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_6

合集下载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窦桂梅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窦桂梅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窦桂梅6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词意。

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典礼主体部分,重点解读第七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结合工具书,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词意教学难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教学用具 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课1.谈话,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解读课题。

二、新授(一)学习生字结合工具书,自由识记,小组交流。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课文都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么知道的?2.引导学生读出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正音。

3.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

(三)抓住“一齐”,品读“典礼”1.品读“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指名读,指导朗读。

让学生说说从“一齐”中体会到了什么。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

”(1)指名读段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2)引导学生说说声音都传到了哪?你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3)教师范读,故意把后一句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读成“它”,把“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读成“全国各地”,引导学生区别表达效果。

理解“宣告”与“声音”指什么。

出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成立的视频,体会“庄严”和“雄伟”(4)看画面,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圆明园大火熊熊、南京大屠杀、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等画面老师解说(5)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品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指名读引导学生用“一齐??一齐”这样的句式说说学校的升旗仪式的场面。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开国大典》选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通过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1.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1.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1.5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6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Step 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

Step 3:分析课文,讲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价值。

Step 4:讨论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

Step 5: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如何珍惜和发扬新中国成立的精神,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2 教学亮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3 教学不足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时间跨度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2.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不足,可以在课后整理一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间线,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突出了场面描写。

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赶赴广场的场面;接着作者按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大典的过程;再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简介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全文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

另外,教学时要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去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会写14个生字,重点理解“汇集、鼓舞、肃静、排山倒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宾、盏”等14个生字,理解“协商、汇集、预定、排山倒海”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雄伟壮丽,体会中国人民的自豪和激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体会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雄伟壮丽。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教学难点:1. 理解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部分,把握文章的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 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全称是什么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2. 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第一次盛大的典礼,其隆重和盛大都是空前的。

通过学习课文,你一定会为这一历史性的大典而震撼、而自豪。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默读课文,标出文章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语句,并试着给这些句子划分层次。

3. 汇报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分层次介绍开国大典的盛况。

第一层:宣布成立(1-4自然段);第二层:升国旗(5-10自然段);第三层:宣读公告(11-13自然段);第四层:阅兵式(14-17自然段);第五层:群众游行(18-25自然段)。

4. 小结学习方法:阅读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层次结构。

对于重点内容要深入探究,弄懂其深刻含义。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1. 学习第一层——宣布成立。

(1)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场面是怎样庄严雄伟的?划出有关词语。

(2)交流讨论: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汇集等词语表现出参加典礼的人特别多,场面隆重盛大;工人、农民、市民等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说明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都从心底感到自豪、激动;参加典礼的人有数万人,光是能来参加典礼的首都师生就有三十万人之多,而三十万师生的后面还有无数的人渣滓洞外的烈士、渣滓洞内的难友、还有那些渴望胜利但又不能亲眼见证新中国诞生的人们……人们虽然身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的心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献礼国庆多彩活动《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写“政、宾、盏”等14个生字。

2.能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

3.继续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表达方法,通过品读描写场面的生动词句,感受开国大典庄严、热烈的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喜悦、自豪的心情,以及这样的心情背后所表达的热爱新中国、热爱伟大领袖、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创设:1.山河披锦绣,盛世写华章。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七十五载春华秋实。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上空冉冉升起,中华民族迎来浴火重生的曙光。

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献礼国庆多彩活动之开国大典我解说开始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长河,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珍贵时刻----开国大典。

(播放音频)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活动一:大典过程我梳理1.梳理字词:勇闯词语关:想要当好解说员,首先要把字词读准确,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进行纠正。

挑战写字关:在老师的巡视中发现报这个字的书写不够规范,下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注意下边的点提撇点写法,然后同学们在共学单上练习书写。

2.梳理内容:师:词语读的正确,字写的规范,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小标题的方法完成共学单上的时间轴,试着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

师: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学生对照修正时间轴。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利用时间轴,梳理小标题,理解课文。

活动二:精彩场面我见证1.聚焦点面结合的写法。

(1)默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句子,体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2)出示学习提示。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预设一: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革命先烈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开国大典》(节选)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3.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2)提问:什么是开国大典?它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主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

(2)重点讲解开国大典的仪式和意义。

4. 小组合作:(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2)挑选学生代表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1)是否全面达成教学目标?(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是否有了深刻理解?2. 反思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2)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反思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是否讲透?(2)学生对开国大典的认识是否全面?4. 针对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1)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补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收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了解开国大典的更多细节。

3. 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竞赛课《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竞赛课《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竞赛课《开国大典》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开国大典》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抽象词语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精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理解每段的意思。

4.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情感体验(1)教师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气氛。

(2)学生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

6.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8.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开国大典的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需加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拓展延伸环节,可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1.课文《开国大典》2.开国大典视频3.生字词卡片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张图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吗?”(2)学生回答:“这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3)教师追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历史意义吗?”3.精读课文(2)学生找出句子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 讨论,是否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 《开国大典》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维能力
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是否 能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情感态度
观察学生对《开国大典》主题的情感态度 ,是否对国家历史有正确的认识。
家长反馈
孩子的学习情况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如 作业完成情况、复习情况等。
01
对课堂的建议
02 收集家长对课堂的建议和意见, 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对孩子表现的反馈
了解家长对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
的看法,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
03
主动回答问题等。
对教师的评价
04
收集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和改进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 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 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 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和集体荣誉感。
03总结Βιβλιοθήκη :角色扮演04详细描述: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 不同角色,通过模拟历史场景, 增强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
作业布置
总结词:巩固练习 总结词:拓展阅读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详细描述:推荐相关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0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0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0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一篇记叙文,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时刻。

课文通过描写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广场上人民群众的欢庆场面,展现了新中国的诞生。

本文词句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二.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纪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内涵可能难以深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新中国成立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作业:提前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以便在巩固环节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新中国成立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停顿和情感把握。

3.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难点
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教具
课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难点
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运用
教具
课件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
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谈一谈影片中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一齐欢呼的场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预设:表现出了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
3.体会重点语句。
(1)课件出示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工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的农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单元
第二单元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7.开国大典
教 学 时 间
第 课时
月 日
总 节
教学
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04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之六作者:小廖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理解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学习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国家创建时举行的盛大典礼,标准着一个国家的诞生。

(二)理解字词:1、区别行近字:泽()设()渠()瞻()译()投()距()檐()2、理解下列词语: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徐徐上升(三)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

这一部分又按大典进行的程序写了五个内容:1、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3、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4、典礼之后举行阅兵式。

5、再写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仔细分析课文第一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参加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共30万人。

2、天安门的布置。

画出天安门的示意图。

3、人们田还没有亮就来到天安门广场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4、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按要求找出词语:○1、写天安门人多的词语:四面八方、人的海洋、红旗翻动。

○2、写人民来得早的词语:早上六点钟、五更天、摸黑。

○3、写人民心情急切的词:擎、提、直奔、赶。

(五)、出读课文第二部分,了解这一部分写了那些方面的内容。

○1、典礼。

○2、阅兵式。

○3、群众游行。

(六)、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1、典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下文三点整)2、大会第一项是什么内容?(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3、指导反复朗读第七自然段,要读出骄傲的语气。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擎、钮、瞻、聂、党”等5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词句间浓浓的感情,受到情感感染,了解场面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发生了一件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板书课题《开国大典》。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感知1.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2.理解词语。

出示词语:擎着协商外宾嗓子瞻仰大典政委电钮擎着:用手向上举、托的意思。

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三、精读领悟1.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按照进行顺序(时间顺序)记叙的。

2.开国大典记录了哪些场面?3.清晨会场布置(1)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会场的结构和布置?找出来读一读。

(2)重点语句:“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急切)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人们心情的急切?“直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直接奔向)(3)表达感情:表达了群众参加大典的激动和热切心情。

4.下午三点大会盛况(1)重点语句:走进会场,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从哪感受到的?场面盛大隆重的气氛。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能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初步感受典礼的隆重、盛大和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1、(出示课题:开国大典)读一读,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把你所了解的告诉大家;若不明白,把你的疑问提出来。

2、指名说。

二、自学读文1、初读课文,你觉得该完成哪些要求?(指名说)2、出示要求:自学要求:(1)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把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划出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用“”)3、学生自学,并拿起笔来圈圈划划。

三、检查1、通过自学,你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了吗?对照自学要求,一项一项讨论。

(指名说)(1)挑几个容易写错的词写一写。

再默写下列词:诞生协商瞻仰检阅率领排山倒海吹拂(互相检查、批改;纠正错别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2)提出较难读的句、段;(指名读)同桌比读,并用☆△表示你的评价。

2、你还读懂了什么呢?(1)文中解释课题的是哪句话?(2)还读懂了什么?(指名继续说)①从参加的人及人数,看出什么?读一读(隆重、盛大)②会场的布置觉得怎样?读一读(庄重、肃穆)③群众老远赶来,那么早赶来,说明什么?读一读(热情高涨、激动、兴奋)3、还有吗?(板书:会场大典阅兵游行)(1)看板书,对照课文,老师为什么这样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按以上顺序分段。

(板书:1——45——1011——1314——15)分段时,文中有些句子已经帮我们起到了提示作用,你找到了吗?(指名说)(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自由说,指名说)四、总结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呢?(指名说)2、启示下堂课内容:这样隆重、盛大的开国大典,你想不想参加?好,下堂课,让我们也跟随群众的队伍,走进会场,去感受那一份隆重、热烈的气氛。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课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6年级课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开国大典》,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视频观看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概括开国大典的盛况。

•分析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开国大典背后的历史内涵,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将开国大典的精神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开国大典》课文打印稿•小组讨论任务卡•角色扮演道具(如小国旗、红领巾等,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开国大典的短视频或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历史时刻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揭示课题:引出《开国大典》的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停顿、语调,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字词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学生认读并尝试解释词义,教师补充讲解。

•概括大意:请几位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教师总结归纳。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分段解读:•第一部分: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和筹备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详细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包括会场布置、典礼程序、群众反应等,通过角色扮演(如“我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我是现场报道的记者”等),让学生深入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和热烈。

•第三部分:总结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化和国家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之二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
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给带点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订正读音。

聂荣臻乐声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

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汇集:会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开。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读课文。

五、朗读汇报。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
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为什么不用“走向”)
(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5)练习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

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

嗓子
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


(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A。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C。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
(7)练习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

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二、朗读课文。

三、说说课文梗概
1、什么是梗概
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出课文梗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