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40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40页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变部位
脊柱结核主要累及腰椎和 胸椎,而强直性脊柱炎则 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腰椎 。
实验室检查
脊柱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 验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则为阴性。
其他脊柱疾病的鉴别诊断
退行性脊柱病
退行性脊柱病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变和骨质 增生,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不同。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的病变多为占位性病变,与强直性脊柱 炎的炎症性病变有明显的区别。

关节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 尤其是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而强直性脊柱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和 脊柱。
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 性,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类风湿因 子阴性。
骨关节炎的鉴别诊断
发病部位
症状表现
骨关节炎主要累及负重关节,如膝关 节、髋关节等,而强直性脊柱炎则主 要累及脊柱。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提高疾病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强直性脊柱 炎的疾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
认知水平。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
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康复指导
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方法和 技巧,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
病程
本病病程较长,可呈慢性进展,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病情 稳定。
2023
PART 02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 断
REPORTING
X线诊断
X线平片
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中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增 生与腐蚀交错;晚期呈关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要如何去诊断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要如何去诊断

解析强直性脊柱炎要如何去诊断
关键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如何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要如何去诊断?军区医院骨科专家介绍,强直性脊柱炎在儿童并非少见。

早期很难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很多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时候以及到了中期阶段了。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应该如何去诊断呢?南京骨科专家指出,以下几点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
1、反复发作的少发型关节炎,以下肢大关节为主。

2、合并反复发作性虹膜睫状体炎。

3、X线有骶髂关节炎。

4、儿童晚期发病。

南京骨科专家表示,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应与腰椎炎症、椎间盘病变、脊柱骨软骨病和脊髓肿瘤所引起的腰痛相鉴别,还应与幼年变形骨软骨病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引起的髋关节及大腿疼痛相鉴别。

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最好的疗法就是激光针刀疗法了。

军区医院
骨科开展的激光针刀技术是深受患者欢迎和好评的微创疗法。

该疗效是结合中医的针、西医的刀以及现代激光,以应用针刀疗法和激光效应的为基础,实施激光、针灸、闭合性手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疗法。

通过激光辐射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痛点及穴位,可最大程度抑制神经兴奋,使血管扩张,肌肉松弛,血流量增加,加快疼痛物质的代谢,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血循环以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对人体内炎症性、神经性及创伤性疼痛有显著疗效。

该疗法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具有手术创口更小、全身和局部反应更轻、患者更易接受、骨组织愈合更快和功能恢复时间更短等优势。

如您有任何疑问,随时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医生。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

强直性脊柱炎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特征是脊椎骨关节的炎症和强直。

该疾病主要影响脊椎和骨盆区域的关节,导致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呢?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时,医生首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病史询问包括了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时间,以及有无其他关节的受累情况等。

体格检查主要是检查脊柱的活动度和关节的肿胀、疼痛等情况。

2.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

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脊柱和骨盆区域的异常改变,包括脊柱的强直、骨质破坏和韧带钙化等。

MRI在早期诊断中非常有用,可以显示骨关节的炎症、软组织的水肿和关节囊的增厚等。

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关节积液、血管炎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筛查强直性脊柱炎及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

常用的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HLA-B27检查。

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提示存在炎症反应,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较低,但可以排除其他类风湿性疾病。

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标记,阳性结果可以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参考。

4. 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学会(ASAS)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强直性脊柱炎需要同时满足以下4个方面的条件:①脊柱炎患者(包括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相关临床表现;②脊柱炎的早期体征或病理改变;③关节影像学证据;④实验室检查或者临床证实的其他关节炎性脊柱炎。

5. 治疗试验: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之一是进行阿奇尔斯腱进行性牵张试验。

这是一种用于检测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异性体征的测试方法。

在这个测试中,医生会拉开患者的阿奇尔斯腱,如果患者有强直性脊柱炎,那么阿奇尔斯腱会出现疼痛和不适。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试验等多个方面。

如何科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如何科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如何科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常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起病,40岁以后发病者非常少见。

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需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

很多患者不知道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该疾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常用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国际通用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都使用国际通用的纽约标准。

1985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为:(1)症状:以两侧骶髂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为主。

(2)体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性驼背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血沉多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

(4)X线检查: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

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

具备哪些条件可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1) 腰背疼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运动时缓解,休息时无改善;(2) 腰椎前屈、后伸、侧弯3个方向活动受限;(3) 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胸廓周径,呼气与吸气活动度差值小于2.5厘米; 骶髂关节的特异性放射学(如X线)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

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

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温馨提示:患者在生活中可适当吃些能抗风湿祛寒邪的食物,如大蒜、辣椒、茴香花椒、大葱等,经研究,大蒜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适当的使用可预防病毒感染。

豆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可促进肌肉、关节、骨骼的代谢,对于骨伤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关节肿痛的风湿类型有很好的效果。

黑豆泡黄酒还可以治疗关节酸痛。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方法如何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方法如何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鉴别方法如何做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多发于青年人,初期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因强直性脊柱炎首先侵蚀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使脊椎各关节韧带钙化,x线显示椎间隙消失,脊椎呈竹节样变,早期不易发现,晚期背部疼痛加重,不能久坐,最后形成严重驼背,颈项强直,不能直立。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1.以两骶骼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僵硬为主,3个月以上。

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扩张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强直驼背固定。

3.化验检查:血沉多增块,类风湿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

4.X线检查:早期脊椎周围关节突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动受限二、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1.腰骶关节劳损慢性腰骶关节劳损为持续性、弥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动不受限,X线无特殊改变。

急性腰骶关节劳损,疼痛因活动而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骨关节炎常发生于老年人,特征为骨骼及软骨变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脊柱和膝关节等较常见。

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为主要症状,与AS易混淆。

但本病不发生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无全身症状,X线表现为骨赘生成和椎间隙变窄。

3.Forestier病(老年性关节强直性骨肥厚)脊椎亦发生连续性骨赘,类似AS的脊椎竹节样变,但骶髂关节正常,椎间小关节不受侵犯。

4.结核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如脊椎疼痛、压痛、僵硬、肌肉萎缩、驼背畸形、发热、血沉快等与AS相似,但X线检查可资鉴别。

结核性脊柱炎时,脊椎边缘模糊不清,椎间隙变窄,前楔形变,无韧带钙化,有时有脊椎旁结核脓疡阴影存在,骶髂关节为单侧受累。

5.类风湿关节炎现已确认AS不是RA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

RA女性多见,通常先侵犯手足小关节,且呈双侧对称性,骶髂关节一般不受累,如侵犯脊柱,多只侵犯颈椎,且无椎旁韧带钙化,有类风湿皮下结节,血清RF常阳性,HLA-B27抗原常阴性。

6.肠病性关节病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或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Whipple)都可发生脊柱炎,且肠病性关节病受累关节和X线改变与AS相似而不易区别,因此需要寻找肠道症状和体征,以资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1.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尤其在早晨或长时间静坐后症状加重。

随着疾病的进展,疼痛和僵硬可波及颈部和其他关节,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通常在夜间和早晨较为明显,这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背痛有所不同。

2. 影像学检查。

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典型的X线表现包括骶髂关节、脊柱椎体和椎间盘的炎性改变,以及骨质增生、骨桥和椎间隙狭窄等表现。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脊柱和骨盆的炎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清中HLA-B27阳性率也较高。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但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4. 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ASAS(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究协会)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年龄在45岁以下;(2)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持续3个月以上,且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3)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4)患者有活动性腰背部疼痛和受累关节炎性疼痛;(5)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增生、骨桥、椎体炎性改变等特征性表现;(6)患者血清中HLA-B27阳性。

根据上述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可以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准确诊断。

5. 诊断注意事项。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如腰椎退行性改变、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肠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此外,部分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警惕性,及时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遵循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一疾病。

一、临床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常常是对称性的,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晨僵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患者早晨起床后腰背部僵硬,需要通过活动才能缓解。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在疾病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脊柱侧凸、关节炎、眼部炎症等并发症。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常规X线检查可以显示脊柱和骨盆的典型改变,如骶髂关节、脊柱椎体、骨盆骶髂关节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和骨质吸收等。

此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关节的炎症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的升高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HLA-B27抗原的检测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HLA-B27抗原,因此对于临床上具有典型症状但影像学检查未能确诊的患者,HLA-B27的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四、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ASAS(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发布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持续时间不少于3个月;2)晨僵,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3)活动后疼痛缓解;4)影像学检查显示骶髂关节或脊柱的典型改变。

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增生等。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临床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结合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确诊?强直的检查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确诊?强直的检查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确诊?强直的检查方法判断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通常我们都是以临床表现与X 线检查作为一个判断的标准,如果想要确定自己是否患上了这种疾病,大家可以去医院拍x片。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结合你有强直性脊柱炎阳性家族史,七八年来感觉腰抵部不适或疼痛,活动后好转,有时有低热,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可疑症状,建议及早做一下有关检查,除外此病可能。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与依据,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X线检查。

该病的特点是腰椎前屈、侧弯和后伸等方向的活动均受限;胸部扩张活动受限;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腰背痛,进行性僵硬并逐渐向上发展。

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模糊、关节外硬化,脊柱早期可见骨质疏松,关节模糊、侵蚀、硬化、融合等异常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为:★ 1、临床表现:1)腰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非甾体抗炎药,如消炎痛、芬必得能迅速缓解症状。

2)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或胸廓扩展范围受限,小于2.5厘米。

3)阳性家族史,或HLA-b27阳性。

★2、X片证实有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

一般按:有X片证实的双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并分别附加以下临床表现的1条或2条,即①腰椎在前屈、侧屈和后伸的3个方向运动均受限;②腰背痛史或现有症状;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2.5厘米即可确诊。

其他如:血沉可增快,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少数病人有轻度贫血,C反应蛋白升高,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增加,血清补体C3和C4增加等,但这些检查通常多不重要。

★建议做以下检查:1、脊柱与骶髂关节X线片,如早期X线检阴性时,可行放射线核素扫描,CT或核磁共振检查,以发现早期对称性骶髂关节病变。

2、测定 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有助于诊断。

3、血沉、抗O、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临床上以脊柱疼痛和僵硬为主要表现。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脊柱疼痛和僵硬,这是AS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清晨或休息后,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常有较明显的夜间疼痛。

(2)骨盆和下肢关节疼痛,AS可侵犯骨盆和下肢关节,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3)眼部症状,AS患者可出现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表现。

(4)其他表现,如皮肤损害、心血管疾病等。

2. 影像学检查。

AS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主要包括X线、CT、MRI等检查。

(1)骶髂关节X线片,AS患者骶髂关节可出现骨质增生、骨桥形成等表现。

(2)脊柱X线片,AS可引起脊柱侧凸、椎体骨质增生等改变。

(3)MRI检查,对于早期A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现脊柱骨关节炎症和韧带骨化等病变。

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AS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主要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HLA-B27等指标。

(1)血沉和C-反应蛋白,AS患者常有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的表现。

(2)HLA-B27,AS患者HLA-B27阳性率较高,但并非所有AS患者都为HLA-B27阳性。

4. 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欧洲风湿病学会(ASAS)和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了AS的诊断标准。

其中,ASAS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符合其中的一项即可诊断为AS。

而ACR则提出了AS的分类标准,包括脊柱炎症性疼痛、晨僵、改善运动后加重、病程长短等方面的评分。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为基础,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强直确诊两大标准

强直确诊两大标准

强直确诊两大标准
强直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查
结果。

在临床实践中,强直的确诊主要依据两大标准,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

首先,临床症状是强直确诊的重要依据之一。

强直症的常见症状包括肌肉僵硬、肌肉痉挛、不自主的肌肉收缩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手部不自主收缩、颈部僵硬、步态异常等症状。

医生在诊断时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这些临床症状的存在对于强直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肌电图检查也是强直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肌电图是通过记录肌肉电活
动来评估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在强直症患者的肌电图检查中,常常可以观察到肌肉的异常放电活动,如长时程高频率的肌肉放电活动等。

这些异常的肌电图表现对于强直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强直的确诊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肌电图检查。

临床医生在诊断强直
症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检查结果,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强直的确诊标准,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强直性脊柱炎该怎么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该怎么诊断

该怎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该怎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专家介绍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鉴别有如下几种:1.诊断典型者或虽不典型但考虑到本病者,一般诊断多无困难。

由于X线表现出现较晚,早期确诊往往较难。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①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伴有不明高热者,应想到组织深部感染,其中包括化脓性脊柱炎;②在前者基础上,伴有腰部疼痛、叩痛及活动受限等,则应拟诊化脓性脊柱炎,边治疗边观察;③X线表现最短需10天,一般多在2~3周开始显示,3周以上则可见本病典型影像,易于确诊;④此外还可参考血培养、椎旁抽出物检查(非必要时一般不做)及化验室检查等。

2.鉴别诊断典型者,尤其病变后期一般勿需与其他疾患鉴别。

但不典型者,则应与以下病变鉴别。

(1)风湿症:十分多见,且易伴有腰背部症状及发热。

但本病有以下特点:游走性关节痛;侵犯多关节,且较表浅;对阿司匹林类药物反应敏感;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血培养阴性,抗“O”试验多阳性。

(2)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本病特点与化脓性脊柱炎鉴别,即主要累及四肢手足的小关节;双侧对称性发病,后期手足变形;腰部偶可伴发.但症状轻微;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全身无明显炎性反应。

(3)脊柱结核:亦易混淆,但本病特点为发病及病程十分缓慢;多有结核病史及慢性消耗体质;以胸腰段多见,实物试验多阳性;x线片以破坏为主,尤以椎间隙多明显受累,甚至消失;椎旁脓疡发生率高于化脓性者,尤其是腰大肌或椎旁阴影明显增宽。

(4)其他:此病尚应与伤寒性脊柱炎(可根据肥达反应等)、强直性脊柱炎(起病于双侧骶髂关节并向上发展等)及波浪热(流行病史等)等疾患鉴别。

以上就是强直性脊柱炎专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的介绍,如有疑问可直接登录网站咨询在线专家,祝早日康复!。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怎么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怎么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怎么做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会出现腰背痛的症状,不仅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所以患了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尽早的进行诊断治疗。

专家指出,由于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时的症状与很多疾病都相似,患者需要明确知道如何鉴别,这样才能避免误诊情况的发生。

强直性脊柱炎鉴别诊断1、非特异性腰背痛:大多数腰背痛都是此类患者,该类疾病包括: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类疾病没有AS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2、臀肌肌筋膜炎:本病常出现单侧臀上部疼痛,需要和AS进行鉴别。

但该病疼痛程度不重,一般不引起行动困难,无卧久加重的特点,炎性指标均正常,骶髂关节不会出现病变。

3、腰椎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脱出是引起炎性腰背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该病限于脊柱,无疲劳感、消瘦、发热等全身表现,所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均正常。

它和AS的主要区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

4、髂骨致密性骨炎: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主要表现为慢性腰骶部疼痛和发僵。

临床检查除腰部肌肉紧张外无其他异常。

诊断主要依靠X线前后位平片,其典型表现为在髂骨沿骶髂关节之中下2/3部位有明显的骨硬化区,呈三角形者尖端向上,密度均匀,不侵犯骶髂关节面,无关节狭窄或糜烂,故不同于AS。

该病无明显坐久、卧久疼痛的特点,且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时不如AS那样疗效明显也是两种疾病的鉴别点。

对于一些女性AS早期的患者,和本病较难鉴别,骶髂关节MRI检查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仍需综合临床情况判断,对于较难鉴别的患者建议随访观察。

原文链接:/qzxjzy/2014/1231/207963.html。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选择 此病竟是如此严重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选择 此病竟是如此严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选择此病竟是如此严重
导语:要想诊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从临床来看,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
要想诊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从临床来看,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等,面对这些症状,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是根本。

一、诊断
1.临床诊断标准:
(1) 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2) 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 胸廓活动度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

确诊AS标准: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可能AS标准:①符合3项临床标准;②符合放射学标准,但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为了对AS早期诊断,1977年Calin等提出AS临床筛选标准,其标准如下:①40岁以前发生的腰腿痛或不适;②隐匿发病;③隐袭性背部不适病史持续3个月以上;④伴有晨僵;⑤上述症状活动后可改善。

结合家族史及HLA-B27检查,上述5条标准中有4条以上符合者可诊断。

二. 治疗
AS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无根治方法,亦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疗法。

许多病人骶髂关节炎发展至I或III级后并不再继续发展,仅少数人可进展至完全性关节强直。

AS治疗的目的:①控制炎症,减轻或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一、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如美国为0.13%~0.22%,日本本土人为0.05%~0.2%,及我国为0.26%。

以往认为本病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0.6:1;现报告男女之比为2~3:1,只不过女性发病较缓慢及病情较轻。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3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骼关节炎。

脊柱受累到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状脊柱。

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难以区别。

肌腱末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因主动脉根部局灶性中层坏死可引起主动脉环状扩张,以及主动脉瓣膜尖缩短变厚,从而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A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AS的病因未明。

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已证实,AS的发病和HLA-B27(下称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发病倾向。

正常人群的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达91%。

另有资料显示,AS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为0.1%,在AS患者的家系中为4%,在B27阳性的AS患者的一级亲属中高达11%~25%,这提示B27阳性者或有AS家族史者患AS 的危险性增加。

但是,大约80%的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以及大约10%的AS患者为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细菌及肠道炎症。

三、诊断思路(一)病史特点AS发病隐袭。

腰背部或骶骼部疼痛和(或)僵硬是最常见的症状,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

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据报道,我国患者中大约45%的患者是从外周关节炎开始发病。

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

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

如何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比较多发的关节疾病之一,生活中很多患者被该疾病所困扰,强直性脊柱炎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在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需同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急性或慢性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强直性脊柱炎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

强直性脊拄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l、强直性脊枝炎多见于10~20岁发病,高峰在20~30岁,而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组,高峰在30~50岁。

强直性脊柱炎男性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女性远多于男性。

2、强直性脊柱炎随种族而异,而类风湿关节炎呈世界性分布。

前者有明显的家族史,而后者则不很显著。

3、强直性脊柱炎几乎全部有骶髂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很少有。

前者可影响全脊柱,一般由腰椎上行发展,而后者一般只影响颈椎。

4、强直性脊柱炎无类风湿结节,而类风湿关节炎则可见到。

前者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后者一般不引起临床上可查出的心脏瓣膜病。

5、强直性脊柱炎常为少关节炎,非对称性,下肢关节受侵多于上肢关节,大关节受累多于小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常为多关节炎,受侵关节呈对称性,大小关节皆可受累,侵及上肢关节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较侵及下肢关节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影响髋关节,而成人类风湿关节炎很少如此。

强直性脊柱炎很少侵及颞颌关节,类风湿关节炎有半数以上侵及。

6、两病的治疗对药物反应亦不同,如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为50%以上,而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则无效。

7、强直性脊拄炎只少数引起肺上叶纤维化,而类风湿关节炎肺部表现为结节、胸膜炎积液和肺纤维化。

前者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而后者多阳性。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炎,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患者以老年女性比男性多见。

发病的关节多为负重的关节和活动范围较大、活动频繁的关节,如指问、膝、髋、颈椎、腰椎等关节。

胸椎和腰椎患了骨关节炎,则腰背部感到酸痛,活动时加重,弯腰受到限制。

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骨盆关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对于医生诊断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1. 长期、进行性的腰背部疼痛,休息后不缓解,晨僵超过30分钟,持续3个月以上。

2. 早晨起床后腰背部僵硬,伸展活动后可缓解。

3. 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

4. 脊柱和骨盆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二、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脊柱和骨盆关节呈现典型的炎症性改变,如骶髂关节、脊柱骨质增生、韧带髓样骨化等。

2. MRI检查,可显示早期的骶髂关节炎症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

2. HLA-B27阳性。

四、其他辅助检查。

1. 患者家族史,有家族成员患有类似疾病。

2. 关节穿刺液检查,排除其他炎症性关节病。

五、诊断标准。

1. 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至少满足其中一项。

2.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和僵硬。

六、诊断注意事项。

1. 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确诊强制性脊柱炎。

2. 对于早期疑似病例,应定期复查,以明确诊断。

总结,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是一套综合性的诊断指南,对于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确诊强制性脊柱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诊疗指引参照表标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8 年)《糖尿病诊疗标准》(2009 年)《全球糖尿病指南》(2005 年)中华医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定义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静脉血糖≥6.1mmol/l(110mg/dl)~<7.0mmol/l(126mg/dl)和糖耐量受损(IGT):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 (140mg/dl)~<11.1mmol/l (200 mg/dl)IFG:FPG 5.6–6.9mmol/L (100–125mg/dL)和IGT:2 小时血糖7.8–11mmol/L (140–199mg/dL)IFG:FPG 5.6–6.9mmol/L (100–125mg/dL)和IGT:2 小时血糖7.8–11mmol/L (140–199mg/dL)1 型糖尿病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胰腺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 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有时与胰岛素绝对缺乏相关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陷存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的渐进式胰岛素分泌缺陷妊娠期糖尿病怀孕期间检查出高血糖水平(之前未患糖尿病),易患2 型糖尿病怀孕期间诊断出糖尿病怀孕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任何程度的葡萄糖耐受不良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染色体12、7、20、13、17、2)∙ 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小精∙ 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 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3.胰腺外分泌病变(胰腺囊性纤–灵样综合征、Rovson-Menden hall综合征,遗传性及获得性脂肪萎缩)∙ 3.胰腺外分泌病变: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后、胰腺肿瘤、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及其他∙ 4.内分泌腺病:肢端肥大症、Cushing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及其他∙ 5.药物或化学物诱导:Vacor(杀鼠剂)、戊烷咪、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二氮嗪、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α干扰素及其他∙ 6.感染:先天维化)∙ 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例如艾滋病或器官移植后的治疗药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他∙7.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僵人”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及其他∙8.伴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征: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e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Prader-Willi综合征及其他。

症状∙ 1. 过度的尿液排泄(多尿)∙ 2. 多饮(烦渴)∙ 1. 多尿∙ 2. 烦渴∙ 3.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 1. 多尿∙ 2. 烦渴。

诊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FPG ≥7.0 mmol/L FPG ≥7.0 mmol/L断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3.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mg/dl) (126 mg/dL)或糖尿病症状+ 随机血糖≥11.1 mmol/L (200mg/dL)或2 小时血糖≥11.1 mmol/L (200mg/dL)(125 mg/dL)或2 小时血糖≥7.8 mmol/L(≥140 mg/dL)或出现尿糖并伴随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诊断性评估病史病史病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评估实验室评估实验室评估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1. 超重(BMI≥25kg/m2)∙ 2. 缺乏体力活动∙ 3. 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 4. 高危种族人群(非洲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印地安人、太平洋岛居民)∙ 5. 分娩的婴儿体重超过9 lb 或被诊断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6. 高血压(140/90 mm Hg 或正在接受高血压治疗)∙7. HDL 胆固醇水平35 mg/dL (0.90 mmol/L)和/或甘油三酯水平250mg/dL(2.82 mmol/L)∙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9. 之前的检查提示存在IGT或IFG∙10. 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情况(重度肥胖和黑棘皮症)∙11. 心血管疾病史(CVD)。

1 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牛乳喂养、药物和化学药品。

– 1 型糖尿病:∙ 1. 糖尿病家族史∙ 2. 遗传∙ 3. 地理位置(越远离赤道发病率越高)∙ 4. 膳食因素∙ 5.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 5. 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先兆子痫∙ 6. 母亲<25岁∙7. 新生儿黄疸2 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运动减少和/或能量摄入增加、肥胖、胎儿或新生儿营养不良、中老年、吸烟、药物和应激。

– 2 型糖尿病:∙ 1. 年龄∙ 2. BMI(腹型肥胖)∙ 3. 目前或曾经患有心血管疾病∙ 4. 吸烟∙ 5. 血脂(低HDL-C 和高甘油三酯)∙ 6. 白蛋白排泄率升高∙7. 房颤∙8.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妊娠糖尿病:∙ 1. 重度肥胖∙ 2. 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分娩过大于胎龄儿∙ 3. 存在尿糖∙ 4. 被诊断为PCOS∙ 5. 有明显的2 型糖尿病家族史。

妊娠糖尿病:∙ 1. 曾患妊娠糖尿病∙ 2. 腹型肥胖∙ 3. 糖尿病高危人群。

并发症眼睛:∙ 1. 视网膜病变∙ 2. 虹膜新生血管∙ 3. 角膜异常。

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肾:肾:∙ 1. 肾病∙ 2. 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

∙ 1. 肾病∙ 2. ESRD∙ 3. 慢性肾损伤(CKD)∙ 1. 微量白蛋白尿[男性白蛋白肌酐比(ACR)>2.5 mg/mmol,女性> 3.5mg/mmol;或30mg/g]∙ 2. 肾小球滤过率估值(eGFR)下降— <90mL/min/1.73 m2∙ 3. 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运动神经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脚:∙ 1. 神经病变∙ 2. 外周动脉疾病∙ 3. 溃疡/感染。

心脏:∙ 1. 动脉粥样硬化加剧∙ 2. 冠心病∙ 3. 糖尿病心心脏:1. 冠心病;2.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 1. 缺血性心脏病∙ 2. 心血管疾病肌病∙ 4. 充血性心力衰竭∙ 5. 心律失常。

脑:∙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2. 腔隙性脑梗死∙ 3. 多发性脑梗死∙ 4. 脑血栓形成。

脑血管疾病卒中骨与关节:骨关节炎––口腔:∙ 1. 牙龈和牙周感染;∙ 2. 颌面软组织感染;∙ 3. 牙齿松动。

牙科疾病口腔:∙ 1. 牙龈和牙周疾病∙ 2. 口干(口干燥症)。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目标目标血糖∙血糖(mmol/L)空腹:4.4-6.1∙ 1. 餐前毛细血管血糖3.9–7.2mmol/L (70–130∙ 1. FPG<5.5mmol/L (100mg/dL);非空腹:4.4-8.0 HbA1c(%) <6.5 mg/dL)。

∙ 2. 餐后毛细血管血糖峰值<10 mmol/L(180 mg/dL)。

∙ 3.HbA1c<7%。

∙ 2. 2 小时餐后血糖<7.8mmol/L(140mg/dL);∙ 3.HbA1c<6.5%。

治疗目的∙ 1. 血糖控制∙ 2. 降低糖尿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3. 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 4. 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5. 防止急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6. 降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强化血糖控制——监控和防止低血糖和高血糖强化血糖控制——减缓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或发展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减肥5–7% (BMI≤24kg/m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体重的7%)肥胖患者减肥运动(150 分钟/周)定期运动(150 分钟/周)定期运动(150 分钟/周)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占饱和脂肪摄入量应低于–总脂肪酸摄入量的30% 或低于总热量摄入量的10%总热量的7%良好的饮食习惯—可选择无热量的非营养性甜味剂良好的饮食习惯:∙ 1. 尽量减少反式脂肪摄入量∙ 2.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130g/d)。

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高含糖量和脂肪的食物限制酒精摄入量限制酒精摄入量(女性每天≤1 杯,男性每天≤2杯)限制酒精摄入量盐摄入量≤6 g/天––进行关于血糖自我监测(SMBG)的患者教育进行关于血糖自我监测(SMBG)的患者教育进行关于血糖自我监测(SMBG)的患者教育–行为矫正––戒烟戒烟–缓解压力技巧将每天的热量总摄入量降低到400–500 卡,其中30% 应来自脂肪,55% 来自碳水化合物而其余的15% 来自蛋白质––药物治疗 1 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1 .型糖尿病:∙ 1. 多种剂量的胰岛素注射1 型糖尿病:强化胰岛素疗法(每天注射3 次或更多)∙ 2. 餐时胰岛素应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餐前血糖和预期活动相一致∙ 3. 胰岛素类似物。

Point on the image to enlarge 2 型糖尿病:∙ 1. 服用二甲双胍∙ 2. 医学营养治疗(MNT)∙ 3. 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治疗∙ 4. 对BMI≥35 kg/m2者以及对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肥胖手术治疗。

2 型糖尿病:∙ 1. 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和每日一次的磺酰脲类药物;如果没有效果,则考虑增加速效胰岛素促泌剂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激动剂]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 如果口服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没有效果,则开始胰岛素疗法∙ 3. 保持血压<130/80 mmHg. 4. 降脂药物和抗血小板治疗参考文献《中国糖尿病预防指南》Standards of MedicalCare inDiabetes—2009.Diabetes Care32[Supplement 1],S13-S61.Global guideline fortype 2 Diabe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