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瓶颈与突破

合集下载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由于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和多态性,使患者对各种药物存在明显的差异。

个体化治疗是基于分子诊断学、基因组学等学科上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肿瘤基因靶点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利于患者得到显著疗效。

本文对多发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个体化治疗;恶性肿瘤;分子诊断学;基因组学【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01-01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但对患者体内的正常细胞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个体化治疗根据癌症患者药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特点,采用最佳的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就国内外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别以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为例具体论述,阐述国内外肿瘤个体化治疗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1.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现状1.1 肺癌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随着NSCLC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分子标记物的个体化治疗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并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进展。

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NSCLC个体化治疗的典范。

在进行EGFR-TKI药物治疗前必须进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检测,根据不同患者的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后用药,可增加获益率。

临床研究表明,仍然存在病理类型不确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S)患者。

目前主要依靠形态学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NSCLC-NOS进行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对NSCLC的分型更精确。

关于NSCLC-NOS,目前靶向治疗的数据较少.对于NSCLC-NOS一线化疗方案研究较少,大多数试验在与其他病理类型的比较中[1]。

胃癌的新辅助治疗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

胃癌的新辅助治疗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

胃癌的新辅助治疗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胃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这一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前景。

一、胃癌的新辅助治疗概述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之前或其他主要治疗手段之前,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担或减少远处转移的风险。

对于胃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目标包括减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的可行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二、化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角色1. 化疗的基本原理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干预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全身,因此对于远处转移的控制非常有效。

在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化疗常常被用来缩小原发肿瘤的体积,以便手术更容易实施。

2. 化疗的优点化疗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方式,可以控制患者体内的多个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和远处的转移灶。

其次,化疗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方便患者使用。

最重要的是,化疗在新辅助治疗中可以减小肿瘤体积,使手术更容易实施,同时减少了手术的风险。

三、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靶向药物是一类专门针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机制的药物。

它们通过特定的靶点来干预癌细胞的生长,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靶向药物通常更为精确和有效。

四、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1. 基于个体化的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靶向药物的选择。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2. 协同作用的优势化疗和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优势。

化疗可以减小肿瘤体积,使靶向药物更容易渗透到肿瘤内部,从而提高其疗效。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肿瘤规范化治疗是指根据肿瘤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肿瘤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肿瘤规范化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肿瘤规范化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肿瘤规范化治疗现状目前,肿瘤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趋势。

国内外许多医院和专家都在积极推动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实施,包括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开展临床试验和质量控制等。

同时,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肿瘤患者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应用等途径获取更多的治疗信息和资源,提高自我管理和治疗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肿瘤规范化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规范化程度不够:部分医院和医生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规范化治疗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治疗不规范、不严谨、不系统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

2.多学科协作不足: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这导致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转诊困难,治疗方案难以统一和协调,影响治疗效果。

3.患者认知不足:部分患者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认知不足,缺乏自我管理和治疗的能力。

他们往往盲目追求治疗效果,忽视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风险,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

4.医疗资源不均:肿瘤规范化治疗需要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但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高水平医生和先进设备短缺。

这导致一些患者难以获得高质量的肿瘤规范化治疗。

三、解决策略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1.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提高他们对肿瘤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和能力。

同时,建立规范的治疗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2.加强多学科协作: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胃癌放疗经验交流发言稿

胃癌放疗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某医院的放疗科医生,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胃癌放疗的经验。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放疗作为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个人在胃癌放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个体化治疗胃癌放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分期、病理类型等。

其次,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合理选择放疗剂量、照射范围和照射方式。

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精确放疗精确放疗是现代放疗技术的核心,可以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充分利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准确确定肿瘤靶区。

通过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使射线在肿瘤靶区形成高剂量分布,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减少。

三、综合治疗胃癌放疗应与手术、化疗等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综合治疗策略。

四、关注患者生活质量胃癌放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

作为放疗医生,我们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放疗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放疗计划,减少正常组织受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 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不良反应,如使用止吐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3. 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五、加强团队协作胃癌放疗涉及多个学科,包括放疗科、外科、内科、病理科等。

加强团队协作,有利于提高胃癌放疗的整体治疗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沟通,明确各自职责,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服务。

总之,胃癌放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胃癌治疗的新突破

胃癌治疗的新突破

胃癌治疗的新突破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胃癌治疗领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本文将介绍目前胃癌治疗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1. 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抗体药物或细胞疫苗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主动攻击和杀灭肿瘤细胞。

2. 靶向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是利用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特异性增殖和生存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对胃癌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使用靶向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对患者来说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3. 微创手术的推广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微创手术在胃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在微创手术中,医生通过腹腔镜等器械进入腹腔,对病灶进行切除和修复,减小了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

4. 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药物联合治疗是指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来治疗胃癌的方法。

通过同时作用于不同的靶点,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在胃癌治疗中,药物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常用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5. 遗传检测技术的应用遗传检测技术可以对胃癌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了解其遗传变异情况,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遗传检测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药物敏感性等进行评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总而言之,胃癌治疗领域的新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微创手术、药物联合治疗和遗传检测技术的应用都为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进展,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胃癌未来的发展趋势

胃癌未来的发展趋势

胃癌未来的发展趋势胃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随着人们对胃癌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胃癌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早期诊断与筛查、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发展、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预防和控制等方面。

首先,早期诊断和筛查是胃癌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对于胃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早期胃癌患者的存活率相对较高。

未来,人们将进一步研究早期胃癌的生物标记物,发展出更加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如循环肿瘤DNA(ctDNA)、家族遗传、随机术后外周血循环DNA(cfDNA)检测等,通过这些手段能够更早地发现胃癌的存在,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随着胃癌相关遗传基因的发现和研究,个体化胃癌筛查也将逐渐发展起来。

其次,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是未来胃癌治疗的主要趋势之一。

个体化治疗指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特征和基因表达型,制定出最适合其的治疗方案。

随着基因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发现与胃癌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和分子机制,并寻找相应的靶向药物。

未来,胃癌治疗将不再是一种模式化的治疗,而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和基因变异的特点,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同时,综合治疗也是未来胃癌治疗的重要方向。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

未来,胃癌治疗将更多地采用综合治疗的模式,通过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第三,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是胃癌未来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针对性,增强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将其成功应用于其他恶性肿瘤治疗。

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索胃癌的免疫治疗机制,并研发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免疫治疗药物。

靶向治疗则是通过针对肿瘤特异性的分子靶点,选择性杀伤或阻断信号传导,以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一些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治疗与现状

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治疗与现状

手术的个体化
目的:根据不同分期、术前、术中情况、 医院条件及医生技术水平,是手术原则的 具体化,希望病人获得最佳治疗。
误解:随心所欲 缩小?扩大?姑息?
胃癌手术
胃切除范围 淋巴清扫范围 重建方式 脾、胰联合切除问题 晚期胃癌的姑息性手术 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胃切除范围
争论 全胃切除或胃部分切除?
World J Surg. 2006 Oct;30(10):1870-6;
远端胃癌
Bozzetti F,et al TG 303,SG 315 术后死亡:TG 7,SG 4 5年生存率:TG 62.4%,SG 65.3% 多中心随机对照,病例数多 未做QOL分析,1,2期高达56%-63% Ann Surg 1999;230(2):170-178
Br J Surg. 2006 May;93(5):559-63
胃癌与胰切除
Okajima: 根治性手术联合切除胰1、5年生存 率分别为55.6% 和11.1%;姑息性手术1、5 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0。认为姑息性手术 时切除胰脾的效果有限
Maruyama: 胰实质不存在淋巴转移的可能, 除非肿瘤直接侵犯胰实质,一般不宜切除 胰脾
宽? 手术切除的不彻底性 术后病理检验的不完善
大肠癌手术
与胃癌相比争论较少 规范化手术问题 直肠癌侧方清扫 直肠癌的局部切除 直肠癌的术前辅助治疗 大肠癌的姑息切除 大肠癌的腔镜手术
结肠癌手术
D3手术:肠旁/上LN、中间LN、中央 LN
切除肿瘤上下各10㎝肠段 网膜的切除 侧后壁侵犯全层的肿瘤要求切除相应的
D2:东西方趋向共识
Hartgrink HH, van de Velde CJ. The only way to survive is complete locoregional

胃癌手术后化疗方案

胃癌手术后化疗方案

胃癌手术后化疗方案第1篇胃癌手术后化疗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为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制定此化疗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规范、科学、人性化的化疗指导,以期达到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化疗原则1. 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体质、并发症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

2. 规范化:遵循国家相关指南和标准,确保化疗方案的合法合规性。

3. 安全性: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

4. 联合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联合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三、化疗方案1. 化疗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治疗:(1)5-氟尿嘧啶(5-FU)(2)顺铂(CDDP)(3)亚叶酸钙(LV)(4)奥沙利铂(OXA)(5)卡培他滨(CAP)(6)伊立替康(IRI)2. 化疗方案:方案一:ECF方案5-FU 400mg/m² 静脉滴注(第1、2周)CDDP 20mg/m² 静脉滴注(第1、2周)LV 200mg/m² 静脉滴注(第1、2周)每两周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

方案二:EOX方案OXA 130mg/m² 静脉滴注(第1天)5-FU 400mg/m² 静脉滴注(第1、2周)LV 200mg/m² 静脉滴注(第1、2周)每两周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

方案三:XELIRI方案IRI 180mg/m² 静脉滴注(第1天)CAP 1000mg/m² 口服(第1-14天)每两周为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

3. 化疗期间监测:(1)血常规:每周一次,监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2)肝肾功能:每周期一次,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3)肿瘤标志物:每周期一次,监测CEA、CA19-9等指标。

(4)心电图:每周期一次,监测化疗药物对心脏的影响。

2024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临床问题

2024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临床问题

2024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临床问题摘要晚期胃癌异质性强、预后差,既往治疗策略以系统姑息治疗为主。

转化治疗旨在对初始不可切除肿瘤经综合治疗后,降低肿瘤分期并完整切除肿瘤, 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近期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已证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的客观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同时,随着多学科协作治疗的广泛开展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转化治疗在改善部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然而,由于晚期胃癌在局部分期、肿瘤转移部位和分子分型等方面极为复杂,其转化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深度剖析国内外胃癌转化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临床问题。

关键词胃肿瘤;晚期;转化治疗;免疫治疗;多学科协作治疗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临床实践中10%~35%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不可切除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10% [1 ]o肿瘤转化治疗是针对初始不可切除晚期肿瘤,经术前治疗后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状态的治疗策略。

胃癌转化治疗的核心是通过综合应用术前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 缩小初始不可切除肿瘤的体积,使原发灶和转移灶均可达到RO切除,最终目标为改善患者生存。

对于晚期胃癌,以往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只适用于存在出血、梗阻、穿孔等并发症情况。

前瞻性REGATT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局限性转移晚期胃癌,与单纯姑息性化疗比较,姑息手术联合化疗不能改善患者预后[2 ]o近年来,随着术前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 MDT)协作的广泛开展,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部分晚期胃癌可通过转化治疗获得RO手术切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少部分患者通过转化治疗可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 pCR )的治疗效果。

因此,晚期胃癌通过转化治疗行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再次受到关注。

笔者对国内外胃癌转化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探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的现状与临床问题。

精准医学时代胃癌诊治的现状与进展

精准医学时代胃癌诊治的现状与进展

精准医学时代胃癌诊治的现状与进展赵恩昊;赵刚;曹晖【摘要】精准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已日益在疾病的临床诊治中体现其价值.随着基因组学、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诊疗也开始逐步迈向精准医学时代.胃癌的精准外科治疗是在利用现代分子诊断技术和影像学实施精准分子分型和分期的基础上,制订精准化和个体化的外科手术方案,并将微创化和功能保留的理念贯彻其中.对于晚期胃癌应采用包括传统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As a new medical concept and medical model,precision medicine has been increasingly showing its benefit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ancer genomics,imaging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era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precision surgical treatment for gastric cancer is the use of modern molecular and imaging diagnostic technologies,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and clinical staging,to develop accurate and individualized surgical plan with the concep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functional preservation. For th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s including chemoradiotherapy,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are us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8(023)006【总页数】6页(P321-326)【关键词】精准医学;胃肿瘤;外科手术;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作者】赵恩昊;赵刚;曹晖【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200127【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最新流行病学统计显示2015年胃癌估计发病率为679.1/10万,估计死亡率为498.0/10万,均仅次于肺癌,高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1]。

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作 为胃癌早 期的标准手术 , 在早期胃癌患者 的治疗上 , 在国内外都
获得显著地临床效 果。 近年来 , 早 期 胃癌的 治 疗 具 有 效 果 好 和 生 单纯进行外科手术的治疗, 效果不是很满意 , 难以根治 , 即使手术 存 期 长 的优 点 , 保 留胃功 能 对 于 患者 的生 活 质 量 的提 高 是 胃癌 手 过 程 中采 用扩 大 切 除 和周 围大 范 围 淋 巴结 清 扫术 也 难 以达 到 生物 术关 注 的 重 点。 学者 对早 期 胃癌 淋 巴结 转移 的 规律 和生 物 学行 为 , 学意义上的根治, 患 者 预 后较 差 。 ② 未发 生远 处 肝 、 脾、 淋 巴结 等 在早 期 胃癌 分 子 生物 学 和 临床 病 理 学 的 深 入 研 究 下, 有 了较 深 刻 转 移 的患 者 , 可采取姑息切除。 有资料证实 , 姑息 切 除 较 未 采 取手 而 手 术 过 程 中, 是否采取根治性切除, 则 的认识。 特 别 是 国际 上 报 道 早 期 胃癌 采 用 微 创 手 术 后 , 患者5 年 生 术 切 除 的患 者 预 后 较 好 。 胃癌 晚 期 患 者, 尤 其 是 胃癌 中晚 期 患 者 , 存 率 可 高达 9 0 %。 而 随 着 医 学 诊 疗 技 术 的发 展 , 淋 巴 结 清 扫 范 围 对 患 者 的预 后 影 响较 大 。 和缩 小 胃切 除 的手 术被 提 出, 包 括 腹 腔镜 胃局 部 切 除 术 和 胃镜 下 胃 如 mB, I v型 , RO切 除 率 较 低 , 临 床 上 一般 采 取 姑 息 切 除 , 预后 较 黏膜切除术。 为 减 少 标 准 根 治 术带 来 不必 要 的术 后 后 遗 症 和 死 亡 差 。 积 极 探 索 其 他 可能 的 提高 手 术 切 除率 和根 治 胃癌 手 段 , 改善 胃 O 切除率 。 率、 改善 术 后病 人 的生 活质 量 , 保 留迷走 神 经 和缩 小 的淋 巴结 清 扫 癌 患 者预 后 的 主 要 目标 是 R

不断提高我国胃癌规范化治疗水平

不断提高我国胃癌规范化治疗水平
然处 于 2 0 . 8 % ~3 6 . 8 % 的较低 水 平 。 一 方面 , 这
巴结在 1~ 6枚 之 间的 N 分 期及 大体 综 合分 期 标 准 的调整 相较 于 旧分期 存在 优势 , 但 在 转移淋 巴结 > 7 枚 的 N分 期及 原 Ⅳ 期 患者 的重 新 划 分 上 却 仍 然 存
mo de 1 .S t a nd a r d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whi c h i s b a s e d o n a pr o pe r s t a g i n g d i a g no s i s s ys t e m , wh i c h i s t he ke y t o i mp r o v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t o f GC i n Ch i na . Ho w t o s t a n da r d i z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t o f GC b y a muhi di s c i p i na r y t e a m ,a s we l l a s i mp l e me n t i n d i v i du a l i z e d d i a gn o s i s a nd t r e a t me nt i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wo u l d b e a n i mpo ta r n t i s s u e f n r t h e o n c o l o g i s t i n t he f ut ur e .
s t i l l l o w .Wi t h a l o w r a t e o f e a r l y c a n c e r d i a g n o s i s ,t h e m a j o r i t y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C i n C h i n a h a v e n o t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生和发展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所以胃癌的预后较差。

本文将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方面进行阐述,以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胃癌的发展现状:1. 发病率和死亡率: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高发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被诊断为胃癌,其中超过700,000人死于该病。

在中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0万,死亡病例约为30万。

2. 年龄分布:胃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原本认为胃癌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但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胃癌患者,其中包括20岁以下的青少年。

3. 高危人群:一些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更高,如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高盐、高脂肪)、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此外,感染幽门螺杆菌、某些癌基因突变、胃息肉等也是胃癌高危因素。

4. 发展阶段:胃癌的发展一般经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内瘤变和癌前病变等阶段。

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察觉,多数在晚期被发现。

胃癌的发展趋势:1. 预防和早期诊断:由于晚期胃癌的预后较差,预防和早期诊断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

目前,细胞学、组织学、基因检测等都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

此外,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减少饮食中的烟熏、腌制食品等致癌物以及主动接种幽门螺杆菌疫苗等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2. 多学科治疗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模式涵盖了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以提高胃癌治疗的效果。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目前胃癌治疗的前沿技术之一。

该技术基于对癌细胞内特定分子的识别和干预,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实现对癌细胞的精确治疗。

例如,HER2阳性胃癌可以采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Trastuzumab靶向治疗。

肿瘤治疗:注重规范化,寻求个体化

肿瘤治疗:注重规范化,寻求个体化

学 就是 科 学 而 不是 艺术 。” 一百 多年 后 的 今 天 ,我 们 对 这 旬 百 年格 言 又 有 了更深 层 次 的领 悟 。 在 肿瘤 临床 实践 中 ,我们 经 常发 现 , 即使 是 对 同样 性质 、 同样病 理 分 期 的 肿瘤 患 者采 用 同样 的 治
疗 方 案 , 治疗 效果 和毒 副反 应却 不 尽 相 同。 因此 ,寻 找 能有 效 预 测 患者 对 抗癌 药物 敏 感 性 的预 测 因子 就 成 为 肿 瘤 学 家 们 一 直 以来 想 要 解 决 的课 题 。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人 类基 因 组 计 划 的 实施 , 为 从基 因 0 0 水 平 研 究药 物反 应 的个体 差 异 提供 了理 论 和 技术 上 的支 持 ,使 药物 治疗 的个 体 化 成为 可 能。在 过 去 的 2 年 里 ,科 学家 在 肿瘤 学研 究 中发 现 了许 多 与化 疗 药 物反 应 性 有 关 的基 因, 因此 ,寻找 特 定 分 子标 志 0 物 、选 择 “ 感 人群 ” 、 开展 有针 对 性 的个 体 化 治疗 已成 为肿 瘤 治疗研 究领 域 的 主流 走 向。 敏 肿 瘤 的个 体 化 治 疗 目前 仅 仅 是 科 学 家 们 实验 室 中 的科 研 设 计 , 还 是 正 在 行 进 中 的 医疗 实 践 ? 为 此 本 刊 记 者 对 我 国 结 直肠 肿 瘤 治 疗 领 域 的专 家 、 中 山 大 学 附属 第 六 医院 (以下 简 称 “ 山 六 院 ” ) 中 副 院 长 王 磊 教授 进 行 了采 访 。
Q对 处防: 来 国 肠 的 率断 的 是 ? 国 药 , 结 肿 发 不 升 因 么 《 如 范 年 我 直 瘤 病 攀 原 什 此 方》 中何? 应 近

肿瘤治疗中的难点研究与解决思路

肿瘤治疗中的难点研究与解决思路

肿瘤治疗中的难点研究与解决思路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复发率的特点。

虽然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肿瘤治疗中的难点,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肿瘤异质性肿瘤异质性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主要难点。

同一种癌症在不同患者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和表型特征。

这使得针对性治疗困难,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解决思路:1. 个体化治疗:通过对个体肿瘤的基因突变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组合治疗:将多种治疗方法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扩大治疗范围,减少肿瘤异质性带来的困扰。

二、免疫逃逸肿瘤细胞具有免疫逃逸能力,可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降低免疫治疗的效果。

肿瘤细胞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功能,或者改变肿瘤微环境来逃离免疫监视。

解决思路: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攻击的抑制,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2. 组合免疫治疗:将免疫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等进行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抗药性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药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难点之一。

药物抗药性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如基因突变、药物外排通路的增强等。

解决思路:1. 多靶点治疗:通过同时抑制多个信号通路,可以减少单一靶点突变引起的抗药性,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联合应用:选择不同作用机制但相互协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药性风险。

3. 新药研发:积极开展新药研发,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作用机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药性。

四、复发和转移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肿瘤治疗中的又一个重要难点。

即使成功治疗了原发肿瘤,但仍有可能在其他部位产生复发或转移灶。

解决思路:1. 早期诊断:发展新的有效肿瘤标志物和检测技术,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尽早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

2. 肿瘤微环境调控:研究肿瘤的微环境,发现并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键靶点,阻断肿瘤的扩散和转移。

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胃癌个体化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拟申报奖项及等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何裕隆(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本项目的总负责、总策划、总设计及总指导。

2.主要的技术创新者,完成“科技创新一”中立体化脉络化淋巴结清扫术式创新、建立我国胃癌淋巴结廓清范围的标准、提出转化治疗后治疗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概念。

3.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三”。

4.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榜单。

代表作1-10的通讯作者。

)2.张常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主要的技术创新者,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

2.“科技创新一”的主要创新者之一,保脾清扫主要研究者。

3.“科技创新二”主要策划、设计、完成人。

家族性胃癌主要研究者,胃液甲基化早期诊断胃癌发现者。

4.“科技创新三”中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主要发现者。

5.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34篇。

代表作2的通讯作者,代表作6的第一作者。

)3.彭建军(主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化疗主要操作者,负责胃癌及结直肠癌的化疗工作。

3、主要完成科技创新二、三的研究实施、资料收集、分析与总结,。

4、是代表作1、6、7、8、9、10的作者之一。

)4.徐建波(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

3、是“科技创新二”中Hp感染影响胃癌的发生和预后的主要创新者。

4、是代表作1、4的通讯作者,代表作10的第一作者。

)5.吴晖(副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贡献:1、协助完成“科技创新一、二、三”2、胃癌个体化手术主刀者之一,负责胃癌的切除与淋巴结脉络化清扫。

胃癌化疗的优化和个体化选择

胃癌化疗的优化和个体化选择

复发率: 化疗组复发率更低
(RR: 0.78, 95%CI: 0.71-0.86)
3~4级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 化疗组更多
其中有10个试验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共15人,发生率1.58%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进行辅助化疗 能提高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减少复发率
--European JouErunroapleaOnfJourSnuarl ogfiScuarglicaOlnOcnocloologgyy (EJ2S0O0)8200028.0020. 2
病例: 23 trials, 4919 pts
方法:
术后辅助化疗组:
2441
术后观察组 (单纯手术):
2478
分析结果:
3年总生存率: 化疗组60.6%,单纯手术组 53.4%
(RR: 0.85,95%CI: 0.80–0.90 )
DFS: 化疗组更优
(RR: 0.88, 95%CI: 0.77–0.99)
Macdonald NEJM 345: 725-730; 2001
无复发生存率:INT 0116
48% 31%
(P<0.001)
Macdonald NEJM 345: 725-730; 2001
INT 0116复发情况
复发部位
局部 区域 远处
观察组
51(19%) 126(46%) 32(12%)
60
72
Months from randomisation
99
68
46
32
23
57
42
28
15
8
MAGIC: 总体生存期
1.0
0.9
0.8

胃癌诊疗的热点和问题

胃癌诊疗的热点和问题

胃癌诊疗的热点和问题符涛;季加孚【摘要】China has high prevalence of gastric cancer, with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leading the list of malignancy. The condition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 fail to meet the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because of restric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 are facing a very serious situation of fighting against gastric cancer. Multidiscipline, individu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re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Numerous topics about gastric cancer are currently controversial a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depe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methods used for stomach cancer, laparoscopic surgical techniqu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conversion therapy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esophageal-gastric junction cance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ials of gastric cancer. Moreover, the foci and prob-lem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we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受区域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胃癌诊治条件尚不能够完全满足众多病患的需求,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抗击胃癌形势。

指南解读2024CSCO胃癌指南更新要点

指南解读2024CSCO胃癌指南更新要点

03
胃癌综合治疗策略更新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强调早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推 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 下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首选治 疗方式。
重视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D2淋巴结 清扫作为标准术式,对于部分早期患 者可考虑D1+淋巴结清扫。
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 部位、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 理的胃切除术式,如全胃切除术、远 端胃大部切除术等。
该指南结合了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和中国胃癌患者的实际情况,具有权威性和 实用性。
CSCO胃癌指南定期更新,以适应胃癌诊疗领域的新进展和变化。
2024版更新背景及意义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胃癌诊 疗理念的更新,2024版CSCO 胃癌指南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 要更新。
本次更新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 和专家共识,旨在提高胃癌诊 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水平。
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居世界前列。每年新发病例约40 万例,死亡病例约30万例。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溃疡、胃 息肉、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饮酒等)、 遗传因素等。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如根治幽门螺杆菌 感染、治疗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改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
康复期随访和复发监测策略
胃癌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复发或转移。指南推荐了具体的随访计划
和检查项目。
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指南强调了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并提供

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突破治疗瓶颈的新策略

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突破治疗瓶颈的新策略

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突破治疗瓶颈的新策略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发展和进展往往与免疫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

尽管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手段,在某些恶性肿瘤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对于许多肿瘤来说,免疫治疗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限制和挑战。

一、免疫逃避机制恶性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首先,肿瘤细胞可以减少抗原的表达,或表达具有低免疫原性的抗原,使得免疫细胞无法识别和攻击。

其次,肿瘤细胞可以激活免疫抑制通路,如PD-1/PD-L1和CTLA-4等通路,抑制T细胞功能,从而减弱免疫反应。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进一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二、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为了突破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开发创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方面,通过调控免疫检查点通路,如PD-1、PD-L1和CTLA-4等,可以解除肿瘤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免疫攻击力。

另一方面,基因编辑和免疫细胞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改造免疫细胞,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三、细胞因子疗法细胞因子疗法是一种通过给予患者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来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治疗手段。

目前,IL-2、IFN-α等细胞因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新一代的免疫因子疗法也在不断发展,如IL-15、IL-21和GM-CSF等,这些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四、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一种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手段。

目前,肿瘤疫苗主要分为个体化疫苗和多肽疫苗。

个体化疫苗是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异性抗原设计制备肿瘤疫苗,而多肽疫苗则是选择与肿瘤相关的抗原进行设计制备。

五、CAR-T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基于人工合成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免疫疗法。

该疗法通过获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药联合方案疗效 9-11个月
2
4
6
8
10
12
14
16
6
内容
胃癌治疗概况 胃癌治疗的瓶颈:三座大山,座座难搬 胃癌的规范化治疗 胃癌的个体化治疗 胃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展望
7
胃癌诊治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美国消化道肿瘤治疗生存率进展 胃癌治疗有小进展,5年生存率已经提升达
29% ,但仍须突破
腹膜转移 率高

FLO

ECF(REAL2)

DCF (V325)
FOLFIRI(V306)
0
晚期胃癌一线关键研究方案生存期
10 11.4
11 11.1 10.5 11.2 9.9 10.7 9.4 9.2 9
13 12.8 12.5
中国注册III期研究
14.4
S-1联合方案疗效 12-14个月
S-1单药疗效 11个月
弥漫型 胃癌
早诊率低, 异质性强
生存预后差
8
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3大难点
发生率高
• 接近20% 的胃癌患者,在术前或术中即被诊断有腹膜转移。 • 超过50% 的胃癌患者,在实施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膜转移2。
早期诊断难
• 腹膜转移以微转移为主, 从腹腔内癌细胞存在到形成肉眼腹膜转移结节需要 6-8个月。由于腹膜结节体积小、体积密度低,导致早期诊断非常困难1。
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
肿瘤营养学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医学会 医学科普分会
郑州市抗癌协会 副理事长
郑州市医学会 肿瘤专业、肝病专业 委员会
编委
编委 审稿专家 审稿专家 全国委员 全国委员 全国委员 主任委员 全国委员
部长 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胃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 瓶颈与突破 陈小兵
9
日本胃癌规约2014版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guidelines 2014 (ver. 4)
IV 期患者我们能做的 只有这些?
10
IV期胃癌的生物学分期与治疗策略
Yoshida et al. Gastric Cancer, 19:329-338, 2016
Doublet Regimen
晚期胃癌目前主流治疗方案,考 虑疗效与毒性平衡
Fluoropyrimidines+Platium
❖ 5-FU ,S-1 ,Capecitabine ❖ Cisplatin , Oxaliplatin
亚洲模式
Triplet Regimen
较高的肿瘤缓解率与疗效 合适的患者,需要高强度化疗
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癌症中心 河南省肿瘤研究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微信DML2290773710 微博 @肿瘤专家陈小兵
2017-6-13
2
内容
胃癌治疗概况: 东西有别,中国特色 胃癌治疗的瓶颈 胃癌的规范化治疗 胃癌的个体化治疗 胃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展望
3
中国胃癌发生率全球第一,分期普遍较晚
11
Cure or Care?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6
12
内容
胃癌治疗概况 胃癌治疗的瓶颈 胃癌的规范化治疗:已有标准,尚待践行 胃癌的个体化治疗 胃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展望
13
晚期胃癌化疗一线治疗现况
胃癌为高度异质性癌肿,晚期胃癌的化疗模式依然存在着地域性治疗差异, 至今全球的优化方案尚未明确,整体来说,一线化疗,有下列2种治疗模式
陈小兵教授
郑州大学教授、博导,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 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河南五四青年奖章、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河南省卫生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优秀中青年创新人才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清华大学研修
Irinotecan 伊立替康
Docetaxel 多西他赛
Paclitaxel 紫杉醇
Ramucirumab 雷莫芦单抗
优化化疗药物选择 ??
现况 : 实体圆框 未来 : 虚线方框
其他单抗或靶向小分子 ??
Ramucirumab +
Paclitaxel
免疫或基因疗法 ??
15
阿帕替尼 三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 III期研究
2012胃癌发生数
全球 :951,594 亚洲 : 699,954 中国 : 404,996
亚洲胃癌发生数
✓ 6大洲之冠, 高达 73.5%
中国胃癌发生率
✓ 居亚洲之冠,高达 58% ✓ 居全球之最,高达 43%

发生率

死亡率
日 本
印 尼


GLOBOCAN 2012 Data
4
中国超过50%的胃癌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
生存期短
• 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2.3%。 • 腹膜转移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8.3%3。
1. Montori G, et al. Int J Surg Oncol. 2014; 2014:912418. 2. Yonemura Y, et al. Eur J Surg Oncol. 2006; 32(6): 602-606. 3. Nashimoto A, et al. Gastric Cancer. 2013; 16(1): 1-27.
中国
韩国
日本
5
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生存期已突破12个月

SP(SC101)

SP(SPIRITS)
联 IRIS(GC0301)

DS(START)
XP(ML17032)
S-1(JCOG9912)

S-1(SPIRITS)

S-1(START三
ECX(REAL2)
❖ 肿瘤负荷量大 ❖ 潜在考虑进行转化治疗
Taxanes类通常为第3种治疗药物 的增加选择 欧美模式 (ECF / DCF )
Her2过表达胃癌患者,Trastuzumab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延长生存 对于老年与身体功能虚弱患者,单药治疗为适当治疗方案
14
晚期胃癌二线标准治疗现况
单药化疗
靶向
靶向联合化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Pharmaceutical Biology》 《中华肿瘤杂志》
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 会
肿瘤营养与支持专委会化疗学组 肿瘤学分会姑息治疗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 郑州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促会 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抗癌协会 科普宣传工作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