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

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在比较中逐步清晰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

呈现:1.第一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1: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你能找到它吗?并说一说什么地方不一样。

学生找出:揭示:其他图形都围起来了,这个图形没有围起来。

2.第二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同上)学生找出:理由:其他图形的线都是直的,这个图形有一条线是弯的。

揭示: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图形曲线图形3.第三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同上)学生找出:理由:其他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这个图形只有3条边(3个角)。

揭示: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4.这些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认识一般四边形。

揭示:四边形家族里除了有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还有其它的四边形。

总结:刚才,找出了与众的三角形。

看的是什么?揭示:边角科学家在研究图形的时候,都要研究图形的边和角,看看他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5.进一步清晰“边”的概念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边是怎么样的?直直的,平平的。

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6.画一画:如果要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要画出几条边呢?在白纸上任意地画一个四边形。

交流。

选择任意四边形呈现。

提问: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旋转一下再问:那现在是四边形吗?为什么?7.找四边形。

8.再次分类,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剩下的图形再次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板书:5条边。

6条边)分别取个名字。

揭示:五边形,六边形。

9.创造多边形像这样的五边形、六边形你们以前见过吗?用小棒搭五边形,六边形二、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里的几个新朋友,它们是: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后我们看到一个图形,怎样判断它是几边形呢?三、课本练习2023年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相关内容。

图形与几何教材分析

图形与几何教材分析
图形与几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莲都区水东小学 包圣华
QQ:810520768
2013年3月22日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这部分内容叫做“ 空间与图形”,现在课程标准把它称作为“图 形与几何” 。
图形与几何的课程内容,以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为核心展开。主 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 运动或变化;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图形的 位置等五个方面。
时 间 人 数
规 律
1
2 4
3
4
5
25
2
8 16 32
23 24
21 22
由上表得出结论: 每增加一分钟, 收到通知的老师和同学的人数是 前一分钟收到通知的老师和同学总数的2倍。有几分钟, 总人数就是几个2连乘(2的几次方)。
案例二《循环赛》
师:如果在我们班要举行小足球赛。同学们平 均分成6个队:分别是a队、b队、c队、d队、 e队、f队,那么按照单循环赛的规则进行比赛, 谁来说说你们队该和哪些队进行比赛? 师:如果我们用不同颜色的圆点代表不同的 球队,6支队伍进行单循环赛共需要赛几场?
图形与几何五大方面内容
图形的认识; 图形的测量; 图形的运动或变化; 图形的位置; 图形的性质及其证明(第三学段为主)。
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一、图形的认识
(一)认识物体的编排特点 (二)图形的认识内容分析
(三)认识平面图形的用途
(四)图形的认识教学建议
(一)认识物体的编排特点
现在的教材,在图形的认识当中,是先讲 立体,再讲平面,然后再回到立体。过去是按 点线面体的逻辑规律编排的。 先讲立体图形,要求直观认识,然后中间 一段是平面图形,最后再讲立体图形是正式认 识,还有讲它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等。但 两次讲立体层次不同,第一次要求辨认,到第 二学段要求是认识。

小学数学_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多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回顾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认识多边形和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巩固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的知识。

梳理单个零散知识之间的联系,构成知识网络,使所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强综合应用,提高基本技能。

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归纳、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3.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的相关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请学生打开书,翻到目录,找一找哪几个单元是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题:认识多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回顾整理。

【设计意图:教师谈话导入,开门见山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立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知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又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

】二、分步整理,探究联系。

(一)回顾整理“认识多边形”相关知识。

请学生回忆,本学期都认识了哪些多边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回顾整理三角形的知识。

(1)复习三角形的定义,重点强调关键词“围成”,复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即顶点、边、角。

(2)回顾整理三角形边的相关知识。

顶点只是一个点,在多边形中,只有数量的不同,没有其他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多边形时,一般不研究顶点,而是从边、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从边、角两个方面来整理三角形的知识。

a.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的三边关系,再完成相关练习。

练习:下面几组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吗?(1) 3cm 5cm 4cm ()(2) 7cm 5cm 12cm ()(3) 4cm 5cm 10cm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并总结出“判断时,只需计算两短边长度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b.引导学生复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是等边三角形?他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呈现。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数学研究态度。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学会克服困难。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 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 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图形。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 新课导入- 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讨论并总结该图形的特征。

- 展示和交流: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5.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关系。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进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和合作。

2. 练与巩固- 评估学生完成练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能力。

3. 反思与总结- 听取学生的反思和总结,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发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维图形的定义;2.能够识别、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3.能够比较不同形状的大小;4.了解相等和全等的概念。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不同的二维图形;2.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大小;3.能够画出给定的二维图形。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二维图形的定义•给学生展示一些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要求学生根据形状特点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二维图形的定义。

2. 二维图形的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边数和角度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通过比较、分类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3. 几何图形的比较•提供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参照已学过的图形判断大小;•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如可以按照周长、面积等方式比较。

4. 几何图形的全等•通过展现两组相等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探究相等的特征;•学生自己也可以构造相等的几何图形。

5. 几何图形的画法•根据学过的图形和尺寸要求,要求学生自己画出给定的图形;•老师可以提供多种画法,鼓励学生寻找多样化的画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对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几何图形的比较方法;•几何图形的全等特征;•几何图形的画法。

2. 教学难点•二维图形的正确分类;•学生对于比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全等的概念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通过准备好板书、几何图形模型、学生练习册等教具,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二维图形的定义•展示各种形状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要求学生根据形状特点说出它们的名称;•引导学生总结二维图形的定义。

3. 新知识的讲解分类•引导学生根据边数和角度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通过比较、分类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分类的能力。

比较•提供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参照已学过的图形判断大小;•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如可以按照周长、面积等方式比较。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研修内容1.影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有好多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影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然后进行针对性地矫正。

2.探究优化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的策略。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2)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3)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本。

3.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学习?本课题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位置、观察物体、图形与变换三个方面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重点,围绕“有效的几何概念课堂来自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有效的几何概念课堂关键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等理论假设,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着力探索小学几何概念教育中优化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

我国过去的数学教学大纲、教材经历过数次改革,但从过往“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看,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难以真正有效的发展。

又由于几何内容的过分抽象化和形式化,缺少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直观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空间与图形”(几何)的教育价值就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

因此,我国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几何”扩展为“空间与图形”,明确了“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正因为位置与方向、观察物体,图形变换等知识多是新教材中的新增内容,不少教师对编排这些内容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这些教学内容缺乏研究,或者对新编内容的不适应而难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使教学不能得心应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案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

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

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8.系统整理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把知识点表示出来。

《图形与几何》说课稿

《图形与几何》说课稿

《图形与几何》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而本节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通过建点、线、面的互相转化的学习来发展空间观念,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是图形和几何学习的核心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也是为了认识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认识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形成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正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知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图形,掌握点、线、角、面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能由白板演示想象出几何图形,进一步丰富对几何形状的感性认识,能够进行基本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本节内容是平面图形的认识,所以我认为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是重点,灵活应用它们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四、教学教法和学法教学中多注意从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可以结合一些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在课堂结构上我按顺序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同时鼓励让学生多发言、多总结、多动脑、多交流,在交流中享受“数学美”,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程序与设想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1、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图形?你们能用自己学过的整理方法,把学过的这些图形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吗?2、学生各自整理。

3、展示交流:对学生展示的知识网进行评价。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教师白板演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生成过程。

师:这个是什么图形?你能量出它的长度吗?为什么?它有几个端点?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全班反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单元教学设计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拼一拼新授1.通过同样平面图形简单的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特征,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新授 1.在用七巧板拼出指定图形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初步获得分析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从化市小学一年级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一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备课人:口算: 13+4= 15-3= 11+4= 8+9= 17-6=知识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分解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2、直观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的特点。

评价要求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名称;3.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辨认。

典型例题书本P2例1。

2.书本第5页第3题。

3、书本P7第6题。

用哪些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出来。

训练题组题组一、复习立体图形。

出示上期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画一画。

学生用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画出各种平面图形。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老师出示,学生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完成功能温故知新。

知道图形是从哪来的。

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三、说一说。

1、老师说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举出相应的图形。

2、教师出示图形,学生抢答。

四、找一找。

教室里有哪些物品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面图形。

五、完成书本第5页第2题。

1、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根据名称再填空。

六、完成书本第5页第1、3题学生自由活动。

老师指导下完成。

学生根据题目,独立完成。

联系生活,深化知识。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

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

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

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

三下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教学设计

三下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教学设计

面积的知识,并做好笔记,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

(1)组织学生回顾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内容,并在小组中交流。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引导汇报并板书:整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1)八个基本方向与相对性;(2)描述物体的位置与观测点;
(3)描述行走路线。


2.复习面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面积的计算)。

(1)根据复习提纲整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提纲:①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请按单位大小的顺序排列;②整理单位之间的进率,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③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需要哪些条件?如何计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整理面积的知识。

(1)常用面积单位及进率;(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1)说一说学校、儿童乐园分别在明明家的哪个方向。

(2)明明从家向()走271米,又向()走430米到图书大厦。

(3)明明从家出发到医院可以怎么走?哪条路最近?
图形与几何



计。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这节课教的认识图形不能跟上学期的重复,要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2 图形与测量2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2 图形与测量2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2 图形与测量2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材第94页第6~9题及第95页第3~6题)1.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整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比较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难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出示六种基本平面图形)出示复习提纲:(1)什么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2)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3)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1.小组合作,自主复习。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回忆旧知,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复习,教师指导。

2.交流汇报。

师:什么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交流,课件出示两组图。

师:分别比较上面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学生讨论交流。

生: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但周长不等,组合图形的周长相等但面积不相等。

3.再现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1)回忆平面图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想一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说出为什么这样算。

同时,说一说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生1: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宽)×2。

生2: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即长和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复习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学生分组实验,充分感知“圆的周长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规律。

师:对于π,你了解多少?生:π是圆周率,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7.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及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新: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的知识:几何图形1.介绍“几何”的由来: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让学生了解“几何”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由实物图片抽象出几何体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要注意数学上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

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

考虑这样研究有什么意义?(二):几何图形的概念:(按点、线、面、体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学习。

)1.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概念?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讨论,由教师总结。

2: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了那些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湖面呢?篮球、水桶呢?为进一步理解从实物中抽象出的点、线、面的实质,补充: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

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

3: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教案 1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新授1、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3)分类: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认识平面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创新性成果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创新性成果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创新性成果通过本次国培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清晰了思路。

远程教育培训意在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具有革命意义。

这是一个全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之后使得成果过程更具完整性,提升了理论依据。

同时对教学目标也适当进行了调整,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个发现的过程。

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扩充了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目的的合作探究的体验过程等策略,最终生成为创新成果。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小组合作有效活动体验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观察、交流、发现、总结等的活动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现在通过这次明确的学习,我把我设计的《图形与几何》加以改进,下面就是我本次设计预案的终稿。

一.生成过程☆教材分析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的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7.1几何图形》作为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的第一节课,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学教材中已零散的向学生介绍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但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定位在小学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对同类知识的螺旋上升,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从客观实际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从而为今后学习作好铺垫。

《课标》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7.1几何图形》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的第一节课,相当于引言的地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几何要研究的内容及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引言:在数学课程中,几何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对平面和空间中图形的研究和描述。

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几何学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为了更好地教授基本几何图形,本文提供了一个教学设计的框架,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几何学课程。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计几何学课程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几何概念,如相似、全等、平行、垂直、对称等。

3. 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他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和方法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实现上述教学目标:1. 教学内容:a. 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物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例如,用实际物体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

b. 基本几何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基本几何关系,如平行、垂直、相交、重合等。

例如,通过让学生在平面上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实践,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c. 几何推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活动和问题,以帮助学生发展几何推理能力。

例如,通过提供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推导出其他几何关系或结论。

d. 实际问题解决: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他们所学的几何概念和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房间的平面图,考虑到房间的大小、家具的摆放等因素。

2. 教学方法:a. 探究式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几何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发现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学会了测量。

·我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我还学会了剪出能够沿着一条线完全重合的图形。

·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现象。

……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我们学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生1:我拇指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2:我们的课桌长度大约是1米。

……
只要学生举出的事例正确就给予表扬鼓励。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1米=100厘米。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一起说一遍,看谁记得最好。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生: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师:说得很正确,注意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就应该像图中这样与0刻度对齐。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生: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1.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A类
填空。

1米=( )厘米500厘米=( )米35米-3米=( )米
15厘米+8厘米=( )厘米8米=( )厘米
(考查知识点:长度单位;能力要求:认识长度单位,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
B类
按要求画图。

(1)在距离小旗3厘米的地方画一朵小红花。

(2)小红花前方7厘米的地方有一个气球。

(3)在小红花和气球之间,距离气球5厘米的地方画一棵大树。

(考查知识点:测量;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测量。

)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0053223800
B类:
教材习题
第103页“练一练”:
1. 82 3
2. (1)厘米(2)厘米(3)米(4)厘米
3、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