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丰富而复杂的政治历史,这其中既有辉煌灿烂的时期,也有混乱动荡的时刻。
通过对中国历代政治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以下是我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一些读书笔记。
一、秦朝政治的得失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它的政治体制和行政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政治体制的过于集权和专制性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中央集权使得各地方贵族的权力受到压制,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其次,秦朝的中央集权使得政府机构庞大繁琐,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政府运转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应该借鉴秦朝政治的教训,避免权力过于集中,要兼顾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实现权力的平衡。
二、唐朝政治的得失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和强盛的时期,它有着先进的行政体制和制度。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广泛选拔,政府机构高效运作。
然而,唐朝政治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唐朝政府过分依赖外族势力,导致难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其次,唐朝政府对地方权力过度干预,导致地方贵族的反抗和削弱。
所以,在现代中国,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对外族势力过度依赖,并保持地方的自治权。
三、明朝政治的得失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
明朝实行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参与政治,起到一定的社会调节作用。
然而,明朝政治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明朝政府对儒家思想的过分追求和依赖,导致了政府的僵化和保守,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明朝政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从明朝政治的得失中吸取教训,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四、清朝政治的得失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政治体制相对复杂。
清朝在政府组织、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方面有着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清朝政府过于依赖内廷的宦官和太监,导致政府的腐败和倒行逆施。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1)第二讲唐代一、唐代政府组织(一)汉唐相权之比较汉和唐,是历史上最能代表中国的两个朝代。
政府与皇室的划分,自汉以来,就王室而论,皇位世袭法,永远无何大变动,仅朝代更换,刘家换了李家而已;但就政府来说,其间变化则很大。
政府中最重要者为“相权”,相权变动,一切制度也随之变动。
1、汉代相权宰相采用领袖制,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
汉朝虽只有一个宰相,但遇政府有大政事,亦常召开由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参加的会议。
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因此也可以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
2、唐代相权宰相采用委员制,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由许多人共同负责。
由于相权划分成几个机关,这几个机关便须通过常川会议(即经常开会之意),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
宰相的职权被分成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
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1)中书省首长为中书令。
(2)门下省主管长官为侍中。
(3)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
唐代官阶为九品,第一二品官,均以处元老,不负实际行政责任;三品以下,始为实际责任官吏。
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皆为三品官。
3、三省之来历(1)三省之长官原为内廷之官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
中书依官名论,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
侍中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故从官职名称而言,这三个官,原先都是内廷官。
(2)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
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时,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政府的执政官。
宰相职权,本该领导政府,统治全国,东汉后,宰相此项职权被皇帝夺去,宰相失职了。
皇帝让其私属,像中书、门下、尚书之类来代行政府宰相职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到了唐代,皇帝才正式把以前宰相的职权,分配给了三省。
换言之,也是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新交还政府。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2)三、唐代经济制度(一)唐代的租庸调制唐代的田赋制度称为“租”“庸”“调”。
1、租(1)唐代实行的是一种均田制度,承北魏而来。
政府配给人民以耕种的田地,年老仍缴还政府。
在其授田期间,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
在唐代,租额仅为四十税一,较之汉代三十取一,更为优减。
(2)唐代均田制与古代井田制不同之处在于:井田分属于封建贵族,而均田则全属中央政府,即国家。
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则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
2、庸即是役,乃人民对国家之义务劳役。
唐制每人每年服役二十天,较之汉代每人每年服役三十天又减轻了。
3、调是一种土产贡输。
各地人民须以其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大体上只是征收丝织物和麻织物。
4、租庸调制之用意(1)孟子书里即有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力役之征三项目。
租即是粟米之征,庸是力役之征,调是布帛之征。
(2)中国是农业国家,人民经济主要仰赖土地。
政府实行均田制,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耕种田地的自然是壮丁,农忙余暇时,为国家义务服役;有丁有田,自然有家,农业社会里的家庭工业,最要的是织丝织麻,国家征收他一部分的赢余,也不为病。
唐代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
租庸调制的最高用意,为民制产。
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
唐代租庸调制大体比汉代定额更轻,说得上是一种轻徭薄赋的制度。
这是唐制较胜于汉制之所在。
(二)唐代账籍制度1、账籍制度保障租庸调制推行均田制是从北魏至初唐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时间维持得并不久,而且推行也并不彻底。
这是因为北朝乃及初唐,全国各地还分布着大门第豪族,他们拥有大量土地。
即使是不彻底的均田制度,推行了一时期,便完全破坏了。
依照历史来讲,租庸调制之所以能推行,全靠账籍之整顿。
2、账籍制度(1)唐初人口册是极完密的。
自小孩出生,到他成丁,以至老死,都登载上。
(2)当时的户口册就叫籍,全国户口按照经济情况分列九等。
唐朝衰亡知识点总结
唐朝衰亡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因素1. 内乱频发:唐朝后期内乱频发,导致朝政不稳。
如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严重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2. 藩镇割据: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严重,地方豪强相继建立起来,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剧了唐朝政治的混乱。
3. 宦官专权:唐朝后期宦官专权,频繁更迭皇帝,导致政治腐败,朝政混乱,国力衰退。
4. 民族政策失误:唐朝对外民族政策在后期失误丛生,如与吐谷浑和回纥的战争以及民族民变,严重消耗国家的实力。
5. 地方豪强:地方豪强的兴起加剧了唐朝的衰落。
地方豪强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经济因素1. 赋税重压:唐朝后期赋税加重,使农民负担沉重,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国家经济逐渐困难。
2. 通货膨胀:唐朝后期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 商业萧条:唐朝后期商业萧条,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国家财政困难,国力逐渐衰退。
4. 农业危机:唐朝后期农业危机丛生,加剧了国家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国家的经济失衡。
5. 工匠流失:唐朝后期工匠流失严重,技术水平下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三、社会因素1. 人口减少:唐朝后期由于战乱频发,人口大量减少,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
2. 社会动荡:唐朝后期社会动荡频繁,民变丛生,社会秩序严重受到破坏。
3. 宗教影响:唐朝后期佛教的盛行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军事因素1. 军队削弱:唐朝后期军队削弱,士兵士气低落,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2. 边疆失守:唐朝后期边疆频繁失守,如回纥入侵、安史之乱等,严重损害了唐朝的国防利益。
五、外部因素1. 外族入侵:唐朝后期受到外族入侵,如回纥和吐蕃的入侵,严重损害了唐朝的国家利益。
2. 对外战争:唐朝后期频繁的对外战争加剧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导致国家财政困难。
六、文化因素1. 文化逐渐衰落:唐朝后期文化逐渐衰落,士人精神疲惫,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读书笔记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
读书笔记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第一部分讲唐代政府组织。
第一,唐代相较于汉代,皇帝与政府之间关系并无多大变化。
变的主要是中央政府的组织制度,即由原来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变为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原来政府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同样的权利由原来的宰相一人掌握,现在变为几人共掌宰相职权。
第二,唐代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唐代地方分州县,汉则为郡县。
唐之州县较汉之郡县小,同时地方长官的权力也较汉代小,汉代地方长官能征辟属吏,而唐则不能,汉之郡守与中央九卿品秩相同,唐之州刺史则低,汉之地方官升迁流转较易,唐则难。
及至唐代中央之集权高于汉代,中央已经侵夺地方施政职权,中央还派出人员去地方,致使地方层级增加,地方长官地位愈卑。
因此造成后期地方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反过来致使中央积弱。
第二部分讲唐代之考试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几经演变,由汉之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唐时已成科举考试之制。
这个考试制度的变化也可看出整个历史发展中统治阶级的变化。
从最初的少数读书人中选择,而最初的少数人也很好的利用其知识资本成为高门世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人越来越多,哪些门第阀阅已经不能与力量逐渐壮大的广大寒门读书人相抗衡了,这些寒门学子也需要修齐治平,不甘于处于被统治者阶级了,他们已经成为了新生的政治力量,至唐已经可以撇开世族独掌政治了,而皇权也需要这股力量来打破平衡,所以掌控了几百年上千年政治的门阀世家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三部分讲唐代之赋税制度。
唐代的赋税制度即租庸调制和两税制。
唐初是租佣调制,而租佣调制则来源于均田制,这是南北朝出现的制度,或许可以追溯到曹操的屯田制。
均田制的思想就是人有其田,田的所有权是政府,这一制度的存在保证了最下层的民众能够有饭吃,为民置产,当然最初也许不是这个意思,可能是增加政府收入,因为那时的世家豪族占有大量的土地人口,交的税却很少。
但是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土地才是最本质的资本,不管是谁,都希望自己的土地多多的,所以统治阶级本身便不允许所以土地成为国家的,只有土地私有才能安心。
唐朝的藩镇割据与政治动荡
唐朝的藩镇割据与政治动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以其开放、繁荣、文化盛世而闻名于世。
但是,在唐朝的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和政治动荡的情况,对唐朝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唐朝政权的失效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瓦解。
一、藩镇割据:政治分裂的表现藩镇割据是指唐朝晚期,外官擅权,地方军阀和节度使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而自行割据,不再听从中央政府的调度和指挥,掌握着自己的地方政权和军队。
这些藩镇割据的军队常常是聚集在地方上的,像是一些大领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地理优势和军事能力,自己组织、招募、留置士兵、占领城池,成为一个割据的政权。
藩镇割据给唐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方面,这些藩镇割据使得唐朝失去了对整个国家治理的掌控力,社会秩序大乱。
另一方面,藩镇割据也使得一些军阀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兵力和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摇摆了唐朝国家体系的权力均衡。
二、政治动荡:治理体系失灵的表现唐朝的治理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军队三个层次。
但是,由于政权逐渐衰落,随之而来的是地方政治势力的剧烈崛起和并行不悖的军事割据现象。
这样的局面严重摧残了唐朝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在唐朝晚期,由于中央政府腐败,执行的命令效力降低,地方政府权力扩大,特别是一些节度使成为汉地军队的领袖、逐渐增强了掌权的能力,他们的军队也迅速壮大,成为区域性的政治实力。
这样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分裂,导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状况。
三、政权失效:治理危机的根本原因唐朝的藩镇割据和政治动荡是唐朝中央政府失去掌控力和治理能力的表现。
中央政府在唐朝末年已不具备强有力的统治能力,甚至失去了军队的控制。
造成这种情况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以及官僚机构的腐败。
官僚机构的腐败是唐朝政权失效的直接原因之一。
由于大量官僚渐渐腐败,内外交困的唐朝政权逐渐降低了自己的权威,人民群众和各个势力也失去了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导致唐朝人民以及地方领导人逐渐增加对于唐朝中央政府的不信任和反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政治评价顺序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评价顺序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钱穆的政治评价顺序并非按照朝代的时间顺序,而是根据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变迁来进行排列的。
以下是根据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分析,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的一个大致排序:1. 汉代:钱穆认为汉代的政府组织、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都有其特色和优势,如汉代的选官制度重视人才,经济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但汉制也存在问题,如皇权过于集中,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内乱。
2. 唐代:唐代的政治制度在政府组织、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和兵役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创新。
如废弃三公九卿,采用三师三省六部一台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但唐代也面临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等问题。
3. 宋代:宋代的政治制度在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和兵役制度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如政府机构的改革,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但宋代也存在问题,如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
4. 明代:明代的政治制度在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和兵役制度等方面有新的特点和变化。
如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实行了海禁政策。
但明代也面临问题,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设立,侵犯了公民权利。
5. 清代:清代的政治制度在政府组织、考试制度、赋税制度和兵役制度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如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清代也存在问题,如鸦片战争等民族危机,使国家陷入了困境。
这个排序并非绝对的,因为不同的学者和政治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钱的评价主要基于他对各个朝代政治制度特点和影响的分析,以及他对历史进程的理解。
君主政策失误与社会不公平感唐代君主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挑战
君主政策失误与社会不公平感唐代君主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挑战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君主政策的一系列失误不仅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加剧,也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唐代君主政策的失误之一是财政不稳定。
尽管唐朝的物质生产和贸易繁荣,但由于高额的赋税和土地兼并导致富人愈发富裕,而农民则陷入债务和贫困的泥淖。
财政不稳定的问题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穷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不公平带来的痛苦。
其次,唐代君主政策的失误还包括官员任免不当。
在唐朝的政治体制中,官员的选拔和升迁通常是基于出身和背景,而非能力和才干。
这导致了官员的腐败问题严重,不能为百姓提供良好的治理和公正的司法环境。
社会上的不公平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此外,唐朝的君主政策错误还表现在土地政策上。
唐代存在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现象,富人通过收购土地使其势力日益壮大,而农民们则被迫失去了土地和生活来源。
这种土地政策的失误导致了农民阶层的贫困和不公平感的加剧,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最后,唐代君主政策的失误之一是对外扩张的战争政策。
尽管唐朝在对外征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扩大了国土和统一了中国,但这些战争也给国家的财政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士兵们在战场上冒生命危险,而普通人则面临战乱和失去家园的风险。
这种失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和对君主政策的不满。
综上所述,唐代君主政策的一系列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同时也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挑战。
财政不稳定、官员任免不当、土地政策失误以及对外战争政策等问题,都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使得社会普通民众对统治者的政策表达了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民众对改革和变革的渴望,最终也为后来的政治思潮提供了土壤与动力。
唐朝的辉煌与衰落
唐朝的辉煌与衰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辉煌的时代。
自开国皇帝李渊在618年统一中国,至李笃/李煜国仅存江南,长达289年的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也开始遭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最终导致了它的衰落。
一、政治辉煌唐朝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自武则天以来,唐朝实行了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皇帝的统治力。
他还推行了科举制度,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和高效。
这些举措有力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二、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也表现出了辉煌的一面。
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处于繁荣时期。
随着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唐朝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粮食、丝绸、茶叶等商品的生产和交易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与此同时,长安和洛阳等都市也成为了贸易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移民。
唐朝还开展了对外贸易,与中亚、阿拉伯和印度等地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三、文化繁盛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誉为"文艺复兴"之一。
唐朝的文化由多元的民族文化融合而成,与来自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王勃、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
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和思想上都达到了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政治衰退然而,唐朝在中后期逐渐陷入政治困境,导致了衰落。
安史之乱等一系列的叛乱和战争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势力崛起,使得政权更加分散。
同时,唐朝由于规模庞大,财政负担沉重,加上皇室蜕变贪腐,导致朝廷难以有效管理国家。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唐朝的政治衰退。
五、经济衰退唐朝在经济方面也遭受了衰退。
随着战乱频繁,海上丝绸之路遭到干扰,导致贸易受阻,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安史之乱也造成了大量人口减少和耕地荒废,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打击。
这使得唐朝的经济陷入了困境,无法恢复昔日的繁荣。
唐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唐朝灭亡的原因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但在其末期,唐朝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
一、政治腐败唐朝末期,政治腐败现象严重。
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同时,朝廷内部争斗激烈,权力斗争不断,使得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这种政治腐败不仅削弱了朝廷的统治能力,也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任度下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二、土地兼并唐朝时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贵族、官僚和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
这种土地兼并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得民众对朝廷的怨恨加深。
同时,土地兼并也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使得唐朝的经济实力逐渐衰弱。
三、藩镇割据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局面。
这些节度使往往与朝廷对抗,甚至发动叛乱,严重威胁了唐朝的统一和稳定。
这种藩镇割据现象削弱了朝廷的统治能力,使得唐朝的疆域逐渐缩小,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四、民族矛盾唐朝时期,民族矛盾也十分突出。
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唐朝对待不同民族的政策也存在偏颇和不公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
这种民族矛盾不仅削弱了唐朝的统治能力,也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任度下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五、外患不断唐朝时期,外患不断。
北方有游牧民族的侵扰,南方有海盗的骚扰,西边有吐蕃的威胁。
这些外患不仅威胁了唐朝的边境安全,也消耗了朝廷的财力和兵力。
同时,唐朝在应对外患时也存在策略失误和用人不当等问题,使得外患问题更加严重。
六、自然灾害唐朝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洪水、干旱、地震等灾害不断,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也使得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
同时,自然灾害也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众的不满情绪,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唐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藩镇割据、民族矛盾、外患不断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唐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衰落
唐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衰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王朝之一,它以其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力量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逐渐陷入了一系列的政治腐败和衰落。
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朝廷的削弱和社会的动荡,最终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首先,唐朝政治腐败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官僚体制的弊端。
在唐朝的中后期,世家豪强逐渐垄断了朝廷的高官职位,形成了一种世袭制度。
这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身背景而非能力。
官员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他们通过贿赂、敛财等方式滥用职权,导致了朝廷的腐败和政治动荡。
此外,唐朝官僚体系中的官僚化问题也加剧了政治腐败的现象。
官僚体系中过多的官员层级使得政策制定和执行变得低效且缺乏执行力。
官员们为了追求权力和地位,不断参与内斗,耗尽了朝廷的精力和资源。
这不仅导致了政府决策的迟滞,也削弱了朝廷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使得地方势力得以膨胀。
这些问题集中爆发在安史之乱期间,使得唐朝面临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此外,挥霍奢侈的生活方式也是唐朝政治腐败的一个方面。
随着国家的繁荣和财富积累,朝廷和贵族们逐渐迷失了节俭和廉洁的原则。
他们奢侈地追求物质享受,浪费国家资源,导致财政极度紧张,百姓生活困苦。
这种挥霍的生活态度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最后,唐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衰落也与外部压力和军事冲突有关。
随着安禄山和史思明等叛乱势力的兴起,唐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内乱使得唐朝无法有效应对外敌的侵略,使得国家的衰落更加不可避免。
安史之乱的爆发也使得唐朝社会陷入了战乱和动荡,国力逐渐衰退。
总而言之,唐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与衰落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官僚体制的弊端、官僚化、奢侈的生活方式以及外部压力等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朝廷的削弱和社会的动荡。
唐朝的兴衰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训,希望能引起我们对政治腐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避免历史的重演。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笔记-唐朝制度
唐(据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拟稿(“五花判事”)&中书舍人(7-8人) 门下省 侍中 & 侍郎 & 尚书省 尚书令& 左、右仆射三品 ↓ 实际eg.中宗“斜封墨敕”→斜封官,轻视。
尚书省 户:民政,户口(最高行政机构) 礼:宗教,教育六部 兵:军事 左仆射 右仆射刑:司法工:建设每部四司上午都堂办公集体办公;下午各部分别办公。
《唐六典》上 >10,0000州 刺史(地方高级行政首长).358个 中 20000--10,0000上 >6000户 下 <20000中 3000--6000下 <3000户掾属由中央分配。
左御史:朝廷中央政府(尚书省及六部)—“分察” 右御史:州县地方政府—————————“分巡” “节度使”造成“藩镇”礼部. 进士及第后有作官资格(才学) ——进士/明经吏部. 仪表、口试、行政公文等(干练) 利:“开放政权” 弊:“士十于官,求官者十于士,士无官,官乏禄,而吏扰人”. 散官、闲官、“员外”、“候补”1、中央分派地方官员,不熟悉地方民情。
吏管实事,用权力腐败,只手遮天2、升官不易,敷衍了事。
政府组织科举 吏:人事及任用 都 堂吏户 礼兵刑 工地方政府 县御史台(监察) (中宗后分)科举租:粟米之征—国家分地,负担租额(40税1),年老(18-60)缴还。
有田始有租 庸:力役之征—每人每年服役20天。
有身始有庸 调:布帛之征—贡各地土产给中央(丝、麻织物)。
有家始有调帐籍 帐:壮丁册子—每年重造,比/年。
制度 籍:户籍册子—三年重造,比/3年。
州县存5比,户部存3比。
两税制:春秋两次收税。
唐德宗建中元年,财务大臣杨炎策划。
“量出为入”,按郡县分摊,贫乡逃户迁到富乡,贫更贫,富更富。
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商人上下其手,农民损失很大。
汉:全农皆兵,兵农合一,“寓兵于农”,训练不精。
唐:全兵皆农,国大人多。
“府兵”地方行政 行政区域 府 军队屯扎地,“折冲府”根据户口本上各家财富产业分为就等,下三等民户,没资格当兵。
君主政策失误与社会不满情绪唐朝君主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威胁
君主政策失误与社会不满情绪唐朝君主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对专制君主思想形成了威胁随着历史的长河推移,君主政策失误对社会不满情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王朝之一,其君主政策失误导致了社会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并威胁着专制君主思想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唐朝君主政策失误的原因、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影响以及对专制君主思想的威胁。
一、唐朝君主政策失误的原因1.1 经济政策失误唐朝在经济政策上存在一系列失误,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兼并现象的加剧。
唐朝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导致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局面加剧。
农民失去了土地,生计无着,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1.2 统治政策失误唐朝君主在统治政策上也存在失误。
他们过于重视朝廷的权力集中,而忽视了地方自治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地方官员的腐败和违法行为屡禁不绝。
被黑暗势力压迫的百姓更加无法容忍这样的统治,不满情绪积聚成河。
1.3 对少数民族政策失误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也存在失误。
虽然唐朝曾推行开放的政策,接纳了许多来自各个民族的人才,但在对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护上却显得不够完善。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二、君主政策失误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影响2.1 社会动荡加剧唐朝君主政策的失误使得社会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人们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社会秩序的向往,开始怀疑君主的统治能力和决策。
社会问题的积聚,如贫富差距的加剧、民族矛盾的激化等,使得社会动荡愈演愈烈。
2.2 社会矛盾激化君主政策的失误也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在收入分配不公、土地兼并等问题的驱使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凸显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满情绪。
人们借机表达对君主政策失误的不满,并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
2.3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唐朝君主政策失误加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进而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人们对君主的不信任和对政府的失望,使得社会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政治评价顺序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评价顺序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统一与分裂问题:中国历史上存在着统一与分裂的矛盾。
一方面,中国历代政权的得失往往与统一有关。
例如,秦朝实现了大一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等制度,但由于其统治手段残暴,对百姓的压迫过重,导致了社会大乱,最终导致了分裂。
汉朝的得失也与统一问题密切相关。
汉高祖刘邦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实现了统一和国家治理的一系列创新,如开展监察制度、确立科举制度等。
但后来王莽篡权导致新朝的建立,最终分裂了汉朝。
唐朝全盛时期的得失也与统一问题密切相关,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与分裂。
而宋朝的得失也与南北方的分裂问题有关。
二、政治体制与制度问题: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也与政治体制与制度问题有关。
例如,封建主义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封建制度中存在着分封制度的问题,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分裂和混乱。
清朝由于满族人的专制统治,导致了政治制度的僵化和堕落,最终导致了满清的灭亡。
中国历代政府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存在得失。
例如,明朝时期,朝廷对于海外航行和探险的禁止成为了后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之一,导致了中国在航海和军事技术方面的相对衰落。
三、内外政策的得失: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还与内外政策有关。
内政方面,政权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关注与投入是政府得失的重要标志。
例如,明朝朝廷重视土地政策,积极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和耕地扩产政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使得社会经济比较稳定。
而清朝在外族统治下,由于对于农民的压迫过重,导致了农民起义的频繁发生,社会动荡不安。
外交政策方面,政府对于邻国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是政府得失的重要标志。
例如,明朝对待蒙古和满洲的态度较为消极,导致了这两个外族在后来的历史上对中国的入侵和统治。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政治的得失与统一与分裂问题、政治体制与制度问题以及内外政策等多个方面有关。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政治评价顺序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治评价顺序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评价顺序如下:第一、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政治得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得失:1.得:夏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在当时起到了统一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2.得:夏朝实行黜陟制度,对官员进行评定,可以实现选拔能臣、罢免无能者的目的,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3.得:夏朝设立了礼崇儒术的制度,推行儒家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秩序。
第二、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其政治得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得失:1.得:商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制和官僚制度,提高了政权的管理效率,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2.得:商朝在江河流域开展治水工程,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社会生活;3.失:商朝王权过于集中,世袭制导致了君主专制,使国家陷入腐败和衰败的状态;4.失:商朝社会分化严重,贵族扩大了对农民的压迫,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第三、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其政治得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得失:1.得:西周采取封建体制,推行分封制度,将地方政权分封给帝王的亲属和功臣,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2.得:西周实行宗法制度,推行礼乐制度,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统一了思想文化,有利于社会稳定;3.失:西周末年,权臣专权,国家衰落,社会动荡加剧,不断出现地方割据和战争;4.失:西周宗制过于僵化,导致了贵族特权,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加剧了社会矛盾。
第四、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王朝,其政治得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得失:1.得:东周实行了公行制度,加大农民和商人的经济活动自由度,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得:东周实行了分封制度,将大片土地分封给诸侯,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3.失:东周时期,权臣专权成为常态,朝廷衰弱,诸侯割据现象增多,国家失去了对地方统治的有效掌控;4.失:东周周人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社会矛盾加剧,尤其是中央权力与地方势力的矛盾尖锐化。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削弱与分裂的时代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削弱与分裂的时代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进入了一个削弱与分裂的时代。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动乱之一,给这个负责的朝代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削弱与不稳定。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时期唐朝的削弱与分裂。
一、政治削弱与分裂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前的唐朝政权几乎是一元化的,但是安史之乱后,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开始抬头,一些地方政权甚至脱离中央统治。
这导致了唐朝政权的分裂。
首先,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削弱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大量的士兵和财力被用于镇压叛乱,对一些地方的管辖力度大大削弱。
地方官员趁机扩大其势力范围,纷纷自立为王,形成一些割据政权,使得唐朝的统一受到了威胁。
其次,政治腐败现象加重,为割据势力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唐朝官府的贪污腐败、无能和不公平现象屡屡发生,导致了人民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加深,一些贪官污吏也把持着地方权力,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威信。
最后,安史之乱后,朝廷内部出现了多种派别和势力争斗,导致政权分裂。
唐朝的政治家在面对局势动荡时,分处各自的派别,相互倾轧,使得国家治理陷入混乱。
二、经济削弱与分裂唐朝的经济也在安史之乱后遭受了剧烈的冲击,出现了削弱与分裂的局面。
首先,安史之乱导致了经济政策的混乱。
战乱期间,财政困难,国家对农业、商业和交通的投资大幅减少,导致了经济的衰退。
同时,政府在镇压乱兵和安抚民众的过程中,大量动用农村的劳动力,使得农业生产陷入停滞。
其次,货币贬值严重,导致经济削弱。
为了筹集战乱所需的资金,唐朝政府不断发行大量纸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迅速。
这给商业活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直接影响了商业的发展。
最后,安史之乱后,道路不安,商业交通受到严重干扰。
大量的战争和动乱导致了商业道路的中断和破坏,河道和海运也受到威胁。
这使得商业交流和商品流通受到了限制,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经济实力。
三、军事削弱与分裂安史之乱后,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和统一性都受到了重创,从而导致了军事的削弱与分裂。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唐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唐代在中国历史上,能用“盛”字代表的就只有大唐了,这跟它的政治结构有很大关联。
当时唐代的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构明显优于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才造就了大唐盛世,君临天下。
大唐政府组织结构可简化为“三省六部一台”。
三省。
唐朝把宰相的权利划分为成几个机关,这几个机关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
唐代的宰相共有三个衙门,称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主要负责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有中书省发出。
门下省:一种副署权,相当于签发权。
每一道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才能产生正式效能。
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那中书省的命令便不能实行。
尚书省:执行命令的机构。
它只有有执行权,没有参与制定或过问命令的权利。
六部。
国家一切最高政令,都有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政府里最高最大的行政机构,它共分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此六部制度,自唐代以至清末,推行了一千多年。
吏部:主管人事及任用之权,只限于五品以下官员,五品以上的官员由宰相决定任用,但吏部可以提名。
户部:主管民政户口等。
礼部:主管宗教、教育等。
兵部:主管军事。
刑部:主管司法。
工部:主管建设。
一台。
御史台:国家的监察机构,不属于三省,脱离其他机构而独立。
唐中宗后,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朝廷中央政府,称为“分巡”,但最主要还是监察尚书省的六部,中书、门下省不在监察之列;右御史监察地方政府,称为“分察”。
这就是唐朝大概的政府组织结构,我们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唐末五代的政治动荡与王朝更迭
唐末五代的政治动荡与王朝更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富裕的时代,但是到了唐末,政治局势开始发生动荡,最终导致了王朝的更迭。
在这个时期,五代王朝相继崛起,展现了一幅动荡而又多姿多彩的政治画卷。
唐朝的政治动荡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但他本人过于沉迷于女色,导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
这不仅引发了安史之乱,还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愈发无力抵御外患,朝廷政治更加混乱,士人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唐末,藩镇割据现象日益严重。
为了维持自己的势力,很多藩镇将领开始反叛朝廷,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中央政权,也为五代王朝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第一个崛起的五代王朝是后梁。
朱全忠是后梁的创立者,他以杀伐果断、军事才能出众而闻名。
后梁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唐朝的结束,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然而,后梁王朝的统治并不长久,很快被后唐所推翻。
后唐的建立者,李克用,也是一个出色的将领。
他打败了后梁,成为了中国的新皇帝。
后唐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国力得以恢复。
然而,后唐并没有延续太久,不久后就被后晋所取代。
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是一个狡猾而冷血的人物。
他趁机篡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然而,他并没有能够巩固国家统一,造成了后晋的自我毁灭。
这也标志着五代王朝的第三个王朝的结束。
随后,后汉成为中国的新王朝。
后汉的建立者,刘知远,是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
他通过和各大藩镇联合,成功建立了新的王朝。
他着力发展经济,让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但是,后汉王朝因为刘知远被杀而宣告覆灭。
最后一个五代王朝是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的创立者,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
他在混乱中崛起,最终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央政权。
北宋时期,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启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时代。
唐末五代的政治动荡与王朝更迭,凸显了政治权力的不稳定性和朝代更迭的需要。
这段时期的混乱和动荡,也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统一王朝奠定了基础。
尽管通过政治斗争和战争,五代王朝崛起与更迭,但这段历史也是充斥着英雄事迹、智计百出的时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唐代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之唐代各朝制度的关键在于相权的设置,所有制度都根据相权进行变化。
汉代宰相“失职”,因为皇帝抢了大部分的权力。
唐代之前,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到了唐代,相权就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来进行执行。
唐代的官职设置:唐代宰相的权力被分为了三个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个部门的行政长官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都是三品官,一二品是元老用的虚职。
中书省是负责决策的,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这个省的撰写诏书的,诏书在唐代称为敕。
中书令下面还有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
每当皇帝想要发个命令,就由中书舍人几个人每人各自写一篇诏书,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在此基础上增减修补,形成诏书。
然后诏书就发到皇帝那边,皇帝在诏书上画“敕”后,命令就会到达门下省去复核。
门下省即是负责审核诏书的,只有门下省复核通过后,诏书才会发给尚书省去执行。
侍中下面还有侍郎和给事中来负责审核。
门下省可以驳还皇帝画过敕的诏书。
这样就会出现浪费时间的情况。
于是每次下诏书的时候,大家干脆坐在一起来先商量,其实这跟我们现在在公司里的做法是一样的。
大家一起商量的地方就叫“政事堂”,中书和门下是必须要参加的政事堂会议的。
而尚书省是负责执行的,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吧。
因为唐太宗当皇帝之前做过尚书令,所以后来一直就没有尚书令了,只有左右仆射两个官职。
尚书省的人一开始还可以参加政事堂,后来就不能参加了,他们只负责执行。
所以经过这个流程,所有诏书都必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故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就是说要经过中书门下两省才能叫敕。
再说尚书省,尚书省是执行部门。
分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都是负责什么的,六部都有尚书,每部下面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唐六典》是一部非常全面的巨著,规定了尚书省各个职能的所有细节,为后世所学习。
唐代的地方政府:郡县制到了唐代演变成了州县制,每个州的行政长官是刺史(汉代的时候刺史还是监察官,到唐代就变成行政官了)。
唐代的县比汉代的县小很多,而且分上中下三等,3000户以下为下等、3000-6000户为中等、6000户以上为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政治得失
开篇点题,所谓唐代政治得失,是指唐代相对历代政治制度上的得失。
中国封建社会从秦至清已经历两千多年,其间的政治制度几经调整,不断完善,演变成一部以汉唐宋明清为主线的中国制度史。
纵观历朝历代,唐代的政治制度因其多方面的创新,承上启下,成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中一个最大的转折点。
本文即在此基础上,结合历代制度,对唐代的各项制度进行一番比较和分析。
然而要论制度,其间千头万绪,不条分缕析难以讲清。
故而将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结构,讲述政府的组成;二是选贤任能,讲述人才的选用;三是赋税兵役,讲述税役的征收。
由此分条论述,其间的利弊得失才能一目了然。
首先讲政府结构,其间又分为中央和地方。
众所周知,自夏商之时,封建社会即是“家天下”,皇室至高无上,但数千年来鲜有皇帝独大,皇权,相权相互制约早已成为规矩。
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决定了我们的制度必然不能像希腊城邦的民主统治。
凡此种种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政府结构的背景。
唐朝的政府结构,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相权的归还和重新分配。
在唐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央政府的主体。
中书,尚书和门下三省将魏晋时期皇室滥用的权力重新分配,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道组成了相权集团。
国家大事经过三省之手而颁布诏令,遇有不决则举行政事堂会议,由此集思广益,保证了政令的正确性。
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有效地限制,政府也形成了一种平衡。
虽有“斜封墨敕“的惯例,但大体上还是平衡的。
这一创举,打破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开后世之先河。
汉代由于家国初立,制度未明,皇权和相权实际上多有冲突。
譬如汉武帝临终任命霍光,就打乱了权力的正常分配,导致了一系列后果。
相比之下,唐代设三省,相当于西方的议会,保证能有更多贤能进入决策层;立六部,将诸事分门别类,各有所司,提高了办事效率,实为一大创举。
至于后来宋朝有事无政,明清皇权太盛,则远远不如汉唐了。
如果说唐代中央政府堪称后世典范,在地方吏治上,唐制实为后世先河,其核心便是设立节度使和观察使。
定下此项制度,原为了便利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但制度需要相应的人事配合,太平时只是官员层级增多,升迁不便;到了后期中央政府衰微,节度使之类便要控制地方,好比汉代藩王割据。
除此之外,玄宗时任用军事首领做行政长官,军政合一,更加不好控制。
相比之下,汉代制度更加灵活也便于控制,可惜唐代以后中央集权加剧,地方吏治也越来越坏了。
讲完政府结构,其次便是选贤任能。
唐代的科举制实质上始于隋朝,但真正应用始于唐。
事实上历代都有自己选拔人才的方式,两汉采用乡举里选,但长期下来所谓的孝廉都是有门第的。
科举制打破了这种传统,让平民也有了做官的可能。
这个制度,实为一个伟大而公平的创举,以至于现在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方式,足见其重要性。
虽然之后宋代改诗赋为经义,明代兴八股文,清朝兴文字狱,但这个制度的功勋仍是不能抹杀的。
受益于科举制的读书人彻底改变了统治集团的性质,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最后是赋税兵役。
我们知道,赋税本质上是国家的财政来源,而兵役则是国防力量的保证。
这两项是国之根本,好比国库一空虚,军力不强大,国家的稳定便要即刻受到威胁。
此外,还有一样是十分重要却被人忽视的,就是土地。
唐朝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又有帐籍制度,结束了井田均田一脉相承的传统,单论制度上是很好的。
惜乎毁于人事,具体到地方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故而最终被两税制取代。
所谓“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
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制就是专为收税不便创立的。
但实质上是舍本逐末,不仅扰乱了税目征收,最重要的是让户口田地都流通买卖自由,遗患无穷。
此外,唐朝采用府兵制,寓农于兵,全兵皆农,这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本来是很合理的。
但这一制度同样毁于人事,导致国家最后无兵可用,招揽胡人,酿成安史之乱,为祸深远。
就此看来,唐代的赋税兵役,可谓是基于制度却轻于人事,最终导致祸乱丛生。
但汉代全农皆兵,劳民伤财又成效甚微,宋代养兵不用,重文轻武,更是从根本上便毁了,加之赋税沿袭两税制,重重叠加,实在是失败。
明代盛行一条鞭法和黄册,鱼鳞册,重蹈了唐代的覆辙,一样毁于人事;推行卫所制度,以农养兵,和汉代又有相似之处。
纵观历代税役制度,总是制度和人事难以两全,才造成种种祸乱。
以上所述,都是唐代的各项政治制度。
不管好坏,它在整个封建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奠定了自唐以后一千年的大概制度走向。
事实上,当一个国家的体制确定下来后,它的制度必然会不断调试成与之相适应的模式。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朝代常有更替,但制度始终维持着一个大体模式,正如皇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始终存在着矛盾。
这就是制度的一种持续。
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我认为这里理想的状态也应当是皇权和相权相调和,中央和地方相平衡,才能长治久安。
这也就是历来都推崇汉代地方制度和唐代的中央制度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需要引以为诫,就是制度与人事的关系。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制度,即使设想的再完备,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比如租庸调制和轻徭薄赋,制度足够完备,却因为执行力低下而被废止。
这是过于理想化,重制度而轻人事,相当于纸上谈兵。
相对的,如果光凭现实问题去修改制度,无异于削足适履,必定不能长久。
唐代的两税制就是一个典例。
人事懈怠本是弊病,当政者不是剔除积弊,而是修改制度,无异于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两种税制虽小,却真正反映了制度和人事的问题。
在我看来,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人事和当时的环境,而制定了制度,就要约束人事去执行,如此方能长久。
唐太宗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在我看来,这一部浩大的制度史是由一个大的架构和无数细节处的法令构成的。
虽然朝代更替,法令频出,但是大体结构始终没有变化,这遗留下来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制度。
至于其间种种法令,都取决于当时的人事国情。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法令又何尝不是如此?因而后人读史,往往以今日的人事国情揣度议论,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读史就要代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关注当时人的意见,即所谓的历史意见。
譬如租庸调制单从法度上是优于两税制的,但真正执行起来效果并不明显。
脱离了当时环境的历史是空洞的故事,正如忽视了历史意见去读史是纸上谈兵一样。
钱穆先生说时代意见和历史意见“该有精义相通,并不即是一种矛盾与冲突。
”读史的人当以此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