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饮水机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泵体proe课程设计

泵体proe课程设计

泵体pro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泵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泵体设计的基本流程;2. 学生能掌握ProE软件中与泵体设计相关的功能,如曲面建模、参数化设计等;3. 学生能了解泵体设计中涉及的材料选择、力学性能分析等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roE软件完成泵体的三维建模,具备一定的泵体设计实践能力;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泵体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具备一定的设计优化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ProE软件进行泵体的仿真分析,评估设计方案的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设计,对泵体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设计任务;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旨在通过泵体设计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ProE软件操作技能,对泵体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泵体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完成泵体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泵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泵体组成部分、泵体内部流体的运动规律、泵体的功能及性能参数;2. ProE软件泵体设计相关功能:曲面建模、参数化设计、装配体设计、工程图绘制;3. 泵体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4. 材料选择与力学性能分析:泵体常用材料特性、材料选择原则、力学性能计算方法;5. 泵体三维建模与仿真分析:ProE软件操作技巧、建模步骤、仿真分析原理及方法;6. 设计优化与评价:设计修改方法、性能评估指标、优化方向。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泵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习,了解泵体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二周:ProE软件操作技能培训,掌握泵体设计相关功能;第三周:泵体设计流程学习,分组进行方案设计;第四周:材料选择与力学性能分析,完成泵体三维建模;第五周:泵体仿真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性能评估;第六周:设计优化与评价,完善设计方案。

自动饮水系统(第九组)

自动饮水系统(第九组)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微机接口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自动饮水机系统系别: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组别:09级计科二班第九组组员:龙彪肖东梅昌志刘涛陈娟学号:09408243、45、42、44、46起止日期:2012.06.17 -2012.06.29指导教师: 刘庆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 - 3 -二、课程设计题目:---------------------------------------------------------------------- - 3 -1、课程设计平台环境:------------------------------------------------------------- -3-2、实现功能及特色: ------------------------------------------------------------------- -3-三、任务分配:---------------------------------------------------------------------------- - 4 -四、客户端程序设计内容分析: ------------------------------------------------------ - 5 -1、原理图、流程图 ---------------------------------------------------------------------- -5-2、功能介绍: ---------------------------------------------------------------------------- -5-3、主机程序流程图:---------------------------------------------------------------------- -6-4、下位机程序流程图: ---------------------------------------------------------------- -8-5、主控机程序: ------------------------------------------------------------------------- -8-五、演效果图 ----------------------------------------------------------------------------- - 30 -1、上位机: --------------------------------------------------------------------------------- -30-六、感想体会: --------------------------------------------------------------------------- - 31 -七、参考文献------------------------------------------------------------------------------- - 32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掌握接口硬件开发平台的使用方法,利用现有的试验平台和PC机,组成一个微机模拟应用系统;掌握基本接口电路的综合应用;掌握接口电路的驱动程序和界面软件的设计与编制,学会调试与测试借口软件的一般方法。

proe课程设计总结

proe课程设计总结

proe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Proe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Proe建模和绘图。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理解Proe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Proe进行建模和绘图的能力,能够运用Proe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Proe软件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roe软件的介绍和操作界面:讲解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使学生能够熟悉软件环境。

2.建模基本操作:讲解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创建几何体、编辑几何体、操作工具等。

3.绘图操作:讲解绘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绘制线条、图形、标注等。

4.实际操作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操作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Proe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基本资料。

2.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和Proe软件,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环境。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定期的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PROE课程设计杯子

PROE课程设计杯子

《PROE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杯子的建模与分模院系:化材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号:012301334209姓名:方正平指导教师:汪连生2015 年6 月 3 日目录一、开口杯(或饮料瓶)建模 (1)二、开口杯(或饮料瓶)分模 (7)三、体会与建议 (17)一、开口杯(或饮料瓶)建模1.打开proe,设置工作目录为桌面。

2.新建,零件>实体,单位mms3.拉伸,做一个直径为100,长为150的实体。

挖孔厚度为3新建一个平面以front为基准面,偏移距离60再进行扫描>伸出项,选择front平面,画出杯子的手柄,草绘,选择新建平面为基准面,选择文本,打出“cup”,勾选。

选择一个平面如图,进行偏移,选择“展开特征”,点击“选项”点“定义”,选择新建平面做草绘平面,,使用边平移,环。

选择cup勾选,距离为1选中cup进行几何阵列选择“轴”,杯子的中心对称轴,数量为2,角度180,勾选。

倒角,杯口内外都要倒角,大小为1保存。

关闭窗口。

二、开口杯(或饮料瓶)分模新建>制造>模具型腔,单位mms点击选择刚才保存的杯子,点击确定。

点击点击动态,调整与x轴角度为90,确定。

点击,选择,设置如下参数点击选择进行旋转,点击放置,选择moldfront为基准面。

设置对称轴,画一个沙星,高180宽47勾选。

点击,做拉伸,选中如图所示的两个面,草绘,勾选点击选中如图所示的面,勾选。

得到下图点击,点击“完成”选择沙星,点击“确定”,“着色”点击,点击模具体块,点击“完成”将F10右移选择mold front为基准面。

点击“确定”,“着色”,点击,全选点击完成三、体会与建议。

饮水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饮水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目录目录 .............................................................................................................................................. 1前言 .. 0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0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概况 0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参数 (1)设计的主要内容 (1)2总体方案设计 (2)方案比较 (2)方案论证 (3)方案选择 (3)3单元模块电路设计 (4)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模块电路的设计 (5)信号采集及放大模块设计 (5)单片机最小系统 (6)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7)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8)水位探测系统的设计 (9)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 (10)电源电路的设计 (11)电路参数的计算及元器件的选择 (11)特殊器件的介绍 (12)STC89C52单片机的介绍 (13)ICL7135模数转换器的介绍 (15)LCD1602液晶显示屏的介绍 (17)TL084运算放大器介绍 (18)4系统软件设计 (20)系统主程序设计 (20)按键处理子程序设计 (21)温度检测子程序设计 (22)5系统调试 (23)硬件调试 (23)软件调试 (23)6系统功能和指标参数 (24)系统能实现的功能 (24)系统指标参数测试 (24)7结论 (25)8总结与体会 (26)9参考文献 (26)附录一相关设计图 (28)A 饮水机温控系统电路图 (28)B 饮水机温控系统PCB图 (29)1前言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工业控制和仪器仪表智能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饮水机手工教学设计方案

饮水机手工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饮水机的结构、原理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饮水机的结构及功能2. 饮水机的工作原理3. 饮水机的安装与维护4. 节约用水的措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饮水机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饮水机的结构及功能教师详细讲解饮水机的各个部件,如加热管、冷凝管、储水桶等,以及它们在饮水机中的作用。

3. 饮水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或模拟演示,让学生了解饮水机加热、制冷、过滤等过程,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协作。

4. 饮水机的安装与维护教师现场演示饮水机的安装过程,并讲解安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介绍饮水机的日常维护方法,如清洗、更换滤芯等。

5. 节约用水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如合理使用饮水机、关闭水龙头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讨论和分享。

7.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饮水机模型材料,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饮水机。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8.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9.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饮水机结构、原理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实际行动。

五、教学资源1. 饮水机模型材料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3. 实验器材六、教学时间本次教学活动预计需要2课时。

七、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在实验或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proe饮水机

proe饮水机

《PRO/E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周数:1班级:09计辅学号:2009020838姓名:姜广东指导教师:王海玲2011-1-6《PRO/E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周数:1一、设计目的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知识,熟练使用PRO/E各类绘图工具、各种图形的设计方法。

掌握二维草绘图形、特征模型的创建以及零件的装配。

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掌握复杂图形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三、设计过程与步骤一、绘制箱体1、创建拉伸实体,绘制饮水机箱体上箱体,尺寸如图,绘制完成图如下。

2、在饮水机箱体上创建拉伸实体,尺寸如图所示。

绘制完成后去除材料,最后效果如图所示。

3、创建旋转特征,制作饮水机内的进水口。

创建一个基准面,经过上箱体中心,草绘如图,完成后,去除材料。

如图4、在进水口内拉伸实体绘制一圆柱,如图尺寸5、再继续在圆柱上绘制圆形头。

如图6、在圆柱体的中央,创建拉伸实体,绘制进水口,尺寸如图。

图形大小可以自行定义。

7、创建拉伸实体,绘制下箱体,尺寸如图。

8、再继续按在下箱体上,创建拉伸实体,绘制拉门;9、经过倒圆角之后如图;10、接着绘制拉门把手;11、绘制绘制饮水机的把手、花纹和排气孔12、经过倒圆角等优化处理最终效果如图;二、绘制出水龙头1、创建拉伸实体,绘制两个圆柱,并对其进行倒圆角处理,如图所示尺寸2、继续绘制水龙头底座,最终效果如图3、创建旋转特征,绘制水龙头主体部分,具体绘制过程,如图所示。

4、创建拉伸和旋转,绘制水龙头出水口,具体绘制过程如图所示;5、创建拉伸实体,绘制水龙头阀门,具体绘制如图所示;6、经过倒圆角等优化处理后吧,最终效果图;三、水槽造型制作1、创建拉伸实体,绘制出水槽,然后执行壳命令,再拉伸、倒圆角即完成;最后效果图;四、水桶的绘制1、使用旋转命令、倒圆角命令,绘制如图所示水桶最终效果图;五、设计总结在做模型前,首先要对模型有深入了解,对各部分尺寸都要进行精确测量,每一项命令反复练习之后,才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细心、仔细这是必不可少的,从这次课程设计总结出:不管做什么事,提前都要有很好的规划、方案,否则你什么都做不好,我们做人也是如此!。

基于ProE的饮水机外壳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ProE的饮水机外壳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ProE的饮水机外壳设计毕业论文目录一、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3 关于Pro/E (2)1.3.1 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 (3)1.3.2 Pro/E中二维工程图与AUTOCAD间的转换 (3)1.3.3 Plastic Advisor (4)1.3.4 应用现状 (7)1.4 研究内容、意义与创新点 (5)二.饮水机外壳设计基础 (7)2.1 饮水机外壳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 (7)2.2 逆向工程 (8)2.3 饮水机外壳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与材料特性 (8)2.4 注射机的选择 (11)2.5 饮水机外壳的色彩设计 (11)三、设计准则及图形设计 (13)3.1 塑料制品的设计要点 (13)3.1.1 壁厚 (13)3.1.2 脱模斜度 (13)3.1.3 加强筋 (13)3.1.4 圆角 (14)3.1.5 孔 (14)3.2 塑料产品设计的一般原则 (14)3.3 饮水机外壳初步分析 (14)四、饮水机外壳的设计 (18)4.1 饮水机前壳的设计 (18)4.1.1 设计思路 (18)4.1.2 设计步骤 (18)4.2 饮水机后壳的设计 (23)4.2.1 设计思路 (23)4.2.2 设计步骤 (23)4.3 饮水机上壳的设计 (24)4.3.1 设计思路 (24)4.3.2 设计步骤 (24)4.4.1 设计思路 (26)4.4.2 设计步骤 (26)4.5 水龙头和开关的设计 (27)4.6 前挡板和底板的设计 (27)4.7饮水机外壳的组装 (28)4.8 不同颜色的搭配 (29)4.9 完成爆炸图 (30)五、饮水机前壳的分析和注塑机的选取 (32)5.1 饮水机前壳的分析 (32)5.1.1 Plastic Advisor注塑分析 (32)⑴浇口位置分析 (32)⑵成型条件分析: (33)⑶塑料流动分析: (33)⑷冷却质量分析: (35)⑸缩痕分析 (35)5.1.2 前壳体积和质量分析 (36)5.2 注塑机的选取 (36)六、前壳模具尺寸计算 (37)6.1 型腔径向尺寸计算 (38)6.2 型芯径向尺寸计算 (38)6.3 型腔深度尺寸计算 (38)6.4 型芯高度尺寸计算 (39)6.5 中心距尺寸计算 (39)七、工程图的制作 (40)结语 (41)参考文献 (42)一、绪论1.1 研究背景产品设计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料的形态改变为更有价值的形态。

饮水机温度控制课程设计protues仿真及C语言程序

饮水机温度控制课程设计protues仿真及C语言程序

饮⽔机温度控制课程设计protues仿真及C语⾔程序附录A#include#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uchar i;sbit lcdrs=P3^0;sbit lcdrw=P3^1;sbit lcden=P3^2;sbit P13=P1^3;sbit P14=P1^4;sbit P15=P1^5;sbit P16=P1^6;sbit P17=P1^7;sbit d1=P1^0;sbit d2=P1^1;uchar code t2[]="the highest "; uchar code t1[]=" is "; uchar code t0[]="the temperature "; uchar code t3[]="the lowest "; uchar code wendu[]="0123456789";sbit DQ = P3^7;uchar high=80;low=70;a=0;b=0;c=0;d=0;void delay(uint z){uint x,y;for(x=100;x>1;x--)for(y=z;y>1;y--);}void write_com(uchar com){lcdrs=0;P2=com;delay(5);lcden=1;void write_date(uchar date){lcdrs=1;P2=date;delay(5);lcden=1;delay(5);lcden=0;}void tmpDelay(int num) {while(num--) ;}void Init_DS18B20() { unsigned char x=0;DQ = 1;tmpDelay(8);DQ = 0;tmpDelay(80);DQ = 1;tmpDelay(14);x=DQ;tmpDelay(20);}unsigned char ReadOneChar() { unsigned char i=0;unsigned char dat = 0;for (i=8;i>0;i--){DQ = 0;dat>>=1;DQ = 1;if(DQ)return(dat);}void WriteOneChar(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i=0;for (i=8; i>0; i--){DQ = 0;DQ = dat&0x01;tmpDelay(5);DQ = 1;dat>>=1;}}unsigned int Readtemp() { unsigned char a=0;unsigned char b=0;unsigned int t=0;float tt=0;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WriteOneChar(0x44);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WriteOneChar(0xBE);a=ReadOneChar();b=ReadOneChar();t=b;t<<=8;t=t|a;tt=t*0.0625;t= tt*10+0.5;void init_lcd(){lcden=0;lcdrw=0;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01);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06); write_com(0x80);if(P13==1&&P14==1) { for(i=0;i<16;i++){write_date(t0[i]); delay(0);}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6;i++){write_date(t1[i]); delay(0);}}if(P13==0){for(i=0;i<16;i++){write_date(t3[i]); delay(0);}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6;i++){write_date(t1[i]);}if(P14==0)for(i=0;i<16;i++){write_date(t2[i]);delay(0);}write_com(0x80+0x40);for(i=0;i<16;i++){write_date(t1[i]);delay(0);}}}void display()unsigned int num,num1; unsigned int shi,ge,xiaoshu; if(c==0&&d==0){num=Readtemp();a=0;b=0;}if(c==1){num=low*10;a=1;b=0;}if(d==1){num=high*10;b=1;num1=num/10;if(c==0&&d==0){if(num1>high){d1=1;d2=1;}if(num1{d1=0;d2=1;}if(num1<=high&&num1>=low) {d2=0;}}shi=num/100;ge=num/10%10;xiaoshu=num%10;write_com(0x80+0x40+5); write_date(wendu[shi]); write_com(0x80+0x40+6); write_date(wendu[ge]); write_com(0x80+0x40+7);write_date(0x2e);write_com(0x80+0x40+8);write_date(wendu[xiaoshu]); }void main(){ TMOD=0x00;EA=1;ET0=1;ET1=1;loop:init_lcd();while(1){display();delay(10);if(P13==0){ c=1;d=0;goto loop;}if(P14==0){ TR0=1 ; delay(10); } if(P16==0) { TR1=1; delay(10); }if(P17==0){ c=0;d=0;goto loop; }}}void T0_int() interrupt 1{TR0=0;if(a==1){low=++low;}if(b==1){high=++high;}delay(100);}void T1_int(void) interrupt 3 { TR1=0;if(a==1){low=--low;}if(b==1){high=--high;}TR1=0;delay(100);19A L E 30E A31P S E N 29R S T9P 0.0/A D 039P 0.1/A D 138P 0.2/A D 237P 0.3/A D 336P 0.4/A D 435P 0.5/A D 534P 0.6/A D 633P 0.7/A D 732P 2.7/A 1528P 2.0/A 821P 2.1/A 922P 2.2/A 1023P 2.3/A 1124P 2.4/A 1225P 2.5/A 1326P 2.6/A 1427P 1.01P 1.12P 1.23P 1.34P 1.45P 1.56P 1.67P 1.78P 3.0/R X D 10P 3.1/T X D 11P 3.2/I N T 012P 3.3/I N T 113P 3.4/T 014P 3.7/R D17P 3.6/W R 16P 3.5/T 115U 180C 51D 714D 613D 512D 411D 310D 29D 18D 07E6R W 5R S 4V S S 1V D D 2V E E3L C D 1L M 016L 98.0D Q 2V C C 3G N D1U 2D S 18B 20R 110k +5V+5V+5VL O WH I G H增加减少确定D 2L E D -G R E E N C 120p fX 112M H zC 322u F R 210K+5VD 1L E D -R E D系统总⽅针电路图protues仿真图。

自动饮水器教学设计方案

自动饮水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自动饮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 学生能够掌握自动饮水器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组装一个简单的自动饮水器。

-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自动饮水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方案适用于初中或高中阶段的理科学生,特别是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有兴趣的学生。

三、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器材:自动饮水器组件、工具、水源、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如何喝水?”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 展示自动饮水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

2. 理论讲解- 讲解自动饮水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水源、水泵、过滤器、加热器、控制系统等。

- 介绍自动饮水器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检测水源、加热、过滤和分配。

3. 实验演示- 教师演示自动饮水器的组装过程,强调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操作- 学生按照步骤组装自动饮水器,教师观察并纠正错误。

- 学生尝试使用自动饮水器,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讨论- 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动饮水器的优缺点,讨论如何改进。

6.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动饮水器的实用性和科学原理。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动饮水器的原理应用到其他领域。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组装的自动饮水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记录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proe饮水机课程设计报告

proe饮水机课程设计报告

proe饮水机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篇:proe饮水机课程设计报告《PRO/E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周数:1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饮水机1,将饮水机拆开,先做前身,以及上面的部分,做好以后再做底座,这样便于测试能否装配在一起,如果出现错误好即使做出改正,这样就能保证在后面的工作中能顺利的完成零件的制作。

2,做前身时,要时刻注意抽壳是圆角部分的设置。

以免发生错误。

还有就是饮水机的螺丝部分要准确定位,以保证在后面装配是不会出错。

3,4,做底座时,在下面部分制作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它和上部分是重合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设计步骤1,做前身用拉伸抽壳倒圆角做出如图零件在这之前还有建立两个基准面,这个根据尺寸设置红线部分都要倒圆角外轮廓倒圆角2或者1,上面那个圆角要大15就行,这要看它的外观平滑程度来设定。

抽壳还剩下一些多余的部分,这就可以自己发挥,让它的尺寸可以与后面的尺寸匹配起来就行。

2,盛水的部分,除了以上这些步骤以外,在做一些拉伸支撑那个上面的部分,这个自己画上就行。

3,上部分按照这个图形样式和前身尺寸画出来即可。

4,底座5,侧身6,旋转7,后壳8,水桶9,水头10,里面实验总结我这次做的是饮水机,贴近生活,其他同学选取的题材也都很新鲜,各式各样的玩具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我们班,可见我们班的学习热情可是相当的高啊!呵呵!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对PRO/E有了深一步的了解,一些命令也是运用的比较得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在本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明年的新课程的学习也会比较容易,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互相之间也彼此的交流学习,让我们09计辅8班的学习热情增长不少。

希望下个学期我们也同样有这种热情来面对新一轮的挑战,让我们快乐的度过大学这三年美好的时光。

第二篇:Proe课程设计一、模柄的设计·二、凸模的设计·三、凹模的设计·四、顶杆的设计·五、弹簧的设计·六、下模座的设计·一、上模的组装·二、底座的组装·Pro/E课程设计目录零件的设计··3 ·3 ·5 ·6 ·7 ·8 ·9零件的组装··10 ·10 ·10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装配图的设计··11 第四章分解图的设计··12 第五章减速器的设计··13一、减速器上模盖的设计··13二、减速器下模盖的设计··14第一章零件的设计一、模柄的设计弯曲模的模柄设计用到的主要命令有草绘、旋转、拉伸和倒圆角。

饮水机建模设计

饮水机建模设计

关于饮水机的模型设计(090920433 何泽众)摘要:饮水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具。

本文主要讨论研究了饮水机建模过程中的饮水机机身和水桶的设计与改进以及在用切片软件进行切片时的注意事项,并且浅论了饮水机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方法和加工生产的加工精度提高方法。

关键词:饮水机建模Pro/E 切片精度生产效率概述首先在梅老师布置这个设计作业时让我困惑了很久,到底如何的产品我能够设计出来。

于是开始慢慢的找寻能够设计的东西,我总结了搜寻的目标,具体特征是:简易常用、设计方便、加工方便、最重要的是还有能改进之处(这是梅老师作业要求中提到的)。

经过各种途径的寻找我终于将我自己的设计产品定在一个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中——饮水机!它简易常见而且可改进之处不难发现,关键它的实用性还很强,完全符合当初我寻找自己的设计产品时的初衷。

然后就是寻找饮水机的设计类型。

据我所知饮水机有两类:一种是下面没有储藏柜的短一点的,还有一种是下面多一个储藏柜的。

而在这两种饮水机类型的斟酌上我认为多或少一个储藏柜的设计也无法找寻更多的改进之处于是我选择的是下面没有储藏柜的饮水机的设计。

设计与建模过程:完成了设计产品的选择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设计与建模的过程了。

由于前面已经提到这个饮水机的特征就是简易常见,所以建模过程也十分简单。

经过外形的分析,饮水机的外部构造上就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饮水桶部分,其次就是饮水机部分。

饮水桶部分的设计是最简单的,其外形宏观上可以看作一个圆柱体,用我们学习Pro/E软件的拉伸就可以得到。

而饮水机的细节部分的关键处在于桶顶部和底部是倒角了的,并且桶上一共有三道圆环。

从设计上面讲这个桶的设计应当是越简单越容易实现加工而且简单的设计往往能降低生产成本。

于是我又开始对水桶上的三道环的有无开始斟酌。

但是经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和自身知识的分析我发现水桶上这三道环的增加并不是可有可无那么简单。

它是有用意的:1、能够增加桶身的强度。

产品设计(饮水机)

产品设计(饮水机)

产品课程设计工业设计082 薛明200811041035一、现有市场分析:自从1998年在世界上首先发明饮水机专用净水器以来,,引导着家用净水器行业的健康发展,最新推出QSM-1型超滤亲水膜系列净水器,采用世界一流净水技术研制开发的第六代净水器,具有0.1微米孔径,既可以有效过滤细菌,病毒及各类污染物,又保留了水中绝大多数的营养物质,健康安全等优点,不仅能与普通饮水机配套使用,而且清洗更换方便,价格低廉,每升纯净水成本仅0.06元,相当于每桶水1.2元,远远低于桶装水的价格,一年中喝桶装水的花费就可以购买一台最先进的净水器,从此告别桶装水时代。

我国人口基数大,水污染日益严重,健康饮用水的市场容量巨大。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人能够离开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来关注自己的饮水健康问题,家庭选择更多的“水家电”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大势所趋,水家电的市场前景和市场潜力是不言而语的。

健康饮水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水资源孕育了上万亿的巨大市场商机,人们经历了自来水、桶装纯净水、直饮纯净水三个历程。

无论是从纯净水的新鲜度、卫生状况还是经济角度来看,纯水机取代桶装纯净水是一种必然。

二、现有的产品设计:现有市场上饮水机种类随着技术不断提升越来越繁多,基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外形分类:可分为台式和立式(或称落地式)两类。

台式饮水机,一般不设消毒柜或储物柜,所以其体形较小,移动较方便。

立式饮水机上半部分为饮水机,下半部分为消毒柜或储物柜,可以消毒茶具或储藏保鲜食品,个别机型还设置有小冰柜,供冷冻饮料用。

2、按饮水温度分类:可分为温热型、冷热型和三温型三类。

温热型饮水机设置有常温/热水水龙头,分别供应常温水/88-96℃热水;冷热型饮水机由于冷水温度较低,又称冰热型饮水机,该机型设置冷/热水水龙头,分别供应5~12℃冷水/88~96℃热水;三温型饮水机是将上述两种机型的功能综合,设置三个水龙头,分别供应常温水、冷水和热水。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12级机械设计自动化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2015年6月2日《Pro/E》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名称Pro/E应用实训二、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Pro/E4.0软件基本功能特点;2、了解三维基本技巧和方法及典型操作流程;3、熟练掌握基本3D绘图方法和简单零件的设计方法;4、掌握零件装配方法和了解机构仿真步骤和方法;5、掌握工程图的创建技巧。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自行设计一个组合件,它包括的零件数大于等于4个(这里所指的零件不包括诸如长方体、圆柱、圆锥之类的简单零件,组合件中的相同零件只算1个),在创建这些零件时需要用到的特征包括基本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扫描混合、螺旋扫描特征)中的两种,工程特征(孔、壳、肋、拔模、倒圆角、倒角特征)中的两种和阵列特征。

2、零件结构设计;3、组合件中零件间约束类型和“连接条件”分析及确定,组合件创建,要求创建的组合件中至少有两个可动连接;4、至少2个零件的工程图创建,要求这2个零件为你设计的所有零件中较复杂的两个;5、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零件的设计一、壶体外壳的设计 (4)二.壶塞的设计 (6)三、保温层的设计 (7)四、壶底盖的设计 (8)五、壶盖的设计 (9)第二章零件的组装一、壶体外壳与保温层的组装 (11)二、与壶塞的组装 (12)三、壶底盖的组装 (12)四、壶盖的组装 (13)第三章小结 (14)第一章.零件设计一、壶体外壳的设计设计壶体外壳用到的命令主要有草绘,旋转,拉伸,自动倒圆角。

1.创建新模板。

(1)运行PRO/E5.0软件。

(2)选择菜单栏中(文件)|(新建)命令,选择(零件)子类型(实体)。

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认)按钮,系统自动进入(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择(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零件建模环境。

饮水机的设计调查报告范本(完整版)

饮水机的设计调查报告范本(完整版)

饮水机的设计调查报告范本(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饮水机的设计调查报告范本(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岀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调查时间:20XX年5月30日。

二、调查对象:饮水机相关用户60名,包括使用用户40名,购买者10名,维修人员4名,销售人员6名。

三、调查方式:(一)调查前仔细考虑,先设计好问卷,然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请用户操作产品并口述操作时的思维过程,对于不清楚的问题,给用户提出若干特定操作任务。

通过对专家用户、一般用户和生手用户的问卷调查,以及观察他们实际的操作过程,展开深入调查,理解饮水机存在的设计问题,方便改进。

饮水机市场调查问卷1、请问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的年龄是:A、20 以下B、20 到35C、35 到55D、55 以上3、您现在的职业:A、学生B、学校老师或主管部门经理C、企业单位工作人员D、自由职业者4、您对饮水机的使用情况:()A、经常使用B、偶尔使用C、不需要使用5、如果您使用饮水机的话,是在什么环境下使用:()A、家庭B、学校宿舍C、企事业单位D、其他6请问您觉得饮水机卫生吗()A、卫生E、不卫生C、一般7、您喜欢那种形式的饮水机:()Ao台式Bo立式Co随便8、您希望买什么价位的饮水机:()A、100 元以下B> 100—300 元C、300—500 D、500元以上9、您希望饮水机能有多高(厘米):()A、50B、50—80C、80—150D、150 以上1 0、您希望您的饮水机的按钮是什么类型:Ao向上推的Bo向下按的Co旋钮的Do感应的Eo 其他11、请问您的饮水机多久换一次水:A、一〜三天左右B、一个星期C、半个月左右12、您觉得水桶应该放在饮水机的什么位置:()Ao顶上Bo 侧面Co底下13。

proe教程饮水机

proe教程饮水机

饮水机一、新建yinshuiji文件1、打开proe;2、设置工作目录。

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右键单击,选择“新建文件夹”,取名为“3位学号+姓名”,单击“确定”。

3、在选择“新建”;4、在名称中输入“yinshuiji”;5、取消前的勾。

缺省模板可以理解为默认的尺寸单位空间,proe 默认的单位是英寸磅秒(inlbs),而中国用的是公制单位毫米牛秒(mmns);6、选择“确定”按钮;7、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part_solid。

表示以mmns为单位的实体零件文件。

8、选择“确定”,新建文件完成。

二、绘制过程1、选择“top”视图;2、选择“”,保持默认的草绘设置,选择“草绘”按钮;3、草绘——拉伸——“确定”4选择“”{拔模曲面要按着ctrl键点选四个相连所要改变角度的面,拔模枢纽点选顶面}5.选择工具————点选FRONT面草绘————点选“参照”——“曲线”为草绘曲线——“曲面”点选——“方向”点选FRONT 面——确定——点选——点选“参照”——选择TOP面——按住SHIFT键捕捉草绘1与TOP 面相交的两点相连——按鼠标中间结束——双击top面上的线并分别点击两个端点进行编辑点第二个端点——确定——点击后面箭头——新建DTM2——按shift键捕捉剖面上的点———确定—点选top面——用同样方法画曲线——点选_________按ctrl点选四条红线——确定——点选用同样方法点选这四条红线——确定打钩6选择“编辑“——实体化。

家用饮水机项目设计报告

家用饮水机项目设计报告

家用饮水机项目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当闭合开关S时,加热器开始加热;当加热到95℃时,加热器停止加热;但是当温度下降到75℃时,加热器又开始加热;使得水温可以控制在75~95℃。

二、硬件电路设计该系统主要通过传感器来输入数据,传感器将水温温度即室温温度等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由信号处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放大、滤波等),使之满足A/D 转换的要求,然后由A/D 转换电路完成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CPU首先写入命令给DS18B20,然后DS18B20开始转换数据,转换后通过AT89C52来处理数据,由LCD显示屏显示实时温度与时间。

并且可以通过外中断来实现对温度的预设,由存储电路存储这一预设温度,通过继电器根据预设温度来控制加热与否。

电路图如下原理:首先,通过单片机的控制,烧开时蜂鸣器报警,得到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其次,温度恒定在设计值附近,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饮用适合自己温度的饮用水。

水加热时,灯亮,当加热到设置的温度时灯灭继电器断开,当低于设置的温度1℃时开始加热直到达到设定的温度。

如此往复。

四、元件清单元件名称符号数量单价(元)单片机AT89C52 1 6电阻RES 3 0.1电容CAP 2 0.1晶振CRYSTAL 1 0.1按键BUTTON 10 0.1数码显示管LCD 1 1排阻RP1 1 0.5蜂鸣器 1 0.5三极管NPN 2 0.1转换芯片ADC0809 1 3五、个人总结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

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是在做自动检测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水泵饮水机教学设计方案

水泵饮水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水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学生能够学会安装和调试水泵饮水机。

-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结构:叶轮、泵壳、轴、轴承、密封件等。

2. 水泵的工作原理:利用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水产生压力。

3. 水泵饮水机的安装与调试:包括水源接入、排水处理、电源连接等。

4. 水泵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检查、清洗、润滑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水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水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讲授新课1. 水泵的基本结构:-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介绍水泵的主要部件。

- 解释每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水泵的工作原理:- 利用动画或视频演示水泵的工作过程。

- 分析水泵如何通过叶轮的旋转产生压力。

3. 水泵饮水机的安装与调试:- 分步骤讲解安装过程,包括水源接入、排水处理、电源连接等。

-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

4. 水泵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介绍水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指导学生进行日常维护,如检查、清洗、润滑等。

(三)实验操作1. 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水泵饮水机的安装和调试。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故障排除:- 模拟水泵饮水机出现故障,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反思自己的不足。

3.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等。

- 收集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结果。

2. 终结性评价:- 进行笔试或口试,考察学生对水泵饮水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E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适用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周数:1
饮水机
1,将饮水机拆开,先做前身,以及上面的部分,做好以后再做底座,这样便于测试能否装配在一起,如果出现错误好即使做出改正,这样就能保证在后面的工作中能顺利的完成零件的制作。

2,做前身时,要时刻注意抽壳是圆角部分的设置。

以免发生错误。

还有就是饮水机的螺丝部分要准确定位,以保证在后面装配是不会出错。

3,
4,做底座时,在下面部分制作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它和上部分是重合的,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设计步骤
1,做前身用拉伸抽壳倒圆角做出如图零件
在这之前还有建立两个基准面,这个根据尺寸设置
红线部分都要倒圆角外轮廓倒圆角2或者1,上面那个圆角要大15就行,这要看它的外观平滑程度来设定。

抽壳
还剩下一些多余的部分,这就可以自己发挥,让它的尺寸可以与后面的尺寸匹配起来就行。

2,盛水的部分,
除了以上这些步骤以外,在做一些拉伸支撑那个上面的部分,这个自己画上就行。

3, 上部分
按照这个图形样式和前身尺寸画出来即可。

4,底座
5,侧身
6,旋转
7,后壳
8,水桶
9,水头
10,里面
实验总结
我这次做的是饮水机,贴近生活,其他同学选取的题材也都很新鲜,各式各样的玩具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我们班,可见我们班的学习热情可是相当的高啊!呵呵!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又学会了很多东西,对PRO/E有了深一步的了解,一些命令也是运用的比较得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在本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明年的新课程的学习也会比较容易,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互相之间也彼此的交流学习,让我们09计辅8班的学习热情增长不少。

希望下个学期我们也同样有这种热情来面对新一轮的挑战,让我们快乐的度过大学这三年美好的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