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作者:郭培贵来源:《求是学刊》2015年第06期摘要:进士家族即指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明代270多年间共产生这样的家族2088个,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又很不平衡,尤以浙江、南直最为集中。
一、二、三、四、五、六、七代进士家族分别为311个、1500个、209个、51个、12个、4个和1个,属于这些家族的进士共达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而真正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11.55%,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
一、二、三代进士家族分别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4.89%、71.84%和10%;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也验证了古语所云“富贵不过三代”大致符合实际情况。
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
关键词:明代;进士家族;地理及代数分布;特点作者简介:郭培贵,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明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进士群体与政治及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ZS030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6-0144-06考察明代科举制度下所出现的“进士家族”现象,不仅对全面评价明代科举及其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认识明代科举社会的特征,探讨科名富贵之家出现、延续和败落的规律及其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学界尚无该论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何为“进士家族”?学界对此尚无统一定义。
为便于对本文论题进行探讨,笔者暂且确定“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即为进士家族,也即五代之内不一定每代都出进士,但至少应有两名以上进士。
之所以如此认定,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一是如五代直系亲属内只有一名进士显然不能撑起“进士家族”的称号,故至少应有两名进士。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沈登苗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
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①。
王毓铃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②,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一一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
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
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
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
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
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帖、黄册上登记的地址。
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帖”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③。
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
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的划分④,或称封建役籍⑤。
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
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
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
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
我与王毓铃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
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
试论明代进士家族的地域分布内容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历代登科总录》研究资料,对明代全国的进士家族进行了初步统计,得出全国一门三进士以上家族的地域分布状况:浙江以82户为全国之冠,南直隶78户紧随其后,第三为福建39,第四为江西36户,湖广31户排第五,山东29户列第六,北直隶22户列第七,四川21户列第八,以下依次为山西19户,河南18户,陕西18户,广东4户,广西和云南各1户,贵州为0,全国合计399户。
其中,一门三代以上中进士者全国合计189户,依次为浙江51户,南直隶32户,江西20户,福建16户,山东15户,山西13户,湖广11户,四川11户,北直隶10户,陕西5户,河南3户,广西、广东、云南各1户,贵州无。
这样一个排位,与全国进士总体分布规律基本相符。
进士家族有以下几个规律:地域集中,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构成高级官员的主体,对明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士家族形成的主要原因:重视家庭教育,拥有足够的家族经济实力。
关键词:进士科举家族明代文化唐宋以后,科举制度不断完善,进士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
明代尤其如此,“今之高官要职,非进士不畀”1,而“进士一旦居要地,遂过数十年之财主;迨至九卿,不可言也”2。
在功名富贵的诱惑下,明代士人纷纷走上了科举这条独木桥,为博取一介功名,不惜皓首穷经。
然而进士录取的名额有限,考生无穷,“从生员考试,到成为进士,只有三千分之一的机会”3!一家能出一个进士,就足以光宗耀祖了。
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大背景下,有些家族却能数人、数代十余人考中进士,甚至数代鼎甲,一门高官,为时人所歆羡,而流芳于史册。
对这些家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明代的科举制度、政治格局、地方文化乃至家庭教育等等诸多方面,获得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关于科举家族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吴仁安就长三角地区,深入研究了各家族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因素以及存在状况,但涉及的明代进士家族数量有限4。
曹国庆以铅山费氏为切入点,对江西的科举世家崛起过程及其在地方的作用做了探讨5。
明代徽州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
明代徽州进士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宋长琨关键词:明代;徽州;进士数量;地理分布摘要:在徽州府志、徽州府各县的县志,以及《新安名族志》、《登科录》、《进士题名碑录》等历史文献中,共有464名明代徽州进士的记载,其中454人出处有据,履历翔实。
有明一代,徽州进士的人数在全国各府中位居第十一位,在万人进士数上位居第五位。
这454名徽州进士在徽州府六个县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不但如此,即使在同一县份的不同地域之间,这种不平衡性也有所体现。
SONG Chang-kun (Associate professor, be studying phD 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An Investigation on the Amount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uizhou Jinshi in Ming DynastyKey Words: Ming Dynasty; Huizhou; Amount of Jinshi; Geographic distributionAbstract:In Huizhou Fu-zhi, Xian-zhies of counties of Huizhou-fu,Xinan Ming-zu-zhi, Dengke-lu, Ti-ming-bei-lu of Jinshies and other historical literatures, include 464 records of Jinshes of Huizhou in Ming Dynasty. In these records, there are 454 people who have historical figures. In Ming Dynasty, the amount of Huizhou Jinshies ranks No. 11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in comparative amount it ranks No. 5. In all six counties of Huizhou,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454 Jinshies is unbalancing, and this unbalancing feature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mount of different counties, but also reflec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same county.《嘉靖婺源县志》云:徽州“儒风独茂,科甲蝉联”;[1]《万历歙县志》云:徽州“人文郁起,为海内之望,郁郁乎盛矣”;[2]《乾隆绩溪县志》云:“徽为朱子阕里,彬彬多文学之士”;[3]《道光徽州府志》则说:徽州“人文辈出,鼎盛辐臻”;[4]元末学者赵汸《商山书院学田记》更称:“新安为东南邹鲁。
明代湖北进士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作 方面研 究 成 果 颇 丰 。然 而 , 对 明 代 湖 北 地 区 进 士 数达 到 了历史 的最高 峰 , 中榜 进 士 2 9人 。若 从 不 同 地理 分布 研究 的论 文却 较少 。刘 海峰 《 科举 学 导 论》 时段 来进 行分 析 和考察 , 则 可 以分为 三个 时间段 。 言: “ 明代 江西 , 浙江, 福建 , 湖广 ( 今湖 南 、 湖北 ) 被 称 第一 阶段为洪武 四年 至成 化二年 , 历2 9科 , 共 考 为科 举 四大省 。 ” … 本 文拟 从 统计 明代 湖北 登 科 考 取进 士 1 4 1 人, 占明代 湖北 进士 总人数 的 1 4 . 2 4 %, 平 取 进 士 的数 量 出发 , 并 以此 为 依 据来 分 析 明代 湖 北 均 每科 中榜 4 . 8 6人 。其 中 , 除 洪 武 四年 、 二 十 四年 、 进 士分 布 的地 理 状 况 和 差异 , 以及数 字 背 后 所 反 映 三 十年 , 正统 元 年 4科 外 , 另2 5科 均 有 中榜 者 。第
的历 史缘 由。
一
二 阶段 为成化 五 年 至嘉 靖 三 十 二 年 , 共历 2 9科 , 考
、
明 代 湖 北 进 士 数 量 概 述
取进 士数 为 3 4 6人 , 占明代 湖北进 士 总数 的 3 4 . 9 5 %, 平均 每科 中榜 1 1 . 9 3人 。这一 阶段 , 除成 化 五 年 、 成
少进 士群 体 。 明代 进 士 作 为 一 个 被 研 究 的群 体 , 目 十 四年 、 三十 年 , 正 统元 年 , 这 4科 无人 中榜 外 , 其余
前学 术 界 对 其 地 理 分 布有 较 深 的研 究 , 在 论 文 和 著 8 4科 湖 北士 子 皆榜 上 有名 , 并 且 在 隆庆 五 年 考 取人
明代山东沂沭河流域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成因及其影响
明代沂沭河流域 科举人才地理分布表 ( 单位: ) 人
封建 教育兴盛和发达的时期 , 也是科举 人才辈 出的时期。该时
期, 山东省的经 济文化较发 达 , 培养 出较多 的人才 , 而 , 然 由于 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性等原因 , 人才分布亦 呈现 出不平衡 性等特 点 。尤其是山东沂沭河流域 , 与山东西部经 济发达地 区相 比而 言, 是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 区之一 。本文 拟 以这一 区域作 为 研究对象 , 深入探讨 明代本 区科举人 才 的地理分 布及其 特点 ,
落后于山东运河沿 岸经 济文化 发达 地 区。沂沭 河流域人才 的 地理 分布基本格局呈现 如下特点 : () 1 整体 比较 落后 。明清 时期 是 封建 教育 发展 的高峰时 期, 全国举业繁盛 、 院林 立 、 书 讲学 颇盛 、 人才 辈出。在 这种大 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 沂沭河 流域 的科举有 所发展 。然而 , 就整 体而言 , 其发展状况远落后 于其 他经济发达地 区。以明代整个 山东省书院为例 , 全省共 有 7 7处书院 , 中四分之一是分布在 其
●
梁姗姗
明代山东沂沭河流域科举人 才的地理分布 、 特点 、 成因及其影 响
历
史
运河沿岸还有一批 比较有 名望 的教育 家、 学者 , 如聊 城 的张厚 觉、 穆孔 晖、 秋等 『 , 孟 1 这是沂沭河流域所不能及的 。 ] () 2 区域差距 明显 。沂州 仕 子人数 所 占比例远 大 于其 它 县 。在明代 , 沂州实际上 是 作为 兖 州 府东 部 地 区的 行政 中心 的, 故而在科考 中具 有较大 的优势 。如上 表所示 , 州科举 人 沂 才达 2 8 , 6 人 而安东卫仅 有 6 。沂 河流域 属县 与沭 河流 域 8人 属县的科举人才亦存在很大 的差异 。有 明一代 , 山东西三府 的 经济发展 水平远远大 于东三府 , 往东 , 济发 展水平 相对越 越 经 落后 。位于沂河流域的沂州 、 沂水 、 阴、 蒙 费县科举人 才的数量 均在 20人 以上 , 0 在总人数 中所 占的 比例近 6 。而位于沭河 2 流域 的莒州 、 日照、 安东 卫人数 如上 表所 示 , 相对 比 , 距一 两 差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
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中的问题展开全文涉及到明清科举的计量研究,都会碰到进士的籍贯归属问题。
而籍贯归属的处理规则有差异,则会导致进士地理分布上的计量差异。
由于籍贯记载歧异的原因比较多,所以不同的研究者在进行计量时,结果都不会完全一致。
故执其一端,是此而非彼,均非良策。
而追求籍贯归属上的绝对准确,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一、籍贯归属歧异的基本情形明清进士籍贯归属上之所以发生歧异,根本的原因是史料记载上存在歧异。
归纳一下,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形:其一、史料错误。
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这种情形了,因为如果缺乏旁证资料,这类错误有时根本无法发现,更别谈纠正了。
例如:永乐二年进士朱光才,明俞宪《明登科考》作广西柳州人;张朝瑞《明贡举考》卷二永乐二年会试题名作广西柳州府,但注云"或曰湖广郴州"。
《万历广西通志》卷一四选举志二本科进士题名:"朱光才,柳州府人。
"下注:"二人乡试不知何科。
"(按:另一人为文彬,礼部侍郎,柳城人。
)《乾隆柳州府志》卷二二《选举》本科进士题名作柳州人。
粗看之下,这条记载并无多大问题,《明登科考》、《明贡举考》都是专门的进士题名著作,而《万历广西通志》更是明代成书的,三种书记载的可信度很高。
但是,我们在明黄佐《南雍志》卷一五《储养考·进士题名》中,却发现朱光才的籍贯作湖广郴州人。
张朝瑞的注,也可能因此而来。
进一步查《万历郴州志》卷四《科贡表》本科进士题名,有朱光才,注"见传",且同卷举人表朱光才乡举科年在洪武壬午;卷一六《人物传》的传文虽然简略,但毕竟算是立传了。
再检《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二,永乐十五年八月"戊午,升……户部郎中朱光才为陕西布政司左参政"。
据此线索,继续检《康熙陕西通志》卷一七陕西布政司左参政题名,正作:朱光才,湖广郴州人。
《万历郴州志》卷一六朱光才传《南雍志》上的进士题名过录自旧志,而旧志的题名有较大可能来自当时立在南京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
明清时期安庆府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明清时期安庆府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成因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想要在线投稿请点我1 引言明代初年虽有科举、荐举、学校三种途径并举来解决选官取士问题,但至中后期科举制度已经是“一枝独秀”。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基本已定型,成为国家选才任士的唯一途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的殿试者,则为进士。
“缙绅虽位极人臣,中国论文网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意即官员们即使是位极人臣,假如不是凭借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的,始终都是一个重大缺憾。
因此,考校各地进士数量的多少及其分布,既能知晓一地学术文化的高低,也有助于分析各地人才的地域分布与变迁。
一直以来,学界前辈如张耀翔、何炳棣、刘海峰也都认为进士是人才分布乃至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最佳资料”。
[2]近年来,学术界涌现出一些研究安徽进士人才地理分布的成果,但他们关注的焦点多在徽州进士,如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第五章阐述“徽州的封建文化”,统计了明清徽州六县的进士人数。
[3]范金明的《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4]李琳琦的《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5]吴建华《明清苏州、徽州进士数量和分布的比较》、[6]吴建华《明清苏州、徽州进士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互动》[7]都是研究徽州进士的前沿之作。
关于清代安徽进士的研究有倪立峰《清代安徽进士研究》、[8]王丽君《康乾时期安徽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9]盛菊《清代安徽进士群体的姓氏分布》、[10]刘佰合《清代安徽进士群体区域分布之考察》[11]等。
鲜有涉及对安庆府进士人才的专门研究,而明清时期的安庆府,作为省府所在地在安徽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才地理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本文进士特指文进士,取样蓝本为《续修四库全书·重修安徽通志》选举志所记载的安徽进士,综合分析得出明代安徽省共产生进士1354 名,其中安庆府177 名,约占全省的%。
进士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
北强” 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挥崖录 ・ 前录》卷三云:
国初每岁 放榜, 取士极少。 如安德裕作魁 日 九人而已。 , 盖天下 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率江南 之秀。其后又别立分数, 考校
五路举子。以北人拙于词令,故优取。
取士名额增加以后,以“ 江南之秀” 居多,而北人则需要“ 别立分数” 考校, 以乞“ 优取” 北方的优势己逐渐丧失。同时南方边远向无登第之人的地方 。 4纷纷开始“ ‘ 破天荒” 。
8 )
另外, 从文献记载我们也能看出进士在地理分布上由北而南的变化趋 势。 《 通鉴》卷一七六 《 陈纪十 ・ 长城公》( 祯明六年,57 8 )云:“ 乙末,
隋制诸州岁贡三人。 ”此时隋尚未统一南方,其贡士之制施用之范围仅限 于北方, 所采取的是平均主义的原则, 没有地域的差别与照顾。 此时北方 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南方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统一以后, 整个隋唐时期, 南方仍处于落后于北方的态势,但至中唐以后,而至于北宋,南方诸地依 次开发,人文渐兴,科举取士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至于渐有后来居上 之势。《 唐会要》卷七五 《 选举下 ・ 东都选》云:“ 贞观元年,京师米贵, 始分人于洛州置选。 ”此处的 “ 东都选”指的是锉选,而并非科举的贡举 考试, 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北与东南经济地位的变化, 从而带来 选士中心的东向移动。东都选前后延续了二百多年 (2- 89。至永 67 2) 徽时则始置两都举。《 唐会要》卷七五 《 选部下 ・ 东都选》 :
陈怒字仲言, 洪州南昌 ……太平兴国 二年进士. ( . 咸平) … 五 年,知贡举。怒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退。 A
结果招来南人的不满,被认为“ 贡举非其人” 。陈恕的目的固在“ 避嫌” ,同
旧《 长编》卷九五,天禧四年三月。 力《 宋史》卷二九一 《 宋缓传》附 之 宋敏求传》 。 山《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四,富弼奏。
明清时期保定府进士研究
明清时期保定府进士研究摘要:明清两代,保定府地处京畿重地,统领直隶、拱卫京师,因其独特的地缘因素,故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颇为发达。
及第登科者层出不穷,为明清两代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这种现象的出现自有其原由,既有省会治所迁移的政治因素,亦有地近京师的地理因素,还有文化底蕴深厚、开立书院的人文因素以及行政首长大力支持的政治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保定府;进士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后人誉之为“国家抡才大典”,不但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亦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至明清时期,我国对于科举的推崇已趋于无可复加的地步,明代甚至出现了“非科举勿得与官”的局面。
而在科举制度上,清明两朝渊源颇深。
盖因清朝多承明制,施行分省取士(从顺治九年(1652)开始,会试中额也有地域差异,分为南、北、中卷,并规定当年定额)。
由于政府的格外重视,致使社会也逐渐形成了崇尚科举的风气。
因此,明清两代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趋于鼎盛,科举人才辈出。
明清时期,保定府密迩京师,为天下百八一十郡之冠,志书中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都,雄冠中州”之描述。
作为河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一府,保定府在科举方面的成绩可谓突出。
本文将从进士的数量及分布、进士的生成原因以及进士的功绩与影响等方面综合论述明清时期保定府进士的地域分布。
一、进士数量及其分布考量保定府进士之情况,先要简要分析保定府所在的河北地区的整体情形。
纵观明清两代的进士数量全貌,明朝26866名中进士,河北凡2289人,占全国总数的9.2%;有清一代,录取进士凡26391人,其中河北进士2666人,占全国总数的10.2%,于全国诸省之中,河北仅次于江浙两科举大省,在较为明显的南强北弱的明清两代科举格局中,河北执淮河以北地区科举之牛耳,同时也为北方赢得了尊重。
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
(节 录 )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吴宣德
【谨按:本文作于2000年,后在此基础上撰《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一书,于文中各问题及统计均有进一步申述和订 正,部分统计成果见本站“耕余琐记”中2004年所传两表。2006年5月30日补记。】
(这里节录的是原文的第一、第二部分,其余因表格太多,阅读不便,故予省略.有关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现今研究 存在诸多问题。其显而易见者,则为统计数字的不统一。如何炳棣先生(Mr. 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明清社会史论》)统计为24594人;萧源锦《状元史话》统计为24610人;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 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为24866人;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为24814人。黄明光 《明代科举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为24452人。本文即为修正各统计数字而作,并连带涉及其他 一些问题。今节刊于此,以为研究者使用明代进士统计数字之参考。附录:明代各政区进士分布总表)
第四,由于其它原因而造成的错误。如成化十七年陈勖,《索引》作山东军县,原刻本作“山东兖州府单县”;嘉靖十 四年李秉仁,《索引》作河南丰城,原刻本作“河南汝州宝丰县”。仅这一类的错误,据笔者粗略统计,《索引》中就 有20余处。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将《索引》作为统计样本都还有可以商讨的地方。因此,在此基础上的各种统计,其准确 性都是值得怀疑的。
同样,以户籍所在地来统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科举考试中的冒籍、寄籍状况现已无从查考,故统计时无法 对是否本籍进行区分。另一方面,原《题名录》本身的残缺或错误也会导致统计的不确切。比如弘治十五年(1502年)的王 铉,《索引》作山东黄县籍,辽东定辽左卫人。原刻本同。但《嘉靖辽东志》卷六《科贡》作辽阳人。按明代定辽左卫属 辽东都司,洪武十年设,驻辽阳。可见《题名录》和《索引》有可能将王铉的户籍地和乡贯地颠倒了。[viii]又如万历三十 二年(1604年)进士王家植,《题名录》作山东济南府滨州军籍,忠义后卫人。《山东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一五科 举题名、卷二八本传均云滨州人。按忠义后卫在北京,根据《题名录》对卫所进士题名的惯例,本条的题名也可能倒置了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
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云南明清两代文进士的地区分布及原因张佐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到了清末。
云南由于太边远,且长期处于地方割据的状态,一直到元朝才推行开科取士的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四级:院试,考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考取者称为举人;会试,考取者称为贡士;殿试,考取者称为进士。
明清两代是云南文化、经济长足发展的两个朝代。
这两个朝代,云南的知识分子士绅阶层迅速崛起、壮大,对边远、封闭、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知识分子士绅阶层的崛起、壮大又与明初汉族大规模移民云南以及科举取士密切相关。
较保守地估计,明代大约有三百多万汉族移民云南,这些移民使云南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也使云南原先薄弱的汉文化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云南明代的科举考试,乡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癸酉科,这年到应天府(南京)参加乡试的云南人有李忠、杨嵩两人中举;会试始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这年参加会试的云南举子,有昆明人李忠中进士。
此后,云南的举人、进士群体便逐渐壮大,一些科甲鼎盛的州县还出现了科举世家和科举家族。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诏停科举,云南也和全国一样废除了科举考试。
云南科举取士的确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云南儒学的提高。
文进士的地区分布明清两代,全国共举行进士考试二百零一科,云南仅有数次未参加考试。
明清两代的会试和殿试,全国共取文进士51624人,云南籍(包括在云南的外省籍人士的后代)举子共有962人(明代264人,清代698人)中文进士(元代的云南只有5个昆明人中文进士)。
笔者收集资料多年,经过较细致的整理、划分,大体上可以把这962个文进士的籍贯按云南如今的行政区划归属于下(具体人名略):昆明市的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明清两代都属于昆明县。
昆明县明代有52人中进士,清代有166人中进士,明清两代共有218人中进士,居全省州县之首。
明清苏州府进士数量及分布特征论文
明清苏州府进士数量及分布特征探析摘要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江南进士在地域分布上,苏州府考中的进士数量之多,为他府所不及。
明清苏州府科甲如此兴盛,与苏州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
但是,从其内部分布来看,却极不均衡。
本文对明清时期苏州府地区进士的数量、地域分布等情况作了详尽分析,并初步探析了其进士总数众多的原因。
关键词明清苏州府进士分布特征明清时期,三年一度的进士试,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江南进士数量之多,堪为全国之最,,其中苏州府更可称为江南之冠。
本文就明清时期苏州府进士数量、分布特征及兴盛原因进行初步探析,解析这一突出的文化现象。
一、苏州府进士数量总体情况根据同治《苏州府志》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为依据,得出统计数据为:明代1055名,清代827名,共计1882名(其中不包括清代属于太仓州的宝山8名)。
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末科,共举行殿试201科,外加博学鸿词科,不记翻译科,满洲进士科,共录取进士51681人,其中明代为24866人,清代26815人,江南共考取进士7877人,其中明代为3864人,清代为4013人,苏州一地进士数明代占江南的27.3%,清代占20.6%。
苏州府进士不但数量在江南为翘楚,而且其科试名次也最为显赫。
号称“天子门生”的状元,明代共有89人,清代共112人(不计两名满族状元),其中江南明代21名,清代58名。
而苏州府明清两代各有8名和26名状元,占了江南状元的四分之一以上。
这34名状元,分属六个县,其中长洲最多,为10名,吴县其次,为8名,其余常熟6名,昆山5名,元和3名,镇洋和太仓各一名。
由解元、会元而状元连中三元者,清代全国仅2人,苏州人钱棨就是其一。
二、明清苏州府进士数量变化的几个阶段按笔者统计,明代苏州府进士数1055名,清代827名,总量上胜于清代;两代不同阶段的进士数量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明代山西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 &’
沧桑
史 海 钩 沉 ・!""!・#
(纳粮 区。为了解决边镇军饷, 明朝采取了屯粮、 民运粮、 开中制 邹鲁, 故士多文学。 ” 又如今山西南部地区的临汾市尧都区, 金 ) 换盐引 等措施, 从而吸引了大批商人到这一地区, 同时也为本 元时期称平阳, 曾是雕版印刷盛地, 所刻之书, 精良多样, 影响深 地商人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场所。但因这一地区地处边境,商人 远, 在明代仍为人所崇尚。 《应 在这一地区主要是谋利,其赢利之后,将钱转用于这一地区文 相比之下, 今山西北部地区, 在明代风气则大不一样, 如 “俗尚武艺, 《偏关穆志 》 “土著从戎 化教育的相对要少一些。 州志 》 称: 不事商贾。 ” 又 称: 文化教育的繁兴,要有一定的经济作为基础,并要有一个 者十室五六。 ” 在这种风气下, 今山西北部地区, 居民之中读书 相对安定的环境。就以上两方面而言,山西北部地区均逊于南 求学的相对较少。 部地区。考取进士的数额, 是文化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 北部少 再就山西中部的太原而言, 历来为军事重镇, 风气所致, 人 《旧五代史・张宪传 》 “太原地雄边服, 于南部是可以理解的。 们不重视文化。 中说: 人 山西中部地区从经济繁荣程度看,在明代介于南北之间, 多尚武, 耻于学业。 ” 但这种情况在明代已经有了转变, 这主要 《风俗 》 表现在明代撤销路的建置、 《太原县志 》 而又以太原及其以南的晋中较为发达。 卷! 山西组建行省上。这样, 太原成为全 “土地最为沃衍, 《太原县志 》 载太原情况说: 则汾、 晋二水之力也, 又山中所 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卷 $ 中讲到明初太原学风兴起 “潘原英, “太原水陆之 时的情况说: 山东历城人, 洪武初令改筑城池, 重葺庙 出石炭足济数县, 其他盐铁之利亦复不乏。” 又说: 弦 诵不辍。 ” 学, 雅善课士, 当兵戈凋残之际, 兴贤育才纟 也就是 产虽无甚珍奇, 而备物致用在三晋犹称沃壤焉。” 而且太原历来 《嘉靖太原县志 》 说, 到了明代, 太原开重文之风, 再加上其政治、 经济方面的特殊 是山西政治经济的中心, 所载描述太原的诗句 《太原县志 》 “一城春色富河东, 优势, 于是在进士科考中占有着突出的地位。 卷 ## 称: 万古中州悉听从。地贵自然芝草出, 天高 “ 载: 明代 太原科名甚盛, 其文行兼优者正复不少也。 ” 在这种情 长是瑞之封。 堤边翠带千株树, 江上青螺数十峰。 海晏河清无个 况下, 太原地区在明代考取进士 "# 人。 事, 书楼朝夕几声钟。” 地灵物丰, 环境相对安静, 自然有利于文 太原文风兴盛,对周围乃至全省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明代 化的发展。 是山西文化相对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太原风气转变的影响是 太原由于是山西的中心城市,在交通上也非常发达。向西 不容忽视的。 南经汾、 绛、 蒲津关可达西安; 向南经潞、 泽, 越太行山、 天井关 再次,学校、书院教育的繁荣程度不同是造成进士分布不 可达洛阳; 往东出井陉关, 经保定, 可通北京; 往北可达忻州、 朔 均衡的直接原因。 州、 大同; 从太原到晋中、 吕梁更为便近。太原由于交通发达, 成 学校是养育储备人才以应科考的重要基地,是莘莘学子们 为东西文化、南北文化传播的纽带,而不同学术文化之间的互 踏入仕途的跳板,所以一地教育是否繁荣与该地人才的多少有 相渗透又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因此,太原在山西中部文化的发 直接关系。明代教育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官学和书院两种,官学 展上独领风骚, 在明代仅太原一地即考取进士 "# 人。 太原以南的晋中,明清时富商巨贾很多,但他们的商业活 是由政府开办的,教材也由皇帝统一御定,科举考试的试题也 动主要在清朝,明代发家的并不多,因此对明代文化的发展影 以此为依据, 所以官学越发达的地区, 进士分布就越稠密。书院 响并不大, 对进士考取数额的影响也并不大。 是以私人讲学为主的民间教育组织,是官学之外的教育补充机 其次受文化传统影响而言,今山西南部地区在明代不仅经 构, 当官学恶化时, 它就担当起了培养人才的重任。又由于当时 济发达,而且历来文化发达,尤其运城地区更是我国古代文明 一些名师巨儒, 如吴与弼、 王守仁等都在书院讲学, 所以书院的 的发源地, 历史上文化的积淀悠久而源远, 相传唐尧、 虞舜、 夏 影响很大,当时有不少科举及第的优秀人才来自书院。据成化 书院 $% 所, 禹均建都于此。此后这一地区即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出过很多 《山西通志 》 统计, 明代山西境内有官办儒学 #(" 所, 其分布情况大体是: 运城地区有官学 #’ 所, 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如书法家卫夫人,思想家王通,诗人王 书院 #) 所; 长治地 (今山西闻 书院 ’ 所; 临汾地区官学 #% 所, 书院 #( 所; 太原 绩、 王勃, 文学家柳宗元, 史学家司马光等。尤其闻喜 区官学 #$ 所, 号称宰相世家, 名 及其以北的大同、 朔州、 忻州官学 !( 所, 书院 " 所; 其余地区有 喜县 ) 裴氏, 在魏晋隋唐期间出过 $" 位宰相, 闻海内外。运城地区好学之风至明不衰,又出过著名的理学大 官学 )" 所, 书院 #’ 所。从大范围来说, 山西南部的教育机构有 家薛 王宣。在这种氛围之下,明代今运城市的盐湖区出进士 %& 中部有 *% 所, 北部有 !" 所, 这种分布状况与山西进士的 ’( 所, 人, 永济市出进士 %’ 人, 领全省之先, 也就不足为怪了。 地理分布比例基本上一致,也是由南向北递减,这充分反映了 晋南及晋东南地区是山西文化发达地区,晋北则相对落后。这 人类的生存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文化除受自然环境 的影响外,还受传统习俗和观念的影响。在历史上文化底蕴深 种人才分布状况直到今天仍然存在,我们要发展山西经济,就 厚、 出过一些文化名人的地区, 人们往往对祖先有一种崇拜、 效 首先要发展山西教育,要发展山西教育就必须打破这种不均衡 法甚至竞争的心理,这样,他们比其它地区的人们多一种无形 的人才分布格局,还特别要注意加快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以 精神力量的鼓舞,更易走上读书之路,从而形成相互竞争的学 此带动整个山西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杜笃志序 》 (今山西永济市 ) 习风气。 中在讲到明代蒲州 时说: 参考文献: “地界秦豫, 形势丽崎。中条鼎峙, 黄河亘流。秀淑之气, 扶舆磅 《河东盐法志 》 《艺文 》 卷 ## 。 ! 礴。郁然三晋冠, 故生其地者粹然淳古, 人文辈出, 忠孝相仍, 有 《条麓堂集 》 卷 )’ 。 " 虞氏之遗风在焉。 ”这描述的就是蒲州古代遗风对人才产生的 《未檗斋文集 》 卷 ## 。 # “一巷三阁老, 重要作用, 至今在永济群众中还广泛流传着 对门 九尚书 ” 的歌谣。 王振芳 山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今山西南部的其它地区好学之风虽不及蒲州,但为人所称 吴海丽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今山西晋城市 ) “勤于力田, 道者也颇多, 如泽州府 , 人 多嗜文 + 责编 高生记 , (今山西阳城县 ) “境临中州, 学。 ” 又如阳城 , 故语言辨正, 教崇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Feature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alents in Ming Dynasty Anhui and Its Causes 作者: 张晓纪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7-51页
主题词: 明代 安徽 人才 进士 分布 特点
摘要: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
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孙经纬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整个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位于西部边疆的云南和贵州,虽然进士群体整体分布的数量不大,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所占比例却很高.整个辽东进士群体全部为军籍进士,而这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为100%.在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呈现出前期比例低,中后期比例波浪式增高的特点.
【总页数】2页(P87-88)
【作者】孙经纬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
2.明代广西进士人数及其地理分布考述
3.明代正统年间进士地理分布考--兼与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商榷
4.明代湖北进士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5.明代景泰、天顺年间进士地理分布考--兼与吴宣德教授《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商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山西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明代山西进士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王振芳;吴海丽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其中又以进士科一枝独秀,它在从隋创立到清结止的漫长发展岁月里,成为大多数读书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同时,某地区考中进士的多少,也往往成为该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明代是科举
制发展的成熟时期,也是进士科考试的兴盛时期,就山西而言,也是文化相对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笔者认为对明代山西进士的分布及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当时山
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及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垂作历史经验,以供我们今天参考。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王振芳;吴海丽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明代福建进士的地域分布研究
2.从明代前后期云南进士地域分布变化看汉文化在云南的兴起
3.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4.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特点及其
成因和影响——以阁臣的地域及户类分布、中进士及入阁年龄和在阁年限为中心5.明代礼部尚书群体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2月号上旬刊⑧通典(卷21).《职官三》中书省条.⑨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中书省条.⑩輯訛輥唐会要(卷55).《省号下》中书舍人条.輰訛輥旧唐书(卷43).《职宫二》给事中条.輱訛輥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主事条.輲訛輥唐六典(卷13).《御史台》侍御史条.輳訛輥輴訛輥唐六典(卷9).《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中书舍人条.輵訛輥旧唐书(卷100).毕构传.輶訛輥旧唐书(卷2).太宗上.輷訛輥通典(卷21).《职官三》中书令条.参考文献:[1]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M].济南:齐鲁书社,2004.[2]张国刚.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3]袁刚.唐朝的五花判事和六押制度[J].安徽史学,1996,(4).[4]刘后滨.唐代司法“三司”考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摘要: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整个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
位于西部边疆的云南和贵州,虽然进士群体整体分布的数量不大,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所占比例却很高。
整个辽东进士群体全部为军籍进士,而这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为100%。
在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呈现出前期比例低,中后期比例波浪式增高的特点。
关键词: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特点原因一关于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笔者根据现存的《明代进士登科录》及《题名碑录》的相关记载,对明代各省军籍进士作了逐一的考证和确认。
兹谨把考证与确认结果列表显示如下:表一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统计表由上表可知,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极不平衡,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然而,虽然南方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为进士的多产区,但是在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方面,却呈现出与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特点。
第一,与明代进士群体整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是,在所有诸省直的进士当中,军籍进士数量最多的并不是南方的省直,而是北方的北直隶。
譬如,在明代进士多产的省直中,南直隶军籍进士在所有军籍进士中比例为11.45%,福建为8.96%,湖广为8.90%,浙江为6.96%,而北直隶一地的军籍进士数就为995人,在所有军籍进士中的比例为15.30%,为全国诸省直最多,其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也较高。
在明代前期(洪武四年至景泰五年)的25科,北直隶军籍进士为64人,其中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26人,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在全部北直隶军籍进士中所占的比重为40.63%。
比例最高的景泰二年辛未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8人,占此科北直隶全部军籍进士的比重为66.67%。
中期(天顺元年至嘉靖三十五年)的34科,北直隶军籍进士为701人,其中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511人,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在全部北直隶军籍进士中所占比重为72.90%。
比例最高的是成化八年壬辰科和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分别为12人和7人,占此科北直隶全部军籍进士的比重均为100%;比例最低的是天顺四年庚辰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7人,占此科北直隶全部军籍进士的比重为28.57%。
后期(嘉靖三十八年至明亡)的29科,北直隶军籍进士为231人,其中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为165人,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在全部北直隶军籍进士中所占比重为71.43%。
比例最低的是万历十四年丙戌科和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均为7人,占此科北直隶全部军籍进士的比重亦均为28.57%。
第二,位于西部边疆的云南和贵州,虽然进士群体整体分布的数量不大,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所占比例却很高。
据统计,云贵两省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在所有云贵军籍进士中的比例为97.28%。
第三,整个辽东进士群体全部为军籍进士,而这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为100%。
整个明代辽东进士群体中,各科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占其军籍进士总数的比例均为100%,在其进士总数中所占比例亦均为100%。
虽然位于辽东的进士总数不多,仅有72人,但是全部都为军(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哲学史学研究872011年2月号上旬刊籍进士,且全部都出自卫所。
第四,军籍进士出自卫所的比例呈现出前期比例低,中后期比例波浪式增高的特点。
二明代军籍进士地理分布的上述特点,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教育等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和整个明代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总的说来,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整个进士群体来说,明代中式进士的南强北弱格局,是历史时期文化积累的结果。
随着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区的人口基数也愈发庞大。
明代进士的高产区,也正是明代人口的密集区。
科举竞争的实质也是政治资源的竞争。
明代科举“每级功名都与一定的资格、社会地位和相联系”②,很多家境贫寒的学生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选择刻苦努力的读书,以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其改变命运的愿望,这就激发了其努力学习的决心,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地区的价值观和学习风气。
明代社会知识分子的出路不多,科举是最重要的出路。
“读书———科举———出仕,是明代惟一的名利双收的社会出路”③。
而科举竞争的实质是各地区教育水平的竞争,制约科举竞争的直接因素是各地的教育水平。
南方作为经济中心,其教育水平较北方也高,而北方地区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南方地区,自然进士的录取率低,产生的进士的数量少。
这些就决定了明代整个进士群体南北分布的不平衡。
其次,各地方政府的重视和该地区的学习风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科举制度在明代处于其发展的鼎盛阶段。
办教育并在科举中多出人才,是明代地方政府的任务之一,因此各地政府甚为重视。
再者,一个地区进士数量的多少与该地学习风气是否盛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风气越浓厚的地区,自然产生的进士就越多;反过来,该地区产生的进士越多,就越能激发人们努力学习考取功名的决心。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最后,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在进士数量与比例上的差异,笔者认为是地理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东部地区的省直多集中在平原及沿江,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人们的价值观意识比较先进,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很深;而广大西部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是地理环境多为山地高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比较保守,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东部地区科举的中式率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就与以上两点不无关系。
三然而,虽然南方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为进士的多产区,但是在军籍进士地理分布方面,却有着与整个进士群体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阐述。
其一,北直隶军籍进士数量最多,比例较高。
这是因为永乐迁都后,北京从普通地区上升为首都,自然要增加录取的名额。
而且随着北京作为明王朝的首都,需要更多的军队来捍卫京城的安定。
更由于北直隶距离边境较近,出于巩固明朝统治、维护边疆稳定的需要,京城所在的北直隶需要更多的卫所驻扎,北直隶地区卫所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方诸省直。
卫所分布密集,自然,军户的数量就多,因此产生的军籍进士的数量也就最多。
其二,位于西部边疆地区的云南、贵州,进士群体的整体数量不多,但是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比例却很高。
云南、贵州两省直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只不过明代以前基本上都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族人口很少。
明初大批汉民迁入云南、贵州定居,在西部边疆诸省直驻守了大量的卫所军队,迁居的方法主要就是编入各卫所。
这是明朝的统治者出于稳定边疆,捍卫明王朝统治的考虑。
军队数量多,军户的比例就高,因此这两省直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的比例就高。
在明代的200多年间,这一地区的人口大幅增长,同少数民族的交往日趋密切,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巩固了明帝国的统一。
其三,虽然位于辽东的进士总数不多,仅有72人,但是却全部都为军籍进士,且全部都出自卫所。
这是因为“明初辽东经元末战乱,人口稀少,对于新迁辽东的卫所军户来说,尽快在此立足成为其首要任务,故防守、筑城、屯田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再加当时辽东文化总体落后,况且不设科举,明廷对辽东士子到哪里应试也长期没有明确规定,社会上远未形成习文应考之风”。
④故明代辽东进士的数量很少。
而辽东地处北方边境地区,明代统治者出于稳定边疆的需要,在辽东地区驻守了大量的卫所,大批军官士兵迁居至此,并就地入学,参加科举,并且“成化初年开始实行的都司卫所儒学可与府州县学一样向国子监‘岁贡’生员的制度,则又大大激励了辽东子弟向学的热情,因这等于为辽东都司学和卫学生员开通了一条稳定的入仕之路”。
⑤这就是辽东地区的进士全部都为军籍进士,且均出自卫所的原因。
其四,军籍进士中,出自卫所的比例前期比较低,这是因为明代初期经历了元末的战争,急需重建家园,繁衍生息,出自卫所军户的学生对于进入卫学学习并且参加科举考试的兴致不高;明代中期,随着明代政治和军事形势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步入正轨,人口也在逐步增多,与此同时卫学教育的普遍设立,社会对于参加科举并争取考得功名的意识大大增强,这就使得明中期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的数量和比例都呈现增大的趋势;而到了明王朝即将覆灭的崇祯时期,虽然军籍进士数量在急剧减少,但是卫所中的军户依然还有寄希望于通过科举考得功名,以改变明王朝腐败、战乱的现状,所以出自卫所的军籍进士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注释:①此处数据的来源为笔者统计的现存的《登科录》和《题名碑录》,但未加上已遗失的《登科录》.②郭培贵.明代科举的发展特征与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③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00.④⑤郭培贵.明代辽东进士考述.故宫学刊(第五辑).○哲学史学研究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