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重新认识理和欲,讲的是伦理道德和物质欲望的关系。
朱熹总结先秦以降诸家“理”、“欲”之争的得失,融会贯通儒家的“理”、“欲”观,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天理”不是天的道理,而是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所规定的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
“人欲”也不等同于人的欲望,而是指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愿望。
自宋明以降直至清末,随着“程朱理学”上升为官方哲学,这一观念也被制度化、法制化,上升为道德纲领,成为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新中国成立推翻了旧道德,“程朱理学”从圣殿的宝座走向被批判与否定,“存天理灭人欲”被作为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朱熹被作为罪魁祸首,长期受在封建礼教形成的过程中,人文礼教也在积淀过程中形成。
人文礼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认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规范的行为。
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包含了对天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
人文礼教反映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共性、人的共性、民族的共性,是千百年来民族精英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
孔子讲仁、义、礼、智、信,讲“为政以德”;老子讲“无为”,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孟子讲仁政,讲“浩然之气”,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周易》讲“自强不息”,讲“厚德载物”等,都不属于封建礼教的内容,而是人文礼教的内容。
笼统地把中国古代礼教称为封建礼教,并予以全面否定和抛弃,这将混同礼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抹杀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的质的区别。
封建礼教,是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在礼教中的反映,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特殊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礼教理所应当受到批判,但不能因此而殃及人文礼教。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应当放在人文礼教中加以认识和评价。
二、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说是对先儒要论的总结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是总结前代儒家重要典籍的核心理论命题而归纳出来的。
中国古代文论中论述诗歌的功能-兴观群怨
诗歌的功能论——“兴观群怨”说文章摘要:本文探讨孔子论述的诗歌功能——“兴观群怨”以及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样一个探讨,可以清晰地理出诗歌功能发展的脉络,而且能够了解孔子诗歌功能论述的复杂性,对我们今后学习诗歌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诗歌功能、“兴”、“观”、“群”、“怨”要追溯诗歌的功能应该从诗的产生时代说起,在上古时期,诗与乐、舞是一体的,都是在原始祭神仪式中产生,三者紧密相连。
如在《尚书·尧典》有这样的论述:“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相克,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再如《礼记·礼运》中讲述:“······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至其敬于鬼神。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上古时期到春秋时期,诗歌的主要功能就是沟通人神关系,它是人神沟通时使用的语言。
直至《诗经》中还有对诗歌这一功用的记载,部分“颂诗”与“二雅”中还有用来“告于神明”的舞乐歌辞。
这是诗歌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
一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扬弃在孔子时代,诗歌那种原有的沟通人神关系的功能已经随着西周贵族制度的轰毁而荡然无存了,孔子在对待鬼神的态度上是“敬而远之”,他对鬼神不感兴趣,但他作为具有民间地位的士人,秉持“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开拓出诗歌在人际关系中的“沟通”功能。
在《论语·阳货》篇中讲:“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对诗歌原有的人神沟通功能进行扬弃,更加注重诗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的沟通功能。
后世研究诗歌的功能都是沿着他的论述而展开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孔子研究诗歌功能的一些论述: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2、“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尤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3、“不学诗,无以言。
读书心得——说《论语》中的“知”
读书心得——说《论语》中的“知”《论语》中有近40处涉及到“知”字,其中大多数出自孔子之口。
“知”,当它不受干扰时,本身就是“智”,即“智慧”。
“知”在孔子学说中,主要不是作动词,而是作名词,亦即智慧。
所以,本文只从智慧的层面上讲“知”,即主要是就孔子所说的仁、义、礼、智的序列来讲“知”。
一、“知”与“不知”《论语》中集中讲“知”的篇章,当推《为政》篇的第17章,其原文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家对这一章的解释,比较典型的,有这样几种:一是朱熹的解释。
他说:“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子告知曰:我教女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
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
”意思是说,求知的原则应当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朱熹认为,这是针对子路而发的。
理由是,子路好勇,容易犯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
很显然,这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好勇”与“强不知以为知”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事实是,子路犯的并不是“强不知以为知”的毛病,而是如明人藕益法师说的:“子路向能知、所知上用心,意谓无所不知,方名为知;不是强不知以为知也。
”这是对朱熹的直接的回应,告诉他:孔子这一章确如你所言,是针对子路而发的,但针对的不是你说的“强不知以为知”,而是他所要求的“全知”。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子路确实是要求“全知”的人,这只要看一看他曾向孔子屡屡发问:什么是“死”,如何“事鬼神”等之类的问题,就会明白。
二是李泽厚的解释。
他说:“这里强调求知的态度,仍然是实用理性的落实……孔子和儒学特征之一,正在否定自己是天才是教主,承认有不知道不懂得的东西。
这里,认为‘不知’也是一种‘知’,说明‘知’永远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样。
只有不断积累,才能不断向那无限、永恒前进。
孔子之所以罕言死生鬼神、人性天道,亦以此故。
这似乎很平常,其实很深刻。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本文为手工打字,难免出现错误,如有出现,敬请原谅)我们可以将朱熹的《四书》学全面理解并等同于一种“修己治人”的工夫论,事实上,无论是从《四书》的文本意义,还是从朱熹《四书》学诠释的目的来看,将《四书》学理解为儒者立志于成就为内圣外王的一整套工夫论,确是具有充分理由的。
朱熹一直强调,“第一义”的儒者学问,应该是来之于个体自我的身心实践,他说:“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那读书底已是第二义。
”[1]如何理解这个“第二义”呢?我们认为,“第一义”与“第二义”并不是重要程度的排序,而是“本原义”与“派生义”的关系表述。
那么,作为“第二义”的读书,是依托在“第一义”的自家身心实践基础之上的,故而朱熹又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1](卷10)我们似乎可以说,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所要复兴的儒学,最关键的并不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儒学知识形态,即以一种道德义理之学去取代汉唐的章句训话之学;而是在努力恢复先秦儒者那种“第一义”的学问,即要复兴儒学的人文关怀与实践品格,努力在修己治人的身心实践中建立一个“天下有道”的理想世界。
所以他感叹“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
[1](卷10)朱熹所要恢复、建立的这一套能够从“自家身上”推究的学问,就不会是一种与现世实践相隔离的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而是一种与生活日用联为一体的实践工夫论。
问题是,《四书》学本来就是一种经学的学术形态,经学是由体现为历史文献的原典及其历代儒者的训释系统构成的。
对历代的儒家学者而言,经学包括了文献版本、文字训话以及历史、哲学、政治、伦理等多种学问构成的知识体系。
这些学问知识如何能够转化成日用伦常的实践工夫?朱熹要求“就自家身上推究”的《四书》学又如何将“知”转化为“行”?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原典本身,也就是要还原朱熹所反复强调的原典的学术特征与文化精神。
孔子诗教哲学与朱熹诗教哲学的比较
关键词 :孔子诗教 ;朱熹诗教 ;哲学价值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00—56 (0 8 1 0 1 —0 50 20 )0 — 0 0 4
“ 中国古代 的学 说所 以令 西方 人心 驰 神往 ,是 因为 它们 源 自与 自然 之 间 的亲 密 关 系 ,而 在 西方 ,该关 系几 乎被科 学 毁灭殆 尽 。 这是一 位西 方 的著 名教 育 家对 中 国古代 教 育哲 学 的 ”
自然社会环境中, 探求个体人格“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和谐发展的本体论 。 、 朱熹诗教是 以宋代理学的育人标准 , 四书集注》 以《 的审美趣 味解《 , 诗》 净化美化学习者 的 品德修养 、 历练涵养学 习者的言语行为的母语教育实践过程 。朱熹诗教的终极 目标是培养“ 修 身及家 、 平均天下” 《 (诗集传序》 的君子 ; ) 它的逻辑起点是 通过 “ 涵养 、 知 、 致 力行” 《 (性理精 义》 的学《 过程 , ) 诗》 陶冶情操并不断提升言语能力。以“ 三纲五常” 为中心 , 天命性理” 在“ 之间 追 求恰 到好 处 的 中庸 人生 境界 , 朱 熹诗教 哲 学 的核 心 理念 。 是
心 理念 。 ②
孔子是诗教的创始人 。“ 诗教”一词 出自 《 礼记・ 经解》 孔子日:‘ :“ 人其国,其教可知
收 稿 日期 :20 0 07J1
作者简介 :靳健 (99 14一 会常务理事。
1 O
) ,男 ,甘肃会宁人 ,西北师 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 高等 教育学会语 文教育专业委员
朱 熹是宋 代 理学 的集 大成 者 。他 统摄 儒 、 、 道 释三 大 资 源 , 以儒 学 为 主 干 , 融道 学 、 学 的 佛
请分别介绍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的君臣关系论
请分别介绍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的君臣关系论【孔子】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君臣之间的信任。
他认为君臣之间要以诚信待人,互相尊重和爱护,从而使朝政秩序稳定。
君臣之间应以道德和仁慈作为衡量,以实现君临民服的社会政治关系。
他强调“君臣五和”,即尊敬君臣之间的关系,使它变得和谐美好。
也就是说,尊敬本身就是一种遵守君即天子的统治法则。
孔子认为,君臣之间还必须坚持审慎管理,在统治中必须明智而严谨。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和谐秩序。
不过,有时君臣之间也会发生紧张局面,此时他认为应当以克己谦逊的精神消除矛盾,以此来维系民众与君臣之间的关系。
孟子认为,君与臣之间要以正义、仁爱、勇敢和依法管理为准则,以谦虚、仁慈、自律和忠贞为本。
他认为“天子之位,才服众服,教化百姓,以抚训众”,天子应当有能力政策,把民众与君臣相融合。
君臣之间要尊崇至上的道义,对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慎重地处理,务求以有效立法以使君法共司,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观。
【董仲舒】董仲舒主张“以法治天下”,提出道德归类“三仁四义”。
他认为君臣之间应当敦促执法,继承礼乐制度,以促进朝政正治。
他主张“三仁”--慈爱的父亲、仁慈的丈夫、关怀的领导,仁义的朋友和一般的政策,是公共之福,要行使尊崇、敬贤、服民的真正君臣关系。
董仲舒认为体制更新的首要原则必须是“限制官员的利益,提高百姓的安慰,减轻税收,提高百姓的收入,维护民生”。
他主张应以保障民众利益为前提,以改善经济条件来激发他们的良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君臣之间信任和一致。
【朱熹】朱熹认为,君臣之间要守“仁义体系”,即“忠”是君臣之间的根本,“仁”是仁慈以及执法公正,“义”是道德准则与相互尊重,“敬”是责任和尊重的象征。
他认为,要形成民众和君臣之间的最佳关系,在修持多元文化和各阶层相融合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要提倡儒家的传统文化,积极发展中华文化;要发扬“仁义”的思想,实行法治,讲究法理,倡导宽容,促进社会平衡和协调发展。
全国高二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历史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5.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6.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7.《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8.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9.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及其意蕴
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及其意蕴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大师,他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话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他认为,女子和小人都是怀有私欲之心的,如果不加以教育和约束,就会产生不良的行为和心态,从而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困扰和危害。
朱熹解释了“女子”一词。
他认为,女子的特点在于柔弱、娇媚,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和诱惑。
女子一旦丧失了纯洁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就会追求个人私欲,忽视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
由此可见,朱熹并不是认为所有的女子都是“难养”的,而是指那些没有经过良好教育和自律的女子。
朱熹深入探讨了“小人”一词。
他将小人定义为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即怀有邪恶和狡诈之心,缺乏高尚的道德和真挚的情感。
小人通常心胸狭窄,以私利和权谋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他们常常采取诡计和欺骗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朱熹认为小人是非常难以相处和培养的人。
朱熹强调了“难养”这一表述的重要性。
他说,“难”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取决于教育和治理的效果。
在朱熹看来,只要女子和小人能够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有可能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朱熹并不是对女子和小人绝望,而是要求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从朱熹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诠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教育的高度重视。
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但并非一成不变。
只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可以得到改善和提升。
朱熹主张注重教育和治理的重要性,强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行为习惯。
朱熹的诠释还包含着对族群和社会的治理之道的思考。
他通过对“女子”和“小人”两类人的描述,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并从中发现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威胁。
朱熹提出,要想治理好一个家庭或一个社会,就要注重人们的教育和引导,使其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社会混乱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2020届高考(江苏版)一轮复习:专题13 第28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点一 宋明理学知识点一 程朱理学 1.背景(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五子。
(1)周敦颐、邵雍: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
(2)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3)“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3.成熟:朱熹理学。
(1)内容⎩⎪⎨⎪⎧①理气论:理气互相依存,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②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③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影响: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 王阳明心学 1.形成背景(1)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1)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2)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
(3)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4.影响(1)积极⎩⎪⎨⎪⎧①对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影响深远。
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
【图解历史】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考法1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典例』 (2017·江苏单科,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D 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压抑人性,A 项和B 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C 项错误。
《论语里仁篇》第七章
《论语里仁篇》第七章第七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
而这句话外表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
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
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
过指过错。
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
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
此解较为妥当。
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
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那么为仁矣。
〔《论语注疏》〕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
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那么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
〔《论语集解》〕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
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
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成心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那么是小人之恶了。
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读《论语.里仁篇》第五章有感1500字第五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本章主要解释君子的做人原那么。
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论富贵贫贱与道的关系;第二层次说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层次说君子如仁者安于仁,穷困潦倒还是疾速缓慢始终坚守仁的做人原那么。
一般说富贵贫贱是指现实中人的处境,有时人们还会说贫穷富裕高贵卑贱,孔夫子这句话富贵与贫贱相对,因此,这四个字没有用其引申意义,也没有褒贬的意思,就其本义而言,仅仅说明人在社会中境遇,富就是有财富,富裕;贵,在社会中处高位,是指为官的人;贫指没有财富,生活拮据,贫穷;贱,表示在社会中位卑,从事具体事务的人,践也,卑下见践履也〔《释名释言语》〕。
2020艺体生文化课轻松过关12.30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版)
第30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纲要求】1.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历史影响。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内涵、历史影响。
考点一宋明理学【基础落实】1.兴起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3)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形成过程(1)创立——“二程”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成熟——朱熹①哲学观: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3)发展——心学①陆九渊:心是万物的本原;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②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历史影响(1)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2)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3)对后世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产生深远影响。
【考点深化】1.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
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
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
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孔子为何说《诗经》“思无邪”
孔子为何说《诗经》“思无邪”人们老是觉得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不好把握,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很明确的文艺批评标准。
孔子提出的文学标准应该说是既高屋建瓴又很具体明确的,如果你觉得“无邪”这抽象的概括不好把握,那么305首诗都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可以作为范例参照执行。
而且从总体上来看,孔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标准也是很开明进步的,直到今天都还很有参考价值。
这应该说是孔子的一个巨大理论贡献,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中国的事情也实在很奇怪,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确实太复杂。
几千年来,专家学者们却对此争论不已,以致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
其中政治讽刺诗,《大雅》里就有《板》、《荡》、《瞻》及《召南》等“怨怼”之作。
而《邶风·式微》《王风·扬之水》《召南·小星》《邶风·北门》《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曹风·候人》《曹风·鸤鸠》《鄘风·墙有茨》等等,都是揭露讽刺贵族统治的诗篇,有许多涉及宫廷淫乱和贵族“通奸”的丑事,这些诗在正统者来都是很敌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诗是不是也属于孔子所说的“无邪”呢,“世儒”们的看法就很难一致了,因为这涉及意识形态问题。
许多人想反对,但是又不能跟祖师爷唱反调,于是就采取两个办法。
一是对《诗经》里这类诗按他们的正统观念加以曲解注释,注家们费了很多功夫,但是效果不佳。
因为那些诗的文字都是明摆着的,在当时都是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你无论如何“解释”和造谣都难于令人信服。
怎么办呢,于是有些“世儒”就对孔子评论“思无邪”的原意加以歪曲。
因为“思无邪”只有三个字,让他们有很大的臆想发挥空间,所以就吵吵闹闹,争论不休。
首先是有“世儒”跳出来说,“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
”“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借用,作为“思想”解是篡改。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摘自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一、为政以德<课文理解>“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
“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人道德要求等。
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
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
今天提出“以徳治国”的意义:“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以民主、法制为前提的治国方略、措施,人民是“以德治国”的主体,根本目的是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一)“德治”与“法治”犹如鸟之双翼,其关系:1、从两者实质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联系的。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的“外律”、“他律”,其主要功能是“惩恶”,对道德建设有引导作用,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养成有培养和引导作用。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内律”、“自律”,其主要功能是“扬善”,它是立法的基础,是保证和调节各行各业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决许多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朱熹评价孔子的一句话
朱熹评价孔子的一句话1. 朱熹说孔子那可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啊。
就好比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大家都在摸黑乱撞,孔子就像那破晓的曙光。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懂得很多道理,就像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大家遇到啥难事都找他拿主意。
他一不在,大家就像没了主心骨,乱了套。
孔子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像那老人对于我们村,是指引方向的光啊。
2. 朱熹对孔子评价超高呢,他觉得孔子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你看那高山,高耸入云,我们普通人想爬上去都难,更别说登上天了。
我有个朋友特崇拜一位钢琴大师,他说那大师的技艺简直出神入化,他努力练习很久,感觉离大师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这就像我们和孔子之间的差距,孔子的智慧和境界,那真不是轻易能达到的。
3. 朱熹讲孔子是“圣之时者也”。
嘿,这啥意思呢?就像那种超级厉害的武林高手,不管是啥样的世道,都能应对自如。
我在公司里就有个同事,不管是市场繁荣还是经济不景气,他都能找到赚钱的门道,大家都特佩服他。
孔子也是这样,在他那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他总能说出最适合当时情况的道理,真不愧是大圣人啊。
4. 朱熹认为孔子如同“仁者安仁”的典范。
孔子心里的仁啊,就像树根深深扎在地里一样,坚定不移。
我见过一个志愿者,他特别善良,每次有什么帮助他人的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不管有多累多苦,他就是乐意。
这就跟孔子的仁一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品德,不是装出来的。
5. 朱熹评价孔子“吾夫子之道,如日星之明”。
这就像大白天里的太阳和夜晚的星星,那是最明显不过的存在啊。
在学校里,有个知识特别渊博的老师,他站在讲台上,就像一个发光体,大家都被他的知识所吸引。
孔子的道也是如此,明亮得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能看见并受其指引。
6. 朱熹说孔子“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学习达人啊。
这就好比是一块超级海绵,走到哪吸到哪的知识。
我邻居家的小孩,好奇心特别强,不管是跟老人聊天还是自己看书,都能学到新东西。
古人谈读书一课摘取了孔子朱熹关于读书的语录和见解
读书一直是人类学习知识、修养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古往今来,许多圣贤大德都对读书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精彩的语录。
其中,孔子和朱熹作为我国古代的学者和文化名人,对读书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体会,他们的言论不仅是对古代读书风气和学习方式的精辟总结,更是对后人读书学习的一种精神激励和启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和朱熹关于读书的言论和见解吧。
孔子谈读书:1. 孔子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孔子认为读书要多读,才能够有高深的学问。
2. 孔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孔子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读书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3.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了解人性和人情。
朱熹谈读书:1. 朱熹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朱熹认为读书与实践的关系相辅相成,只有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学问。
2. 朱熹曰:“凡读书必用心,书中自有领悟。
”朱熹强调读书要用心,要有自己的领悟,不能浮于表面。
3. 朱熹曰:“读书不能解决一切,却可以引导一切。
”朱熹认为读书虽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古人谈读书一课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们对读书的见解和言论充满智慧和启发,为我们指明了读书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汲取古人的智慧,努力读书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成为真正有学问和修养的人。
作为古代圣贤,孔子和朱熹对读书的见解和言论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学问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更为后人指明了求学之道。
他们的言论所蕴含的智慧和启示,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依然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那么,面对繁杂的读书资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运用孔子和朱熹的读书见解呢?我们要倡导“多读书,破万卷”的读书态度。
孔子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想要有高深的学问,就需要不断阅读,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
朱熹论语集注中的一出直音法
朱熹论语集注中的一出直音法朱熹可真的是个让人又敬又怕的人物,别看他那么严肃,仔细琢磨一下,他的学问背后可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
你要说他在《论语集注》里的那一套“直音法”,那可真是别出心裁!什么叫直音法呢?嘿,就是通过细细琢磨《论语》原文的字眼,来搞清楚孔子的真实意思。
朱熹这么一做,简直就是把孔子给“解锁”了,不再是你我平时读的那些模糊不清的字句,反而变得明明白白,仿佛孔子就在你面前亲自开讲一样。
你看啊,朱熹这个人,讲究“道”字做核心。
他不只是拿字面意思来说事儿,他更关注的是这些字背后隐藏的深意。
说白了就是,他要的是“真心”,不是那种只懂表面功夫的人。
就像你跟朋友聊天,你也希望他能从心底说出来,而不是敷衍了事对吧?朱熹对《论语》的理解就是这么一股子劲,简单来说,直音法就是把这些“话”都给读明白,弄清楚孔子的“心声”到底是什么。
也许你会说,读书不是为了找个死板的翻译吗?朱熹可不这么想。
他的解读,就是要让我们不仅能理解字面,还要懂得其中的道理,甚至能跟孔子心灵相通。
你要知道啊,《论语》里的“直音法”,可不仅仅是个学术概念,放到生活中,简直可以当作一种生活哲学。
你看朱熹咋解释的?他说,孔子讲话的时候,用的都是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没什么心机。
你看,他没有像现在的“政治家”一样,讲一些虚的、空的东西。
而是让人听了直白又有力量。
咱们今天听朱熹的解读,感觉就像是站在了一个“明白人”的肩膀上,瞬间就能看到事情的全貌,不再被那些繁复的学问绕得晕头转向。
这样一来,孔子的智慧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话说回来,朱熹把这些直音法用得好,完全能让你从一个“读书人”变成一个“悟道者”。
说得直白点,朱熹的这套方法论,就像是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能打开那扇古老的大门,透过它看见古代的智慧。
你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咱们以前总是觉得这句话有点绕,意思大概就是学了就得经常复习,但是朱熹一分析,哇哦,原来“时”字后面藏了一个巨大的深意,就是提醒我们学习不仅要按时做,还得“用心”做,不能走马观花。
和而不同歧义辩正阅读答案
和而不同歧义辩正阅读答案《和而不同歧义辩正》阅读材料孔子讲的“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朱熹注曰:“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表述为:“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会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小人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里的“同”特指“小人”那种不辨是非曲直的附和苟同。
《论语》所载与“和而不同”句式相类似的话还有“威而不猛”、“欲而不贪”、“泰而不骄”、“惠而不费”、“乐而不淫”等,可抽象为“A而不A”。
A是人们所希望的某种正价值,而A则是追求此种正价值时容易出现的偏弊。
孔子希望人们在追求某种正价值时,要防止由此而易于产生的偏弊、过当。
比如“威而不猛”,应该追求“威”,但要防止过当而变成“猛”。
再如“欲而不贪”,“贪”就是“欲”的偏弊和过当表现。
与此相同,“和而不同”讲的是要追求“和”,但要防止无原则的苟同。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里说的“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荀子不苟》里讲的“宽而不慢”、“察而不激”等,也属于“A而不A”的表达句式。
有的人引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时,常将“和”与“同”视为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事实上是将“和而不同”与“弛而不张”、“秘而不宣”、“隐而不彰”、“聚而不散”(A而不B)这类句式等同起来了,这是不正确的。
在后者中,“弛”和“张”、“秘”和“宣”、“隐”和“彰”、“聚”和“散”属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但对于“和而不同”来说,“和”的对立面不是“同”,而是“相仇”、“相斗”;“同”的对立面也不是“和”,而是“异”。
事实上,古人常将“和同”当作一个固定的词语来用,如“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凡事不和同,则不济”等。
不少人关于孔子“和而不同”似是而非的解说,大都因为不明白“和”与“同”并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关系。
有的人阐发“和而不同”时,没有认识到这里的“同”特指那种辨是非曲直的附和苟同,而是把“同”的概念解释为“相同”,再引申为“单一”、“单调”,实际上也就把孔子的原命题悄悄转换为另外的命题了,即“事物单一、单调是不好的”,或“事物的合成需要不同的元素”,或“不同的元素都是必要的”,这样的阐发显然偏离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本义。
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
《论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对此句解释,令人多采用南宋朱熹注。
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贯通即是,仅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开其意,仅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达其辞。
显然,在朱熹看来,愤悱之境乃认识的境界,而启发则是开意达辞之术。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愤懑与凄愁,这就有了解释的必要和余地,有两个问题立刻摆在面前:(1)教学过程中,学生愤懑的原由是什么?(2)学生的愤懑意味着什么?愤悱如何成为启发的前提?朱熹的解释基本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依据自己治学的经验和对学生情绪的洞察,得出了心求通而未得便生愤懑意和口欲言而不能必现凄愁状的结论。
由于这一结论带有规律性,故可反映孔子的本义。
程颐的解释则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有愤悱状,表明学生有学习的诚意,这同样是程颐个人的体验。
经验告诉程颐,一个人不专致痴迷于学习,不会有愤悱之状,这种经验具有普遍性。
因而能反映孔子的本义,愤悱所以成为启发的前提,程颐认为,“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学思结合呢?答案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也就是说,学生不要指望轻易得到教师的点拨和传授,必须先开脑筋,自求自得,能通过自思而通。
教师决不主动施教。
只有学生千思不得其解,”气急败坏时,教师才给以很有分寸的点拨,引导;只有学生因思无所得而恢心丧气,愁眉苦脸时,教师才直接传授知识。
在这样的教师面前学生能不学思结合吗?通过启发促使学生学思结合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简而言之就是举一反三,知智统一。
孔子称赞学生的原因多是学生能作“反三”类推。
子夏由“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乎”孔子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能用《诗经》中的句子理会孔子说的“贫富”观点,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在科学意义上,子夏的联想和子贡的灵活只有在孔子启发教育下才能产生,孔子的教学追求在学生身上实现了,当然心满意足,赞不绝口,由于启发促成了学生学思并重,因而,学习结束后,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就提高了认识理解能力,从而获得智慧,子贡的闻一知二,颜渊的闻一知十,反映的正是知智统一。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商榷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2017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商榷作者:范从华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第4期‘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要点”中却没有列出,但作为孔子的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无法回避,高考亦会有所关注。
2017年高考扛苈罐菇眭驶珩了考查:4.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已”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参考答案:D)根据朱熹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可排除A、B选项,任堤如身我生意到自清代以来围缚§朱注‘克己(复礼)”所发生的争论,那么,很难在C、D两项间做出取舍。
一、朱熹的解释‘克己礼”语出《论语·颜渊》,扬难称:‘胜己之私之谓克。
”Ⅱ吼安国释“克,’为‘能”,释‘巳”为‘身”。
[21马融的解释为‘约身”,南朝范宁云:‘克,责也。
”隋人刘炫训‘克”为‘牲”,北宋邢呙、程颐均赞同此说,程颐说:‘非礼处便是私意。
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
”曙1概括言之,朱熹之前,‘克”的解释有‘约”‘能”‘责”‘胜”,‘已”的解释有‘身”‘私欲”。
朱熹将‘克己”解释为“毪身之私欲”,实由划炫的解释而来。
朱熹的解释由于《四书章句集注》在朱熹死后被定为官书,朱注‘克己复礼”从此广泛流传,—般人将他解释的孔子当做了真孔子。
[二、清朝学者对朱熹解释的批评时至清代,学者对朱注多有批评,其中毛奇龄 ( 1623-1716)的批评最为激烈,著有《四书改错》22 卷。
他说:‘马融以约身为克己,从来说加此。
惟刘炫日:‘克者,胜也。
’此本扬子云‘胜己之私谓克语,然己不是私,必从‘己’字下添‘之秘二字,原是不安。
至程氏直以己为私,称日‘己私,致朱注谓‘身之私欲,别以‘己’上添‘身’字,而专以‘己’字属私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朱熹的解释与孔子的本意
作者:范从华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04期
“克己复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要点”中却没有列出,但作为孔子的主要观点,课堂教学无法回避,高考亦会有所关注。
2017年高考江苏卷对
其进行了考查: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参考答案:D)
根据朱熹的观点“存天理,灭人欲”,可排除A、B选项,但是如果注意到自清代以来围绕朱注“克己(复礼)”所发生的争论,那么,很难在C、D两项间做出取舍。
一、朱熹的解释
“克己复礼”语出《论语·颜渊》,扬雄称:“胜己之私之谓克。
”[1]孔安国释“克”为“能”,释“己”为“身”。
[2]马融的解释为“约身”,南朝范宁云:“克,责也。
”隋人刘炫训“克”为“胜”,北宋邢昺、程颐均赞同此说,程颐说:“非礼处便是私意。
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
”[3]概括言之,朱熹之前,“克”的解释有“约”“能”“责”“胜”,“己”的解释有“身”“私欲”。
朱熹将“克己”解释为“胜身之私欲”,实由刘炫的解释而来。
朱熹的解释由于《四书章句集注》在朱熹死后被定为官书,朱注“克己复礼”从此广泛流传,一般人将他解释的孔子当做了真孔子。
[4]
二、清朝学者对朱熹解释的批评
时至清代,学者对朱注多有批評,其中毛奇龄(1623-1716)的批评最为激烈,著有《四书改错》22卷。
他说:“马融以约身为克己,从来说如此。
惟刘炫曰:‘克者,胜也。
’此本扬子云‘胜己之私谓克’语,然己不是私,必从‘己’字下添‘之私’二字,原是不安。
至程氏直以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