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第一讲立体构成概述
2.立体构成的色彩、肌理 色彩:材质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人为制造的色彩。 色彩在立体构成中自然存在,它在构 成中加强烘托作品的气氛。(冷色、暖色、 纯色、深色、灰色、浅色等)
肌理
肌理:视觉肌理:看得见而摸不到。 触觉肌理: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够摸得到。 材质本身所固有的肌理效果。 人为制造出的肌理效果。
6、特异
在构成中有一个或极少部分明显区别于其他构成 元素,形成特异效果。 特异部分往往成为视觉的焦点。焦点随特异部分的移 动而改变。 造型、位置、方向、色彩、肌理、
7.主次:
与一部电视或电影中需要主角和配角一样,在立体构成的 造型艺术中,也需要有主有次,这样才能突出重点,表达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立体构成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同等的,根据 其形状大小或在表现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 主要部分决定了构成的形象和意境,次要部分的安排要根 据主要部分来决定。分别要在形态大小、造型特色、放置 位置来突出和主要部分的对比,但同时也要注意整体的协 调性。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两个同样性 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两点间形成一段无 形的线;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三个同样性 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三点间形成一个 三角形;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 质的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间形成虚 面;
Content part 2
Base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ime , cost and effect , choose the best channel to achieve your recruitment. Think over current channel , is it reasonable? Base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ime , cost and effect , choose the best channel to achieve your recruitment. Think over current channel , is it reasonable?
2立体构成--形 态 要 素(点、线)
结构说明图:
线立体是以线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所产生的形体,它富有穿透性的 深度感;
(一)综合构成之——线材构成 线材,以长度为特征(软质/硬质)。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铁、铜、铝丝等金属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
线材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它可以 通过线群的积聚,表现出面的效果,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 一定封闭式的空间立体造型。
9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两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两点间形
成一段无形的线;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三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三点间形 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 间形成虚面;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在空间产生的视觉凝聚的形体,它富有玲珑、 活泼的独特效果;
作业与练习
题目:线形的立体构成 要求:
1、根据课上所讲内容,充分运用线的特性和构成方法进行设 计;
2、设计新颖,充分运用点的特点创作 3、材料不限 4、附以底座
50
1)要注意材料的粗度与长度的对比,并且要考虑到断面的 性形状; 2)受力点一定要在材料的结合部;
3)根据铰节的特点,要考虑到节点的材料和形式的依据;
4)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仍有倒塌的可能,应尽量把材料 组合成三角形;
31
3、框架构造 是独立线框的空间组合,分为独立线框和立体线框;组合办
法有重复、渐变、自由组合、连续框架
在立体的创造中要形成主旋律,要有鲜明的主旋律。 次要的 是指形体中接近主要因素的要素,通过增强主次要素的对比,强调特 征; 从属的 起到连接主次的作用,能够和主要的、次要的要素相关联;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点,几何学上的点被定义为“只具有其位置,而无其面积大小”,是属于零次元无实质的单位。
点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使它呈现为明确表现和隐蔽表现。
圆的圆心和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中心是明确的点的存在形式。
而在线、面、体上,点的存在是通过隐蔽的形式表现的,比如一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直线转折处、两线相交处、圆锥体的顶端等。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形态的。
但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造型表现中,点具有空间位置并需按照一定的尺度来界定。
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面积形状和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产生对比,具有视觉力场和触觉力场作用的都称之为点。
对点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界定,而只能以相对的标准来界定。
像宇宙中的许多星体,虽然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可在夜晚,群星璀璨形成无数点的感觉;万吨巨轮在浩翰的海洋中犹如一叶小舟(眺望过去仍有点的感觉。
可见大与小的尺度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空间而言的,点的存在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点的凝聚会产生视觉引力,而点的量变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引力,一个点所具有的紧张性是求心的。
当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点”上面。
当有两个相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在两点之间移动(且产生线的感觉。
当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首先集小到大点上,然后转移到小点上。
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方向常常带有秩序性,即由大到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内近到远的顺序。
当有三个性质相同的点(则会产生虚面的感觉,倘若是多点,则虚而感觉更强,且形的特征可按人的意图表达出来。
点的凸凹变化在人们的心理上能产生不同的感觉,凸点有扩张感、力量感,而凹点则有收缩感、压迫感。
点的排列和距离的不同使点在视觉上产生线面形态的变化。
造型上点的线化主要由距离和方向所决定。
如将相同的点连接可构成虚线,其距离越近,线的感觉越强。
但将点作等距离的排列(显得规范工整合顺序。
美中不足的是略显机械而呆板;如果有计划、有规律地作间距处理(可以产生节奏感;如果改变点的方向,并有计划进行大小变化排列,则可表现出跳跃性的韵律,也可表现出曲线的流畅感。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一、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一门基础造型课,它是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是将点、线、面、体等基本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富有美感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1. 形态要素- 点-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具有吸引视觉注意力的作用。
点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小物体,如一颗珠子、一个小立方体等,也可以是相对概念上的点,比如在一个大的立体造型中,某个局部的小凸起或小凹陷部分可以视为点。
点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不同,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当多个点存在时,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如等距排列、疏密排列等,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 线- 线在立体构成中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的元素。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给人简洁、明快、稳定的感觉,如垂直的直线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水平的直线有平静、稳定的感觉,倾斜的直线则带有动感和不稳定感。
曲线则富有变化和韵律,如螺旋线具有强烈的空间延伸感,自由曲线则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线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构建出各种立体形态,如线的交织可以形成面,线的聚集可以形成体。
- 面- 面是由线的移动所形成的,具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平面给人平整、稳定的感觉,不同形状的平面具有不同的视觉特性,例如正方形的面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三角形的面具有稳定性和指向性,圆形的面则给人柔和、圆润的感觉。
曲面则具有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如球体的表面是曲面,它具有全方位的动态感。
面在立体空间中的折叠、弯曲、组合等操作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立体造型。
- 体- 体是由面的移动或者旋转等方式形成的,是立体构成中最具实体感的要素。
体可以分为规则体和不规则体。
规则体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它们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给人简洁、整齐的美感。
正方体具有稳定、厚重的感觉,球体则是全方位对称的,充满了圆润和饱满感,圆柱体既有垂直的稳定感又有水平方向的延伸感。
2.第二章、形态要素
实线
与虚线相比实线在形态关系中属于积极的线,是指以现实形态呈现出的线, 其特征为长度与宽度差别比较显著的形态。任何以具体物质材料所构成的, 长度与宽度有显著差别的形态,都属于实线。
例如,电线、树枝、河流,以及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各种条 状的形态等。
在各种形态语汇中,线是知觉最丰富、用 途最广泛、造型变化最生动的一类。应该 说,线给人的知觉感受是多方面的,可以 非常生动而细腻地传递各种精神信息,尤 其是对人的性格、情感、情绪地传递,更 能够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形态构成中,实点是指以现实形态呈现出的点, 也就是在感觉中比较“弱小的形态”。在一定的空 间范围内,任何以具体物质材料所构成的,面积、 体量弱小而直观的视觉形态,都属于实点的范畴。 例如,天空上的星星;大地上的甲克虫;服装上的 纽扣;以及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设计的整体 形态关系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比较小的局部形态, 都可以被理解为实点。
线除了能够表达情感,传递精神气息之外, 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割空间。立体造型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分割空间、调 节空间的过程,通过不同的线对空间进行 分割而确定形态轮廓、表示色彩范围、再 造新体量,并构成了各种新的空间范围和 各种新的形态特征。
2.3面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面的基本特征是所占据的空间面积比较大。 在形态构成学中,面同样也存在着“实面”与“虚面”
虚点的作用
虽然,抽象的虚点既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材料、 形状和色彩特征,但是,虚点在视觉关系中有 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无论是从设计师们对视 觉形态的再造过程而言,还是从观众对作品造 型的观赏过程而言,都离不开这种没有任何形 态特征的虚点。这是因为,各种现实形态在整 体造型关系中的上下左右、疏密聚散之布局, 启承转合的运动节奏变化等不同的形态关系, 从本质上都是通过对虚点所在位置的控制来整 体把握的。在造型活动中,正是利用虚点对各 种现实形态的布局和动态进行整体关照,才得 以使设计师或美术家们,能够突破各种现实形 态具体外部特征的局限,宏观地把握造型的形 态、色彩,及其抽象的节奏与旋律关系。
点材立体构成.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单元设计)4学时任务一立构绪论立体构成的要素点材的构成教学资料准备:1.补充关于立体构成面材的文字资料2.收集点材构成的图片3.教材一、考勤(2分钟)二、回顾色彩构成的知识点及作业讲评(13分钟)1. 色彩对比、调和的原则和方法;2. 有彩色与无彩色的表情特征;3. 色彩构成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三、介绍立体构成的性质(5分钟)立体构成,是设计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是室内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训练课程。
是研究处于空间状态下立体形象的造型方法、形态构成及材料应用的一门学科。
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能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原理与造型规律,将立体构成的立体观念、空间观念、材料观念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并且将立体构成的构造原理和表现方法延伸到空间训练与室内特殊表现中,提升平面与空间的创新水平。
四、思考问题回答导入新课(5分钟)问题:什么是立体?如何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在立体、空间这两个关键词中思维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立体是相对于平面而言的,例如一张纸平放在桌子上,它只是一个平面体,它只有长度和宽度,如果在这张纸上切上两刀,做一个裁切、弯曲或拉伸,它就是一个立体的造型。
立体是有结构的,有三度空间的特征,例如:圆球体、圆锥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将它们集合构成,就可以变化为我们生活中的服装、建筑、器皿、模型、器具等。
五、结合图例和事例分解知识点(重点内容50分钟)(一)立体构成与空间和室内设计的关系立体构成研究和表现的是空间观念和材料观念,而室内设计中所有装饰要素和立体构成有直接的关系,立体构成表现的诸多材料都广泛运用于室内的装饰设计。
将平面的构成元素根据构成形式设计成各类室内装饰设计,如点、线、面、体材料在室内装饰中都有具体的运用。
这种带有立体因素的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立体空间组合概念,和在室内空间中运用造型要素进行室内的装饰,加强学生对室内空间感的知觉力和直观认识,使立体构成内容在室内设计中得到表现。
立体构成1-概念 三要素点线面
四、块
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 以是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是由面运动而成。 (一)几何平面体:几何平面体是由四个以上的平面,以 其边界直线相互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封闭空间实体。如三 角锥(埃及金字塔)、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他多面体。 (二)几何曲面体:几何曲面体是由几何面所构成的回旋 体。如圆球、圆环、圆柱等。 (三)自由体:自由体包括很广,如有机 体,他们大多数是自然而朴实的形态。如 鹅卵石、人体等。 (四)自由曲面体:是由自由曲面构成的 立体造型。其中包括自由曲面形体和自由 曲面所形成的回旋体。如酒杯、花瓶。大 多数表现庄重而又优美活泼的感觉。
立 体 构 成
线的形态
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线的不同组合方式, 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如最常见的面和体。 (一)直线:直线具有男性特征。能表现冷漠、严肃、紧张、 明确而锐利的感觉。 1水平线 水平线能让人联想到地平线,水平线的组织能产 生横向扩张感。因此水平线能表达平稳、安定、广阔、无限 的感觉。 2垂直线 由于是与地平线相交的直线形体、形成了与地球 引力和反方向的力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上升和下落的力度 和强度,能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和希望的感 觉。 3斜线形体 斜线的动势造成了不安定、动荡的倾斜感,向 外倾斜可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倾斜,可引导视 线向线的交汇点集中。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要素
形态在三维立体空间上的概念:立体构成的中所涉 及到的造型语言,是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而集中的立体形态。点的不 同的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空间感。 (一)点的空间位置:空间中的点可以引起视知觉稳定的集中 注意。 (二)点与点的关系:点的有序排列,产生连续和间断的节 奏和线形扩散的效果。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产生积聚和分离 的效果。 (三)点的空间变化:由大到小排列的点,产生由强到弱的 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的深远感,能加强空间的变化,起到 扩大空间的效果。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立体构成的那些“零件”:造型要素大揭秘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听起来挺专业的吧?其实啊,它就像咱们搭积木、做手工时用的那些“零件”,只不过在立体构成的世界里,这些“零件”更高级、更有趣。
首先,咱们得知道,立体构成啊,就是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种手法,创造出有立体感、有空间感的作品。
那么,这些作品是怎么来的呢?就得靠那些造型要素来帮忙了。
第一个造型要素,咱们得说说“点”。
在立体构成里,点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小圆点哦。
它可以是一个小球、一个小方块,甚至是一个小雕塑。
点虽小,但作用大着呢!它能成为整个作品的焦点,吸引咱们的眼球。
而且,不同的点排列组合起来,还能产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让作品看起来更有趣味性。
接下来是“线”。
在立体构成里,线可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一条条直线或曲线哦。
它可以是一根根铁丝、一条条绳子,甚至是一排排柱子。
线有方向性、有流动性,能引导咱们的视线在作品中穿梭。
通过不同的线条组合和变化,作品就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动感。
再来说说“面”。
在立体构成里,面就是那些有面积、有形状的元素了。
它可以是一个平面、一个曲面,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几何形状。
面能给人带来稳定感和层次感,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基础。
通过面的组合和变化,作品就能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最后啊,咱们还得说说“体”。
体就是那些具有三维空间感的元素了。
它可以是一个球体、一个立方体,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雕塑或建筑。
体是立体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它能让作品呈现出真实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通过体的组合和变化,作品就能呈现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形态和结构。
好了朋友们,这就是立体构成的那些“零件”——造型要素了。
它们就像咱们搭积木时用的那些小木块一样重要而有趣。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造型要素并发挥咱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就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立体构成作品了!。
立体构成—点线面体概述和应用
一、直面立体构成
1、层面排列 层面排列是指用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
锥面)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 排列而形成的立体形态;
进行此构成的方法是首先要确立面形,将 想象的立体形态分解成面层的排列;
设计中注意事项:
1)基本面形应该简洁,便于加工,但组合后 能具有丰富的变化; 2)面形的变化形式有重复、渐变、交替、近 似等 3)层面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直线、曲线、分 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
第四章 构成要素的视觉关系
运用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可以设 计出无限多的立体;
第一节 主从关系 在任何立体中要形成鲜明的形象,必须具
备主旋律; 在立体的创造中要形成主旋律,要有鲜明
的主旋律
第一节 点的立体构成
点的构成作品较少,因为点不能构成纯粹的三 维结构,必须依靠棍棒、绳索或其他连接物体 进行构成,但是可以通过色彩进行区别;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质的 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间形成虚面;
由点构成的虚线、虚面能够让人感觉到有 时间性、关联性、或有轻松、或有韵律的效果;
点在平面构成中有很多方法;
点虽然是造型上最小的视觉单位,但是点 与形的关系有相当实质的意义;
2、 线 在造型学上两种不同概念的线同时存在,并发 挥着不同的作用;
简单的防滑处理; 4)为了便于保存,可以使用黏合剂;
2、网架构造
是采用一定长度的线材以铰节结构将其组成三 角形,并以此为单位体组成构造体
制作时应注意:
1)要注意材料的粗度与长度的对比,并且要 考虑到断面的性形状; 2)受力点一定要在材料的结合部; 3)根据铰节的特点,要考虑到节点的材料和 形式的依据; 4)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仍有倒塌的可能, 应尽量把材料组合成三角形;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材 点材是平面几何“点”的三维化。 点材由于材料支撑的关系,往往和线材、面材、块材
的构成相结合形成效果。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活当中,由块体切割所形成的面,或由面与面之间的集聚 之构成则随处可见。
块材 块材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具有长、宽、
深(厚)三度空间的量块实体。 是立体空间形态最为有效的造型形式。
形态(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色彩与肌理是立 体构成形态的三要素。
方向、位置、空间、数量及重心,是构成形象中相 关与配合的要素,决定视觉元素彼此间的位置编排关系。
(三) 正八面体 (四) 正十二面体
(五) 正二十面体
体块立体
规律性组合 非规律性组合
二、立体构成材质的视觉特征 点材的视觉特征 点材的视觉特征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具
有很强的视觉引导作用,但视觉效果较弱。
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Nhomakorabea面材的视觉特征 面材的视觉特征具延伸感、充实感,侧面具有线材的
特征,犹如人的皮肤。
块材的视觉特征 块材的视觉特征具重量感、充实感,有较强的视觉效
果,犹如人的肌肉。
感谢下 载
点、线、面、体的关系
1. 点、线、面、体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点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位置 线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面的转折 面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物体的朝向 体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占有的空间量
2. 立体构成的种类
立体构成1-概念 三要素点线面
(二)曲线:曲线形体具有女性性格。能够表达文雅、 优美、轻松、柔和、富有旋律的感觉。 1几何曲线 主要包括圆、椭圆、抛物线等。能表达饱满、 有弹性、严谨、理智、明快和现代化的感觉。但又具有机 械的冷漠感。 2自由曲线 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或我们用手独立完成。 如浪线体、弧线体等,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性的 线形。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要素
形态在三维立体空间上的概念:立体构成的中所涉 及到的造型语言,是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形 态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 一、点: 立体构成的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立体形态。点的不 同的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空间感。 (一)点的空间位置:空间中的点可以引起视知觉稳定的集中 注意。 (二)点与点的关系:点的有序排列,产生连续和间断的节 奏和线形扩散的效果。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会产生积聚和分离 的效果。 (三)点的空间变化:由大到小排列的点,产生由强到弱的 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的深远感,能加强空间的变化,起到 扩大空间的效果。
立 体 构 成
线的形态
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线的不同组合方式, 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如最常见的面和体。 (一)直线:直线具有男性特征。能表现冷漠、严肃、紧张、 明确而锐利的感觉。 1水平线 水平线能让人联想到地平线,水平线的组织能产 生横向扩张感。因此水平线能表达平稳、安定、广阔、无限 的感觉。 2垂直线 由于是与地平线相交的直线形体、形成了与地球 引力和反方向的力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上升和下落的力度 和强度,能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和希望的感 觉。 3斜线形体 斜线的动势造成了不安定、动荡的倾斜感,向 外倾斜可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倾斜,可引导视 线向线的交汇点集中。
(二)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立体构成》第二章—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
“For the 10%?”
项目训练
点、线、面、体设计制作练习 要求: (1)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运用点、线、面、体构成设计制作 作品各一件 (2)每件作品不小于30X30cm (3)材料自选,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4)设计新颖,具有创新性,做工精致
形态现实形态具象形态自然形态概念形态抽象形态自然形态无机形态人工形态有机概念形态偶然概念形态几何概念形态生物形态有机形态动物植物微生物天体沙石熔岩工业产品建筑雕塑平面广告标志标识三维形态二维形态生活中的三维形态自然形态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可视或可以触摸的形态人工形态人类有意识的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有机形态无机形态具象形态抽象形态一点的立体构成一点的立体构成1
3. 面立体的作用 (1)增加视觉效果,如果将面重复叠加,能产生厚重感,并 增强实用功能 ;
(2)分割空间 ;
(3)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支撑力。
创意书架
以面形态为主的 现代生活用品
2)板式构成
《城市景观》(图80)
3)插接构成
《晕》(图8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薄壳构成
《思维的风帆》(图82)
4)薄壳构成
生物形态 (有机形态)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 (无机形态) 三维形态
现实形态 (具象形态)
人工形态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天体 沙石 熔岩 工业产品 建筑 雕塑 平面广告 标志、标识
形态
有机概念形态
二维形态
概念形态 (抽象形态)
偶然概念形态 几何概念形态
有机形态
自然形态(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可 视或可以触摸的形态)
正方形的特点是表达垂直和水平; 三角形的特点是表达角度和交叉; 圆形的特点是表达曲线和循环。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四章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4. 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材料根据物理性能分类,可以分为弹性材料、塑性材料和黏性材料。 弹性材料如皮筋、弹簧等,塑性材料如石膏、黏土等,黏性材料如胶水 等。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5. 根据材料的形态分类 材料根据形态分类,可以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和块 状材料。 (1)点状材料 点状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极弱,它在构成中充当的是点缀、协调的配 角角色,很少作为主角单独出现。典型的点状材料有小玻璃珠、豆粒、 纽扣、瓶盖、药片、螺帽等。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图4-1-12 线的作用 1
图4-1-13 线的作用 2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立体构成中面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面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面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但无厚度。但在立体构成 中,为了使我们看得见、摸得到,需将面扩大为三次元的体来表现。 面的种类很多,决定其面貌的主要因素在于外轮廓线。面材有直面 造型和曲面造型之分,它们非常具有美感,面材还具有将三次元造型简 化或抽象化的独特表现技能,如图4-1-14、图4-1-15 所示。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节奏是以规律 性的重复体现出统一,如图4-2-11、图4-2-12 所示。而韵律则以起伏回 旋、疏密有致、抑扬顿挫体现出变化。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若能灵活熟 练地掌握节奏和韵律,就会获得如同音乐般的美感形态,如图4-2-13、 图4-2-14 所示。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四、立体构成中体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体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体具有位置、长度、宽度和厚度,但无重量。在立体 构成中,体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以三维度的有重量、体积 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完全封闭的立体,如石块、建筑物等。体因为占有 实际空间,所以从任何角度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到它的存在,如 图4-1-20、图4-1-21所示。
立体构成的要素
是既视觉化,又触觉化的实体。
(1)点 立体构成中的点,是构
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作用:点缀、装饰、划 分空间、视觉导向
(2)线 线决定形的方向,具备
速度和延伸感。 直线 曲线
(3)面 立体构成的主要形态,
具有充实感、延伸感和 扩展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曲面
(4)体
指经过人的加工、创造而成的物质形态。如
建筑、车辆、工具等。
(3)具象形态 指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
客观存在的形态。
(4)抽象形态 指用造型要素点、线、
面、体、色等经过高度 概括而形成的非具象立 体形态。
(5)意象形态 介于具象形态与抽象形
态之间的形态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即点、线、面、体,
对比与调和等。
(1)种类方法
加法:粘贴、焊接、捆扎、堆砌等
减法:切割、凿刻、钻孔、打磨等
模具成型
(2)组装:通过节点连接起来各个部分
滑接点:组成件可以自由滑动
铰接点:通过铰链可以旋转
刚接点:固定死的组合方式
(3)表面处理
有些立体构成形态在完成组装后,需进行抛
1、形态要素 3、材料要素 5、制作要素
2、造型要素 4、形式要素
形态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是无数形状的构
成的综合体。 好的形态指从各个角度观察,都具备美感。
(1)自然形态 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
可视、可触的物质形态, 如山石、水、树木、动 物等。
(2)人工形态
光或涂饰处理。
浑厚感、分量感
几何形体
不规则体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不同材料有不
立体构成-点线面体讲课教案
制作时应注意:
1)接触面不要过分倾斜,整体的重心不要超出 底部的支撑面;
2)要使空隙大小有韵律 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位进行
简单的防滑处理; 4)为了便于保存,可以使用黏合剂;
2、网架构造
是采用一定长度的线材以铰节结构将其组成三 角形,并以此为单位体组成构造体
制作时应注意:
1)要注意材料的粗度与长度的对比,并且要 考虑到断面的性形状; 2)受力点一定要在材料的结合部; 3)根据铰节的特点,要考虑到节点的材料和 形式的依据; 4)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仍有倒塌的可能, 应尽量把材料组合成三角形;
立体构成-点线面体
点是相对与形状和面积而言的,主要是它 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比较时具有凝聚视觉的作 用;
点的主要特性:通过视线的引力而导致心 理张力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两个同样性质的 点,视线将会在两点间形成一段无形的线;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三个同样性质的 点,视线将会在三点间形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质的 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间形成虚面;
4、体
体占有实质的空间,所以从任何角度都可 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它的存在;
正量感是实体的表现,负量感是虚体的存 在;
体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面 立体和块立体
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础而将其部分空间立 体化,它的特性在于平面凹凸的层次感和不同 变化的光影效果;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在空间产生的视觉凝 聚的形体,它富有玲珑、活泼的独特效果;
由点构成的虚线、虚面能够让人感觉到有 时间性、关联性、或有轻松、或有韵律的效果;
点在平面构成中有很多方法;
点虽然是造型上最小的视觉单位,但是点 与形的关系有相当实质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点
点,几何学上的点被定义为“只具有其位置,而无其面积大小”,是属于零次元无实质的单位。
点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其多样性使它呈现为明确表现和隐蔽表现。
圆的圆心和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的中心是明确的点的存在形式。
而在线、面、体上,点的存在是通过隐蔽的形式表现的,比如一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直线转折处、两线相交处、圆锥体的顶端等。
几何学上的点是无形态的。
但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造型表现中,点具有空间位置并需按照一定的尺度来界定。
与它所处的环境空间、面积形状和其他造型要素比较时产生对比,具有视觉力场和触觉力场作用的都称之为点。
对点不能以绝对的标准来界定,而只能以相对的标准来界定。
像宇宙中的许多星体,虽然其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可在夜晚,群星璀璨形成无数点的感觉;万吨巨轮在浩翰的海洋中犹如一叶小舟.眺望过去仍有点的感觉。
可见大与小的尺度是相对于一定的环境空间而言的,点的存在同环境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点的凝聚会产生视觉引力,而点的量变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引力,一个点所具有的紧张性是求心的。
当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到“点”上面。
当有两个相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在两点之间移动.且产生线的感觉。
当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点时,人们的视线首先集小到大点上,然后转移到小点上。
人们的视觉习惯和视觉方向常常带有秩序性,即由大到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内近到远的顺序。
当有三个性质相同的点.则
会产生虚面的感觉,倘若是多点,则虚而感觉更强,且形的特征可按人的意图表达出来。
点的凸凹变化在人们的心理上能产生不同的感觉,凸点有扩张感、力量感,而凹点则有收缩感、压迫感。
点的排列和距离的不同使点在视觉上产生线面形态的变化。
造型上点的线化主要由距离和方向所决定。
如将相同的点连接可构成虚线,其距离越近,线的感觉越强。
但将点作等距离的排列.显得规范工整合顺序。
美中不足的是略显机械而呆板;如果有计划、有规律地作间距处理.可以产生节奏感;如果改变点的方向,并有计划进行大小变化排列,则可表现出跳跃性的韵律,也可表现出曲线的流畅感。
点的面化是内点的聚集产生面的感觉,通过点的大小变化或排列上疏密的变化产生立体感、层次感,并给面带来凹凸的感觉。
点的面化运用得巧妙,可产生二次元的视觉效果。
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中.与其他造型要素相比.点是最小的视觉元素,但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所不能取代的。
点在造型中具有特殊的、积极的意义,并与形的表现有着实质的关联作用。
点在造型中的整体与局部关系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运用得当、巧妙,可画龙点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相反,运用不当,则会对整体产生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效应。
在各种艺术设计中.点以它独特的作用折射出艺术的光彩。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线
几何学上这样定义线: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
从造型要素来讲,线是具有长度的一次元要素,它的特征是以长度来表现的,与其他造型元素相比具有连续的性质,粗细与长度有着极端的比例就成为线。
线分为直观线和非直观线。
直观线是概念线,即面和形的边缘。
极薄的平面与平面相交部位便形成线。
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
可以说,线是面与面的分界,起到分割作用,但线也可以起到结合作用。
非直观线具有隐蔽性,它在两面交接处隐蔽存在。
线按形态可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
(1)直线。
直线是最基本的线的形态之一。
直线包括水平线、斜线、垂直线等形式。
将直线通过垂直、水平方向的组合变化可构成二次元空间和三次元空间,表现出强烈的力度感。
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直线形态构建,用直线形态构建的斜拉桥承载力更大。
尽管直线易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但从视觉感知的效果来看,用直线构建的形态更容易感知。
水平线有安定、平衡、开阔的感觉,使人联想到海平面、地平线、大地,并产生平静、安静、抑制等心理感受。
垂直线有坚实、稳定、向上的感觉,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义,象征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
斜线是直线形态中动感最强烈的、最有活力的线型.充满运动感和速度感。
斜线也最易使人产生不安定感。
斜线可产生巨大的拉力作用,斜拉桥就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对称斜拉索增强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斜拉桥夜景斜拉桥全景
(2)折线。
折线是按几何角度转折的线。
每一段都是直线,两条直线间有折点(折点具有点的性质,起着联系两条线段的作用)。
折线有刚劲、跃动的感觉。
由于折线的方向具有可随意变化的特点,在造型中常常利用折线增强视觉引力。
(3)曲线。
曲线是柔韧而有转折的线,它的转折是平滑的。
曲线有规则曲线和自由曲线两大形态。
曲线优美、流动感强、充满运动感,运用得好.可产生鲜明
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线的表现中,不可忽视的还有消极之线。
所谓消极之线,就是不直接画线,仍有线的感觉。
像平面边缘或立方体棱线就属于消极之线。
线在造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线的活力和动感使得它存在于任何形态中。
在许多艺术设计和形态构成中都留下了线的艺术魅力。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面
几何学上将面定义为线的移动轨迹。
几何学上的面只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而无厚度。
但在二次元空间里,无论是内点还是出线移动构成的面就成为形。
面分消极的面和积极的面。
消极的面由点的集合群化、线的集合群化构成;积极的面可由扩大点的面积,扩大线的宽度,对线进行密集移动构成。
面具有几何形、非几何形两大形态。
几何形是规则的,它的基本形态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由直线和几何形曲线构成。
正方形的特点是垂直与水平;三角形的特点是斜向与角度;圆形的特点是外轮廓的曲线。
非几何形是不规则的,是由自由曲线结合直线构成的自由形,实际上也是自由曲线组合各种变相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几何形给人理性、明确的感觉,产生简洁、抽象、秩序之美,但易产生呆板的感觉;非几何形虽然活泼、生动、富于感性,但易产生不端正、杂乱的感觉。
立体构成中的面具有比线明确,比块稍弱的空间占有感,因为它是由面来限定空间的。
(1)层面构成
它的排列指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锥面)在同一个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排列。
基本面型简洁、丰富有变化。
面型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排列方式有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放射、旋转等。
(2)嵌合的构成
用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或几个基本形为单元,做上、下、左、右相互连接或展开的
设计。
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方式:
a.屏障式以基本形态上下、左右互相嵌合连接、平面展开,组成一个大的屏障结构。
b.重叠式以基本形前后、左右、上下连接,按照同一种规律和方式立体地展
开,形成一个大的体块。
c自由式的堆积以基本形相互间作无规律无秩序的排列,以视觉规律和空间虚
实效果的疏密关系来构成一个大的体块。
(3)框形、块形组合造型
a、基本的框形与块形
框形:空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块形:实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b、变框与变块
在基本的框形与块形上作规则的变形。
c、插接
同一造型的框形或块形,用插接可塑造出多样的近似于球体的形态。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体
体在几何学上被定义为“面的移动轨迹”。
几何学上的体具有位置、长度、宽度、厚度,但无重量。
立体构成中的体既是三次元空间,无形中就占有实质的空间,具有体积、容量、重量特征,正量感表现实体,负量感表现虚体。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从视觉上感知它的客体性,使人产生强烈的空间感。
体有多种形式,如正方体、锥体、杜体、球体以及这些体相互组合构成的形体等。
在立体构成中又可以分为点立体、线立体、面立体、块立体以及半立体等主要类型。
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形体,尽管形态上有差异,但都是由相应的元素构成。
如平面几何形体由棱角、棱线和立体表面构成。
差别仅仅是元素在数量上的增或减;几何曲面立体则是由几何曲面所构成的方块体或回转体;自由曲面立体是以自由曲面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的形体;点立体、线立体同样是以点、线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的形体。
半立体在浮雕和纤维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主要利用层次感和凸凹高低的变化,造成起伏错落,并充分利用光影作用。
形成阴阳虚实的效果。
自然形体是形体中最富有魅力的形体,大自然给人类留下了无数奇妙的形体。
这些形体天然浑成,令人惊叹不已,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气势宏大、多姿多彩.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自然界的矿物、植物、动物,从陆地到海洋,形体的奇异和内部组织排列的有序,都体现了天然形体的装饰性、抽象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