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李乐东:一位文化传播者的家国情怀
赵浩生:忘不了家与国
采 的“ 悲剧 ” 思考 和演绎 性 的内涵 。重要的是 , 他的悲
剧 情 怀 是有 根 有 据 的 , 非 并 向壁 虚 构 。
外交史上是很少见的。无论是在罗马大使馆还是 在米兰总领馆,每一次任职期问陶土根都尽 竭 力为侨胞服务, 为侨胞融入意大利社会、 为两国之
间 的友谊 和文化经贸交 流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
成 ,背 景 都 是 白色 。他 说 : 也 许 自 己学 过 版 “
华侨耳熟能详的名字; 一个将三十年人生岁月镌
刻在意 大利 国土上 的中 国优 秀外 交官 。他 见证 了 中 国与意 大利 建交 以来 的历史 , 为华侨 在 意 大 他 利 的进步与 融合做 出 了不 可磨 灭的贡献 … … 陶土 根 ,9 1 生于浙 江省 嘉兴 。 9 1 至 15 年 17 年
4 SCAN 群 像 扫 描 … 眦 Ol I 。
赵浩生, 美籍华人, 著名社会活动家、 专栏作家、 联
合 国注册 记者 , 国耶鲁 大学 教授 、 国武汉 大学 、 美 中 山东 大学 、 郑州 大学 、 暨南 大学 名誉 教授 。 赵浩 生于 12 年 出生于河 南息 县, 90 9岁离 家到开 封 读书 。9 8 , 13 年 胸怀报 国之志 的赵浩生初 中刚毕业 即回到 息县任教 , 抗敌训练 班教师积极宣 传抗 日 国。 担任 救 14 年 , 浩 生 东 渡 日本 , 《 南 日报 》驻 日特 98 赵 任 东 派 员 。1 5 年 到美 国留学 , 92 毕业 后 获博 士 学位 , 受聘 于
同样 是 内心 的夫子 自
道 , 在 画 廊 的 作 品 , 一 他 是
个 主题 下 的 画面 呈 现 , 问及
最初 的创作 本意 ,他 回答 说 : 画是表现 内心挣扎和 “ 心灵痛苦 。我现在觉得, 状 态是在单纯和复杂的阶段 , 我在两者间徘徊 ,实际是 ;
风雪家园一笑同——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的家国情怀
论於梨华笔下留学生的灵魂-“寻根”与“归根”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於梨华在《白驹集代序(归去来兮)》中倾诉着:“别问我为什么回去,为什么回去与为什么出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惑。
”当时的迷茫、彷徨、感伤,也正是留学生的苦闷情绪的典型表达。
在思念国家和亲人的苦闷中,他们开始了寻根和归根的旅程。
一、寻根的一代於梨华的留学生文学作品不仅向我们描述了留学生艰辛坎坷的创业经历、痛苦的爱情生活,更主要的是深层次地挖掘了留学生潜藏其后的精神内涵——一种文化的缺失和碰撞。
如果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是描绘“无根一代”的复杂情绪,那么在接下来的创作中,於梨华又将这一题材进一步推深,在“无根”的现实描写中,让主人公自己反思、反省“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作者创作的《傅家的儿女们》就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作者用《傅家的儿女们》表现六十年代末期最颓废也是最现实的一群旅美留学生。
小说的前部分和《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情节如出一辙,傅家的儿女们都在家长的逼迫下留学美国,一个个开始了艰难的留学生涯,开始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无根”的生活,他们出国的缘由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求学、寻找理想,而是在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下,不得不顺应时尚潮流。
傅家儿女们的留学生活经历,如大女儿如曼、大儿子如杰就是这种留学生类型,但又有所不同。
如曼、如杰并不具备深造的天资和条件,也没有出国的愿望,可是却在父亲固执要求下被迫出国。
面对海外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没有牟天磊的意志坚强,经不起打击,不仅彻底失败,精神上也垮了,在社会的底层卑微地生活。
如曼的不幸主要集中在感情方面,作为一位漂亮的女性,事业并不是最重要的,出国前本来有个要好的男朋友,可是因为出国留学被家人拆散。
在异国他乡孤寂的生活中,感情生活成为她精神的依托,在美国期间她与四个不同的人有过感情纠葛,最后染上性病,本是一朵艳丽的花朵,结果被摧残得不成样子,如同她的眼睛,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可是人生还要继续,路又该如何走呢?相对于姐姐的磨难,弟弟如杰的感情还算圆满,但事业方面就不行了。
让孩子学会感恩
龙源期刊网 让孩子学会感恩作者:梁诵华来源:《孩子·小学版》2019年第11期为进一步推进广州市荔湾区的家庭教育办学特色和品牌建设,形成示范带领作用,助推家庭教育工作实现新作为、新突破,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于2018年12月承办了“培育好家风”荔湾区中小学第七届“乐贤杯”家庭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家庭教育导师、师生、家长的热情参与,该活动共收到“好家风家庭教育故事汇征集”作品298份。
在此,希望大家在品读老师、家长的经验分享的同时,能正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家校之间的多向互动,相互促进。
【紊例描述】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有一个案例: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的中国博士分享了一个真实故事: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却要求退回中国学生。
中方对此很纳闷,学生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退回呢?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学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美国家庭帮助他很多,可他却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而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美国家庭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像在中国家庭一样,不用客气。
在当今社会,以上案例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作为一名老师,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学校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放学走到校门时,家长第一件事就是背过书包。
而孩子呢?面无表情,未曾道谢。
还有很多家长会抱怨说,孩子一点儿也不懂得感恩,只懂索取不懂回报,稍有些不如意,便大发脾气。
更可怕的是,近几年,子女弑杀亲生父母或者稍稍遇到挫折便草率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类似的新闻不时见于报端,而且愈演愈烈。
由此,为人师者的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条件日新月异,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不懂事?今天的孩子怎么了?【原因分析】随着经濟飞速发展,作为我国从古至今体现主流道德价值观的“感恩图报”思想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占据多数,父母对孩子过度的关注与无原则的溺爱。
感知中国 行走浙江
感知中国行走浙江作者:郭熙贤黄江勤来源:《中国报道》2024年第01期2023年11月25日,首届“熊猫杯”外国留学生感知中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骆莉莉,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赵珺,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许荣,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以及獲奖留学生、教师和媒体代表出席活动。
颁奖典礼后,获奖留学生还参加了“在浙里遇见你”感知体验行活动。
高岸明指出,外国青年是中国国情的亲身见证者、中国文化的亲身体验者,也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参与者。
中国外文局作为综合性国际传播机构,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外青年交流和文明互鉴,未来将继续与国内外机构加强合作,以翻译出版、学术研究、交流对话等多种形式,增进人文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他对获奖留学生们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保持探索之心,更加深入地“走进来”,成为“中国通”;保持友好之心,更加积极地“携起手”,共做“好朋友”;保持分享之心,更加广泛地“走出去”,化身“小使者”。
骆莉莉在致辞中表示,浙江一直是世界观察中国、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世界各国青年青睐的求学之地,目前有来自179个国家的2万多名留学生在浙求学。
“熊猫杯”感知中国征文大赛系列活动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讲好中国故事影响重大。
她希望留学生们做浙江发展的“体验官”、浙江文化的“代言人”、民间交流的“连心桥”,用独特的第一视角鲜活生动地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赵珺表示,“熊猫杯”外国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多国青年的积极参与,以及外国知名人士、友好机构和驻华使馆的关注与支持。
此次面向留学生的比赛更是汇聚了全球四大洲27个国家的青春朝气与创作激情。
未来要与各界继续携手合作,使“熊猫杯”外国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活动得到更多人参与、更多人喜爱,增进中外人文交流,增进中外理解、互信。
许荣表示,每位参赛者都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青春力量,每件参赛作品都是促进交流互信的美好见证。
形容为中美文化交流做贡献的人
形容为中美文化交流做贡献的人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才华和勇气,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针对这些杰出的人物展开深入探讨,并分析他们的贡献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 李约瑟李约瑟是一位对中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他是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
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作为美国科学家到我国访问,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引进我国,为我国的科技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他的努力,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得到了极大地促进,推动了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2. 钱学森钱学森是另一位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他是一位著名的航天专家,也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科技交流的重要推动者。
在上世纪50年代,他作为我国科学家到美国留学,对美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推动下,中美两国之间的航天合作得到了极大地促进,为两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鲁迅鲁迅是一位对中美文化交流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名人。
作为20世纪我国文化界的泰斗,他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成就,同时也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国际上广为传播,为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了我国的文化魅力。
他的作品通过中美文化交流的渠道,使更多的美国人了解和认识了我国文化,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交流。
4.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一位在商业领域对中美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
作为管理学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的管理理论对我国的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的著作和演讲,他向我国推广了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我国的管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斯人已乘黄鹤去——怀念李沥青先生
艺术中国 2022 / 2艺林漫谈101李沥青(1921—2022)湖南嘉禾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红鹰社”,1985年离休。
1945年入中山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就读,随钟师敬文学诗及民间文学,随詹师安泰学词、王师季思学曲,1946年曾参加北平南诗歌协会,写旧体诗,也写白话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嘉禾县文教科长、副县长,郴州地区艺术剧院副院长,郴州地区戏剧工作室主任、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湘昆剧团副团长;生前系郴江诗社第一届社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华诗词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郴州市诗词协会顾问,湘昆艺术(世界级非遗项目)和嘉禾伴嫁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发现人、挖掘者和组织整理负责人。
著有《绿满楼上吟》、长篇历史小说《湘南起义》等。
斯人已乘黄鹤去——怀念李沥青先生◆ 曹隽平(本刊)新年第六天的清晨,我接到C君的电话,C君告诉我:李沥青老先生逝世了,享年102岁。
我心头一震,良久无语。
2000年秋的一天,C君与我聊到诗词,他告诉我:郴州文联李沥青先生是一位诗联大家。
我虽不擅写诗词,却一直爱好,于是提出请他带我去拜访。
现在已经忘了具体的日子,但到了李老家,我才发现:其实我早就见过老先生。
1999年夏天,李老曾经多次到我的书法班,接他的外孙放学。
此后我们的交往多起来,李老赠我他的诗集《绿满楼吟草》,又抄录一首专门为我做的诗:“自古精英出少年,献之接踵会嵇山。
春来一夜芭蕉雨,笔走龙蛇任尔酣。
”看他的书法,我大吃一惊,太活跳太有味了。
不久,我为李老的书法写了一篇评论《天真烂漫直抒胸臆——李沥青先生书法解读》,原文如下:提起八十高龄的诗词家李沥青先生,郴州文学界几乎无人不晓,但对于李老的书法,知之者却甚少。
20世纪末的一天,我有幸得到李老的两张诗词手稿,立即被诗人那极具个性的书法吸引,反复玩味,不忍释手。
2001年新春,我托C君向李老求字,李老竟爽快地答应了,并给C君和我各写了一幅。
一堂没有上完的课——追记加籍华人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美欢
这遭 疑问 。
这个疑问, 医护人员在 ∈ 静病人紧急人院时也曾有过。 天 7
来. 他们 正了中国最精英的一批法律人从全球和全国各地赶
最为出类拨荦的师资, 就—定会有优良的水准。
2O 年明 1 这位 为出类拔萃 的教授到清华法学院 02 日,
改革开放 相关的土型工程的法律工作 18 年 g8
获剑桥大学法学项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香港中 文大学商学院 香港大学法学院。 02 月 2 0 年8 加
盟 清 华大学 法学 院任 奎职教 授 , 08 月起任 2 0 年8 加 拿 大 多伦 多大学 法 学院 教 授和 清 华 大学 双聘 裁 授 , 0O t 月 2 1J9 日因病 逝世
确培养。 而在北京外国律所云集的国贸地区. 几乎每家精英律所
在英美軎大法学院的课程 殳置电 也找不到这样—门没有鞲定专 业领域、 不局限于具梆 门法的范围, 而是着i 对学生进行完 I 盱 整的普通法思维和能力的 练, H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运用普通 法知讽U 事法律研究襁实务能力的系列 【 程。
她是谁? 何美敢, 清华大学法学院毂授。 作为—位加t犬籍 华^法学家. 她烦力为中国培养优秀法律人 直至生命最后Ⅱ 寸
刻。
他们是谁? 学校领导、 同氧 亲友, 尤其是她在清华工怍8 年
旬每—届毕业 在校生的代表, 最让她骄傲的人
讲普 通法, 不能不为学生 武装 普通法的基本知识、 制度和窭践
文 程曦 胨卓琬 周格格
何美欢,9 8 } 1 年1月生于香港 92 4 I7 年获加
州太学 伯 克利 分校 文学硕 士 学位 ,= 7 葭 多伦 g ̄ 7
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
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作者: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47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国家的事就出一点儿力,展现了朴素的家国情怀。
这些看似“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的小事,是人们自然流露的爱国心。
有时,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合力,才能完成一次壮举。
11月14日上午,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蜜橘果农陈凯被授予临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周周正能量奖”。
和他一起获奖的,还有浙江大学全体学生。
果农和大学生为何同时获奖?“遇到国家的事就想出一点儿力”故事要从3天前说起。
肖小娥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李红叶教授团队的一员,主要从事柑橘病害方面的相关研究。
李红叶是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已为中国柑橘事业坚守了20年。
平时,李红叶经常到果园和果农交流,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帮助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最近,他们想研究橘子致病的原因,需要买一些橘子来做实验。
11月11日,肖小娥在购物平台上找到了一个卖涌泉蜜橘的店铺。
因为需要了解蜜橘的大小是否适合用来做实验,肖小娥问了很多问题。
当得知蜜橘将被用于科研时,卖家陈凯主动表示要捐几箱,“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国家的事就想出一点儿力”。
陈凯给肖小娥寄去10箱橘子。
为了传递陈凯的这份温暖和热情,肖小娥把聊天记录发到了校内一个论坛上。
一名学生说:“上一次被橘子感动,还是因为朱自清的散文。
这一次,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女博士买橘子。
”之后,帖子又被陆续转发到微博和抖音上,迅速传播。
11月14日,“浙大博士生和蜜橘商家的聊天记录”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事件。
网友称赞其格局大在临海市涌泉镇西柯岙村,陈凯最近一直在忙着打包、发货。
据悉,他和妻子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时,获得了国家提供的大学生创业补贴,解决了启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他们平时的主业是装修,同时经营着网店。
“买橘”的暖心故事上热搜后,陈凯的网店已经卖出7万多单蜜橘。
如今,自家的橘子已经不够卖了,陈凯决定为村民们“带货”,希望借着这波热度,帮乡亲们减轻销售压力。
卓越而永恒——缅怀李华伟博士
纪念李华伟博士我对李华伟博士去世的消息感到深深的悲痛。
李博士曾任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会长等职,被誉为传奇人物,为图书馆和资讯产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图书馆历史上的巨人,他60多年来的成就、贡献、友谊、思想、指导以及美亚图书馆合作与发展的建立,对他的时代和我们的世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
我们又痛失一位德高望重的前会长,图书馆历史上的巨人!这对我们国家和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不仅对我,而且对所有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成员、国内和国外同行来说,李博士是一位传奇的模范图书馆领导者,也是一位亲爱的朋友,一位终生的导师,他对创新图书馆服务的奉献是最重要的楷模典范。
他的图书馆领导力和影响力将被视为我们行业的遗产,卓越而永恒。
希望我们的精英也传承李博士相同精神,影响更多人的人生,让图书馆和资讯产业领域愈来愈好!我谨向李博士的家人表达诚挚的哀悼。
我们会深深地怀念他!作者简介曾程双修(Sally C.Tseng),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CALA)原会长(1984-1985),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CALA)原执行理事长(1999-2007),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杰出图书馆员,已荣休。
收稿日期2024-01-28卓越而永恒——缅怀李华伟博士曾程双修李华伟(Hwa-wei Lee),美籍华人,祖籍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自1928年成立以来第一个担任主任的美籍华人、美国第一位华人高校图书馆馆长、第一位有幸被美国图书馆命名的馆长,被誉为“图书馆界之巨擘,海外华人之骄傲”。
2023年12月19日,黑龙江省图书馆原辅导培训部主任、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原秘书长闻德峰在“图书馆行业组织团美国行”微信群发布一条消息:“惊悉深受中国图书馆人敬重和挚爱的前辈引领者李华伟先生仙逝,不胜悲悼!”我与李先生见的最后一面是2011年在美国新奥尔良,他耄耋之年精神矍铄,又被返聘工作。
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
㊀㊀收稿日期:2022-08-12㊀㊀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下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 (DIA170361)㊀㊀作者简介:张剑(1970 ),女,山东潍坊人,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㊁跨文化交际和学术英语教学研究;汪洪澜(1972 ),女,甘肃平凉人,讲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㊁传统文化研究㊂第25卷第1期2023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Vol.25No.1Jan.,2023㊃文学与文化研究㊃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张㊀剑a,汪洪澜b(北京理工大学a.外国语学院;b.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㊀㊀摘㊀要:基于历时的实证研究,旨在研究调查海外留学生如何适应新的文化以及如何建构文化认同㊂从中国留学生的叙述角度和中国学者的视角进行分析,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从坚持自我认同到融入多元文化认识的过程,以及从强调文化差异到学会积极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变得更强㊂对于身处多元文化碰撞区的留学生,建构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是在深入认知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建构文化间性㊂㊀㊀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文化间性㊀㊀中图分类号:G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1971(2023)01-0108-06引 言㊀㊀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㊂据教育部信息,2016 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高达251.8万人,其中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人数占比达八成(79.9%)[1]㊂新冠疫情以来,2020出国人数虽然同比略有下降,但最近两年总的上升趋势并未改变㊂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支留学大军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中国文化的海外代表和传播者㊂留学生的文化认同构建是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㊁构建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在目标文化环境中保持中国文化和全球观念的平衡,打破外界对中国以及留学生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表达中国声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㊂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文化认同的构建主要围绕着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一问题展开㊂身份认同这个词本身就有身份㊁认同㊁身份认同等不同说法,在国内外学术界是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概念,涉及政治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㊁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不同学科领域㊂一般认为,留学或移民人群的身份认同在文化适应和融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但前人研究更多探讨文化适应的困境和挑战,往往强调文化休克(cultureshock)和逆文化休克等消极方面的问题[2]㊂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却显示,随着全球化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案例不断出现,跨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㊂目前海外中国学生研究的研究群体多是WEIRD(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sed,RichandDemocratic)群体,即代表西方工业化民主社会富裕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少数阶层㊂他们从他者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归纳㊁定义㊁评判时很难不受自身文化的影响㊂而从主体㊃801㊃角度,即中国学生和学者自身作为参与者和研究者进行的研究较少,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㊂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化以及逆全球化同时存在,东西方对立,新冠疫情肆虐蔓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㊂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如何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且同时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将研究视角定位在身处跨文化交际漩涡中的海外中国留学生身上,试图通过全方位观察其学习㊁生活㊁心理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深入了解他们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的特点,并从中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现象,给予学理分析和建设性对策途径㊂㊀㊀一㊁文化认同的内核㊀㊀文化认同本质上是一个 我是谁 我们是谁 的问题,即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将自己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共识,此共识包括从象征物(比如长城㊁龙㊁熊猫)到语言㊁历史㊁习俗㊁价值等范畴㊂对于文化认同的解读众说纷纭,但内核基本一致㊂本文则以Kramsch的文化概念作为理论依据之一㊂Kramsch提出, 文化是参与享有共同社会空间㊁历史以及共同想象的话语社区的资格㊂即使离开了该社区,其成员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保留感知㊁凭信㊁评价和行动的标准体系,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他们的文化 [3]㊂ 他们的文化 就是该社区成员的文化认同,是经过一定时间沉淀下来的,是不会随时间和地点轻易改变的,例如对故乡食物的偏爱㊁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㊁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㊁对和谐的推崇以及对建筑和服装的审美,等等㊂该共识是文化社区成员理解㊁对比㊁反思其他文化的出发点,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进行文化批评以及构建新的文化认同的根基㊂文化认同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动态㊂本质主义往往把文化和国家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文化是固定的㊁泾渭分明的,用几个简单化的形容词就能概括不同国家的文化㊂比如,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截然对立,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㊂相似的例子还有英国文化保守㊁美国文化开放等㊂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抹杀了文化内部的丰富性㊁复杂性和独特性,也容易导致文化僵化和自我封闭,已被当今学界所诟病㊂貌似简单的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概念㊂祝华,ClaireKramsch,张剑认为,文化认同是不间断的意义构建过程,其所有成员都在参与这一动态的持续的构建过程;文化不应被视为地理性实体存在,文化认同也不应被束缚在固定的㊁静态的规则体系内[4]㊂文化认同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身份认同(identity)研究㊂早期研究着眼于主体身份认同研究,比如Labov[5]把民族㊁性别等主体身份当作影响语言交流特征的主要因素㊂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身份认同研究也相应产生了变化,即从主体身份认同向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和跨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转变[6]219㊂跨文化间性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认为每个人都有多重的文化身份,因而文化认同是可以采取一定的行动㊁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协商和争取的,是随时间㊁空间和沟通协商的过程而处于动态过程之中的㊂学者们试图把身份认同划分成不同类别,比如Tracy提出主体身份㊁个人身份㊁情景互动身份以及关系身份等四种分类,其中民族㊁性别㊁出生地等主体身份是相对稳定的,个人身份是多重互嵌式的,而情景互动身份和关系身份是在动态的情景和社会关系中实现的㊂所有这些身份在 稳定 临时 以及 个人 社会 等维度持续动态存在[7]㊂Pavlenko和Blackledge将身份认同主要分为接受型和可协商型两个维度[8]㊂ZhuHua则将身份认同分为自我身份认同和他人规定的身份认同;另外根据交流媒介的不同而分为可听㊁可见以及可读的身份认同㊂她认为,在跨文化间性视域下,身份认同既包含主体身份如国家民族,也包含其他相互交错的身份如职业㊁性别㊁社会阶级以及宗教信仰等,是多重身份的汇总[6]215-216㊂例如,一位中国某大学教授,她同时还是女儿㊁母亲㊁妻子㊁博士生导师㊁中国民族舞爱好者㊁棒球迷;在英国访学的期间是伦敦大学的访问学者㊁伦敦某小学PTA家校联合会的志愿者㊁社区健身俱乐部会员;在英国的邻居眼中她还可能是一位不喜欢社交的中国房客㊁英文流利的亚洲女性,在英国朋友眼中她可能是一位热情好客的中国朋友㊁同事以及擅长中国美食的大厨,等等㊂综上所述,未来的文化认同研究将更加细化㊁多元化㊁复杂化,需要在一个处于持续动态的语境下,甄别群体内的多种差异和个体的多重身份㊂㊀㊀二㊁中国文化认同㊀㊀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现过两次中国文化认同㊃901㊃研究热潮:一次是与改革开放同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延续至21世纪初;另一次则伴随着全球化㊁互联网和消费经济的进程应运而生,目前正在进行中㊂在两次热潮中,研究者们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内涵进行了积极的多维度讨论㊂1992年郑晓云出版‘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一书,后修订再版更名为‘文化认同论“㊂这是一部全面讨论文化认同理论的著作,是第一次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热潮的先锋和代表,影响持续至今㊂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人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㊁共识与认可,是人对文化的归属性意识;文化认同是一个建构过程,可以随时间和环境变化而被重构[9]㊂之后许多学者通过对某一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延续和重构过程进行田野调查,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与变迁观[10]㊂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在分析传统重构的同时,对单方向㊁单维度进化的文化观提出了挑战㊂费孝通对中国文化认同做了总结性研究,并提出 文化自觉 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㊁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㊂中国文化不是 复旧 ,也不能 全盘西化 或 全盘他化 ㊂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强调文化的自主性㊁独立性㊂但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的观点,强调文化应该是多元并存的[11]㊂同一时期的乐黛云也认为, 要实现群体层面上的文化自觉,不仅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进行重新认知㊁理解和诠释,还必须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建构新的文化语境 [12]㊂总而言之,国内的理论研究指出了中国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强调了文化自觉和自主的重要性,同时认为文化是一个互动的㊁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㊂随着经济高速发展㊁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近几年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个体㊁社会和跨文化交际三个层面㊂个体遇到的认同问题聚焦在 意义的迷失 ,即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迷失,社会普遍弥漫着焦虑气氛㊂社会层面的认同问题表现在实质性传统文化的失落上,这里的 实质性传统文化 指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内核,是中国文化认同的根基所在㊂而跨文化交际层面,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平衡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㊁如何平衡中国文化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意识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㊂针对目前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研究维度,国内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著作,其中大多数以理论研究为主㊂中国文化认同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文化认同㊁外国来华留学生以及中国海外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等领域,涉及概念内涵㊁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的研究㊂还有一些学者则运用社会学㊁心理学等学科方法,通过可量化㊁可操作的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㊂以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为例,这类研究有的以代表性中国文化符号为坐标来考察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程度,并给出政策性建议和实践路径;有的则从语言㊁文化习俗㊁价值观等深层文化内核角度来进行研究㊂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大多强调单向度的中国文化认同,较少涉及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视角㊂不同于对在华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研究,中国海外留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内容集中在对文化适应和融合的关注上㊂这类研究以实证为主,通过话语分析㊁关键事件和时刻分析等方法[13]调查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㊁面临的挑战㊁以及跨文化过程中的身份建构㊂例如,田美和黄国文把在澳华人的中国认同划分为 分离性中国认同㊁边缘性中国认同㊁融合性中澳认同㊁融入性澳洲认同以及多向关联性认同 ,考察个体和多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14]㊂身份认同研究和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密切相关,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能够让文化 他者 信服㊁接受并且乐于分享,这就要求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必须包含两个维度的认同,即普世价值的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的认同[15]㊂我们认为,全球化冲击是目前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身处两种文化碰撞处的海外中国留学生则可以作为最佳观察和研究对象,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他们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过程㊂㊀㊀三、中国留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共性㊀㊀本文依托第一作者主持的教育科学规划基项目,对中国大陆31名在英(27人)㊁法(2人)㊁德(1人)㊁美(1人)等国本科到博士水平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进行了历时一到八年的追踪调查,主要㊃011㊃通过观察和半结构访谈的形式了解留学生的跨文化经历㊂该调查试图从中国学生的叙述角度和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研究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考察他们在新文化环境中如何寻找自我㊁反观自我,如何与所在地文化和社会双向互动,如何建构中国文化认同,以期更加真实地接近他们的语言㊁意识㊁心理等深层次的文化范畴,并对国内的语言㊁文化和跨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迪[16]㊂(一)文化适应初期的自我认同在文化适应期,尤其是留学的第一学期,留学生自我认同特点如下:他们对目标国的一切感到新鲜,喜欢对比中外两种文化差异㊂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和中国人的看法,个人认同和国家认同高度一致,很多人提到的一句话就是 不能给中国人丢脸 ㊂他们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骄傲,以祖国传统文化为荣,思乡之情非常浓厚㊂他们积极向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展示春节等中国节日的民俗㊁美食以及阖家团聚的理念;当来自其他文化的人向他们请教中国古代哲学和唐宋诗歌等经典文学作品时,他们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㊂一是英语表达能力欠缺,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少㊂另外,中国留学生普遍对自己英语水平和学术水平不够自信,自我评价较低;英语口头交际能力不强,但学习动机较强,希望通过刻苦学习以及与本国人多交流等途径提高英语交流能力㊂(二)打破刻板印象留学生普遍提到外界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误解,或者强加到这个群体身上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其中最多被提及的有:中国人吃狗㊁吃宠物;中国学生都很有钱;中国学生上课很沉默,不爱发言;中国学生不爱社交甚至不够友好,等等㊂然而留学生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外部强加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误解以及强加给他们的偏见㊂很多留学生对这种刻板印象或强加的身份非常介意,他们努力地去打破外界对他们的刻板印象或偏见㊂例如,针对中国学生上课不爱发言的刻板印象,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力图用实际行动改变他人的偏见:课前预习,上课积极参加讨论,多和老师沟通,取得好成绩并让老师意识到中国同学的积极进取和团队精神㊂而针对吃狗肉的问题,一位同学在访谈中仔细说明她的协商和沟通过程:会和有误解的人沟通,解释吃狗肉是亚洲一些地区的风俗,在中国很少见,她自己也从不吃狗肉㊂然而退一步说,即便中国有的地区有吃狗肉的历史和风俗,这一特定地区的风俗和世界上很多特别的饮食风俗是一样可以理解的:如极地地区的人吃海豚㊁吃鲸鱼,日本人吃河豚,欧美某些地区喜欢吃饲养的兔子㊁马等,这和吃鸡㊁吃牛㊁吃羊没有本质的差别㊂经过一番沟通之后,相互的理解增加,彼此的刻板印象也会改变㊂(三)身份认同的变化接受访谈的留学生都谈到了自己的变化,其中频率较高的变化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我意识更强;更加自信;理解并尊重与自己不同的观念;更尊重个体差异;不再强调文化差异是造成误解和偏见的原因,而是通过语言和跨语言行为以及行动来进行协商和沟通㊂社交圈也从中国同学的小团体拓展到人群更加混合的学术团体和各种俱乐部等社交团体,信息来源和社交媒体也从微信的朋友圈和好友群扩展到whatsapp,instagram以及facebook等;身份更加多元化,遇见人际沟通的问题,不再焦虑和担心,处理起来也更加自如㊂总之,他们的身份变得更加多元,在原有的身份认同中接纳了更多和目的国相关的文化元素㊂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并没有随时间流逝和文化适应过程而减少或消失㊂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习俗等表层的认同,而是发生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建构㊂他们提到对中国经典哲学文学作品的理解加深并主动与所在国文化进行对比;他们在国际学术社区通过各种会议和论文发表,有更多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㊂他们会把中国真实现状告诉世界,打破西方媒体的意识形态垄断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㊂他们会针对疫情防控等现实问题进行辩论㊁在中国形象探讨中发出自己的声音㊂还有留学生提到在台湾和香港问题上,他们在公开场合用中英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捍卫国家统一和主权㊂时间和经历让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变得更加从容,他们保持开放㊁包容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局观,斡旋于不同的文化话语之中,成为跨文化的使者㊂㊀㊀四、对中国留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的分析和思考㊀㊀(一)合理的语言认同很多人认为留学就要完全认同并融入目的国㊃111㊃文化,和当地人交往,讲标准的当地语言,才能学好这门语言,等等㊂其实留学必须融入当地文化㊁完全的入乡随俗(WheninRome,doasromansdo),这种假设是不可能实现的,留学生要完全避开母语社交群体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㊂初到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保持中国文化的核心认同,保持中国社交网络,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文化,也是留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㊂初到留学国,很多中国留学生把像本族语者(nativespeaker)一样标准的英语口语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要求自己的语音㊁语调㊁语法要标准,担心犯错,这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沟通也会有障碍㊂我们应当教育学生采取全球英语(globalEnglish)的态度,只要能正确传达信息,则完全可以在有交流障碍时借助母语㊁英语或其他语言,甚至采取肢体语言㊁绘画㊁图片以及社交媒体表情符号等超语实践(translanguaging)[17]㊂现在世界大学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场所,教工和学生流动性大,跨文化融合度高,学生的人种㊁民族㊁国籍㊁文化都非常多样化,是一个多语言㊁多文化而且个体差异非常大的社区空间㊂留学生的文化多样性正是世界大学的优势和特色,想象中纯粹的英语(本族语)环境是不可能的㊂对于留学初期的学生而言,虽然英语等目的语提升非常重要,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段,有效的信息传达和顺畅的协商沟通是最终目的,不必太多计较语音或语法的对错,不必强求目的语的纯正和标准㊂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但也完全没有必要㊁也不可能代替母语㊂打破对标准英语或本族语的想象认同和崇拜,放下语言包袱,通过超语实践进行沟通是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一步㊂语言学习不仅是留学生个体人生轨迹的一部分,还是复杂的社会发展活动和社会现象㊂ 这种分析思路有助于揭示被掩盖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利学习的社会条件,也有助于将语言学习置于一个整体的 人 的生活史㊁心理发展史的过程中去理解,从而调整语言教育的定位 [18]㊂(二)深度的中国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在相对稳定和动态㊁稳定和临时等维度之间持续变化的㊂尽管个体对中国文化的主观认同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客观来说,群体认同有着核心清楚㊁边界模糊的 原型 特性[19]㊂主观中国身份认同也可能因人而异,但主体身份和长时间形成的核心文化认同是不因时间地点轻易改变的,比如爱好㊁习惯㊁对食物的偏好㊁认知和心理特点以及成年人的历史观㊁人生观㊁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是经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较长时间的体验和认知才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㊂除此之外,核心文化要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内涵深厚,不能一目了然,需要深入体认和挖掘㊂我们观察到,国外许多人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比如何为中国文化的 空 道 ,何为 中庸 ,等等㊂而我们也从留学生访谈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知识和认知仅停留在肤浅的符号层面㊂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仅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难以被打破,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渐渐失去根本的文化归属感㊂因此,国内普通高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应该更广泛深入地开设中国文化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文化符号背后所蕴藏的历史㊁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等深刻意义,从而提升其文化修养和民族文化底蕴,为其打下深厚而稳定的文化认同基础㊂出国以后,明确的中国文化自觉和自信会更好地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心理㊁言语和行为㊂(三)后疫情时代的身份认同挑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需要克服文化休克以及面临的各种生活㊁学术和身份认同困难㊂近十年全球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中国留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有巨大改观,出现很多成功的跨文化案例,留学也不再是文化休克的代名词[20]㊂然而,近年来新冠疫情蔓延,东西方矛盾加剧,俄乌战争爆发,国家和民族间由于经济贸易㊁防疫观念以及历史㊁地缘政治等影响而出现巨大的意识形态差距,并由此带来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遭受了暴力和严重的种族歧视,比如因为亚裔面孔而在公共场所无故受到殴打和谩骂;留学生因为戴口罩而被骂是中国病人和病毒,被赶下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孔子学院的老师和志愿者处于被孤立的状况,面临巨大的政治㊁文化和心理压力[21]㊂在这种危机和极端对立的情况下,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认同研究又面临新的课题,比如,中国留学生如何斡旋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如何不把文化差异当作文化隔离㊁语言暴力㊁种族歧视和压迫的原因,而是当作真诚沟通时协商和谈判的起点[22]中国高校应当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建设,培养抗逆力?这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㊂㊃211㊃。
继承祖辈志愿 毕生奉献教育——访李端棻后人李乐东
蒙 办 向 为 干疮 百孔 的 旧 c 揭 示 了 一 条前 景 J。 1 1 。
阔的发展之路。但是公学住中 走了多年 又遇
片红旗下挥 洒着青春 。那个时候 ,
工 人
是 一 件 非 常 荣 耀 的事 情 。 宣 传 海 报 上 , 脚 蹬 毛 皮 靴 、手 握 钢 钎 , 英 武 帅 气 的 工 人 形 象 深 深 吸 引 着 年 轻 的 李 乐 东 。进 入 钢 铁 厂 或 是 铸
李 乐 东 教 授 ( )与 本 刊 执 行 主 左 编 交谈
代 ) 扛
风 的富
际 乏
三
至
继承祖辈志愿 毕生奉献教 育
— — 访 李 端 菜 后 人 李 乐 东
本刊记者 刘 奕
李 乐 东 ,现 任 美 国奥 克 兰 大 学 教 授 、 博 导 , 兼 任 该 校 国 际 教 育 交 流 中 心 主 任 、 美 国 伍 德 科 克 基 金 会 理 事 、 密 歇 根 美 中 教 育 联合
源源不断的能量。
“ 成份 ”的年代 。由于特 殊的 “ 家庭成份 ”,
贵阳丽史 2 1 年 第6 00 期I 2 4
17 9 7年 恢 复 高 考 ,李 乐 东 考 出 了 非 常 优 异 的 成 绩 。 那 个 时 候 的 贵 州 非 常 需 要 外 语 人
才 , 李 乐 东 优 异 的 外 语 考 分 让贵 州 师 范 大 学 将 他 极 力 挽 留 。 丁 是 李 乐 尔 放 弃 北 上 ,成 为
遣 ”方式 ,那 就 是 学 外 语 。
片 空 白 。 ”李 乐 东 不 无 感 叹 地 回 忆 道 。 因
为特 殊 的环境 ,当时家里 的长 辈不敢给 李乐
黄大年事迹心得(精选8篇)
黄大年事迹心得(精选8篇)黄大年事迹心得篇1黄大年是英国归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XX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号召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向黄大年学习,学习他报效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勇于创新、攀登前沿科技高峰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报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黄大年生前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XX年1月8日,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
他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XX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国家“__”专家;他师德高尚,诲人不倦,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班主任,积极提升青年教师和团队成员国际交流互动能力,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他刻苦钻研,业绩突出,作为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突破国外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黄大年事迹心得篇225日下午,由中国侨联主办的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来自首都各区县的归侨侨眷、学生代表等约2000余人聆听报告会,被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时政方向《文化自信》
热点时政方向02 文化自信一、【热点话题】传统与现代;文化种子一代鬼才黄永玉:“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人物速递】1924年8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
几个月后,黄永玉被迫离家来到福建,但是这里也为他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
华侨陈嘉庚在厦门创办的集美学校,规模很大,学校有6层的图书馆,这里是少年黄永玉的乐土。
而他酷爱阅读的习惯,也由此养成。
15岁时,他决定离开学校,从此开始"流浪"。
1947年,黄永玉"流浪"到上海。
一天,得知比自己大20岁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和自己住在同一条街上,他激动万分,便带着十几幅木刻画去拜见臧克家。
臧克家认真地翻看完了他的画,说自己非常喜欢,想替他送去发表。
后来,那十几幅木刻画绝大部分都没能发表,但臧克家从没在他面前提过。
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唐弛,那时是上海邮局的高级职员。
黄永玉每次一到上海邮局,唐张无论有多忙,都会立即放下手头的活,帮他处理稿费。
那时候,身边的这些人,美好得令他感喟不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干净纯洁,我就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那时候巴金先生、唐张先生、臧克家先生,还有萧乾……很多文化界的老前辈,都花时间为我的生活帮忙。
现在这些对我好的人都不在了,我要拿同样的感情对待别人。
"同时,他的艺名"黄永玉"也是他的表叔沈从文帮他取的。
在抗战胜利后的上海,黄永玉和汪曾祺成为来往最密切的朋友。
汪曾祺逝世后,黄永玉回忆:"我的画只有他一个人能讲。
他死了,这样的懂画的朋友也没有了。
"而在黄永玉离开前,他曾说:"想我时就看看天,看看云。
"【人物素描】“作品捐赠给国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从小"流浪",但黄永玉一直爱着他的故乡。
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却是自己最熟悉而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故乡是黄永玉的灵感来源,更是牵挂。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40 分)1. 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汉字。
(4分)学习第二单元后,我们piē( )见了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朱德母亲躬耕不chuò( )的身影始终在我们脑中萦绕;托尔斯泰的xī( )利的目光令人印象深刻;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zì( )的旧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的光芒。
2. 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初次见面,杨绛先生和蔼地对他笑了笑,他却__________,坐立不安。
他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但在杨绛先生和老一辈的大师面前,他显得__________。
之后,每次听杨绛先生讲课,他都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先生看待问题__________,先生提出的建议__________。
他想,跟着杨绛先生,这一生都有学不完的东西。
A. 正襟危坐鹤立鸡群入木三分振聋发聩B. 战战兢兢相形见绌入木三分振聋发聩C. 正襟危坐鹤立鸡群振聋发聩入木三分D. 战战兢兢相形见绌振聋发聩入木三分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那些闯红灯的开车者深恶痛疾....,却又无可奈何。
B. 海尔冰箱以无可置疑....的超强技术赢得了世界各地用户的信任。
C. 由于监管不力,目前市场上粗制滥造....的产品很多。
D. 我们班班长陈娜学习好,身体好,品德好,在班级中德高望重....。
4. [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经典作品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
②一个不读经典的人,不仅词汇有限,同时智力和想象力也会有限,从而导致知识和思想极度贫乏。
③读书之法,贵在选择经典作品。
④可见,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⑤一个读经典的人,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在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
留美学子的美好记忆——怀念李华伟馆长
形,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中国图书馆现代化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
1973年初,以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馆长刘季平为团长的中国图书馆访美考察团与计算机访美考察团,同时赴美访问考察。
回国后,刘季平馆长向中央领导部门汇报,同时向图书馆界介绍美国图书馆现代化情况。
随着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开始引进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相关业务部门做相应改革。
1974年全国实施“748工程”,各行各业开始进行计算机的研发与应用。
图书情报界承担了汉字信息处理、计算机检索语言的编制等项目。
20世纪70年代末,科技情报系统研发的二次文献数据库的建库技术进展很快。
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关心中国图书情报现代化的专家学者开始陆续到中国考察访问,介绍国外图书馆现代化情况,李博士是促进中美图书情报界交流最多的图书馆学专家。
他1982年第一次来华到昆明,首先是应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邀请,在科技情报中心管理培训班讲课,尔后陆续在福建等地介绍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和新技术应用。
除了来华交流,李博士还在美国组织和接待了近170位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工作者。
拜读《李华伟文集》,深深感受到李博士始终以图书情报学的思维和理念,根据图书情报工作需要,介绍新技术作为工具的应用情况。
他提出,图书馆自动化中,“信息技术是信息存储、检索与传播的新工具和新的可能性”(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w tools and new possibilities for information storage,retrieval and dissemination)。
李博士的图书情报现代化理念值得认真领会。
他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培养亦有心得,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详细、深入了解图书情报实际,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领域,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原理和发展,研究新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建设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应用新技术且具有各种功能的新型现代化图书馆。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7篇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7篇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篇1】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
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
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
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
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
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
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
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
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
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
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
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
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
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中国现代名人爱国故事【篇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热情倍增。
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
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来是玉门石油矿普通工人,可他一心为国分忧。
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他看到汽车没油烧,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靠烧煤气行驶。
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现在国家缺油,我有责任啊!”不久,他被调到大庆,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
没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吃冷饭,睡地铺。
中国情怀,多元视角——记柏林州立图书馆馆长克劳迪娅
印象 。 然而 , 当问及 她与 中国3年 的情 缘, 5 克
劳 迪 娅—下 打开 了话 匣子, 怀 热情 地 与 笔者 满
分享她 的 中国回忆 与职业 生涯 。
17年 , 9 3 中国与联 邦德 国签订 教育合作 项 目, 期 资助 两 国优 秀 学生 进 行交 流 学 习, 定 克 劳迪 娅在 此 背景下获得 了到北京 公派留学的 机 会。 克劳 迪娅 最开始 在北京语言 学院学 习中文 , 有了一定语言基 础之 后, 她申请进 入北京大 学继续 深造 。95 明 , 17年 克劳 迪娅 以 “ 大学哲 学系留学生” 北京 的身份 , 燕园正式 结缘 。 与  ̄17年北大率先恢 复 招收 外 国留学 生以来 , 92 北京 大学 的 留学 生数 量 目 增多 , 方考 虑 到留 学生可能 存 在的 “ 休 渐 校 文化 。“ 。、 。 … 阅读 中文的哲学 书籍 了 。 谈 及 在大 学 时代 阅读 过 的 中文 书籍 , 劳 迪 娅 想了 想 , 克 说 :“ 中国在进行 ‘ 批孔’ 任 课老师 要求 我们对孔子和 当时 批林 , 儒家 文化有一 定了解 , 在课 堂 上我们 还 对此 进行了专 门讨 论 。 但 那 时候 北大 图书馆 比较 小 , 留学 生也 不能随 便 借书 , 看的 想
工作 人 员整 理 两德 的档 案 和 书 籍 等资 料 。 克劳 迪 娅 有 中国学
习生 活的 经历 、 图书馆 亚 洲学 系工作 的背 景 经验 , 以及 对 社会
迪 娅 笑 “ 很难— —尤 其是 古代汉语— —对 我 来说 , 中文 即便 下大功 夫 , 难解 其 味 。 仍 与哲 学 相比 , 史又 比较 枯燥 , 以我 历 所
解, 提到这位热忱帮助留学生的柯老师, 克劳迪娅至今仍心怀
李乐东:推开贵州的窗,就是世界
李乐东:推开贵州的窗,就是世界
张玲玉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09(000)013
【摘要】“中国人一直不善于张扬自我。
但是中国的精华要让世界知道。
”从对西方文化的憧憬,到对中国文化的回归。
李乐东从中找到一种平衡,他把自己定位为“世界公民”。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张玲玉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开一扇窗,寻找世界的本源——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J], 游侠;
2.童心、童趣、童真编织的诗意世界r——评李剑平《推开诗意的窗》 [J], 莫运平
3.推开一扇窗,寻找世界的本源——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J], 游侠
4.有效实验——推开科学世界的一扇窗 [J], 谢新英
5.中海油:第一次推开了世界的窗 [J], 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美博士李乐东:一位文化传播者的家国情
怀
“春晖使者”开栏语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丰登;没有父母,就不会有我们;没有亲朋师长,就少了许多人间真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是否报答过那生育、抚养你的人?你是否回报过那默默站在你身后的故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扶危济难、反哺故土、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本刊与团省委“春晖行动发展中心”联合推出“春晖使者”专栏,展现“春晖使者”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造福桑梓、情系家乡,用智力、人力、物力投身家乡建设的奉献精神和人生壮举,让更多的人投身于“春晖行动”中去,为家乡、为亲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将爱心和奉献的涓涓小溪汇成滚滚洪流。
李乐东,美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从贵州走上国际讲坛的学者。
他秉承先祖、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李端棻的遗志,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和对外开放默默地奉献着。
他为贵州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也为美国打开了一扇
了解贵州的窗口。
在国外,他,就是贵州!
2007年3月24日,李乐东先生又多了一个新头衔——“春晖文化使者”。
“七七级”,
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上,1977年8月4日,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
这天,刚刚恢复工作仅10天的邓小平召集主持了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这次会议之后,被废除了11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制度全面恢复。
12月,全国570万考生参加了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考试。
一个月后,27万幸运学子进入全国高等院校深造,他们被赋予了极具时代特色的符号——“七七级”。
本文的主人公李乐东就是一名“七七级”。
因为“文革”,1971年,李乐东还没有接受完整中学教育就被迫辍学,进入贵阳棉纺厂做了一位工人。
恢复高考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唤醒了他心中冬眠待醒的梦。
作为清末著名维新派大臣、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李端棻的后裔,李乐东从小就接受着良好家庭教育,十年“文革”破坏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却破坏不了他心中对知识的渴求,祖辈留下的书籍汗牛充栋,成了他精神上的食粮。
在1977年的高考中,厚积薄发的李乐东考取了贵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成了27万见证中国教育冰破浪千层的“七七级”中的一员。
1982年,李乐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5年,他被
评为贵州师大优秀教师,1986年荣获学校教学科研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的变迁给个人带来了新的机遇,1987年秋,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大力支持贵州教育界的对外交流开放,派出首个以大学校长组成的赴美访问考察团,去美国的奥克兰大学考察。
李乐东再次牢牢抓住了这一人生的重大机遇,通过考试选拔,他成为贵州省首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留学地就是美国奥克兰大学。
2007年秋初,他来到美国密歇根州奥克兰大学,攻读语言教学艺术硕士。
不久,贵州考察团也抵达了奥克兰大学。
先期到达对奥克兰已比较熟悉的李乐东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所有资源,为家乡的亲人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
在各方的努力下,贵州考察团与奥克兰大学签署了长期合作交流协议,奥克兰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所与贵州教育界正式签订交流协议的美国大学,作为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李乐东至今回忆起仍激动不已。
在美国,李乐东结识了许多来自国内其他省市的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中有很多已经完成了学业却不愿回国,“宁愿洗碗也要留在这片冒险家的乐园淘金”是当时一部分留学生的口头禅。
李乐东很困惑:为什么大家当年在国内的远大抱负一踏上美国就荡然无存了呢?远离故土求学难道仅仅是为了在美国活得好吗?这绝对不是我的抱负。
1989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的李乐东婉谢了朋友的劝说,毅然回国。
“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动荡岁月,我和很多同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努力地学习着,思考着,实践着,希望能为
国家的振兴做些事。
”李乐东说。
浓烈的家国情怀,正是他们那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血性。
把“根”守住,
在繁华美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从美国回到贵州不久,李乐东在继续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的同时,于1990年主持了贵州电视台“每日一句”英语电视教学节目,深得社会好评。
此外,他还致力于推动贵州教育界与奥克兰大学之间的交流活动,成为双方交流最重要的桥梁。
1993年,李乐东再次远离故土,前往奥克兰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
经过不断地学习、沉淀和思索,重新走进美国的李乐东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因为文化碰撞而苦闷的青涩男儿了。
成熟的他要换一种方式,为中美文化交流、尤其是贵州的对外交流做更大的贡献。
到奥克兰大学不久,李乐东就发起并成立了伍德科克基金会,并出任基金会的常务理事,负责活动每年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基金会以“重交流,重理解”的理念为宗旨,注重促进中美双方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交往。
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杨洁篪应邀参加了伍德科克基金会2004年年会,作了“展望新世纪中美关系”的精彩演讲。
第二次来到奥克兰的李乐东已今非昔比了,读博士的他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结识了不少各个阶层的朋友,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很快,
在当地督学的推荐下,李乐东获得了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在一所高中教授亚洲文化课程,报酬为每小时60美金。
第一天上课,美国学生的问题就让他震撼不已,一个学生问他:“李老师,你怎么没留长辫子呀?中国人不是都留着长辫子穿着长衣服的吗?”
李乐东愣了一下,笑着回答:“我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男人留长辫子的,我父亲都没有长辫子,至于我父亲的父亲有没有长辫子我就不知道了。
”
另一个学生接着提问:“老师,中国有没有桥?”
李乐东有点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反问到:“什么桥?”
“就是我们常见的跨越河两岸的那种桥!中国有吗?”学生回答。
李乐东笑了,说:“在你们国家还没建国的时候,我们中国的桥就已经修建得很发达了。
中国建桥的历史,比美国建国的时间要早上千年。
”环视着讲台下的学生,李乐东说:“我没想到你们会问这些问题,这说明你们对中国确实非常不了解,我们之间还需要增强交流和沟通,如果有机会,欢迎你们到中国做客,让事实回答你们所有的疑惑。
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
“好!”学生齐声回答。
在美国高中教书的经历,促成了李乐东思想的巨大转变。
他知道,要想让美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他作为一位中国人,必须更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促成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回归:身在美国的他反过来加强学习中华文化,在几年的时间里积累下了丰厚的中国文化,增强了
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
教书的经历,也促使李乐东开始反思美国和西方教育的弊端,不断把中国儒教思想等一些有益的教育思想介绍到美国的教育界,他的研究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认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博士论文被国际语文教育学会授予最高荣誉的博士论文奖,他成了该奖颁发30多年来首位获最佳奖的中国人。
李乐东作出的突出贡献引人瞩目,奥克兰大学破例将他留校任教,担任教育学博士生导师。
李乐东在美国的事业一帆风顺,顺利地融入了美国社会。
从成绩斐然的事业到幸福美满的家庭,李乐东在旅美生涯中走出了一条连美国朋友也赞叹他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