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1812序曲

合集下载

《1812年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

《培养音乐的耳朵》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了解联觉的基础上,利用联觉的方式培养自己聆听音乐的意识与习惯。

2、能认真聆听《1812序曲》全曲及各主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理解关注音乐要素、追随音乐主题、把握作品结构、联系创作背景是鉴赏音乐的基本方式。

教学重点:聆听《1812序曲》,了解听懂音乐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认真聆听各种音乐要素并对其感悟与分析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听不懂音乐的困惑)师:喜欢什么样的音乐?那器乐作品呢?喜欢交响乐吗?大家认为听懂音乐是指听懂音乐的什么?(与学生讨论)告诉大家,聆听音乐是有诀窍的,这个诀窃是什么呢?怎样有意识的培养自己“音乐的耳朵”呢?二、聆听与感悟——联觉让听懂音乐成为可能1、听音选择相关词语。

听两个单音(高、弱音与低、强音),请选择你认为与之相适应的词语。

大、小、轻、重、亮、暗、上、下、灵巧、笨拙2、了解联觉(1)概念:其实我们每个人遇到对一种知觉系统的刺激,就会引起另外一个或数个其他知觉系统反应而获得感觉,这就是联觉。

也就是“共感觉”。

(2)对比联觉与联想:(3)小结:每个正常人都有听懂音乐的可能,但由于个人经验不同,联想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听懂音乐的几种方法,请第一组的同学特别注意第一种方法,第二、三、四组对应注意第二、三、四种方法,下课前我们再综合。

三、听懂音乐方法之一——关注音乐要素1、请根据给出的音乐形象进行创作2、聆听俄国骑兵与众赞歌主题。

3、评价与演唱主题。

4、小结:聆听音乐要素是鉴赏音乐的基本方式。

因为音乐要素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风格流派、体裁形式等。

5:佐证结论:同样的题材,给我们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格特点,是因为作品的音乐基本要素不同。

简单对比同一题材“祈祷”的三段不同作品:“祈祷安宁与和平”、《少女的祈祷》、逝者安息(5·12汶川大地震背景音乐)音乐要素。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乐曲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2.能够演奏乐曲的基本节奏和节拍。

3.熟悉乐曲的曲调和旋律。

4.能够演奏乐曲的曲调和旋律。

二、教学内容1. 乐曲介绍•《1812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作品是为纪念莫斯科解放战争得胜周年而创作的,描写的是拿破仑战争期间,莫斯科保卫战赢得胜利的英雄事迹。

•本次教学演奏的是《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

2. 音乐素养与教学•通过演奏《1812序曲》让学生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加强对管弦乐的理解和感受。

•针对学生基础差异提供分级教学,让学生更易于掌握演奏技巧。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比赛,以提高音乐欣赏和演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以问答形式,让学生对《1812序曲》有初步的了解。

•问题1: 《1812序曲》是谁创作的?•问题2: 《1812序曲》主要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而创作的?•问题3: 本次教学演奏的是什么版本的《1812序曲》?2. 技术练习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分级,进行技术练习。

•初学者:以C调为例,练习基本的音阶和节奏。

•进阶者:练习完整的乐曲旋律和节奏。

3. 教学演示结合视频演示,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确认乐曲大纲和难度等级。

•用视频演示音乐家演奏《1812序曲》。

•分步进行演奏教学,示范和训练学生演奏技巧。

•练习学生对乐曲音乐形式、结构和细节掌握。

4.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可以进行以下几种课堂练习。

•分组演奏:让学生自己分成小组进行演奏,评出最佳组合。

•完成习题:让学生完成指定的习题,巩固学习。

•快速起伏:教师临时指定学生起伏或停止演奏,让学生迅速应对。

5. 课后作业•曲目跟练:让学生练习乐曲《1812序曲》。

•音乐鉴赏:要求学生听其他管弦乐曲,提高音乐素养。

•音乐笔记: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学习音乐的探索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作为考察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高中:音乐教案-1812序曲

高中:音乐教案-1812序曲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音乐教案-1812序曲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Music Lessons-1812 Overture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音乐教案-1812序曲《1812年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 导入(录音机)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

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

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

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1812序曲》-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一、教材背景《1812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乐曲描绘了1812年俄国战胜拿破仑军队的场景,因此也被称为“莫斯科胜利庆祝曲”。

这首乐曲在人类历史上的背景下,表达了荣耀与悲壮的主题,音乐风格极具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1812序曲》的乐曲背景和音乐元素•初步掌握人音版五线谱的基础知识2.技能目标•能够较为准确地演奏《1812序曲》的人音版五线谱•能够理解并表达音乐情感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三、教学内容1.乐曲欣赏•老师介绍《1812序曲》的背景和音乐特点•播放《1812序曲》乐曲录音,让学生边听边阅读谱子,逐渐了解乐曲结构和主题的发展2.五线谱基础知识•老师介绍五线谱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例如谱号、音符、节拍器等•老师示范了解五线谱,让学生模仿跟读,并逐步熟练掌握基本知识3.人音版五线谱练习•老师向学生展示人音版五线谱的实用价值,并带领学生跟读、练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进行集体表演四、教学方法•欣赏式教学法:先让学生通过听乐曲来了解它的背景和音乐元素•示范式教学法: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合作式学习模式:通过合唱习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五、教学评价1.测试方式•考试中心针对学生的音乐感知、技能表现、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试2.评价标准•测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与其他同学合作达到团队目标,表现能力很好的,给予10-20分不等的加分•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学习和反思,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给予优秀评价六、课后作业•学生复习五线谱基础知识,自己编写基础练习并进行熟练掌握七、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使用了欣赏式、示范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熟悉了音乐背景、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加入了个人表现、团队表现等多种评价标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音乐教案-1812序曲.doc

音乐教案-1812序曲.doc

音乐教案-1812序曲《18年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 导入(录音机)欣赏《18年序曲》再现部片断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

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

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年的俄罗斯。

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年序曲》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j欣赏战斗主题师:该主题有何特点?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1812序曲》教学设计

《1812序曲》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接受反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1812序曲》欣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及序曲类型。
(2)了解音乐素材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聆听体验音乐、培养发散思维,启迪对音乐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愿望。
(2)通过探索、实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丰富情感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接受反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一单元《1812年序曲》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一单元《1812年序曲》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一单元《1812年序曲》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

2、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

2学情分析
学生对1812年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还不够充分,需加深认识,对乐曲中的乐器也需作讲解。

3重点难点
通过参与聆听和体验,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欣赏与鉴赏的区别
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

鉴赏:是通过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

“欣赏”又可称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更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思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

2【讲授】音乐鉴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812序曲》音乐教案

《1812序曲》音乐教案

《1812序曲》音乐教案《1812序曲》音乐教案 1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过程1、导入(录音机)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

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

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

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j欣赏战斗主题师:该主题有何特点?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812序曲》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1812序曲》

《1812序曲》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聆听三段音频,运用前几天课上学习的知识来分析音乐的情绪如何?描绘的什么场景?A.众赞歌B.法军主题C.家乡舞蹈二、主题欣赏1.众赞歌师:同学们是怎么感受到的呢?请同学们一个个主题来分析。

首先第一首,它的力度、速度和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力度弱、速度慢,感觉悠远悠长。

师:这一段是用弦乐奏出带有歌颂祈祷性的主题,也被称为众赞歌,祈祷和平和安宁。

2.法军主题生:第二首音乐额主奏乐器是号,音乐干脆有力有气势。

师:这段音乐主题的旋律选自法国的国歌《马赛曲》(对比聆听)。

同学们觉得这里用音乐描绘的是什么形象呢?生:法国军人。

活动:请同学们用跺脚和拍击加哼唱感受法国主题的气势①听音乐,拍手;②听音乐,拍手并加入跺脚;③加入歌唱,熟悉旋律。

2.家乡舞蹈从速度、力度、节奏、旋律、音色和主奏乐器来分析两段音乐的异同。

①抒情悠扬对家乡的思念②轻快活跃家乡的舞蹈铃鼓的加入更加体现了音乐轻松跳跃的情绪,并有浓郁的民间风格。

这两段音乐运用了传统的俄罗斯民歌曲调改编,体现了作曲家对于家乡的热爱。

三、1812年的故事这首作品包含有对和平生活的祈祷,还有法军和俄罗斯民间风格,这首《1812序曲》它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来了解下1812年,发生了什么。

微课了解1812年法俄战争。

四、了解作者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著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而《1812序曲》是他为毁于1812年战争的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罗成典礼创作的。

五、补充主题1.聆听俄军主题,分析主题的主奏乐器为小号,具有号召性加入了小军鼓,表现轻巧的骑兵、严阵以待的气息。

活动:生用da哼唱主题,模拟俄国铁蹄骑兵。

师:作曲家怎样用音乐描绘这场战争呢?(从主题音乐要素的变化来分析)俄法众赞歌2.分析:俄军胜利法军失败①法军主题后跟着疾风暴雨般的下行音列②俄军主题的音响逐渐厚重③礼炮的加入祈祷变为赞颂六、完整聆听1.介绍作品的结构--序曲2.出示结构图,完整聆听(可根据课堂时间进行调整)七、小结音乐的世界是非现实的,纯精神的、让想象充分展开的世界。

1812年序曲-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1812年序曲-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1812年序曲-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1812年序曲的历史背景与创作背景。

2.熟悉1812年序曲的音乐结构特点、旋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会如何欣赏1812年序曲,并认识其在音乐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史等方面的认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其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了解1812年序曲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习欣赏1812年序曲,并感受其音乐魅力。

3.探讨1812年序曲在音乐史上的作用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1.表现手法: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音乐中表现手法的含义和作用。

2.音乐历史背景:学生可能对音乐历史背景缺乏了解,难以理解音乐与时代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通过简单的音乐片段先让学生感受1812年序曲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讲解:教师介绍1812年序曲的历史背景、音乐结构特点、表现手法等相关知识。

3.听音乐:全曲播放一遍,注重对旋律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解读和感受。

4.分段欣赏:将音乐分段,听一段后,讲解其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然后再次播放这一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旋律特点和表现手法。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1812年序曲的表现手法、音乐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思考。

6.看视频: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它在不同场合下的演唱和表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播放一小段1812年序曲的片段,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一下音乐氛围,同时可以启发学生了解它是什么样的音乐。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介绍1812年序曲的历史背景和创建者皮奥特尔·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2.介绍1812年序曲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第三步:联想(5分钟)让学生联想一下听到1812年序曲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它让自己联想到什么。

第四步:听音乐(20分钟)播放全曲,让学生专心听,了解其整个曲子的音乐氛围和表现手法。

1812序曲

1812序曲
⑷再现部
在聆听再现部时,找出呈现部四个主题的再现和变化,加深对主题的印象和理解。
⑸尾声
学生说出聆听的感受,体会凯旋颂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总结
a教 学 后 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氛围融洽,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1812序曲》的相关知识,哼唱主题旋律,体验和表现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
难点
分析

突破
措施
重点:难点:
音乐要素分析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__2018年_5_月__18___日
授课时间:2018年5月22日
教 学 过 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812序曲》
课时
1
课型
欣赏课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曲《1812序曲》,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所带来的美感,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过程中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来感受、分析、理解音乐,结合聆听乐曲的感受,加深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与乐曲内容表现的关系。
B呈示部
⑴俄国骑兵的主题
聆听并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受节奏在本主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⑵法军主题
聆听并随琴熟悉演唱音乐主题,感受法军入侵俄国的领土,不可一世的音乐形象。
⑶展开部
完整聆听说展开部,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场景?关注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交织与发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说出自身的感受。

《1812序曲》教学设计

《1812序曲》教学设计

《1812序曲》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1812序曲》教学设计《1812序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聆听《1812序曲》并感受音乐意境,感受和平让爱成为我们音乐永恒的主题。

序曲 -完整版教学设计

序曲 -完整版教学设计

《1812庄严序曲》赏析 1812序曲,全名《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

由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于1880年,音乐诉述了1812年拿破仑进攻俄国并与俄军展开战斗、最后俄军击溃法军,拯救了人民的历史故事。

音乐的亮点在于除了管弦乐队以外,还在乐曲的末尾加入了钟声,大炮,军乐队等乐器。

寂静之中,中提琴与大提琴以弱起节奏拉开序幕。

提琴以平稳进行的和声缓缓进入,演绎《主啊,保佑你的子民》赞美诗。

安详的背景后,提琴声部的多次重复暗示了暴风雨的降临,给人一种隐隐恐惧的感觉。

管乐则于短暂的宁静后吹响优美的主题,仿佛描述着俄罗斯人民安详美满的生活,仿佛在倾诉一段美好的往事。

与提琴的低音以相似的节奏型相互呼应着,交叉索绕,逐渐上升;随着定音鼓敲响,管乐低鸣,提琴更进一步将恐惧感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接下来,密集的小军鼓带来紧张的气氛,它象征着军队打破了人民的安定。

双簧管着重弱拍,奏出一个如歌如泣的主题,提琴则在逐步升高,推出双簧管的声音。

交替两次之后,长笛以平缓的旋律出现,与提琴呼应。

管乐队以平缓的旋律行进,弦乐伴随着鼓钹声把音乐推入一个小小的高潮。

随着军鼓的响起,木管乐器与法国号重复着相似的节奏,经过几次重复之后一个短暂的休止。

随后乐曲速度加快,表现了法军开始了入侵,描写出两军对战的场面。

当这个主题逐渐遍传整个乐队并发展到最高潮时,法国号和短号相继奏出《马赛曲》的旋律,它以变奏的形式不断出现,看似是法军的斗志高昂、阵形严整,其实则是法军机械重复、刻板呆滞的形象。

与《马赛曲》相对的,是一首描写俄罗斯人们奋起抵抗的主题,两只主题交错缠绕着,斗争着。

仿佛战火硝烟的广阔战场上,军刀挥舞,战马嘶鸣,两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错后逐渐舒缓下来。

乐曲在此出现一个大转折,出现了一个充满俄罗斯民歌风格的音乐,舒缓而优美。

俄罗斯民歌以优美的旋律开始了新的篇章。

音乐中,仿佛展现了奥涅加湖上泛着微微的波光,看到了鄂毕河上不息的流水一路向前,看到了巍峨的乌拉尔山脉在蓝天白云下屹立......它描绘了俄罗斯广阔壮丽的山河,更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国家的热爱。

1812序曲说课稿

1812序曲说课稿

1812序曲说课稿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说课稿
 教具播放器、钢琴
 一、说教材
 教学目的
 1、学习作品《1812序曲》同时了解铜管类乐器名称及音色特点。

 2、了解乐曲的作曲家。

 3、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重点难点在欣赏作品《1812序曲》的同时,使同学了解序曲的概念及作品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序曲概述: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2、创作背景:
 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

课题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学习作品《1812序曲》,同时了解铜管类乐器名称及音色特点。

重点难点在欣赏作品《1812序曲》的同时,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了解序曲的概念。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序曲的概念----【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xx年序曲》等。

2、创作背景:18xx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18xx年序曲》,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

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

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

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

这是序曲的第二主题,象征着响应号召的俄国军民奋起抗敌的英勇形象。

进入呈进部后,乐曲变得富于戏剧性。

高中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 1812序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培养音乐的耳朵 1812序曲》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培养音乐的耳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高中的起始单元的课上,能认真欣赏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期待今后的音乐课。

2.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探究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是声音、听觉、时间和情感的艺术。

3.通过欣赏《1812 年序曲》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一些听懂音乐的方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节奏、旋律、力度、节奏、音色等)在作品中的作用,同时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1812 年序曲》,了解听懂音乐的基本方法。

【难点】通过分析音乐要素,乐曲主题来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方法欣赏、谈话、比较启发、发现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平时有空听音乐吗?听哪些的音乐呢?请学生讲讲听哪些音乐。

无论你们喜欢听哪一类音乐,你们一定有个愿望——听得懂音乐,对吗?要想听得懂音乐,我们就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点出课题)今天我们以《1812 序曲》为例,从关注音乐要素、追随音乐主题、了解创作背景、把握作品结构四个方面入手,一起来探讨怎样培养音乐的耳朵。

二、教学过程(一)听懂音乐的方法之一:关注音乐要素1、听音乐后我们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固然重要,我们还要深入音乐的本体,学会分析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表达方式,就是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有哪些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呢?音乐要素包括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节奏、旋律、节拍、调式等。

教师哼唱乐曲《春节序曲》主题,改变速度、音区学生感受差别。

教师分别哼唱由五声调式的中国民歌曲调和日本都节调式的《樱花》,学生感受调式色彩的不同。

2、给出骑兵、祈祷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学生进行创作。

运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音区、节奏。

(学生体验了音乐要素最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同时了解了《1812 序曲》的两个音乐主题)。

3、教师哼唱骑兵、祈祷的旋律,学生学唱,感受音乐要素的作用复听音乐,分析力度、速度、音色、节奏和旋律的不同。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

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题民族乐派之《1812序曲》教具录音机、钢琴教学目的学习作品《1812序曲》,同时了解铜管类乐器名称及音色特点。

重点难点在欣赏作品《1812序曲》的同时,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了解序曲的概念。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序曲的概念----【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2、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二、授新课、用录音机放《1812年序曲》,同时对作者、背景及乐曲进行介绍和讲解。

乐曲结构为奏鸣式。

一开始是序奏,弦乐奏出缓慢、庄严的第一主题。

旋律来自一首宗教歌曲《众赞歌》。

这一主题肃穆虔诚,像是表现俄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乞求上帝的保佑和对和平的向往。

接着音乐逐渐加快,乐器逐渐加入,音量增强,号角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沉重的低音乐器发出了庄严的号召,随之奏出了骑兵进行曲。

高效课堂1812序曲教案

高效课堂1812序曲教案

《1812年序曲》教案王钰晶课题:《1812年序曲》课型:音乐鉴赏年级:高一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体裁序曲的形式。

2 、能自主学习,初步了解《1812年序曲》的创作背景,循着1812年俄法之战的历史线索对音乐展开联想。

3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柴科夫斯基以及他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真倾听《1812年序曲》的音乐主题、典型节奏以及乐曲的结构,逐步领悟“培养音乐的耳朵”这句话的含义。

2、初步感受《1812年序曲》不同主题的音乐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入A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有这样一部作品,描写俄法战争的。

这是一部用文学的形式来描写俄法战争的作品,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在作曲家的笔下又是如何描写这场以弱胜强、以智慧、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的。

B 根据《1812年序曲》这个标题进行交流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将课本p22中的“相关链接”、“作者介绍”“阅读材料”三部分内容进行自立、自为、自律学习。

并用红笔标注重点或疑问点。

三、赏析与探究,完成目标(2)讲授(我了解)A 什么是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意大利序曲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B《1812年序曲》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2序曲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了解音乐体裁中序曲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此作品的创造背景,以交响手法描绘1812年拿坡仑侵略俄罗斯战争最终失败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战斗主题与法军主题的交锋变化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 导入(录音机)
欣赏《1812年序曲》再现部片断
师:请同学根据下面这段音乐判断这是一个什么场景?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生:描写的是一场战争。

音乐紧张激烈、充满战斗性,还有隆隆炮声。

师:很好。

今天老师要用一部音乐把你们带到1812年的俄罗斯。

这将是一个有声的历史世界。

2 授新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知道本课内容是以战争为背景。

(1)展示课题《1812年序曲》
j介绍序曲:(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

前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

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

如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k创作背景:1812年,拿破仑调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境,进迫莫斯科。

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下令撤退居民,烧掉粮物,暂时放弃莫斯科。

拿破仑军队不适应俄国冰天雪地的冬天,又饿着肚子作战,加上俄军和农民游击队的有力反击,终于彻底溃散,只有两万人逃回法国,其余全部被歼灭。

拿破仑带了随从狼狈绕道逃回法国,俄国人民无不为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而感到无限骄傲,自豪。

这一首管弦乐曲,正是用来描写法军被俄罗斯军民狙击于大雪中,饥寒交迫而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2)分别介绍呈示部4个主题
j欣赏战斗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
生:速度较快、紧张急促,表现的战争形式迫切,战斗激烈。

k欣赏法军主题
师:这一主题主旋律我们曾欣赏过,是什么?有何作用?并根据音乐风格作出表演。

生:法国国歌《马赛曲》。

法国军队的象征。

随节奏模仿法国军队趾高气扬的样子。

l欣赏抒情主题
师:这一主题与我们曾欣赏的那首作品风格相似?有何作用?
生:与柴可夫斯基《十一月.雪橇》有俄罗斯民歌风格,表现俄罗斯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m欣赏欢快主题
师:该主题有何特点?并根据音乐作表演。

生:音乐轻松、愉快并有舞蹈音乐的特点,体现俄军民乐观的精神。

学生据音乐节奏跳起欢快舞蹈。

n 分别视唱呈示部4个主题。

(3)完整欣赏《1812年序曲》,出示作品结构示意图和1812年战争有关图片。

问题:j对比展开部与再现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有什么不同?
展开部听上去两主题交织在一起,好象不分胜负;再现部法军主题逐渐被战斗主题淹没。

法军主题最终失败。

k再现部与尾声隆隆炮声相同吗?表示什么意思?
不同。

再现部是反击的炮声;尾声是胜利的炮声、是礼炮。

3课堂小结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由你们自己来总结和评价。

学生甲:展开部法军主题和战斗主题交织在一起,我仿佛看到了一场殊死搏斗。

学生乙:趾高气扬的法国军队在隆隆炮声中消失。

学生丙:我听到了和平的钟声,我希望人类不要在爆发战争。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

通过本课的的学习我们应能跟深刻地认识到音乐可以反映历史事件,可把我们带入到有声的历史事件中去。

了解基本常识和创作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