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5、将包装盒沿它的某些棱剪开,并铺在平面上,得到一个怎样的平面图形?如果展开的方法不同,得到的图形相同吗?动手做一做,然后画一画。
你能得到多少种平面图形?与同学交流。
6、下列哪个图形是立方体包装盒的展开图?
①②③
7、你能制作一个立方体纸盒吗?与同学交流。
二、自我检测
1、用铅笔尖在白纸上移动,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下面的图形,并填空:
面面棱
顶点
(1)棱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相交而成的;
(2)顶点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相交而成的。
3、上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下面的立体图形.用线将上面的平面图形与对应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四、达标检测:
1、点动成______;线动成______;面动成_______。
2、飞机飞行表演时在空中留下漂亮的“彩带”。
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________。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电 电
然后问 :
为 ( ,)半 径为 1 ” 一1 1 , . 教师肯定答案后再 问 :有没有别 “ 的条件 呢?请大家课 后思考. 悬念 产生 , ” 课后学 生探询 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 : 圆心为 ( , ) 与 轴相切 ; ~1 O 且 圆 心为 ( ,) 圆心到 轴 的距离 等 于 1 圆心正 直线 一1 1 且 ;
胜心和表 现欲 , 但是 理性思 维 的发 展还很 有 限, 在直 处 观和感性 阶段 , 达缺乏条 理性 ; 们 的学 习动机 比较 表 他
电 电 电 电 七 电 电 电 电
1 经历从不 同方 向观察 同一物 体可 能看 到不 一样 . 的结果 , 了解为什么 要从不 同方 向看 , 培养学生全 面观
善于模 仿 ; 他们 对 图形 有 了一 定 的认 识 , 但空 间观念 比 较差. ( 教学环境分析 三) 本节课选 择在 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 与认知 特点及本 节课 的 内容特 点 , 在教学时要充 分利 用教 室环境 及其 他实 物和几 何模 型 进行教 学 , 因为借助 多媒体展 示 图形 的动态 变化 , 以 可
( 责任 编辑 : 金 铃)
然,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 从提 问 中, 学生 还能体会 到极 限 思想及其运动变化中蕴含的一般规律.
三 、 后 设 疑 , 固提 高 课 巩
例如 , 讲完“ 圆的方程 ” 可 留练 习 :试寻找确 定 圆 后 “
( +1 ( 一 1。 1 z )+ )一 的条 件 . 学 生 能 马 上 回答 :圆 心 ” “
中学 教学 参 考
教 学经 纬
几 何 图 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几何图形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点;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各种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
3.适量的纸张和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认识几何图形
1)圆:圆形是一条曲线,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三角形:三角形是一个有三条边的图形。
3)矩形:矩形有四个顶点,相对的两边长度相等且平行。
3. 比较和分类
•让学生观察不同的几何图形,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
例如,哪些图形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4. 练习
•让学生通过画图或用实物进行练习,判断给出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以上就是本次中班数学教案的内容,希望对老师们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数学研究态度。
2. 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学会克服困难。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 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 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 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的图形。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 新课导入- 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
-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如边长、角和周长。
3.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讨论并总结该图形的特征。
- 展示和交流: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与巩固- 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5. 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关系。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进行反思。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和合作。
2. 练与巩固- 评估学生完成练题的情况,检查他们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命名能力。
3. 反思与总结- 听取学生的反思和总结,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发现。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几何图形》
称
多姿多彩的图形中的几何图形,是新人教版教材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所含内
容在小学阶段已有了感性认识,本课时以现实背景为素
材,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
程,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 教材分析
同学们认真观察,看哪些图形是熟悉的?
2.出示第二张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
源于生活。
引出课题:4.1.1 几何图形
二、活动探究,讲授新课
(一)几何图形 3.播放课件,得出数学所关注物体的本质是: 形状、大小、位置 4.几何图形 出示第四、五张幻灯片,用苏轼的诗句引导学生从 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从文学中发现理趣,发现数学的美. 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的是它们的形 状、大小、位置.(板书:[几何图形:强调几何图形是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 5.出示第五只第十三张幻灯片,由实际生活中的例 子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归纳出:点动成线,线动 成面,面动成体。 (二)立体图形 6.立体图形 出示第十四张幻灯片,让学生分一分图片中的几何 体,并讨论划分的标准。 给出概念,强调概念的要点“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列举常见的立体图形:常见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抽生口答,多 媒体配合显示.) 7.出示第十五和第十六张幻灯片让学生判断实物 与哪些几何图形相似?(观察后抽生口答,多媒体演示)
(三)立体图形的分类 8.出示第十六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讨论空间几何 体的分类。 [板书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9.出示练习,让学生加强对本节课的难点的理解。 10.练一练 2 四、课堂小结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那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有那 些? 2.生活中很多图案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构成,我们 也有能力设计美观、有意义的图案. (展示一些有趣的平面图形的构图) 五、作业及课后巩固: 必做题: 1、习题 4.1 第 1、2、4 题; 2、预习 4.1.1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选做题: 1、习题 4.1 第 7、8 题; 2、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 3、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三角形直 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 的解说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直观层面,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和性质理解较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能够识别和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点、线、面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房屋、车辆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点、线、面的定义和性质,同时进行解释和阐述。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学生对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点、线、面的性质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学生解答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几何图形教案中班
几何图形教案中班一、教案背景几何图形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和操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形状、颜色和空间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教案以幼儿园中班阶段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矩形等,并能正确说出其名称。
2.能够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对其形状、颜色等进行描述。
3.能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组合。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形状认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活动一:认识几何图形目标:认识常见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形状。
1.教师出示圆、三角形、矩形等几何图形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名称。
2.课堂上拓展了解其他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梯形等,并让幼儿发表对其的看法和认识。
活动二:辨识几何图形目标:能够辨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组合。
1.教师出示多个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分类。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将教室中的物品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利用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如用三个矩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活动三:观察几何图形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1.教师将几何图形隐藏在布景中,让幼儿观察并猜测隐藏的图形是什么。
2.幼儿带着眼罩,摸索几何图形的边缘和形状,并尽可能说出它的名称。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并进行描述。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幼儿观察、模仿和学习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2.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辅助:通过使用幻灯片、音频等多媒体教具,使幼儿对几何图形有更直观的认知。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说出几何图形的名称。
《几何图形 》教学设计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几何图形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介绍图形与几何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图形。
一些最基本的概念。
如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要在本节中从现实具体物体中抽象、归纳出来。
【学情分析】本节是初中几何课的入门课,学生所接触的是一个以图形研究为主的领域,基本概念抽象,学生对于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几何术语,学生在小学阶段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学生对于进一步学习会有好奇心。
【教学建议】本节的教学应在小学的相关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和区别,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特别要避免简单重复。
一些抽象的几何概念,只要求学生有一些初步直观的认识,不要求达到很高的科学严密的程度,需要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逐步体会,加深认识,而不是一步到位。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重点难点】重点:1、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方法导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探究学习1.几何图形(1)放映幻灯片,仔细观察图,让同学们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从中发现熟悉的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得到(抽象出)几何图形.我们见过的长方体、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
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 几何图形》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几何单元,对学生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简单认识,对于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基本几何图形。
2.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几何图形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难点:几何图形的命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
2.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几何图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黑板等,引导学生关注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都是几何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何图形(板书:几何图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几何图形的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
教师提问:“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它们都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板书:性质、特点)。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几何图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
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
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
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
早教思维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早教思维几何图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2. 能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3. 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难点,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几何图形卡片、拼图玩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充足的教学用具;3. 教学内容,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和特点,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教具或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和辨别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 激发兴趣。
利用游戏或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如几何图形拼图比赛、几何图形找茬游戏等,激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讲解知识点。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孩子们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如圆的特点是没有边和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等。
4. 练习和巩固。
让孩子们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5. 温故知新。
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让孩子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的几何图形知识,加深印象。
6. 拓展延伸。
针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创作,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拼图。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对几何图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辨别和区分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图和组合。
同时,通过趣味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适合3-4岁幼儿的认知水平。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避免孩子们的注意力分散,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优秀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优秀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根据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几何图形》单元,为学生设计了一堂优秀的数学课。
本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并能够命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 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长、角度、对称性等。
- 能够用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复上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并命名它们。
3.学生根据给定的几何图形的属性进行分类和比较练。
4.学生用画纸和尺子绘制给定几何图形,并测量其边长和角度。
5.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复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示范:示范给学生如何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并给它们命名。
3.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观察教室或学校周围的环境,找出尽可能多的几何图形并命名它们。
4.教师辅助练: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几个分类和比较的练,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
5.个人练:学生用画纸和尺子绘制给定的几何图形,并测量其边长和角度。
6.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如找出能构成一个给定形状的图形的不同方式。
7.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作业。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交流情况以及完成的练作业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程度。
结论本优秀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将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
几何图形的教案(大班)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在大班教学中,引导幼儿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特征,并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
通过本教案,旨在培养幼儿的几何思维能力和形状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准备:整洁、明亮的教室2. 教学工具准备:不同几何图形的模型、卡片、纸张和彩色笔等3. 教学材料准备:几何图形的课件、绘本或手工制作的相关图形教具三、教学步骤1. 提前活动(10分钟)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几何图形的主题。
例如,可以请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让幼儿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导入新知识(15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参与,介绍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认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
3. 实际操作(25分钟)将几何图形的模型分发给每个幼儿,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例如:“哪个图形有四个直角?”、“哪个图形有四条边?”等,帮助幼儿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4. 创作活动(25分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让他们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几何图形。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具有几何图形特征的物体,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5. 温故知新(15分钟)通过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复习和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
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和图片,让幼儿回答问题或辨认不同图形,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要点1.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3.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五、教学评估评估幼儿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包括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知程度以及实际操作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结果,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改进。
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1几何图形》教案
微型课设计稿:6.1 几何图形一、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新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的第一节内容。
在小学里,学生已认识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几何体,并对正方形、长方形、直线、射线、线段、点等平面图形都已有所了解,但十分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几何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体验几何图形怎样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以及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通过分类以实际情境出发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类,体验在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如何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几何图形图片,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际,体现数学的生活美;通过合作探究拼七巧板,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体验在拼七巧板中获得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形成学习几何图形的积极态度以及良好的与人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难点: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如何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七巧板30副,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实物模型,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纸片,滴管和水、折扇、可以翻卷的便利贴,电脑课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通过创设摸实物(立方体、长方体……)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几何体,体验生活中的几何体。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将具体实物进行分类,以及合作拼七巧板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发现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打开神秘的百宝箱: (出示一箱子,里面放有各种几何体: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1: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课题几何图形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能准确说出不同的几何体,能判断几何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由旧导新:
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几何体吗?你能举出一些在
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由此引入新课: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
的知识: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概念:
1、合作学习: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了那些
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
湖面呢?篮球、水桶呢?
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概念?
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
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
讨论,由教师总结。
2、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
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
课后反馈。
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几何图形》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了解二、学生身边的实物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通过一幅满天繁星的夜空中,抽象出线和点;2.认识长方体的侧棱、顶点以及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3.通过学习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发展从不同角度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使学生经历用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用它们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猜测和概括等能力,同时渗透转化、化归、变换的思想;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现实世界中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及情景,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在各种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教材第一章的第二节内容,通过一幅满天繁星的夜空中,抽象出线和点;认识长方体的侧棱、顶点以及围成长方体的各个面。
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生活实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点、线、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难点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以及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几何图形》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几何图形》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方法百度搜索、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策略与手段1、学法:活动探究,观察实验,小组合作。
2、教法:创设情境,网络教学、启发引导、分析。
教学准备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 1.2几何图形》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下载相关图片、PPT演示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这些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如算术、代数等。
但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几何图形,逐步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发现和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模型、幻灯片、黑板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或板书,呈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拿出练习本,按照教师给出的几何图形,进行绘制和标注。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解答。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几何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反馈测试评价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已知识、能力水平,提高解题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2、通过分析错题,找出错因,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
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1、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2、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一、分析考试情况2、表扬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教师通报本次考试基本情况,通过全班横评,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
确定学习的目标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师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这针对张试卷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做一下重点分析,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二、知识回顾:柱体棱柱圆柱圆锥基本的几何图形锥体棱锥球体立方体的展开图点:点动成线线:线动成面面:面动成体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平面图形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射线: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重点知识点:1、经过两点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两点之间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的两条线段AM与BM, 点M叫做线段AB的,这时订正试题答案:(播放课件)(学生对照答案找出出错的原因,并自我订正,不明白可小组讨论或提问。
)三、典型题型讲解1、先让学生自查试题,反思造成错误的原因,再写出正确答案。
2、典型题型分析说明选择题第4题主要考察“线段的中点”“线段的和差”的理解错因是:把点都理解成了“点在线段上”而忽视了点在线段外。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几何图形:
(点,线,面,体)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活动探究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古典智力玩具。他虽然只由七块板组成,但用它们可 以拼出人、动物 等各种图形。 你能指出你所熟悉的 图形 ?
2
6
1
5
4
3
7
课后作业
1. 课本作业题A组 2. 用七巧板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
(2)从它的表面上,你观察到哪些平面图形? 点, 线段, 角, 长方形.
想一想
观察三幅运动的图片,分别可以看成什么几何图形 在运动? 它们的运动又形成了什么几何图形呢?
点动成_线___,线动成_面___,面动成__体___.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例子呢?
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 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正方体是由_面___围成,有_6_个面.
圆柱由__3_个面围成,其中上下两个 底面是_平__面,侧面是_曲__面.
球由_一__个__曲__面__围成.
除了这些立 体图形, 你 还学习过哪 些图形呢?
你能把下列几何图形分成两类吗?
试一试
(1)
(2)
(3)
(4)
(5)
(6)
几何图形:
(点,线,面,体)
立体图形: 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 (1), (6) 平面图形: 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3),(4),(5)
请给下列图形分类
立体图形
小试牛刀
平面图形
图中你熟悉的物体类似于哪些几何图形呢?
练一练
一个长方体如图. (1)它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线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
能再举出一些平面、曲面
的例子吗?
活动三: 问题 1:面与面相交的地 方形成了什么?它们有什么 不同吗?线与线相交之处又 得到了什么?(2)长方体中的 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什 么?
学生先观察思考、讨论交
流,利用身边的实物说说
见解;
教师出示长方体让学生
观察后回答,老师点评。
学生活动:笔尖运动可得 结合具体实例,给出面面相交成
____条棱.
练习二、
1.圆柱是由____个面围成的,
其中上下两个面是_____,
侧面是_____.
2. 圆 柱 的 侧 面 和 底 面 相 交 成
___条线,它们是___.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 识的应用意识。进一步丰富对 几何形状的感性认识,培养抽 象概能力。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后总 结: 我们周围的物体,如果 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大
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认识美、 欣赏美,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 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引领学生步入丰富的几何图 形世界.
小和位置,而不考虑它
们的其它性质,就得到各
种几何图形。 (板书:
4.1.几何图形)
(二)探索新知,尝试应用
生参与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活动二: 提问:你知道这些几何体 是由什么围成的的吗?它们有 什么不同吗? 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平面、 曲面的例子吗?
教师提出问题: 教室里的窗户玻璃
的表面、黑板的表面都给 我们平面的形象;球面、 进一步丰富对几何形状的感性认 汽车的挡风玻璃的表面 识。 都给我们曲面的形象;你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共
活动一:
同完成.
1.用课件投影出示实物:文 学生回答 (长方形.正
具盒 、魔方 、笔筒 、足球、 方形.圆柱.球.圆锥 )
漏斗.
教师活动: 提问学生引
问题 1: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 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些图形相类似?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
问题 2:你能再举也一些类似 论,组内派一名代表回
作者 教学内 容分析
教学 目标
教学重 难点 学习者 特征分 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课题名称:《4.1 几何图形》
工作单位
《4.1 几何图形》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所含 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已有了感性认识,本课时以现实背景为素材,让学生亲 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 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本 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本节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第一课时需要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1、知识与能力:
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 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 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常见几何体的识别与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点、线、面、体等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 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 象思维逐步过渡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法上,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认真思考、大胆 动手操作、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 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采用“操作---观察---交流---概括---应用”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验探究、自主 讨论、,直观演示和模型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理解概念,突破难点。
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现实中的物体;通 过体验实物原型,认识一些立体图形(球体、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 棱柱、棱锥等)和平面图形,懂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和联系;掌握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物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 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观察、抽 象、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给出平面图形、
跟踪练习:
立体图形的描述性定义,
通过两个练习来巩固
让学生再举一些实例。
(三)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练习一、1. 正方
体是由_____ 个
面围成的, 它
们都是_____;
学生独立思考
2.每两个面之间相交成一条 教师提问
____线;
3.正方体有__ _ 个顶点,经
过每个顶点有_
_ _ 条棱, 共
于上面这些图形 的物体吗? 答。
2.再出示(帐篷,螺母,金字 学生活动: 学生先观察
思考、讨论交流.
塔)
教师活动:教师结合几何
3.让学生给立体图形归类。 4.随后出示一组练悉的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 设置情景问题,使学生懂得数学 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 激发学生对生活热情和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和学
跟踪练习: 再出示一组练习来巩固
态两个方面对点、线、面、 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力。
活动四:
投影一组身边的平面图
形和一组身边的立体图形的 图片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
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和平面
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 流。
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课前 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模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首先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
学生活动:各小组交流, 1.找出一些熟悉的几何图形?
合作,畅所欲言,找出熟 2.让同学们观察教师四周,看
悉的几何图形。 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几何图形?
到一条线;转动手中的一
个三角板得到圆锥;
线、线线相交成点等体、面、线、
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操作、
问题 2:投影课件动态图片,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讨论
动态探究点,线,面,体的关 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探究发现的过程,加
系 点动成—— 面动成——
教师引导观察,(课件 深对体、面、线、点之间关系的
线动成—— 演示生活中动画实例)。 教师启发学生从静态、动 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