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活动_参观红星军垦博物馆有感范文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共5则)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共5则)第一篇: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秦明月自七月份以来,质量部陆续分来三十多名新学员,新学员大多来自外地,为了使新学员对石河子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喜欢和热爱这座美丽的城市,并且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质量部团委安排时间于9月8日和9月10日分两批组织学员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在参观期间,讲解员对印证石河子发展历史的每一幅画卷和每一件物品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看着石河子这座美丽城市的光辉发展史,想着军垦老一代顽强拼搏、孜孜不倦建设美丽家园的画面,这些新学员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感慨和震撼,不仅如此,学员们还饱览了国防现代化图片展和石河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硕果图片展,让大家在为祖国不断强大而自豪的同时,也让大家有了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历史使命感,相信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大家一定会精神振奋,并以饱满的热情为石河子的发展和天业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篇: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1月28日,我和同学有幸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馆中展出的数千件文物图片,都是兵团儿女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切,似曾相识,却又那么平凡,令人叹为观止。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大概了解到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着陈列着的是军垦事业“辉煌的历史”。
其中有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其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
其中第三展厅陈列着垦荒时期军垦战士劳动、生活的照片。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
为了建设这座军垦新城,第一代军垦人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冬夜宿苇棚子,汗水浸透的棉衣结成坚硬的冰壳;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为躲避蚊虫叮咬,他们用黑泥涂满赤裸的躯体。
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去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之前,我对军垦的印象还比较模糊,就知道是一群很了不起的人在边疆艰苦奋斗。
但当我真正走进这个博物馆,那感觉就像是翻开了一本超级震撼、充满热血和汗水的大书。
一进门,就看到各种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仿佛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给我讲过去的故事。
那些破旧的农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我当时就想,这要是让我拿着这些工具去干活,我可能半天都坚持不了,可军垦先辈们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家伙事儿,把茫茫荒原变成了如今的绿洲和繁华城市,这简直就是“魔法”啊!看到那些复原的军垦战士们的住所,我真的是惊到了。
小小的土坯房,里面就那么几张床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又窄又简陋。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还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艰苦的劳作,我就纳闷了,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毅力呢?也许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吧。
他们心中有着建设边疆、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就像有了超级英雄的超能力一样,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军垦战士们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每个人的眼神都特别坚定。
他们有的在开垦荒地,有的在修建水利工程,还有的在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这一幕幕场景就像一部部老电影在我眼前放映,我能想象到他们当时喊着口号,热火朝天地干活的样子。
那时候的人们真是单纯又伟大,为了一个目标,就能拼上自己的所有。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军垦战士们自己制作的东西。
像那些手工编织的筐子、自己打造的工具,都特别精致。
这让我想到,他们可真是一群多才多艺的人啊。
不仅能打仗、能种地,还能做手工。
这就好比是一个全能的战队,什么技能都点亮了。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展品和故事。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像用金子堆起来的一样珍贵。
这都是军垦先辈们用无数的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
我们可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享受着,得像他们一样,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就像是一个时光机,把我带到了那个艰苦又充满希望的年代。
军垦博物馆 观后感

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前几天我去参观了军垦博物馆,那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刚踏入博物馆,那种庄重严肃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我看到墙上一幅幅布满历史沧桑感的照片,那些发黄的老照片定格着军垦战士们曾经奋斗的瞬间。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过去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展示的军垦战士们用过的简陋工具。
那些粗糙的、手工打造的农具和修理工具,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破旧,但当时却是他们开发这片土地最得力的助手。
我看到锈迹斑斑的锄头还有那补了又补的坎土曼,就想着这背后是多少的艰辛劳作啊。
当时我就想到,在那样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没有先进的机械,仅仅靠着这些简单的工具,他们是如何一锄一锄地开垦出那大片的农田呢。
这些战士们远离自己的家乡,扎根在这片近乎荒芜的土地上。
他们住的是简易的地窝子,这是一种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上些茅草就能住人的地方。
当我看到还原的地窝子场景时,那个场景让我心里一阵发酸。
地窝子里昏暗潮湿又狭小拥挤,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军垦战士们却充满干劲,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建设边疆的坚定信念。
馆中还有一些记录军垦战士们屯垦戍边日常生活的场景。
在艰苦的劳作之余,他们还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椅,黑板上留下的简单板书,那场景让我认识到他们不只是一群会劳作的垦荒者,更是一群有着智慧和毅力的建设者。
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不忘提升自己,这种精神真的让我特别敬佩。
看完后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繁荣的边疆,是军垦人一代又一代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挥洒了无数的汗水,甚至牺牲生命才换来的。
与他们相比,我们如今的生活环境好多了,遇到一点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也要学习军垦战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顽强拼搏。
这次军垦博物馆之旅,真的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那段伟大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四篇军垦,亦称为军垦农场,指派军队开垦荒地和生产。
引证解释指部队开荒搞生产。
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10月24日,我随团委全体成员参观了石河子市的军垦博物馆,了解了兵团的历史,并且内心有很大的感触。
首先,我特别佩服兵团人的能力。
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我了解了兵团人开拓新疆这片土地的艰难历程。
从曾经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到如今充满绿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现状,这是兵团人奋斗的成果。
没有他们超人般的能力,就没有我现在所看到的一切。
其次,兵团人身上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颇为震撼。
在开垦这片广袤大地的过程中,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们始终能够乐观的面对,或许这就是兵团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吧!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兵团精神那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这十六个字不仅仅是兵团人的标志,更是兵团人永远不变的信仰与坚守!感谢每一位兵团人的辛勤付出!我会继承发扬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怕苦累,用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兵团人!【篇2】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五一,我们一家人参观了军垦博物馆。
馆内数千件展品、老一辈兵团人史诗般的英雄事迹,让我对石河子这座军垦新城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新的认识。
石河子,街道宽阔整洁,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是全疆闻名的花园都市,被联合国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无人烟、芦苇丛生的戈壁荒滩?沿着1#米的展线,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三个队的作用、再铸辉煌和千古之策6个部分构成了整个展厅,展示了兵团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数十万的解放军官兵在王震、陶峙岳将军的率领下,遵照党的指示,脱下军装,铸剑为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
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去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参观,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一进博物馆,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就扑面而来。
看到那些陈旧的农具、简陋的生活用品,我感觉就像触摸到了当年军垦战士们艰苦的生活。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补了又补的衣服,粗布上面满是补丁,其实就几块布拼接缝补而成。
当时我就想到,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军垦战士们都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每一天的呢?他们就是穿着这样打着补丁的衣服,在漫天黄沙的荒地中劳作,用双手去开垦、去建设。
往前走,还有一些模拟当年军垦生活场景的蜡像。
看到那些军垦战士们在破旧的茅屋下,围坐在一起商量开垦计划。
蜡像栩栩如生,我仿佛能听见他们在谈论如何克服水源缺乏、如何在盐碱地上种出粮食等问题。
那一刻,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没有退缩,依然坚定地执行使命。
最让我震撼的是展示粮食丰收成果的部分。
看着那些饱满的麦穗和各种农作物,我明白了这背后是军垦战士们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在一片荒芜之地,要想种出粮食,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啊。
他们可能无数次面临作物绝收的打击,但却始终坚持不懈。
对了还记得那段介绍说,有的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水源,跋涉很远的路程,很多人皮肤晒伤、脚底磨破,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
看完整个博物馆,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体会到了军垦精神的内涵,那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是当年军垦战士们建设新疆的动力源泉,在现今的时代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苦的环境,只要坚定信念,用双手去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拥有的基础设施、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质都是先辈们用血汗换来的。
与他们相比,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小困难时,更不应该轻易放弃。
新疆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新疆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观后感朋友们!你们要是有机会去新疆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可一定得去看看,那地方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震撼和感动。
刚走进博物馆,就感觉像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旧物件,什么破旧的军大衣啦,掉了漆的水壶啦,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在当时那就是军垦战士们的“宝贝”。
我当时就想,这一件军大衣得承载了多少故事啊,也许它陪着战士们在寒冷的夜晚站岗放哨,也许在开荒种地的时候被汗水浸湿过无数次。
再往里走,有好多照片和雕塑,展现着军垦战士们刚到新疆时的场景。
那时候的新疆,到处都是荒地,战士们住的是地窝子。
你们能想象吗?就是在地上挖个坑,上面盖点东西就当房子住了。
我看着那些地窝子的模型,心里就想,这哪是房子啊,简直就是个土坑嘛。
可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们却充满了乐观和干劲。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组雕塑,是军垦战士们拿着锄头、铁锹开垦荒地的场景。
他们的表情坚定又充满希望,那股子劲儿就好像在说:“这荒地算什么,我们一定能把它变成良田。
”而且啊,旁边还有介绍说他们开垦土地有多难,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还有时不时出现的各种困难,但他们就是没有放弃。
这要是换做我,估计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了。
在博物馆里还看到了一些当时的生产工具,像那种很简陋的犁啊,和现在的现代化农具比起来,简直就是“老古董”。
但是就靠着这些简单的工具,战士们愣是把大片的荒漠变成了绿洲,种出了粮食。
这得付出多少的辛勤劳动啊,感觉他们就像一群神奇的魔法师,只不过他们的魔法是用汗水和毅力换来的。
走着走着,我还看到了军垦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搞建设的介绍。
他们自己盖房子、建工厂,慢慢地让新疆建设兵团有了城市的模样。
我就特别佩服他们的创造力,在什么都缺的情况下,还能像变戏法一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出了博物馆之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军垦战士们的身影。
他们真的太伟大了,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是生命,在新疆这片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观后感作文《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观后感》篇一:《走进那段热血岁月》去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之前,我就像个啥都不懂的小迷糊,光听这名字,就感觉里面藏着好多神秘又厉害的故事。
到了那儿,那大门就像时光隧道的入口,一脚踏进去,我就被拉回到了过去。
进门就看到好多老物件,那些工具呀,都破旧得很。
我眼睛瞄到一把旧锄头,这锄头可不像咱们现在看到的那种崭新发亮的。
它的把子歪歪扭扭的,木头上面还有好多划痕,就像一个身上带着无数战斗伤疤的老战士。
那锄头的头啊,都磨得薄薄的了,感觉都快变成铁片儿了。
我想着,这锄头以前肯定没少干活儿,多少亩兵团的地都是它一下一下开垦出来的呀。
看着它,我好像看到一群穿着补丁衣服的军垦战士,在大太阳底下,挥着这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砸向那硬邦邦的土地。
汗水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混着翻起的泥土,慢慢就把荒地变成了可以种庄稼的熟地。
有个展柜里放着一些军垦战士们用过的账本。
那本子的纸都发黄了,有些页甚至都破了角儿。
字儿写得歪歪扭扭的,可是一笔一划都很用力,能看出来写字的人很认真。
我就好奇地凑上去看,上面都是些生活用品的记录,什么几月几号领了多少斤粮食,几尺布之类的。
我突然就想象到一个画面,在一个简陋的营房里,一个战士在烛光下,仔细地记着账,周围还有其他战士小声地聊天,聊今天开垦了多少地,明天打算种什么。
这账本就是他们当年艰苦生活的写照,什么都得精打细算。
这些老物件就像一部无声的电影,向我讲述着兵团第一代人是怎么靠着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在这茫茫的荒野上建起了一个个家园。
他们的故事就这么实实在在地摆在我眼前,就好像我也成了那段热血岁月里的一员。
篇二:《那些被珍藏的记忆》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晃悠着,就跟逛大观园似的,到处都是新奇跟感动。
那边墙上挂着一幅幅老照片,照片里的人脸都黑黝黝的,身上衣服补丁摞补丁。
有张照片是一群战士在盖房子呢。
他们没什么先进的工具,就靠双手和一些木头棍子、土坯子。
我特别仔细地看,看到他们旁边放着用土和草和起来做的土坯,那土坯形状不太规则,但能看出来战士们很努力地想把它弄好。
参观新疆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新疆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我前不久参观了新疆军垦博物馆,这是一次非常特别和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个
博物馆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新疆军垦历史的知识,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们为建设和保护这片土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博物馆的展览中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珍贵的历史资料,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
新疆军垦的历史。
我看到了那些曾经勤劳开垦土地的军人们,他们克服了艰难险阻,为了建设祖国的西部大地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他们的劳动工具、家居用品等物品,让我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关于战斗英雄和先进模范的展示。
他们是
新疆军垦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的事迹和贡献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对家园的深爱和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除了展览,博物馆还有一个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各种纪念品和纪念碑,向那些
为军垦事业献身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些纪念品和纪念碑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让人们不会忘记那段辉煌而艰苦的岁月,也让年轻一代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观后感受最深的是新疆军垦精神,它包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主义
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博物馆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
作为一个普通的参观者,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打动,也被他们的精神所鼓舞。
参观新疆军垦博物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学到
了新的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疆军垦的历史和文化。
我将永远铭记那些为军垦事业付出的人们,也将继承和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军垦纪念馆心得体会_

参观军垦纪念馆心得体会_
我参观了军垦纪念馆,这次经历令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座纪念馆庄严而充满历史情感,富含着对那个时代人民的深深敬意。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纸质记录、照片和实物展示,它们都生动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这些展品,我看到了当年艰苦卓绝的开荒、耕地、戍边、抗敌的壮举,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个人物的坚毅和勇气,也感悟到了前辈们为祖国繁荣富强所做的不懈努力。
除了这些展品,还有一些宣传片、音频和现场模型,更加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独特的时代。
这些展示,无不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奋斗拼搏的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每一件展品、每一段视频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看到了前辈们为实现真正的民族强大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付出。
在这里,我收获了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认知,而更多的是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和启发。
我们应该为前辈们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应该在国家需要时自觉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切实做出自己应该做出的贡献。
这次参观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经历了多少不易的历程,也让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前人换来的。
今后,我会永远
怀着敬意和感激,缅怀先人,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参观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心得体会

传承红色基因参观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心得体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我近日参观了军垦博物馆,这是一个展示中国军垦事业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与了解,我深切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伟大和传承的重要性。
一进入军垦博物馆,我就被巨大的照片墙所吸引。
这些照片展示了当年参与军垦事业的勇敢军人和无私付出的劳动者。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垦出了广袤的黄土高原,建立了一个新的农业社会主义模范区。
在照片中,我看到了无数伟大的英雄和先烈,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不已。
通过参观纪念馆中的各种展品,我对中国军垦事业的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看到了当年农民战士们的军用工具、生活用品和农具等物品,感受到了他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的奋斗和拼搏。
军垦事业不仅是一场艰巨的战争,更是一场军民合作的大棋局。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展示红军渡江战斗的场景,仿佛将我带回到了当年革命的浪潮中。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我发现了一本关于军垦事业的志书。
这本书详细地记述了军垦事业的整个历程,包括其发展背景、目标与策略、成果与经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军垦事业的规模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军垦事业不仅推动了当时的生产和农村改革,也为今天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是红色基因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精神。
参观军垦博物馆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红色基因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担当。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
只有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我们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应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呢?首先,我要学习革命先烈们的精神和品质,努力做到品学兼优。
其次,我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最后,我要保持对于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军垦博物馆观后感》该馆位于军垦新城石河子市。
xx年筹备,xx年对外开放。
xx年新馆开馆,建筑面积达9703平方米,陈列面积达3100平方米。
已征集文物5000余件,历史照片上万张,其中有国家一级革命文物29件。
整个展厅分为6个部分。
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三个队的作用、再铸辉煌和千古之策。
沿着1000米的展线进行参观,游客不仅会发现这里的文物、图片比以前更为丰富,还会充分感受到雕塑、油画、三维立体虚拟和声、光、电现代化技术所带来的震撼及美的享受。
一件件文物、一份份档案、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一处处复原景观,向世人诉说着60年来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和丰功伟绩。
置身于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走进了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
军垦博物馆建成以来,接待过胡锦涛、xx等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国内外参观者60余万人次。
xx年3月底实行免费开放。
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是在原石河子“军垦第一楼”的基础上扩建、改造成功的。
在陈设面积为3200余平方米的馆内布置着军垦第一代人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创建城市的各种图片和实物,系统地介绍了石河子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过程。
高12米、长43米、地面塑型面积600多平方米,西北地区第一幅半景画《军垦战歌》,它集绘画、仿真塑型、音乐、灯光为一体,面对着从夜晚至黎明到白天的壮观场面,听着长长的马嘶声、看着近处因烧荒而变黑的土地;看着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劳作的军垦第一代;环视近处的炊烟、地窝子、帐篷;望着那远山亲切的雪涝坝,不由的人心情激动起来。
有如亲临父辈们战天斗地的现场,就像亲临那火热的年代,我为这气势恢弘的场面而折服;为这大手笔的构思而敬服;为真实与绘画巧夺天工的溶为一体而叹服;为光与色相结合而产生的、憾人心魄的效果而惊服。
50年前,一支从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走出来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开进了xx戈壁荒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军垦事业,它肩负的任务是屯垦戍边。
小学记叙文参观军垦博物馆感受

参观军垦博物馆感受
伟大祖国----参观军垦博物馆随想
在十一期间,我们参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跟着妈妈进入了博物馆,来参观的人很多,我紧紧抓着妈妈的手,跟着人群向里走。
有一位穿着绿色军装的导游阿姨在给大家做讲解,我便仔细地听着阿姨的讲解。
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的物品,有当时的照片,留下来的衣服,作战时的手稿等,导游阿姨在那些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或者图片的地方总是会讲解的更加细致,还穿插着当时的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
比如,我们看到了一件军衣棉袄,上面补满了密密麻麻的补丁。
导游阿姨说,当时在这儿参加军垦建设的战士叔叔阿姨们,为了节省衣物方面的耗费,把每年发一套的军棉衣缩减到两年发一套,每年发两套的的单衣缩减到每年一套,战士们的衣服上都补满了大大小小的补丁,袜子也是。
我想,要是我现在一年只有一套衣服的话,那可真是太糟糕了。
想起自己平时不好好吃饭,浪费物品,觉得自己太惭愧了,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改正这些浪费的坏习惯,学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
在这次的参观之中,我还学习到了中国的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开发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边疆,为它奉献了青春和力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更加加强了我对于祖国发展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我会将这次参观之行中学习到的东西在生活中好好应用,将来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成为和我在博物馆里见到的那些为祖国奉献青春和力量的叔叔阿姨们一样,让祖国感到骄傲的、大写的人。
写一段红色主题疆内的作文

写一段红色主题疆内的作文
《红色之旅——走进新疆军垦博物馆》
嘿呀,咱今天来说说咱新疆那段充满红色韵味的事儿。
不久前呢,我去了新疆军垦博物馆。
一进去呀,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时光隧道。
我印象最深的呀,就是看到了那些以前军垦战士们用过的物品,那一件件旧物,真的太有感觉啦!我站在一个展台前,仔细盯着一个破破烂烂的水壶,就想着呀,当年的战士们就是背着这样的水壶,在艰苦的环境下劳作、奋斗。
你说神奇不神奇,一个小小的水壶,仿佛在跟我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在那博物馆里慢悠悠地逛着,看着那些照片里军垦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和挥洒汗水的模样,心里头那叫一个敬佩!他们呀,在这片土地上不怕苦、不怕累,硬是开垦出了一片新天地。
逛完了博物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咱可不能忘了这些前辈们的付出呀!
咱新疆有着这么深厚的红色底蕴,真的特别值得咱去了解和铭记。
以后呀,我还得带更多的朋友来这里逛逛,让他们也感受感受这红色的力量。
这就是咱疆内红色主题的魅力所在呀,嘿嘿!。
农垦博物馆观后感

农垦博物馆观后感你知道吗?去了趟农垦博物馆,就像穿越回了过去,来了一场超酷的“垦荒之旅”。
刚走进博物馆,那股子浓浓的历史气息就扑面而来。
各种老物件儿啊,就像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在给我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有那些看起来破破旧旧的农具,什么锄头啊、犁耙啊,在现在这个到处都是高科技农机的时代,它们就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古董”。
可就是这些东西,在当年那可是垦荒的“大功臣”呢!我就站在那儿想,以前的人拿着这些简单的工具,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土地,那得有多累啊。
他们简直就是一群超级英雄,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把一片片荒无人烟的土地变成了能种庄稼的宝地。
再看看那些展示垦荒场景的雕塑和图片,真是震撼到我了。
那些垦荒者们,一个个都晒得黑黝黝的,肌肉鼓鼓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和执着。
他们在恶劣的环境里,风餐露宿,住着简陋的小房子,吃着简单的饭菜,但是却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念,就是要把这片土地变得肥沃起来。
我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吹着空调,吃着各种美食,还时不时地抱怨这抱怨那,和他们比起来,我简直就是个被宠坏的小娃娃。
还有那些关于农场发展历程的介绍,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种的作物越来越多,养的牲畜也越来越壮。
这一路走来,真的是充满了艰辛和智慧。
那些农垦人不断地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引进新的品种,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在农业这个大领域里不断地探索未知。
他们不仅仅是在种地,更是在创造一种生活,一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生活。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农场文化的展示。
原来农场里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呢,有自己的文艺表演,有大家一起庆祝丰收的节日。
那时候的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没有现在丰富,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一点也不单调。
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着劳动的成果,那种氛围,想想都觉得特别温暖。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垦荒者的身影和他们的故事。
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了解了农垦的历史,更是从那些垦荒者身上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吃苦、勇于开拓的精神。
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800字欣赏

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800字欣赏博物馆是一个记录和反映城市文化历史的地方,很多人都会去博物馆来了解过去的事情。
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参观军垦博物馆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20XX年10月24日下午,我院团委组织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
还未进入馆中,一座高大的王震将军雕像便屹立在门前。
王震将军是谁?石河子为什么叫兵团城市?以前的我并不了解。
后来我知道了,在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与王震将军的主动请缨下,屯垦戍边的号角吹响了。
1950年2月,王震将军与陶峙岳将军率领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市,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戈壁明珠”——石河子市。
在这冬日严寒漫漫,夏季短促酷热的戈壁滩上,他们用锄头、坎土曼、木犁和自己的双手,开拓了我们脚下的幸福沃土。
这里的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老一辈的军垦人们。
这座军垦博物馆,便是为纪念这些英雄人物事迹而建立的。
进入展厅,一幅巨大的浮雕映入眼帘:老干虬枝的胡杨树,巍然屹立的天山,一把钢枪一柄锄头交叉在一起,上方是一书军委要求14个师屯垦戍边的命令。
辗转向右是关于中央军进疆的历史背景与进军路线,几位将军的半身雕像与个人旧物。
上到二楼,“军垦第一犁”深深地扎入土里,几件锈迹斑斑的锄头与那“坎土曼之王”沉默着。
简陋的播种机,昏黑的煤油灯,拧巴的脚手架……工具虽然简陋笨拙,却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
老一辈的军垦人就用这些工具和开垦新疆的热情与决心,用双手造就了这年轻又伟大的城!他们穿着单调的军大衣,几乎被磨穿的衬衫,打了一百多个补丁的棉衣;吃着盐水和辣椒面下饭,煮麦粒和玉米充饥;住在闷热的地窝子里,在两面墙上打个孔,两间屋子共用一盏煤油灯;用人力在几百公里外的林区运来木材。
一个月一根,五千多次的往返,都是他们用步子丈量的啊!反观如今的我们啊,已是幸福太多太多。
再往后,我看到了留声机、电视机、拖拉机等等,战士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变好了。
也有让我感动的东西:女战士在自己的棉袄领口绣上花边,将士们在地窝子里喜办婚礼,自此永远地留在了新疆……曾经,我以自己是新疆人而骄傲,却根本不了解这个用汗水灌溉,脚步丈量,双手开辟出的西部乐土。
主题党日活动_参观红星军垦博物馆有感范文

主题党日活动_参观红星军垦博物馆有感范文主题党日活动_参观红星军垦博物馆有感范文7 月**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不忘初心忆党苦难辉煌牢记使命践行党员职责”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参观了红星军垦博物馆,在博物馆,与讲解员一起走进了兵团屯垦戍边史,走进了那个年代的风雨苦难,也感受了那个年代的“小确幸”,无论多艰苦的条件,无论多辛苦的工作,那些先辈们脸上挂着的总是灿烂无比、甜到心窝的笑容。
参观完红星军垦博物馆,又参加了趣味活动,看图猜字、成语接龙、俯卧撑比赛,每个游戏都是让人既锻炼了智力,又激动了心情。
每个参加者都开怀大笑,笑声响彻云霄,似乎在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呐喊。
这久违的笑声,让我追忆起了往事岁月,有多久没有这样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了,有多久没有纯粹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革命先辈们在与戈壁、饥饿、风沙、酷暑、严寒斗争时,他们没有愁容,没有哀叹,而是如花的笑脸,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新时代,却错过了最初的“纯真”,究其原因,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是富足的,他们的感情是油然而发的,他们表达着最真的情感,赞美着真善美,宣扬着正能量。
而富足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是我们最容易错过的,我们应该让自己多遵顺内心,与自然、与同事、与朋友、与亲人、与家人多互动,用“真”去碰撞“真”,就能灌溉精神之树,就能收获人生的芬芳。
2019 年7 月**日,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和其他在*的党员、预备党员以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怀着敬仰之心,在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逍的带领下参观了哈密市红星军垦博物馆。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军垦博物馆,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兵团精神,更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博物馆的主题浮雕,上面是十六字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红星军垦博物馆展陈共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烽火岁月、大业初创、铸就辉煌、灿烂红星、豫疆情深这五个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顺时针方向沿着展示内容层层推进,整个展览展出数千件张历史照片,都是兵团先辈垦荒时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切,似曾相识,却又那么平凡,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观后感学校: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参观军垦博物馆观后感解放初期新疆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是新疆建设的中流砥柱,解放初期新疆处于一个经济落后,产业极为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建国后党和国家一直把大力发展新疆作为一项重要规划,百万雄师进新疆,促进了新疆经济产业的发展,初进军垦博物馆就看到了代表了军垦文化的标志枪和锄头,让我想到了曾经的一句话“铸剑为犁”。
看到了父辈们为了大力发展新疆所下的决心,与信心。
解说员告诉我们它们过去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塔吉克人民那段悲壮的抵御外辱的历史的见证,虽然我的脑子始终不能融入到那个神秘的世界,但石头的历史事迹足以使我震撼,另外我们还观看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工艺品和文物。
博物馆展品的布置与陈列极富想象力,分为各种不同的展区,有蒙古区,哈萨克区,塔吉克区及文物展区,还有一些丝毛麻织物、文书、木雕、泥塑佣像及纸本绢本人物,花鸟绘画,具有斯基泰文化的青铜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饰与工艺品构成的独具一格的藏品特色,此外,还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标本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古墓中发现的古人类的遗体。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不禁感慨自治区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新疆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有一句话说道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的确这个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全国第一大省。
有着广阔的平原,和富饶的矿藏。
但这里人口稀少,如果不是兵团进疆,肯能很多资源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
记得参观的时候有一句话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啊那里艰苦那里一定有健身兵团在奋斗,在建设。
看到兵团进疆初期用的工具,简直不敢想象,进疆初期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但即使在折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发展起来了一片祖国的热土。
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

观石河子军垦博物馆有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研所生究在学方学号向院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20xx年4月5日我与班里同学一起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在军垦博物馆我深深的被军垦人民的精神所感动。
你不难想像出她经过这一代人怎样艰苦的劳动才变成这么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她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兵团发展的历史,他的精神就是兵团精神,每一个参观过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人肯定都会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石河子是从戈壁荒滩上建立起来的城市,颇具传奇历史。
19xx年,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
她是农八师和农七师的驻地,有着很浓郁的军垦文化。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它给我们展现了石河子从建设到发展的全过程,它是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
进入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大的图画,上面是各级领导人来新疆视察的图片。
大厅一侧的墙壁上悬挂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的简介,另一侧是占了一面墙的巨型浮雕,是军委屯垦戍边的命令。
往里走是生产建设初期那些我们曾见过或没见过的生产用具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使用的一吨酒海、19xx年的乌拉播种机、莫合烟机、风车、创业初期兵团人使用的雪上交通工具——乌拉爬犁、创业初期粮油加工厂自制的肥皂切块机、八一毛纺厂早期使用的纺织机、第二展厅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建设时期的一幕幕场景。
第三展厅展现了发展时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最后就是那幅镇馆之宝“半景画”了,所谓"半景画"就是一部分是真实的,一部分是油画制作。
初进大厅,我略微感到眩晕。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灯光熄灭、音乐响起的时候,会有一种很震撼很澎湃的感觉。
画面上生动展现了进驻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场景。
这里的点点滴滴都浸透着建设者们的血汗,也是军垦精神的象征。
我们了解的、不了解的、新奇的都凝结无数生产者的血汗。
所以石河子被称为是“戈壁滩上的奇迹”。
作为全国唯一的军垦博物馆,同时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的展现和缩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党日活动_参观红星军垦博物馆有感范文
7 月**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不忘初心忆党苦难
辉煌牢记使命践行党员职责”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参观了红星军垦
博物馆,在博物馆,与讲解员一起走进了兵团屯垦戍边史,走进了那
个年代的风雨苦难,也感受了那个年代的“小确幸”,无论多艰苦的
条件,无论多辛苦的工作,那些先辈们脸上挂着的总是灿烂无比、甜
到心窝的笑容。
参观完红星军垦博物馆,又参加了趣味活动,看图猜字、成语接龙、俯卧撑比赛,每个游戏都是让人既锻炼了智力,又激动了心情。
每个参加者都开怀大笑,笑声响彻云霄,似乎在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呐喊。
这久违的笑声,让我追忆起了往事岁月,有多久没有这样毫无顾忌地开怀大笑了,有多久没有纯粹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革命先辈们在与戈壁、饥饿、风沙、酷暑、严寒斗争时,他们没有愁容,没有哀叹,而是如花的笑脸,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新时代,却错过了最初的
“纯真”,究其原因,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是富足的,他们的感情是油然而发的,他们表达着最真的情感,赞美着真善美,宣扬着正能量。
而富足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是我们最容易错过的,我们应该让自己多遵顺内心,与自然、与同事、与朋友、与亲人、与家人多
互动,用“真”去碰撞“真”,就能灌溉精神之树,就能收获人生的
芬芳。
2019 年7 月**日,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和其他在*的党员、
预备党员以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怀着敬仰之心,在公司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蒋逍的带领下参观了哈密市红星军垦博物馆。
这是我第一次
参观军垦博物馆,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兵团
精神,更受到了深刻的红色教育。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博物馆的主题浮雕,上面是十六字的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红星
军垦博物馆展陈共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烽火岁月、大业初创、铸就
辉煌、灿烂红星、豫疆情深这五个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顺时
针方向沿着展示内容层层推进,整个展览展出数千件张历史照片,都是
兵团先辈垦荒时的真实写照,它们那么亲切,似曾相识,却又那么平凡,令人叹为观止。
还有那上百件军垦开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和
生活用品,无不向我们倾诉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当我看到地窝子的
照片时,我深深地震撼了,新时代的我很难想象当初的居住环境,然而
军垦战士一住就是十年,他们在这样的地窝子里生活、办公、开会,就
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的奇迹,改
写了人类的历史,开拓了我们美丽的新疆。
今天的我们只能从照片、文字和讲解中了解那段艰苦而雄壮的历史。
曾经的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开拓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园地,如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我们该有所思,我们该有所悟,半个世纪前革命先辈所经历的战争与磨难应当一遍又一遍去重温,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接力与延伸,当年那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 等充满力量的词语,在今天同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观结束后,蒋书记为我们讲述了一位 95 岁高龄老兵张富清同志的英雄事迹。
蒋书记讲到他一生戎马,为党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获得过四次特等功、四次一等功,一生战功赫赫,却淡泊名利,深藏功名,就连他的儿女也不曾知晓老兵当年获得的荣誉。
蒋书记教导我们要向张富清同志学习,增强四个意识,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充分体会到了军垦战士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矢志不渝的使命和担当,令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回顾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像张富清同志一样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创造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工作,开拓进取,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时代增辉。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