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我个人觉得荀子的学术想不是乱邦,也不是乡愿之说,荀子的学术思想是为封建制度服务的。因为荀子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适应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当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而产生的。

一、产生背景

从时代背景来看,早在西周后期,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危机;春秋时期,奴隶制加速崩溃,在奴隶社会内部,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并日益成熟;春秋战国之交和战国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并逐渐具备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秦始皇最终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中国。荀子就是生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有着要求实现封建大一统的强烈愿望,他的学术活动,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服务的。

从战国时期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水平的。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影响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关于"可以知,物之理"的认识论,就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成

就所作的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概括。

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客观环境来看,战国时期正处于"百

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荀子说当时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年代,

正说明那个时候在政治领域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十分复杂、激烈的。这种独特的思想环境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的建立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的地主阶级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阶级的斗争经验和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经验进行理

论总结,对当时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果,特别是他对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从理论上进行批判总结的结果。

二、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批判和继承

荀子的自然天道观受了道家天道观的影响,道家天道观否定了儒家的唯心主义"天命"观,提出了自然无为的"道"的学说。荀子在此影响下,把天看作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的天;同时荀子又把道家作为神秘实体的"道"改造成为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因而建立了他自己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但是,荀子批评老子"有见于多訁出,无见于信"(《天论》);对于庄子,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宋尹文

学派对荀子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他对他们的批评也不少。但是荀子又吸收了宋尹学派关于"气"的学说,从而使自己的自然天道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气本原论的基础之上。对于宋尹学派的"虚壹而静"的"心术"论,荀子剥掉了其神秘的成分,把它吸收到自己的认识论中来,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认识论的内容。对于墨子,荀子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他对墨子的批评集中在其"非乐"、"节用",否认礼乐的文饰,抹煞等级的差别等观点上。但是,墨子关于"尚贤"的主张,对荀子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墨子及其后学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积极成果,

荀子更是予以吸收和继承,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认识论和逻辑学中。

对于法家,荀子也是有批评的。他主要批评了慎到和申不害,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執而不知知"(《解蔽》)。这是批

评慎到片面的法治主义和申不害片面的权势主义。当然,荀子本人并不否认法治和权势的重要,不过他同时也强调礼治和尚贤使能的重要。

荀子从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以地主阶级利益为标准,去各家之"蔽",取各家之"见",既有批判也有吸收与继承;同时对当时提出来

的一些哲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综合百家之学的基础上,创立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

三、荀子思想的重要历史意义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对先秦诸子百家都进行了认真的批判,进行鉴别取舍,完成了他的唯物论的哲学体系。荀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受到其学生韩非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制天命而用之”观点,从王充,柳宗元、刘禹锡,到工夫之、傅山等思想家的继承和阐发,对中国人民在古代改造客观世界产生了积极作用。

荀子注重功利的思想,在宋代以后受到理学家的非难,将他的人定胜天与注重功利的思想视如“洪水猛兽”。二程抨击说荀子学说“极偏驳”,朱熹对他的学生说:“不须理会荀卿。”直至明末清初以来荀子的学说普遍受到注意,评论虽然有褒有贬,但趋于客观和实事求是。他的《天论》、《解蔽》,《正名》、《性恶》4篇都被认为是其精华所在。

荀子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又兼用“礼”治。

这对于巩固国家稳定和封建统治制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方面我想特别提到《劝学篇》,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如今看到原文都还是有那种激昂,熟悉的感觉,记得当初我在中学背这篇文章就被该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深深吸引。并且作为我个人认为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到今天都具有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国庠.荀子对诸子的批判.杜国庠文集,1962.

[2]郭志坤.荀子论"变".东岳论丛,1987,(2).

[3]郭志坤.荀子与百家之学.齐鲁学刊,1987,(3). [4]王森:《荀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出版,1992年10月第1 版,《导言》第3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