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完整版)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 关系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1 1TT p V p V V T V V ⎪⎪⎭⎫⎝⎛∂∂-=⎪⎭⎫ ⎝⎛∂∂=κα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111 )/(11-=⋅=⋅=⎪⎭⎫⎝⎛∂∂=⎪⎭⎫ ⎝⎛∂∂=T TVV p nR V T p nRT V T V V p p V α 1211 )/(11-=⋅=⋅=⎪⎪⎭⎫ ⎝⎛∂∂-=⎪⎪⎭⎫ ⎝⎛∂∂-=p p V V pnRT V p p nRT V p V V T T T κ 1-2 气柜内有121.6kPa 、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mol RT pV n 623.1461815.300314.8300106.1213=⨯⨯⨯==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3153.144145.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n/v=(14618.623÷1441.153)=10.144小时1-3 0℃、101.325kPa 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

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714.015.273314.81016101325444--⋅=⨯⨯⨯=⋅=⋅=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

若改用充以25℃、13.33kPa 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先求容器的容积33)(0000.10010000.100000.250000.1252cm cm Vl O H ==-=ρ n=m/M=pV/RTmol g pV RTm M ⋅=⨯-⨯⨯==-31.301013330)0000.250163.25(15.298314.841-5 两个体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条件下的空气。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复习题】【1】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范围。

(1)min ln BB BS Rnx ∆=-∑;(2)12222111lnln ln ln P v p T V T S nR C nR C p T V T ∆=+=+; (3)dU TdS pdV =-; (4)G Vdp ∆=⎰(5),,S A G ∆∆∆作为判据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解】 (1)封闭体系平衡态,理想气体的等温混合,混合前后每种气体单独存在时的压力都相等,且等于混合后气体的总压力。

(2)非等温过程中熵的变化过程,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P 1、V 1、T 1)改变到状态A (P 2、V 2、T 2)时,可由两种可逆过程的加和而求得。

(3)均相单组分(或组成一定的多组分)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任何过程;或组成可变的多相多组分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可逆过程。

(4)非体积功为0,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体系的等温过程。

(5)S ∆:封闭体系的绝热过程,可判定过程的可逆与否; 隔离体系,可判定过程的自发与平衡。

A ∆: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等温等容过程,可判断过程的平衡与否; G ∆:封闭体系非体积功为0的等温等压过程,可判断过程的平衡与否;【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凡熵增加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3)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4)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Gibbs 自由能最小;(5)当某系统的热力学能和体积恒定时,S ∆<0的过程不可能发生;(6)某系统从始态经过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先在要在相同的始、终态之间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7)在一个绝热系统中,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过程,系统从状态1变到了状态2,不论用什么方法,系统再也回不到原来状态了;(8)理想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0U ∆=,系统所吸的热全部变成了功,这与Kelvin 的说法不符;(9)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Clausius 的说法不符; (10)p C 恒大于V C 。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3.1卡诺热机在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

求(1)热机效率;(2)当向环境作功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根据定义3.5高温热源温度,低温热源。

今有120 kJ的热直接从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龟此过程的。

解:将热源看作无限大,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3.6不同的热机中作于的高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间。

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时,两热源的总熵变。

(1)可逆热机效率。

(2)不可逆热机效率。

(3)不可逆热机效率。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因此,上面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3.7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

今有1 kg,10 ︒C的水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100 ︒C的水,求过程的。

(1)系统与100 ︒C的热源接触。

(2)系统先与55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3)系统先与40 ︒C,70 ︒C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100 ︒C的热源接触。

解:熵为状态函数,在三种情况下系统的熵变相同在过程中系统所得到的热为热源所放出的热,因此3.8已知氮(N, 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2(g)置于1000 K的热源中,将始态为300 K,100 kPa下1 mol的N2求下列过程(1)经恒压过程;(2)经恒容过程达到平衡态时的。

解:在恒压的情况下, g)看作理想气在恒容情况下,将氮(N2体将代替上面各式中的,即可求得所需各量3.9始态为,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经下列不同途径变化到,的末态。

求各步骤及途径的。

(1)恒温可逆膨胀;(2)先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100 kPa,再恒压加热至;(3)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100 kPa,再恒压加热至。

解:(1)对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 U = 0,因此(2)先计算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100 kPa,系统的温度T:(3)同理,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100 kPa时系统的温度T:根据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状态方程,各热力学量计算如下2.12 2 mol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 K,50 dm3,先恒容加热至400 K,再恒压加热至体积增大到100 dm3,求整个过程的。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一定的值,反之亦然。

(2)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3)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4)因为△U=Q v, △H =Q p,所以Q v,Q p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5)恒温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6)汽缸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做绝热膨胀,则△H= Q p=0。

(7)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8)系统从状态Ⅰ变化到状态Ⅱ,若△T=0,则Q=0,无热量交换。

(9)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H = Q p = 0。

(10)理想气体绝热变化过程中,W=△U,即W R=△U=C V△T,W IR=△U=C V△T,所以W R=W IR。

(11)有一个封闭系统,当始态和终态确定后;(a)若经历一个绝热过程,则功有定值;(b)若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则Q有定值(设不做非膨胀力);(c)若经历一个等温过程,则热力学能有定值;(d)若经历一个多方过程,则热和功的代数和有定值。

(12)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放热Q1,焓变为△H1,若安排成可逆电池,使终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放热Q2,焓变为△H2,则△H1=△H2。

【答】(1)正确,因为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单质函数,体系确定后,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就确定。

相反如果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确定后,体系的状态也就被惟一确定。

(2)正确,根据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当体系的某一状态函数改变了,则状态函数必定发生改变。

(3)不正确,因为状态改变后,有些状态函数不一定改变,例如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内能就不变。

(4)不正确,ΔH=Qp,只说明Qp 等于状态函数H的变化值ΔH,仅是数值上相等,并不意味着Qp 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

ΔH=Qp 只能说在恒压而不做非体积功的特定条件下,Qp 的数值等于体系状态函数H 的改变,而不能认为Qp 也是状态函数。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答案

习题解答第一章1. 1mol 理想气体依次经过下列过程:(1)恒容下从25℃升温至100℃,(2)绝热自由膨胀至二倍体积,(3)恒压下冷却至25℃。

试计算整个过程的Q 、W 、U ∆及H ∆。

解:将三个过程中Q 、U ∆及W 的变化值列表如下:过程 QU ∆ W(1) )(11,初末T T C m V - )(11,初末T T C m V -0 (2)(3) )(33,初末T T C m p - )(33,初末T T C m v - )(33初末V V p -则对整个过程:K 15.29831=末初T T = K 15.37331==初末T T Q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p=)初末33(T T nR -=[1×8.314×(-75)]J =-623.55JU ∆=)(11,初末-T T nC m v +0+)(33,初末-T T nC m v =0W =-)(33初末V V p -=-)初末33(T T nR - =-[1×8.314×(-75)]J =623.55J因为体系的温度没有改变,所以H ∆=02. 0.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400K 、101.325kPa ,经下列两途径到达相同的终态:(1) 恒温可逆膨胀到10dm 3,再恒容升温至610K ; (2) 绝热自由膨胀到6.56dm 3,再恒压加热至610K 。

分别求两途径的Q 、W 、U ∆及H ∆。

若只知始态和终态,能否求出两途径的U ∆及H ∆解:(1)始态体积1V =11/p nRT =(0.1×8.314×400/)dm 3=32.8dm 3 W =恒容恒温W W +=0ln12+V V nRT=(0.1×8.314×400×8.3210ln +0)J =370.7JU ∆=)(12,T T nC m V -=[)400610(314.8231.0-⨯⨯⨯]J =261.9J Q =U ∆+W =632.6J H ∆=)(12,T T nC m p -=[)400610(314.8251.0-⨯⨯⨯]=436.4J (2) Q =恒压绝热Q Q +=0+)(12,T T nC m p -=463.4J U ∆=恒压绝热U U ∆+∆=0+)(12,T T nC m V -=261.9J H ∆=恒压绝热H H ∆+∆=0+绝热Q =463.4J W =U ∆-Q =174.5J若只知始态和终态也可以求出两途径的U ∆及H ∆,因为H U 和是状态函数,其值只与体系的始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根据理想气体方程1.5两个容积均为V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结,泡内密封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的一个球加热到100 C,另一个球则维持0 C,忽略连接细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由题给条件知,(1)系统物质总量恒定;(2)两球中压力维持相同。

标准状态:因此,1.9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内,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取前后,H2及N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3)隔板抽取后,混合气体中H2及N2的分压立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解:(1)等温混合后即在上述条件下混合,系统的压力认为。

(2)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体积怎样定义?(3)根据分体积的定义对于分压1.11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气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

重复三次。

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解:分析:每次通氮气后至排气恢复至常压p,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不变。

设第一次充氮气前,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充氮气后,系统中氧的摩尔分数为,则,。

重复上面的过程,第n次充氮气后,系统的摩尔分数为,因此。

1.13 今有0 C,40.530 kPa的N2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van der Waals 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

实验值为。

解: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用van der Waals计算,查表得知,对于N2气(附录七),用MatLab fzero函数求得该方程的解为也可以用直接迭代法,,取初值,迭代十次结果1.16 25 C时饱和了水蒸气的湿乙炔气体(即该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力为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总压力为138.7 kPa,于恒定总压下冷却到10 C,使部分水蒸气凝结为水。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Compound -238.66 0 -379.07 -285.83 -726.51 0 -979.5 0
因此,由标准摩尔生成焓
由标准摩尔燃烧焓
2.37 已知25 °C甲酸甲脂(HCOOCH3, 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为 ,甲酸(HCOOH, l)、甲醇(CH3OH, l)、水 (H2O, l)及二氧化碳(CO2, 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分别 为 、 、 及 应用这些数据求25 °C时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解:显然要求出甲酸甲脂(HCOOCH3, 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2.14 容积为27 m3的绝热容器中有一小加热器件,器壁上有一小孔与 100 kPa的大气相通,以维持容器内空气的压力恒定。今利用加热器 件使器内的空气由0 °C加热至20 °C,问需供给容器内的空气多少 热量。已知空气的 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加热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均匀。 解:在该问题中,容器内的空气的压力恒定,但物质量随温度 而改变
-46.11
NO2(g) 33.18
90.25
HNO3(l) -174.10
-241.818
Fe2O3(s) -824.2
-285.830 CO(g) -110.525
(1) (2) (3)
2.35 应用附录中有关物资的热化学数据,计算 25 °C时反应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要求: (1) 应用25 °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数据; (2) 应用25 °C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数据。 解:查表知
可由
表出(Kirchhoff公式)
设甲烷的物质量为1 mol,则 最后得到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3.1 卡诺热机在 的高温热源和 的低温热源间工作。 求(1) 热机效率 ; (2) 当向环境作功 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 及 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

物理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电化学7-1.用铂电极电解CuCl 2溶液。

通过的电流为20 A ,经过15 min 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Cu ? (2) 在阳阴极上能析出多少体积的27℃, 100 kPa 下的Cl 2(g )? 解:(1) m Cu =201560635462.F ⨯⨯⨯=5.527 g n Cu =2015602F⨯⨯=0.09328mol(2) 2Cl n =2015602F⨯⨯=0.09328 mol2Cl V =00932830015100.R .⨯⨯=2.328 dm 37-2.用Pb (s )电极电解Pb (NO 3) 2溶液,已知溶液浓度为1g 水中含有Pb (NO 3)21.66×10-2g 。

通电一段时间,测得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 的银沉积。

阳极区溶液质量为62.50g ,其中含有Pb (NO 3) 21.151g ,计算Pb 2+的迁移数。

解: M [Pb (NO 3) 2]=331.2098考虑Pb 2+:n 迁=n 前-n 后+n e=3.0748×10-3-3.4751×10-3+7.6853×10-4 =3.6823×10-4 molt +(Pb2+)=4436823107685310..--⨯⨯=0.4791 考虑3NO -: n 迁=n 后-n 前=11513312098..-262501151166103312098(..)..--⨯⨯=4.0030×10-3molt -(3NO -)=4440030107658310..--⨯⨯=0.52097-3.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有0.078 g 的Ag 析出,阳极区溶液溶液质量为23.376g ,其中含AgNO 3 0.236 g 。

已知通电前溶液浓度为1kg 水中溶有7.39g 的AgNO 3。

物理化学课后解答

物理化学课后解答

思考题解答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在一给定的系统中,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2)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

(3) 相律适用于任何相平衡系统。

(4) 在相平衡系统中,如果每一相中的物种数不相等,则相律不成立。

解答:(1) 对。

(2) 错。

组份数等于1。

(3) 错。

在有电场、重力场、磁场或渗透质存在时,不适用,必须加以修正。

(4) 错。

由相律得出的结论与每一相中的物种数无关。

2.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数。

(1) 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 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3) 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 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5) 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答:(1) C = 1;Φ= 2;f = 1 – 2 + 2 = 1(2) C = 2;(∵S = 3;R = 1,∴C = 3-1 = 2);Φ= 3;f = 2 – 3 + 2 = 1(3) C = S-R-R' = 3-1-1=1(浓度限制条件,产物NH3(g):H2S(g) = 1:1);Φ= 2;f = 1(4) C = 3-1 = 2;Φ= 2;f = 2(5) C = 3;Φ= 2;f = C-Φ+ 1=3 – 2 + 1 = 2(凝聚相可以不考虑压力的影响)3. 证明:(1) 在一定温度下,某浓度的NaCl水溶液只有一个确定的蒸气压;(2) 在一定温度下,草酸钙分解为碳酸钙和一氧化碳时只能有一个确定的CO压力。

解答:(1) Φ= 2,浓度一定,C = 1,温度一定,则f = 1 – 2 + 1 = 0。

(2) Φ= 3,C = 2,当T一定时,f = 2 – 3 + 1 = 0。

4. Na2CO3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Na2CO3·H2O(s),Na2CO3·7H2O(s)和Na2CO3·10H2O(s)。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第六章相平衡6.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

(1)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3)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

(5)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

解:(1)C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2)C = 3 – 1 = 2, P = 3, F = C–P + 2 = 2 – 3 + 2 = 1.(3)C = 3 – 1 – 1 = 1, P = 2, F = C–P + 2 = 1 – 2 + 2 = 1.(4)C = 3 – 1 = 2, P = 2, F = C–P + 2 = 2 – 2 + 2 = 2.(5)C = 3, P = 2, F = C–P + 1 = 3 – 2 + 1 = 2.6.2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 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和。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 mol,在90 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求:(1)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Raoult定律,因此(2)系统代表点,根据杠杆原理6.3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如右图。

试用相律分析途中各点、线、面的相平衡关系及自由度。

解:单相区已标于图上。

二相线(F = 1):三相点(F = 0):图中虚线表示介稳态。

6.4已知甲苯、苯在90 ︒C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2 kPa和136.12 kPa。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取200.0 g甲苯和200.0 g苯置于带活塞的导热容器中,始态为一定压力下90 ︒C的液态混合物。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3) 反应(3) 2 SO2 g O2 g 2 SO3 g 与反应(1)互为逆反应。所以,
1
K p (3)
1 0.0344 Pa 1 K p (1)
K c (3)
1 285.7mol 1 dm 3 K c (1)
Q √5. 已知 Br 2 (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D f H m =30.91kJ·mol-1 ,标准摩尔生成 Gibbs 自由能
y 1.49 1 y
y=0.60 mol 因为 0.30-0.60<0, 所以铁已经完全反应。 故氢气为 0.30mol, 水蒸气为 0.70mol, FeO(s) 为 0.30mol 。 当与 0.8mol Fe 反应,生成的氢气为 0.60mol,水蒸气为 0.40mol,FeO 为 0.60mol,Fe 为 0.20mol。 √7. 1157K时,CO 2 和 5.62m mol的K 2 CO 3 ,11.10m mol的CaCO 3 共热,平衡时CO 2 的分压为 P ,凝聚相里有纯固体CaO和熔化的CaCO 3 ,K 2 CO 3 混合物,冷却后称重发现固相失去了相 当于 3.98mmolCO 2 的质量,求, (1)熔融物中CaCO 3 的摩尔分数。 (2)已知反应CaCO 3 (s)=CaO(s)+CO 2 (g)的平衡常数为 3.5,以纯CaCO 3 作为标准态,求 熔融物CaCO 3 中的活度。 解:① 已知凝聚相里有纯固体CaO(s)而没提到有K 2 O(s),说明在此温度下只有CaCO 3 (s)。 已知CaCO 3 (s)在纯态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K 2 =3.5 ② 当CaCO 3 反应在熔液中进行时,但温度相同且K 2 CO 3 没有参与反应,所以
√2.合成氨循环气压机第二缸内混合气组成如下(体积分数%) :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逆过程。设气体的
Cv,m

3 2
R
。试计算各个状态的压力
p
并填下表。
V/dm3•mol-1
44.8 C B
22.4 A
273
546
T/K
1
步骤
A B C
过程的名称
等容可逆 等温可逆 等压可逆
Q/J W/J △U/J
8.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始态为 2×101.325kPa、11.2dm3,经 pT = 常数的可逆过程(即过
(1) 298K 时的“平衡常数”; (2)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3) 反应热;
(4) 若反应开始时只有 A,pA,0=105Pa,求总压达 1.5×105Pa 时所需时间(可忽略逆反应)。
8.有一反应,其速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和一催化剂浓度。因催化剂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不变, 故表现为一级反应。某温度下,当催化剂浓度为 0.01 mol·dm-3 时,其速率常数为 5.8×10-6 s-1。 试问其真正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是多少?如果催化剂浓度为 0. 10 mol·dm-3,表现为一级反应
4. 固体 CO2 的饱和蒸汽压在 -103℃ 时等于 10.226kPa,在 -78.5℃ 时等于 101.325 kPa,求: (1)CO2 的升华热;(2)在 -90℃ 时 CO2 的饱和蒸汽压。
5. 设你体重为 50kg,穿一双冰鞋立于冰上,冰鞋面积为 2cm3,问温度需低于摄氏零下几 度,才使冰不熔化?已知冰的 ΔfusHm = 333.4kJ·kg-1,水的密度为 1000 kg·m3,冰的密度为 900kg·m3。
(2) 1mol 水在 100℃恒 温下于真 空容器中 全部蒸发 为蒸气, 而且蒸气 的压力恰 好为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课后答案完整版(第二版学生版)
等 压 摩 尔 热 容 ( 设 与 温 度 无 关 ) 分 别 为 Cm H 2,g =28.82J K 1 mol 1 ,
Cm O2, g =29.36J K 1 mol 1 , Cm H 2O,g =33.58J K 1 mol 1 。试计算: 298K 时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r H m (298 K) 和热力学能变化 rU m (298 K) ;( 2)498K 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ΔS
2mol ,500kPa,323K
2mol ,1000kPa,373K
dT=0
ΔS1
dp=0 ΔS2
2mol ,1000kPa,323K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即有: ΔU=ΔH=0 ,则有
QR=-W= nRTln V2 V1
nRTln p1 p2
ΔS1 = Q R = nRln p1 =2×8.314 ×ln 500 = -11.52 J K·-1
2. 在 300 K 时,有 10 mol 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 1000 kPa。计算在等温下,下列三个过程做膨胀 功:
(1)在 100 kPa 压力下体积胀大 1 dm3 ; (2)在 100 kPa 压力下,气体膨胀到压力也等于 100 kPa ;
(3)等温可逆膨胀到气体的压力等于 100 kPa 。
50
2)
nRT
V2
V3
50 100
1 mol 8.314 J mol 1 K 1 373 K 3101 J
说明作功与过程有关,系统与环境压差越小,膨胀次数越多,做的功也越大。
14. 在 373K 和 101.325kPa 时,有 1glH 2O 经( l)等温、等压可逆气化; ( 2)在恒温 373K 的真空箱 中突然气化,都变为同温、同压的 H 2O( g)。分别计算两个过程的 Q、 W、 ΔU 和 ΔH 的值。已知水的气 化热 2259J·g-1,可以忽略液态水的体积。 解:( 1)水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的蒸发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300)
+
0.263 × (5002 2
− 3002
)

84 ×10 −6 3
× (5003

300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J
= 37.6×103 J = 37.6 kJ
11. 将 101325 Pa 下的 100 g 气态氨在正常沸点 (-33.4℃) 凝结为 液体,计算 Q 、 W 、 ΔU 、 ΔH 。已知氨在正常沸点时的蒸发焓为 1368 J ⋅ g −1 ,气态氨可作为理想气体,液体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第 1 章 物质的 pVT 关系和热性质
习题解答
1. 两只容积相等的烧瓶装有氮气,烧瓶之间有细管相通。若两只
烧瓶都浸在 100℃的沸水中,瓶内气体的压力为 0.06MPa。若一只烧瓶
浸在 0℃的冰水混合物中,另一只仍然浸在沸水中,试求瓶内气体的压
力。
解:
n = n1 + n2 p1 ⋅ 2V = p2V + p2V
误差
=

(1699
− 1.044) 1673
− (1673 − 1.044

1.044)
=

26 1672
=
−1.6

(4) W = − p外[V (g) − V (l)] ≈ − p外V (g) = − pV (g) ≈ −nRT
8. 在 0℃和 101325 Pa 下,1mol H2O (s)熔化为 H2O (l),求此过程 中 的 功 。 已 知 在 此 条 件 下 冰 与 水 的 密 度 分 别 为 0.9175 g ⋅ cm−3 与
6. 1mol N2 在 0℃时体积为 70.3cm3,计算其压力,并与实验值 40.5 MPa 比较: (1) 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用范德华方程; (3) 用压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1、1.公式v2-v02=2ax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甲、乙两灯的两端电压相等,甲、乙两灯一定是并联[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甲乙电阻相同时,串联或并联电压都相等3、66.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单选题] *A.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线(正确答案)D.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落下4、36.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表明,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o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正确答案)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正确答案)D.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273KE: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o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5、59.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正确答案)B.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C.原子核带负电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6、7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你认为不能够完成的是()[单选题] *A.测量牛奶的密度B.鉴别金戒指的真伪C.鉴定铜球是否空心D.测一捆铜导线的长度(正确答案)7、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8、55.菜市场,有些卖肉的商贩在肉的上方点一盏红灯,发出红光,这些灯“有些特别”,光源内部是由一个个红、白小圆点组成的圆圈。

点这些灯目的是()[单选题] *A.醒目,引人注意B.杀菌消毒C.防止蚊虫叮咬D.使肉看起来新鲜(正确答案)9、9.在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能得出的结()[单选题] *A.a和c数量不相等B.b决定原子种类C.质量集中在c上D.a和c之间存在吸引的力(正确答案)10、40.寒冷冬天的早晨,思雨同学从家里到学校后,发现头发上有白花花的霜;进入教室后,过一会儿头发变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1-2 气柜内有、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3153.144145.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n/v=(÷)=小时1-3 0℃、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

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714.015.273314.81016101325444--⋅=⨯⨯⨯=⋅=⋅=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

若改用充以25℃、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先求容器的容积33)(0000.10010000.100000.250000.1252cm cm Vl O H ==-=ρ n=m/M=pV/RT1-5 两个体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条件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管中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方法一:在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下,气体的量不变。

并且设玻璃泡的体积不随温度而变化,则始态为)/(2,2,1i i i i RT V p n n n =+=终态(f )时 ⎪⎪⎭⎫⎝⎛+=⎪⎪⎭⎫ ⎝⎛+=+=ff f f f ff f f f T T T T R V p T V T V R p n n n,2,1,1,2,2,1,2,1 1-6 0℃时氯甲烷(CH 3Cl )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

试作ρ/p —p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将数据处理如下:P/kPa(ρ/p)/(g ·dm -3·kPa )作(ρ/p)对p 图当p →0时,(ρ/p)=,则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今有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真空的200 cm 3容器中,直至压力达,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试求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解:设A 为乙烷,B 为丁烷。

B A B B A A y y mol g M y M y n m M 123.580694.30 867.46008315.03897.01+=⋅==+==- (1) 1=+B A y y (2)联立方程(1)与(2)求解得401.0,599.0==B By y1-8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中,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克视为理想气体。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去前后,H 2及N 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3)隔板抽去后,混合气体中H 2及N 2的分压力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 解:(1)抽隔板前两侧压力均为p ,温度均为T 。

p dmRT n p dmRT n p N N H H ====33132222 (1)得:223N H n n =而抽去隔板后,体积为4dm 3,温度为,所以压力为3331444)3(2222dmRT n dm RT n dm RT n n V nRT p N N N N ==+==(2) 比较式(1)、(2),可见抽去隔板后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仍为p 。

(2)抽隔板前,H 2的摩尔体积为p RT V H m /2,=,N 2的摩尔体积p RT V N m /2,=抽去隔板后所以有 p RT V H m /2,=,p RT V N m /2,=可见,隔板抽去前后,H 2及N 2的摩尔体积相同。

(3)41,433322222==+=N N N N H y n n n y 所以有 1:341:43:22==p p p p N H1-9 氯乙烯、氯化氢及乙烯构成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别为、和。

于恒定压力条件下,用水吸收掉其中的氯化氢,所得混合气体中增加了分压力为 kPa 的水蒸气。

试求洗涤后的混合气体中C 2H 3Cl 及C 2H 4的分压力。

解:洗涤后的总压为,所以有kPa p p H C Cl H C 655.98670.2325.1014232=-=+ (1)02.0/89.0///423242324232===H C Cl H C H C Cl H C H C Cl H C n n y y p p (2)联立式(1)与式(2)求解得1-10 室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

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

这种步骤共重复三次。

求釜内最后排气至年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

设空气中氧、氮摩尔分数之比为1∶4。

解: 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的压力为p 常,氧的分压为 每次通氮直到4倍于空气的压力,即总压为p=4p 常,第一次置换后釜内氧气的摩尔分数及分压为 第二次置换后釜内氧气的摩尔分数及分压为 所以第三次置换后釜内氧气的摩尔分数1-11 25℃时饱和了水蒸汽的乙炔气体(即该混合气体中水蒸汽分压力为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总压力为,于恒定总压下泠却到10℃,使部分水蒸气凝结成水。

试求每摩尔干乙炔气在该泠却过程中凝结出水的物质的量。

已知25℃及1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和。

解:p y p B B =,故有)/(///B B A B A B A B p p p n n y y p p -===所以,每摩尔干乙炔气含有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 进口处:)(02339.017.37.13817.3222222mol p p n n H C O H H C O H =-=⎪⎪⎭⎫⎝⎛=⎪⎪⎭⎫⎝⎛进进 出口处:)(008947.01237.138123222222mol p p n n H C O H H C O H =-=⎪⎪⎭⎫⎝⎛=⎪⎪⎭⎫⎝⎛出出 每摩尔干乙炔气在该泠却过程中凝结出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mol )1-12 有某温度下的2dm 3湿空气,其压力为,相对湿度为60%。

设空气中O 2和N 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和,求水蒸气、O 2和N 2的分体积。

已知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相对湿度即该温度下水蒸气分压与水的饱和蒸气压之比)。

解:水蒸气分压=水的饱和蒸气压×=×= kPa O 2分压=( )×= N 2分压=( )×=1-13 一密闭刚性容器中充满了空气,并有少量的水,当容器于300K 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器内压力为。

若把该容器移至的沸水中,试求容器中达到新的平衡时应有的压力。

设容器中始终有水存在,且可忽略水的体积变化。

300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解:300K 时容器中空气的分压为 kPa kPa kPa p 758.97567.3325.101=-='空 时容器中空气的分压为时容器中水的分压为 =O H p 2所以时容器内的总压为p=空p +=O H p 2+=(kPa )1-14 CO 2气体在40℃时的摩尔体积为·mol -1。

设CO 2为范德华气体,试求其压力,并与实验值作比较。

解:查表附录七得CO 2气体的范德华常数为 a=·m 6·mol -2;b=×10-4m 3·mol -1相对误差E=今有0℃、40530kPa 的氮气体,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范德华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

其实验值为·mol -1。

解: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如下: 将范德华方程整理成0/)/()/(23=-++-p ab V p a V p RT b V m m m (a)查附录七,得a=×10-1Pa ·m 6·mol -2,b=×10-4m 3·mol -1这些数据代入式(a ),可整理得 解此三次方程得 V m = cm 3·mol -11-16 函数1/(1-x )在-1<x <1区间内可用下述幂级数表示:1/(1-x )=1+x+x 2+x 3+…先将范德华方程整理成再用述幂级数展开式来求证范德华气体的第二、第三维里系数分别为B (T )=b-a (RT ) C=(T )=b 2解:1/(1-b/ V m )=1+ b/ V m +(b/ V m )2+… 将上式取前三项代入范德华方程得根据左边压力相等,右边对应项也相等,得 B (T )=b – a/(RT ) C (T )=b 2*1-17 试由波义尔温度T B 的定义式,试证范德华气体的T B 可表示为T B =a/(bR )式中a 、b 为范德华常数。

解:先将范德华方程整理成22)(V an nb V nRT p --= 将上式两边同乘以V 得 Van nb V nRTV pV 2)(--= 求导数当p →0时0]/)([=∂∂T p pV ,于是有 0)(2222=--nb V RTbn V an当p →0时V →∞,(V-nb )2≈V 2,所以有 T B = a/(bR )1-18 把25℃的氧气充入40dm 3的氧气钢瓶中,压力达×102kPa 。

试用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求解钢瓶中氧气的质量。

解:氧气的临界参数为 T C = p C =5043kPa 氧气的相对温度和相对压力 由压缩因子图查出:Z=钢瓶中氧气的质量 kg kg nM m O O 02.1110999.313.344322=⨯⨯==-1-19 1-201-21 在300k 时40dm 3钢瓶中贮存乙烯的压力为×102kPa 。

欲从中提用300K 、的乙烯气体12m 3,试用压缩因子图求解钢瓶中剩余乙烯气体的压力。

解:乙烯的临界参数为 T C = p C =5039kPa 乙烯的相对温度和相对压力 由压缩因子图查出:Z=因为提出后的气体为低压,所提用气体的物质的量,可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如下: 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 n 1=n-n 提=剩余气体的压力 剩余气体的对比压力上式说明剩余气体的对比压力与压缩因子成直线关系。

另一方面,T r =。

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只有在压缩因子图上作出144.0Z p r =的直线,并使该直线与T r =的等温线相交,此交点相当于剩余气体的对比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