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地球物理学4-岩性勘探勘探思路及解释

合集下载

地质勘探中的岩性识别与划分

地质勘探中的岩性识别与划分

地质勘探中的岩性识别与划分在地质勘探中,岩性识别与划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通过准确识别和划分不同岩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下地质构造,为资源勘探和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探中的岩性识别与划分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岩性识别与划分的重要性岩性是指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在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岩性的不同直接反映了地质历史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对于石油、煤炭、金属矿产等资源的勘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岩性的识别与划分可以揭示地下构造特征、确定古地理环境、评价储层质量等,为勘探工作提供准确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岩性识别与划分的方法在地质勘探中,岩性识别与划分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室内分析方法:通过岩心实验、薄片鉴定等室内分析手段,对岩石样本进行显微观察和物理性质测试,以确定岩性的类别和特征。

室内分析方法准确度高,但工作量较大,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2. 野外观察方法:地质工程师在现场观察地层剖面、岩石出露等,利用肉眼、放大镜等工具对岩石进行外观特征的判断。

野外观察方法操作简便,但识别精度受观察者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限制。

3. 地球物理测量方法:如地震勘探、电磁法等,通过测量岩石对地球物理场的响应,间接推测岩性的类别和性质。

地球物理测量方法能够大范围快速获取数据,但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相互补充,提高岩性识别与划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岩性识别与划分的应用地质勘探中的岩性识别与划分应用广泛,并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石油勘探:岩性的识别与划分对于石油勘探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同岩性具有不同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特性,直接影响石油储集层的质量和储量评估。

准确识别和划分岩性,有助于确定油气勘探的目标区域和开发方案。

2. 煤炭勘探:岩性识别与划分对于煤炭地质勘探同样至关重要。

不同岩性煤炭的含煤量、热值等特性存在差异,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科学地识别和划分煤炭岩性,有助于优化煤炭勘探策略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地球物理学在地下储层评估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在地下储层评估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在地下储层评估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的学科,其在地下储层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下储层评估是指对地下储层的构造、性质和含气、含油、含水等资源的评估和预测。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获得地下储层的相关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学在地下储层评估中的应用。

一、地震勘探地震波在地下储层中的传播会受到地层的各种物理性质的影响,如地层的密度、速度、泊松比等。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特点来研究地下储层的一种方法。

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储层中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可以推断地下储层的构造和性质。

地震勘探是地下储层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

二、重力勘探重力勘探利用地下储层中的密度差异来研究地下构造和性质。

地下储层的密度不均匀分布会引起地球的重力场变化。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可以获取地下储层的密度信息,从而评估地下储层的性质和含藏资源。

重力勘探在地下储层评估中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尤其对于含油气储层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磁勘探电磁勘探是利用地下储层中的电导率差异来研究地下构造和性质。

地下储层的电性差异会影响地下电磁场的传播。

通过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变化和响应,可以推断地下储层的电导率信息,进而评估地下储层的构造和性质。

电磁勘探在地下储层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含水储层的评估有着重要作用。

四、地震地层解释地震地层解释是通过分析和解释地震数据来推断地下储层的地层结构和性质。

地震数据常常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如反射、折射、散射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储层的地层结构和性质,如岩性、厚度等。

地震地层解释是地下储层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地球物理模拟地球物理模拟是通过构建地理模型和物理模型,模拟地下储层的结构和响应。

通过对地球物理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得地下储层的构造和性质。

储层岩石物理相

储层岩石物理相

三、储层岩石物理相研究内容 与研究流程
(1)充分利用研究区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测 井多井评价成果和沉积相、成岩相、裂缝 相研究成果,进行岩石微相、成岩储集相 、裂缝相划分与展布。 (2)将岩石微相、成岩储集相、裂缝相有机迭 加划分出单井岩心储层岩石物理相类型。
(3)充分利用测井信息、地震信息、分别表征 出二维、三维地震、测井储层岩石物理相。 (4)以岩心储层岩石物理相,检验刻度测井储层 岩石物理相 ,以测井储层岩石物理相刻度 地震储层岩石物理相 ,最终确定油田规模 储层岩石物理相 ,油组规模储层岩石物理 相,小层规模储层岩石物理相,单砂体规模 储层岩石物理相。 (5)对不同规模储层进行质量评价,以指导油田 勘探与开发。
二、储层岩石物理相的基本原理
储层岩石物理相 (Petrophysical facies) (熊琦 华,1989)是指具有一定岩石物理特性的储层成因 单元,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的 综合效应,它最终表现为现今的储层孔隙网络特 征。 储层岩石物理相 是储层沉积岩石微相、成岩 储集相和裂缝相从点(井点或控制点)到面(层、组 、段)上的延拓,即延展到平面上的三种相带。平 面上三种相带的有机叠合即形成现今的孔隙网络 特征,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岩石物理相表示。
过TZ165井原始地震剖面与反演剖面对比图
பைடு நூலகம்
河口坝 细砂岩
三角洲前缘 粉细砂岩相
分流河道 分流河道 细砂岩相
含砾砂岩相
TZ16-161井区巴楚底砂砾岩段地震岩石相图
塔中16井东河砂岩巴楚底砂砾岩段岩心单井岩石物理相
SPF3
SPF1
SPF4
SPF2
TZ16-161井区地震储层岩石物理相
结论及认识
沉 积 岩 石 微 相

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

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

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方法引言: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对技术方法的依赖程度较高。

从勘探历程来看,岩性油气藏勘探进展的两大基石是地质理论的进步和勘探技术的提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岩性圈闭识别中一些有效的技术方法以及其应用条件。

这里有效的方法技术是指在岩性圈闭识别中确定岩性圈闭的几何要素和可靠性评价过程中有效的方法。

而岩性圈闭识别的主要问题是薄层问题,即小于调谐厚度的砂体的识别问题。

关键词:层位标定全三维地震解释地震属性频谱分解储层预测地震反演一.地震层位精细标定技术任何地震属性只有经过地质标定才可能有明确的地质含义,因此,地震层位精细标定成了岩性圈闭识别中地震地质解释的基石。

通常选取较稳定强反射、角度不整合面作为标准层,其地质属性本身也需要用USP资料标定。

在岩性圈闭识别中,地震层位标定是一项精细而又重要的工作,要完成测井曲线的环境校正、地震资料极性和相位角判定、子波求取与选用、时间位置认定。

要求一般精度时,声波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同相轴要对应,要求较高精度时,二者的能量强弱关系亦对应,要求高精度时,则要用叠前道集来标定。

在岩性圈闭识别中,要在层序标定和准层序标定尺度上完成层位标定。

①层序标定:在层位标定中子波的相位和主频非常重要,利用井旁地震道统计子波是常用的方法,统计子波的形态与时窗和统计所用的道数关系较大。

用统计子波制作合成记录用标志层法可以完成层序标定。

(2)准层序标定:在利用统计子波做好层序标定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子波校正,增补其高频部分,进一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地震道的相似性。

可以标明准层序或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建立较准确的井震关系。

子波提取的两个方法:(1)统计方法确定子波:使用自相关统计原理,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道的振幅谱来作为子波的振幅谱,对子波的相位谱则做最小相位或零相位的假设,这样就可以唯一地确定子波。

(2)测井曲线确定子波包括两种,a.使用测井曲线提取场相位子波,子波的振幅谱由地震数据自相关获得(同于统计法)。

《地球物理勘查》教案

《地球物理勘查》教案

《地球物理勘查》教案第⼀章绪⾔(地球物理探测简介)第⼀节物探在资源勘查中的作⽤和地位⼀、物探⽤于研究板块、⼤地构造框架、地球的深部1、海底对称分布的条带性磁异常及解释结果2、中国的深⼤断裂(青藏隆起、郯庐断裂)⼤多由物探⽅法确定3、利⽤地震、重⼒划分出地球的圈层结构⼆、物探⽤于⼩⽐例尺⼤⾯积快速扫描性普查1、1959-1999年,完成磁测1144万平⽅公⾥,放射性300万平⽅公⾥及少量的航空电法⼯作。

2、全国1:500万和1:400万航磁图全部完成,部分省区已完成1:100万和1:50万航磁图。

三、物探⽤于中⽐例尺(1:20万、1:5万)的区域地质调查⼯作圈定岩体、追索矿化带及矿体、追索隐伏断裂及指出成矿远景区。

四、物探⼤量⽤于⼤⽐例尺(1:1万、1:1千)的详查和勘探、⼯程地质、地震预报等确定矿体的产状和埋深及⼏何形状规模等。

五、物探⽤于⿊⾊⾦属、有⾊⾦属、贵⾦属、稀有稀⼟⾦属矿床及⾮⾦属、⽯油、天然⽓、煤炭、地下热⽔等40余种矿产,效果良好六、物探测井技术解决地下矿体⾛向、延伸、连续性等问题第⼆节物探的探测⽅法及发展历史与现状⼀、物探⽅法简介1、重⼒测量――――重⼒仪――――地⾯测量、航空测量2、磁⼒测量――――磁⼒仪――――地⾯测量、航空测量3、电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充电法、电磁波法等4、放射性测量――测量、中⼦测量、氡⽓测量等5、地震测量――――⼈⼯地震、天然地震6、测井技术――电、磁、核物理、电磁波7、遥感技术被动式航空摄影――可见光波段――红外――微波主动式雷达――探地雷达、卫星雷达⼆、我国物探⽅法的发展历程1、解放前的情况1936年李善帮等在湖南⽔⼝⼭铅锌矿进⾏重⼒、磁测⼯作。

1936――1942年丁毅、顾功叙等在安徽当涂铁矿、云南易门铜矿进⾏了电阻率法和⾃然电场法⼯作。

1939年翁⽂波在四川⽯油沟进⾏测井⼯作,以电阻率法和⾃然电场法成功划分地层 2、50年代,重⼒、磁法、地震测量主要使⽤苏联、瑞典、匈⽛利的仪器。

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

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

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方法一是地质调查法,二是地球物理勘探法。

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方法就像医生观察人的体表特征一样地质勘探人员身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在野外观察地层露头、岩石标本以了解地层、沉积、构造等地质特征。

通过观察地面露头推测地下岩层各项特征就像拆谜语一样有趣。

早期人们就是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寻找逸散到地表的油气。

地球物理勘探法,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物探”)引进之前主要是以野外地质在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工作。

随着物探技术的引进逐渐取代了野外地质调查方法。

物探技术主要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四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一、利用重(磁)力异常和地磁学性质勘查油气的方法,重(磁)力勘探方法就是在陆地、井中、海洋、航空、卫星等测量空间根据所观测的重(磁)资料以及地质资料应用重磁位场理论和地质理论解释推断引起重(磁)异常的地质原因及其相应地质体的空间赋存状态、平面展布特征矿产和地质构造分布情况等过程的一种技术方法。

简言之重力勘探方法就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矿体的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

其作用就是可研究沉积盆地范围、基底隆坳起伏、断裂和构造带展布、火成岩分布等并联合其它物探资料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圈定油气有利区带为地震勘探提供靶区。

电法勘探方法是在陆地、井中、海洋、航空、卫星等测量空间根据地壳中各类岩石或矿体的电磁学性质(如导电性、导磁性、介电性)和电化学特性的差异通过对人工或天然电场、电磁场或电化学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特性的观测与研究寻找不同类型有用矿床和查明地质构造及解决地质问题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其作用就是研究地下地质结构、地层及构造展布、岩性变化等并联合其它物探资料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圈定油气有利区带开展含油气评价和预测等。

二、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精度最高的物探勘探方法。

它就好比在水域撒网捕鱼一样在几百至几千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布设地震测网对地下进行地毯式搜索和扫描对大地做高精度“CT”或“核磁共振”透视大地构造寻找地下油气等矿藏资源。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
向相变化、河道充填 、区域隐伏露头、沟谷充填 、构造侧翼不整合上的 超覆 、 胶结 、区域不整合上的超覆、裂缝 、深盆气 、边缘削截 、 古构造 隐伏露头、白云岩化 ( 溶蚀 )、煤层吸附 甲烷、碎屑岩构形、深切谷充 填、 水动力、沥青封堵等 。
地球物理方法 ,特别是地震方法 ,在近2 的勘探岩性地层 圈闭中 眸 起 了重要 的作用 。由于地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 为地震方法在勘探岩性地层圈闭中的应用创造 了条件,产生了许多新的 处理方法和解释技术。特别是由于地震地层学、地震岩性学和岩石物理
3 岩性 地层油 气冀 勘探 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的发展分 为三个 阶段 。2世纪2年代 以 O 0
前,以地表地质调查为主 ,油苗是主要线索 ;2 世纪3 一 O O O 7 年代,主要 依靠井筒资料的地质解释和老油 田、老井复查,大部分岩性地层油气藏 的发现仍具有偶然性 ;2世纪8 年代 以来 , 0 O 地震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 勘探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岩性地层圈闭主要受古老地层面 、不整合面以及 地层横向岩性变化 控制 ,因此 ,在寻找岩性地层圈 闭的过程 中 , 明古 老地层 面、不整 查 合带以及区域 f的岩 l 生 生 尖灭带、岩相变化带等 的分布及其特征是很重要 的。相应的,勘探这种类型圈闭的方法也应 当在充分研究这些可能的控 制条件的基础上加以选择与组合 。当前勘探岩性地层 圈闭行之有效的技 术方法包括岩相一 古地理 和古地貌分析法、地球物理技术 、层序地层学
受到勘探技术 的限制 ,长期 以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主要依靠地质 评价分析,按构造圈闭的思路去勘探 ,勘探成功率较低 。近年来 ,由于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和层序地层学两项技术的广泛应用 , 在第一口井钻探 前 ,能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直接识别岩性地层圈闭 目 ,并开展针对岩性 标 地层油气藏的大规模勘探部署 ,极大地提高断提高 ,使得人们可以获取地震反射信 号通沉积层序之间有关 的信息 , 如地层速度 、地震反射 的连续性 、地震 波波形 、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它们都可用 于解释和定性地确定地层岩相 的分布和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此外 ,利用地层速度、密度、厚度和吸收 衰减资料建立起来 的二维和三维地层模拟技术 、地震反演技术、层析成 像技术以及可视化技术等可以将地震道转换成地震波阻抗剖面或声波测 井剖面 ,同时也可以对地层厚度 、速度、砂泥比、孔隙度等作出较为客 观的定量估算。总之 ,地震方法在寻找岩性地层 圈闭以及烃类预测 中均

矿产资源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矿产资源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矿产资源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矿产资源的勘探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地球物理勘探作为一种常用的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在矿产勘探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球内部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进行观测和解释,以获取有关地下地质构造、物性、储层等信息的一种勘探技术。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重力法、磁法、电法、地震法和电磁法。

重力法是通过测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重力场来确定地下体积密度的分布情况。

磁法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来研究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

电法则是通过在地下注入电流,测量地壳中的电阻、电性和极化现象,从而推测地下储层的情况。

地震法是通过测量地下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情况,来判断地下构造和岩层的特征。

电磁法则是利用地球上自然存在的电磁场和人工激发的电磁场,来探测地下岩矿和水文地质情况。

二、地球物理勘探的常用方法1. 重力勘探法重力勘探法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某点上的重力场,来揭示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情况,从而间接推断地下构造和岩性。

该方法适用于探测沉积盆地、断裂带和矿床等地下构造体。

2. 磁力勘探法磁力勘探法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某点上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来揭示地下岩石的性质和构造。

该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岩层的磁性物质和矿石。

3. 电法勘探法电法勘探法是通过在地下注入电流,测量地壳中的电阻、电性和极化现象,来推断地下构造和矿床。

该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的含水层、矿石、岩层和构造。

4. 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测量地下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情况,来推断地下构造和岩层的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勘探石油、天然气和水文地质等。

5. 电磁勘探法电磁勘探法是通过利用地球自然存在的电磁场或人工激发的电磁场,测量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测地下岩矿和水文地质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矿石、含水层和地下水位。

砂岩储层油藏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砂岩储层油藏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砂岩储层油藏地球物理勘探研究一、引言油藏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寻找油气藏,砂岩储层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因此砂岩储层油藏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砂岩储层通常存在于海相、陆相和深水环境中,其具有丰富的孔隙和储层空间,是油气的主要储集层。

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球物理技术对砂岩储层进行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

二、砂岩储层的物理特征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影响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因素,孔隙度指砂岩中的空隙比例,渗透率则指砂岩中流体的渗透能力。

砂岩储层中孔隙的大小、形状和分布都会影响地球物理勘探结果。

此外,砂岩储层的压缩、弹性、导电、热传导等物理特征对地球物理勘探也有影响。

三、砂岩储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1.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砂岩储层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探测地下的声波反射,可以获得砂岩储层的一些信息,如厚度、深度、结构、层位、孔隙度等。

地震勘探可以分为传统地震勘探和3D或4D地震勘探等多种形式。

2.电气法勘探电气法勘探是通过电流在地下的传递和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探测地下储层的电性差异,利用电性差异来判断砂岩储层的储集情况。

电气法勘探可以分为直流电法、交流电法、自然场电法、回声电法等多种形式。

3.地热法勘探地热法勘探是通过探测地下的温度变化来确定地下储层的情况,利用地层热输运的能力判断砂岩储层的储集情况。

地热法勘探可以分为热流测量法、地温差法等多种形式。

4.磁法勘探磁法勘探是通过研究地下岩石或矿物对磁场的响应情况,来探测地下储层的情况。

磁法勘探可以分为磁力法、磁对勾法等多种形式。

四、砂岩储层地球物理勘探的挑战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往往具有复杂的空间分布,同时砂岩储层还可能存在多个层位、分层和间断,这些都会使得地球物理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

此外,砂岩储层常存在着钙化、胶原变质、泥质化等复杂储层环境,这也会影响地球物理勘探结果。

砂岩储层勘探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砂岩类型、不同的地质环境,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和技术。

地球物理与优质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与优质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测井、地震和地质在复杂储层研究中的综合应用和预测技术)汇报内容一、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研究技术的主要进展和实例分析二三、储层预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储层的预测与研究又是其中的关键,•基于岩石地球物理响应的开发测井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学和动力学特性的开发地震勘探是储层综合研究的两大主要手段。

开发测井特点:多信息、极高的纵向分辨率高精度测井地震勘探特点:纵向分辨率低,制约点!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地震技术具有空间覆盖面广数据量大的特点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早期的地震技术主要用于确定地下油气藏的构造,随着三维地震和各种提高地震分辨率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把地震引入到解决油田开发问题的油藏描述和动态监测中.出现了开发地震(Development Geophysics)或储层地震(Reservoir Geophysics)新技术.它们在方法原理上与以往的地震勘探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谓开发地震就是在勘探地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针对油藏的观测方法和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地质,测井和各种测试和动态资料,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特征进行横向预测和完整描述。

地震反演、储层特征重构与特征反演、地震属性分析与烃类检测、相干体分析、定量地震相分析、地震综合解释与可视化、井间地震、VSP、时间延迟地震、多波地震及分辨率足够高的地面三维地震等缺点是,纵向分辨率低,这是储层预测和描述中的主要制约点。

储层预测研究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储层预测和表征已经远远不是以单一的地质研究来解决问题,而是由一般的单学科研究向多学科综合表征的方向发展与测井地质解释、地震地层学紧密结合,可更有效地发挥储层沉积学的作用。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摘要岩性地层油气藏是中国陆上最具潜力的油气勘探领域,其勘探难度大,对勘探技术要求高。

分析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并简要介绍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与方法,包括高分辨率岩相-古地理和古地貌分析法、地球物理方法和层序地层学方法。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圈闭;地球物理技术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油气勘探已进入了构造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并重的新阶段。

近几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已占60%以上。

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岩性地层油气藏仍然是中国陆上最有潜力、最普遍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对构造油气藏勘探而言,岩性地层油气藏地震成像困难、油气水关系复杂、储量风度低、单井产量低,勘探难度大,对勘探技术要求高。

本文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1基本概念岩性地层油气藏主要是指由沉积、成岩、构造和火山等作用而造成的地层削截、超覆、相变,使储集体在纵、横向上发生变化,并在三度空间形成圈闭和聚集油气而形成的油气藏。

其圈闭条件是由于储油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变化造成的。

根据岩性地层圈闭形式,将岩性地层油气藏分为岩性型、地层型和以构造为背景的岩性-地层复合型油气藏。

有人将已发现的岩性地层圈闭细化为18种类型:侧向沉积尖灭、侧向相变化、河道充填、区域隐伏露头、沟谷充填、构造侧翼不整合上的超覆、胶结、区域不整合上的超覆、裂缝、深盆气、边缘削截、古构造隐伏露头、白云岩化(溶蚀)、煤层吸附甲烷、碎屑岩构形、深切谷充填、水动力、沥青封堵等。

2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特征2.1岩性地层圈闭的储层特征从岩性地层圈闭的储层特征来看,对美国共计320个圈闭进行统计,砂岩储层占到总数的63.4%,碳酸盐岩储层占26.2%,砂岩与碳酸盐岩混合储层占10.3%;对前苏联1177个圈闭进行统计,砂岩储层占89%,碳酸盐岩储层占11%。

2.2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对已知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产出时代统计来看,大部分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在白垩系、古近-新近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

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石油和天然气是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油气田地质学的研究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油气田地质学分析着岩体构造与性质的掌握、储层状态与连通性的确定、油藏形成与演化的理解、烃源岩与油气成分的识别与评价、流体运移与油气聚集的规律及运移方向等诸多关键问题。

实际上,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勘探技术更趋于成熟,细节技术也不断升级,这意味着勘探成本和效率都有所改善。

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是在地下埋置火药、气枪等震源,通过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获得地下地质结构图像的一种勘探方法。

这一勘探方法已经成为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能够在大面积勘探工作中同时控制勘探区域的上下边界,总体上提高勘探效率。

在实际勘探中,如果能够结合地质剖面、地球物理测量、孔隙流体组成、流体渗漏性、储层膨胀性等综合地考察,这样最终勘探结果会更精细化。

2. 磁共振影像技术磁共振影像技术采用一定的磁场和放射波等对石油储层进行检测和成像。

磁共振影像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裂缝等进行高精度的定量分析,这使得磁共振影像技术成为石油勘探中快速、有效的评估储层状况的必要手段。

3. 岩心分析技术岩心分析技术是指将钻取的地层岩芯进行精确、系统、全面分析,了解地层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岩石结构、化石生物、古地理与沉积等特征的一种勘探方法。

经过岩心分析,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储层岩石进行精细研究,从而得出一系列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油藏勘探与评价、油藏开发设计、油藏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

4. 井下地震技术井下地震技术是以井为观测点,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和成像的一种技术。

与传统的地面地震探测相比,井下地震勘探能够大幅度提高勘探的效率和质量,并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储层的位置,预测油气含量。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油气田地质学中的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勘探成本和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大量地勘探活动未能发现重大油气田的情况也正在发生改变。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摘要: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岩溶不仅可能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地面塌陷、山体崩塌等,也给工程建设的本身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隐伏岩溶的存在,危害更大。

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岩溶的影响和危害进行合理评价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从西南地区常见的岩溶地质出发,探讨了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及探测技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质;勘察;探测技术Abstract: the karst rock to soluble, especially of carbonate rock (such as limestone, gypsum, etc), containing carbon dioxide by the running water dissolution, sometimes to depos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ten a peculiar shape, a cave, a Clint, stone ditch, stone forest, cave, underground river also have cliffs. Not only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karst geological disasters happen, if the ground subsidence, landslides and so on, also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tself brings about many adverse effects, especially concealed karst existence, more harmful. Therefore, in the karst area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karst hazards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from the southwest common karst geological tries to explore the karst area engineering geology prospecting method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Keywords: karst geological; Reconnaissance; Detection technology一、岩溶地质的形成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流水对可溶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盐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要特征(包括水的机械侵蚀以及物质的运移与再沉淀) 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总称。

地质勘探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质勘探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质勘探中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对地壳结构、地下岩矿分布及地下储层等信息的探测与研究,以揭示地壳演化、找矿探矿、勘探储层等目的的一种工作。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作为地质勘探领域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地球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地下地质问题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一、重力勘探法重力勘探法是指利用重力场性质揭示地下岩矿体分布的一种勘探手段。

重力物探仪器对地球重力场进行测量,通过分析重力场变化,可以获得地壳密度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断地下岩矿体的存在与分布。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密度变化较大的介质,如岩石、矿石等。

二、磁力勘探法磁力勘探法是指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揭示地壳中磁性物质的分布情况。

磁力物探仪器可以测量地球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变化,并通过对磁场异常的分析,确定地下岩矿体的磁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这种方法常用于探测磁性矿床、地壳断裂带等。

三、地电勘探法地电勘探法是指利用地球电磁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矿体分布的一种物探手段。

地电仪器可以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变化,通过分析电阻率异常的空间分布,判断地下岩矿体的存在与类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测地下储层、矿床、地下水等。

四、地热勘探法地热勘探法是指通过测量地表和井孔中地温的分布与变化,分析地温异常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的一种勘探方法。

地热仪器可以测量地下岩石导热性质,通过分析温度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岩矿体的性质及其分布状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勘探岩矿体、地下储层、地热资源等。

五、地震勘探法地震勘探法是指通过对地下地震波的传播进行观测和分析,以揭示地壳构造、地下岩层性质等信息的一种勘探方法。

地震仪器可以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程和传播速度,通过解读地震剖面资料,确定地下岩矿体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勘探油气田、储层、地质构造等。

六、地磁勘探法地磁勘探法是指通过对地磁场的测量和解释,以获得地壳结构、地下岩矿体分布等信息的一种方法。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速的提高,我国许多行业的发展进步对油气藏资源的需求逐渐地增大,因此,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工作也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需要相关的研究人员针对岩性地层储层做好其地质理论分析,并且对其勘探技术深入研究。

依据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的基本情况,对其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引言:我国的油气这一自然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地区。

众所周知,岩性地层油气藏相对来说其勘探难度非常大,而且油气成藏具有不规则的特性,成藏的机理大都也比较复杂。

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应用传统的勘探技术已经很难满足要求,高效的勘探技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深入的研究和长久的勘探工作,我国已经拥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

1地质理论1.1岩性油气藏区带概述岩性地层油气藏带比较特殊,与大多数的天然气聚集区相对比,可以发现其构造的背景和层次结构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油气产量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能源结构和储层的影响比较明显。

在勘探开发的初期阶段,油气藏区的地质构造相对来说十分的稳定,每一层的分布也属于比较密集的状态,这是油气的沉积作用造成的。

但是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逐渐深入,每一层的地质构造将出现不同的变化,形成清晰的地质构造,这能够将油气藏清晰地分隔开来。

因此,在油气藏区进行大量的油气开采工作的时候,往往都会对土壤的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

1.2地质构造和层级结构目前,在我国的内陆地区内,岩性油气藏主要为断陷盆地、深盆和坳陷盆地。

这些种类的油气藏其地质构造相当地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断陷型的地质构造可以依次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这是由火山喷发岩浆经过长年的堆积后逐渐地形成的。

在高水位的时候,不仅地层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而且在储层当中也含有较多的杂质,而低水位储层相对来说起密度较好,因此其中的地质构造相当的稳定,当然其储层质量也较高;②在深陷型这一类型中,基本都是湖中水库和高水位火山的地质构造。

地震勘探原理

地震勘探原理

图1-4-2 没做反褶积的CMP叠加剖面(左)和做过反褶积的CMP叠加剖面(右)
图1-4-3 CMP叠加剖面(左)和偏移剖面(右)
图1-4-4 CMP叠加剖面(a)和偏移剖面(b)
四、地震资料解释
经过数字处理得到的成果资料主要是水平叠加地震时间剖 面,此外还有经过时深转换的水平叠加深度剖面或经过偏移处 理的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这些地震剖面,特别是水平叠加时 间剖面,是目前地震资料解释所依据的最主要的资料。 地下情况是复杂的,地震剖面上的许多现象既可能反映地 下的真实情况,也可能是某些假象。而且地震剖面上只能大致 反映地下地层的起伏形态,至于地下地层的岩性等特征并不清
对野外数据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地震数据采集往往不是在理想
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只能希望在处理时压制噪音,并将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号增强到数据采集质量所允许的范围。
自从有了数字记录以来,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就在 不断发展。但是地震资料处理有三个基本阶段,即反
褶积、叠加、偏移。反褶积是通过压缩子波,达到提
高时间分辨率的目的。图1-4-2所示是带反褶积和不带
圈闭及含油气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
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天然 气、煤田的普查与勘探中。同时,地震勘探方法
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可解决厂址、坝基、桥
址的探测,潜水位和含水层的探测,及追索断裂
破碎带等。在勘探油气的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
勘探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一、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在地面上某点打井放炮后,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向下传播。地震波遇到地层
(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有差异)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发生反射;同时另一部分地 震波还会继续向下传播,碰到相似的地层界面后还会产生反射和透射,即一 部分地震波的能量反射回地面,另一部分继续向下传播。与此同时,地面上 精密的仪器把来自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情况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地震波从地面开始向下传播的时刻和地层分界面反射波到达地面的 时刻,得出地震波从地面向下传播到达地层分界面,又反射回地面的总时间,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领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岩性地层油气藏是指在地壳中由岩层和地层圈闭形成的油气聚集。

这类油气藏通常具有较厚的储层和良好的封盖层,储存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受到地质历史、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岩石类型、沉积厚度、有机质含量等都会有所不同,直接影响着油气藏的生成和聚集。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地层会发生褶皱、断裂等现象,形成不同类型的油气藏。

储盖组合:储盖组合是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重要特点。

在理想情况下,储层应具有良好的孔渗性能和连续性,而盖层则应具有较好的封闭能力,以保持油气的聚集状态。

地层对比与圈闭评价:地层对比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地层对比,可以确定有利储层的分布和厚度,进而进行圈闭评价,优选勘探目标。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手段。

包括地震勘探、重磁电勘探等多种方法,可帮助确定储层的物性和构造特征,进而推断油气藏的分布和性质。

钻井与试油:钻井和试油是证实岩性地层油气藏存在的直接手段。

钻井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井液性能,保护储层不受损害。

试油则是对油气藏进行评估和优选的重要环节,可确定油气藏的数量和质量。

开发工程与数值模拟:开发工程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优化油气藏的开发方案。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可以对油气藏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开发方案,提高开采效率。

以某地区大型逆冲断层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例,该油气藏位于一个大型逆冲断层之上,储层厚度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物性和含油性。

通过综合运用地层对比、地球物理勘探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发现了这个具有高产能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储层地球物理学4-岩性勘探勘探思路及解释

储层地球物理学4-岩性勘探勘探思路及解释

库车盐岩变形特征
下第三系盐岩变形特征
T3
T6
T5
T7
T8 T8-2
T8-3 Tg
迪那22
T3 T5
T6
上第三系盐T8岩变形特征
迪那2气田INLINE1209叠偏剖面
盐构造解释技术
盐岩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技术
盐下构造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圈 闭落实难度大。因此,重点针对盐下构造落 实问题,开展速度分析及变速成图方法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解释效果-克拉2
三维射线追踪层位控制法(VP3)
克拉2气田下第三系砂砾岩顶面构造图
二维交储量图
地震T8反射层构造图
KL203
KL205 KL201
KL2
KL204
断裂增多,幅度增大 高点向南偏移,溢出点(东→西)
未用任何井资料对井误差分析表
井名 计算 实钻 误差 平差 KL2 -2207.08 -2127.8 79.2 32 KL201 -2201.04 -2183.5 18.5 -29 KL203 -2217.00 -2153.4 63.6 16 .6 KL204 -2363.17 -2336.4 26.8 -20
礁滩体




塔中62井奥陶系灰岩综合柱状图




4700.5
含生屑亮晶砂

屑、砾屑灰岩,
日气日产2气产9油02油5930036方56方0方方,,
强 反 射
4758
礁滩体
礁后 礁核 礁前
TZ12
TZ80
TZ42 TZ622
TZ30 TZ71
障壁礁 边缘礁 补丁礁 灰泥丘、滩
TZ621 TZ44 TZ62

储层地球物理

储层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勘探1、地球物理勘探的研究内容地下赋存的岩(矿)体或地质构造基于它们所具有的物理性质、规模大小及所处的位置,都有相应的物理现象反映到地表或地表附近,这种物理现象是地球整体物理现象的一部分。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利用相适应的仪器测量、接收工作区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信息,应用有效的处理方法从中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根据岩(矿)体或构造和围岩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做出地质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赋存的位置、大小范围和产状,以及反映相应物性特征的物理量等,作出相应的解释推断的图件。

地理物理勘探是地质调查和地质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地理物理勘探所给出的是根据物理现象对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做出解释推断的结果,因此,它是间接的勘探方法。

此外,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或勘查地质体或地质构造,是根据测量数据或所观测的地球物理场求解场源体的问题,是地球物理场的反演的问题,而反演的结果一般是多解的,因此,地球物理勘探存在多解性的问题。

为了获得更准确更有效的解释结果,一般尽可能通过多种物探方法配合,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要注重与地质调查和地质理论的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地震储层研究的内容地震储层研究是指以地震勘探信息为主,综台测井、试井、地质、采油及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集层的分布情况、岩性变化、厚度变化、物性特征、所含流体情况和油气藏等一项综合的研究课题其目的是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

地震储层研究工作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整个过程。

2.1 油气勘探早期的区域性储层研究一个盆地在勘探早期探井不多,处于已有发现井或尚未钻出发现井的时期,主要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露头地质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及层序地层学的方法预测有利储层的区域展布。

(1)各种类型湖泊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预测各种沉积体系的配置及其空间展布,指出有利储集体的位置,如坡积或滑塌的砂砾岩,洪(冲)积扇、扇三角洲的砂砾岩,河流砂体,三角洲砂体,浊积砂体,滩、坝砂体和生物滩、鲕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我国渤海湾盆地复杂隐蔽 油气藏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30~ 40%,预计在未来的勘探中,复杂隐 蔽油气藏可占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的 60~70%
•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的类型
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分: 地层圈闭油气藏 岩性圈闭油气藏
地层圈闭主要是构造运动、超 覆沉积、削蚀作用等因素,在不 整合面上下的储集岩体被非渗透 性围岩或断层所遮挡而形成的一 类圈闭
*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淋滤作用
S
B 4
盐底
110
113
C-顶
B4
C-顶现今形态
110
113
2 0 5
B 5 B 4
2
K
3
4
5
K
1
7
0
2
1
K
K
1
5
3
5
8 9
1 1 6
8 0 0 1
1 1 5
2
1 0
3 4
7
1 1 0
1 1 3
1 1 2
1
0
1
6
0
0
C-顶古构造形态
淋滤作用
C top
N
89~K3井区石炭系岩溶型地貌特征典型地震剖 面
砂体规模小、相变快、砂层薄,地 震不易分辩
在陆相沉积盆地中,砂体的特点是规 模小、相变快、砂层薄。薄层顶面和底 面的反射波之间的时差小于地震波的周 期,因而薄层的顶面和底面的反射波发 生干涉,这时记录到的反射波是薄层顶 面和底面反射波互相迭加在一起
砂体上倾方向的遮挡条件难以确定
一般情况下,砂体上倾方向逐渐 减薄,受地震分辨率较低的影响, 砂体上倾方向的尖灭点和遮挡条件 在地震剖面上难以确定
dq98248 DQ99248 dq93248 DQ94250
dq98252 Ysdl-q-899483-w-00551 DQ94254 dq98256 DQ94258 dq98260 DQ94262 DQ00263 Y-84-08 DQ94266 DQ00267
-5750 sl-93-01
4650000
包括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圈闭(如各 种扇体、三角洲沉积体、河道、砂坝、 浊积体、礁体等)、与特殊岩性体 (泛指砂岩、碳酸盐岩、生物礁之外) 的有关圈闭(如火成岩、盐岩、泥火 山等)
扇体
层拉平后1号扇时间切片

CH1

管5


层拉平后水平切片

端 管5井 扇
兴隆1 中
扇根
兴隆1
管3
TIME1648(28)切片:总体呈扇形, 具有放射状结构、环带状结构
解释效果-克拉2
三维射线追踪层位控制法(VP3)
克拉2气田下第三系砂砾岩顶面构造图
二维交储量图
地震T8反射层构造图
KL203
KL205 KL201
KL2
KL204
断裂增多,幅度增大 高点向南偏移,溢出点(东→西)
未用任何井资料对井误差分析表
井名 计算 实钻 误差 平差 KL2 -2207.08 -2127.8 79.2 32 KL201 -2201.04 -2183.5 18.5 -29 KL203 -2217.00 -2153.4 63.6 16 .6 KL204 -2363.17 -2336.4 26.8 -20
岩性、物性预测难
一般情况下,在地震剖面上很难看 到单个砂体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 而以薄层席状砂为主
预测砂体形态,厚度变化主要利 用地震资料的速度、振幅、连续性 和频率等参数
不同的岩性相互重叠;在不同的 构造背景下相同岩性的层速度常常 有明显的差别;储层的非均质性强 和砂层中所含流体性质的不同;使 储层预测工作更加困难
-3300 -3800
TZ471
志留系下砂岩亚段
-4300
TZ47
可能发育多条侵入岩脉, 形成复杂构造模式

过TZ40-47井区的连井火成岩剖面
火成岩刺穿遮挡背斜-发育于巴楚地区
海拔(m)
1000
N2a+Q
0 -1000
D
S O2+3
-2000
O1+C3
C2
-3000
C1
瓦基里塔格构造油藏预测剖面
N
S221
古潜山圈闭
古隆起背景上整体构造含油
潜山地貌形态复杂,
落实潜山地貌、岩性圈闭困难
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
储层预测难
油井 干井 水井
岩溶地貌
古地貌解释
构造演化、断裂发育特征研究
潜山顶面立体可视化显示 前 石 炭 纪 古 地 貌 显 示
岩溶储层标定
轮古1井
轮古9井
LG1井潜山顶面相对弱反射 代表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
库车盐岩变形特征
下第三系盐岩变形特征
T3
T6
T5
T7
T8 T8-2
T8-3 Tg
迪那22
T3 T5
T6
上第三系盐T8岩变形特征
迪那2气田INLINE1209叠偏剖面
盐构造解释技术
盐岩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技术
盐下构造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圈 闭落实难度大。因此,重点针对盐下构造落 实问题,开展速度分析及变速成图方法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Q94270 DQ00271 DdyQq809401802107s3
14710000
14715000
14720000
14725000
14730000
14735000
14740000
14745000
迪那2井区地震T6反射层构造图(二维平滑平均速度法)
盐体研究实例
研 究 区
N
盐层厚度:几十米 ---- 3700米左右
46600 00 YQ99267
14710000
14715000
14720000
14725000
14730000
14735000
14740000 y8410
14745000
dq94278 dq98276 dq9810s
DQ00273 dq97272 DQ00271 DQ94270
dq97268 DYQ0909226677 DQ94266 Y-84-08 dq97264 DQ00263 DQ94262
盖层的可靠性难以预测
良好的盖层必须具有致密的岩性、 无裂缝、渗透性差、较高的排替压 力、分布范围和一定的厚度
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盖层与 储层之间的关系、盖层厚度及封堵 性难以预测
油气运移通道预测困难
油气运移通道有储集层的孔隙、 裂缝、断层及不整合面。而储层的 孔隙及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断层的开启 性很难确定,而且有些断层并不 是在所有的时期、所有的地区和 所有的条件下都能成为油气运移 的通道,因而给油气运移预测工 作带来了困难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
以油气资源评价为基础,以富油 气凹陷为目标。
在富油凹陷中不仅二级构造带含 油,在凹陷的斜坡区及深陷带也有 油气藏分布,形成全凹陷整体含油 的局面
在一些富油凹陷中,当油气探明 储量占资源量的50%以上时,应大 力加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工作
对一些油气资源丰富,长期没有 取得重大突破的凹陷或地区,要加 强综合研究,调整勘探思路,采用 适合于这一地区地质特点的方法技 术,加大勘探力度,不断实现油气 勘探的新突破
储层地球物理学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及解释技术
•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的类型
•勘探岩性地层油气藏的难点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
•勘探岩性油气藏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与分布 主要取决于盆地的地质构造背景、 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定的沉积环 境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据1980年统计,全世界共发现石 油可采储量超过5亿桶和天然气可采 储量超过3.5亿立方英尺的巨型油气 田134个,其中岩性地层圈闭油气藏 中,石油储量占43%,天然气储量占 30%
线状极弱相干区( 蓝色)主要为断层 显示 强相干区(红色) 为致密灰岩区; 较弱相干区(黄色 -绿色)可能为储 层发育区。
火成岩伴生圈闭研究实例
火成岩伴生圈闭立体图—英买力
英买7井西火山岩伴生油藏模式
N
断块

披覆背斜
N+E
断背斜
P
T
K
S+C
O1+Є P
地层圈闭
碳酸盐岩岩性圈闭
S+C O2+3
火成岩O遮1+挡Є
扇 根 管3井
扇体
INLINE194
D砂组波阻抗反演剖面上表现出:高 阻抗区、中阻抗区和低阻抗区;
三角洲
三角洲
ES33
ES34
ES3
N
S4
Tg
浊积体
陡坡浊积体
沿陡坡分布的浊积体--王岗阜宁组浊积体系
缓坡浊积体
浊积体
浊积体
水下扇 浊积体呈变振幅、不连续,透镜状或纺锤状,位于盆地或斜坡 上,距物源区有一定的距离。
包括地层超覆圈闭、地层不整合圈 闭、古潜山圈闭、碳酸盐岩岩溶圈闭 等
东河砂岩
下泥岩段
双峰灰岩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不整合圈闭
古 潜 山 圈 闭
古潜山圈闭
F602 H19
Ng Ed S1 ES31 ES32
ES33
ES34 ES3
S4
Tg
S256 A30 A3 S259 C4 C20 C5 C11
dq98260
DQ94258
dq98256 Y-84-05 DQ94254 dq98252 dq93248
DQ94250
dDQq9998248
DdQq9948224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