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精选】
【大学】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

▪ 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 ▪ 旅游线路影响旅游效果
整理课件
西安市游客空间行为概况
大尺度游 客密集区
中小尺度游 二 客密集区
城墙
钟楼、回民街
革命公园
二
长乐公园
大尺度区国际或 省外游客多,景 点级别高。
中小尺度区省内 或本市居民多, 景点级别较低。
环
长
小雁塔
安
陕西历史博物馆
整理课件
核心景点:法门寺 支线景点:茂陵、太白山、 周原遗址。
整理课件
环型旅游
▪ 旅游者在 既定的目
九寨沟 黄龙
标区域内
旅游几个
目的地
都江堰 青城山
散客自助游
整理课件
武侯祠 川蜀文化
基营式旅游
▪ 以主体目 的地为大 本营,作 放射状旅 游。
黄帝陵 延安 陕北文化
主体大本营 西安市 古都文化
以西安市为大
本营,向周围
路
环
兴庆公园 大雁塔
大唐芙蓉园
旅游空间行为常见的五种形式
线型旅游
支线 景点
环型 旅游
单一目 的地型
客源地
基营式
核心 景点
链式 旅游
整理课件
单一目的地旅游
▪ 旅游者
卡纳斯
的大部
分旅游 拉萨
活动集
中在一
延安
个目的
地。 西安
整理课件
线型旅游
▪ 一条线路 上的多个 旅游目的 地
▪ 存在主次 之分
▪ 主要目的 地只有一 个
▪ 这些需求因素包括:疗养、学习考察、购物、 探亲访友等,甚至还包括满足子女的需求。
整理课件
旅游者三种尺度的空间行为
2014004(旅游者流动规律)

文明旅游--旅游者的素质修养
(三)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出境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二、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世界旅游组织第六次一般性全体大会于1983年9月17日至26 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召开,提出了《旅游权利法案和旅 游者守则》 1.旅游者必须尊重过境地和逗留地在政治、社会、道义和 宗教方面业已确立的秩序,并遵守所实行的条法和规定。 2.在这些地方,旅游者还必须做到: (1)对东道国的习俗、信仰和行为显示出最大的理解,并 对其自然和文化遗产显示出最大的尊重; (2)不过分强调存在于旅游者和当地人之间的经济、社会 和文化差异; (3)对东道国的文化应持接受的态度,因为这是构成人类 共同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4)不能从事娼妓活动而剥削他人; (5)不能买卖、携带和使用麻醉品和其他被禁毒品。
作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在旅游过程中看到过哪些不文明的旅游行 为?你认为怎样才能减少旅游者的不文明旅 游行为?(每个小组讨论后,形成观点和具体 措施)
社会调查 关注和盘点2014年国庆旅游黄金周
1、哪些地方是热点景区? 2、哪些类型的旅游形式比较火爆? 3、国家和各个地方采用哪些手段保证国庆旅游黄金周 老百姓顺利、安全、愉快地旅游?(举一些有特色和代 表性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施行 ,力度如何?使整个旅游市场有哪些变化?(举例) 5、哪些景区推出最有特色的国庆旅游项目或产品 6、今年国庆旅游黄金周中出现哪些意外情况,相关部 门是怎样进行处理的?(举例)
游客日常行为规范(范本)

游客日常行为规范(范本)
游客日常行为规范(范本)
为了维护旅游景区的良好秩序,保护环境和文物,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我们制定了以下游客日常行为规范。
请游客们遵守以下规则:
1. 尊重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 尊重文物古迹,不得涂刻、乱扔垃圾、踩踏或破坏文物。
- 保护自然环境,不乱丢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垃圾。
- 不采集、破坏或干扰野生植物和动物。
2. 遵守景区秩序和规定
- 遵守景区的开放时间和参观路线。
- 不随意攀爬、跨越围栏或禁止标识。
- 不在非指定区域使用自行车、滑板、滑轮等有害设备。
- 遵守游览队伍秩序,不插队或蜂拥进入景点。
3. 文明礼貌待人
- 保持良好的礼貌,尊重景区工作人员和其他游客。
- 不进行辱骂、恶作剧或打闹行为。
-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闹或嬉戏。
4. 保持安全意识
-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并保管好。
- 遵守安全警示标志,不进行危险动作和违规行为。
- 在需要时穿戴安全装备,如救生衣、头盔等。
5. 爱护公共设施和景观
- 不随意破坏公共设施和景观,如座椅、扶手、树木等。
- 不在禁止吸烟区域吸烟,妥善处理烟蒂。
- 不在景区水域游泳或投掷物品。
请大家遵守以上游客日常行为规范,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安
全的旅游环境。
如发现他人违规行为,可提醒对方遵守规定或向工
作人员报告。
感谢您的合作!
> 注意:此为范本,具体规范可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及与资源和市场的空间关系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及与资源和市场的空间关系
游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和资源与市场的空间关系: 在大尺度空间上,旅游者行为规律为做闭环状旅游,避免走回头路。
旅行距离与旅游收入链长、收入点设置和收入量正相关旅行距离与收入链的长度成正相关,距离越长,所涉及的旅游产业的要素就越多,旅游设计中的收入点就越多。
所以长距离旅游者,特别是跨国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收入有很大影响。
所以在旅游项目设计定位中,在资源与其他旅游产业配套要素允许的前提下,入境旅游者或长距离旅游者是目的地重要的潜在收入来源和重点营销的对象。
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
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它起始于剩余劳动出现之时,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展。
1986年,全世界参加旅游的人数已达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旅游记述大量地见诸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中。
如《水经注》、《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
中国的方志也含有极为丰富的古典旅游资料。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规律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规律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一)旅游需要分析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旅游动机及其种类旅游动机是促进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1、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江旅游动机归为四类(1)心情的动机:思乡、交际、信仰等(2)身体的动机:治疗、保养、运动等(3)精神的动机:知识需求、见闻需求、快乐的需求等(4)经济的动机:购物、商业等2、美国学者罗伯特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1)身体健康的动机:休息、运动、治疗等(2)文化动机: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语言和宗教等(3)交际动机:结识朋友、探亲访友、摆脱日常工作(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考察、交流、会议以及从事个人兴趣研究等(三)旅游动机的激发1、旅游动力的三个组成部分(1)内动力:人的旅游动机,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2)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3)外动力: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条件(1)互补性(2)替代性(3)可达性(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2、提高层次——娱乐活动和购物旅游3、专门层次(1)休养、疗养旅游如避暑、温泉(2)会议旅游如重大国际会议、奥运会等(3)宗教朝拜如沙特麦加城(4)各种科考、调查活动等二、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几个概念:(1)旅游决策行为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成为旅游决策行为。
(2)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3)感知距离与客观距离相对应,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以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来衡量,还受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
2、主要影响因素(1)感知环境: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2)最大效益原则A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B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3)旅游偏好(常从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考虑)(二)旅游决策过程旅游决策过程分三步:1、第一步是认识需要阶段2、第二步是信息收集阶段3、第三步是评价对比思考:如果你出售你的旅游产品,应该如何做?三、旅游者的空间行为1、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以决策行为为基础,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可把旅游空间行为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004(旅游者流动规律)

国内游文明行为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 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 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 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三)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出境游文明行为指南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注重礼仪,保持尊严。 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衣着得体,请勿喧哗。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女士优先,礼貌谦让。 出行办事,遵守时间;排队有序,不越黄线。 文明住宿,不损用品;安静用餐,请勿浪费。 健康娱乐,有益身心;赌博色情,坚决拒绝。 参观游览,遵守规定;习俗禁忌,切勿冒犯。 遇有疑难,咨询领馆;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对其自然和文化遗产显示出最大的尊重;
(2)不过分强调存在于旅游者和当地人之间的经济、社会 和文化差异;
(3)对东道国的文化应持接受的态度,因为这是构成人类 共同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4)不能从事娼妓活动而剥削他人; (5)不能买卖、携带和使用麻醉品和其他被禁毒品。
《旅游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指南》 (国家旅游局,2013年9月)
1、做好文明教育 2、出游前,对旅游者进行为文明旅游行为教
育 3、强化旅行社管理 4、加强景区管理,培养文明意识 5、加强公众宣传,曝光不文明旅游行为 6、培育旅游者的国民意识 7、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对游客加强宣传
教育,另一方面要有惩罚措施。
文明旅游--旅游者的素质修养
《指南》指出,旅游者还应该履行文明旅 游义务,包括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 明行为规范。
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是我们走出熟悉的环境,去探索未知世界、领略不同风景和文化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享受旅游带来的快乐和放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做一个文明的旅行者。
文明旅游,首先体现在遵守公共秩序上。
无论是在机场、车站,还是在景区、酒店,我们都应该自觉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注意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乘客的休息和心情。
在餐厅用餐时,也要遵守就餐秩序,等待服务员安排座位,不随意抢占座位。
爱护环境是旅游文明的重要方面。
我们身处美丽的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遗迹中,要珍惜这份宝贵的资源。
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将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
在景区游玩时,不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不刻画、涂污文物古迹。
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都是历经漫长岁月才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比如一些古老的城墙、石碑,如果被乱涂乱画,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历史价值和美感。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是文明旅游的核心之一。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我们应该尊重并尽量去了解和适应。
在一些宗教场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礼仪,不随意拍照、不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要尊重他们的服饰、饮食和节日等方面的传统。
比如,在某些地区,进入寺庙需要脱鞋,我们就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定。
在旅游过程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导游、服务人员以及其他游客都要以礼相待,保持友善和微笑。
遇到问题或纠纷时,要冷静处理,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不争吵、不打架。
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要展现出我们的友好和自信,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
文明旅游还体现在遵守法律法规上。
不参与非法的旅游活动,不购买、携带违禁物品。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某些物品的出入境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要提前了解并遵守,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住宿方面,要保持房间的整洁和卫生。
不损坏酒店的设施设备,节约用水用电。
退房时,将个人物品整理好,不留下一片狼藉。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四、中国旅游客流分析
1.入境旅游客流分析 2.国内旅游客流分析 3.出境旅游客流分析
3.点状旅游空间行为 特征: (1)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 (2)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 强的度假地。 (3)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发生的重 复性。
三、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1.市场开发 (1)市场定位是否准确 (2)宣传内容是否周全 2.旅游地开发 (1)资源个体的评价 (2)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3.宾馆选址
(1)感知环境 感知环境的涵义 感知距离与客观距离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感知环境包括两个 方面: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和客源地到旅游地 的距离。
(2)旅游偏好
居住环境 年龄 职业 学历
3.旅游决策过程
过程通常包括四步: (1)旅游需求的确认 (2)旅游地信息的收集 (3)评价对比 (4)决策
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2.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3.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4.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第四节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最大效益原则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线状旅游空间行为 特征: (1)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2)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 (3)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4)旅游中止点尽可能是“购 (1)旅游景点选择上追求新颖、奇特; (2)线路采用中心放射;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稳定性客流、非稳定性客流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组 2.旅游资源因素组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4.环境质量因素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点状旅游空间行为 特征: (1)选择环境质量高的旅游度假地 (2)选择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
强的度假地。
(3)同一旅游行为在同一地区发生的重 复性。
三、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1.市场开发 (1)市场定位是否准确 (2)宣传内容是否周全 2.旅游地开发 (1)资源个体的评价 (2)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 3.宾馆选址
(1)感知环境 感知环境的涵义 感知距离与客观距离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感知环境包括两个
方面: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和客源地到旅游地 的距离。
(2)旅游偏好
居住环境 年龄 职业 学历
3.旅游决策过程
过程通常包括四步: (1)旅游需求的确认 (2)旅游地信息的收集 (3)评价对比 (4)决策
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2.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3.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4.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第四节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1.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最大效益原则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获取量
2.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一、旅游客流概述 稳定性客流、非稳定性客流 二、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组 2.旅游资源因素组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 4.环境质量因素组
三、现代国际旅游客流的空间变化规律
1.战后欧洲旅游业的恢复阶段 2.20世纪60—80年代欧洲旅游业迅猛发
展和世界各地旅游业广泛普及阶段 3.亚太旅游业迅速发展阶段
四、中国旅游客流分析
1.入境旅游客流分析 2.国内旅游客流分析 3.出境旅游客流分析
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线状旅游空间行为 特征: (1)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 (2)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内的高级旅游点 (3)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 (4)旅游中止点尽可能是“购物天堂”
2.面状空间旅游行为 特征: (1)旅游景点选择上追求新颖、奇特; (2)线路采用中心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