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个人简历.doc
曹操简介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
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
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辞海》1989年版)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
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
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
人物小传-曹操
人物小传-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是中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曹魏的创建者和重要政治家,也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今天的中国山东省,是山东人氏,形容俊美、机智过人。
曹操的早年是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广泛接触了各种文化和知识。
他早年的治国理念是注重实用主义,尊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并尝试将之运用于自己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实践活动中。
曹操最为人称道的成就是他对曹魏政权的统一和领导
能力。
在他的领导下,曹魏逐渐吞并了其他国家,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
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均出色,尤其注重文化和民生建设,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在他的治理下,曹魏的农业和商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
曹操是一个有着强烈企图心的领导者,他采用了一系列残酷和不道德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暴政军事。
他曾经迫害精英和普通百姓的不同社会群体,对手下的政治家和将士施行残酷的任意杀戮。
他借用《兵法》和谋略大胆起用异事的谋士,如徐庶、荀彧、郭嘉等人作为谋士,对待他们零容忍,除非对自己政治利益有利,在徐庶面前表现出的惺惺作态和咸豆浆般的仁爱形象,都是为获得各方支持的政治谋略而误导后人的。
然而,尽管曹操的行事方式使得他备受批评和诋毁,但他的决策和领导能力却得到了认可。
他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描绘,成为人们争议和崇尚的对象,同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搜狗百科
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搜狗百科曹操雕像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亳州市谯城区)人。
是我国汉、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曾任中常侍,受封费亭侯。
父亲曹嵩系腾之养子,官至太尉。
曹操虽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时人眼中仍为'寒族'。
这种社会地位激励着曹操积极进取。
青少年时期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
曹操20岁时举为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征拜议郎、济南国相、东郡太守,后再由典军校尉、司空至丞相,进魏公,封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烽火不息、民不聊生的苦难时期。
曹操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他'除残去秽',整饬吏治,触犯了地方豪强和宦官集团的利益,于是托疾回乡,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待时而动。
曹操的军事生涯是从讨伐董卓和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
曹操变卖家产,招募义军5000人以讨董。
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他收降黄巾军,选其精锐30万人组成'青州军',为日后统一中国北方准备了军事力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先声夺人的优势,而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为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坚持'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方延揽人才。
在军事上曹操'自作兵书十余万言',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
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战中度过的,指挥作战'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若神'。
从39岁至53岁的14年间,他经历50余战,先后消灭了杨奉、韩暹、袁绍、袁术、陶谦、吕布,收降了张绣,征服了乌桓,统一了北方。
赤壁兵败之后,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平定河西、陇右诸地,巩固了北方统一。
曹操简历
曹操简历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简介
曹操简介曹操--魏武帝曹操,(155~220) 东汉末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父曹嵩,宦官曹腾养子,虽官至太尉,仍为士族所鄙。
二十岁以孝廉为郎,向以骑都尉,参与镇压颍川黄巾起义军,被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因董卓专权,逃离洛阳,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散家财,聚兵五千人,与袁绍为首的东关州郡军一起讨伐董卓。
当时诸军畏卓,莫敢先进,唯操出战,董卓西逃,袁绍表操为东郡太守。
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起义军攻入兖州,杀刺史刘岱,州吏拥曹操领兖州牧,率兵打败黄巾军三十余万,收其精锐为部下,号“青州兵”。
在随后几年的兼并战争中,表现出杰出才能:打败袁术,攻破陶谦,平定张邈,消灭吕布,逐渐壮大成一支与袁绍相对抗的力量。
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十万大军,乘胜追击,陆续攻占原属袁绍的冀、青、幽、并四州。
十二年,又消灭曾收留袁绍二子、以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为根据地的少数族乌桓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曹操根据毛□、荀□谋划,于建安元年将处于困境的汉献帝从洛阳迎到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作为傀儡,并迁都于许。
从此,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政治上主动,号召力增强。
他采纳枣□建议,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后推广到许多州郡,史称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从物质供应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见曹魏屯田)。
他精通《孙子兵法》,是今存为此书作注的第一人。
著有兵书十万余言。
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他多次下令求贤,要求“唯才是举”。
与东汉重视德行、门第不同,只要才干杰出,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出身微贱,不懂儒家经术,不仁不孝,名声卑污,他都考虑予以重用,甚至拔为大将、牧守。
豪强大族率众投奔者,也极力笼络,崇以官职。
因此,他又不完全否定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
部下对他如不竭诚效忠,一经发觉,立即清除,毫不容情。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曹操(155年-220年3⽉15⽇[1]),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
下⾯是⼩编为你带来的《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曹操⼈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15⽇[1]),字孟德,⼀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
东汉末年,天下⼤乱,曹操以汉天⼦的名义征讨四⽅,对内消灭⼆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了中国北⽅,并实⾏⼀系列政策恢复经济⽣产和社会秩序,扩⼤屯⽥、兴修⽔利、奖励农桑、重视⼿⼯业、安置流亡⼈⼝、实⾏“租调制”,从⽽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3]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些措施具有积极作⽤。
[4]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抒发⾃⼰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民的苦难⽣活,⽓魄雄伟,慷慨悲凉;散⽂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学,给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鲁迅评价其为“改造⽂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历史评价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过曹操。
[58]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修整者,君也。
[59]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德⼴,可谓⽆⼆矣。
[60] 孙权:其惟杀伐⼩为过差,离间⼈⾻⾁以为酷⽿,御将⾃古少有。
[61]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曹操简介
精心整理曹操简介曹操简介。
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于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
着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
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姓名:曹操庙号:太祖政权:曹魏生平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後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於是改姓曹氏。
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於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
年娶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
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战中败於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资治通鉴》引谋士荀、郭嘉对曹操的评,说曹有十,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着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
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事实的确如此。
矣。
」後世学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
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
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有着重大贡献。
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步出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曹操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征战四方,对内先后消灭了袁绍,吕布,刘并且担任大魏(魏,曹孟德亲自封号)丞相,天子是汉人(刘家后裔,不过被挟持),随后废除天子,成为魏王,去世后封号武王,其子为25个,下面就是排名: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这里补充说下,曹操子很多为战死,但是曹植不是和曹冲,曹冲是老死的,但是曹植却被曹丕给杀害了,就因为曹植的七步诗。
希望能帮助到你。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操人物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历史评价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修整者,君也。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曹操历史简介11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以其雄才大略、英勇善战而著称于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
一、曹操的早年经历曹操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父曹嵩是东汉末年的太尉。
曹操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兵书,且善于骑射。
年轻时,曹操曾任洛阳北部尉,负责维护京师治安。
在此期间,曹操以严格执法、不畏权贵而闻名,曾棒杀权贵蹇硕之叔父蹇图,因此遭权贵忌恨,被调任顿丘令。
二、曹操起兵反董卓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曹操因战功被任命为济南相。
在此期间,曹操大力整顿官场,惩治贪污,使济南郡治安为之一新。
然而,由于朝政腐败,曹操无法施展才华,遂辞官归隐。
189年,董卓进京,废黜汉少帝,立汉献帝,专擅朝政。
曹操不满董卓的暴政,逃出京城,在陈留起兵反董卓。
曹操联合各路诸侯,组成讨董联军,但由于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未能消灭董卓。
此后,曹操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渐成为一方诸侯。
三、曹操统一北方曹操在起兵反董卓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他先后击败了袁术、吕布、袁绍等势力,统一了黄河以北的地区。
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同时,曹操还重视人才,吸引了大量文臣武将,为其效力。
四、曹操与刘备、孙权的斗争在统一北方后,曹操开始向南发展,与刘备、孙权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的联军,未能统一全国。
此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使魏国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五、曹操的政治成就曹操在政治上有着很高的成就。
他实行法治,重视人才,整顿官场,使政权得以稳定。
曹操还实行屯田制,发展农业生产,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曹操还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儒学,为后世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六、曹操的文学成就曹操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曹操资料
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4]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7],《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
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曹操人物简介曹操(155 年-220 年3月15日[1]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 ,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3]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4]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
曹操历史评价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58]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59]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60]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61]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 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62]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摧群雄而电击,举勍敌其如遗。
指八极以远略,必翦焉而后绥。
釐三才之缺典,启天地之禁闱。
举修网之绝纪,纽大音之解徽。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中文名曹操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55年7月18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代表作品诗《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庙号太祖朝代东汉末年别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统一北方开创建安文学,注《孙子兵法》第一人谥号武王、武皇帝、魏武帝陵墓高陵官职大将军/武平侯/司空/车骑将军→魏公→魏王曹操,字孟德,公元154年生,沛国谯县(安徽毫县)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
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而在三国演义中,南阳何禺页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之乱时显露头角,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曹操本人简历
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厚黑学》”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毛泽东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曹操(155—220),魏武帝东
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一 名吉利,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 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 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 之养子,故改姓曹.
年二十,举孝廉。 初平元年(190),起兵讨董卓。 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于许 昌。 十三年(208),进位丞相。 二十一年(216),封魏王。 二十五年(220),卒。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
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顾炎武评价曹贼:“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 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近现代 李宗吾:“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
关东有义士, 兴兵讨群凶。
①
初期会盟津, 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 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 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
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三国时期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刘备评价曹操:“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 乱天下,残毁民物。” 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陈琳评价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 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注:此书散佚,散见于后世作品 引录) 魏晋南北朝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曹操资料大全
曹操资料大全.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
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格式:研究目的:具体内容:研究的方法或者途径:研究体会:我在网上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希望好心人帮帮:”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中文名:曹操别名:吉利、阿瞒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 155年7月18日逝世日期: 220年3月15日职业: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统一北方字:孟德_人物生平: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
据说父亲曹嵩出身不明,《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很不高。
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
魏王曹操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
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
《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国演义》曹操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操人物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历史评价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修整者,君也。
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陆机:接皇汉之末绪,值王途之多违,伫重渊以育鳞,抚庆云而遐飞。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引起轰动和争议。
2012年底,复旦大学用DNA技术确认了曹操家族DNA。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亳州市谯城区)人。
是我国汉、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曹腾曾任中常侍,受封费亭侯。
父亲曹嵩系腾之养子,官至太尉。
曹操虽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时人眼中仍为"寒族"。
这种社会地位激励着曹操积极进取。
青少年时期他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可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
曹操20岁时举为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征拜议郎、济南国相、东郡太守,后再由典军校尉、司空至丞相,进魏公,封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烽火不息、民不聊生的苦难时期。
曹操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他"除残去秽",整饬吏治,触犯了地方豪强和宦官集团的利益,于是托疾回乡,秋夏读书,冬春射猎,待时而动。
曹操的军事生涯是从讨伐董卓和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
曹操变卖家产,招募义军5000人以讨董。
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他收降黄巾军,选其精锐30万人组成"青州军",为日后统一中国北方准备了军事力量。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出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他从小就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喜欢任侠放荡。
在二十岁时,他通过举孝廉成为郎官,并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职位。
后来,他历任骑都尉、济南相等多项职务。
董卓擅政时,曹操散尽家财,起兵讨伐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他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并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
建安元年(196年),他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
在此期间,他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进位丞相。
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他被后世评论为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个人简历你可知历史上有名的枭雄曹操?想深入了解一下吗?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曹操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曹操个人简历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生平事迹早年经历曹操,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出生在官宦世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三国志·武帝纪》中说曹嵩“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可信度不高。
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
当时的人因他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故认为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
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这些活动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崭露头角公元174年【甲寅年】(熹平三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
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
任顿丘令。
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
多年后曹操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公元178年(光和元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
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公元180年(光和三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
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
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公元184年【甲子年】(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
随之迁为济南相。
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
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
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
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
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公元188年(中平五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陈留起兵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
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逝世、宦官失势之机诛灭阉党,但没有取得太后的支持。
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
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
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
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
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
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
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
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
联合军至此解散。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曹操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
济北相鲍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
鲍信战死。
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
当年冬天,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
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又助袁绍打败刘备、单经及陶谦诸军。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
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十余城。
逐鹿中原公元193年(初平四年)秋,曹操的父亲曹嵩来曹操处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遂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扩展势力。
陶谦退守郯县。
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
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东郡守备陈宫对曹操不满,于是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迎吕布为兖州牧。
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后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
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遂进军围攻濮阳。
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此时,曹操失去了兖州,军粮已尽,袁绍派人来劝说想让曹操投靠他,让曹操举家迁到邺县当人质。
曹操本打算答应袁绍,多亏程昱劝阻,曹操才打消这个念头。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败之,破定陶、庸丘等,平定兖州。
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七月,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从长安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
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庚申,迁都许昌。
冬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正月,曹操讨伐张绣,军队驻扎在淯水,张绣举众投降,旋即复叛,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
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
秋九月,曹操东征袁术,袁术弃军而逃至淮河,枭袁术留守四将。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
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
在曹军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部将魏续、宋宪等生擒陈宫归降曹操。
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
曹操将吕布、陈宫、高顺等人处死,收降吕布部将张辽以及泰山豪杰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官渡之战消灭睦固后,为了应对之后与袁绍的战争,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
不久,张绣听从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投奔曹操。
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
曹操攻占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袁术北上不得,呕血而死。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
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
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
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数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