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有可怕,怕就怕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并发症失去双足,眼睛失眼的比比皆是,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糖尿病的治疗,下面由济南糖尿病医院冯维华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如何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比较可怕的地方是会出现许多慢性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也常是糖尿病人死亡之主因。

通常分为小血管病变(眼睛、肾脏、神经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中风)。

一、眼睛病变糖尿病人易出现玻璃体出血以及不同程度之视网膜病变,使糖尿病人失明之机会比一般人高很多。

糖尿病人应每年至少检查眼底一次,如已有眼晴病变应尽快接受治疗,如眼药水使用或雷射等,都可延缓视力恶化。

二、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变是中国人尿毒症之主因,在早期不会有任何症状,需靠检查尿中蛋白质才会发现。

肾病变最早出现微白蛋白尿,接著出现蛋白尿,最后再恶化为尿毒症。

病人可能逐渐有水肿、尿量减少或血压上升之情形。

如已出现肾脏病变,病人必需限制每日饮食中蛋白质摄取量,并积极控制血糖与血压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三、神经病变常出现多发性神经病变,侵犯全身神经,包括周边神经、自律神经与神经根病变。

如果侵犯四肢末稍神经,会造成四肢麻木、刺痛感与触觉迟顿,尤其在夜间症状比较厉害。

如果侵犯内脏自律神经,则会造成姿势性低血压、噁心呕吐、排尿困难、尿失禁与异常出汗。

四、大血管病变糖尿病人易因为动脉硬化而造成脑中风、缺血性心脏病与周边血管阻塞病变,这些乃是糖尿病人主要死亡原因。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与血脂肪,戒烟,运动,都可减缓大血管病变之发生。

五、糖尿病足部病变糖尿病足是中国糖尿病人截肢之主因。

糖尿病足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周边神经感觉丧失,周边血管阻塞与伤口溃疡感染。

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2004年,我国引进胃转流手术,此手术最早是一项减重手术,一次偶然的发现,胃转流手术有降血糖的作用,经过医科人员对此手术的改良,胃转流手术目前成功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中,国内,已经有上万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手术走身健康。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导致的与大血管相关的疾病。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冠心病,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高血糖水平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2.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糖尿病患者易患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增加脑血栓形成和脑动脉破裂的风险。

3.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糖尿病患者易患外周动脉疾病,即下肢血管狭窄或堵塞。

高血糖影响了末梢血管的供血和神经功能,导致下肢缺血症状,如间歇性跛行和溃疡形成。

4. 肾脏疾病(Renal Disease):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滤过单位,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肾病进展可能导致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1.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手段来管理糖尿病。

2. 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检测和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适当体重、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脑血管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及眼科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和管理潜在的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P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P
能力。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和超重。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对身体的损害。
定期筛查与早期干预
定期筛查
定期进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如眼部检查、肾功能检查、心血管检查等。
早期干预
对于已经出现慢性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延缓病情进展。
视网膜病变
总结词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 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详细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包括视 物模糊、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等,诊 断主要依靠眼底镜检查,严重者需要 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
神经病变
总结词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之一,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
详细描述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包括肢体 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诊断主要 依靠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 查,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 经和对症治疗。
04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与 控制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01
02
03
血糖控制
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通过 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避免高血糖对血管和器官 的损害。
• 总结词:代谢障碍还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等,加重病情并影响治疗。 • 详细描述: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抽搐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免疫功能紊乱
总结词
免疫功能紊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另一个重要 病理生理学基础,可导致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
总结词
免疫功能紊乱还可引起血管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 等病理过程,加重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慢性并 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功能异常。

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可能会发展出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并阐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体内微血管,导致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因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

2. 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还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血糖损害神经系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胃轻瘫、性功能障碍等。

4. 其他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多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感染、胰腺炎等。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溃疡、感染和坏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糖尿病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确定高风险人群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患者的年龄、病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他们是否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

这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早期干预和治疗高风险人群一旦确定,应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例如,对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控和调节,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维持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尽管糖尿病本身并不致命,但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是《糖尿病能引起哪些并发症(二)》的延续,将继续探讨糖尿病可能引起的其他常见并发症。

正文内容:I.微血管病变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眼底毛细血管病变,使视网膜供血受阻,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肾脏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理过程涉及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肾小管病变等,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3.神经病变: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受损,引发多种神经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自主神经病变等。

II.大血管病变1.冠心病:高血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血流不畅,容易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等冠心病症状。

2.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可能引发脑梗死、脑溢血等严重后果。

3.下肢动脉疾病:高血糖条件下,下肢动脉易受损,导致下肢缺血、坏疽等严重后果。

III.免疫病变1.感染: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各类病原菌,如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2.白内障:高血糖引起晶状体蛋白糖基化、氧化等损伤,导致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3.蜂窝织炎: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细菌感染,常表现为油脂溢出、毛发堵塞等。

IV.代谢紊乱1.高血糖危象:极度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等症状。

2.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者尿酸排泄减少,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

V.其他并发症1.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骨质疏松:高血糖可导致骨骼微环境改变,引发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3.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引发许多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和宏血管并发症两大类。

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宏血管并发症则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变等。

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键在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方法:1. 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首要任务。

通过严格控制饮食、运动和定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等手段,保持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 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因此,及时监测和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十分重要,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定期锻炼等方式实现。

3. 定期体检和检测:定期体检和相关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这包括定期检查血糖、血压、肾功能、视力、心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等项目。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非常重要。

这包括遵循均衡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度的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等。

5. 积极治疗并控制并发症: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积极治疗并控制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特定的医疗干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需要综合的医疗管理和个人自我管理相结合。

患者需要与专业医生合作,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管理和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到日常监护和管理中。

另外,教育患者和其家属关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和防治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造成了很大的健康负担,对患者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这几种是最明显的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这几种是最明显的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这几种是最明显的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其他疾病,统称为糖尿病并发症,比如糖尿病会导致人的心脑血管出现病变,会导致出现眼科疾病,还会导致足部以及神经出现病变等等。

★1、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与无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由于有高血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突发事件,如心梗、脑溢血、脑梗塞等。

因此,定期做心脏彩超、颅脑CT、颈动脉彩超来发现其中隐匿的血管病变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2、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特别是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神经病变会让患者痛苦不堪,瘙痒、刺痛、钝痛、剧痛等等。

往往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痛感尤为强烈;而有的会让患者感觉消失,针刺、火烧都没感觉。

一些糖尿病足病的患者就是因为感觉消失而造成外伤感染、溃烂,甚至截肢。

如果患者性神经受损,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

★3、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足病的发生和神经病变有关系,和血管病变也有关系。

当血管发生堵塞时,肢端供血不足或者缺血,很快脚趾变黑变干,出现坏疽。

坏疽一出现就要截肢,越截位置越高。

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元帅就是被反复截肢最终丧命的。

预防糖尿病足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期进行足底神经检查、下肢血管检查、下肢神经检测,让截肢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早期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自觉腿发软,浮肿(一压一个坑),小便中有泡沫,腰酸、腰困等等。

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3期以后,就目前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基本没有逆转可能,进而就是肾衰、尿毒症等直接威胁生命。

因此,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是发现早期肾病的重要手段。

★5、糖尿病眼病眼睛也是微血管及其丰富的器官,而且眼病的出现往往不易察觉,因为在整个病变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因此,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如眼前总有蚊子在飞,视力迅速下降,看直线为折线,不管看什么东西都发红等等,说明视网膜有了明显的病变,只能采取治疗来制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不然会引起失明.。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课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课件
分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加速血管病变的发展。
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参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率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但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
公共卫生政策
THANKS
感谢观看
视网膜微血管扩张导致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病变,影响视力;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总结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的损伤,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总结词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
饮食控制主要是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等有益营养素的摄入。运动主要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戒烟限酒则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01
02
03

04
总结词: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详细描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词: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机制涉及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详细描述:高血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促进肾脏纤维化过程;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过多自由基,对肾脏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糖尿病大血管病

糖尿病大血管病

诊断标准与流程
临床症状与体征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如疼痛、 跛行、肢体发凉等,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糖、血脂、血压等生化指标检测, 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等结果,依据相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01
利用超声波对血管进行扫描,观察血管的形态、结构及血流情
04
糖尿病大血管病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方案
降糖药物
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管损伤,包括口服 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
调脂药物
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如他 汀类药物。
降压药物
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负担,如 ACEI、ARB等。
抗血小板药物
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家属支持与监督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 管理,提供情感支持和生 活照顾,监督患者的治疗 和生活方式调整。
定期随访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对患 者进行持续关注和指导。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吸烟、 高血压、肥胖等都是糖尿病大血 管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因其累及的血管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胸闷、胸痛、心悸、头晕、 头痛、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等。
分型
根据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分为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等类型。其中,心 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脑梗死、脑出血等;周围血管病变则主要表现 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
发病机制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糖尿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向您详细介绍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病症,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妊娠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性胃轻瘫肾性糖尿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一、急性并发症(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一旦出现,应积极治疗。

常由于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发。

多数患者在发生意识障碍前数天有多尿、烦渴多饮及乏力,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烦躁、嗜睡和呼吸深快,呼气中伴有烂苹果味,也有部分患者以腹痛为首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可显示尿糖、尿酮体阳性,血糖多为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并有酸中毒表现。

血钾可正常或偏低,治疗后出现血钾下降。

出现DKA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主要的治疗有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和大量输液消酮治疗。

(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常见于老年人。

常由于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和B受体阻断剂等诱发。

起病前多有多尿、多饮,伴有食欲减退,随即出现嗜睡、幻觉、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最后陷入昏迷。

无深大呼吸。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糖强阳性,但无酮症或较轻,血糖常升高至33.3mmol/l以上,同时伴有血钠明显升高。

本病病情危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治疗原则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合并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

大多发生在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服用苯乙双胍者。

主要是由于体内无氧酵解的糖代谢产物—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进一步出现体液PH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袁敏琴糖足中心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 • 微血管并发症 • 神经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脑血管、心血管与其他大血管,尤 其是下肢血管(糖尿病足)
微血管并发症
主要包括甚至与眼底病变
神经并发症
包括感觉、运动与自主神经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者 在临床表现上很相似,包括头晕、 头痛、肢体麻木,严重者可发生偏
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已。
袁敏琴糖足中心提醒大家,对于糖尿 病足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采取有 效的治疗,避免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

谢谢观赏!
瘫、失语,甚至威胁生命。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与大血 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 脏自主神经病变及冠心病,尤以冠
心病为多见。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 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 感觉缺失并伴有脚部感染。类似的 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 与躯干上,只是糖尿病足发生率明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不少糖尿病患者都听说过这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那么,究竟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呢?为什么它会引起糖友的恐慌,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糖尿病并发症?
根据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急缓以及病理上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病因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等,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致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因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①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等。

②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③神经病变,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等等。

二、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有:
1、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的并发症。

2、感染:糖尿病病人的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状态也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使病人的抗感染能力下降。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什么?常见的还有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糖尿病并发症分类:国际研究篇

糖尿病并发症分类:国际研究篇

糖尿病并发症分类:国际研究篇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者数量持续增加。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大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国际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微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全球患病率逐年上升。

国际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代谢、血流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近年来,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另一重要表现,是全球范围内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际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等密切相关。

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和治疗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的关键。

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的应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带来了突破。

3.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一种,表现为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国际研究发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

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和预后。

近年来,神经修复和再生研究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三、大血管并发症1.冠心病冠心病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显著增高。

国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

2.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亦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国际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发病机制涉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大体可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

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

一.脑血管疾病:在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中,主要是脑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常因反复出现的轻度卒中发作而呈现痴呆,偏瘫,假性球麻痹,共济失调。

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冠心病和心肌病两大类,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

三.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以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最为严重,其发病率为非糖尿病病人的11倍。

且病情发展快,程度重,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0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一.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特征性的并发症以糖尿病视网膜病为主。

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5倍,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因素,主要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程度的好坏及病程。

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

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时,发病率最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年龄、病程的增长糖尿病肾病的危险也随之增加。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涉及全身所有的神经系统,症状复杂多样: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症状有肢体麻木、发凉或灼热刺痛等感觉异常,植物神经病变: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也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复杂的,如体位性低血压、无张力性膀胱,尿潴留;性功能减低。

胃轻瘫、便秘与腹泻。

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治疗

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会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并提供一些有关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会对血管壁产生直接的损伤,尤其是微血管。

长期高血糖会使微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组织缺氧。

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前者会损害视网膜,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后者会损害肾脏功能,最终导致肾衰竭。

2. 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由于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壁变薄,容易形成血栓,从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肌梗死、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大血管并发症。

3. 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血糖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伤,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前者会导致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后者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二、糖尿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降糖药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

2. 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患者应限制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品的摄入。

此外,定时进食,控制饮食量和避免过度饥饿也是很关键的。

3. 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更多的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

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游泳、跑步等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注意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压和规律作息。

此外,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常规体检也是必要的。

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治疗方法,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体征:足抬高苍白,下垂时红紫(足严重缺血)
➢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s test): ➢静脉充盈时间(VFT):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指压踇趾跖面皮肤5秒,计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
间,超过5秒即属异常,
➢下肢动脉检查:触压足背及胫后动脉。
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
➢定义:是局部神经异常与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 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超重、血液高凝状态
四个途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1
多元醇旁路激活 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多种膜功能受损、胞内氧
化应激加剧、蛋白糖化终末产物(AGEs)增加
2
蛋白质非酶糖化 产生AGEs,造成细胞功能障碍、结构异常
3
蛋白激酶C激活 激活某细胞因子,增加微血管基质蛋白积累,内皮
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冠心病
➢是非DM患者的2~4倍 ➢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的频率与程度都高 ➢动脉狭窄更严重、广泛,预后更差 ➢与非DM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相比,男性高出9倍,女性高出11倍
冠心病筛查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不推荐常规筛查冠状动脉疾病常规筛查并不 能改善结局。(A)
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NF-κB激活引起组织损伤
4
已糖胺途径激活 研究较少,可能通过与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的改变
参与高糖损伤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病病变,危险性大大增加; ➢发生早、发展快、范围广; ➢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高渗,包括乳酸酸中毒、低血糖等,其中低血糖如果治疗比较及时通常没什么问题,不及时则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冠心病、脑梗,使脑血管患者再发脑梗的比例、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微血管病变则主要指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还有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手麻脚麻的感觉。

肾脏危害:表现为糖尿病肾病,很多患者最终都需要透析,目前糖尿病肾病占的透析患者非常大的比例,而且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足部危害:如果糖尿病时间比较长,血糖控制又不好,如果脚的皮肤完整性一旦破坏感染,伤口不容易愈合,很多患者可能会需要截肢。

眼睛危害: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闭锁,视网膜组织缺氧,从而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水肿、渗出、出血、新生血管以及玻璃体增殖性病变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此外,糖尿病的危害还包括心脑血管的危害和非常重的情况下引起的糖尿病肾病等。

这些危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一旦患有糖尿病应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也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猝死
糖尿病心脏 自主神经病变
体位性低血压 持续心动过速
心搏间距延长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 致死性/非致死性心梗发生率
50 45
P < 0.001
40
35
30
25
20
15
10
P < 0.001
18.8%
20.2%
45.0%
7年心肌梗死发生率
5
n = 1304
0
3.5%
,
-
n = 69
,
n = 890
n = 169
:大血管并发症
N J 2005;353:2643-53.
研究
常规治疗组 强化治疗组
30
微血管终点事件 20 0.0099
10
(%)
0
0
3
6
9
() 随访年限ຫໍສະໝຸດ 199812 15
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正常人的2-6倍不等 • 糖尿病患者截肢的概率要高15-40倍
潜在的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渐进的动脉管壁疾病,脂质 物质、胆固醇、细胞代谢废物在动脉血管壁沉积 形成斑块。
• 斑块逐渐增大造成管腔狭窄,减少通过动脉的血 流量,当斑块破裂的时候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
• 破裂的斑块促进血栓的形成,血栓会进一步阻碍 血管内的血流通过,且脱落的血栓会随血循环到 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心梗和脑中风。
• 收缩期心力衰竭(泵衰竭) • 舒张期心力衰竭(不能充分舒张,在糖尿病患者
中较常出现) – 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
冠心病
已知的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家族史 • 血脂紊乱 • 高血压 • 吸烟
• 糖尿病
筛查:确诊后及以后至少每年评估心 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 心血管病病史 – 年龄 – 腹型肥胖 – 常规心血管危险因素 ( 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史 ) – 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 – 房颤
研究:
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18
1177..44
16
14 12
1000
10
8.5 8.5
8
6
4
2 0
= , 1979;241:2035-2036.
17.017.0 3.6 3.6
糖尿病心脏病的分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心脏微血管病变 心肌代谢紊乱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广泛缺血,灶状坏死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与欧洲比较:
糖尿病占总体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
国家
中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英国
2型糖尿病占总医疗支出 %
4.38% 3.4% 6.5% 6.6% 1.6% 2.5%
并发症对医疗支出的影响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糖尿病为什么如此重要?
• 糖尿病的患病率高 • 糖尿病的患病率还在不断升高
• 糖尿病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大 • 目前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 • 糖尿病对社会的危害大
糖尿病防治现状
“三高” “三低”
“三不”
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糖尿病在现代社会已成为致残、致
死的重要原因,国外研究显示: •40%~50%的失明 •30%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50%的心、脑血管病 •60%的截肢
主要危险因子的作用
胆固醇 胆固醇 收缩压 1c
1996; 124, 136
下降1 增加0.1 下降10 下降1%
57% 15% 危险性15降%低 11%
病案讨论
王先生是一个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吸 烟一包,日常很少运动,血压150/95, 是302。
1、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还需要完善哪些检查? 3、结合他的情况,应该给予他怎样的治疗建议?
• 高发病率:没有心肌梗塞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的风 险与有心梗史的非糖尿病患者再次发生心梗的危险性一样
• 无痛性心梗: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 梗塞时常是无痛性的,体格检查难以检出缺血性心脏病 的预后更差
• 预后差:在调整梗塞面积和危险因素后,糖尿病患者心梗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
• 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为正常人的2-3倍 • 诊断率和治疗率低 • 症状进行性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造成血管狭窄或阻塞, 心脏、大脑的血流供应减少
心绞痛
心肌梗塞 中风......
2001年中国住院糖尿病患者调查
心血管疾病
中国心脏调查
• 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
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 • 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
漏诊 75% 糖尿病前期 和糖尿病患者
, . J. (2006) 27, 2573–2579

大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周围血管病变
中风
大血管疾病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脑血管疾病 • 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
• 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4倍 • 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塞危险与已经发生过心肌梗
塞的病人一样高 • 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比非糖尿病人高5倍;短
,
,
339: 229-234, 1998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特点
•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冠心病,且发病年龄较早
• 种族差异 – 高加索人:心肌梗塞发生率发病率高
– 中国人/日本人:脑卒中发生率高 • 糖尿病女性患者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减低
• 常发生无痛性心梗 • 蛋白尿增加血管事件的危险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
– 控制血糖 – 控制高血压 – 改善血脂异常
治疗
– 阿司匹林治疗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轻体重、运动、戒烟、 减少酒精摄入(每日饮用一杯红酒)
严格控制所有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血 管病变的风险,而不能只关注血糖!
:血糖控制
2002; 287: 2563–9.
5000 0
,2003* . .2003*
中国城() . 市(%) 2型糖尿病患935% 者总50 直接
46.7
45
3726.36
218%22.3 11842.05
313%
13.3 15373.87
40
35
30
25
38580.24 17.7
20 15 10
5
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眼睛 肾脏 神经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重要吗?
• 很重要!!!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 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案,将11月 14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联合国糖尿病关怀日,这是 历史上第一次各成员国政府共同认识到糖尿病及 其并发症已构成对全人类的威胁,非传染性疾病与 传染性疾病一样可带来严重的全球性危害。决议 呼吁所有成员国共同行动,制定预防、治疗和护理 糖尿病的国家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