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高程系统

合集下载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 odeti‎c 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高程坐标系统介绍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高程坐标系统介绍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高程坐标系统介绍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

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程测量,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而在高程测量中,高程坐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程坐标系统。

一、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衡量地表高程的基准面,它的选择对高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大地水准面有等势面、洋面和洲面。

等势面是在陆地和海洋中分界的水平面,以其引力场等势面形状来定义高程。

洋面是以海平面为基准,基于海洋潮汐观测数据确定的大地水准面。

洲面是以大陆为基准,通过观测水准线与海洋以及内陆水域的相对高程来确定。

二、高程基准面高程基准面是指为高程测量提供的基准平面,它与大地水准面相联系。

在全球范围内,最常用的高程基准面就是海洋基准面,即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

国际上采用的是平均海水面,根据多年观测数据计算得出。

在国内,采用的是中国高程基准面,它是以青岛为基准点,通过全国各级测量点的高程校正来确定的。

三、高程坐标系统高程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表示地表点高程的坐标系统。

常见的高程坐标系统有大地水准面高程、正高程、高程差等。

大地水准面高程是指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程数值,它是在大地水准面上通过水准测量得出的结果。

正高程是指相对于高程基准面的高程数值,它是在高程基准面上通过测量点的高程校正得出的。

高程差是指两个点之间的高程差异,可以通过水准测量计算得出。

四、高程坐标系统的应用高程坐标系统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土地规划中,高程坐标系统可以用于确定地块的高低差异,有助于规划地形地貌变化较大的区域。

在工程建设中,高程坐标系统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物的地基高度,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高程坐标系统可以用于创建三维地图,提供更加真实和准确的地理信息。

总结测绘技术中的高程测量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而高程坐标系统是实现高程测量的基础。

我国常用高程基准

我国常用高程基准

我国常用高程基准任何一个国家在建设基础设施时,都会需要一个可靠的高程参考系统来指导施工,可以保证各种基础设施的天然整体性和一致性。

我国也不例外,由于地处丰富的活动地质板块,地形和地貌复杂,海拔极度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可信赖的高程基准系统来确保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落实。

我国常用的高程基准主要有三种:青藏高原高程基准系统、华北平原高程基准系统和东海高程基准系统。

青藏高原高程基准系统,是我国根据我国地理空间分布规律而建立的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

以北京西郊北山脚为起点,南至青藏高原位于拉萨的丙山,以北京西郊北山脚为0m,而拉萨的丙山作为最高点的4,753m高,确定了我国的高程范围。

华北平原高程基准系统,是我国继青藏高原高程基准系统后建立的第二个国家高程系统,以北京的坨子台为起点,到郑州的祁阳台为终点,组成了长3504km的线系,以坨子台的海拔137.5m为0m,祁阳台的海拔154.5m为参考值,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华北平原为中心的高程基准系统。

东海高程基准系统,是我国由青藏高原高程基准系统和华北平原高程基准系统的延伸建立的第三个国家高程系统,在华北平原高程基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东海岸线以及黄河三角洲的调查,设定以日照口为起点,口海拔0.7m作为0m,完成了东海高程基准系统。

这三个高程基准系统都具有其自身的参考点,因此它们又统称为国家参考点系统。

它们都拥有一定的高程参照系,这三个系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保证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维护我国的空间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高程基准系统,我国还建立了国家位置地理基准系统、国家位置和高程三维参考系统等,它们都构成了我国完整的高程系统。

我国现存的高程基准系统主要是在人工水文和地球物理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下形成的,它具有地形复杂、高程分布不均、水文情况复杂以及地质活动极其剧烈等特点;虽然存在很多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缺陷,但它仍然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空间管理提供了指引和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我国常用的高程系统

我国常用的高程系统

我国常用的高程系统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

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验潮资料确定的水准原点高程及其起算面。

目前我国常见的高程系统主要包括“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和“珠江高程基准”等四种。

1.“1956年黄海高程”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

该高程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89米。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0.029(米)“1956年黄海高程”=“吴凇高程基准”-1.688(米)“1956年黄海高程”=“珠江高程基准”+0.586(米)2.“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1956年黄海高程”计算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用精密水准测量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是72.260米。

习惯说法是“新的比旧的低0.029m”,黄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该高程系与其他高程系的换算关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1.717(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0.557(米)3.“吴凇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采用上海吴淞口验潮站1871~1900年实测的最低潮位所确定的海面作为基准面,该系统自1900年建立以来,一直为长江的水位观测、防汛调度以及水利建设所采用。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DOC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DOC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DOC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GIS)是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数据存储、管理、分析、查询、显示和制图的一种信息系统。

在GIS 中,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它是将地理数据按照位置信息进行组织和存储的方式之一。

在中国,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数据需求,通常使用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 北京坐标系北京坐标系又称 1954 年国家大地坐标基准系统,是我国现行基准坐标系之一。

该坐标系是以北京为基准点,以北京观象台南大门上的测量点为坐标原点,参考椭球体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该坐标系适用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北京坐标系的坐标单位是米,通常使用三维直角坐标系表示。

3. WGS84 坐标系WGS84 坐标系是国际上通用的坐标系之一,也是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所采用的坐标系,其椭球体是 WGS84 椭球体,参考点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气象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 NOAA)的测量点,通常使用经纬度表达。

WGS84 坐标系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但在我国内地有时不是最合适的坐标系。

4. 国家 2000 坐标系高程坐标系高程坐标系通常用于测量一个点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其原点通常设置在海平面上。

在我国常用的高程坐标系有两种:一种是起算点设在北京天文台的北京高程系统,另一种是以珠江中心站为起点的香港高程或大地高等精度天文水准面系统。

总结四大常用坐标系和高程坐标系是 GIS 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组成部分,不同的坐标系适用于不同的数据需求和地理位置。

了解和熟悉这些坐标系有助于我们更加精准地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1、北京54坐标系(BJZ54)
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
3、WGS-84坐标系
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GPS广播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根据的。
WGS84坐标系,长轴6378137.000m
由于采用的椭球基准不一样,并且由于投影的局限性,使的全国各地并不存在一至的转换参数。对于这种转换由于量较大,有条件的话,一般都采用GPS联测已知点,应用GPS软件自动完成坐标的转换。当然若条件不许可,且有足够的重合点,也可以进行人工解算。
4、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英文缩写为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 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大地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短轴6356755,扁率1/298.25722101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中国常用的两个高程系是:国家高程基准和地方高程基准。

1. 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高程基准是中国测绘部门制定的统一的高程基准系统,用于整个国家范围内的高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高程基准的起始点是位于上海的长江河口高程基准点,通过一系列的高程传递和测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程系统。

2. 地方高程基准:地方高程基准是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和地理特点制定的本地区的高程测量基准系统。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地方高程基准可以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高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两个高程基准系统都是为了统一和规范高程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程基准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中国常用的2个高程系
在中国,常用的两个高程系是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956 年黄海高程系是以青岛验潮站 1950 年至 1956 年的验潮资料为计算依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进而确定的全国统一高程系统。

该高程系在中国大陆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地形图测绘、地质勘探等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高程基准。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是以青岛验潮站 1952 年至 1979 年的验潮资料为计算依据,采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更精确的测量技术,确定的新的国家高程基准。

该高程系与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已逐渐取代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在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这两个高程系在中国的测绘、工程建设、地质勘探、水资源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高程系,并进行相应的转换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高程第1节高程系统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

GPS高程第1节高程系统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

第七章 GPS 高程第1节 高程系统在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大地高系统、正高系统和正常高系统。

一、大地高系统大地高系统是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大地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参考椭球的法线与参考椭球面的交点间的距离。

大地高也称为椭球高,大地高一般用符号H 表示。

大地高是一个纯几何量,不具有物理意义,同一个点,在不同的基准下,具有不同的大地高。

二、正高系统正高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高用符号gH 表示。

三、正常高正常高系统是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基准的高程系统。

某点的正常高是该点到通过该点的铅垂线与似大地水准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正常高用γH 表示。

四、高程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图16 高程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水准面差距,记为gh 。

大地高与正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g h H H +=似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高程异常,记为ζ。

大地高与正常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ζγ+=H H第2节 GPS 高程的方法由于采用GPS 观测所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确定出正高或正常高,需要有大地水准面差距或高程异常数据。

一、等值线图法从高程异常图或大地水准面差距图分别查出各点的高程异常ζ或大地水准面差距gh ,然后分别采用下面两式可计算出正常高γH 和正高gH 。

正常高:ζγ-=H H正高:gg h H H -=在采用等值线图法确定点的正常高和正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注意等值线图所适用的坐标系统,在求解正常高或正高时,要采用相应坐标系统的大地高数据。

采用等值线图法确定正常高或正高,其结果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等值线图的精度。

二、地球模型法地球模型法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的等值线图,目前国际上较常采用的地球模型有OSU91A 等。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模型均不适合于我国。

三、高程拟合法 1. 基本原理所谓高程拟合法就是利用在范围不大的区域中,高程异常具有一定的几何相关性这一原理,采用数学方法,求解正高、正常高或高程异常。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

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我国四大常用坐标系及高程坐标系1、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大地测量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再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正规的,全面的大地测量和测图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

由于当时的“一边倒”政治趋向,故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因此,1954年北京坐标系可以认为是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它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北京54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245m,短轴6356863,扁率1/298.3;2、西安80坐标系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

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数据,即IAG75地球椭球体。

该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

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西安80坐标系,属三心坐标系,长轴6378140m3、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WorldGeodetic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有哪些?
高程系统的换算是令人困扰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个高程系统,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往往都有所区别。

可以查到的资料相当匮乏。

先收集整理如下。

(1) 波罗的海高程
波罗的海高程十0.374米=1956年黄海高程
中国新疆境内尚有部分水文站一直还在使用“波罗的海高程”。

(2) 黄海高程
系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验潮资料算得的平均海面为零的高程系统。

原点设在青岛市观象山。

该原点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计算的高程为72.289米。

(3)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5) 广州高程及珠江高程
广州高程=1985国家高程系+4.26(米)
广州高程=黄海高程系+4.41(米)
广州高程=珠江高程基准+5.00(米)
(6)大连零点
入侵中国东北期间,在大连港码头仓库区内设立验潮站,并以多年验潮资料求得的平均海面为零起算,称为“大连零点”。

该高程系的基点设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港原一号码头东转角处,该基点在大连零点高程系中的高程为3.765米。

原点设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人民广场内,已被毁坏。

该系统于1959年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曾广泛使用。

1959年中国东北地区精密水准网在山海关与中国东南部水准网连接平差后,改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大连基点高程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的高程为3.790米。

(7) 废黄河零点
江淮水利测量局,以民国元年11月11日下午5时废黄河口的潮水位为零,作为起算高程,称“废黄河口零点”。

后该局又用多年潮位观测的平均潮水位确定新零点,其大多数高程测量均以新零点起算。

“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的原点,已湮没无存,原点处新旧零点的高差和换用时间尚无资料查考。

在“废黄河口零点”系统内,存在“江淮水利局惠济闸留点”和“蒋坝船坞西江淮水利局水准标”两个并列引据水准点。

(8)坎门零点
民国期间,军令部陆地测量局根据浙江玉环县坎门验潮站多年验潮资料,以该站高潮位的平均值为零起算,称“坎门零点”。

在坎门验潮站设有基点252号,其高程为6.959米。

该高程系曾接测到浙江杭州市、苏南、皖北等地,在军事测绘方面应用较广。

原黄河流域采用的高程系统
黄河流域高程系统较为紊乱,目前使用的高程系统有9种之多(大沽、黄海、假定、冻结、1985国家高程基准、引据点III、导渭、坎门中潮值、大连葫芦岛)。

目前已经全部统一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 吴凇(口)高程系统
该高程系统比较混乱,不同地区采用数值不一,如采用,需要仔细核对。

宁波:“1985国家高程基准”注记点=“吴淞高程系统”注记点-1.87
嘉兴:“1985国家高程基准”注记点=“吴淞高程系统”注记点-1.8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