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情况及典型例题1
(完整版)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一、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2(sin sin sin a b c R R A B C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变式:1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边化角公式) 2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角化边公式) 3::sin :sin :sin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4),,sin sin sin a A a A b B b B c C c C=== 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1)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2222222222cos 2cos 2cos a b c bc A b a c ac B c a b ab C =+-=+-=+-222222222cos 2cos 2cos 2b c a A bc a c b B ac a b c C ab+-=+-=+-= 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1)已知两边及夹角; (2)已知三边.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5.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1)高底⨯⨯=∆21ABC S ; (2)()111=sin sin sin 2224abc S ab C ac B bc A R ABC R===∆为外接圆半径 (两边夹一角); 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a b c b c a a c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sin sin (ABC A B a b A B ∆>⇔>⇔>在中,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3)在ABC ∆中,A B C π++=,所以 ①()sin sin A B C +=;②()cos cos A B C +=-; ③()tan tan A B C +=-;④sin cos ,22A B C +=⑤cos sin 22A B C += 7.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1)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文的叫俯角(如图①)(2)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 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高中数学_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与典型例题
WORD 格式整理版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00sin 20sin7630().sin sin40==≈a C c cm A②当0116≈B 时,180()180(40116)24=-+≈-+=C A B ,0sin 20sin2413().sin sin40==≈a C c cm A 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2.在∆ABC 中,sin cos A A +=22,AC =2,3=AB ,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情况及典型例题1.docx
实用标准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 C=90°,AB= c, AC= b , BC= a。
(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
(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 A= cos B=a, cos A=sin=b, tan A=a。
c bc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 A、 B、 C 为其内角, a、b、 c 分别表示 A、 B、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B+C=π。
(2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a b c2R (R为外接圆半径)sin A sin B sin C( 3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 =b2+2- 2bccosA;b2 = 2 +a2- 2cacosB;c2= 2 +b2-2abcos。
c c a C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ah a=11(1)S=bh b=ch c( h a、 h b、 h c分别表示 a、b、 c 上的高);22211bc sin A=1(2)S=ab sin C=ac sin B;222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1 )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第 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 )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 1、已知三边求三角 .第 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 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 中, A+B+C=π,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情况及典型例题1
实用标准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例1.(1)在∆ABC 中,已知032.0=A ,081.8=B ,42.9=a cm ,解三角形;(2)在∆ABC 中,已知20=a cm ,28=b cm ,040=A ,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01,边长精确到1cm )。
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0180()=-+C A B 000180(32.081.8)=-+066.2=;根据正弦定理, 0sin 42.9sin81.880.1()sin sin32.0==≈a B b cm A ; 根据正弦定理,0sin 42.9sin66.274.1().sin sin32.0==≈a C c cm A(2)根据正弦定理, 0sin 28sin40sin 0.8999.20==≈b A B a 因为00<B <0180,所以064≈B ,或0116.≈B①当064≈B 时,00000180()180(4064)76=-+≈-+=C A B ,sin 20sin7630().sin sin40==≈a C c cm A ②当0116≈B 时,180()180(40116)24=-+≈-+=C A B ,0sin 20sin2413().sin sin40==≈a C c cm A 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2.在∆ABC 中,sin cos A A +=22,AC =2,3=AB ,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00sin 20sin7630().sin sin40==≈a C c cm A②当0116≈B 时,180()180(40116)24=-+≈-+=C A B ,0sin 20sin2413().sin sin40==≈a C c cm A 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2.在∆ABC 中,sin cos A A +=22,AC =2,3=AB ,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解三角形知识要点及基础题型归纳整理
解三角形知识刚要一.公式与结论1.角与角关系:A +B +C = π;2.边与边关系:(1)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2)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3.正弦定理:正弦定理: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①角化边 C R c B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 ②边化角 R c C R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③C B A c b a sin :sin :sin ::=①已知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C 中,①B b A a cos cos =,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②B a A b cos cos =,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
4.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cos 2b c a A bc +-= 2222cos b a c ac B =+- 222cos 2a c b B ac +-= 2222cos c a b ab C =+- 222cos 2a b c C ab +-= 注意整体代入,如:21cos 222=⇒=-+B ac b c a(1)若C =90︒,则cos C = ,这时222c a b =+由此可知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2)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基本作用为: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就可以求出第三边;②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求出其它角五.三角形面积5.面积公式 1.B ac A b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 2. r c b a S ABC )(21++=∆,其中r 是三角形内切圆半径.注:由面积公式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6相关的结论:1.角的变换在△ABC 中,A+B+C=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 sinA/a = sinB/b = sinC/c = 2R (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变形:1) sinA/sinB/sinC = (a/b/c)/(2R),化边为角;2) a:b:c = = sinA/sinB,化角为边;3) a = 2RsinA,b = 2RsinB,c = 2RsinC,化边为角;4) sinA = a/2R,sinB = b/2R,sinC = c/2R,化角为边。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例:已知角B,C,a,求解:由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求出b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求解:由正弦定理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弦定理求出c边。
4.在△ABC中,已知锐角A,边b,则①a<bsinA时,B无解;②a=bsinA或a≥b时,B有一个解;③bsinA<a<b时,B有两个解。
二、三角形面积1.SΔABC = absinC = bcsinA = acsinB;2.SΔABC = (a+b+c)r,其中r是三角形内切圆半径;3.SΔABC = p(p-a)(p-b)(p-c),其中p=(a+b+c)/2;4.SΔABC = abc/4R,R为外接圆半径;5.SΔABC = 2R²sinAsinBsinC,R为外接圆半径。
三、余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2倍,即 a² = b² + c² -2bccosA,b² = a² + c² - 2accosB。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总结
解三角形的知识总结和题型归纳一、知识讲解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互余)(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主要类型有:(1)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已知三边求三角.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 中,A+B+C=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 in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ba。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2=b 2+c 2-2bccos A; b 2=c2+a 2-2c acos B ; c 2=a 2+b2-2ab c os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21bh b =21ch c (ha、h b 、h c 分别表示a、b 、c 上的高); (2)∆S =21ab s inC =21bc si nA =21ac s inB;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②当0116≈B 时,180()180(40116)24=-+≈-+=C A B ,0sin 20sin2413().sin sin40==≈a C c cm A 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2.在∆ABC 中,sin cos A A +=22,AC =2,3=AB ,求A tan 的值和∆ABC 的面积。
解三角形复习与练习
解三角形【Ⅰ】、解三角形知识点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2sin sin sin a b cR 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sin 2aRA =,sin 2b RB =,sin 2c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 4、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b c bc =+-A ,推论:222cos 2+-A =b c a bc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Ⅱ】、典型例题: 一、利用正弦定理解题1、在△ABC 中,由已知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 .b =20,A =45°,C =80° B .a =30,c =28,B =60° C .a =14,b =16,A =45°D .a =12,c =15,A =1202、301205,, 在中,已知,解三角形。
ABC A B b ∆===3、已知122tan ,tan ,ABC B C ∆==-面积为1,求ABC ∆的边长以及外接圆的面积。
二、利用余弦定理解题1、在ABC ∆中,若其面积222S =,则C ∠=_______。
2、边长为5,7,8的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是( ) A .090 B .0120 C .0135 D .01503、在ABC ∆中,32104,,cos ,.C A a c A b =+==求三、三角形形状的判定1、在△ABC 中,若)sin()()sin()(2222B A b a B A b a +-=-+,请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 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a 2-2ca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汇编
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1角的变换因为在△ ABC 中,A+B+C n ,所以 sin(A+B)=sinC ; cos(A+B)= — cosC ; tan(A+B)= — tanC 。
.AB C A B . C sin =cos —,cos-sin —;2 2 2 2(2)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6.求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 分析:分析题意,弄清已知和所求;(2) 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写出已知与所求,并画出示意图; (3) 求解:正确运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4) 检验:检验上述所求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二、典例解析 题型1正、余弦定理例 1. (1)在 ABC 中,已知 A = 32.0°, B=81.8°, a = 42.9cm,解三角形;(2)在ABC 中,已知a=20cm, b=28cm, A =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
解:(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180°-(A B) =180°-(32.0° 81.8°) =66.2° ;根据正弦定理,b ^衆^42;謗叫cm);(2)根据正弦定理,sinB=bsin A = 28s 2°4°l°.8999. a2°因为 0° V B V 180°,所以 B : 64°,或 B 116°.①当^64°时,C =180° -(A+ B)肚 180°-(40° +64°) = 76°,根据正弦定理,asinC csin A = 42.9sin66.2° 一 sin 32.0°:74.1(cm).②当B : 116°时,oooooasinC 20s in 24° C =180 (A B) <-180(40,116)=24 , c13(cm).sinAsi n40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 (2)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三角形面积例 2•在 ABC 中,si nA.cosA= 2 , AC = 2 , AB = 3,求 tan A 的值和 ABC 的面积。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课前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sinαsinβ3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sin22sin cos ααα=.22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sin 1ααααααα±=±+=±⇒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sin 2cos 1,2cos 2cos 122αααα=-=+ ⇒降幂公式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 ⑶22tan tan 21tan ααα=- 默写上述公式,检查上次的作业 课本上的!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2+=(A x c恒成立,所以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30A;︒B;=30︒S=ABC题型4 判断三角形形状5] 在【解析】把已知等式都化为角的等式或都化为边的等式。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
解三角形的必备知识和典型例题及详解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 a ,cos A =sin B =c b ,tan A =ba。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外接圆半径) (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ca cos B ;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 =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 (2)∆S =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 (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 (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
解三角形(总结+题+解析)
解三角形一.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 c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正弦定理的如下变形常在解题中用到1.(1) a=2RsinA(2) b=2RsinB(3) c=2RsinC2.(1) sinA=a/2R(2) sinB=b/2R(3) sinC=c/2R3.a :b :c=sinA :sinB:sinC适用类型(1)AAS(2)SSA二.余弦定理:1. a^2 = b^2 + c^2 - 2·b ·c ·cosA2. b^2 = a^2 + c^2 - 2·a ·c ·cosB3. c^2 = a^2 + b^2 - 2·a ·b ·cosC余弦定理的如下变形常在解题中用到1. cosC = (a^2 + b^2 - c^2) / (2·a ·b)2. cosB = (a^2 + c^2 - b^2) / (2·a ·c)3. cosA = (c^2 + b^2 - a^2) / (2·b ·c )适用类型1.SSA2.SAS3.SSS三.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面积公式S △ABC =21absinC=21bcsinA=21acsinB(常用类型: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判断解的个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有两种途径:(1)将已知的条件统一化成边的关系,用代数求和法求解(2)将已知的条件统一化成角的关系,用三角函数法求解三.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测量中相关的名称术语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以上时,在视线所在的垂直平面内,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叫做仰角。
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以下时,在视线所在的垂直平面内,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叫俯角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测距离的应用测高的应用(一)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例1已知在△ABC中,c=10,A=45°,C=30°,求a、b和B.∠B=180°-30°-45°=105°a=10sin45°/sin30°=10√2sin105°=sin(60+45)=√2/2(√3/2+1/2)=(√6+√2)/41/sin105=√6-√2b=10sin45°/sin105°=5√2(√6-√2)=10(√3-1)(二)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解三角形例2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3,b =√6,A=45°,求边长C由余弦定理,得b²+c²-2bccosA-a²=06+c²-2√3c-12=0c²-2√3c-6=0根据求根公式,得c=√3±3又c>0所以c=3+√3(三)已知两边及夹角,解三角形例3△ABC中,已知b=3,c=33,B=30°,求角A,角C和边a.解:由余弦定理得∴a2-9a+18=0,得a=3或6当a=3时,A=30°,∴C=120°当a=6时,由正弦定理∴A=90°∴C=60°。
解三角形题型分类讲解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分类讲解一、 知识点复习 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 2、正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已知a ,b 和A ,求B 时的解的情况:如果B A sin sin ≥,则B 有唯一解;如果1sin sin <<B A ,则B 有两解; 如果1sin =B ,则B 有唯一解;如果1sin >B ,则B 无解. 3、余弦定理及其推论 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2已知三边. 5、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1高底⨯⨯=∆21ABC S ; 2B ca A b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两边夹一角.6、三角形中常用结论1,,(a b c b c a a c b +>+>+>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sin sin (ABC A B a b A B ∆>⇔>⇔>在中,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3在△ABC 中,π=++C B A ,所以C B A sin )sin(=+;C B A cos )cos(-=+;C B A tan )tan(-=+.42sin 2cos ,2cos 2sin C B A C B A =+=+.二、典型例题题型1、计算问题边角互换例1、在ABC ∆中,若7:5:3sin :sin :sin =C B A ,则角C 的度数为 答案:=C 23π 例2、已知∆ABC 中,∠A 60=︒,3a =,则sin sin sin a b cA B C++++=.答案:2例3、在锐角△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asinB=b .求角A 的大小; 答案:π3题型2、三角形解的个数例1.在△ABC 中,已知b=40,c=20,C=60。
,则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A. 有一解 B. 两解 C. 无解 D.有解但个数不确定 例2.在ABC ∆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A 、7=a ,14=b ,︒=30A ; B 、25=b ,30=c ,︒=150C ; C 、4=b ,5=c ,︒=30B ;D 、6=a ,3=b ,︒=60B ;例3. 在△ABC 中,b sin A <a <b ,则此三角形有 A.一解B .两解C.无解D.不确定例4,在ABC ∆中,a=x, b=2, B=45°,若三角形ABC 有两个解,则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例5.在ABC ∆中有几个?则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45),0(3,a o A b =∠>==λλλ 题型3、判断三角形形状例1 在ABC ∆中,已知2222()sin()()sin()a b A B a b A B +⋅-=-⋅+,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答案: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例2 △ABC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为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例3. △ABC 中,a,b,c 分别为角A,B,C 的对边,若πsin π=πcos π=πcos π,则△ABC 为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例4. 在ABC ∆中,已知3b =2√3πsin π,且cos π=cos π,角A 是锐角,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例5. 在ABC ∆中,若sin π=2sin πcos π,且sin π2=sin π2+sin π2, 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点拨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一是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边与边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式分解等方法化简得到边与边关系式,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角化边二是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角与角之间三角函数的关系,通过三角恒等变形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内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边化角题型4、求范围或最值问题例1、在锐角ABC ∆中,BC=1,B=2A,则ππcos π的值等于______,AC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例2、在ABC ∆中,∠A 60=︒,BC=3,则ABC ∆的两边AC+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例3、在ABC ∆中,∠B 60=︒,AC=√3,,则AB+2BC 的最大值————————. 例4、在ABC ∆中,∠B 60=︒,AC=√3,则ABC ∆的周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例5、△ABC 中,a,b,c 分别为角A,B,C 的对边,且a cos π+12π=π. 1.求角A 的大小2若a=1,求三角形ABC 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 题型5、面积问题例1、ABC ∆的一个内角为0201,并且三边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 ∆的面积为 答案:15√3例2.设在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 b c ,且b=3,c=1, △ABC 的面积为2,求cosA 与a 的值;例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3a b c B π=,4cos ,35A b ==; Ⅰ求sin C 的值;Ⅱ求ABC ∆的面积.例4:C ∆AB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向量π⃗⃗⃗⃗ =(π,√3π)与π⃗⃗⃗⃗ =(cos π,sin π)平行. I 求A ;II 若7a =,2b =求C ∆AB 的面积例5.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满足 1求△ABC 的面积;2若c =1,求a 的值.例6.在锐角△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asinB=b .Ⅰ求角A 的大小;Ⅱ若a=6,b+c=8,求△ABC 的面积.例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cos (cos cos ).C a B+b A c =I 求C ;II 若c ABC △=求ABC △的周长. 题型六、边化角,角化边注意点:①换完第一步观察是否可以约分,能约分先约分②怎么区分边化角还是角化边呢 若两边都是正弦首先考虑角化边,若sin,cos 都存在时首先考虑边化角例1: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sinA=acosC . Ⅰ求角C 的大小;例2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3a =2b ,则错误!的值为_____________.例3 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c sin C -错误!a sin C =b sin B .1求B ;2若A =75°,b =2,求a ,c .例4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cos cos sin A B Ca b c+=. I 证明:sin sin sin A B C =;II 若22265b c a bc +-=,求tan B .例5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已知b +c =2a cos B. I 证明:A =2B ;II 若△ABC 的面积2=4a S ,求角A 的大小.例6ABC ∆的内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 I 若c b a ,,成等差数列,证明:()C A C A +=+sin 2sin sin ; II 若c b a ,,成等比数列,求B cos 的最小值. 题型七、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例1. 在△ABC 中,AC=6, cos π=45 ,π=π4 (1) 求AB 的长(2) 求cos (π−π6)的值变式练习. 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b sin 2π=πsin π 1,求角C2.若sin (π−π3)=35 ,求sin π的值2. 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tan π=2 ,tan π=3 1.求角A 的大小 2若c=3,求b 的长.题型八、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结合例1. 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ABC ∆的面积为S, 3ππ⃗⃗⃗⃗⃗⃗⃗⃗⃗ ππ⃗⃗⃗⃗⃗⃗⃗⃗⃗ =2π. 1求sin π的值 2若C=π4 ππ⃗⃗⃗⃗⃗⃗⃗⃗⃗ ππ⃗⃗⃗⃗⃗⃗⃗⃗⃗ =16 求b 的值变式练习1.在锐角ABC ∆中,向量m =(cos (π+π3),sin (π+π3)),π=(cos π,sin π),且π⊥π 1.求A-B 的值2.若cos π=35,ππ=8,求ππ的长2. 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m =(π−π,π+π),π=(π−π,π),且π∥π 1求B2若b =√13, cos (π+π6)=3√3926,求a.题型九、以平面图形为背景的解三角形问题例1.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a =b (sin π+cos π). 1.求∠ABC2若∠A=π2,D 为三角形ABC 外一点,DB=2, DC=1,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变式练习.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DA ⊥AB, DE=1, EC=√7, EA=2,∠ADC =2π3,且∠CBE, ∠BEC,∠BCE 成等差数列. 1求sin ∠πππ 2 求BE 的长4、如图,在梯形ABCD 中,已知A D∥BC,AD=1,BD=2√10,∠πππ=π4,tan ∠ADC=-2,求: 1CD 的长 2三角形BCD 的面积课时达标训练1、在锐角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1.设ππ⃗⃗⃗⃗⃗⃗⃗⃗⃗ ππ⃗⃗⃗⃗⃗⃗⃗⃗⃗ =ππ⃗⃗⃗⃗⃗⃗⃗⃗⃗ ππ⃗⃗⃗⃗⃗⃗⃗⃗⃗ ,求证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2.设向量S=(2sin π,−√3),π=(cos 2π ,cos π),且π∥π,sin π=13,求sin (π3−π)的值.2、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已知a>b,a=5,c=6,sin π=35. 1求b 和sin π的值 2求sin (2π+π4)的值3、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a =mb cos π,π为常数. 1若m=2,且cos π=√1010,求cos π的值;2若m=4,求tan (π−π)的最大值.4、如图,在梯形ABCD 中,已知A D∥BC,AD=1,BD=2√10,∠πππ=π4,tan ∠ADC=-2,求: 1CD 的长 2三角形BCD 的面积 5、已知函数fx=√32πππ2π−cos π−121求fx 的最小值,并写出取得最小值时自变量x 的取值集合;2设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c=√3,π(π)=0,若ππππ=2ππππ,求a,b 的值;6. 在锐角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已知2cosB=2c-b. 1若cosA+C=5√314,求cosC 的值;2若b=5,ππ⃗⃗⃗⃗⃗⃗⃗⃗⃗ ππ⃗⃗⃗⃗⃗⃗⃗⃗⃗ =−5,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3若O 是三角形ABC 外接圆的圆心,且cos πsin πππ⃗⃗⃗⃗⃗⃗⃗⃗⃗ +cos πsin πππ=πππ⃗⃗⃗⃗⃗⃗⃗⃗⃗ , 求π的值⃗⃗⃗⃗⃗⃗⃗⃗⃗⃗⃗⃗⃗⃗⃗⃗⃗⃗⃗⃗⃗⃗⃗⃗⃗⃗⃗⃗⃗⃗⃗⃗⃗⃗⃗⃗⃗⃗⃗⃗⃗⃗⃗⃗⃗⃗⃗⃗⃗⃗⃗⃗⃗⃗⃗⃗ .解三角形基础练习1、满足︒=45A ,6=c ,2=a 的ABC ∆的个数为m ,则m a 为 .2、已知35,5==b a ,︒=30A ,解三角形;3、在ABC ∆中,已知4=a cm ,x b =cm ,︒=60A ,如果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4>xB 、40≤<xC 、3384≤≤x D 、3384<<x 4、在ABC ∆中,若),(41222c b a S -+=则角=C . 5、设R 是ABC ∆外接圆的半径,且B b a C A R sin )2()sin (sin 222-=-,试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6、在ABC ∆中,D 为边BC 上一点,33=BD ,135sin =B ,53cos =∠ADC ,求AD . 7、在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为角C B A ,,的对边,若cos cos a Bb A=,试确定ABC ∆形状;8、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C B A ,,的对边,已知cos 2cos 2cos A C c aB b--=1求sin sin C A;2若1cos ,2,4B b ==求ABC ∆的面积;1、在ABC ∆中,若bc a c b c b a 3))((=-+++,且C B A cos sin 2sin =,则ABC ∆是A 、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2、ABC ∆中若面积S=)(41222c b a -+则角=C3、清源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顶有一铁塔AB ,在塔顶A 处测得山下水平面上一点C 的俯角为α,在塔底B 处测得点C 的俯角为β,若铁塔的高为h m ,则清源山的高度为 m ; A 、)sin(cos sin βαβα-hB 、)sin(sin cos βαβα-hC 、)sin(sin sin βαβα-hD 、)sin(cos cos βαβα-h4、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求当A 为何值时,cos 2cos 2B CA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5、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且满足sin cos c A a C = 1求角C 的大小2cos()4A B π-+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角B A ,的大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水平测试题一、选择题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错误!ac,则角B的值为或错误!或错误!2.已知锐角△ABC的面积为3错误!,BC=4,CA=3,则角C的大小为A.75° B.60° C.45°D.30°3.2010·上海高考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A∶sin B∶sin C=5∶11∶13,则△ABC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底边长的5倍,那么它的顶角的余弦值为5.2010·湖南高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c=错误!a,则A.a>b B.a<b C.a=b D.a与b大小不能确定二、填空题6.△ABC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已知a=错误!,b=3,C=30°,则A=7.2010·山东高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错误!,b=2,sin B+cos B=错误!,则角A的大小为________.8.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9.△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若a2-c2=2b,且sin B =4cos A sin C,求b.10.在△ABC中,已知a2+b2=c2+ab.1求角C的大小;2又若sin A sin B=错误!,判断△ABC的形状.11.2010·浙江高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设S为△ABC的面积,且S=错误!a2+b2-c2.1求角C的大小;2求sin A+sin B的最大值.12.2015高考新课标2,理17本题满分12分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面积是ADC∆面积的2倍.Ⅰ求sinsinBC∠∠;Ⅱ若1AD=,DC=求BD和AC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tanC。
例 1 • (1 )在 ABC 中,已知 A 32.00, B 81.80因为 00v B v 1800,所以 B 640,或 B 1160.c as nC 空啤 30(cm). sin A s in400②当B 1160时,点评:应用正弦定理时(1)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 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 题型2 :三角形面积2, AC 2 , AB 3,求tan A 的值和 ABC 的面积。
2(2 )在 ABC 中,已知 a 20 cm , b 28 cm ,40°,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 10,边长精确到 1cm ) o解:(1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 1800 (A B) 1800 (32.00 81.80)66.20 ;根据正弦定理,b asinB 42.9sin81.80si nA眾厂 80.1(cm);根据正弦定理,c 聲C丝9也彰 74.1(cm). sin32.0(2 )根据正弦定理,s"B 舸 A 28sin4°0a200.8999.,a 42.9 cm ,解三角形;①当 B 640时,C 1800 (A B) 1800 (40° 640) 760,C 1800(A B) 1800(400116。
)240, casinC si nA 呼 13(cm). sin 40(2)解法一:先解三角方程,求出角 A 的值。
例2 •在ABC 中, sin A cos Asi nA cos A j2cos(A 45 )-—, 21cos(A 45 )-.又 0 A 180 , A 45o 60o , A 105.°o o1 \/3Ltan A tan(4560 ) 一字2 J3,1 7342si nA sin105 sing5 60) sin4 5 co$60 cos45 si n60 ——-—.11 /2洽 nS ABCAC AB si nA 2 3近 46)。
22 44解法二:由sin A cos A 计算它的对偶关系式 si nA cos A 的值。
v 2—si nA cos A ——①22 1(si nA cos A)2 2 1 2sin Acos A— 2Q0o A 180o , si nA 0,cos A 0.1另解(si n2A —)223(s in A cos A)1 2 sin Acos A —,*'6_si nA cos A —②2$2 J6①+②得sin A --------------- 。
4①-②得 cosA<6。
4u 而丄 A si nA J 2 J 64c 匚从而 tan Al l 2 ~3。
cosA4v2 v 6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知识,着重数学考查运算能力,是 一道三角的基础试题。
两种解法比较起来,你认为哪一种解法比较简单呢? 题型3 :三角形中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例3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 A 、/B 、/C 的对边长,已知 a 、b 、c 成等比数列,且 a 2bsin Bc2= ac— bc,求/A 的大小及c分析:因给出的是 a 、b 、c 之间的等量关系,要求/ A ,需找/ A 与三边的关系,故可用余弦定理。
由b 2=ac 可变形为b^ = a ,再用正弦定理可求 bsinBc解法一:••• a 、b 、c 成等比数列,••• b 2=ac 。
又 a 2— c 2= ac - bc ,「.b 2+c 2 — a 2= bc 。
•••ZA=60 °。
/A=60 ° ,2bsin B b sin 60=si n60ac解法二:在△ ABC 中,1 1由面积公式得 一bc sin A = — ac sin B 。
2 2'/b 2=ac ,Z A =60 ° ,-bc sin A = b 2sin B 。
••bsinB =sin A 亠。
c2评述:解三角形时,找三边一角之间的关系常用余弦定理,找两边两角之间的关系常用正弦定理。
题型4 :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值。
的值。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 2c 2 cos A = ------------- a 2 _ be _ 12bc= 2bc = 2,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bsin A sin B = ---------- a ,v b 2=ac ,解:在△ABC 中,/DAC=30 ° ZADC=60 ° -z DAC=30, 所以 CD=AC=0.1又Z BCD=180 ° -60 ° -60 °60 ° ,故CB 是△CAD 底边AD 的中垂线,所以 BD=BA ,ACsi n603、2 v 6即 AB= sin 1520故B , D 的距离约为 0.33km 。
点评:解三角形等内容提到高中来学习,又近年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和对三角变换要求的降低, 对三角的综合考查将向三角形中问题伸展,但也不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刻理解其中 基本的数量关系即可过关。
三、思维总结1 •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1 )已知两角和一边(如 A 、B 、C ),由A +B +C = n 求C ,由正弦定理求 a 、b ;(2) 已知两边和夹角(如 a 、b 、c ),应用余弦定理求 c 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 角,然后利用A +B +C = n ,求另一角;(3)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 a 、b 、A ),应用正弦定理求 B,由A +B +C = n 求C ,再 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 c 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 已知三边 a 、b 、c ,应余弦定理求 A 、B ,再由A +B +C = n ,求角C 。
B 点和D 点的仰角分别为75° , 30°,于水面C 处测得B 点和D 点的仰角均为600,AC=0.1km 。
试探究图中B , D 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 D 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km ,1.414,2.449)ABAC在A ABC 中,sin BCA sin ABC因此, BD=0.33km 。
202 •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 ABC 中,b a cosC c cos A ,…3 .两内角与其正弦值:在△ ABC 中,A B sin A sin B ,…4 •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 何作图来帮助理解”。
三、课后跟踪训练1. (2010上海文数18.)若厶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A:sin B :sin C 5:11:1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属于中等题。
由正弦定理得c 2ibc 2、.3b , 2R 2R【温馨提示】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将边化为角运算或将角化为边运算。
3. (2010 湖北理数)3.在 ABC 中,a=15,b=10,A=60,则△ ABC(A),定是锐角三角形. (B ) —定是直角三角形.解析: ,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由 sin A:sin B :sin C5:11:13 及正弦定理得 a:b:c=5:11:13厶22 由余弦定理得cosc 511132 5 11, 所以角C 为钝角2. ( 2010 天津理数 7 )在厶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 ,若 a 2b 2、3bc ,sin C 2、3sin B ,则 A =((A) 300(B) 600(C ) 1200 (D ) 1500所以cosA=.2 2 2b +c -a 3bc 2 ■ 3bc . 32bc2bc2bc2,所以 A =30 0,贝 bosB =B L2 CD _1 333 3【答案】D4. (2010广东理数)11.已知a,b,c 分别是△ ABC 的三个内角 A,B,C 所对的边,若a=1,b= . 3 , A+C=2B, 贝U sinC= __ L一1 胚1解:由A +C =2 B 及A + B+ C =180 °知,=60 °由正弦定理知, ------------ ------ o ,即sin A —.由si nA sin 60 2a b 知,A B 60o ,则 A 30°,C 180o A B 180° 30° 60° 90°, sinC sin90° 1AC5 (2009湖南卷文)在锐角 ABC 中,BC 1,B 2A,则的值等于 _______ , AC 的取值范c°sA围为解析设 A, B 2 .由正弦定理得AC BC AC 4AC 2. sin 2sin ' 2c°s 1c°s 由锐角 ABC 得 0° 290°0°45°:又0°180° 390°30°60°,故30°45°_2c°s_32 2AC 2c°s ( 2, , 3).2 26.(2009全国卷i 理)在 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b 、c,已知a c 2b , 且 sin Ac°sC 3c°s Asin C,求 b【解析】根据正弦定理asin Ab 15sinB 可得 sin60°10而解得sinB持,又因为ba ,则 B A ,故B 为锐角,所以cos B.1 Sin 2 B兰,故D 正确.3分析::此题事实上比较简单,但考生反应不知从何入手•对已知条件(1)a 2 c 2 2b 左侧是二次的右侧是一次的,学生总感觉用余弦定理不好处理,而对已知条件(2)sin AcosC 3cosAs inC,过多的关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甚至有的学生还想用现在已经不再考的积化和差,导致找不到突破口而失分解法:在 ABC 中则Q sin AcosC 3cos Asin C,由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2 . 2 2 . 2 2 2abc 」 c a 有:ag 3 2ab解得b 4或b 0(舍).45710解(A 、B 为锐角,sinA y ,sinB 石2~ 2 5丁 310…cosA / sin A 5 asB X sin B 10SP,2bc(角化边)化简并整理得: 2(a 22. .2 2c ) b 又由已知a2 2c 2b 4b b 2.7 .在△ABC 中,已知 A 、B 、C成等差数列,求tan A tan C2 2tan A tan C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