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者行为后半部分

合集下载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国内旅游者 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
总结:关于旅游者的划定标准
指标
是否跨越国境 时间(1年、6个 月和24小时) 目的
划定的类型
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 划定居民、游客、旅游者、一日 游游客等的标准 区分旅行者与旅游者或者游客 西方国家的标准、我国的要求 (10公里以上才是游客)
距离
下列人员是否属旅游者:
行,时间不超过十二个月,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得经济利
益。
国内游客又可以分为两类: C 、国内旅游者 ――在访问地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至少停
留一夜的国内游客。
D 、国内一日游游客 ――未在访问地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中过夜
的国内游客。
判断:下列出游目的中,哪些属于旅 游者?
娱乐、工作、健康、探亲、商业、
国际游客又可以分为两类: C、国际旅游者 ―在访问国家的某个公共或私人住宿设施
中至少停留一夜的国际游客。
D、国际一日游游客 ―未在访问国家的公共或私人住宿设
施中过夜的国际游客。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空间要素
离开住地
旅游目的地
5
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
国血统华人)。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3.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国内居民离开常 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 留一夜,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者不包括七类人员: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 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 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5、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海外游客: >24小时 海外旅游者
来华旅游
的外国游
客。
<24小时 海外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 >24小时 国内旅游者 在国内其它
地方旅游的
我国大陆居 <24小时 民。
国内一日游游客
8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三、标准衡量
国内游客的分类 国内旅游者:至少停留一夜 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常驻地10公里6小时以上24小时内;
第一节 旅游者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第三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第四节 旅游者空间行为
第五节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讨论与思考
2 [封面]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一节 旅 游 者
离开常住地到其它地方逗留的人,目的是为了娱乐、度 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广州
广州
0 2000万 差 最好
肇庆 韶关
100 300万 200 270万
中 中等 珠三角是主要客源地 好 最差 (1997年资料)
19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②旅游地的可达性与吸引力成正比 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富且很有特色的旅游地 极具吸引力,能使游客克服距离阻力前去旅游。 ——可达性增加
短暫停留的侨民等。
2、国内旅游者 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小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 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4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3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旅游地理学(第三版)03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a. 指在访问地或访问国停 留时间超过12个月; b. 指在访问地或访问国停 留时间为12个月或不足12 个月; c. 从接待国的角度看,如 果他们不是以合法方式进 入这个国家,他们不能算 作游客; d. 当他们往返于出发地或 出发国和执行公务的地方 之间或他们在调遣中时 (包括与他们一起旅行的 受赡养者和佣人); e. 当他们往返与出发地或 出发国和他们执行公务的 地方之间(包括与他们一 起旅行的受赡养者和佣 人); f. 包括押送人员

年龄
旅游偏好
职业 学历
3THIRD 决策行为 — 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现实机会
可达机会X
H11
H12
H13
H14
H15
H21
H22
H23
H31
H32
H33
H24
H25
H41
H42
H51
H52
… H1n … H2n
感知机会Y

… …
Hn1
Hn2
Hnn
3THIRD 决策行为 — 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1FIRST 旅游者 — 定义— 国内定义
2.入境(过夜)旅游者
指入境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入境一日游游客
指入境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过夜)旅游者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 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 者;(3)常住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 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往来 的边民;(6)回内地(大陆)定居的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和原 已出境又返回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03章 旅游者行为

03章 旅游者行为

信息资料,这些渠道包括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 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第三步是评价对比,旅游者对收集到的信息比较 和评判,对各个旅游目的地、各种旅游路线和旅 游方式进行选择并作出决策。
第四节 旅游者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2、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
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 限制。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交通时间和游玩时间的比 值小于某个临界值时,作出旅游决策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以便消除感知环境差异 •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 B,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
•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
当低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是以后,最求高一 级的需要就成为继续奋进的动力。 •在某一个时刻,可能存在好几种需要,但各类需 要的强度,不是均等的。 •这是研究旅游动机的基础,当人们满足了温饱之 后,就自然而然地追求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动机 就是人们在满足了最低生理要求后提出来的。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旅游者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旅游者
• 一、国际上的定义 • 1.国际旅游者:今天世界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旅
• 1. 2. 3. 4. 5.
游者定义是1976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所确定的, 具体内容如下: 下述几类不属于国际游客: 为移民或获得一个职业而进入其它国家的人 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 隶属于上述分类的任何个人 避难者、流浪者或边境往来工人 逗留时间超过1年的人
游地旅游
A,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最著名的几个城市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次数与所有重点城市接待人

旅游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旅游概论 第三章 旅游者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ㆍ马斯洛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 提出人类的基本需要有五种: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受尊重的需要 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二节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旅游动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哪种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指导旅游服务工作有重要意 义,但并不能完全解释人们外出旅游是出于何种需要的 问题。
第二节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逗留时间超过一年的人
市场需求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第二节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一、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
家庭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前提之 一和重要物质基础。但真正决定能否实现旅游活动 的家庭收入水平实际上是指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水平。
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 消费-日常生活必须消费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三、国内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一)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84年,世界旅游组织参照罗马会议对国际旅游者的 定义给国内旅游者下了一个定义,以求得国际间的一致 和可比性。
任何因消遣、度假、体育、商务、公务、会议、疗养、学习 和宗教等目的而在其居住国内进行24小时以上、一年之内的旅 行的人,均视为国内旅游者。
多中心型的人,特点是思 想开朗、兴趣广泛多变。 行为上表现为喜新奇、好 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 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打交道和相处。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三)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等:
为移民或就业而进入目的 地国家的人 以外交官或军事人员身份 访问该国的人 上述人员的随从 避难者、流浪者以及边境 工作人员 逗留时间超过一年的人
但包括下列人员:
中途停留在该国的外国轮 船或飞机的乘务人员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第三章旅游者

4.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规定):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 为“海外游客”,包括:
(1)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 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2)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 同胞。
(3)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 国同胞。
不纳入“海外游客”统计之列人员:
2、差旅型旅游者:以业务为主要目的,兼顾 观光旅游的人,包括公务旅游者、商务旅游者、 学术教育旅游者等。
1)需求内容上选择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 2)出行次数频繁。 3)消费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4)不受季节气候影响。 5)选择自由度小。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求学、疗 养治病、购物及其他家庭事务和个人事务而外出旅行 的人。特点:
日本心理学家今井省吾指出,现代人的 旅游动机含有“消除紧张的动机”、 “社会存在的动机”和“自我完善的动 机”。
5、郭亚军因子分析分类
郭亚军等(2002)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 国民生活课题组的“旅游度假者动机测 定表”抽样调查所获得的基础数据分析, 发现旅游度假者动机的重要性呈梯状。 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4项旅游 动机综合变量进行归纳,形成4个大旅游 动机(因子),即社会因子、放松因子、 知识因子和技能因子。
1)具有合家消遣的特点。
2)对出游时间、旅游目的地缺少选择的自由。
3)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
二、不同心理类 型旅游者及其特 点
1、理智型
2、冲动型
3、选价型
三、旅游决策 行为的影响因 素
1、感知环境 (1)旅游者对
距离的感知 (2)旅游者对
旅游地形象的感 知
2、最大效益原则
帕洛格以数千美国人为调查样本,对他们的个 性心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人们可以 被分为如下五种心理类型。

旅游营销与策划第三章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营销与策划第三章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营销与策划第三章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是指对旅游消费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决策旅游行程、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消费决策等方面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深入理解,旅游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市场细分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评估比较、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

需求识别是指旅游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有旅游需求以及对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信息是指旅游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包括亲身体验、口碑传播、媒体报道等。

评估比较是指旅游消费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购买决策是指旅游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并实际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

最后是后续行为阶段,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和重购意愿进行评估。

其次,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包括个体的人口统计特征、个体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特征。

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和职业等因素。

心理特征包括旅游动机、旅游态度、旅游知识和价值观等因素。

行为特征主要包括旅游经验和旅游决策风格等因素。

外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和旅游支出能力等因素。

市场环境因素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和价格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因素。

最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市场细分是指将旅游市场按照其中一种标准进行划分,以便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并为他们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

市场细分可以按照地理位置、个体特点、行为特征和需求特征等进行划分。

地理位置细分可以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划分,例如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 旅游者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三章 旅游者
二、我国关于旅游者的解释
(一)我国关于国际旅游者的解释
凡是来我国参观、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或从事贸易、业务、体育、宗教活动、参加会议等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均属我国的国际游客。
(二)我国关于国内旅游者的解释
国家统计局对国内旅游者的概念做如下界定:国内游客是指为了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其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其出游的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谋取报酬的人。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具、多媒体教室等。
主要教
学内容
及过程
【旧课复习】
【导入新课】
什么是旅游者?同学们大多都是从外地到江门来念书的,算不算旅游者?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旅游者概念
一、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
1.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8.湖北大学马勇教授的分类
(三)影响旅游动机形成的因素
1.个性心理特征
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旅游动机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坦利·帕洛格将人的心理特征分为五种类型:即自我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中间型、近多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2.个人自身条件
就性别而言,女性旅游者的出行主要出自于文化动机、购物动机、浪漫动机等,而男性旅游者的出行动机则更多的与体育锻炼、探险、度假等有关。
1.德国学者格里克斯曼
德国学者格里克斯曼将旅游行为的动机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心理的动机、精神的动机、身体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
2.日本学者田中喜一的分类
3.日本学者今井省吾的分类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课件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课件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一、国际上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
1、国际旅游者 到另一个国家旅行的人,其目的是:
①娱乐、医疗、宗教、探亲、运动、会议、学习或过境 ②中途停留的轮船或飞机的乘客 ③逗留时间<1年的外国商业、企业人员,外国雇员、
短暫停留的侨民等。
2、国内旅游者 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小于1年的人,其目的是娱 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海外游客: >24小时 海外旅游者
来华旅游
的外国游
客。
<24小时 海外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 >24小时 国内旅游者 在国内其它
地方旅游的
我国大陆居 <24小时 民。
国内一日游游客
8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三、标准衡量
国内游客的分类 国内旅游者:至少停留一夜 最长不超过6个月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常驻地10公里6小时以上24小时内;
二者统一于
Excursionists
(游客)
(短途旅游者)
6 [目录] [资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罗马会议规范的特点: ——规定了旅游者、游客及旅行各自的技术界定; ——便于综合统计和分类统计; ——游客的界定不以其国籍而定。
此定义存在的问题: 至少逗留24小时——旅游者 小于24小时——游览者(短途旅游者) 逗留一个月、半年?一年?上限是多少?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2. 罗马会议的规定 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 业外,基于任何原因 到一个不是自己常住 的国家访问的任何人
Tourists
到一个国家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旅 行目的以娱乐、度假、疗养保健、学习、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三节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从旅游决策的角度,可以将旅游活动分成两类: 一类是旅游者实际不参与决策或对旅游目的
地选择余地很小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商务 旅游、团体福利旅游等; 另一类旅游则相反,其决策由旅游者本人完 成,或在家庭成员、旅伴之间协商作出,如 各种形式的自费旅游。
16
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本章的主要内容
旅游者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2
第一节 旅游者
一、国际上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它国 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又分为国际旅游者(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 施中度过至少1夜的游客)和国际短途旅游 者(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少于1夜的 游客)。
23Leabharlann 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
中尺度空间范围:省内、地区内。 小尺度空间范围:县(市)内、风景 区内。 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24
第五节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资源个体的评价 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外动力 和中间条件 1.内 动 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 本需求之一; 2.外 动 力: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 互作用; 3.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 件。
12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有三个: 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1.互补性: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构成 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 2.替代性:当游客从A地向B地移动时,A和B两地间 介入了另一个与B地一样性质的旅游地,从而产生 替代作用,如大连和青岛。 3.可达性: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具有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如2012年底开通的 哈大高铁,长春到大连只需2.5小时。

旅游心理学第二讲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二讲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 (一)客观因素
• 1、旅游刺激物特性较强 • 2、重复的次数越多——反复出现 • 3、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变化的旅游刺激 • 4、新奇独特旅游产品
容易引起人们的旅游知觉。
• 运用图例理解知觉整合原理
• 闭合原理 • 相似原理 • 接近原理 • 图形——场地原理
• (一)闭合原理 • 闭合原理(principle of closure) • 是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 • 失元素的倾向。
• 3、期望与经验 人总是感知他所期望的东西。 知识经验越丰富, 感知内容和深刻。
• 4、个性 影响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组织和感知方式。
• 5、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主动感 知,不良的情绪影响感知内容。
三、知觉的特性
• (一)选择性注意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1、选择性注意容量的有限性
•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是知觉的特性、影响旅游知觉 的因素。重点旅游条件的知觉。
关键词:
• 旅游知觉、 • 知觉选择性、 • 知觉理解性、 • 距离知觉、 • 时间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二、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主观因素 三、者的知觉 第四章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第七章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 响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人的行为依赖于对他所生活的环境的看法。 看法是通过感觉、知觉作用产生的。 “知觉世界”或“认知世界”。
•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知觉的基本 原理和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知觉,以及知觉对旅游消费 决策的影响。
• 轮船:影响知觉的因素 • 轮船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 休闲娱乐设施 • 服务项目 • 服务员的态度

第3章 旅游者行为【精选】

第3章 旅游者行为【精选】
• 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 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 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 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其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 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 获得报酬的人。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 返的人不属于游客 。
国内一日游游客:离开惯常居住地10km以上, 出游时间超过6h,不足24h,并未在境内其他地 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出境游客 出境(过夜)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出
境旅游,并在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 设施至少停留一夜的游客。
出境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出境旅
游,在境外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并未在境外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游客。
过至少1夜的游客。
• 国际短途旅游者:指利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 施少于1夜的游客。
• 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
时而少于1年的人。
• 国内短途旅游者:指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不
超过24小时的人。
• 不属于游客:移民、职业、外交人员、军队人 员、避难者、流浪者、边境往来工人、逗留时 间超过1年的人。
过境
• 国际旅游者
(2)1963年罗马会议提出“游客”、“旅游者” 和“短途旅游者”3种人。
游客的定义为: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职业以外, 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访问的人。
游客
旅游者(逗留至少24小时)
短途旅游者(一日游游客) (逗留不到24小时)
• 国际上常见定义
• 国际旅游者:指在目的地国家的接待设施中度
替代性起两种作用:一是节省交通费用;二是起过 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 作用。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第3章 旅游者行为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 一、旅游需要分析
• 旅游动机: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 部动因或动力。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
• 普洛格(Plog,1974)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是学 界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 • 普洛格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是与旅游者人格(个 性)分类结合在一起的。
• 尽管普洛格理论为理解旅游者提供了一
获得报酬的人。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
返的人不属于游客 。
• 国内官方定义 • 游客按出游地分为国际游客(入境游客) 和国内游客: • 按出游时间分为旅游者(过夜游客)和 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入境游客
入境(过夜)旅游者:入境游客中,在我
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 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入境一日游游客:未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 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
• 国际游客中,那些居住在巡游 船上上岸游览的乘客属于?
• 二、国内官方定义
• 游客: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 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 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或 常住地)到其他国家(或其他地方),其连续
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或
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
(2)替代性
当游客从A向B移动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与 B一样性质的旅游地C,从而产生替代作用,引起游客原
定终点的替换。
替代性起两种作用:一是节省交通费用;二是起过
滤器作用,它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距离的相互
作用。
(3)可达性
①一般遵从空间作用的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越长,
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三)专门层次: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添加标题
预订和支付:预订机 票、酒店、门票等, 完成支付
添加标题
行前准备:准备行李、 证件、行程规划等
添加标题
旅行体验:体验旅游 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美食美景等
添加标题
反馈和分享:分享旅 游体验,为下一次旅 行提供参考
旅游者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第五章
旅游者行为的引导
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包括行程安排、景点选择等 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提高旅游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引导旅游者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和误解
旅游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的特点
季节性:旅游 者行为受季节 影响,如夏季 避暑、冬季滑
雪等
地域性:旅游 者行为受地域 影响,如去海 边度假、去山
区徒步等
目的性:旅游 者行为有明确 的目的,如观 光、休闲、探
险等
群体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群 体性,如家庭 出游、朋友结
伴等
消费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消 费性,如购买 纪念品、品尝
当地美食等
体验性:旅游 者行为注重体 验,如参与当 地文化活动、 体验当地生活
方式等
旅游者行为的规律
季节性:旅游 者行为受季节 影响,如夏季 旅游者多选择 海滨、山区等
避暑胜地
周期性:旅游 者行为具有周 期性,如节假 日、周末等旅
游高峰期
地域性:旅游 者行为受地域 影响,如不同 地区的旅游者 对旅游目的地
增长见识:了解不同文化、历 史、地理知识
社交需求:与家人、朋友共度 美好时光
自我实现:实现个人梦想,挑 战自我极限
旅游者行为的决策过程
添加标题

第三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一节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二、旅游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六)按旅游目的分类 (1)度假旅游; (2)商务旅游; (3)公务旅游: (4)会议旅游; (5)探亲访友旅游; (6)医疗保健旅游; (7)求学旅游; (8)宗教旅游; (9)体育活动旅游;
第三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二节 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外部因素 二、经济因素 (二)个人富裕 社会富裕并不等同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富裕,因此一个人要想成为旅
游者还必须个人富裕。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或其家庭的富裕程度往往决定 其能否实现旅游及其旅游消费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能否 实现旅游的经济条件是其可任意支配的收入。当家庭或个人的收入尚不 足满足购买生活必需品时,该家庭或个人很少会外出旅游。因此只有实 现了个人富裕,个人才能成为旅游购买者。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凡可自由 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或家庭就都会外出旅游,事实上许多个人富 裕程度相当高的个人或家庭却小愿意外出旅游。据日本白皮书显示, 1991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达20185美元,可以说日本人出国旅游是完全 可能的,然而其海外观光者仅占日本总人口的8.6%。因此,可自由支 配收入水平只是经济上的影响因素,而非唯一决定性因素。
者放在第一位,对顾客进行研究分析的重要任 务就是对旅游者购买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这不 仅对激发旅游购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旅 游服务和旅游者后续行为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
第一节 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三、研究旅游者购买行为的作用与意义 (二)是旅游企业市场决策的基本依据 旅游企业决策的基础是了解游客需求、分析游客购买行为。面对
旅游日的地的活动完全自由,如同自由旅游。 (8)组合购买。旅游者从小同地方到达旅游目的地,然后在当地

旅游地理学第三章

旅游地理学第三章

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感知环境 最大效益的原则
• •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o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o 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
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旅游偏好
• • •
年龄 职业 学历
二、普雷德(Pred)度假 普雷德( ) 者决策行为矩阵
1967年,普雷德提出一个度 年 假者决策行为矩阵,矩阵中, 假者决策行为矩阵,矩阵中,H11 表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至Hnn表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显 表示不同的旅游目的地 只有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 然,只有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感 知机会) 知机会)和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 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机会),才进 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机会),才进 ), 入旅游决策, 入旅游决策,成为真正后选的旅游 目的地(现实机会)。 目的地(现实机会)。
三、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中间条件和外动力。 旅游动力由三部分构成:内动力、中间条件和外动力。 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内 动 力:即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 中间条件:即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 外 动 力: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即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海外旅游者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在我国旅游住宿设 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海外一日旅游客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 指来华旅游入境的海外游客中,未在我国旅游住宿 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设施内过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相互关系 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 一般来讲,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的出现,是在较低 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层次的活动行为出现之后。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后半部分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后半部分
看岳”? • 举例说明正、负近邻效应 • 三、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 • 环形节点形
传说 宗教 独特性
建筑 评价者 评价高 评价高 夸大
旅游者 不了解 吸引力 重视知 小 名度和 旅游时 间比
第六节 游客的市场调查
• 按资料的来源和性质分
第一手资料 调查法(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
第二手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 ·企业内部材料 ·旅游报刊、杂志、调研专辑 ·国际和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旅游市场调
p41-:一个旅游决策实例
旅游时间 拟花费 目的地
收集目的 地信息
旅游偏好 旅游方案
目的地 旅游线路




















• 旅行社如何了解旅游者的决策心理及决策过程, 为旅游者制定出符合心意的旅游线路?
第四节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 三个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大小
尺度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研 机构年报及其他资料。
• 调查是基础;分析是手段;预测是目的
• 通过对市场现状进行调查,获得一手或二 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及其他市场分 析的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解剖,寻找相关 的有用信息;对目的地旅游市场或某种类 型的旅游市场进行预测,为旅游开发部门 及旅游相关行业提供支持与参考。
一、问卷的流程
• 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特征 • (除了同于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之外) • 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 在居住地附近旅游 • 在暂住地附近旅游 • 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 目的地风景和路程中的风景。
第五节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考:
• 学校共有1000名学生,每班50名,共20个班。如果计算出总的抽样 样本为100名,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抽取多少 名学生?如何进行抽取?
• 抽样间隔,起始点
广州市间隔年旅游市场调查研究
• 分层: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 业
• 每个层次的人数 • 采用不重复抽样确定总体调查样本
三、旅行距离决策模式
• 旅游者旅程的长短是根据一定条件决定的, 最重要的条件是时间、费用和旅途不适
• 德国经济学者霍斯特 ·托特认为,如果时间 限定,则旅行距离也是限定的
• 旅行距离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旅程 费用,二是旅途不适和疲劳
• 旅游无差异曲线:旅游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选择不同 的旅游方式满足程度是无区别的,每一距离都有各自的旅 游无差异曲线(1000元,北京,飞机,火车,满足程度是 无差异的,地点是定的)。不同距离(意味着不同的旅游 方式)有不同的旅游无差异曲线
• 旅游消费可能线:表示在一定的旅游费用和旅游方式价格 的条件下,费用和不适的组合。预算基础(资金能力)和 不适承受能力决定旅游消费可能线(1000元,旅游方式为 火车,能够购买多种的旅游产品,选择远的地方,舒适程 度降低,近的地方舒适程度高),因此旅游消费可能线, 代表的是购买旅游产品的可能,客观上表示不同的距离。
• 旅游资源:(最大信息收集量,增加感知距离):自然和 人文景观规划注意事项
• 开发及规划:(最小时间比):旅游项目的丰富程度、旅 游线路
• 旅游线路设计:决策行为(时间、距离、不适程度、偏好) • 旅游宣传:增加感知机会(网络、报刊、定点、大篷车) • 旅游设施安排(不同空间行为的安排)
• 一、资源个体的评价 • (专家和旅游者,谁说了算) • 旅游价值,美誉度与知名度 • 评价不准确导致市场定位不确定 • 二、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
• 二、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特征 • (除了同于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之外) • 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 在居住地附近旅游 • 在暂住地附近旅游 • 2、旅行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 目的地风景和路程中的风景。
第五节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而且以此来考虑资源评价和开发、接待设施的选址,可以 得到许多仅从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出发进行研究所得不到 的结论
看岳”? • 举例说明正、负近邻效应 • 三、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 • 环形节点形
传说 宗教 独特性
建筑 评价者 评价高 评价高 夸大
旅游者 不了解 吸引力 重视知 小 名度和 旅游时 间比
第六节 游客的市场调查
• 按资料的来源和性质分
第一手资料 调查法(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
第二手资料:来源主要有三个 ·企业内部材料 ·旅游报刊、杂志、调研专辑 ·国际和区域旅游组织和专业旅游市场调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 1、旅游者的可达机会随距离增加而急速衰减 • 2、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历史沉淀的人文
事象得以提高
• ?设计备选答案(可达机会;感知到的),发放 调查问卷,计算比例,绘制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 会与可达机会图表,认识旅游市场(现实机会, 选择机会),市场营销(在现实机会以外的旅游 地的策略)
(二)问卷的获取及分析
问卷调查设计
社会 调查 分析 方法
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问卷设计
评价单元与调查区域划分 抽样方法与调查样本量确定
调查与数据搜集 问卷数据审核整理 问卷基础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
统计 分析 方法
(三)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方案设计,是实地调查开始之前的第一步 工作,包括:明确调查目的、内容、范围、方式 以及培训和编制调查进度计划表等。 1、调查目的 摸清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特征以及游客对旅游景区 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使旅游景区更加全面地了解 游客的特点, 掌握景区应该改进的地方,为旅游 营销策划、旅游景点布局规划以及旅游设施的改 进提供依据。 了解旅游客源地针对某种类型旅游的潜在及现实 客源市场的特征、偏好,为旅行社的宣传以及相 关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有可能的数量组合。
• 无差异表
• ([旅游]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的[旅游]消费组 合)
组合方式 A B C D
X-不适 1 2 3 4
Y-价格(费用) 12 6 4 3
()
旅游无差异曲线

格 费 12
A

9
B
6
C D
3
0
1
2
3
4
不适
• 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消费者把他的收 入用于消费支出时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 (或服务)的所有可能的数量组合
• 2、问卷数量:发放份数、回收份数数、有 效份数(回收率、回收有效率)
• 3、问卷审核整理:初步筛选、抽样回访、 整理、汇总,使分散变集中、无序变有序、 杂乱变清晰,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 严重缺答的问卷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一)引言(封面信) • “我是谁” • “调查什么” • “为什么调查” • “保密性措施”
效用、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
• 效用:消费者的满足程度 • 基数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数来衡量效用
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 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
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 排列顺序的方法 • 无差异曲线: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的消费组合 • 预算线(消费可能线):消费者把他的收入用于 消费支出时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或服务)的所
• 问卷的探索性工作(初稿、试用)
语言及提问方式
• 1、问题尽量简单,不用复杂抽象的概念 核心家庭 2、避免双重含义 您对休闲娱乐、体育健身设施满意吗?
三、评价单元与调查区域确定
• 调查区域:旅游地或者某旅游客源地 • 评价单元:旅游地可以按照旅游景区、景
片及景点来确定单元;旅游客源地可以按 照行政区划来确定评价单元(市——区— —街道——居委会)
2
四、抽样方法与调查样本量确定
(一)样本总量确定 1、不重复抽样公式
n t2 2 N /(N Vx2 t2 2 )
2、经验公式:至少要占总量的3%~5%
• (二)不同区域的样本数
• 方法:分层样本抽样(类型抽样)
•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 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分层抽样法确定样本 数量的常见方法就是分层定比,即各层样本数与该层总体数的比值相 等。例如,样本大小n=50,总体N=500,则n/N=0.1 即为样本比例, 每层均按这个比例确定该层样本数。
体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即拦截在此地点的居民进行调查 和访谈。
交叉控制配额(性别、年龄) :在进行方便抽样
(拦截) 时,要注意对被访者个人特征的控制。主要控 制两个方面:一是性别,男女比例尽可能一致;二是年龄, 要求被访问者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
(六)调查组织与实施
• 1、方式:网上调查(无法控制调查人员特 征)、调查公司、学生、邮寄
• 调查人员的界定 • 景区游客(时间、地点) • 旅游客源地区域内的目标群体:覆盖性
(以什么为划分标准?) 间隔年群体、度假群体(国外:人均年收入
达到800美元,出国旅游需求随之产生)
(五)调查方式
等距随机抽样:调查员先熟悉调查区域(社区居委会)
的范围,然后尽可能均匀等距地进行样本量随机采集。
方便抽样(社区拦截):在均匀分布的地点上,具
• (一)问卷的分类 • 调查问卷的类型:“目的地”与“游客细分” 某个旅游景区的游客行为分析 某个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分析 某个区域某种类型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某个区域的游客市场调研
举例:广州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研;广州市民对旅 游目的地的可达性与感知性调研间隔年旅游市场 调研;西安市游客行为调查;南澳游客满意度调 查;
• 特征(年龄、收入、家庭、闲暇、职业、职位)
• 出游时间、动机(调查类型市场的细分)、出游 率、出游方式、获取信息方式、出游地点选择、 时间
• 针对旅游类型:(花费、商业活动、设施的要求、 综合型旅游地)
• 思考: • (1)调查问卷类型 • (2)目的性极强体及位置
研 机构年报及其他资料。
• 调查是基础;分析是手段;预测是目的
• 通过对市场现状进行调查,获得一手或二 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及其他市场分 析的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解剖,寻找相关 的有用信息;对目的地旅游市场或某种类 型的旅游市场进行预测,为旅游开发部门 及旅游相关行业提供支持与参考。
一、问卷的流程
涉及的空间范围
省际、全国、国际 省内、地区内(市内) 县(市)内、风景区内
• 一、 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的特征 • 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 • 高级别的目的地,高级别的旅游点 • 质量上求“高” • 游憩:外地客重“游”,本地人重“憩” • 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 数量上求“多” • 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 避免走回头路
10
0 10
50
12%
6%
18%分布在500km以外
21%
21%分布在50-500km范围内
24%分布在15-50km范围内
37%分布在距城市15km的范围内
80%以上的市场 分配于距客源地 500km以内范围
500
1500
出游距离/km
四、旅游决策过程
• 旅游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 第一步:认识需要阶段 • 第二步:信息收集阶段 • 第三步:评价对比。
p41-:一个旅游决策实例
旅游时间 拟花费 目的地
收集目的 地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