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中外美术史考点1
Chinese:1.原始时代:(1)“旧石器时代”,采用打制方法制造石器;(2)“新石器时代”,采用磨制方法制造石器。
2.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也有红陶、灰陶和白陶。
已采用快轮成型的制作技术,造型规整,胎体厚薄均匀。
3.夏商周(先秦)青铜艺术:(1)铜是一种贵重金属,为贵族垄断享用,也作为礼器用于宗教、巫术和祭祀活动,是礼制的体现。
青铜礼器象征统治者的宗教和政治权力,有区分尊卑贵贱的功能。
青铜器的种类: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2)商代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北郑州二里岗遗址、杜岭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器物为代表。
1938年湖南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后母戊方鼎是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用于祭祀。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众多青铜人像和面具。
4.(1)画像石: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和石厥的建筑石材,萌芽于西汉昭、宣时期,新莽时期有所发展。
(2)画像砖:秦汉时一种建筑装饰构件。
秦汉至西汉初,多用装饰宫殿府舍的阶基;西汉中期后,画像砖多用装饰墓室壁画,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期。
①东汉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
②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代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皆为实心的方砖或长方砖,画面一次印模而成,构图完整生动。
5.魏晋南北朝绘画(1)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但花鸟画处于孕育阶段,发展要晚于山水画。
(2)顾恺之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3)张僧繇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四大画家。
(4)曹仲达是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风格即“曹衣出水”的“曹家样”。
6.佛像:云冈石窟是中国皇室经营开凿的第一所石窟,《云岗20窟露天大佛》是云岗的代表作。
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7.※谢赫的六法论:谢赫,南齐画家,善画人物,《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品评论著。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宗炳《画山水序》
早期山水画文献 论述山水画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提倡“以形写形”“以
色貌色”,即强调写生的作用,模仿自然 提出了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观,认为山水画的作用在
于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论及了有关山水画的透视及具体表现技法
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将传统的绘画经验加以总结,出现了 我国最早的独立画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与民族风格的形成 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人物画开始取材于文学作品;肖像画在这一时期非常发达, 出色的画家并不满足于表面相似,还注重精神内的表现,如 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就特别注重揭示对象的精神状态和表现 对象的特定性格。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 冈石窟,开凿于北魏中期,现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 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 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完
魏晋南北朝壁画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画像砖演变)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现存南博)
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为了稳定政权笼络民心而大力提倡佛
教,同时由于社会动荡,百姓也需要心灵慰藉,于是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 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魏晋佛教艺术多沉重阴郁,画面阴冷惨淡,佛像面容平静淡 然,似乎在谛听圣灵叹息,无奈现实。 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 艺术宝库。
中外美术史(整理)
中国美术史部分重点依次是:文人画史(元明清)、宫廷画史(唐五代两宋)、石窟艺术(南北朝隋唐)、画像石转(秦汉)、文人画史中又以山水画史最为重要,人物画史与花鸟画史次之。
一名词解释(一)史前及先秦美术1、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2、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密致。
3、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1200℃,已经基本烧结,器表多施釉。
商周的青釉器皿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想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古称原始瓷器。
4、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高14cm,口径29cm,底径10cm。
盆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三组,每组两边用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无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辨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5、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
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
锡使青铜质硬,铅使青铜质软,其中主要是铜与锡二者的配比。
6、失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以蜡做模,用细腻的稀泥讲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志坚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去除器物。
7、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图河南新郑,高126cm,宽54cm,重64.28kg。
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充满了灵动的生意,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器耳、器足和扉棱皆设计为生动灵异的怪兽。
镂空的莲瓣围绕的壶顶,中立一昂首展翅欲飞的鹤。
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的理性典雅风格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8、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
《中国美术史》授课PPT之二:魏晋及隋代、唐代的美术
2 人物画
捣练图 张萱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中晚唐 仕女画
周昉,社会环境影响其作品多反映贵族妇女奢侈生活后的不幸和苦闷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中晚唐 仕女画
2 人物画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唐
隋唐五代美术
2 人物画
五代人物画
五代时期,画家笔下呈现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身边琐事;顾闳中、 周文矩等人物画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 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较为深刻地 揭示出社会的本质。
雪溪图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王维 江山雪霁图 局部
三 五代山水画
北方山水画派:荆浩、关仝
创作、理论
荆浩 匡庐图
理论创作:
《笔法记》 六要: 气:心灵主宰 韵:格调问题 思:构图立意 景:观察自然 笔:用笔节奏 墨:用墨浓淡
关 仝
关 仝
关 山 行 旅 图
山 溪 待 渡 图
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
魏晋南北朝美术
2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的兴起
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 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 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 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 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 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
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佛教美 术是为了传播佛教思想而兴起的。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 雕塑和壁画。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概况
1 概述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年—公元960年),是中国古代绘画 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的相继大一统,政治昌盛,国力强大, 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促进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国 绘画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新疆石窟颇多,著名的有东疆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南疆著名的有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等。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当属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从其壁画的风格和题材来看当属4~8世纪的依存。早、中期的壁画题材佛教本生故事。画面构图简洁明快、类似铁线描勾勒的轮廓严谨而生动,画面中人物多为半裸。画面色彩丰富,人物肌肤部分的渲染富有质感和体积感,所用颜色以蓝、白、绿、赭、灰等为主调,图中配以散花装饰,十分精彩。这些绘画风格被成为“龟兹风格”。
《扬场》、《宰鹅》、《持锤杀牛》
技法:写意线描为主。多用弧线,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疏简粗狂。色彩以红黑搭配为主,也是信手涂抹式,色面与线形常不合,艺术效果朴拙生动。
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
补充:竹林七贤是七位浪漫文人······P42
技法:肖像画手法把握人物特征。分割式布局。
3、北朝娄睿墓壁画
敦煌254窟北魏壁画表现的是萨垂那太子本生故事。为适应信徒的欣赏习惯,用本土民族的语言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佛教壁画的表现手法是用细劲线条勾勒轮廓并用色彩晕染,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具有明显的“龟兹风格”。
敦煌249窟和285窟显示了西魏时期的壁画成就。249石窟壁画绘于窟顶,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神话与佛教神祉合并的形式,画面天空有白虎、玄武、雷神、十一首蛇身怪兽等,还有帝释天妃乘坐龙凤驾的云车。用笔不多,却生动感人,其中。云车的造型与《洛神赋图卷》中的造型很有几分相似之处。
(注:“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薄衣帖体,衣纹稠密,如出水中”)
(二)绘画理论
在玄学佛理思潮、品藻清淡之风中,随着绘画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显现,绘画地位大大提高。艺术创作实践日益繁盛;鉴赏、收藏、品评风气逐渐展开;绘画理论在这一时代应运而生。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5.山水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行程,而且越来越明显地肩负起 重要的精神使命,逐步具备了充当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形象表征 的精神品格。 6.花鸟画也受到称赏而在不断萌发之中,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和绘画科目。 7.佛教题材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位臵,许多著名画家正是在佛 教绘画中创立了成熟的风格得到公众的赞赏。 8.佛教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气势和精湛的技巧而形成 一个新的雕塑艺术高峰。 9.书法艺术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成为以 后历代师法、尊祟的对象。 “ 10.对于绘画的深入研究,导致出现厂专门件的绘画理论著 作.表达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日益丰富、细微的认识. 11.陶瓷工艺美术中的青釉瓷器以其艺术上的成熟、完美而在陶 瓷史上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成为唐宋青瓷的先驱。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
第四节 书法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 发展成今草,行书达到完美的境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完 全成为自觉。 一、三国、西晋书法 隶书仍是官方通行书体,当时碑碣大多使用隶书。西晋禁止立碑, 墓志兴起。楷书取代隶书成为必然。 西晋:陆机《平复帖》 魏: 钟繇 二、东晋书法 东晋是行书、草书成熟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章草向今草转 化。今草经王氏父子逐渐定型,达到成熟。行书经王氏父子的革 新,成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三、南北朝书法 此时期的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 南朝碑刻: 龙颜碑、瘞鹤铭 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多彩 南朝书法家
仪仗图河北磁县湾漳墓
仪卫出行图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
运用铁线勾勒,人物力求体态、身段合理,比例适度,面部有神 韵。广泛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村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加人们 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整个画风已脱离了汉画 单调、比例失调的情况 ,出现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风范。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牛橛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35
2、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造像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2
○ 绘画艺术
一、卷轴画: 1、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2、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风格: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笔法:春蚕吐丝、紧劲连绵 造型样式:曹衣出水 表现技法上:1、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2、张僧繇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18
壁画 一、壁画: 佛教壁画、墓室壁画 1、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2、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19
○ 绘画艺术 壁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 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六法”:
①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②骨法用笔;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③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④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⑤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⑥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47
○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试题]魏晋南北朝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00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前后369年。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代。
这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兴起,出现一批艺术石窟。
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绘画题材扩大,绘画创作趋于成熟。
专业画家开始有了详细的记载。
山水画逐步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画种。
出现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00人物画的新发展001、艺术风格的演变同时代的更替未必是同步的,汉代艺术传统仍似滚动的车轮以巨大的惯性向前延续。
宣扬如家思想在三国、西晋仍占重要地位。
艺术被当做“成教化、助人化”的重要手段。
002、以世俗生活为绘画题材。
003、体现老庄思想与清淡玄学的佛教思想的绘画开始出现。
004、安徽鞍马山朱然墓的漆器彩绘描写贵族生活,狩猎、杂技等场景的表现,构图以平衡求变化,色彩华丽而鲜明,显示由汉朝向魏晋南北朝风范过度的特征。
00南朝谢赫千古“六论”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
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
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谢赫六论法为中国书画确立了千古不变的评判准则,我们学书画的都要仔细体会一下:一曰:气韵生动;00二曰:骨法用笔;00三曰:经营位置(即构图);00四曰:因物相形;五曰:随类赋彩(即设色);00六曰:传移模写(临摹)从排列顺序上看,书画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但气韵生动“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后五条。
其实谢赫的绘画六法,说到底,气韵生动并非作画的方法,而是指作品的总体艺术准则和境界。
所以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在创作和美学理论的探讨上都要正确地理解"气韵生动"这个传统的审美准则,切勿生搬硬套国画的艺术样式。
气韵生动最初是针对人物画的,而后又发展到鉴赏山水画。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画家也在佛教美术中施展才华,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审美风范的样式, 石窟寺艺术在中原文化与国外文化碰撞交流中吸收新元素,踏上本土 化历程。
第一节 绘画
• 卷轴绘画 • 三国两晋画家及传世作品 • 曹不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亦名弗
第九窟西壁胁侍菩萨,石雕,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第八窟北壁坐佛局部,石雕,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及东立佛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宋摹本残卷)
《北齐校书图》局部
墓室壁画
• 汉魏时期中原战乱,大量民众迁往局势相 对稳定的西北和东北地区,促进了当地文 化的发展。汉代中原地区的墓室壁画装饰 的传统在这些地区延续发展。
• 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河西走廊到新疆吐鲁番一带。这 一地区的壁画墓主要是魏晋与五凉时期的,较有代 表性的有嘉峪关新城曹魏墓、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 以及十六国时期的酒泉丁家闸5号墓和新疆吐鲁番 地区的哈拉和卓北凉墓等。
画史与画论
• 顾恺之的传世画论有《论画》、《魏晋胜 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 。顾恺之强调人物画的传神,认为“四体 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中”。在阐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 也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提出“以形写神”、 “悟对通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是谢赫 “六法”产生的基础,对中国画创作及其 理论发展有深远影响。
北齐壁画墓—— 娄睿墓壁画
门吏图
太原王家峰北朝墓葬 壁画局部,墓主人徐显秀夫妇
陵墓砖画
• 南京古为六朝都城,一些高等级的墓葬集中在该区,如西善桥、 鹤仙坳、金家村、吴家村、油坊村等南朝王侯陵墓。
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4)巴洛克时期美术
(5)洛可可时期美术
(6)浪漫主义美术
(7)现实主义美术
(8)印象派美术
(9)现代派美术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中外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分析重点、难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美术作品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各时期美术流派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引入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
二十二、教学反馈机制
1.建立健全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教学反馈渠道,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
2.定期组织教学座谈会,鼓励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增进理解,提升教学互动。
3.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高度重视,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二十四、教学总结与展望
1.定期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
2.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前沿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大纲,提升课程质量。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求。
4.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差异化指导。
十三、学生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和课程任务。
2.自主学习,主动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3.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4. 卫恒:西晋书法家。《四体书势》,是一部史论结合的重要理论著作, 其内容主要是对篆、隶、草书的源流遗事等的论述。
宣示表 钟繇
兰亭序 王羲之
三、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兴盛,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民族艺术。佛教美 术一般分为佛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郊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迄今
(名词解释:补充)
曹衣出水:糅合中西绘画风格,创造出一种薄衣贴体,衣纹稠密,如出水 中的“曹衣出水”式绘画风格,在雕塑和绘画中影响很大。
21
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 熟,并各自形成体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 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5.张僧繇:萧梁时期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 寺壁画为主。他苦学成才,长于写真, 并善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6、曹仲达:本是西域曹国人,佛像画最为突 出。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 折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 被誉为“曹家样”,与唐代画家吴道子 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 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后世尊他 为“书圣”,并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 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3)秦汉美术:兵马俑、画像石等。
(4)魏晋南北朝美术:佛教壁画、山水画等。
(5)隋唐美术:壁画、佛像等。
(6)五代十国至宋代美术:文人画、院体画等。
(7)元明清美术:文人画、民间年画等。
2.外国美术史
(1)史前美术:洞穴壁画、雕塑等。
(2)古埃及美术:金字塔、壁画等。
中外美术史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美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分析美术现象,培养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中国美术史
(1)史前美术:岩画、陶器等。
(3)古希腊罗马美术:雕塑、建筑等。
(4)中世纪美术:基督教艺术、拜占庭美术等。
(5)文艺复兴时期美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6)巴洛克美术:卡拉瓦乔、鲁本斯等。
(7)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德拉克罗瓦、库尔贝等。
(8)印象派、现代派美术:莫奈、毕加索等。
三、教学安排
1.教学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
2.探索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如跨学科融合、在线课程等,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3.关注社会对美术史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目标,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美术史专业人才。
二十六:附录
1.教学大纲
2.教学进度表
3.教学资源目录
4.教学评估标准
5.学生学术成果展示
二十七:教学风险管理
1.识别潜在的教学风险,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不适应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十九:课程实施成效评估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从220年到589年的长达三百年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期的美术创作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的美术主要表现为奠基性质的新石器时代的瓮棺铭、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三国时期的壁画、魏晋的残卷、绘画艺术的萌芽,在彩绘陶塑和木雕方面均有所成就。
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供品、佛教器物的繁荣,汉族与初期民族相融合的多元文化、多元信仰氛围,魏晋时期能使陶塑、壁画出现一定的宗教气息。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受到民族大移动的影响,造成了对文化和艺术的破坏和重建。
南北朝时期美术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南朝陶塑、佛像、壁画、织锦、绘画艺术世代相承,继承了魏晋时期的艺术成果,愈加成熟。
北朝壁画形式的连续性逐渐断绝,画风略显僵硬。
而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陶塑、饰品、佛像成为南北朝时期最为发达的艺术门类之一。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巅峰时期,处于全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央王朝时期。
在继承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础上,加强官方艺术的统一规划。
继以宫廷陶瓷、细木雕、
佛像、壁画、绘画、刻石等。
另外,这个时期对敦煌莫高窟的开发,也为陶塑和壁画艺术提供了顶级的创作机会。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是具有多元化、变化、再生性、多方面综合性的。
这个时期的美术,不仅是中国美术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中国美术史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曹不兴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画人物,也是记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东吴)卫协西晋画家,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他的创作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绘画的特点被顾恺之概括为“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绘画理论家。
(《画云台山记》《论画》)a 顾恺之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注重眼神的描绘,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最大的艺术成就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传神写照”;b 在他的创作活动中,最为知名的是在瓦官寺绘制的维摩诘壁画;c 代表作《女史箴图》(唐摹本)是依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内容是讲解劝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是一幅插图画;《洛神赋图》(宋摹本)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列女传·仁智图》;d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迁想妙得的理论;e 艺术特点:注重线造型人物造型的准确;画面呈现“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体现中国古代艺术的秀雅和高贵;把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也兼作风俗画和宗教画,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一笔画”的笔法,创造的人物形象“秀骨清像”(对崇尚玄学、重清议的六朝士人形象的概括)。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和写实性。
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迹周密的密体而张僧繇则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梁元帝萧绎精通绘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职贡图》(宋摹本)被认为出自他的笔下。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四大样之二)后世评述他的风格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考研真题】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一、选择题1.创造“秀骨清像”风格的画家是()。
A.曹不兴B.卫协C.陆探微D.张僧繇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
A.宾阳洞B.古阳洞C.奉先寺D.莲花洞3.被谢赫形容为“六法皆备”的西晋画家是()。
A.卫协B.曹不兴C.曹仲达D.吴道子4.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曾为孙权做屏风,巧妙的将笔误的墨迹补救为苍蝇,让孙权信以为真。
A.曹仲达B.顾恺之C.张僧繇D.曹不兴5.敦煌莫高窟中的第()窟曾经发现大量的经卷画作等等。
A.26B.37C.17D.186.乾隆皇帝将王羲之()、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合称为“三希”,其书斋因此被命名为三希堂。
A.《儿女贴》B.《快雪时晴帖》C.《秋月贴》D.《兰亭集序》7.《职贡图》的作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
A.曹不兴B.曹仲达C.顾恺之D.萧绎二、填空题1.北魏时期云冈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
2.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家()、()被称为疏体,()、()被称为密体。
3.杨子华为北齐画家,传世作品为()。
4.山东青州的()内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可移动的石造像。
5.顾恺之的人物画作品《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的文学作品()而作;而《洛神赋图》则根据()的《洛神赋》而画。
6.南朝王薇的()为山水画理论著作。
7.南齐谢赫的()以()为理论核心。
8.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它被称为中国第一行书。
三、名词解释1.昙曜五窟2.张家样3.“曹衣出水,吴带当风”4.《洛神赋图》四、简答题1.简述顾恺之的绘画成就。
2.简述《画品》的具体内容。
3.简析云冈石窟的内容。
五、论述题1.论述顾恺之的艺术成就。
2.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特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
成绩题目: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院系:班级:姓名:学号: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进步。
下面,我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为主,来分析该时期美术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为政治文化变动剧烈的时期,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这次变动是社会文化整体上结构性的变动。
主要的变动包括∶统一政权打破,并开始出现胡人政策;儒学衰微,崇尚玄学与自然;宗教活动兴盛,佛教信仰普及;士族阶级的形成。
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美术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一、出现艺术的自觉。
在魏晋之前,文艺注重实用性,为表达思想或概念的工具,而这时期开始强调情感的价值,文艺活动本身被视为目的。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①------虽然为政教服务仍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审美情趣已不仅仅局限于此。
南北朝时期的山书画大家宗炳曾言“……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②他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神思”,即情景交融的艺术想象活动,还进而把山水画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归结为“畅神”,反映出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情感表现的高度重视。
艺术的自觉并不局限于绘画,也可见于当时的文学、书法活动。
以书法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与实用价值兼备的行书不断发展成熟,极难辨认、但能够很好表达书写者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草书备受推崇。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追求精神自由的杰出书法家不断涌现,书法,由此走向自觉。
二、观者及画论文字的出现。
这时候的的画家开始注重观者的心理活动,伴随这个现象的是书画收藏活动以及层出不穷的画论。
南齐的谢赫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③而任性放达,不拘礼法,不拘形迹,简略玄澹的魏晋风度,又使美术理想的追求从“错彩镂金”转变为“初发芙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解:XX
11
2021/3/10
讲解:XX
12
2021/3/10
讲解:XX
13
2021/3/10
讲解:XX
14
《洛神赋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宋人摹本)
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2021/3/10
讲解:XX
15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意思是四肢外形画得好不好看,与表现人物性格无 关,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
2021/3/10
讲解:XX
5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他留下来的 论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
主张形神兼备,提倡“悟对通神”,反对“以形写 神”——要在特定的事件、情景中来刻画人物性格, 而仅仅将人物的外在形貌机械的拷贝下来是无法传神 的。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之 一。
4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顾恺之
顾恺之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 官僚家庭。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 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对人物 性格、内在气质、才情的表现)之妙。
四体疵研,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7
描述封建礼教中宫廷妇女忠于帝王社稷的故事
2021/3/10
讲解:XX
8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洛神赋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根据三国 魏王曹操的儿子曹植所著《洛神赋》而绘,为宋人摹 本。《洛神赋》描述了作者途经洛水同神话传说中的 洛水女神相会的故事。
顾恺之绘画的艺术特点及意义 艺术特点: 传神,重视人物的性格气质,与场景故事相辅相成。 春蚕吐丝,又称高古游丝,源自篆书笔法,笔法优雅 婉转。 意义: 主张形神兼备的传神论,为中国的绘画定下基调。 春蚕吐丝是传统工笔绘画的基本形式。
2021/3/10
讲解:XX
16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021/Leabharlann /10讲解:XX17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4,谢赫《画品》与“六法”
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人物画家。据说他 有惊人的观察力,为人画肖像,无需长时间的观察, 看上一眼,就可以将对象准确的描绘出来。谢赫为官 廷服务,爱追随时尚,赶时髦,求“新变”,避“古 拙”,画风精工细密。善画“神女”、“佳人”。
3、南朝绘画
陆探微、张僧繇
陆探微,南朝宋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肖 像人物。 “秀骨清象”,这种清秀瘦削之美也是人物 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的体现,常见于 佛教形象中。
张僧繇是南朝梁画家,吴中(今苏州)人,他是宗 教绘画的高手,唐代画论家张怀璀说:“像人之美, 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 这种样式被后世奉为楷模,称为“张家样”。
顾恺之根据曹植与洛神相逢、相恋又相别等具体 情节,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描绘了赋 中的意境。画家注重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出色的再现 了人、神之间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精神恋情。画中山 石、树木幼稚古朴的反映了山水画初创阶段的特征。
2021/3/10
讲解:XX
9
2021/3/10
讲解:XX
10
2021/3/10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在经济、文化、 社会领域发生重要变动的时代。
军阀割据一方,战乱不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 常尖锐。这一时代又是民族和文化重新打散、整合的时 代。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短期统一于西晋政权,随后的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室的南迁和北方、西北少数民 族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形成南北割据的格局。
宗教艺术的发达是中国美术史的主要特征,魏晋 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美术创作异常活跃。在这个过程 中,体现了民族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
2021/3/10
讲解:XX
2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第一节 绘 画
文人士大夫步入画坛,使绘画的审美层面有所 提升,表现领域不断扩大。
现在留存下来归于顾恺之名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卷》三幅后世的摹本。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
2021“/3/1箴0 ”是规劝、劝戒的意讲思解:XX
6
《女史箴图》藏于大英博物馆(唐摹本)
2021/3/10 纵22.5厘米,横377.讲9厘解:米XX
2021/3/10
讲解:XX
1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这一时代,汉代繁琐的儒家学说被抛弃,以竹林 七贤为代表的崇尚清淡、玄学的风气流行。
个人的价值重新被发现,重视人物的风度、才学、 气质的品评。社会的审美鉴赏力得到普遍提高,创作 脱离了服务于政治教化等功利目的和从属地位,开始 了“美术的自觉时代”。
一部分画家摆脱社会功能论的束缚,直接取材于 文学作品。山水画也从人物画背景中脱离出来,成为 独立画种。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画家普遍重视对人物传 神的表现,追求个性气质。
古代第一批确有历史记载而在当时又以绘画著 称的画家出现在魏晋。
2021/3/10
讲解:XX
3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1、曹不兴 曹不兴——吴兴(今属浙江)人,为三国画家。他
在50尺长的丝绢上画大幅人像,一挥而就,头身四 肢都合乎比例。
相传他为孙权画屏风,误落墨点,画成苍蝇,达 到乱真的程度,令孙权用手去弹。他也是最早接受 西域佛画影响的画家,当时中亚的和尚将佛像带入 吴地,曹不兴曾加摹写。
2021/3/10
讲解: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