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开题报告 -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和分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展开研究,旨在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力。
二、背景介绍110kV变电站作为中压电网与高压电网之间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电能的输送和转换任务。
其电气部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将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电气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三、设计目标1. 确保变电站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 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3. 减少能源损耗,提高电网供电质量;4. 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四、设计内容1. 变电站布置方案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和用地条件,合理规划变电站的布置方案,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和通风条件。
2. 变电站主变压器设计:根据变电站的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主变压器容量,并进行相应的冷却系统设计。
3. 变电站开关设备设计:根据电网的运行要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并进行电气连接图的设计。
4. 变电站保护与自动化设计:根据变电站的安全保护要求,设计合理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系统,确保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的及时切除和自动重启。
5. 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确保变电站的电气设备与地之间具有良好的接地连接,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变电站照明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确保变电站的各个区域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五、设计方法与工具1.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电气系统布置和连接图的设计;2. 依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参数计算;3. 使用电气仿真软件,对电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4. 借助电气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进行设备参数配置和系统调试。
国投电力的投资价值分析的开题报告

国投电力的投资价值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国投电力是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企业,主要从事电力生产、供应和销售服务。
近年来,中国能源领域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移动互联等趋势,国投电力需要积极适应这些变化,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因此,对国投电力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2.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国投电力的财务数据、市场地位和行业趋势等因素,评估其投资价值,并研究如何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收益率。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国投电力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和发展历程;(2)分析国投电力在电力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3)探索国投电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4)评估国投电力的市场价值和内在价值,并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3.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运用以下方法:(1)财务分析:分析国投电力的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总资产、利润等,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2)SWOT分析:分析国投电力的行业竞争优势与劣势,包括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企业文化等因素,并从机遇和威胁两个方面分析其外部环境。
(3)PE分析:采用市盈率(PE)分析法,比较国投电力的市盈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盈率,评估其市场价值和估值水平。
(4)投资组合理论: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制定国投电力的投资组合并作出投资决策。
4.研究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研究内容:(1)国投电力概况:介绍国投电力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和发展历程。
(2)行业分析:分析国投电力所处的电力行业的产业链、竞争格局和政策法规,探讨其行业优势和局限性。
(3)SWOT分析:从国投电力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探讨其竞争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4)财务分析:分析国投电力的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利润、负债和现金流等,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5)PE分析:采用市盈率(PE)分析法,评估国投电力的市场价值和估值水平,并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供配电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供配电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电力需求的日益增长,供配电系统在各个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提高电能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供配电系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对供配电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供配电系统,以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 1. 分析和评估现有供配电系统的不足之处; 2. 提出改进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拓扑结构、设备选型和故障保护措施等; 3. 验证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提出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性能。
三、研究内容为实现研究目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对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发电机、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等; 2. 现有供配电系统的问题分析:对传统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系统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 3. 改进设计方案的提出: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包括优化系统拓扑结构、选用高性能设备、加强故障保护等; 4. 设计方案的验证和评估:通过仿真和实验等方法,验证和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供配电系统的优化策略: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一步优化供配电系统性能的策略,包括电力负荷预测、能量存储技术应用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来完成研究内容: 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和总结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研究成果; 2. 系统分析:通过对现有供配电系统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设计方案的提出:基于问题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包括调整系统拓扑结构、选用性能更好的设备等; 4. 仿真和实验: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评估; 5. 数据分析和优化: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电力负荷预测的开题报告

电力负荷预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电力供需错配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合理的电力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生产和调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负荷预测基于历史的电力消耗数据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和其他因素等多个因素,通过各种模型和算法来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调度和运营提供指导意见,以确保电力供需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文将深入研究电力负荷预测的理论和实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的相关算法和模型、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预测结果的评估和验证等方面。
通过对电力负荷预测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效益,并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1、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电力负荷预测的相关算法和模型;3、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4、预测结果的评估和验证;5、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四、预期成果:1、熟悉电力负荷预测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2、掌握常见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和算法;3、结合实际应用案例,深刻理解电力负荷预测的实用价值;4、针对当前电力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为电力负荷预测的进一步研究探讨提供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扬长避短,通过对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深入剖析电力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验证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六、研究规划:本文将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完成,并按照以下计划逐步展开:1、第一阶段(第1-2周):了解电力负荷预测的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价值;2、第二阶段(第3-4周):熟悉电力负荷预测的相关算法和模型;3、第三阶段(第5-6周):掌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4、第四阶段(第7-8周):分析预测结果的评估和验证方法;5、第五阶段(第9-10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电力负荷预测的实际应用;6、第六阶段(第11-12周):撰写相关论文并进行课堂报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开题报告

目录1.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2)2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动态及发展趋势 (3)2.1调匝式消弧线圈 (4)2.2调气隙式消弧线圈 (4)2.3直流偏磁式消弧线圈 (4)2.4磁阀式消弧线圈 (4)2.5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可控消弧线圈 (4)2.6 调容式消弧线圈研究选题的提出 (4)3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5)3.1消弧线圈的整定原则 (5)3.2电容电流的测量 (6)3.2.1最大位移电压法 (6)3.2.2两点法 (6)3.2.3改进的方法 (7)3.3电网脱谐度的计算 (8)3.4消弧线圈的选择 (8)4论文完成的任务 (9)5本设计预期达到的目标 (9)6 论文的工作量 (10)7 经费的来源 (10)8 时间安排 (10)9参考文献 (10)调容式自动调谐消弧装置与研究1.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1.1选题的背景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确定涉及到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正确动作、通讯干扰、系统稳定等许多问题,因此近几十年来,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线电压不变,对接于电网中的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在3~66Kv系统得到广泛运用。
但随着电网的发展,变配电网中电缆增多及加长,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增大,由此引起的弧光过电压问题也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德国工程师彼得生(W.Petersen)1916年首次提出并应用消弧线圈接地又称谐振接地来解决上述问题[1]。
此后,消弧线圈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加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法国电力公司从安全效果和供电质量两个方面经过周密考虑后将中压电网的中性点全部改用谐振接地方式。
德国是消弧线圈的故乡,起初,包括220Kv的高压电网在内,中性点一律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初步设计

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初步设计XXX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某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点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
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高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心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的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然很重。
作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电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所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1.确定主接线: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材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2—3个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2.选择主变压器: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型号等;3.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整定的需要,选择短路计算点,绘制等值网络图(使用AutoCAD软件),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汇总;4.电气设备的选择:选择并效验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避雷器等、选用设备的型号、数量汇总设备一览表;5.配电装置设计;6.防雷保护设计。
供电专业开题报告

供电专业开题报告引言供电专业是现代电力系统工程的核心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的供电、配电、运维和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供电专业在电力供应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本报告将对供电专业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研究现状供电技术的发展•供电技术是供电专业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供电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传统的供电技术主要以交流供电为主,现在的趋势是向直流供电技术发展。
•配电网的智能化、自动化和远程监控等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应用中。
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供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供电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针对供电网络的故障和意外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是保证供电质量的关键。
•近年来,供电专业在供电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供电设备的节能与环保•供电设备的节能与环保是供电专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研究新型的节能供电设备和优化供电系统的节能效果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同时,供电专业还需要考虑供电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存在问题和挑战供电技术的创新•供电技术的创新是保障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供电技术的创新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是供电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提升•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是供电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供电网络的可靠性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进一步提升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是供电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节能与环保问题•节能与环保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供电专业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与环保政策,推动供电设备的节能与环保方向发展。
•同时,供电专业还需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确保供电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
未来发展方向供电技术的智能化•供电技术的智能化是未来供电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供配电设计开题报告

供配电设计开题报告配电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电力供应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而配电系统作为电能流向用户的最后一站,其稳定运行和可靠性能对于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配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电力配电系统在城市、工业园区和居住区等不同场所应用广泛,针对不同需求和特点,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改进工作。
由于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配电系统存在着供电能力不足、电能损耗大、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配电系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一代配电系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感知装置,实现电能的精确测量和实时监控,提高供电质量,同时也需要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配电设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电能力评估和优化:通过对现有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短路容量和电能供应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2. 电网监测和故障诊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感知装置,建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电能质量改进:研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分析可能造成电压波动、电能损耗等问题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低碳节能设计:结合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要求,探索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和优化设计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本次配电设计研究的目标是:1. 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建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
3. 探索并应用低碳节能设计理念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提出相应的配电系统设计指南和建议,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次配电设计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理论研究和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和规范标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配电系统设计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电力系统稳定分析,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规划合理的运行方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将围绕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电力系统稳定性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研究。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研究。
3.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分析的模型建立和计算方法研究。
4.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掌握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学模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现有研究成果,总结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等方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文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和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第二章:电力系统稳定性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动态频率响应、机组功率响应、动态电压响应等指标。
第三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包括电力系统稳定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以及系统故障时的稳定分析方法等。
第四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分析,包括系统静态稳定的定义和判据、稳定限制等内容。
第五章: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法,包括机组控制、无功控制、线路控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成果包括:1. 系统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指标体系。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和静态稳定分析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供配电工程开题报告

供配电工程开题报告供配电工程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供配电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涉及电能的输送、分配以及供电系统的设计与运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供配电工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和需求。
因此,对供配电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供配电工程的优化设计和运维方法,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2. 研究新型的供配电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探索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方法,提高运维效率和降低成本;4.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为供配电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供配电工程的优化设计和运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2. 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3. 推动供配电设备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促进供配电行业的发展;4. 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分析,包括电力负荷特征、供电网络拓扑结构等;2. 供配电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包括变电站、配电柜、电缆线路等;3. 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方法,包括故障检测与诊断、预测维护等;4. 供配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维方案,包括供电可靠性评估、电力负荷预测等。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手段,收集和分析供配电工程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同时,借助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对供配电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以验证和评估提出的改进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 对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和存在的问题;2. 研究新型的供配电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 探索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方法,提高运维效率和降低成本;4. 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为供配电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开题报告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在进行全面的电网升级改造,加强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电力行业中的关键设施,变电站承担着电力输送和配电的重要角色,其中电气一次部分是变电站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次研究将围绕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展开深入研究,加深对该部分的理解,为电网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探讨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和运行控制等相关技术,深入分析电气一次部分在变电站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电力行业的升级改造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概述和基本原理2.电气一次设备的组成和工作方式3.电气一次系统的保护控制和调试要求4.电气一次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策略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获得前沿资讯和深入理解电气一次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
具体方法包括:•对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实地参观220kV变电站•对已有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五、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升级改造的推进,电气一次部分在变电站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本次研究将深入探讨电气一次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加深对电力行业的理解,并同时具有以下研究意义:1.对电气一次部分技术实现和运用进行深入探讨,帮助提高变电站管理和运行效率。
2.通过研究电气一次部分相关问题,为电网升级改造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3.为电力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管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六、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编写电气一次部分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变电站的管理与运行提供指导。
2.确立电气一次部分的运行参数和检修标准,提供运行保障和管理参考。
3.完成实地考察及数据分析,形成详细的研究报告和性文章,对电力行业进行贡献。
七、研究进展安排本次研究的进展安排如下:1.第一周:制定研究计划和部署任务。
供配电设计开题报告

供配电设计开题报告供配电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供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负责将电力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终端,为各种设备和家庭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的复杂性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以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优化电网的结构和运行,以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 分析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2. 探讨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3. 研究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 提出优化供配电系统的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内容1. 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供配电系统由发电站、输电网、配电网和用户终端组成。
发电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输电网将电能输送到各个配电站。
配电站将电能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终端,以满足其用电需求。
本研究将分析供配电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原理和相互关系。
2. 供配电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供配电系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电力负荷的波动性、电能损耗、电压稳定性等。
本研究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对策,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电力负荷的分布、电能输送的距离和电压的稳定性要求等。
本研究将研究不同类型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环网供电系统、辐射供电系统和混合供电系统等。
4. 优化供配电系统的建议和措施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研究将提出一些优化建议和措施。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布局,减少电能损耗;采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精确控制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和实际供配电系统的数据。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
电力电子技术开题报告范文

电力电子技术开题报告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电力电子技术这个神奇的领域。
在这个充满科技魅力的领域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如何将电能转换成我们需要的光、声、热等各种形式的能量。
这个过程可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我们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实现。
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揭开电力电子技术的神秘面纱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简单来说,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利用半导体器件和电子元器件,将电能与非电能相互转换的技术。
这个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动车、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支持。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物理原理。
我们需要知道,交流电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而直流电则是恒定不变的电流。
要想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叫做“整流器”的装置。
整流器可以将单向的直流电转换成正弦波形的交流电,从而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整流器并不能将所有的直流电都能转换成交流电,因为有些直流电中含有高频成分。
这些高频成分会导致交流电产生噪声和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使用一个叫做“滤波器”的装置。
滤波器可以将整流后的交流电中的高频成分去除掉,使得输出的交流电更加纯净可靠。
除了整流器和滤波器之外,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控制交流电的电压和频率。
这就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电子元器件,比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这些元器件可以帮助我们在电路中实现电压放大、电流放大等操作,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其他的问题。
比如如何提高电源的效率、如何降低电路的损耗、如何设计更高效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解决。
虽然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过程充满了挑战,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发现和创新的机会。
通过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华北电力 开题报告

华北电力开题报告华北电力开题报告一、引言华北电力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拥有庞大的发电设施和供电网络,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支持。
本文旨在对华北电力进行开题报告,介绍该企业的背景、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背景华北电力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有企业,华北电力在过去几十年中积极推动了华北地区的电力供应,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
目前,华北电力拥有多个发电厂和输电线路,覆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
三、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作为电力企业,华北电力的首要目标是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北电力不断升级和改造发电设施,提高发电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同时,华北电力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推动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变化,华北电力意识到推动能源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华北电力将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和研发,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并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发展。
3. 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华北电力致力于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
华北电力将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服务。
同时,华北电力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电力服务。
四、未来发展方向1. 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华北电力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华北电力将加大对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供电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
2. 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是华北电力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华北电力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开发力度,积极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电力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开题报告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开题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开题报告。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故障,可能导致系统设备的损坏、停电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原因、预测和防止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短路故障发生机理和预防方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 研究目标和意义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研究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原因、预测和防止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机理,并提供针对短路故障的相应措施。
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意义如下:2.1 研究目标•分析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探究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发生机理;•开发短路故障的预测模型,提高系统的自动监测和预测能力;•针对不同类型的短路故障,设计相应的防止措施。
2.2 研究意义•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防止电力系统故障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少电力系统设备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促进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分类与特点分析;•短路故障发生机理的研究;•短路故障预测模型的设计与算法开发;•短路故障防止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3.2 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模拟不同类型的短路故障,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数学建模和算法设计: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构建短路故障的预测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算法进行验证和优化;•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选取具体的电力系统案例,对短路故障的预测和防止措施进行实际应用和验证。
4. 预期结果和进度安排4.1 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相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出一种有效的短路故障预测模型,提高系统的自动监测和预测能力;•设计一套完善的短路故障防止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推动电力系统的清洁能源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力国外研究现状开题报告

电力国外研究现状开题报告电力国外研究现状开题报告1. 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之一,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电力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本文将探讨国外电力研究的现状。
2.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当前电力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许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德国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
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此外,丹麦也在风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风力发电占比超过全国总电力消耗的40%。
3.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电力行业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国外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和推广智能电网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美国是智能电网研究的领先者之一。
美国政府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电力系统。
此外,日本也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在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方面。
4. 能源储存技术能源储存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关键。
国外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和开发各种能源储存技术,以平衡电力供需。
例如,美国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在能源储存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
此外,德国也在研究氢能储存技术,以实现长期能源储存和供应。
5. 电力市场改革电力市场改革是国外电力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许多国家正在推动电力市场的自由化和竞争化,以提高市场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
英国是电力市场改革的典范,其电力市场自1990年代开始实行竞争化,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电力市场改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6. 绿色电力证书绿色电力证书是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消费的一种机制。
国外许多国家采用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挪威是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的领先者之一,其通过发行和交易绿色证书,鼓励电力企业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电力经济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力经济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力。
电力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电力经济价值研究,是更好地理解电力市场、推动电力产业升级、提升电力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电力经济价值主要包括多层次的经济效益,如节能降耗、环保减排、创造就业等,同时又有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例如服务于国家战略、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引领产业升级等。
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也可以促进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全国电力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二、研究内容1.电力经济的理论与基础电力经济的本质及目的的定义、电力经济与经济学的关系、电力经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司法实践等方面的理论和基础内容。
2.电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电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个方面,阐述电力市场的本质、发展模式、规律等等。
3.电力经济效益的分析与测算电力经济的价值准确测算及分析成为电力经济的关键问题。
这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电力经济的效益进行系统测算的方法、依据及结果,并具体分析电力生产中各关键环节的产出效应、成本效益等等。
4.电力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机制除了规范市场中的竞争关系外,合理制定电力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等等监管机制,也是研究重点之一。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综合文献调研法和实证分析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在整合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法对电力市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2. 量化测算法该方法主要是对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及成本效益进行实证研究,从而确定各项经济指标的大小范围,尽可能做到精准测算。
3. 经济模型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以实际数据为基础,构建适用的经济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电力市场及电力经济效益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同时可以进行场景模拟、政策研究等多方面研究。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该课题预期以全面系统的角度,深入剖析电力市场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发挥其重要的意义。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开题报告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发展及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电力市场逐渐成为电力行业改革的方向。
电力市场的开放及竞争,引入了市场机制,促进了资源的配置优化,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也带来了电力安全问题。
电力系统安全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过载和故障等特定负荷和运行条件下,维持其可靠经济运行的能力。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指在电力市场中,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因此,如何在不断开放的电力市场中,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电力市场环境对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以期提供一些实质性政策建议。
三、研究内容1.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现状分析以我国电网为例,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
2.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现状分析以我国电网为例,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
3.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风险评估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与安全、经济运行的关系。
4.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应对措施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所需的应对策略,并提出可行性实现的措施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实际情况着手,分析问题、深入探究、提出建设性意见,用于电力市场环境下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五、拟解决的问题1.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现状,发现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风险评估,提出对策措施。
3.探讨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在新的环境下的实用性措施,可供管理决策者参考。
六、预期成果本文将重点研究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实现的措施方案,并提出政策建议,为电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保山供电局电网扩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保山供电局电网扩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保山供电局电网扩展战略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保山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动化的推进,电力需求量也持续增长,现有的电网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保山供电局需要制定电网扩展战略,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保山市电网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网扩展战略,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为保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2. 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目前保山市电网的现状:包括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力安全等情况的调研和分析。
(2)保山市未来电力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保山市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电力需求。
(3)电网扩展方案的制定:针对保山市未来的电力需求,制定合理的电网建设方案,包括新增变电站、扩建输电线路等。
(4)电网扩展的风险评估与对策:对电网扩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网络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保山市电力市场、电力需求情况、电网技术现状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电网扩展的科学合理方案,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四、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1)保山市电网的现状和未来需求的预测分析报告;(2)电网扩展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报告;(3)电网扩展的风险评估报告。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保山市电力供应机构制定电网扩展计划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电力供应结构调整、升级和更新;(2)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推进电力领域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创新;(3)为保山市民提供更加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支持保山市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4)对电力领域的学者、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研究与实践的参考。
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与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与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电力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和基础产业,其投入和产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对电力部门各类投入和产出的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电力部门的经济效应,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力部门的能源效率和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研究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发现电力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也能够探索和规划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电力发展和利用策略,给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2)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3)电力部门的环保问题与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2.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和整理: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搜集电力部门的产出、投入、环保等相关数据,整理并建立数据库。
(2)统计分析: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
(3)实证分析:基于统计结果,做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4)模型计算和检验:建立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通过计算和检验,验证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1.预期结果(1)建立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并对其进行计算和检验。
(2)分析电力部门的投入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探讨电力部门的环保问题与其对经济影响的关系。
2.意义(1)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能源政策提供重要依据(2)促进电力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3)为电力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维度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班级:电气化0812所在院系:电力工程系所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绝缘介损监测系统的研究指导教师:2012 年3月23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绝缘介损监测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0前言随着电力系统不断的发展变化,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电容型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型设备虽小,但它的绝缘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很有可能引起电气设备发生事故,影响周围设备的性能,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我国对电容型设备进行定期的绝缘预防性试验,但是这种预防性试验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对电容型设备的绝缘介损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1]-[4]。
绝缘介损的在线监测是指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利用传感器采集被测设备的特征量,实时提取故障的特征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该设备的绝缘状况的优劣做出判断,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线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
本文首先主要介绍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方法,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傅立叶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LabVIEW的概念以及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
1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1.1发展状况国外最早于1951年提出了在线监测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而国内发展较晚,对在线监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已成功研制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
目前,国内外都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6]-[9]。
1)美国1951年,提出并研究了运行条件监测槽放电装置,这是最早提出的在线监测思想;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了可燃性气体总量(TCG)监测装置,但是该装置不能检测潜伏性故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
光线红外技术监测变压器内部温度变化、变压器油中氢气浓度、电流互感器、电缆中局部放电监测装置已经研究成功。
2)加拿大1975年,加拿大研制了油中气体分析的在线监测装置;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局研究了成功应用于水轮发电机上的局部放电分析仪(PDA);还研制了变电站设备故障预警系统(FAsE);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研制的多参数监测系统(AIM),除了能监测局部放电、分析油中溶解气体组成及线路过电压外,还能自动诊断故障。
3)日本日本针对美国使用可燃性气体总量(TCG)监测装置不能检测潜伏性故障的缺陷,研究了气相色谱仪,有利于发现早期故障;20世纪70年代,日本研究了油中气体监测装置;20世纪80年代日本研究了可以实现故障点的定位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自动监测仪。
日本还在研究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以及专家系统的多功能在线监测系统。
目前日本已经掌握了变压器寿命诊断、GIS内部电晕、超声的监测项目的技术。
4)前苏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的电容型设备绝缘监测和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发展比较快。
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昆士兰电力委员会研究了变电所设备在线监测装置(ITTD),主要用来测量高压变电站设备的局部放电以及介质损耗角。
6)中国我国在线监测技术迅速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省电力公司都研究了主要监测电力设备介质损耗、三相不平衡电流以及电容值的在线监测装置;一些电力科学研究院也在不断的研究电容型设备绝缘介损和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系统。
我国于1990年底研制了一套“JFY-1型便携式数字化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
我国也已研制出变电站高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变压器局部放电和油中色谱分析、设备红外测温等装置。
1.2发展趋势通过上节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的监测系统运行并不十分可靠,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可能为:1)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精度提高。
传感器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各种物理量,其抗干扰能力较差,易受湿度、温度以及电磁干扰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监测的信号畸变,影响绝缘介质损耗角的准确度,因此,为了测量的有效性,需要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2)系统研制越来越规范化。
不同厂家研制的监测系统配有与之相应的软件系统,技术标准,接口规约不统一,不能共用信息。
标准规范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3)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在设备运行时周围有着强大的电磁干扰,传感器所测的物理量的传输方式就待于进一步研究。
4)故障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
5)数字信号分析和处理技术广泛应用。
在进行电气量监测时,会受到各种干扰信号的影响,引起测量误差。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就可以适当的消除一部分干扰,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的准确[10]。
2介质损耗角的测量2.1几种国内外常用的测量介损角的方法tan就是流经试品的电流和运行电压的向量间的角度差的余角。
国内外测量介质损耗角的方法分为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
其中,传统的测量方法包括电桥法、谐振回路法、瓦特表法以及伏安法,都不适合在线测量,除了西林电桥,其他的方法基本已经淘汰。
在线测量可通过“硬件”和“软件”两种方式实现。
采用硬件方式主要是用于分散式检测装置,实现的方法主要是瓦特表法、过零电压比较法、过零点时差比较法、西林电桥法;常用的软件方法主要用在集中分布式监测系统,具体方法有正弦波参数法、谐波分析法、相关法以及改进、正弦拟合法、谐波改进法、小波变换、傅立叶算法及其补偿算法等[10]-[23]。
2.2傅立叶算法的基本原理实际试验中,待测设备的电流、电压信号中除了含有基波分量外,还会含有一些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它们对介质损耗角的高精度的测量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傅立叶算法利用了三角函数的正交性,通过将试验设备的50Hz的电压、电流正余弦函数与采样信号进行周期积分,可以很有效的消除了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的影响,最后得到了只含有基波分量的电流、电压信号的相位和幅值信息,从而可以求的介质损耗角。
但是由于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电网的频率不断的发生变化,会对介质损耗角的测量精度有一定影响,所以为了使傅立叶算法更加的精确,必须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尽量消除系统频率波动的影响[23]。
3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的理论及应用3.1虚拟仪器的概念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VI)实质上是虚拟现实中某种功能意义的仪器,它是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提出来的,它突破了传统仪器的概念,是在仪器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门新技术。
虚拟仪器是在基本硬件的支持下,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软件代替传统仪器的硬件来完成数据的采集、控制、分析及处理等功能[24]。
3.2LabVIEW的概念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可以建立、检测和修改仪器系统的图形软件系统,它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称为“G”语言。
LabVIEW是面向用户的工具,与传统的编程语言相比,使用图形语言编程,无需太多的经验,简单易学,并且界面直观,开发周期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4]。
3.3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采用分层、模块的思想,将整个软件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友好型图形界面系统,核心数据监测系统以及数据查询系统[25]。
这个系统的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形界面系统主要是面向客户的,所以界面要友好。
一次设备接线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应用广泛。
监测系统通过特定设备和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又通过特定的算法和设备对数据分析、处理和计算,并将结果返回到设备信息记录数据库并储存起来。
数据查询系统可在一定条件下对各种数据库表进行修改、删除,也可查询当日数据、历史数据或者查询故障记录等。
图1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3.4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的应用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是“软件就是仪器”,硬件系统是传感器获得待测信号,经过转换后输入到数据采集卡中进行采集,数据采集卡通过USB总线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26];软件系统是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的虚拟仪器技术编写程序,编写了和硬件系统对应的程序,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查询、远程监控等功能[27]。
4总结1)首先介绍了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国内外常用的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傅立叶算法。
傅立叶算法能很好的消除直流和谐波分量的影响,但是不能消除电网频率波动的影响,为了得到更精确的介质损耗角,需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可以采用基于梯形插值积分的改进的算法。
2)介绍了虚拟仪器和LabVIEW的概念,阐述了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软件系统的结构,并且阐述了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介损监测系统的应用,从而理解电气设备绝缘介损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1]龙峰.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2]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984-1986年110千伏及以上等级变压器事故统计分析.1987,7.[3]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1990年全国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类设备事故统计分析.1991,10.[4]王静.介质损耗因数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与绝缘诊断的研究[D].吉林:东北电力大学,2008:4.[5]陈天翔,鲁华祥,张保会等.电力设备tan在线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王昌长,李福祺,高胜友.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G.C.stone. Partial discharge. VII.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PD in operatingequipment[J].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agazine, 1991, 7(4): 9-19.[8]H.Kawada et.al. Partial discharge automatic monitor for oil-filled power transformer[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ent and Systems, 1984, 103(2): 422-428.[9] D.Allan, M.Blundell, K.Boyd,et.al. New Techniques for Monitoring the InsulationQuality of In-service HV Apparatu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 1992, 27(3): 578-585.[10]黄新波,程荣贵,蔡伟等.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1]严璋,朱德恒等.高电压绝缘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2]杭洋.电容型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0.[13]赵沛,张源斌.介质损耗的数字化测量方法[J].高压电器,2004,40(1):45-47.[14]曾伟,李建国.电力设备介质损耗测量方法的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9,32(4):62-64.[15]陈天翔,张保会,陈天涛,等.基于电桥平衡原理的高准确度tanδ在线测量[J].高电压技术,2005,31(1):42-44.[16]王楠,律方成,李燕青,陈志业.相关函数法计算容性设备介质损失角正切[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28(3):22-25.[17]左自强,徐阳,曹晓珑,刘斌.计算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因数的相关函数法的改进[J].电网技术,2004,28(18):53-57.[18]任明辉,王德意,杨国清,杨可.改进相关系数法在介质损耗角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5):227-234.[19]柴旭峥,关根志,文习山,等.tan高准确度测量的加权插值FFT算法[J].高电压技术,2003,29(2):32-33.[20]高云鹏,滕召胜,曾博,杨步明.基于Kaiser窗频谱校正的介质损耗因数测量[J].电工技术学报,2009,24(5):203-208.[21]王楠,律方成,梁英.基于修正理想采样频率的谐波分析法在介损在线测量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器,2003,40(451):12-15.[22]李和明,王永强,律方成,张育华.基于LabVIEW和小波降噪的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在线测量[J].绝缘材料,2008,41(3):52-59.[23]陈楷,胡志坚,王卉等.介损角的非同步采样算法及其应用[J].电网技术,2004,28(18):58-61.[24]毕虎.基于LabVIEW的绝缘监测系统的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5.[25]王福明,于丽霞,刘吉等.LabVIEW程序设计与虚拟仪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4.[26]王楠.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4.[27]徐小华,贺斌.LabVIEW中访问数据库几种不同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