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包括苗床选择、苗床处理、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水稻栽培。

关键词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036-01

水稻旱育浅插稀植技术是通过改革育秧方式和栽培技术来提高

水稻单产的一项科技措施。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适宜在不同海拔地区推广,经多点测产,平均单产达到9 220.5 kg/hm2,较常规膜秧平均增产1 133.7 kg/hm2,增幅14.1%,增产效果显著[1-2]。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培肥苗床、旱地育秧、适龄早栽、浅插稀植等措施,使秧苗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实现高产的一项先进实用科技技术。因此,从育秧到移栽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把握好关键技术环节。

1 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菜畦或水浇地。育苗面积要与大田移栽面积相吻合,结合当地气候、海拔、气温、土壤、耕作习惯等自然条件,一般每1 hm2大田备苗床255~450 m2。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耕作层厚20 cm以上,达到浇水不板结、干旱不开裂、有较强的蓄

水保墒和供肥能力。

2 苗床处理

2.1 苗床培肥

应结合冬前苗床翻挖晒地,施农家肥5 kg/m2、过磷酸钙210 g/m2,多次翻锄使肥均匀,培肥土壤。也可以于播前10 d左右,施入农家肥3~5 kg/m2、尿素4~5 g/m2以培肥苗床。

2.2 开沟理墒

为方便管理及盖膜,一般墒宽1.2~1.5 m,埂宽0.3~0.4 m。在楚雄州春季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不利于保水保湿。因此,宜理低墒高边畦,做到墒面细、松、深、平、无杂物[3]。

2.3 苗床消毒

土壤偏酸性地区,一般可不进行调酸处理,但应将土壤消毒作为重点,播种前土壤浇透水后,用70%敌克松2 g/m2对水1 kg/m2均匀喷施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同时保持苗床平整。

3 种子处理

旱育秧的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催芽与薄膜育秧相同,催芽后种子破肚露白即可播种。近年来,在部分地区恶苗病发生较为严重,因此一定要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做到浸种消毒48 h以上。

4 播种

4.1 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种期

根据不同海拔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旱育秧最佳秧龄在30~35 d,因此应从节令和生产进度来合理安排播种期[4-5]。同时,结合当

地气候、海拔、水利等生产要素,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播种期。4.2 播种量

楚雄州大部分地区中等肥力以上田块旱育秧最佳移栽密度以30万~45万丛/hm2为宜。因此,常规稻大苗移栽秧床的常规稻播70~90 g/m2、杂交稻30~40 g/m2;中苗移栽的常规稻播110~150 g/m2、杂交稻50~60 g/m2;小苗移栽的常规稻播150~180 g/m2、杂交稻70~80 g/m2。

4.3 播种方法

播前对苗床浇透水,用敌克松溶液消毒。播种做到不稀不密,均匀撒播,用营养土覆盖1.0~1.5 cm,再盖松毛等覆盖物后喷透水。苗床用杀草丹0.4~0.6 g/m2,或扫弗特0.15 ml/m2喷施,化除结束后即可盖膜。要求盖拱膜,拱高10~15 cm,播种后10 d内不放风,10 d后放风炼苗。若10 d内苗还不齐可在白天揭膜轻喷1次水。苗叶不卷心,一般在盖膜期不浇水,3~4叶揭膜,但先要炼苗4~5 d方可揭膜,揭膜后如遇温度下降到10 ℃以下,还需把膜盖上保温。揭膜后20~25 d必须移栽。

5 苗期管理

一是出苗前以保温保湿为主。出苗后严防烧苗。秧苗现绿,1叶1心时通风炼苗,2叶1心时即可揭膜,进行露地管理。二是揭膜后及时浇透水,并结合追肥防治病害。揭膜后3 d用敌克松1 g/m2对水稀释600倍浇苗。四叶期苗床用尿素25 g/m2或硝铵20~30 g/m2喷施,也可用复合肥40~60 g/m2对水20~30 kg/m2施肥1

次,也可用清粪水追施,切忌施干肥料。要及时预防好飞虱、叶瘟等病虫害。三是在培育壮苗的同时,坚持旱育旱管,杜绝泡苗,特别在移栽前一定要控水,有利于大田秧苗早生快发。

6 大田移栽

在生产中浅插是旱育秧的关键,稀植是前提。旱育秧由于秧龄短,秧苗一般比薄膜秧矮,加之前期控水旱育旱管。因此,要坚持浅插、浅水管理[6],以利于低位分蘖、多分蘖、早分蘖,实现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因此大田移栽应做好以下关键环节。

6.1 精细整田

做到田平泥化、寸水不露泥。耙田时应将全部磷肥、钾肥和80%的氮肥一次性施入,其余20%的氮肥作穗肥(抽穗前10~15 d施用)。

6.2 栽插密度

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气候、海拔、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由于旱育秧分蘖率强,成穗率高,因此可适当稀植,一般常规稻栽37.5万~45.0万丛/hm2,每丛2~3株苗,杂交稻栽27.0万~30.0万丛/hm2,单苗双行条栽。坚持浅水浅插,栽插深度一般不超过2.5~3.0 cm。

7 田间管理

7.1 水分管理

旱育秧暴发力强,分蘖早,分蘖多,因此应及时控水晒田,控制最高分蘖,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7]。

7.2 死苗预防

在生产中由于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容易造成旱育秧死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和追肥后未浇水洗苗造成肥害死苗;二是由于苗床黏重,表层土壤板结,水分难以下渗,造成干枯死苗;三是由于播种过密或揭膜过迟,以及晴天中午高温时揭膜,使叶片失水过多,造成青枯死苗;四是发生立枯病造成死苗;五是膜内温度过高造成高温烧苗。根据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死苗的发生:一是提高苗床整地质量,施用优质农家肥作底肥,早培肥、早改良,使肥土均匀混合。追肥后及时浇清水洗苗,预防肥害烧苗。二是坚持旱育旱管,秧苗缺水要选择上午或傍晚及时浇水,且浇透水[8]。三是适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育秧期间温度逐渐上升,要及时检查,膜内温度过高时,要揭开薄膜两头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生产上覆盖打孔薄膜对防止高温烧苗有较好的效果。四是适时揭膜防止青枯死苗。秧苗现绿1叶1心时即可揭膜炼苗,2叶1心时选择晴天下午温度稍低时揭膜。揭膜后浇1次透水。五是坚持苗床消毒,同时揭膜后结合追肥用敌克松对水喷施防治立枯病。

8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稻作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2] 刁操铨.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3]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