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6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精选16篇)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篇1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4:实验步骤: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篇2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编号123备注mkhc8h4o4/g始读数终读数结果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cnaoh/mol·l-1naoh/mol·l-1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二、h2c2o4含量测定实验编号123备注cnaoh/mol·l-1m样/gv样/ml20.0020.0020.00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ωh2c2o4h2c2o4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化学实验报告范文篇3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化学的实验报告(精选6篇)
化学的实验报告(精选6篇)化学的实验报告篇1一、前言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
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
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二、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1、所用器材及材料(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
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
还有铁氧体磁体Phi;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
(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
)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
表面用砂纸处理。
2、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
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
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
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实验报告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报告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报告: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其相关的化学概念。
实验器材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等基本实验仪器-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 小苏打、酒精等一些常用的实验试剂实验原理: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通过键的形成和断裂,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既可以是放热的,也可以是吸热的。
实验步骤:1.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a. 将盐酸缓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溶液的变化。
b. 借助酸碱指示剂,记录酸碱中和点。
2. 实验2:氧化还原反应a. 将锌粉与硫酸混合,观察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b. 测试生成氢气的实验气体性质。
3. 实验3:置换反应a. 将铜片放入铁盐溶液中,观察反应结果。
b. 理解金属活动性的概念。
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1结果: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酸中和点对应酸溶液和碱溶液摩尔量相等的情况,酸碱指示剂转变颜色。
2. 实验2结果: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氢气具有易燃性,并且可以通过“气“的“嘭嘭声音”和火焰的“嘶嘶声”进行初步判别。
3. 实验3结果:铜片与铁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铁和铜盐。
这表明金属的活动性与它们在置换反应中的行为有关,活动性顺序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判定。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基本特点,并且在实验中获得了实际的观察结果来验证这些反应的发生。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1] 张振中, 元素及化学反应前五章[M]. 化学教育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赵东博, 何忠良, 化学反应原理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30(3),309-317.。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反应热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掌握反应热测定的一般方法实验用品:烧杯、温度计、环行玻璃棒、量筒、硬纸板、塑料泡沫、0.50mol//L盐酸溶液、思考题:1.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3.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4.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原电池装置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思考题1.分析课本P12图1-9,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指出实验1和实验2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3.在实验2中盐桥起到什么作用?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设计原电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思考题:1.在设计原电池时正极材料如何选择?2、对于电解质溶液有什么要求?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电解池原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解池原理实验用品:U型管、直流电源、导线、氯化铜溶液、石墨棒1.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未通电前离子怎么移动?通电后离子如何移动?2.根据实验事实指出在阳极和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4.指出该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5.电解原理有什么应用?班级 姓名 座号课题名称: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原理实验用品:具支试管、试管、止水夹、导管、塞子、铁粉、炭粉、氯化钠溶液、稀醋酸、思考题1.金属腐蚀是指 的现象;常见的有 和 腐蚀,而根据环境的不同,在钢铁易发生 析氢腐蚀,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钢铁易发生 2.请说明以下防锈方法的原理 (1)在电线的外面常包裹一层塑料(2)减少钢铁中的含碳量,可以增强钢铁的耐腐蚀能力3.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并整理归纳常见金属金属防护的方法班级 姓名 座号课题名称: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实验用品:锥形瓶、铁架台、注射器、导管、量筒、大理石、2mol/L 盐酸溶液、秒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思考题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来表示,用符号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的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指出能量变化,并说明能否以大理石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班级姓名座号课题名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实验用品:气球、锥形瓶、量筒、试管、烧杯、碳酸钠粉末、1.0mol/L盐酸、0.1mol/L盐酸、0.1mol/LH2C2O4、0.01mol/LKMnO4、5%H2O2、FeCl3溶液、MnO2粉末、思考题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等,其中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入催化剂。
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目的:探究A和B之间的化学反应,并确定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平衡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的热效应。
2. 实验方法2.1 材料准备- A溶液:浓度为0.1 mol/L- B溶液:浓度为0.2 mol/L- 烧杯、试管、移液管等实验器材2.2 实验步骤1. 取两个烧杯,分别放入10 mL的A溶液和20 mL的B溶液。
2. 温度计紧贴试管夹固定,将试管夹放入B溶液中。
3. 使用移液管从A溶液中取出20 mL,并迅速倒入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
4.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温度计示数。
3. 实验结果3.1 实验现象描述在混合A和B溶液后,可以观察到溶液发生了剧烈的反应,Beg温度计示数随之上升。
3.2 温度计示数记录- 开始时刻:25°C- 10秒后:32°C- 20秒后:40°C- 30秒后:45°C- 40秒后:48°C4. 数据处理与分析4.1 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计算根据实验中A和B的浓度以及取样体积,可以计算出A和B的摩尔数,从而得出反应的摩尔比例。
4.2 平衡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结果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可以推断出反应的平衡化学方程式。
4.3 反应的热效应计算通过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
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趋势和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可以推断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5.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A和B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温度升高的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A和B反应的摩尔比例为X:Y;- 平衡化学方程式为A + B → C;- 实验反应显示为放热反应。
6. 结果的讨论与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比如温度计示数的读取误差、操作时间的误差等。
这些误差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7. 实验的改进方向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向:- 使用更加精确的温度计;- 控制实验的操作时间,尽量减少操作时间的误差。
化学微观反应实验报告
化学微观反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化学微观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研究物质的微观反应过程。
2.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微观尺度上进行相互碰撞、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实验中,我们将观察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试管、滴管、PH试纸。
2. 实验方法:a. 取一只试管,加入足够盐酸,标记为试验组。
b. 取另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盐酸和同体积氢氧化钠,标记为对照组。
c. 分别将两只试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反应过程。
d. 根据对比观察结果,分析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试验组的盐酸溶液中的氯离子和对照组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氯化钠。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盐酸溶液中的氯离子和氢离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氯化铵等化合物。
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高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氯离子和氢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较高,反应速率较快。
2. 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温度升高会导致分子的活动性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3. 盐酸与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双曲线反应,即反应率随反应进行而先增加后减少。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和温度均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高浓度和高温下反应速率较快。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七、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实验的细致和准确性要求。
总的来说,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发生及其速率和条件的关系。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过程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化学反应的奥秘: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的奥秘:实验报告一、引言化学反应作为一种基本的科学现象,贯穿于整个化学领域。
通过实验研究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揭示反应机理,为化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
本实验旨在探讨化学反应的奥秘,通过观察和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变化,探讨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三、实验器材与药品1.实验器材:烧杯、磁力搅拌器、温度计、PH计、滴定管、移液器等。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NaOH)、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钡(Ba(OH)2)、硫酸钠(Na2SO4)、酚酞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1. 在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溶液均匀。
2.逐步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记录反应开始时的温度,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4. 在反应过程中,适时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为红色。
5.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显示,有白色沉淀生成。
五、实验数据分析1.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实验结果显示,反应初期溶液颜色变化较快,说明反应速率较快;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变化逐渐减慢,说明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根据Arrhenius方程,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说明实验中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本实验中,酚酞指示剂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中学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中学化学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探究化学反应的特性和规律,并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 试管- 烧杯- 滴管- 灯泡- 水槽- 布条- 纸巾- 盐酸- 硫酸- 碳酸氢钠- 金属铜- 镁丝- 锌片- 铜板实验步骤:1. 实验一:盐酸与金属铜的反应a) 在一个试管中取一小段金属铜,加入足够的盐酸。
b) 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例如气泡的产生、溶液的颜色变化等。
2. 实验二:硫酸与铜的反应a) 将一块铜板放入烧杯中。
b)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硫酸,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
3. 实验三: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a) 在一个试管中加入一小段碳酸氢钠。
b) 逐滴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的产生。
4. 实验四:盐酸与镁丝的反应a) 在一个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丝。
b) 逐滴加入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观察到盐酸与金属铜的反应产生了气泡,并且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由原本的无色变为淡蓝色。
这是因为盐酸的氢离子与金属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气体和盐酸铜。
2. 实验二观察到硫酸与铜的反应,铜板表面出现了一层黑色物质,并且溶液的颜色由透明变为淡绿色。
这是因为硫酸的氢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硫酸铜。
3. 实验三添加盐酸至碳酸氢钠中,没有发现气泡的产生。
这是因为碳酸氢钠属于弱酸性物质,与盐酸发生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不明显。
但是,溶液的酸碱指示剂会呈现酸性。
4. 实验四观察到盐酸与镁丝的反应发生激烈的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灯泡亮起。
这是因为盐酸的氢离子与镁发生强烈的置换反应,生成了气体和盐酸镁。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盐酸与金属铜的反应会产生气泡,并且溶液颜色变化。
这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
2. 硫酸与铜的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并造成铜板表面变黑。
这是一种置换反应。
3. 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泡,但能观察到溶液呈酸性。
这是一种中和反应。
《化学实验报告》探究化学反应
《化学实验报告》探究化学反应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几种常见化学反应的现象、产物以及反应条件,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理解,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
2、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3、燃烧反应: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导管等。
2、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镁条、红磷、木炭等。
四、实验步骤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3、逐滴向变红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1、分别取少量锌粒和镁条放入两支试管中。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三:燃烧反应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红磷,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红磷的燃烧现象。
2、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滴加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锌粒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较为缓慢;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并且试管外壁发热。
实验三:燃烧反应红磷在加热时先熔化,然后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六、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加入稀盐酸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同时,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触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热。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锌和镁都是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化学原理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3. 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的正确性;4.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本实验采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2. 烧杯(50mL、100mL各一个);3. 量筒(10mL、50mL各一个);4. 滴管;5. 酚酞指示剂;6. 稀盐酸(1mol/L);7.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8. 试管;9. 移液管;10. 酒精灯;11. 火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分别用移液管量取10mL,待用。
2. 加入指示剂: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变为粉红色。
3. 中和反应:用滴管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同时不断搅拌。
当溶液颜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加。
4. 观察结果:此时溶液中已经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所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得出反应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培养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了实验操作技能;4. 对化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实验改进1. 实验过程中,可适当调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观察不同浓度下溶液颜色变化;2. 可采用其他指示剂,如甲基橙、石蕊等,比较不同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应用;3. 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进一步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掌握实验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光照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温度计、计时器、搅拌器等;2. 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硫酸铝溶液、氯化铁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两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2)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3)观察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差异。
2.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两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2)将两只烧杯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水浴中;(3)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4)观察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差异。
3. 实验三: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两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2)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3)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作为催化剂;(4)观察两只烧杯中反应速率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高的烧杯中反应速率较快,说明反应物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 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温度较高的烧杯中反应速率较快,说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 实验三: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加入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反应速率较快,说明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验证了化学反应速率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2.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 通过本实验,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化学反应实验报告单
化学反应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探究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过程,观察反应物与产物的变化以
及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
-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滴管、比色皿等
- 实验药品: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氯化银(AgCl)等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硫酸倒入一个试管中。
2. 慢慢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3. 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
4. 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溶液的变化。
5. 用滴管将氯化银溶液滴入盐酸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并有一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释放。
2.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了氯化钠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3. 将氯化银溶液滴入盐酸中,生成了白色的沉淀。
实验结论
1.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了气体,推测为二氧化硫气体。
2.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3. 氯化银溶液滴入盐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探究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可以产生气体、产生热量、生成沉淀等不同的变化。
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我们事先的推测相符合。
化学反应实验的结果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知识的实践验证,增加我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3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总结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总结实验一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草酸)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 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 10CO2↑+8H2O【注意】1.不能改变KMnO4的用量,因为要通过KMnO4的紫红色来标示实验。
2.实验开始时溶液褪色较慢,随后褪色会加快,是因为反应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01mol/L 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
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实验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
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实验四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NO2(g)N2O4(g)ΔH=-56.9kJ/mol红棕色无色实验时,可把NO2的平衡球在热水和冰水中交替进行浸泡,观察颜色变化。
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中的Mg(OH)2沉淀可以通过Mg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机分离获得沉淀物。
实验中应使用过量的NH4Cl浓溶液,并要注意充分振荡,以加速Mg(OH)2的溶解。
实际上,Mg(OH)2沉淀溶于NH4Cl溶液具有较大的可逆性。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探究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原理实验涉及到以下化学原理和概念: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物质的相互转换、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以及物质的离子交换等过程。
2.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3.滴定反应:滴定是指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试剂(滴定剂),来与被滴定物质制成的试液(被测物质)反应,以求得滴定剂的准确量,并由此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4.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指酸性和碱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起化学作用,生成盐和水。
中和反应中的酸碱指的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的转移和重新分配过程。
氧化是指某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某物质获得电子。
实验材料与设备1.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铁粉等。
2.仪器:滴定管、量筒、烧杯、试管、电子天平、加热装置等。
实验步骤与结果1. 反应速率实验(1)将一定量的盐酸和镁粉倒入试管中,加热观察。
结果: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颗粒。
(2)重复实验步骤(1),但在第二次实验中加热试管前,将盐酸放在冰水中冷却。
结果:观察到反应速率明显下降,产生的气泡和白色固体颗粒变少。
2. 滴定反应实验(1)取一定量的硫酸和氧化亚铁溶液,加入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结果:观察到溶液由浅紫色转变为无色,记录下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2)使用滴定管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铵试剂,直到溶液变为淡粉红色。
结果:记录下滴定管中氯化铵试剂的体积。
3. 中和反应实验(1)将一定量的盐酸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
(2)使用滴定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
(3)记录下滴定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化学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基本原理。
2. 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反应过程。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二、实验原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反应方程式如下:Fe + CuSO4 → FeSO4 + Cu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试管、铁片、镊子、滴管、滤纸、酒精灯、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铁架台、铁夹。
2. 试剂:硫酸铜溶液、稀硫酸、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一个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2. 用镊子取一片铁片,将其放入试管中。
3. 观察反应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反应结束后,用滤纸擦拭试管内壁,观察滤纸颜色变化。
5. 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6. 将溶液过滤,观察滤液颜色变化。
7. 将滤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变化。
8. 将反应后的铜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反应过程中,铁片表面逐渐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 滤纸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 过滤后的滤液呈浅绿色。
4. 加热后,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深绿色,并产生沉淀。
5. 洗净的铜片表面呈紫红色。
六、实验分析1.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铁片表面出现的红色物质为铜。
2. 滤纸颜色变化说明溶液中存在硫酸亚铁。
3. 加热后,溶液颜色变化说明溶液中存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并产生沉淀。
4. 洗净的铜片表面呈紫红色,说明反应生成的铜是单质。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了解了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化学实验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铜以单质形式析出。
化工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了解并掌握某化工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某化工反应为例,主要研究反应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过程。
该反应属于均相催化反应,反应原理如下:A +B →C + D其中,A、B为反应物,C、D为生成物。
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化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反应釜、温度计、搅拌器、分液漏斗、移液管、锥形瓶、滴定管等。
2. 试剂:反应物A、反应物B、催化剂、溶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反应釜,加入适量的溶剂,将反应釜置于恒温装置上。
2. 加入催化剂,搅拌均匀。
3. 逐滴加入反应物A,同时不断搅拌,观察反应现象。
4. 待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取样进行检测。
5. 记录反应时间、温度、反应物浓度等数据。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反应时间:t1=30分钟,t2=60分钟,t3=90分钟,t4=120分钟。
2. 温度:T1=30℃,T2=60℃,T3=90℃,T4=120℃。
3. 反应物浓度:[A]1=0.1mol/L,[A]2=0.08mol/L,[A]3=0.06mol/L,[A]4=0.04mol/L。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与时间、反应速率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反应物A的浓度逐渐减小,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2.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催化剂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3.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物A浓度的降低,反应速率逐渐降低。
这符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报告的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重要指标。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等。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k=Ae^(-Ea/RT),其中A为频率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
由公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2. 浓度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反应物A和B的反应,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v=k[A]^m[B]^n,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为反应级数。
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v也随之增加。
3.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被消耗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4. 压强对于气体反应,压强也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当压强增大时,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5. 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物接触面积是指反应物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积。
对于固体反应物,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物分子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6. 溶剂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解度、粘度和极性等方面。
溶解度高的溶剂有利于反应物溶解,提高反应物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粘度低的溶剂有利于反应物分子运动,增加碰撞频率,加快反应速率。
极性溶剂对某些反应有催化作用,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三、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反应物接触面积和溶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方法1.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实验材料:反应物A和B、温度计、水浴锅、计时器等。
酸碱反应实验报告原理(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反应,指的是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反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酸碱反应原理的理解,并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1. 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电离、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
2. 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操作,包括滴定仪器的使用、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等。
3. 通过实验,学会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原理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产生OH-离子的物质。
根据酸碱的强弱,可以将酸碱分为强酸、弱酸、强碱和弱碱。
2. 酸碱电离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生成相应的离子。
强酸和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酸和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
3. 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其化学方程式如下:酸 + 碱→ 盐 + 水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2O4.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其基本原理是: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称为标准溶液)与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称为待测溶液)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测定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5.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是一种在酸碱反应中能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用于判断滴定终点。
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6. 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终点是指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被完全中和,此时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有目视判断和仪器测定。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移液管、烧杯、滴定台等。
实验药品: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蒸馏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反应热的测量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掌握反应热测定的一般方法
实验用品:烧杯、温度计、环行玻璃棒、量筒、硬纸板、塑料泡沫、0.50mol//L盐酸溶液、
思考题:
1.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3.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4.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原电池装置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
思考题
1.分析课本P12图1-9,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指出实验1和实验2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
3.在实验2中盐桥起到什么作用?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设计原电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实验用品:烧杯、灵敏电流计、导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铜片、锌片、盐桥、锌
思考题:
1.在设计原电池时正极材料如何选择?
2、对于电解质溶液有什么要求?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电解池原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解池原理
实验用品:U型管、直流电源、导线、氯化铜溶液、石墨棒
1.氯化铜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未通电前离子怎么移动?通电后离子如何移动?
2.根据实验事实指出在阳极和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
3.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
4.指出该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
5.电解原理有什么应用?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题名称: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原理
实验用品:具支试管、试管、止水夹、导管、塞子、铁粉、炭粉、氯化钠溶液、稀醋酸、
思考题
1.金属腐蚀是指 的现象;常见的有 和 腐蚀,而根据环境的不同,在
钢铁易发生 析氢腐蚀,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钢铁易发生 2.请说明以下防锈方法的原理 (1)在电线的外面常包裹一层塑料
(2)减少钢铁中的含碳量,可以增强钢铁的耐腐蚀能力
3.查阅资料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并整理归纳常见金属金属防护的方法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题名称: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实验用品:锥形瓶、铁架台、注射器、导管、量筒、大理石、2mol/L 盐酸溶液、秒表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思考题
1.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
来表示,用符号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的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指出能量变化,并说明能否以大理石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实验用品:气球、锥形瓶、量筒、试管、烧杯、碳酸钠粉末、1.0mol/L盐酸、0.1mol/L盐酸、0.1mol/LH2C2O4、0.01mol/LKMnO4、5%H2O2、FeCl3溶液、MnO2粉末、
思考题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等,其中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当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入催化剂。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8)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题名称: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
实验用品:试管、滴管、烧杯、0.1mol/L K 2CrO 4、1mol/L 硝酸、1mol/LNaOH 溶液、CoCl 2
思考题
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 。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 。
3.移动的方向:由v
正
和v 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 正 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V 正 V 逆
,平衡不移动。
③若V
正<V
逆
,平衡向 方向移动。
4.移动的结果
5.影响因素
(1)浓度: (2)温度: (3)压强: (4)催化剂: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9)
课题名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在 的 。
如 等; 非电解质——在 的 。
如: 等。
2. 强电解质: ;弱电质: 。
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 、强碱 、大部分的盐;常见弱电解质:弱酸
、弱碱 、水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标准:(关键是) 3.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1)CH 3COOH (2)NH 3•H 2O (3)H 2SO 4 (4)KOH (5)NaHCO 3 (6)FeCl 3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10)
课题名称: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酸(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酚酞溶液、0.10mol/L盐酸溶液、0.10mol/L氢氧化钠溶液、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记录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11)
课题名称:盐类的水解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本质
实验用品:点滴板、玻璃棒、烧杯、氯化钠溶液、醋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铝、氯化铵、硝酸钾
思考题: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12)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影响盐类的水解的因素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实验用品:点滴板、玻璃棒、烧杯、酒精灯、试管、试管夹0.1mol/L 次氯酸钠溶液、0.1mol/L 醋酸钠溶液、0.1mol/L 亚硝酸钠溶液、0.1mol/L 氯化铁溶液、0.1mol/L 硫酸铁溶液、6mol/L 稀硫酸
小结:影响盐类水解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 (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 ),水解程度越 。
2、外因: (1)、温度:盐的水解是
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 .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 。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例如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
会中和溶液中的 ,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而 水解,若加酸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13)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题名称: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目的:理解难溶物的概念
思考题:
1、难溶物(沉淀)就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吗?难溶物的定义是什么?
2、请你写出常见的难溶物。
选修4探究实验报告(14)
班级姓名座号
课题名称:沉淀转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沉淀平衡移动原理
思考题: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