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与温度

合集下载

《冷热与温度》课件

《冷热与温度》课件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零度原理,指在绝对零度下, 任何物质的熵为最小值,即系统达 到最有序的状态。
热量传递的方式
热传导
通过物体直接接触,热量从高温 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热对流
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的运动 ,热量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热辐射
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介 质。
温度变化的科学解释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
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
空调和暖气
现代人通常使用空调或暖气来调 节室内温度,以适应不同的气候 和需求。
节能环保
为了节能和环保,人们应合理使 用空调和暖气,如定期清洗和维 护设备、合理设置温度等。
冷热对动植物的影响
生物适应性
动植物通过进化适应了不同的气候和 温度条件,冷热变化可能影响其生存 和繁衍。
生态平衡
02
温度的测量与感知
温度的测量方法
01
接触式测量
通过直接接触物体来测量温度 ,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等。
02
非接触式测量
利用红外辐射原理,通过测量 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推算温
度,如红外测温仪。
03
温度传感器
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通 过电子设备显示温度值,如热
敏电阻、热电偶等。
人体对温度的感知
01
物体的温度变化是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 等)的热运动变化引起的。
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会影响物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如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THANKS
坚持适度锻炼
适度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 的耐寒和耐热能力,增强 抵抗力。
注意饮食调节
根据气温变化调节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 持营养均衡。

四年级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与温度

四年级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与温度

读出下列各温度计的值
10 10 10 10
0
0
0
0
10
10
10
10


甲图是
3 ℃ ; 乙图是
9.2 ℃ ;
来看看如何使用温度计吧~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液 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3、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4、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 能认读, 5、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顶端保 持水平。
请 正 确 使 用 温 度 计









温度(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时间(分钟)
猜测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
赞同有规律 赞同没有规律
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 的规律?
(1)可能先快后慢 (2)可能先慢后快 (3)可能均匀下降
热水变凉的过程是:
先快后慢
第二单元 1冷热与温度
1、温度的下降有什么规律? 答:(1)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 低的。 (2)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温度相 差大,热量散发快,当逐渐与周围温差 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后,用记录表或 曲线图的形式记下来。
第二单元
1
冷热与温度
冷和热
实验一
P16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光凭感 觉是无法准 确判断出物体的 温度的,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定 物体的温度。

冷热与温度知识点总结

冷热与温度知识点总结

冷热与温度知识点总结一、冷热的概念和特性冷热是人们对温度的主观感觉,是热力学性质的一种直接感受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冷热来描述物体或环境的温度高低。

冷热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温度可能会有不同的感觉,受到个体差异、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冷热的感觉是由温度引起的,而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热现象也就越明显。

而温度越低,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也就越小,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冷现象就越明显。

二、温度的基本概念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热运动能量的度量,是描述物体热度高低的物理量。

通常用热力学温标来比较和测量物体的温度,温标是以某一特定物质的性质与温度的关系为基准,从而得到的一种标定温度值的标度。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摄氏温标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标定点,将这个温度范围等分为100个单位,分别用“摄氏度”的符号°C来表示,其中0°C为水的冰点,100°C为水的沸点。

而华氏温标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标定点,将这个温度范围等分为180个单位,分别用“华氏度”的符号°F表示。

除了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之外,还有绝对温标和开氏温标等其他温标。

绝对温标是将绝对零度作为零点,根据理想气体的性质来定义温度。

开氏温标是以绝对零度作为零点,将温度的刻度等分为100个单位。

三、温度的测量和单位温度的测量通常通过温度计来进行,温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气压式温度计等。

其中,水银温度计是最常用的一种温度计,它是利用水银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度的。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C)、华氏度(°F)等,它用来表示物体的热度高低。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通常使用开尔文(K)作为温度的单位,开尔文温标以绝对零度(实际上是0K)为零点,将温度的刻度等分为100个单位。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冷热与温度》

编辑课件
5
读出下列各温度计的值
20
20
10
10
0
0

20
20
10
10
0
0

甲图是 13 ℃ 乙;图是 19 ℃ ;
编辑课件
6
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 中,降温速度是( )。
猜猜 一 A:均匀下降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编辑课件
7
注意事项: ①:在测量时小组里面要注意分工合作。 ②:在测量时温度计始终浸没在水中。 ③:每隔二分钟测量一次温度并及时记 录在表中。 ④:在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被热水 烫伤。.
编辑课件
8
一杯热水在变凉的 我 过程中,温度变化是 的 逐渐下降 结 先快后慢

编辑课件
9
水的温度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 律?
编辑课件
10
解释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 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 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 当热水与周围环境的温 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 度就减慢了。
编辑课件
11
测我 的 猜
两个小时 后,这杯水的 温度将变成:
编辑课件
12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编辑课件
1
温 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编辑课件
2
科学知识
温度计可以准确 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编辑课件
3
刻度
液柱
编辑课件
液泡

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 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 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 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 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3)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蕴含着科学道理。

3、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袋降温过程,发现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知识点梳理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知识点梳理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冷热和温度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2、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5、冰融化时的温度是0℃。

6、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7、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8、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9、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

10、水沸騰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11、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不再继续上升。

12、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

1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第1 页。

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

教学设计冷热与温度

经纬联合体教学开放活动设计专用1、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数据。

2、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讲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热水比冷水高几度呢?看来,光凭眼、手等感觉器官是无法精确测量出水温的,我们需要借助什么来测量水温?温度计。

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温度计,准确测量水的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用感官判断冷水热水时,学生们兴致很高,但问到用感官判断温度时,却引起冲突,为引出精确测量需要借助温度计做铺垫,简洁明了,直接入题。

】2、明确目标:(1)自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测量水温(3)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3、预期效果:带着积极的探究兴趣进入本节课。

二、民主导学:教师手举温度计,问:这是?温度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怎么拿?为什么这样拿?我们应该怎样规范使用温度计?1、任务一:自学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任务呈现:在1分钟内,自学课本16页,边读边勾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字眼。

(2)自主学习:自主看书,阅读,勾划。

(3)展示交流:简要交流学习结果。

小检测:教师播放小明一组的使用温度计的视频,学生观看后判断这段视频挺好,起到了对错,并纠正。

【设计意图:插入这段视频,是为更加生动的展示使用温度计应该注意的几点,提醒学生避免操作错误。

】你们练就了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教师用白板小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任务二:测量水温(1)任务呈现:先测量冷水,后测量热水,将结果写在记录单(一)上。

小组合作完成。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观测记录。

(3)展示交流:简单交流测得的温度值。

教师以热水为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同一暖壶的热水倒出来后温度会不一样?这是时间先后有差别造成的(先倒的热水要比后倒的热水的温度低)。

善于发现的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一杯热水既然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降温?它降温有规律么?如果有规律,是什么样的规律?你们猜猜。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由学生提出,紧接着让学生猜测规律是什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面实验验证猜想做基础。

冷热与温度

冷热与温度

1.冷热与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3)、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4)、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5)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热的传递(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3)、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4)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3.加热和冷却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2、糖、蜡烛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4.吸热和散热1、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且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答:浅色吸热差,深色吸热好。

2、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白色吸热差,宽大形成气体对流。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水是大自然的化身?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多姿多彩化身。

2、蒸发: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状水蒸气。

3、凝结: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

4、水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答:温度、蒸发面积、空气流动。

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声。

2.物体来回传递运动叫振动。

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4.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终止声音、振动也会停止。

2.不同的声音1.声音的强弱叫音量。

2.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3.四大公害:空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噪音污染。

4.紧、短、细的弦发出声音较高。

5.长、粗、松的弦发出声音较低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土地)和(坛子)传人耳朵的。

2.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送振动耳蜗——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的信号报告给大脑。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基础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度的定义,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第二章:感觉冷热2.1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冷热,了解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体对冷热的感知,介绍舒适温度范围的概念。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对冷热的感知。

第三章:冷热与物体的变化3.1 学习目标:观察和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融化、凝固和沸腾。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融化、凝固和沸腾现象,解释冷热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引导学生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热量的传递4.1 学习目标: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

4.2 教学内容: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式,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例子。

4.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量的传递,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传递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温度计的使用5.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和记录温度。

5.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六章: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6.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如室内、室外、极地等。

6.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环境下的温度特点,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温度与季节7.1 学习目标:了解季节变化对温度的影响,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特点。

7.2 教学内容: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分析季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共14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共14张PPT)
冷与温度》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 象都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较多地 留在感觉层面,容易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 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产生较大的误差, 这便是错觉。科学测量排斥错觉,所以,本 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测量上的 温度,教会学生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 的规律,使学生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 测量的探究习惯。
• 学生出现疑问,不好操作,不好测。
•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玩意儿,它可以测这 些物体的温度,想不想见识一下。
• 3、师介绍红外线测温仪(板书:红外线测温仪)
• 师:手枪都会玩吗?下面老师想给同学们玩一玩,测一测 身边物体的温度,好不好?
• (特别提醒: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能测,那就是人的眼 睛。)
• (生答) • 师:你会用温度计测一测水的温度吗? • 追问:我们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
些什么呢?
• (生说一说) • 请1-2位同学到讲台演示。
• 悬疑过渡,引出红外线测温仪。
• 1、师拿一根温度计给班级随机的一名学生,请他用温度 计测一测桌子的温度,再请一位学生测一测桌子的温度, 还可以测一测杯子的温度等。

测2分钟时的温度并记录;

测4分钟时的温度并记录;

测6分钟时的温度并记录;

测8分钟时的温度并记录;

测10分钟时的温度并记录;
• 12、生汇报记录结果。
•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白板上转化为折线统计图,
• 根据折现统计图的趋势概括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 下降规律。
• (板书:先快后慢)
• 四、课堂小结。
《冷热与温度》的教学反思
• 在预测一杯热水降温的规律时,需要学生讨论,猜 测可能是哪种情况(已有选项),并要求说出理由。 由于学生小说不出理由,这一环节并没有让学生汇 报说出理由,只是给学生的预测做了统计。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冷热与温度》教案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冷热与温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优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冷水、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在小企鹅的追问下很快明白,光凭手指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水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水的冷热需要使用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做热水变凉实验,发现水温下降的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过其中的规律。

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温度下降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

实验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发现这个现象是由热水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造成的,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即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为使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安排学生先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在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第三部分,观察不同种类的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材最后罗列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这些温度计虽然在外形、结构上不同,但它们都能测量温度。

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温度计的不同特点和用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应该选择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选择的依据与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特殊需求有关。

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11冷热与温度(教案)冷热与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是表示物体热量高低的量。

2. 能够根据温度判断物体的冷热。

3.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4. 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的测量单位。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及材料:水、冰块、温度计2. 多媒体课件:包括温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原理讲解等内容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老师出示一个冷开水和一个热开水,请学生用手触摸冷开水和热开水,询问学生冷开水和热开水有什么不同?2.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Step 2 温度的概念1. 老师出示温度计的图片,简要介绍温度计的结构。

2. 老师解释温度是表示物体热量高低的量,是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

3.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冷热程度是相对的,而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量化温度。

Step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老师出示温度计的实物,向学生解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观察温度计刻度并回答相应的温度。

3. 老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学生跟随老师的操作,独立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Step 4 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的测量单位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示,理解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

3. 老师解释温度的常用测量单位是摄氏度(℃),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符合温度刻度的不同温度。

4. 学生尝试将不同物体的温度进行排序并写出相应的温度。

四、课堂练习与巩固1. 老师发放一些有关温度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答案。

2.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老师适时进行纠正和解释。

五、拓展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观察和收集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和实例,分享给其他同学。

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温度计的制作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3. 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学展览馆,进一步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及应用。

六、教学评价Step 1:1. 学生能准确描述冷开水和热开水的不同。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第1课《冷热与温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的概念,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温度的概念和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温度的含义,并建立起冷热与温度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冷热与温度之间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讲授法:在课程导入和总结环节,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温度的概念和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讲解温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冷热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知识点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知识点

第二章 物态变化第1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一、物质的三态二、温度计 摄氏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1.测温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下图所示3.摄氏度(℃)的规定: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

该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

以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

在0度至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常识〗洗澡水的温度:38~40℃; 舒适房间的的温度:25℃。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步骤⑴.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⑵.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⑶.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⑷.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壁和底; ⑸.等待一段时间;⑹.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如下表:〖例1〗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 温度 来表示的,可以用 温度计 来测量。

〖例2〗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是 相同 的。

(填“相同”、“不相同”)〖例3〗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丁温度计的示数为 ℃。

〖例4〗如右边的左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85 ℃。

〖例5〗如右边的右图所示,是测某温度时的部分温度计的示意图,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

则所测温度为 –8 ℃,读作负八摄氏度(或零下八摄氏度)。

〖例6〗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3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1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3 ℃;丁温度计的示数为 4 ℃10 10 20205 110 05 甲 5 110 05 乙 5 1105 丙 5 1105 丁105510甲 105510 乙105 0510丙 丁105510〖例7〗图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6.9 ℃。

冷热空气混合温度计算

冷热空气混合温度计算

冷热空气混合温度计算1. 冷热空气的奇妙交汇嗨,朋友们!今天咱们聊点儿有意思的,嘿尔,是关于冷热空气混合的那些事。

说起空气的温度啊,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事儿就是个冷知识,想想也是,谁会关注这些呢?但是,咱们可不能小看了这小小的温度,事实上,它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夏天空调和冬天取暖的时候。

想象一下,夏天你打开空调,哇,那冰凉凉的空气瞬间把你从“蒸笼”状态解救出来;而冬天,在外面冻得像个冰棱子,回到家里,那暖洋洋的感觉,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2. 如何计算混合温度2.1 温度的数理关系那么,咱们要怎么计算冷热空气混合后的温度呢?其实,这里头没啥复杂的道理,只是几个简单的公式在作怪。

你看看,空气的温度可以用绝对温度来表示,从零下的冰点到上升的火焰,变化幅度可是惊人的!空气的热量也分三六九等,混合的时候就得考虑这些因素。

其实,计算混合温度也就像是做菜,咕噜咕噜地把冷的和热的搅合在一起,最后冒出诱人的香气。

假设有一团冷空气,温度为T1,另一团热空气,温度为T2,然后咱们还得知道这两团空气的量,才可以算出最终的混合温度T。

公式一出来,大家就知道这道“菜”怎么做了!没错,T的计算公式是T = (m1*T1 + m2*T2) / (m1 + m2),这可是个简单又直接的算术题,只需代入数据就行。

2.2 生活中的应用你看看,生活中的很多实际情况都得靠这个温度计算来解决。

比如说,家里有个空调,外面罢工了的热浪灼烧着大地,而你这时候可不想开得飞起。

于是,计算一下室外的空气和空调吹出的空气,找到一个最佳的温度设置,哇,这样一来,舒适感爆棚了,一身轻松呀!再比如,冬天洗澡的时候,热水和冷水的混合,一不小心要是放多了冷水,那可就得受罪。

清楚温度之间的关系,才能掌控生活的小细节,这实在是小事,但也能让你过得舒心。

3. 小结与思考3.1 温度影响气候有没有想过,温度的变化对于气候的影响有多大?空气的温度不仅关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苏教版《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第一,形成温度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使用温度计。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实验结束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 C。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

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测量一下水温是多少,再请两位同学测量。

【评:以往说到科学课,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让学生亲历亲为,动手探究。

可是,“动手探究”不是科学探究的唯一方法。

在提倡动手探究的同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讲授教学”,在许多情况正是,传统讲授法,也有自己的优势。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纯净水 的沸点 温度规 定为 100度
读作:零摄氏度 写作:0℃
零下
越往上数字越大, 温度越高
零上
越往下数字越大, 温度越低
怎样正确看温度计?
偏大 正确
偏小
读作 零下5摄氏度 记作 -5℃
读作 零下8摄氏度 记作 -8℃
读作 44摄氏度 记作 44 ℃
读作 20摄氏度 记作 20 ℃
读作 0摄氏度 记作 0 ℃
刻度
标记 温度计的构造: 数字
液柱 玻璃泡
温度的单位
读作:摄氏度; 摄氏温度(C): 写作: ℃
摄氏温度的由来: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 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摄 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 来表示
0度和100度之 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 分叫1摄氏度,
写作1 ℃。
把纯净水 的冰点的 温度规定 为0度
冷热和温度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杯水, 你能说出这两杯水的区别 吗?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也就是它 们的冷热程度不同。
物体的

程度叫温度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
这种方法不准确!
温度计
酒 精 温 度 计
水 银 温 度 计 :
体温Βιβλιοθήκη 计观察要求:1、温度计上有些什么?
2、仔细观察,比一比哪个小 组发现多。

1.这个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梦想,只是有人学会了遗忘,有人却一直坚持。

2.别让过去的悲催,或者未来的忧虑,毁掉自己当下的快乐。

3.人生的目标不应是祈求风平浪静,而是要造一艘大船,破浪前行。

4.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着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6号考生,今天我要试讲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节《冷热与温度》,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我们都知道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因为温度低;夏天比较炎热,因为温度高。

说明我们感到的冷与热与温度有关,那具体是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起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单元。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冷热与温度,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16页,给大家5分钟时间浏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1.冷热与温度)
好,时间到!那上课之前老师问一下大家,我们平常倒了一杯热水可以立马喝吗?是的,我听大家都说不能,因为太烫了。

那什么时候可以大口大口的喝呢?非常好,我听到大家说啊,等一会儿,等到水稍微冷却的时候。

看来大家的生活常识还是很不错的。

那请看老师的讲桌上面有三杯水,其中一杯是热水,一杯是温水,一杯是冷水。

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做16页上面这个小实验。

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哪位同学愿意呀。

哇,我看到这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老师非常高兴,那就请离老师最近的小明同学吧。

小明同学,我开始讲你开始做。

先将两个手的十指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静置5秒。

然后在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小明,你跟大家讲一下你的感受。

你说两根手指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是你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一样。

很好,非常感谢你的配合,请回到座位上。

为什么小明不能准确判断到底哪里不一样呢?
因为我们光凭自己的感觉,是不能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借助工具。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

(板书: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测量温度计)
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是温度的单位符号读作摄氏度,最下端是液泡,中间玻璃管显示的是刻度,图中温度是35℃,读作三十五摄氏度,下面我们练习一下,请看大屏幕第一个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是多少度呢?非常好,是39℃ 第2个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是多少度呢?对0℃。

第三个呢,我听到大家都说是-19℃。

在这里老师要纠正一下大家的是,在温度计里啊,0度以下的摄氏度我们称作为零下摄氏度。

比如这个-19℃,它是在0以下19个摄氏度,所以也就称作零下19摄氏度。

让你请大家要牢记。

那接下来这三个温度计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呢?非常好,我听到大家都回答正确,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使用温度计。

同学们看到16页下面,请大家齐读一下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非常好大家的朗读整齐又洪亮。

在这里老师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读取温度数的时候,目光一定要和液柱顶端保持平衡。

如果高于水平线或者低于水平线,那温度就会不准确。

下面。

老师给每小组分发一个温度计,然后各自测量一下面前三杯水杯里的水都是多少度?大家5分钟时间来动手测量一下。

请注意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

(板书:正确使用温度计)
好,我看大家的活动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

老师来检测一下。

,看来啊,大家都会正确使用
温度计了,老师给你们点个赞。

下面请哪位同学给大家在展示一下怎样测水的温度?小亮同学,你先举手了,那就请你来展示,同学们看一下小亮是如何操作,他的读数是否准确?
非常好。

小亮同学已经完成了此次活动,那请回到座位上。

刚刚观察的过程中啊,大家发现小亮同学的操作都正确吗?是的都是正确的,也做到了轻拿轻放,读温度时,视线与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因此他读数也是正确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杯热水在逐渐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我们不妨先来大胆的猜测一下。

好阳光组的丽丽你来说。

你说有可能降温是没有规律的。

好,请坐!来红红你也举手了,你也来说。

你说有可能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先快后慢。

或者是先慢后快。

不错,还有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答案吗?鹏鹏你的小手指的最高请你来说。

说也有可能在变凉的过程中是匀速下降的。

很好,给以上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各加一份。

在大家的回答中啊,我们总结到有这4种可能。

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做活动验证一下。

来请各小组的组长来老师这儿领取材料。

材料有温度计,热水,钟表盒,记录纸。

领到后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录下第1个最高点的数据。

这个温度记在0分钟的表格里。

从这个时候开始计时,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在测量的过程中啊,要保持温度计的液泡,一直浸没在水中的,而且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外来读数。

给大家15分钟时间分小组做一做这个活动。

(板书:测量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好,我看大家活动都已经做完了,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星星组距离老师最近,那我们就以星星组测量的数据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我们看到星星组。

拿到热水时测量的温度是62℃,然后第2分钟是56℃。

第4分钟是51℃。

第6分钟是47℃,第8分钟是43.5℃。

第10分钟是40.5摄氏度。

第12分钟是38摄氏度。

接下来我们将星星组测量热水降温的速度,给他汇成一张曲线图。

好,老师已经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刚刚的画法,来将自己小组所测量的数据画成曲线图,稍后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

好都画好了,请各小组将本组的曲线图都贴在黑板上。

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发现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好,星星组的小月同学,请你来说一说。

你说你发现了,说你发现了这些曲线下降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非常好,请坐,小月发现的很正确,那为什么温度是这样的变化呢?其实啊,这是因为我们的热水刚到了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所以热量就散发的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这里老师想提问一下大家如果我们再继续观测下水温度会是怎样呢?好,小华同学你来说。

你说温度会一直下降。

并且温度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

非常好,你的回答很准确,请坐。

给刚刚回答问题的同学都加一分。

那我们今天的实验已经做完了,请同学们将桌面上的实验用具都收好,然后交到指定的位置。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就快到了下课时间,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温度计,知道了怎样去使用温度计,测量了热水的降温过程,
也发现了温度的变化规律。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将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老师感到很欣慰,希望这种学习氛围能够持续下去。

下课,同学们再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悉心倾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