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件

C 验血报告单中的RBC是指(
)
A 血细胞
B 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20
内科诊断室
你的血液中白细胞 多,可能有炎症
21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 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 病菌包围、吞噬。
1.白细胞接 近细菌
2.白细胞开始 吞噬细菌源自3.白细胞已将 细菌吞噬)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流动的组织-血液
你平常感觉不到,你的身体里有一 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 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 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 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 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 里流动着血液(blood)。
3
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 时输血而不是输液?为什么通 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 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这都 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 些成分。
合作探 究二
用显微镜视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你所视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 哪种血细胞最多?
2、哪种血细胞最大? 3、哪种血细胞有细胞核? 4、为什么血小板不容易视察到?
15
血液的组成
白细胞
红细胞
显微镜下的人血的永久涂片
17
讨论
1.你所视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 种细胞?
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课后练习
2.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 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 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
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 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 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 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 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血常规化验单.2、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小河一样不停流动。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血液的组成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成分
(营养物质)
(废物 ) 尿素(niào sù)
(fèiwù)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第六页,共二十页。
血液 的成分 (xuèyè)
血浆
(xuèjiāng
(xuèyè)
)
血
白细胞血
小板
血 细
液
红细胞 胞
第七页,共二十页。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yǒngjiǔ)涂片
No 作出标记。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在氧含量高的地方, 容易与氧结合。血红蛋
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现红色,所以红细胞呈红色。讨论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题及拓展 探究题。2.点评同学语言(yǔyán)简洁,声音洪亮,表达流畅。血细胞
Image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页。
当堂检测
11.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3—5毫升新鲜血液,立即注人盛有
少量 柠檬酸钠的量筒内,轻轻振荡量
筒,静置一天,出现图所示的 分层现象.
(2)注明各部分的名称:1是 血浆 ,
2是 白细胞和血小板 ,3是
红细胞 (xuèjiāng)
.
(3)2和3层的细胞总称为
血细胞.
(4)本实验证明了血液成分包括(bāoku血ò) 浆(xuèj和iān血g) 细胞 两部分.
B 9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和氧结合,但不易分离
B氧浓度高时和氧结合,氧浓度低时和氧分离 C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也易分离
D不易和一氧化碳结合,但易分离
C 10在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加速止血,促进(cùjìn)血液凝固 C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D吞噬病菌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初步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产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四、课前准备教师:加入抗凝剂已分层的血液、化验单、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学生:收集有关血液方面的材料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三个动作:1、用右手用力握住左手手腕,将左手握紧,立刻松开,观察手面发生的变化。
2、摸摸自己的脉搏,体会感觉。
3、两手手心相对,来回用力搓动。
生:感受到血液是流动的,并且了解到血液流动加速能使体温升高。
师:血液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血液,感受生命的跳动。
(二)学习新知自主学习一:血液的成分师:请同学们观察血液图(课件展示),这是加入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是柠檬酸钠)后,静止了一段时间后的血液,观察后完成讨论的三个题目。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生:观察后得出答案:1、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1)贫血患者会表现出那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2)身体某处有外伤时,不注意卫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应怎样处理?
(3)为什么身体患了炎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会增加?
(4)身体有了小伤口,伤口流血后会自己止血,为什么?
3.播放教师教学用书配套的视频片段:红细胞运输氧的过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血小板参与止血的过程。
1.介绍经抗凝剂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示学生在观察分层血样时注意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颜色和各部分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2.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强调重点看化验单“项目”一栏。
3.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归纳血液的成分,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把血液称
为流动的组织?
学生活动:1.观察思考。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第51页的3.通过复习组织的概念,结合血液的组成,分析总结回答问题。
四.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52页图4-31,通过血浆的成分来推测血浆的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血浆成分示意图,了解血浆的成分,理解血浆的功能。
五.讲解怎样观察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教师活动:当我们生病去医院,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做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1.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带有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数量。
教
学
设
计
实习课程
实习学校
实习班级
实习教师
授课时间:周星期第节
年月日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内容系统分析
七下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课件】

行业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PPT论坛:
谢谢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 氧化碳
过少时: 贫血
白细胞
无固定 最大最少 形态
有
过多时:
包围吞噬病菌,起防 御和保护作用
炎症
血小板
最小 较少
不规则
无
止血和加速凝血
过少时:
流血不止
过多时: 血栓
血液的功能
◊ 运输 ◊ 防御和保护
课堂小结
组成 血液
功能
血浆
血细胞 运输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保护和防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贫血
如果体内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 于正常值,会引起人患贫血。出 现面色苍白并有头晕吃含有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如木耳、海带、瘦肉、动物肝脏 等。
三、血细胞之 白细胞
特征: 比红细胞大 数量少 有细胞核
功能: 防御和保护
白细胞吞噬细菌过程
三、血细胞之 血小板
特征: 很小 没有细胞核 形状不规则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
资料1 抽取一定量的人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 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血液有什么变化?
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层 淡黄色,下层红色,两层的 交界面有一层白色物质
思考:为什么会分层?
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 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 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 方法步骤:
⑴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 行观察。 ⑵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态和 数量。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__血液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下列有关白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无细胞核 B.比红细胞大 C.比红细胞的数量少 D.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6.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血红蛋白 C.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
解析:图中①是血小板,②是白细胞,③是红细胞。血细胞中 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 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白细胞最大,但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具 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 不规则,具有止血、凝血功能,但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答案:C
轻松尝试应用
3.血液是由 血浆 和 血细胞 构成的。
二、血浆
1.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
生的废物,其中, 水
约占90%, 血浆蛋白 约
占7%, 葡萄糖
、氨基酸、 无机盐 等约占
3%。
2.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 血细胞
,
运输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和 体内产生的废物 。
三、血细胞
1.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 、 白细胞 和 血小板 。
2.红细胞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呈 两面凹的圆盘 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细胞核
,红细胞富含 血红蛋白 ,
故呈 红
色。
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在 含氧量高 的地
方容易与氧结合,在 含氧量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
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 运输氧
的
功能。
4.白细胞
有
量少
。
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但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5)作为A试管的对照
课时
总结
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说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正常值。
板书
设计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第一课时)
一、血液的分层现象
二、血液的凝固现象
三、血常规化验单:正常值: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个/升;女性(3.5~5.0)×1012个/升;白细胞(WBC):(4~10)×109个/升;血小板(PLT):(100~300)×109个/升;血红蛋白(Hb):男性(120~160)克/升,女性(110~150)克/升。
(3)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试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一;A试管;B试管。
(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需设计第二次对照实验④,④应如何操作?观察到什么现象?操作:。
现象二:A试管;B试管。
(5)设置B试管的目的是。
答案:(1)2毫升生理盐水(2)立即将等量的鲜血分别放入A、B试管内(3)不凝固;凝固
出示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提出讨论问题,指导讨论:(见学案探究一:1.2.)
1.血液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分层现象?分了哪几层?
2.血液凝固后形成的是什么?
利用课件分析比较血液分层现象与血液凝固现象的区别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试管内的血液加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血浆和血细胞两层。
教学重点
血常规化验单的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的比较。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留待上课观察,制作课件辅助教学2.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
项目 形态特点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 状,富含血红 蛋白(铁)
个体最大,形 态多样
血小板 个体最小,形 态不规则
2020/12/5
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 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 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 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 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2020/12/5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 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 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2020/12/5
• 教学目标:
•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020/12/5
你平常感觉不到,你的身体里有一 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 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 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 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这些运输线 就是遍布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 里流动着血液(blood)。
血小板
2020/12/5
2020/12/5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 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 功能。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的 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计 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都低于
2020/12/5
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 时输血而不是输液?为什么通 过化验血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检 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这都 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2020/12/5
分析下面的资 料。
1.将一定量的 人的血液放入装 有抗凝剂的试管 中,用离心机离 心或者静置一段 时间后,可以观 察到血液有明显 的分层现象(见 右图)。
正到常什20值么20/12/,影5 他响的呢健? 康返会回受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 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 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 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 能. 。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的化验报告单上红细胞计数和血
淡,需要进行特殊的染色才能观察到。
2020/12/5
Hi~我的名字叫白细胞, 嗯。。。相较于红细胞,它没
有细胞核,咱白细胞有……
2020/12/5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当病 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 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
2020/12/5
2020/12/5
2020/12/5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在两层交界处, 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这是白细胞 和血小板。
2020/12/5
2020/12/5
2020/12/5
项目
正 红细胞( 常 RBC)
人
血 常
白细胞( WBC)
规 指
血小板(PLT )
标 血红蛋白(
HGB)
2020/12/5
2020/12/5
2020/12/5
人血的永久涂片
红细胞 白细胞
讨论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 种细胞?
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色,数量多,不
用染色就能观察到;白细胞的个体红细胞大,数 量少,需要经然色才能观察清楚。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且颜色很
2020/12/5
2.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作血常规化验。病人血液成分的 变化,可以作为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参考。请阅读下面的血常规化 验单,重点看“项目”和“测定值”这两栏。
注:报告单中的RBC、WBC、Hb、PLT分别是红细胞、白 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英文缩写。
2020/12/5
讨 论:
2020/12/5
2020/12/5
3.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
不规则(图IV—33)。当人体受伤,血液从破裂的血 管中流出来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 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 血。血友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少,一有伤口便会流 血不止。由于血小板凝集等原因而在血管内出现 凝血块,就形成血栓。
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 白色物质组成的。红细胞和所含的血红 蛋白在下层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 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里。
2020/12/5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 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 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 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 动的组织”。
一、血浆:
1.成分 2.功能
成分:水(90%)、葡萄糖、氨基酸、无机 盐、尿素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020/12/5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项目
形态特点
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 状,富含血红 蛋白(铁)
有无 细胞 核
成熟 后无
数பைடு நூலகம் 最多
功能
运输氧和部 分二氧化碳
红蛋白含量都低于正常值,他的健康会受 到什么影响 呢?
2020/12/5
张× × 男
正常参考值 RBC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4~10)×1012个/L Hb 男:120~160克/升
女:110~150克/升 PLT (100~300)×109个/L
正常值(单位:升)
男子:4.0×1012~5.5×1012个 女子:3.5×1012~5.0×1012个 儿童:6.0×1012~7.0×1012个
成人:5.0×109~10.0×109个 儿童: 6.0×109~7.0×109个
1.0×1011~3.0×1011个
男子:120~160克 女子:110~150克 儿童:180~1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