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PPT教学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
深化探究 ·解决问题疑难
结合教材117页“思考·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13种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直接关系? 提示不同岛屿的环境不同, 地雀的食物不同。 (2)它们的共同祖先刚迁徙到13个岛屿上的时候所需食物是否相同?什么原因使得后来 发生很大差异? 提示所需食物相同。外因:地理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内因:种群基因频 率发生改变。 (3)仙人掌地雀和树栖的地雀是同一物种吗?是什么阻碍它们的基因交流? 提示不是。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4) 总 结 物 种 形 成 的 三 个 环 节 : _隔__离___ 、 _突__变__和__基__因__重__组___ 、自__然__选__择___ 。 请 归 纳 结 论生:殖__隔__离_____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_突__变_
和基因重组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进而通
过隔离
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
形成新的生物物种多; 样生性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
、
协同
进化的过程;
是协同进化中的性结的果。
第6章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2课时物种的形成、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举例说明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素养要求
1.生命观念:形成进化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 2.科学思维:分析归纳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内容索引
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44张PPT)
一、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 体,而且是个体的表型。
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群体基 因组成的变化。
(一)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叫做种群.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 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 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说明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 基本单位。
26.1%
29.3%
升高
因 频
s
80%
率
77%
73.9%
70.7%
降低
(3)在这个探究实验中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变黑的环境对桦 尺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变黑的环境对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 生率有影响吗?
变黑的环境使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减少,S基因频率增加
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 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2×1.3× 104 × 10-5 × 108 =2.6 ×107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突变产生的变异有利或有害是绝对的吗?
某海岛上的昆虫出 现残翅和无翅类型 ———有利与有害是 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生存环境。
基因 突变
有性生殖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 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五个因素
遗传平衡
例: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
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
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
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解: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 100%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改变。
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3. 将不含抗生素的纸片放在①中央;抗生素纸片分别放在平板的 ②~④中央。 4. 将培养皿倒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h。 5. 观察细菌的生长状况。是否有抑菌圈?如果有测量记录每个实验 组中抑菌圈的直径,并求平均值。
6. 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 培养。重复步骤2~5。
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在抑菌圈边缘抗生素浓度较低,可能存在具有耐药性的细菌。
2.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有利的。在本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耐药性细菌的存活率高,故为有利变异。
3.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麻烦,就直接吃抗生素; 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你认为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 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增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 ,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实验步骤 1. 培养皿分区、标号①~④。
实验结果
组别
1 2 3 平均值
第一代 2.26 2.41 2.42 2.36
抑菌圈直径/cm 第二代 1.89 1.91 1.87 1.89
第三代 1.62 1.67 1.69 1.66
抗生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抗生素对细菌抑制作用越来越弱。
思考和讨论 1. 为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一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 如一片树林里的全部猕猴、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种群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繁殖的单位。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
生物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任务驱动] 1.能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现象,传播科学的自然观。 2.能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适应的形成和生物的进化,分析现实生活 中诸如耐药菌的产生等相关问题。 3.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相关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生物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项错 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当种群数 量下降时,各基因型的个体减少,某种基因可能因该基因型的个体偶然死亡 而丢失,所以这种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D项错误。 答案:C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以前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生物学·必修2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比例很高,黑色桦尺蠖比例很低,这表明稀有的 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这表明黑色基因 (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发生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 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一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________,经过长期的________,使种群的_______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 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
30% , 自 由 交 配 得 到 F1 各 基 因 型 的 频 率 比 例 为 AA∶Aa∶aa = 49%∶42%∶9%,统计得到A基因的频率为49%+42%×1/2=70%。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精美课件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1)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能做出假设吗? 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2×1.3× 104 × 10-5 × 108 =2.6 ×107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突变产生的变异有利或有害是绝对的吗?
某海岛上的昆虫出 现残翅和无翅类型 ———有利与有害是 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往往取决于生物的 生存环境。
基因 突变
有性生殖 新的等位基因
基因 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说明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的 基本单位。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B )
B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二)种群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 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三)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 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卵子
精子
A 60%
a 40%
遗 传
A 60% AA 36% Aa 24%
平 衡
定
a 40%
Aa 24% aa 16%
律
其中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 则p+q=1,(p+q)2=p2+2pq+q2=1 并得出p2代表AA的频率, q2代表aa的频率,2pq代表 杂合子Aa的频率。
亲代 子一代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 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 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思考1: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 ` 为什么?
1.不遗传的变异不能改变基因频率; 2.基因突变是基因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不一定影响基因频率; 4.基因重组只影响基因型频率,不影响基 因频率; 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导致下代基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教学课件(第3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导致
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
积累基因Biblioteka 的差别扩大 导致种群间生殖隔离
标志着
新物种形成
时间
实践应用
三倍体香蕉
三倍体虹鳟鱼
1.怎样获得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有什么优点? 2.为什么生产实践中多使用三倍体?而不使用四倍体?
谢谢 看
观
地理隔离
两个例子说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有什么联系? 你能提出什么假设?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阅读教材117页的思考与讨论,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并汇总答案。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 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 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 率一样吗?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 样吗?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 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会产生 什么影响? 4.如果这片海域上只有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 多种地雀吗? 5.综合以上分析,你能总结物种形成大致经历 的环节吗?尝试建构物种形成的模型过程图。
31对染色体
它们杂交产生的骡有多少染色体? 为什么骡不能产生后代?
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有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 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叫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英文名:Tiger): 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 棕黄色,满身黑色横纹;头 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 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 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 纹,尾端黑色。
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 物,由南方的热带雨林、常 绿阔叶林,以至北方的落叶 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 能很好的生活。全世界的虎 属于一个种,共有9个亚种 。
6.3.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教学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色盲5人, 女性携带15人。男性色盲11人,求XB,Xb的频率?
即:XBXb 15人
XbXb 5人 XbY 11人
b% =
15+5x2+11 400x2-200(Y)
×100%
=6%
B% =94%
(2)通过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已知某昆虫种群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 aa的基 因型频率为10%。求 A和a的基因频率?
判断:一个菜市场所有的白菜是不是一个种群? 不是一个种群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 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一片沼泽中全部麋鹿
一片草地所有蒲公英
一个朱鹮种群
种群的概念和实例
③ 种群的三个要素 ➢ 同一区域(区域可大可小,大到地球,小的可以是一个池塘) ➢ 同一物种的生物 ➢ 全部个体
A基因频率 = AA的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 30%+1/2×60% = 60% a基因频率 = aa的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 = 10%+1/2×60% = 40% (A=60% , a=40%)
①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②一个基因的频率 = 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自然选择
A基因频率为: A% =
2×AA+Aa 2(AA+Aa+aa)
×100%
=
60%
a基因频率为: a% =
2×aa+Aa 2(AA+Aa+aa)
×100%= 40%
(1)概念法计算基因频率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40%
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2. 种群基因库
例如: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A,决定翅色为 褐色的基因是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和 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假设该种群数量为100,基因型AA的个体为30,Aa个体为60,aa个体为10,那么 控制此性状的等位基因总数200个。 A基因数 = 2◊30+60 = 120 个; a基因数 = 2◊10+60 = 80 个;
第4年
14.7 % 29.2 % 56.1% 29.3 %70.7%
··· ···
升高 下降
计算结果支持上述假设,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下,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逐
年上升,控制浅色的s基因频率逐年下降,这说明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
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探究·实践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讨论: 1.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蛾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可遗传 变异
提供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进化的原材料
突变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我们知道,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许多突变是有害的,那 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
①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 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 量的突变。 果蝇一组染色体上约有1.3 ◊10 4个基因,假定每个基 因的突变频率都为10-5,对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 (约有108个个体)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 将是:
AA(30%)
Aa(60%)
人教版(2019新教材)生物必修2教学课件:第6章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共54张PPT)
第三:基因突变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虽然每一个基因突
变的频率很低很低,但一个种群中有很多很多的基因,所以基因 的实际突变数是较大的,而且经过代代的遗传基因突变必然对种 群的基因频率产生影响,使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如由a突变成A 的数或a突变成其它复等位基因的数相对较大,则a的基因频率将 越来越小。
资料分析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 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资料分析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资料分析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问题聚焦
1、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基因频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问题探讨
如果在褐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 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绿色翅(基因型为Aa)的 变异个体,且绿色比灰色更不易被捕食。 那么:
由此可见,如果满足上述五个条件,则亲代和子代每一种基
因的频率都不会改变,到再下一代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基因频率 可以代代保持稳定不变。这就是哈代-温伯格平衡,也叫遗传平 衡定律。
但是,在实际中,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第一:足够大的种群是不存在,而根据概率原理,
当个体数不是充足大时,实际得到的数值与理论上的数值就存在 误差,实际中子代和亲代的基因频率就会有差异。
小结(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不定向 )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 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 积累 ), 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 朝向一定方向进化。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 自然选择 ) 决定的。
第三课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种群基因频率 定向改变
地雀1 生殖隔离
地雀2
总结: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
阶段,
生殖隔离-------
时期、物种形成的
和
。
思考·讨论
1、自然状态下,13种地雀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吗?为什么?2、它 们进化的方向相同吗?为什么?3、如果某基因在13种地雀之间的 频率有很大差别,是否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物种了?4、经过长期进 化后,13种地雀形成了13个物种,这反映出物种形成的一般途径是 怎样的?
考点突破
2、某一鸟类种群由于自然原因而被分割成两个群体,它们分别受到了不同环境 条件的影响。经过600万年后,如果把这两个群体的后代放到一起,则它们最可
C 能会( )A.具有同样的交配季节B.陷入对相同资源的竞争中C.彼此产生了
生殖隔离D.形成种内互助的合作关系
考点突破
B 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地理隔离不仅限制了物种的分布,还增加了种群之间的差异性, 当这些差异性逐渐累积,就会造成生殖隔离。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洲附近的太平洋中,由13个主要岛屿组成,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
群岛上有13种地雀(喙差别大,存在生殖隔离),而南美洲没有。
1.设想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 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由于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够多,基因频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因为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学习目标
2.运用归纳与综合的 思维方法,概括出物 种形成的两种过程的 概念模型。(科学思 维)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问题探讨:“长脖子”的个体一定将这一性状传递给下一代吗?一、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aaAAA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改变如何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A 基因的基因频率 (2×30+60)÷200=60% a 基因的基因频率 (2×10+60)÷200=40%A aAa经过调查,某地区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的发病率是16%,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发现丈夫的母亲是白化病患者,那么请估算该对夫妇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多少?丈夫的基因型为Aa该地区:aa = 16% a = 40%则:AA = 36%Aa = 48%妻子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Aa/(AA+Aa) = 4/7子女患病,基因型为aa的概率:4/7×1/4 = 1/7种群规模小非自由交配自然选择最终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基因频率随机变化出现基因交流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迁入和迁出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偏好的基因频率改变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重组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随机的、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形成生物进化丰富的材料(1)为何桦尺蛾的体色有不同的颜色?(2)在天然状态下哪种桦尺蛾较多?这是为什么?(3)工业污染后,决定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如何变化?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决定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存在各种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将不利变异淘汰,有利变异积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在固体培养基中涂布细菌在培养基的不同区域放置抗生素纸片从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培养问题探讨:“长脖子”鹿是新的物种吗?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隔离: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地理隔离:由于地理阻隔而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1)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吗?(2)如果不是,那么这两种不同物种是如何形成的?请用概念图的形式,描绘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2)可遗传变异的形成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中出现多种多样可遗 传的变异类型。 (3)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是由环境决定的。 4.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1)实例分析(桦尺蠖体色进化)
随堂练习
3.【答案】 B 【解析】根据题意:该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 能力,能繁殖的只有AA和Aa,它们的比例为1∶2,所以A的 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该群体经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一代 中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为2/3×2/3+1/3×1/3=5/9, 杂合子比例为1-5/9=4/9,A的基因频率2/3×2/3+1/2×4/9= 6/9。 故答案为:B。
随堂练习
XaXa 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可将不同基 因型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具体为整数进行计算,假设该种群 共有100个个体,则XAXA个体数目为42、XAXa个体数目为6、 XaXa个体数目为2,XAY个体数目为45、XaY个体数目为5,则 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6+2×2+5)÷ (42×2+6×2+2×2+45+5)×100%=10%。 6.【答案】 (1)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 择 (2)种群;基因库
随堂练习
(1)图①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其直接作用对象是 ________,地球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在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 T点时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 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 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高一生物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2)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
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 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如何理解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 20%,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5_5_%___、__4_5_%__. (2)若该植物自交一代,
F这1中时A,A、A和aaa基的因基型因个频体率分分别别占是_____45__25__.%__5_、%、__34__25__.%__5__%__..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 生了进化?为什么?
若亲代昆虫中的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种群数量足够大,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 交配并能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与迁出,④不同翅色的 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自然选择对A、a控制 的翅型性状没作用)⑤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 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值各是多少?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4)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想一想,子二代、子三代以 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
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种群?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否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是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
否
(4)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11学3页习思一考、讨论生涉物及进的种化群有无进化?为什么?
(阅读课本112-113页)
1.基本单位: 种群
2.原材料: 突变和基因重组( 112页)
3.谁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直选 接择 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 ) 4.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5.进化的结果:
①仍为同一物种 ②产生新物种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重组
突变 新的等位基因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种群中出现大量可遗传的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Xb的基因频率=15 ÷ (135+15)=10%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某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某昆虫决定翅色的基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率
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 因为a,抽取100个个体,测得AA、Aa、aa的个体 分别为30、60、10,那么AA、Aa和aa的基因型频 率各是多少? A、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自主学习:阅读110-111页 1、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判断下列例子是否属于种群:
1.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 √ 2.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 3.森林公园里所有的蒲公英 √ 4.高一5班教室里所有蟑螂 ×
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
种群的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 彼此可以交配实行基因交流,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 以交配实行基因交流,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0%、60%、10%
基因频率:A=60%
a=40%
基因频率=纯合体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 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
在实际中,这样的平衡是不存在的。
第一:足够大的种群是不存在; 第二:种群中充分的随机交配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基因突变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 第四:由于各种原因,种群中有的个体会离开该群体,相反的可能,有 的同种的外来个体会迁入该种群; 第五:在自然界中,自然选择是不可抗拒的,始终对种群发挥作用。
如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0-5, 对于一个中等大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来说
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2×104×10-5×108=2×107(个)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生物的进 化是必然的。
新代基因型 的频率
AA(30%)
Aa(60%) aa(10%)
配子的比率
子代基因型 频率
子代基因频 率
A(30% )
A( 30)%
a( 3)0%
a(
10%)
AA( 36%) Aa( 48%) aa( 16%)
A ( 60%)
a( 40%)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 因型为XBXB、XBXb、XbXb和XBY、XbY的个体分 别是43、6、1和43、7。求Xb的基因频率。
XB的个数=43×2+6×1+43×1=135 Xb的个数=6×1+1×2+7×1=15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学习可以彻底的改变自己,即使失去原来改变的条件,人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因为经过“輮”。人已经脱离一个旧我,变成一个新我. 2.这一段介绍了怎样学习,也就是学 习的要 素。荀 子认为 积累是 学习的 第一要 素,也 是学习 的根本 。学习 可以达 到奇妙 的效果 ,可以 “兴风 雨”“ 生蛟龙 ”。“ 神明自 得,圣 心备焉 ”从人 的角度 ,来说 学习的 效果。 接着运 用正反 对比的 手法来 说明积 累的效 果,体 现了荀 子文章 说理的 生动性 。 3.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在英 美,家 庭包括 他和他 的妻以 及未成 年的孩 子。而 在我们 中国“ 家里的 ”可以 指自己 的太太 一个人 ,“家 门”可 以指叔 伯侄子 一大批 ,“自 家人” 可以包 罗任何 要拉入 自己的 圈子, 表示亲 热的人 物。 4.这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 洋的不 同,我 们的格 局不是 一捆一 捆扎清 楚的柴 ,而是 好像把 一块石 头丢在 水面上 所发生 的一圈 圈推出 去的波 纹,愈 推愈远 ,愈推 愈薄。 每个人 都是他 社会影 响所推 出去的 圈子的 中心。 被圈子 的波纹 所推及 的就发 生联系 。 5.在乡土社会里,地缘关系也是如此 。每一 家以自 己的地 位做中 心,周 围划出 一个圈 子,个 圈子是 “街坊 ”。可 是这不 是一个 固定的 团体, 而是一 个范围 。范围 的大小 也要依 着中心 的势力 厚薄而 定。 6.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 随地是 有一个 “己” 作中心 的。这 并不是 个人主 义,而 是自我 主义。 在个人 主义下 ,一方 面是平 等观念 ,指在 同一团 体中各 分子的 地位相 等,个 人不能 侵犯大 家的权 利;一 方面是 宪法观 念,指 团体不 能抹煞 个人, 只能在 个人们 所愿意 交出的 一分权 利上控 制个人 。 7.“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 文与可 画竹的 情形, 以充满 感情的 笔触回 忆两人 的交往 ,以及 文与可 死后自 己的悲 慨,又 从文与 可的创 作经验 中总结 出艺术 创作的 规律, 熔叙事 、抒情 、议论 于一炉 。 8.总之,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 言,不 仅能增 强文章 内容表 达上的 形象性 、可感 性和文 学色彩 ,使读 者获得 不同程 度的美 感体验 ,受到 美的陶 冶,还 有助于 加深读 者对说 明内容 的理解 ,增知 益智。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PPT教 学课件 人教版 高中生 物2
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且多数是 有害的,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吗?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 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