.横断山区柴达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华北平原5.大兴安岭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它包括_______等界线( )①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②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③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④农耕区与畜牧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③④ D.①②④6.就降水量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mm等降水量线是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B.青藏高寒区的降水量在400mm以上C.东部季风区的降水量均在800mm以上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大致是400 mm等降水量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情况,据此完成7—9题:7A.①②③8A.B.C. 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D.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是①>②>③9.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 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45000C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一、选择题1.读乌鲁木齐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D.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2~3题。
2.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3.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 ℃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读下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示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5.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形成原因和减轻酸雨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 )。
①气候湿润②地形以盆地为主③有色冶金工业发展④汽车尾气排放量大⑤限制使用汽车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水电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⑤6.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因素B.城市因素 C.人口因素D.自然因素近年来A、B两国加强了能源合作。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据图判断A、B两国之间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
A.水资源B.木材C.石油D.煤炭8.对A、B两国进行能源合作的优势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国油气资源丰富B.B国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缺乏,对A国依赖性大C.陆上邻国,可利用管道运输D.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
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
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9~10题。
9.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金属冶炼业10.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 )。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
右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右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传统农业阶段B.工业化起步阶段C.工业化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12.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最快C.第三产业占主导 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企业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转制困难等。
为此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东北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有悠久的农垦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15.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和高效益的工业基地B.东北工业基地的工业特色是石化工业、大型机械制造、纺织工业、汽车制造、森林工业较为发达C.东北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又邻近韩国、日本D.东北工业基地发展脱困的最主要障碍是政策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图1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2是“2002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读图完成16~17题。
图116.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17.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人口素质不同D.地形不同19.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项目是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水田③综合性工业基地④重工业基地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读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根据图示各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完成20~21题。
20.根据图中信息,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应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甲地带B.甲地带地理区位闭塞,人们紧迫感、危机感较强C.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体分布于乙地带D.丙地带应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21.下列国土整治项目中,属于乙地带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B.青藏铁路二期工程C.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23.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②资源、能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25.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人类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此,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与地域文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温低有关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D.④菜系调味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27~28题。
27.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28.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 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流量减少,冬春流量增大30.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图甲是“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图完成31~32题。
31.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有( )。
①坡地垦田②围湖造田③林地利用④果园开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对于该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①环境污染②湖泊淤积、湖面缩小,调蓄功能增强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下游洪水威胁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34.从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用水量较大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35~36题。
35.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6.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