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语文上下两册带答案】

九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语文上下两册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上下两册及答案】班级:姓名:上册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二、现代诗背诵篇目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3.乡愁/余光中三、古文背诵篇目10.岳阳楼记/范仲淹11.醉翁亭记/欧阳修12.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行路难》李白1.《行路难》诗中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壮志难酬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2.《行路难》诗中用典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激荡变化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12 词四首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霹.雳(pī)蛾.眉(é)千骑.(jì)麾.下炙(huī)1.答案 C “擎”应读qínɡ。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C.燕然未勒.归无计(刻石记功)D.身不得,男儿列.(行列)2.答案 D 列:属类,范围。

3.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答案 B A.应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应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应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辛弃疾—南宋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秋瑾—清代末年4.答案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词人。

5.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统编版九下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统编版九下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文默写: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二、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古诗词赏析与默写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解析版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与理解性默写考点实训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全诗以白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风雪送友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一二句,“卷”和“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一个“即”字,表明这里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飞”字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

三四句,“忽如”写出了胡天的变幻无常,写出了雪之骤和雪之大。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想象奇特,以春景写冬景,意境壮美。

“将军”和“都护”两句巧用对偶,从侧面写出了边塞的苦寒。

“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奇寒,也勾勒了一幅奇异壮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空”描绘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处境的恶劣,写出了惜别与惆怅;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不舍的真挚感情。

【主题】作者在这首诗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鱼我所欲也》中孟子先类比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对论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C.《鱼我所欲也》一文善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句式上多用对偶、排比,富于文采和雄辩的气势。

D.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现在是和平年代,所以“舍生取义”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出使)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充)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D.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3.下列对《送东阳马生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时间为序,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刻苦勤奋的求学经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砚冰坚”“大雪深数尺”等属于环境描写,传神地表现出求学不易,衬托了作者的努力和勤奋。

C.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生。

D.文章将太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优越与作者求学时的艰辛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求学信念的坚定。

4.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对甲、乙两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江城子》的上阕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下阕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决心。

C.《水调歌头》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江城子》的上阕语言风格粗犷、豪放,下阕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5.对《满江红》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南安军、别云间、骊山怀古、咏喇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期末】

《南安军、别云间、骊山怀古、咏喇叭》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期末】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中考复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背景】公元1279年(帝昺祥兴二年),南宋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在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主题思想】表达诗人对民族危亡的深沉的忧患,以及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2、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3、《南安军》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末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南安军/文天祥二、别云间/夏完淳三、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四、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南安军》文天祥【原诗】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主题思想】表达诗人对民族危亡的深沉的忧患,以及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赏析】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部编版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全册共17首,带答案)教材目录:课内古诗词(9首)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8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课内诗词赏析选择题: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对范仲淹的《渔家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知识点整理及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知识点整理及练习(含答案)

九下《朝天子·咏喇叭》知识点整理及练习【诗歌】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一、文学常识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

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

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

二、问题探究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军愁”“民怕”甚至到了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你是怎么想的?不是。

“愁”的、“怕”的是借“喇叭,锁哪”开道,残害、鱼肉百姓的宦官。

2.这首散曲主要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借助“喇叭”“唢呐”巧妙地讽刺了哪一些人?讽刺了那些仗势欺人、强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腐败官吏。

3.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你能作简要分析吗?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和都是宦官,“曲儿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儿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水尽鹅飞”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4.文章末尾连用三个“吹”字起了什么作用?末尾连用三个“吹”字,不仅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来往官船乱如麻”的官船的喇叭声,写出了“吹”之声,“吹”之功用,“吹”之恶果,表达了对“吹”的憎恨,以诙谐的语调揭露出宦官鱼肉百姓的罪行。

5.请分析作者为什么选喇叭作为写作题材?“咏喇叭”的内容和表达主题是什么关系?因为喇叭能发高腔吓人,喇叭的特点是曲儿小,腔儿大,才小气粗,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这与宦官的本质相似。

本文运用了借物抒怀的表现手法,借咏喇叭来抒发对宦官制度和黑暗社会的痛恨。

6.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同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

表明上看,无一句不是在“咏”喇叭,实际上,无一句不是在写那些宦官,写那些宦官丑态,以及祸国殃民的罪行。

语文部编版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中考真题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九下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中考真题及答案

九下语文第三单元课后古诗词一、定风波(2016杭州中考)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802),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春天。

1.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2分)2.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评家所称道。

说说你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1.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二是风雨后都日旧迎。

2.作者在词中描绘了淡然面对风雨斜阳的情景,在叙事绘景中含蓄表明了面对人生高低起伏的际遇应泰然处之的人生道理,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

二、临江仙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描写往昔情景的用意是什么?(3分)2.请指出此诗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

(4分)参考答案:1.词的上片描绘了往昔一幅闲适的图景:大家曾在午桥豪饮,座中多是杰出的英雄。

月光随着长沟的水波静静东流。

在杏花的疏影里,词人与朋友们借着酒兴,畅谈理想,尽情游乐吹笛直到天明。

(2分)与下片如今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进而感慨抒怀。

(1分)2.①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之情。

②对时光飞逝,闲居湖州,功业未成的感慨之情。

③对二十年颠沛流离、知交零落,如今独登小阁的伤感之情。

④感慨古今兴衰变幻,看新晴,听渔唱,自我排解的旷达之情。

(答对其中的三点即给4分)【拓展】临江仙陈与义①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时所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渔家傲·秋思》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 古诗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古诗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3.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14.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1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7.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18.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统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

统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解析】B 无心理描写。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这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人的离去。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直接默写。

, 。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

,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理解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 。

(2)《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 。

(3)渲染了古代西北边地秋景悲凉奇异的句子是: , 。

(4)《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 。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直接默写。

,左牵黄,右擎苍。

, 。

,亲射虎,看孙郎。

鬓微霜,又何妨! , ?,西北望,射天狼。

2.理解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 。

,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直接默写。

,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

, 。

可怜白发生!2.理解默写。

(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

可怜白发生!”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四、《满江红》*秋瑾1.直接默写。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秋容如拭。

, 。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 。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理解默写。

(1)在《满江红》中,秋瑾抒发了因不得世人理解而遭受摧折的一句是: ? 。

(2)秋瑾的《满江红》中“”一句是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默写、赏析、练习题

(完整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默写、赏析、练习题

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默写语句⑴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⑵①化用王之焕《凉州词》中“一片孤城万仞山”和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②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⑶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⑷①表现守边将士既怀念家乡,又有崇高的责任感的句子:②揭示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既思念家乡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③表现守边将士坚持抗敌的英雄气概和浓重的思乡之情的句子:④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⑸①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语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炼字】“异"字统领全篇景物的特点。

概括地写出了秋季边塞和中原地区风光的不同,总领下面的写景内容.【衬托】“雁去无留意”衬托了边地的荒凉,暗示了戍边将士的悲凉心境。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景】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透露出严峻的军事形势;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动静结合】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化用“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九下02《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九下02《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字词解释:①老夫:作者自称。

②聊:姑且,暂且。

③黄:指黄犬。

④苍:指苍鹰。

⑤千骑:形容从骑之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⑥倾城:形容随观者很多。

⑦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

⑧尚:还。

⑨鬓微霜:鬓角稍白。

⑩会:终将。

⑪雕弓:饰以彩绘的弓。

⑿天狼:星名。

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内容描述:老夫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帽,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上千个骑马的人驰骋,如疾风席卷山冈。

为了报答倾城百姓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尽兴喝酒,我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鬓角稍白,这又有什么妨碍!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我终将使尽力气拉弓,把那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圆如满月,朝西北眺望,奋勇射杀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全诗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出猎场面的壮观,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上片描绘出猎的壮观场面,词人“狂态毕露”;下片抒怀,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全词气概豪迈,“狂”字贯穿全篇,气象恢宏。

主旨:通过上阕描写出列场面(狂),在下阕抒发报国情(典故)及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情感写作特色: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第一组题目:(1)【内容筛选】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这三个典故。

(1分)(2)【词语鉴赏】“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3分)第二组题目:(1)【内容筛选】“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词人的“狂”体现在外表、动作、神态、志向等方面,请任选一角度,从词中找出词人“狂”的表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2. 下列对《渔家傲·秋思》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

上片着重写景,围绕一个“秋”字,描写边塞阔大苍凉的景象,为下文抒情蓄势。

B.“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衡阳的大雁即飞向南方避寒,毫无留恋之意,更显边塞寒风萧瑟,满目苍凉。

C.“长烟落日”,使人联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四字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

而“孤城闭”隐隐地透露出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D.“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这种思乡情切和悲愤无奈使将军愁白了头发,令征夫默默垂泪。

3. 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渴望建立功业但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B.《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现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

C.《渔家傲·秋思》描绘边地奇异的秋景,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长烟落日孤城闭”,一个“闭”字隐隐透出当时军事态势的严重。

D.两首词都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壮志难酬的思想。

4. 下列对《满江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写京城的气候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诗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诗词四首——满江红·小住京华》同步训练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膏衫湿!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写出菊花盛开,秋色澄明,营造了静谧、欢乐的氛围。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末屑”,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C.下片开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组短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5)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词人平日虽真诚恳切,肝胆相照,但不为世俗了解,生活中常受折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A项“用秋日赏心悦目的美景衬托了自己悠然闲适的心情”理解有误,这里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表现喜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表现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怨幽之情。故选A。
A.“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作者用秋日赏心悦目的美景衬托了自己悠然闲适的心情。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明作者虽身为女子,却有比男子更刚烈的心志,更豪迈的气概。
C.“青衫湿”借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D.这首词上下两片在词义上紧密相连,相对于上片,下片的抒情意味更加浓烈。
【点睛】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显得更加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地不屑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九年下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精心编辑整理,可以下载后删除答案印刷使用。

目录: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词诵读——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六、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七、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八、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23.诗词曲五首九、十五从军征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十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十二、过零丁洋/文天祥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词诵读十四、南安军/文天祥十五、别云间/夏完淳十六、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十七、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1、下面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答案】1、C分析:“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飞往衡阳,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2、D分析: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错误,这首词表达的思乡,建功立业的情怀。

3、D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4、C分析:"长烟落日孤城闭"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由此看来,虽同是写“烟”“落日”,但前者是哀景,后者是状景。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 (宋)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2、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答案】1、分析: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应以“魏尚”自比。

2、分析:D、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3、分析:C、“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是绝对没有的,是苏东坡想都不不敢想的,那可是抄家灭族的罪名;除非是对别的王朝。

稍微对封建王朝有点了解的人都不会选错的。

好意提醒一下: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东坡差一丢丢就废了。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下列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2、对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乐杀敌的宝剑。

B.“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3、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答案】1、分析:B、“八百里”指牛。

2、分析:B、“八百里”是指牛。

3、分析:D、引用的典故有“八百里分麾下炙”和“马作的卢飞快”。

其余不是。

“八百里分麾下炙”:在晋朝,王顗有头犍牛,比一般的牛都要来得大,王顗十分喜欢这头牛,给他取名“八百里驳”,意思是像五色神牛一样健壮的牛,有次和王济比射箭输了,王济把牛心挖出来烤了吃.作者借用了这个典故说明军中分与的牛很珍贵,何其奢豪。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

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

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引用“的卢”马的典故,从侧面衬托出了战斗的激烈,人物的英勇无畏。

4、答: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5、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中秋节的述怀之作,题目中的“京华”指现在的北京。

B.“为篱下黄花开遍”中的“为篱下”化用陶潜“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C.“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对比手法,反映词人对冲破家庭牢笼的渴望。

D.“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展现了词人巾帼英雄的形象。

【答案】1、分析:C《满江红》是词牌名。

2、分析:C 运用了类比手法。

★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1、对苏轼的《定风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本首词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B.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仅描绘出雨骤风狂,而且又以“莫听”二字表达了对狂风骤雨的厌恶之情。

“何妨吟啸且徐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C.“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