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体系介绍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化在行动祝智庭(华东师大教授暨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教育信息化呼唤标准化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千余所高校建起了校园网,67所高校获准开办网络教育学院。
在基础教育方面,已有260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有的地区还建设了教育城域网,而且有三百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
能够预见,今后几年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和应用开发还会呈持续增长之势。
国内外企业界看到了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的巨大存在与几乎无限的潜力,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来分享网络教育这个大“蛋糕”,估计在国内注册从事与网络教育技术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四百家之多。
虽然众多的教育局域网因遵从Internet 的有关协议获得了数据交换能力,但在教育应用层面支持教育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能力基本阙如,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系统开发商们各行其是,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通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长此下去,势必在网络教育世界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致使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生效。
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网络教育应用层面的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可交换性和管理信息的互通性。
因此,中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教育部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制订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10月指令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而且于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授权承担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经过标委会专家们努力合作,在充分调查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当前包含以下5类标准项目: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
CELTS-22.1:网络课程评价规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
课程前需(Course prerequisite) 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一课程之前必须满足的条件。
课程结构(Course structure) 描述课程的所有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前需条件和完成要求。
课件(Courseware) 主要用于训练或教学的软件。
4
课程(体系)(Curriculum) 按照一个或多个教育专门方向组合而成的课程集合,或由较小的学习单元组合而成的集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发布
1
目次
1 概述 ..............................................................................................................................................3 1.1 范围 ...................................................................................................................................3 1.2 目的 ...................................................................................................................................3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CELTS-11/V1.0)——信息模型规范( 试行规范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工程学院I目 次1 概要 (1)1.1 范围 (1)1.2 目的 (1)2 引用 (2)3 定义及缩写 (2)4 学习者概念模型介绍 (4)4.1 CELTS学习者信息框架 (4)4.2 学习者数据集 (4)4.3 粒度水平的相互关系 (5)5 数据类型 (5)5.1 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及举例 (5)5.2 复杂数据类型的定义方法及举例 (7)5.3 未定义的数据类型 (11)5.4 建议的取值或编号方案 (11)6 学习者信息定义 (12)6.1 个人信息 (13)6.2 学业信息 (16)6.3 管理信息 (17)6.4 关系信息 (20)6.5 安全信息 (21)6.6 偏好信息 (23)6.7 绩效信息 (25)6.8 作品集信息 (28)IICELTS-11 学习者模型规范1 概要CELTS-11学习者模型规范是一个关于学习者信息的数据交换规范,该规范的特点在于对学习者信息的逻辑划分。
该规范中,学习者信息被划分为八类:个人信息、学业信息、管理信息、关系信息、安全信息、偏好信息、绩效信息和作品集信息。
1.1 范围本规范指定学习者模型的语法和语义(或含义),刻画了学习者(学生或者知识工作者)的特性及其知识能力,涉及到学习过程记录、技巧、能力、学习模式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在多个粒度水平上表达,从粗略的摘要到最细微的层次。
本规范所依据的一些概念超出了本规范的定义范围。
以下内容超出本规范的范围:· 特定扩展. 本规范没有指定关于学习者的所有“人的信息”。
学习者个人信息仅是“人的信息”的一个有限子集。
本规范支持数据扩展机制,应用系统可以对本规范定义的数据进行扩展,但这些系统可能因此由“严格一致实现”变成“一致实现”;· 粒度. 本规范没有指定每个信息的数据粒度的大小。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课件.doc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远程教育标准(celts)的应用研究
实践 的角度 出发 .为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提 出了一种现实可行 习对象不仅包括 了网络教育资源 .还包 括了对网络教育资源必 的技 术 方 案 。 要 的描 述 信 息 、 织信 息 等 , 习 对 象 具 有 一 定 的 人 为 性 质 . 组 学 并 1 远 程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 可根据实际需要 动态改变 虽然学 习对 象和教育资源不是 同等 远 程 教 育 技 术标 准 可 以 为 不 同层 面 的 互 操 作 提 供 基 本 的准 的概 念 , 两 者 之 问 存 在 一 定 的 联 系 。 单 个 的 教 育 资 源 , 可 以 但 既 则和依 据 。 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更大范围的共 享与交流 , 基于此大 封装成一个学习对象 , 也可 以被多个学习对象所使用 : 多个教育 家 都认 识 到 只有 先 制 定 了统 一 的标 准 .才 能 最 终 解 决 网络 教 育 资 源 可 以共 同组 成一 个 学 习对 象 :经 组 合 后 的 多 个 不 同 的学 习 资 源 的 整 合 问题 。目前 , 际上 已有 不 少 国家 和 组 织正 致 力 于远 对 象 之 间 的可 能 出现 部 分 的包 含 重 叠 的关 系 。 国 程教育技术 标准的研究 .其 中包括 了对 网络教育资源方面 的规 学 习对 象 作 为 一 种 可 重 用 的 教 学 资 源 构 件 . 目前 正 在 日益 定。 这些标 准中影 响较大的有 : 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 助训 练委 受到教育技术学界的关注。 为了有效地使用学 习对象 , 关键 在于 员 会 ( I C 提 出的 计 算 机 教 学 管 理标 准 : 国 国 防 部 提 出 的可 遵 循 标 准 利 用 学 习对 象 元 数据 和 内 容 包 装 信 息 对 教 育 资源 进 行 AC ) 美 共 享 课 程 对 象 参 照模 型 (C R :M S O M)I S全 球 学 习联 合 公 司提 出 组 合 与 包 装 。 当大 量 的 学 习对 象元 数 据 以及 相 关 内容 按 照标 准 的 学 习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 洲 的 A I D E( 洲 远 程 教 育 多 媒 体 化包 装 后 . 们 才 能建 立 真 正 的 网 络 分 布 式 教 育 资源 应 用 系 统 , 欧 RA N 欧 我 制 作 与 销 售 网 联 盟 ) 国际 电气 和 电 子工 程 师 协会 学 习技 术 标 准 从 而有效地解决异构教育资源共享 的问题 。 ;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和体系框架研究Architecture and System of ChineseE-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张屹* 闫寒冰** 祝智庭***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E-mail:zhangyilyj@**E-mail:yhb1225@ ZTZHU@为了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必须重视我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本文介绍了CELTS体系架构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以及CELTS体系架构的开发过程。
详细分析了CELTS体系架构的五个细化层:学习者和环境交互、有关学习者的设计特征、系统构件、受益者的观点、可操作的构件和互操作性,并讨论了由七个要素构成的CELTS体系框架: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本地化标准、跟踪研究课题相关标准。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架构体系框架1 引言世界各国在发展网络化教育时深刻认识到,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地域广泛、技术复杂、文化多样等特点,使得大量的网上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系统也难以相互沟通。
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 和HTML)、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网上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此妨碍了网上教育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制订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用标准化方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性。
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
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二、欧洲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研究
欧洲在开发与网络教育相关标准方面也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980年代中后期,原欧
共体就在一个名为DALTA的大型工程中提出研究网络化的教育的联网技术标准和多语种
教育平台标准的研究内容。目前还在积极开展相关标准研究的组织和项目主要有:
欧洲远程教学创作与销售网联盟(ARIADNE:Allianceof Remote Instructional
概况做一比较全面介绍。
一、美国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研究
美国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起步最早,并且有几个标准进入了实用阶段。下
面介绍几个比较有影响的标准开发组织及其成果。
1.AICC- AGR
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AICC: 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早在
TS147 -对学生教育记录(成绩单)请求的响应
对于学生记录请求提供自动化响应
TS132 -人力资源信息
用于在教育代理之间传送人事记录数据
TS133 -教育机构记
用于在教育代理之间传送关于教育机构特性的信息
TS152 -政府统计信息
用于传送对于政府统计调查的响应信息.
此外,SPEEDE委员会还支持一批教育电子商务规范,主要包括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国际考察
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作者:祝智庭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电子邮件:ZTZHU@
[摘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是保障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的根本措施,因此国际上有不少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开展有关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标准化成果。我国的此类标准研究工作也已经开始起步。本文企图对国际国内有关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的研制工作做一全面考察,沿着四条主线进行介绍:首先介绍美国的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业标准,接着介绍欧洲正在进行的几个标准化研究项目,然后介绍若干国际组织的标准化开发行动,最后介绍我国正在研究中现代远程教育标准框架。[关键词]网络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学习资源共享,系统互操作,国际考察
CELTS-25CD1.0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CELTS-25 CD1.0标准本地化与例化应用规范Specification for Localization and Instantiation of e-Learning TechnologyStandards(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02-12-10目 次目次 (1)CELTS-25 标准本地化与例化应用规范 (2)1.概述 (2)1.1范畴: (2)1.2目的: (2)2.规范引用文件 (2)3.术语定义 (3)4.应用模型 (4)4.1文化因素 (4)4.2学科因素 (4)4.3行业因素 (5)4.4技术因素 (5)5.应用原则 (5)5.1基本原则 (5)5.1.1遵从上级标准 (5)5.1.2遵从统一术语表 (5)5.1.3提供规范化接口 (6)5.1.4实用合理 (6)5.2注意事项 (6)5.2.1语言 (6)5.2.2编码 (6)5.2.3宗教政治 (6)5.2.4地理 (6)5.2.5历史 (7)5.2.6行业 (7)5.2.7学科 (7)5.2.8技术 (7)5.2.9 其它 (7)CELTS-25 标准本地化与例化应用规范由于教育应用的特殊性,学习技术的实际应用涉及到了技术转移、文化扩散、政治影响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这种影响在技术标准的具体应用上也同样存在,总结而言主要可归结为标准的本地化与例化。
本规范为各种学习技术在本地化应用时,及技术平台、课程资源、学习者档案、教育服务等子标准在例化应用时所应做工作和注意事项提供原则上的参照规定和解释说明。
1.概述1.1范畴:标准化的过程是制定、推广、反馈、修订等一系列多重活动的总和,而本地化与例化意指标准原件在不同应用环境中依据实际需要进行实用性改制和推广应用的过程。
为使标准的制定做到合乎实际,行之有效,使标准所提供的巨大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利益,其必经之路是要实现标准的本地化推广与实例化应用,使其迎合满足不同用户在语种、文化、宗教、习俗、行业、技术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一、前言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三、已发布试用标准简介CELTS-1:系统架构与参考模型规范CELTS-2:术语规范C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CELTS-9:内容包装规范CELTS-10:练习/测试互操作规范CELTS-11 :学习者模型规范CELTS-13:学生身份标识规范CELTS-14:学力定义规范CELTS-17: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CELTS-31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一、前言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
世界各国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时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网络远程教育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虽然目前的网络技术已为教育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例如通过HTTP 和HTML )、学习活动的合作(例如通过各种通信工具)提供了基本技术条件,但是允许教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标准却没有很好地认定,因此妨碍了教学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
有鉴于此,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和组织致力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
在美国,有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AICC )最早提出的计算机管理教学标准;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可共享课程对象参照模型(SCORM );还有IMS 全球学习联合公司提出的学习系统技术规范。
在欧洲,有ARIADNE (欧洲远程教育多媒体制作与销售网联盟),PROMETEUS (促进欧洲社会教育和培训中使用多媒体工程),CEN/ISS (欧洲标准委员化/信息社会标准化系统)等组织进行多媒体和远程教学技术标准的研究、国际合作及本土化工作。
目前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LTCS )的主持下,若干个工作小组正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将形成IEEE1484 标准。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
标准化效果
• 系统的标准化 • 开发了大量标准化的资源和系统 • 系统集成实现了模块间数据上的互 操作 • 验证了标准化的效益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及其元数据的基本表示结构
作用:指导练习测试数据的设计,易于不同系统
进行数据交换
支持的CELTS标准
《内容包装CP规范》 CELTS-9:定义学习资
源(主要是课件)的打包格式
作用:规范学习内容进行交换时的数据格式,以
方便交换
支持的CELTS标准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31:定义
教育资源元数据的数据模型及其应用模式
CELTS体系
学习对象元数据(CELTS-3)
学 习 资 源 类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41)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
课程编列(CELTS-8)
内容包装(CELTS-9) 测试互操作(CELTS-10)
内容分级(CELTS-29)
CELTS体系
学习者模型(CELTS-11)
基本概念
• 学习对象 – Learning Object
– 学习对象定义为用于学习、教育或培训的数字或者 非数字的任何实体;通常指其以数字化形式的存在 – 粒度可大可小:一张图片,一段文本或者一门课程
基本概念
• 学习对象 的理解:
– – – – – – 有特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自包含 构成学习内容的基本单元 从重用的角度来界定学习对象
通用类 标题 语言 描述 关键字 范围 粒度
LOM简介
重要人物与思想 Important people and thoughts 中文 介绍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以及思想 思想|thought 重要人物|important people 教育类 计算机发明至今 较小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学力定义规范(CELTS-14/V1.0)( 试行规范)中国网络教育标准化委员会I目次1 概要 (1)1.1 范围 (1)1.2 目的 (1)2 引用 (1)3 缩写 (1)4 概念模型 (2)4.1 学力信息模型框架 (2)4.2 扩展信息 (2)5 基本数据类型 (3)6 学力信息定义 (4)6.1 学力内容信息 (4)6.2 学力认证信息 (9)7 附录 (13)7.1 附录A:实践指南 (13)IICELTS-14 学力定义规范1 概要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本规范定义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1.1 范围该模型主要定义了三种学力信息,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该模型中的数据元素。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学力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框架能满足学习技术系统对学力的基本要求。
●定义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学力信息模型,实现学力信息在学习技术系统间的交换。
●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学力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引用本规范主要借鉴 IEEE 1484.20“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4”与IMS “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1”。
具体资料可以参阅以下网址:IEEE: /wg20/index.htmlIMS: /specifications.html3 缩写下面是本规范中的英文缩写及其解释:·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MS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 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SPM smallest permitted maximum 最低峰值14 概念模型本节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本规范所依据的学力信息模型。
现代远程名词解释
"工业化"理论远程教育的工业化理论是在远程教育思想界有深远影响的一种理论学说.德国的彼得斯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该理论从宏观层次对特定阶段远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促使人们对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和产业进行了积极的反思.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指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不论其内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不论是延续或是取代学校和大学进行的初步教育以及在企业的学徒训练。
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
联想学习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
根据外部条件和实验研究方法不同,分三种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
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环境条件中那些变化着的动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造成脑内两个或多个中枢兴奋性的同时变化,从而形成脑内中枢的暂时联系。
因此3种学习模式统称联想式学习,包含外部动因间的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和脑内中枢间的联结(暂时联系)。
Blended Learning根据美国Learning circuits的解释,Blended learning被认为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Learning events that combine aspects of online and face-to-face instruction)。
从本质上来讲,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它是指在E-learning和企业培训中,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绩效方法,恰当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在线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
它的目标是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它的依据是企业和组织的学习绩效指标。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
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
(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
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
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以下部分介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已发布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 郑莉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内容目录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发展 标准体系介绍 标准化相关工作介绍
2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发展
2001年1月成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 委员会 2002年4月改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 标准委员会 2002年12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 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目前已建立五大类28个标准研制项目,其 中2004年提交第一批10个国家标准报批稿
3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
教育管理相关标准 指 导 性 标 准 本 地 化/ 行 业 化 规 范
教学资 源相关 标准
学习者 相关 标准
教学环境相关标准
4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指导类标准
通用规范 体系架构与参考模型规范 (CELTS-1,CD2.0) 术语规范 (CELTS-2,CD2.0) 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CELTS-4 CD2.0) 标准本地化与例化应用规范 (CELTS-25,CD1.0)
20
专用规范
LMS的JavaScript绑定规范 (CELTS-44,NP)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组谱规范
(CELTS-17)
描述了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涉 及的相关技术标准,提供规范化的标准引 用集。 目的:
针对学习系统可能所处的操作环境(比浏览器 平台、工作站平台等)提供几套不同的标准引 用集。
9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
规定了对学习对象的描述方法。 帮助学习者,教育者或自动化的软件等对 学习对象进行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 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概念数据模型,本标 准保证学习对象元数据的绑定之间有较高 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这样,不同绑定之 间的转换就会变得简单直接。
14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2)
提供了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数据模型。 在CELTS-3(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定义了一组面向基础 教育的教学资源元数据元素。 对希望在学校、企业、其他机构和个人的教学资 源中使用元数据的用户提供一套资源编目准则, 使读者能快速、有效地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及 门户网站中检索到所需的教学资源,广泛地实现 资源共享。
10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内容包装规范
(CELTS-9)
定义了学习内容之间进行互操作所需要的数据结 构以及如何对学习内容进行统一的包装。 经过包装后的学习内容可以做一个独立的单元进 行传输、复制、买卖和分发。 不同的包(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可以组合成有 完整语义的更大的单元,为课程的自动生成和个 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用户/系统无需关心如何组合这些学习内容,因为 通过采用统一的包装格式可以消除错误并增加互 操作性,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
规定了学生身份的注册标识符的语法特征和语义结构(要 求唯一,简单易记)。 目的:
能利用标识来读取和保存学生的相关记录。 使学生在不同系统中,可以通过身份标识对自己储存在不同地方 的记录进行适当的操作。 使学校等教育机构能简便地给学生签发唯一的学生身份标识。 使学校和供应商能通过分布式管理系统和分布式学生数据库为学 生提供学习所需的各种服务。 标识符应该方便记忆。不少常用的标识符并不能作为学生身份标 识。
7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CELTS-4 )
规定了将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信息模型做 XML编码绑定的方法。 指导标准制订者制订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 相应XML 绑定规范和实践指南。
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资源类
通用规范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CD2.0) 专用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41,CD1.6)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2,CD1.6) 简单课程编列规范 (CELTS-8,CD1.0) 内容包装规范 (CELTS-9,CD2.0) 测试互操作规范 (CELTS-10,CD2.0)
13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41)
以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LOM)为核心,并针对教育资 源的特性建立了分类数据元素。 是针对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对《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作 进一步扩展与本土化处理,还有资源的评价标准、资源库 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标准、资源数据互换格式标准、资源 开发的技术标准等,这些内容对是《学习对象元数据规 范》映射到具体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扩展。 规范了素材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LOM),提出 了管理这些素材的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所应具备的一 些基本功能。 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 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而不是规定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
21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管理系统标准
(CELTS-20)
定义了学习管理系统(LMS)的原则和术语 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实现学习管理系统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的指导方针:
如何管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 如何在一节课上课前后,在课与计算机教学系统 (CMI) 系统之间交流信息; 如何让原先在某种CMI 下运行的课程,在另外的CMI 系统下工作; 如何保存课堂数据。
11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简单课程编列规范 (CELTS-8)
定义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的标准描 述。 帮助设计者、开发者进行规范编排以及课 程设计。
12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测试互操作规范
(CELTS-10)
规定了问题(练习)数据和测试数据表示 的基本结构。 从根本上来讲,它是一类特殊的学习课 件。 通过该规范使练习和测试数据能够在不同 的学习管理系统和学习内容库之间进行交 换。
保证应用系统能获取学习者在学习经验和工作经历方面的信息; 使课件开发者能够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材; 为教育研究者提供规范化的数据; 为其他教育规范的发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系统的设计提供 工作基础; 为教育系统设计者提供系统的指导
17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生身份标识规范06.1
教育管理类
通用规范 网络课程评价规范 (CELTS-22,CD1.0) 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 (CELTS-24,WD1.0) 教育管理信息数据代码 (CELTS-30) 高等教育管理信息数据代码 (CELTS-33)
23
专用规范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 (CELTS-40,WD1.1)
15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者类
通用规范 学习者模型规范 (CELTS-11,CD2.0) 专用规范
学生身份标识规范 (CELTS-13,CD2.0)
学力定义 (CELTS-14,CD1.0)
16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者模型规范 (CELTS-11)
定义了学习者模型的语法和语义(即学习者的属性,包括 学习者的一些通用信息,知识能力和个人喜好等等)。 目的:
1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力定义 (CELTS-14)
定义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为学力的含义提供通用的理解,描述了不同层次 的学力所应该具有的表现。 目的:
学力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框架能满足学习技术系统 对学力的基本要求。 定义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学力信息模型,实现学力 信息在学习技术系统间的交换。 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学力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专用规范 系统架构接口规范 (CELTS-43,NP1.0)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体系架构与参考模型规范
(CELTS-1)
高层体系结构规范 概念框架,即
内容无关 教育学无关 平台无关 学 习 内 文化无关 容
多媒 体
学习者
行为
发送 定 位 器 知识库 知识库
交互情境
定位 器
评价 学 习 偏 好
19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环境类
通用规范 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组谱规范 (CELTS-17,CD2.0) 企业接口(CELTS-19,NP) 学习管理系统标准(CELTS-20,CD2.0) 数字版权保护(CELTS-31,NP1.0) 数字权利描述语言(CELTS-32,NP1.0) 协作学习(CELTS-16,NP) 工具/代理通信规范(CELTS-18,WD1.0) 虚拟实验(CELTS-26,NP 1.0) 自适应学习(CELTS-27,NP)
评估
内容索引 查询 指导者
(历史的/目标) 学习者信息 (新的)
学习者信 息(当前 的) 学习者记录 学习者记录
6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术语规范(CELTS-2)
提供CELTS标准中所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和符号的 说明,也提供术语的解释 帮助开发者、管理者和标准的读者理解标准中的 关键性概念 着重介绍那些对理解本标准具有重要作用的术 语,定义术语在标准中的用法 可能并不能提供CELTS标准涉及的所有词汇,不 能用于具体说明术语在CELTS标准之外的用处
25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标准的研究与推广活动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举办研讨与培训 吸收团体会员 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 参与ISO JTC1/SC36工作 网站宣传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