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2、欧洲的经济优势➢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

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3、欧洲的军事优势➢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美国崛起的原因●日本崛起的原因2.美西战争➢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导火线: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

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关岛等让于美国➢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1)大棒政策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2)金元外交塔夫脱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即用经济手段控制拉丁美洲,也作为对华门户开放的手段以上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大国,开始在拉丁美洲、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并插手欧洲事务4、日本跻身世界强国日俄战争➢原因:日俄两国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经过和结果:1904年2月——1905年8月在中国东北和对马海峡作战,俄国战败。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初期的苏维埃俄国·时间:1917年-1920年1、历史背景~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物质和政治的客观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成熟(触发)2、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论和策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订了符合俄国革命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汇集了各种革命力量,夺取胜利3、捍卫和巩固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政权、镇压反革命叛乱、剥夺剥夺者、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土地改革、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的国际关系1、战败国失去继续争霸的资格,新的争霸斗争在协约国五强中展开——英、法、美、意、日2、战胜国面临的三大问题:分赃、反苏、建立国际新秩序3、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建立带有全局性的凡尔赛体系,筹建维护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工具——国际联盟4、美、日的崛起和争斗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为解决争霸矛盾,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建立起与凡尔赛体系相联系的华盛顿体系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次大战后建立的世界性的“和平”体系,成了维护战胜国列强既得利益的政治工具6、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构成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章: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1、德国十一月革命十一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爆发的第一次革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但由于革命性质复杂,最终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没有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

2、匈牙利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共和国。

在民族危机和资产阶级不掌握武装的条件下,以暴力为后盾,通过非暴力途径取得政权的革命,具有独特性。

3、共产国际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产物,曾经发挥了无产阶级国际司令部的领导作用,总结这一时期共产国际革命活动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理论的现实意义初期虽然存在不少缺点和失误,但它继承了第一国际的革命传统,在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各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成长,促进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和世界反帝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汇编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 1917、2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2、十月革命原因: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进行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②镇压人民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号召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概况: 1917、11 彼得格勒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意义:1,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的发展。

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5,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公司。

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2)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3)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新):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评价: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十月革命的历史前提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矛盾的焦点(20世纪初的俄国已经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落后及其对革命的影响)2.一战加深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危机(战争夺去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导致大量田园荒芜,粮食奇缺,能源匮乏;战争使俄国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3.俄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与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受害深(工时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差)、革命性强、人数少(1913年350万,总人口1.5亿多)、分布集中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关于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策略原则;列宁高超的组织、决策才能(二)布尔什维克的坚强、成熟与先锋模范作用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两个: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纪律严明、策略灵活、战斗力强的无产阶级政党。

二、二月革命及其后的政局1.二月革命和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1)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二月革命爆发的时间(1917.3.8)二月革命的特点(2)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1917.3.15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覆灭2.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3.1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3.153.社会主义革命方针、策略的制定(一)列宁的《四月提纲》及其影响列宁的《四月提纲》是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宣战的檄文:一是向自己党的中央委员会宣战;二是向临时政府宣战;三是向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宣战4.革命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临时政府的政治危机(1)四月示威和四月危机1917年5月3日(俄历4月20日)(2)六月示威和六月危机1917年7月1日(俄历6月18日)三、武装起义的准备1.七月事变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1917年7月16日(俄历7月2日)2.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和武装起义方针的确定1917年8月8日—16日(俄历7月26日—8月3日)3.列宁撰写《国家与革命》4.布尔什维克党积极参与粉碎科尔尼洛夫的斗争四、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革命形势的成熟:⑴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化、⑵妥协党(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的分化、⑶全国群众运动的急剧高涨、⑷军队革命化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俄历10月)⑴列宁的两封来信(《马克思主义和起义》,《布尔什维克党必须夺取政权》)⑵列宁回国与十月会议(中央政治局成立)⑶10月29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扩大会议(军事革命总部成立)⑷临时政府的反革命措施与布尔什维克党加紧准备起义⑸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实施1917年俄历10月24日,即公历的11月6日上午起义开始,25日起义取得基本胜利,26日凌晨2时攻打冬宫的战斗全部结束,起义取得最后胜利。

世界现代史考研高分笔记(王受之版)

世界现代史考研高分笔记(王受之版)

世界现代史考研高分笔记(王受之版)●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教育●(一)现代设计●1.设计概念: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办法,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2.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部分: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传达方式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3.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4.现代设计包括以下范畴:●①现代建筑设计②现代产品设计③现代平面设计④广告设计⑤服装设计⑥纺织品设计⑦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总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

●5.现代设计教育强调的教育方法:●①启发式。

教学过程是老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建立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借助教材和专用教学设备,通过讲解、答疑、组织讨论学习、指导自学等为学生的学习认知提供帮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协作参与式。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就理论问题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集体研讨习惯并与别人有效合作的方法。

●③开放式:开放式教育是改变学生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有效手段,是使他们树立起完整的现代设计意识的最好方法,同时对于设计学院来说,开放式教育也是发展自己弥补教学不足的有效手段,如通过与企业界、与市场的频繁接触,能够从本质上改变对现代设计的狭隘认识,从而培养具备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新一代设计人才。

●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区别●①工程技术是解决人造物中的与物与物的关系(例如汽车的气缸与活塞之间的关系)●②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中的物与人的关系(例如汽车的安全、舒适、美观)●设计与美术的区别●①美术和任何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艺术家的个人表现●②设计则是为他人服务的活动。

历史学考研学习笔记《世界现代史》

历史学考研学习笔记《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二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沙皇俄国参加世界大战,企图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

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造成了政府统治危机,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2、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

3、二月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彼得格勒召开了苏维埃代表大会。

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后,俄国大多数城市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

苏维埃从一产生就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

苏维埃的活动表明,它已是新生政权的萌芽。

4、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

一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

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

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其中必有一方化为乌有。

5、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和士兵进行了反对继续战争的人民运动。

各地抗议示威此起彼伏,临时政府的统治陷于危机,史称“四月危机”。

6、1917年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

对待临时政府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

大会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控制,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

7、在苏维埃大会召开期间,50万群众走上街头,打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临时政府再次陷人危机。

8、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召开第六次党的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提出“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选举出由列宁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9、1917年9月12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瓦解了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罗夫叛乱,广大士兵不再信任政府,转向了布尔什维克一边,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

10、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劳动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已经忍无可忍,各地罢工和武装斗争的风潮此起彼伏。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俄国十月革命的概况:时间:1917年11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十月革命的意义:⑴历史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

⑵世界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⑴经济上: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①内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②意义(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政治上:成立苏联(1922年底)2.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7年,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

⑵实现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⑴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⑵突出特点: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⑶评价:①在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得苏联工业、国防强大。

②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 巴黎和会——1919年在巴黎召开⑴目的:制裁德国,战后分赃⑵操纵国: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巴黎三巨头⑶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是:(了解即可)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此条最能说明会议的分赃性质)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欧洲局势一、欧洲地位的下降战前,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已出现动摇。

英法在大战中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保住了英国的主导地位,并且英帝国的面积还有所扩大,英国的国际影响,在德俄被排斥出世界舞台之后也有所提高。

欧洲仍然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被削弱。

伦敦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国内投资中心,而是世界金融中心。

这个中心的作用表现在,除了英国本身有巨大的贸易额外,还影响了整个英帝国乃至全世界的贸易活动;另一个作用则更加明显直观,“伦敦城”的金融机构有世界范围的联系。

英国的国际金融地位是以它雄厚的工业力量为基础的,由于欧洲工业的衰退,促进了一些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战后,美国救济协会向欧洲提供了价值29,100万英镑的粮食。

美国还贷款给德国,使德国有能力支付赔款,而英法等国又用它来偿还欠美国的借款。

欧洲的战后经济就是靠美国的资金循环的。

欧洲经济霸权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沙皇俄国在大战后期,经济陷入全面崩溃。

政府征集一千多万人当兵,使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很多农户没有男人耕地,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战争的失利,经济的全面崩溃和饥荒的逼近,给俄国劳动人民造成空前的灾难。

战争使俄国资产阶级的势力得到扩展。

1915年7月,各地的自治机构联合组成全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关联合会。

同年8月,杜马中的立宪民主党人、十月党人、进步党人等资产阶级反对派组成进步联盟。

他们在第四届杜马中拥有四分之三的席位,对沙皇政府愈来愈感到不满和失望。

3月8日(俄历2月23日)这一天成为二月革命的起点。

三、德意志帝国的崩溃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

它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第二位。

国家的政治权力控制在容克贵族和垄断资产阶级手里。

德国无产阶级有2000万,占人口半数以上。

小说世界现代史笔记摘抄(3篇)

小说世界现代史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子自20世纪初以来,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逐渐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

在小说的世界里,作者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展现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以下是我对小说世界现代史的几点摘抄和感悟。

二、现实主义与批判1. 高尔基《母亲》:这部小说以俄国工人阶级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母亲尼洛夫娜在工人运动中的成长和觉醒。

作品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展现了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

2.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哈克贝利的冒险经历,对美国南方社会的种族歧视和虚伪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3. 莫泊桑《项链》:这部小说通过女主角玛蒂尔德因虚荣心而导致的悲剧,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拜金主义和虚荣风气。

三、浪漫主义与探索1. 弗朗茨·卡夫卡《变形记》: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与绝望,探讨了人在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2. 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道林·格雷与画像之间的故事,探讨了人性、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3.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勒斯特夫·布鲁姆一天的生活为线索,展现了爱尔兰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是一部浪漫主义与探索相结合的作品。

四、荒诞主义与反思1. 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这部小说通过两个等待的人物的对话,展现了荒诞主义的思想,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与无意义。

2.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梅尔苏在荒诞世界中的生活,探讨了人应该如何面对荒诞的生活。

3.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莉莉和她的家人在灯塔边的度假生活,展现了人们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挣扎。

五、女性主义与觉醒1.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这部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展现了女主角斯嘉丽在逆境中的成长与觉醒,反映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的地位。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

第一章大战前的世界形势第一节美国美西战争:﹡名词解释: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强烈要求开拓海外市场,把矛头对准老殖民主义者西班牙。

1898年,美国借“缅因”号事件,于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

12月,美西签订巴黎和约。

美西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进行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

二、门户开放政策:﹡名词解释:19世纪末,美国为了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凭借经济力量,以竞争的方式实现扩张。

1899年和1900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同时要求列强承认他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利益。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标志其对华政策的新阶段。

三、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西奥多·罗斯福:提出大棒政策;策划巴拿马“革命”,夺取巴拿马运河地区。

(拉美)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提出金元外交政策;支持尼加拉瓜“革命”,向利比里亚、中国提供贷款。

(拉美)英布战争与日俄战争:英布战争 1899.10~1902.5英国殖民者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进行的战争(又称“南非战争”或“布尔战争”)。

二、英日同盟:英日两国遏制俄国在亚洲扩张结成同盟,1902年1月,签订《日英同盟条约》。

三、日俄战争:日俄矛盾: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

﹡名词解释:日本为了和沙俄争夺在东北亚的势力范围,1904年2月不宣而战,同沙俄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战争。

俄国战败,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夺取了对中国、朝鲜的支配权;俄国的战败促成了1905年革命的爆发。

吞并朝鲜:1904.2 《日韩议定书》 1910.8 《日韩合并条约》1910.10 成立朝鲜总督府,寺内正毅为首任总督俄国1905革命列宁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1883年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创立劳动解放社,将马克思主义著作译成俄文,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1895年列宁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开始领导俄国工人运动;1898年在明斯克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党纲、党章,布尔什维克诞生。

历史学考研学习笔记《世界现代史》

历史学考研学习笔记《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第一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二月革命(一)主要知识点1、沙皇俄国参加世界大战,企图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适得其反。

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造成了政府统治危机,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2、1917年初,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地工人不堪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断举行抗议集会和罢工。

3、二月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彼得格勒召开了苏维埃代表大会。

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后,俄国大多数城市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在全俄苏维埃成立之前,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

苏维埃从一产生就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

苏维埃的活动表明,它已是新生政权的萌芽。

4、俄国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了罕见的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

一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主要政权,掌握着各级权力机构。

另一个是工兵代表苏维埃,它得到武装工农的支持,拥有实权。

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其中必有一方化为乌有。

5、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和士兵进行了反对继续战争的人民运动。

各地抗议示威此起彼伏,临时政府的统治陷于危机,史称“四月危机”。

6、1917年6月16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

对待临时政府的态度成为争论的焦点。

大会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所控制,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

7、在苏维埃大会召开期间,50万群众走上街头,打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临时政府再次陷人危机。

8、七月事件后,布尔什维克召开第六次党的大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提出“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口号,选举出由列宁等2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9、1917年9月12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武装瓦解了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罗夫叛乱,广大士兵不再信任政府,转向了布尔什维克一边,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

10、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劳动人民对临时政府的统治已经忍无可忍,各地罢工和武装斗争的风潮此起彼伏。

高中世界现代史笔记整理

高中世界现代史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的人类历史..第1课社会主义发展史(苏联兴亡)一、苏联史阶段概述二、考点分析1、俄国十月革命(1)二月革命:时间、性质、结果。

(2)《四月提纲》:发表时间、内容和意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经过、结果。

(4)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委员会。

(5)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注意:从理论创新、革命道路、革命阶段性、革命方式等方面归纳十月革命的特点。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②内容(农业、工业、产品分配)③评价(结果和影响、俄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①实施的必要性②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制度)③作用④评价(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①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经济发展方针、经济体制的特点)第一,计划经济体系: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第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在经济上的实践(农业集体化、两个五年计划建设)③评价(成就、弊端、教训)。

注意:此处可能结合罗斯福新政考查,比较两种经济模式:时间、背景、前提、手段、目的、影响。

也可能再拓展到考查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所产生的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欧美早期工业化国家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由轻工业到重工业资金积累农业集体化和高积累殖民掠夺、剥削工人(英国圈地运动)主体国家主导企业主导3、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4、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复杂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篇1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世界现代史主要讲述了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历史事件和趋势。

它涵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等重要历史时期。

这本书主要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互动和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对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的描述。

作者强调了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强,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

这种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文化、社会和政治层面。

同时,作者也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观念也在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

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世界的面貌。

作者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书中还提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趋势和变化。

例如,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等。

这些趋势和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世界的面貌。

作者对这些趋势和变化的描述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趋势和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世界现代史读物。

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世界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世界的面貌和历史演变。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关注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篇2____标题: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________一、背景介绍____世界现代史,指的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段时间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讲义+笔记)

世界现代史(讲义+笔记)

世界现代史(讲义)幼儿——318页;小学——309页;中学——319页知识框架本节目录一、俄国十月革命二、巴黎和会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四、联合国的建立五、万隆会议六、冷战七、世界多极化发展三、世界现代史(一)俄国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3.苏维埃俄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巴黎和会1919年1月至6月,“一战”中胜利的协约国为缔结和约,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

主要签订《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三、世界现代史(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战争时间:1939-1945年2.开始标志: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3.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意、日)VS世界反法西斯同盟4.战争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5.著名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6.重要会议:①开罗会议:中、美、英;讨论对日作战问题②德黑兰会议:苏、美、英;讨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③雅尔塔会议:苏、美、英;决定战后德国问题和成立联合国④波茨坦会议:苏、美、英;讨论战后世界安排,敦促日本投降7.战争结束: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三、世界现代史(四)联合国的建立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安理会现任五大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五)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三、世界现代史(六)冷战1.丘吉尔“铁幕演说”2.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标志3.马歇尔计划4.两极格局: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5.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七)世界多极化发展政治格局—一超多强(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政治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趋势——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真题回顾拓展1.【中学】(2018下)二战结束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对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世界近现代史一、马恩关于世界近代史的认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的形成史。

1、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根本前提2、国际分工条件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3、各民族各国家的发展丧失了孤立(独立)性而相互依赖影响(一体化过程)。

4、交通工具的革新——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首先创造了世界历史。

1847年的经济危机初具世界性1857年完全具有世界性二、世界近代史的定义——资本主义确立并开始逐步自我完善的历史1500—1900三、关于近代史的几个基本问题。

1、近代史的中心——经济相对最先进、殖民主义的巢穴(西欧、俄罗斯、美国)2、近代史两大基本趋势。

(1)、封建制度的衰亡并被资本主义所取代(2)、世界逐步连为一体化以服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进程3、社会转型(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专制为标志的贵族特权(3)、公民取代臣民4、近代世界政治体系标志:世界帝国、世界殖民体系5、近代世界经济体系——全球性的经济网络关系主要标志:世界市场的形成属性:资本主义经济体系6、资产阶级革命类型:(1)、反对国内封建制度的斗争(2)、反对异族统治或殖民主义的斗争民主革命人民广泛参与、在革命中打上群众要求的烙印※、近代史革命三次高潮:(1)、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欧洲革命)(2)、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欧美革命)(3)、19世纪40到70年代(欧美日革命)7、近代改革性浪潮(1)、1650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

范围:欧美主要内容:厉行重商主义,改善和加强绝对的君主专制(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主要内容:废除封建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初步规范。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3)、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内容: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给予工人及其团体以必要的权利,普遍确立起两党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一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而其他国家在短时间内也受到波及※、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特点:(1)、危机周期较长、一般为10年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繁荣(2)、危机间断较短一般为一年或几个月※、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特点表现为:(1)经济周期缩短为7年左右,危机间断则延长到2年以上(2)危机具有更大的普遍性(3)、对生产力的破坏更严重(4)、对社会矛盾的激化更明显第一章第一节一、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和条件西方史学将15—17世纪,西欧一些航海和探险家另辟直到东方的新航路,探索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的一些列航海活动叫地理大发现1、动因:(1)、西欧商人需另寻通往东方的商贸航路以替代15世纪中叶被奥斯曼帝国破坏的原东西方商业通道(2)、西欧贵族和工商业者想到东方实现自己的“黄金梦”(3)、西欧人有向海外“弘扬”传播基督教的冲动(4)、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扩大市场2、条件:(1)、航海技术进步,使远洋探险成为可能(2)、西欧的尖船利炮和先进的海上战术使西欧有可能控制连接各大洲的海洋(3)、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当时商业中信贷业的兴起以及股份制公司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投资经营模式的出现,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物质基础(4)、西欧专制政府的支持,为海外探险进一步提供了便利3、西班牙、葡萄牙在海上探险最前之因:(1)、具有向海外发展的传统和地理便利(2)、两国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的葡萄牙(3)、宗教热情强烈二、地理打发现得过程1487年迪亚士风暴角1492年哥伦布美洲1498年达﹒伽马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航行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15—16世纪殖民活动特点与影响⏹主要的殖民国家,西、葡⏹殖民活动区域首先是在美洲、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印度沿海和非洲沿海⏹殖民活动的内容表现为:(1)、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2)、掠夺殖民地财富(3)、奴隶贸易(4)、葡萄牙的侵略对象主要是人口密集的大国。

世界现代史部分知识归纳

世界现代史部分知识归纳

世界现代史部分知识归纳一、苏联历史
四、三次科技革命
所谓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格局实际上是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说法。

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其实质是美苏两国两分天下,核心关系是美苏关系,因此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雅尔塔体系的演变就是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的演变过程。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美苏两极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美苏争霸;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雅尔塔体系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过程有三:成立联合国;审判战犯;划分势力范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包括:冷战的形式;北约、华约的建立。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1.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军备竞赛和同盟体系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和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斯拉夫民族问题和巴尔干战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风潮和俄国革命2.世界大战后的调整-凡尔赛体系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国际连盟的创建和美国的退盟-德国经济危机和法国的占领-苏联的兴起和共产主义国际的组建-国共合作和中国的政治动荡3.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格局-纳粹德国的崛起和与法西斯意大利、日本的同盟-日本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盟军登陆诺曼底,盟军东进的战略转变-亚洲解放战争和华工在海外的抗战-二战后的冷战和美苏对立形成4.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美国和苏联冷战的影响及国内外的对冷战态度的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华约的建立-能源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欧共体的建立-非殖民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5.第三世界的抗争与发展-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抗争-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兴工业化和独立自主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世界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6.冷战后的世界-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崩溃-胡佛主义和开放的全球化-中东地区冲突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崛起-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和安全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以上只是对《世界近现代史(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该教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细节和具体事件的讲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阅读教材的内容、参考其他资料以及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

世界现代史笔记一新经济政策(1921~1927)背景:1 经过三年的奋斗,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军叛乱的胜利2 为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政权,列宁决定吧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3 战时共产主义已经不适用了。

为了顺利完成经济建设的任务,首先医治战争创伤,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制定和实施:1 经济政策调整首先从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村和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农业开始。

列宁认为当务之急是首先要改变粮食政策和与此相关的贸易政策。

列宁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大胸怀公开承认错误和失败,深刻总结了自己和领导机关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历史教训。

2 1921年3月8~16日举行了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正式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 内容:A 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由自己全权处理。

可以到市场交换所需物品。

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方面,实行了“供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重点转变。

(合作社战略基本思想即《伦合作制》)B 工业: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讲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p201)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队苏俄的敌对情绪不叫强烈,外国资本家对苏俄政策的稳定性缺乏信心,苏俄在经济上提出的条件有时比较苛刻,事外国资本家获利不多,所以租让制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

)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建立开放型的经济体系,实行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政策C 商业: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蒙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吏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有限承认市场作用。

D 在经济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1 工业从高度集权的总管理局管理体制开始过渡到分层次分级管理的新体制,扩大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2 分配制度:废纸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实质: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式,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巨大变革。

以下将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政治方面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1640 年,英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

经过长期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的独立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 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法国大革命则是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

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2、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其主要标志。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幅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9 世纪中后期,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是其主要特点。

这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法国、荷兰等国也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

殖民统治引发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印度人民在章西女王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拉丁美洲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领导下,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

4、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

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战争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进行了残酷的厮杀。

1918 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促进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世界现代史

高中历史必修笔记之世界现代史

政治:二战后期,在雅尔塔国际会议上,各国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

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

它为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美苏破裂的根本原因: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杜鲁门主义: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美苏冷战由此开始(1947年,杜鲁门国会演讲)马歇尔计划(1948)的目的1.帮助西欧恢复经济2.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3.拉拢东欧国家北约:1949,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目的是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1955,苏联等国在波兰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约。

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冷战表现小结:美国苏联政治:1947杜鲁门主义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8马歇尔计划1949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北约1955华约世界多极化趋势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政治原因: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根本原因: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1951,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影响:1.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增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崛起的原因:1.推动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奠基(根本原因)2.1948年后,美国帮助日本恢复经济3.朝鲜战争促使西方各国军备竞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打开了大门4.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5.重视教育6.贸易立国影响:经济: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政治: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不结盟运动背景: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欧洲的军事优势
?
? 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
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
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
?
?
? (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 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
?
? 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 欧洲的经济优势
?
?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
(2)金元外交
世界现代史笔记
关岛等让于美国
? 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
殖民地的舞台
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
(1)大棒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
机密 第 1 页 共 31 页
第一章 20世纪初的世界 作者:天涯 2013-4-4
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
?
?
?
Hale Waihona Puke ? 美国崛起的原因 日本崛起的原因 2.美西战争
?
?
? 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 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 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导火线: 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 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