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合集下载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胃癌的筛查与早期诊断胃癌的早期症状常常被认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所以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高风险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识别异形胃炎、酒精和烟草使用史、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家族史等因素,并通过活检确定胃癌的早期病变。

二、胃癌分期和分类根据国际TNM分类系统,胃癌的分期依据肿瘤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早期胃癌为T1期,分期较低,而晚期胃癌往往达到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分期较高。

对于分期较低的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而对于分期较高的晚期胃癌,常常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

三、胃癌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在手术中清除肿瘤并保留足够健康组织。

手术后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疗和化疗,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放疗或化疗)以及中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四、胃癌的术后管理和随访胃癌手术后的术后管理和随访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术后管理包括早期并发症的处理,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以及康复治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患者在术后应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和临床检查,以及探查是否存在复发和转移病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胃癌的术后并发症与处理胃癌手术可能伴随着许多并发症,如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胃排空障碍、营养不良等。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严密的术后并发症监测和专业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六、胃癌的支持治疗与围手术期管理胃癌治疗不仅包括手术和综合治疗,还需要支持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综合应用。

腹水引流、外周静脉营养支持、贫血纠正等支持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康复。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胃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前言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民众健康。

为了提高胃癌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实践,依据我国相关医疗政策和指南,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胃癌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参考依据,确保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二、诊断1. 临床表现胃癌患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呕吐、黑便等。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警惕胃癌的可能。

2. 辅助检查(1) 内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形态、范围和局部侵犯深度。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有助于了解胃癌的局部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肿瘤负荷。

3. 病理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胃镜下取材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三、治疗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胃全部切除等,具体术式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确定。

2. 化疗化疗是胃癌治疗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胃癌姑息治疗。

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等,可根据患者情况和肿瘤类型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3.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胃癌治疗的新的治疗手段。

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肿瘤相关的某些分子进行干预,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等。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等。

4. 综合治疗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应采取综合治疗策略,结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管理1. 病情监测对胃癌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病情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调整治疗方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一、概述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的可能。

③胃肠梗阻的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

胃癌(开腹)临床路径说明

胃癌(开腹)临床路径说明

C16.900胃恶性肿瘤行43.99004根治性胃切除术临床路径一、C16.900胃恶性肿瘤行43.99004根治性胃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C16.900胃恶性肿瘤,行43.99004根治性胃切除术。

2.肿瘤分期为T1aNoTMo(根据AJCC第7版)。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4.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钢餐、CT 或MR1.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

5.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胃癌根治手术(胃癌D2根治术,缩小/扩大胃癌根治术):早期胃癌或进展期胃癌,无远处转移。

2.胃切除范围:全胃切除、远端胃大部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胃部分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167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16.900胃恶性肿瘤行43.99004根治性胃切除术。

2.术前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包括新辅助化疗后符合手术条件者)。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早期患者行胃镜下肿物切除术,不进入本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幽门螺杆菌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胃镜、腹部及盆腔超声、腹部及盆腔CT平扫。

最新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最新胃癌中医诊疗方案

胃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和《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

胃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等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1) 临床症状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2) 体征早期或部分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

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3) 辅助检查内镜检查:①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②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③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实验室检查:①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②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影像检查:①计算机断层扫描(CT);②磁共振(MRI)检查;③上消化道造影;④胸部X线检查;⑤超声检查;⑥PET-CT;⑦骨扫描。

(4) 原发病灶及部位的诊断①根治术后病例: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胃癌。

②非根治术后及晚期病例:未手术患者根据胃镜加活检病理,姑息术/改道术/探查术后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明确为胃癌。

③对于胃镜见符合胃癌的恶性表现但未取到病理者,可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应继续取病理以明确诊断。

(5) 复发或转移病灶的诊断胃镜/超声内镜(EUS)以及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复发。

以影像学检查,包括MSCT、MRI、胃镜/超声内镜(EUS)、B超、消化道造影等,必要时行PET/CT;浅表淋巴结活检可以诊断肿瘤转移。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1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 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 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 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 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 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 内镜下粘膜切除( 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 ESD)等微 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 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 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 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 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 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胃癌诊疗规范(2011 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 年卫生统计
年鉴显示,2005 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 3 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 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 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 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 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 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 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 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 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疼痛、食欲减退、 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 等。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16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卫生部启动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

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了《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可在卫生部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附件:癌痛规范化诊疗规范(2011年版).doc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患者将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癌痛诊疗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一)癌痛病因。

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肿瘤转移累及骨等组织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检查操作、放射治疗,以及细胞毒化疗药物治疗后产生。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包括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

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
@bddc—bth.corn.cn
万方数据
———362・——
主堡趟丝囱煎苤盍!Q!垒生!旦筮!!鲞筮!期£!垫』坠塘垦!i!鲎:』!垃!Q!垒:!!!:!!:塑!:2
南美、东欧为胃癌高发区,而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低发 区。近30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体呈下降趋势,近端胃癌相对升高。而由于世界人口的不 断增长和老龄化,胃癌绝对死亡人数已从1985年的64万上 升为2008年的98.9万。按伤残调整寿命年,世界胃癌负担 仍居恶性肿瘤前列¨…。 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胃癌是我国2009年肿瘤 登记地区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为36.21/10万, 同期胃癌的死亡率为25.88/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 位¨41(图l一4)。我国胃癌地区分布广泛,以西北地区和东 南沿海较为集中,多地散在典型高发区,地区差异明显;男性 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比城市高出60%一 70%,以40~60岁多见,死亡率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 20余年来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远端胃癌下降 为主,而近端贲门胃底部癌并未下降,在部分食管癌高发区 有上升趋势的报道。加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 胃癌死亡一直稳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1位,因本世纪肺癌和 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快速上升,胃癌退居第3位¨引,但我 国胃癌绝对死亡数仍占世界同期胃癌死亡数的40%
过12个月发现新的病灶。1“。大部分病灶出现在胃内原发 病灶的邻近部位,且病理组织类型相同。 三、流行病学 据2008年世界癌症报告统计,胃癌发病率居全球恶性 肿瘤第4位,在恶性肿瘤死亡病因中高居第2位忙J。东亚、
通信作者:李兆申,上海长海医院消化科,Email:zhsli@ 81890.net;王贵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Email: wangguiq@126.com;张澍田,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Email:zhangst

胃癌通知书

胃癌通知书

胃癌化疗临床路径一、胃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 d00.2)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姑息性化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4.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钡餐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

5.通过手术情况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4.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1)edf方案-----21天重复*8周期表阿霉素 50mg/m iv 第1天 ddp60mg/m2 iv 第1天 5-fu 200mg/m civ 24h≤24w 2)pelf方案ddp 40mg/m iv 1/weekly*8epi 35mg/m iv 1/weekly*8cf 250mg/miv 1/weekly*85-fu 500mg/m iv 1/weekly*8 次日加用g-csf,皮下5ug/kg/共5天3)pec方案-----28天重复紫杉醇 30-50mg/m 3h d1.8.15 5-fu 750mg/m 24h d1-5 顺铂 20mg/miv d1-54)紫杉类单药方案----3周泰素 135-175mg/m ivgtt d1 或泰索帝60-75/m ivgtt d15) folfox4 2周奥沙利铂 75mg/m ivgtt 2h d1 cf200mg/m ivgtt 2h d1,2 5-fu400mg/m iv 然后600mg/m ivgtt 22h d1,2 6)folfox6 2周奥沙利铂 85mg/m ivgtt 2h d1 22222222 2222 2222 cf400mg/m ivgtt 2h d1,25-fu400mg/m iv 然后2.4g/m ivgtt 46-48h 7)capox 3周奥沙利铂 130mg/m ivgtt 2h d1 卡培他滨 1000mg/m或s-1 30mg/m分两次po d1-14 8)folfiri 2周伊立替康180mg/m ivgtt 2h d1,cf 400mg/m ivgtt 2h d1,2,5-fu 400mg/m iv 然后600mg/m ivgtt 22h d1,2 9)s-1 3周s-1 20-30 mg/m分两次po d1-14 10)卡培他滨卡培他滨 1000mg/m分两次po d1-14 (四)标准住院日为5-9天。

202X年早期胃癌诊治共识意见

202X年早期胃癌诊治共识意见
能否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后预防异时癌发生, 均待研究
其他因素
遗传遗(yí传ch因uá素n)因素
家族聚集倾向
遗传性胃癌
散发型胃癌
保护因素
地质、饮用水等环境因素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人群对胃癌防治知识的认知度
第八页,共五十页。
水果和蔬菜、维生素C、类胡萝卜 素、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食物冷藏
技术
报警 症状 (bào jǐng)
4. 检查前5min给予1%盐酸达克宁胶浆或1%利多卡因胶浆5-10ml含 服,或咽部喷雾麻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在麻醉医师配合下使 用静脉镇静或麻醉
第十五页,共五十页。
内镜检查(jiǎnchá)—检查过程
1. 患者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曲(qū qǔ)
2. 经口插镜,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察食管、贲门、 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十二指肠降部。退镜时依次从十二指肠 、胃窦、胃角、胃体、胃底贲门、食管退出
我国胃癌早期诊断(zhěnduàn)率低于日本和韩国,应当加强早期诊断(zhěnduàn)、治疗
第七页,共五十页。
人口学
年龄:>40岁
性别:男性
危险 因素 (wēixiǎn)
生活(shēnghuó)饮 食
高盐饮食、腌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 惯、吸烟、饮酒
早早期期感胃胃染癌癌因诊诊素断断率率
H.pylori感染 I类致癌因子 根除H. pylori能否降低胃癌死亡率,减少CAG,
每年内镜精查
内镜检查(jiǎnchá)—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患者应禁食≥6h,禁水>2h,有梗阻或者不全梗阻症状的 患者应延长禁食、水的时间,必要时应洗胃
2. 检查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恐惧感,嘱其平静呼吸、不 要吞咽口水,避免不必要的恶心反应

胃癌复查临床路径

胃癌复查临床路径

胃癌复查随访临床路径一、胃癌放射治疗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伴Z51.0,Z51.0伴Z85.0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4.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肿瘤局部脏器浸润;钡餐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

5.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5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伴Z51.0,Z51.0伴Z85.002胃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加粪便隐血;(2)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3)胃镜或超声胃镜检查;(4)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5)腹部增强CT扫描;(6)胸部X线平片;(7)锁骨上和盆腔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2)凝血功能;(3)ECT扫描;(4)临床需要的其他检查项目。

(六)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七)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复查评估病情变化须调整治疗方案。

二、胃癌放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癌(ICD-10:C16伴Z51.0,Z51.0伴Z85.0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天结束。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13•【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施行日期】2018.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制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附件:1: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3: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4: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6: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7: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8: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9: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3: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4: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5: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6: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7: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8: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年12月13日。

胃癌内镜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胃癌内镜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胃癌内镜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胃原位癌(ICD-10:D00.201);2、病灶大小≤2 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ICD-10:C16.9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WHO 2010版)》,《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

1.临床表现:上腹不适、隐痛、贫血等。

2.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学诊断。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淋巴结及脏器转移;CT或MRI检查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和病变范围。

4.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术前临床分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胃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2010.v2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等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病变较小,局限于黏膜层。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病变大小不受限,可切除黏膜下层浅层病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6.906或D00.201胃癌疾病编码。

2、无局部及远处转移;3、癌症未侵犯固有肌层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生化1+4、凝血功能、幽门螺杆菌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消化道肿瘤标记物检查;(3)心电图;(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无痛电子胃镜、超声胃镜、上腹部增强CT。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检查项目: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或者老年体弱病人:术前肺功能、胸部CT、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析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门诊完成);(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

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前言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5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胃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及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得胃癌患者的生存有了较大提升,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胃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胃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3》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具体如下。

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1 .指标代码:GC-O1-O1o2 .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 .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 .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E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W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X1O0%。

住院和门诊患者。

6 .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

7 .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 .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 .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

10 .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3年版)》、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门nternationa1CancerContro1,U1Ce)/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

胃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胃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胃癌诊疗的规范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在2023年及以后为胃癌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判断,对疑似胃癌患者进行诊断。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检查、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超声等)等。

确诊胃癌后应及时进行分期。

分期分期是评估胃癌临床进展程度和预后的关键指标。

根据国际通用的分期系统,主要包括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

分期结果有助于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治疗胃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分期及肿瘤特征进行选择,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胃癌,外科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肿瘤位置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根治性切除等。

放疗放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放射线的照射,破坏癌细胞的DNA,达到杀灭肿瘤的效果。

放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分期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

化疗化疗可以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可以作为胃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手术前、术后或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使用。

随访与复查胃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与复查。

通过随访和复查,及时发现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和其他并发症,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结语本文档总结了胃癌诊疗的规范指南,旨在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希望医务人员能根据此规范指南,为胃癌患者提供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龙慈仙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龙慈仙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年10月龙慈仙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孙婧,杨晨光,康超,许鹏*(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西安,710003)摘要:目的分析龙慈仙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79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基础治疗+卡培他滨)和观察组(41例,基础治疗+卡培他滨+龙慈仙胶囊)。

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结果用药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3+CD8+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晚期胃癌治疗中,龙慈仙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可减少药物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龙慈仙胶囊;卡培他滨;晚期胃癌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9)29-0130-02DOI :10.19347/ki.2096-1413.201929056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016SF -403)。

作者简介:孙婧(1983-),女,汉族,陕西蒲城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西结合防治。

*通讯作者:许鹏,E -mail :zxz310@.Effect of Longcixian capsule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on advanced gastric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SUN Jing,YANG Chen-guang,KANG Chao,XU Peng *(Shaan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an 71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Longcixian capsule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o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Methods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8cases,basic treatment +capecitabine)and observation group (41cases,basic treatment +capecitabine +Longcixian capsule)by lottery.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medica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medication,CD3+CD4+and CD4+/CD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CD3+CD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Longcixian capsule combined with capecitabine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drug on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body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WORDS:Longcixian capsule;capecitabine;advanced gastric cancer中医中药胃癌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症状,超过4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1],错过了手术时机,仅能采取放化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

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

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

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

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

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

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

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④HE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6~8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

常规HE染色,封片。

(2)病理诊断标准。

①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轻度异型性,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体排列密集,腺管细胞出现假复层,无或有极少粘液,细胞核染色浓重,出现核分裂相。

②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粘膜内腺体结构及细胞学形态呈重度异型性(腺上皮原位癌),与周围正常腺体比较,腺管密集,腺管细胞排列和极向显著紊乱,在低级别上皮内肿瘤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共壁甚至筛状结构,缺乏粘液分泌,核分裂相活跃,可见灶状坏死,但无间质浸润。

③粘膜内癌:即粘膜内浸润癌,不规则的腺上皮细胞团巢或孤立的腺上皮细胞浸润粘膜固有层间质,局限于粘膜肌层以内。

④粘膜下癌:即粘膜内浸润癌继续向深层浸润,侵透粘膜肌层达到粘膜下层,未侵及胃固有肌层。

⑤早期胃癌(T1N0/1M0):包括粘膜内浸润癌和粘膜下浸润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

(3)病理评估。

①组织标本固定标准。

固定液:推荐使用10%-13%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固定液。

固定液量:必须大于所固定标本体积的10倍。

固定温度:正常室温。

固定时间:内镜活检标本或粘膜切除标本: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胃切除手术标本:沿胃大弯剖开展平固定,固定时限为大于12小时,小于48小时。

②取材要求。

A.活检标本。

核对临床送检标本数量,送检活检标本必须全部取材。

每个蜡块内包括不超过5粒活检标本。

将标本包于纱布或柔软的透水纸中以免丢失。

B.内镜下粘膜切除标本。

送检标本由手术医师展平固定,标记方位。

记录肿瘤的大小,各方位距切缘的距离。

垂直于胃壁,每间隔0.3cm平行切开标本,分成适宜大小的组织块,推荐按同一包埋方向全部取材。

记录组织块对应的方位。

C.胃切除术标本(大体检查描述记录见附件1)。

a.肿瘤及切缘:肿瘤组织充分取材,视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不同质地、颜色等区域分别常规取材,肿瘤≥4块,含肿瘤浸润最深处1-2块全层厚度肿瘤,以判断肿瘤侵犯的最深层次。

肿瘤与瘤旁交界部组织1-2块,观察肿瘤与邻近肉眼观正常粘膜的关系。

切取远端、近端手术切缘,常规至少各1块。

早期癌取材原则:切取全部手术切除标本制片,应当附图示标记采取组织块的位置,以便复诊或会诊时参照。

b.淋巴结:建议外科医师根据局部解剖和术中所见,分组送检淋巴结,有利于淋巴结引流区域的定位;在未接到手术医师分组送检医嘱或标记的情况下,病理医师按照以下原则检出标本中的淋巴结:全部淋巴结均需取材,建议术前未接受治疗病例的淋巴结总数应≥15枚。

所有肉眼阴性的淋巴结应当完整送检,肉眼阳性的淋巴结可部分切取送检。

c.推荐取材组织体积:不大于2×1.5×0.3cm。

D.取材后标本处理原则和保留时限。

a.剩余标本的保存:取材剩余组织保存在标准固定液中,并始终保持充分的固定液量和甲醛浓度,避免标本干枯或因固定液量不足或浓度降低而致组织腐变,以备根据镜下观察诊断需求而随时补充取材,或是在病理诊断报告签发后接到临床反馈信息时复查大体标本或补充取材。

b.剩余标本处理的时限:建议在病理诊断报告签发1个月后,未接到临床反馈信息,未发生因外院会诊意见分歧而要求复审等情形后,可由医院自行处理。

(4)病理类型。

①早期胃癌大体类型。

Ⅰ:隆起型Ⅱa:表面隆起型Ⅱb:平坦型Ⅱc:表面凹陷型Ⅲ:凹陷型②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

隆起型:肿瘤的主体向肠腔内突出。

溃疡型:肿瘤深达或贯穿肌层合并溃疡。

浸润型:肿瘤向肠壁各层弥漫浸润,使局部肠壁增厚,但表面常无明显溃疡或隆起。

③组织学类型。

A.WHO分类:目前最为常用的胃癌组织学分型方法(附件2)。

B.Lauren 分类:肠型、弥漫型、混合型。

(5)病理报告内容。

A.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a.患者基本信息及送检信息;b.上皮内肿瘤(异型增生),报告分级;c.可疑浸润:应当重复活检,必要时应当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别;d.早期浸润性癌:提示浸润深度。

临床医师应当了解受活检取材深度限制,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可能难以确认实际浸润深度。

B. 内镜下粘膜切除标本的病理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a.患者基本信息及送检信息;b.肿瘤大小;c.上皮内肿瘤(异型增生)的分级;d.对浸润性癌,应当报告组织学分型、分级、浸润深度、切缘情况和脉管侵犯情况等。

pT1低分化癌、脉管侵犯、切缘阳性,应当再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范围。

其他情况,内镜下切除充分即可,但术后需定期随访。

预后不良的组织学特征包括:低分化,血管、淋巴管浸润,切缘阳性。

阳性切缘定义为:肿瘤距切缘小于1mm或电刀切缘可见癌细胞。

C. 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a.患者基本信息及送检信息;b.大体情况:肿瘤所在部位、大小、大体类型、肉眼所见浸润深度、上下切缘与肿瘤的距离;c.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型、分级);d.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分期或pT根据有形态学依据的肿瘤细胞来决定。

经新辅助治疗的标本内无细胞的黏液湖,不认为是肿瘤残留)(TNM分期标准见附件3);e.检出淋巴结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目(N分期);f.近端切缘、远端切缘的状况。

如果肿瘤距切缘很近,应当在显微镜下测量并报告肿瘤与切缘的距离,肿瘤距切缘1mm以内报切缘阳性;g.脉管和神经侵犯情况;h.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的特殊检查,包括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如HER-2检测等。

临床医师必须详细填写病理诊断申请单,如实描述手术所见及相关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并清楚标记淋巴结。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学、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2)尿液、粪便常规、粪隐血试验。

4.影像学检查。

(1)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平扫及增强扫描在评价胃癌病变范围、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应当作为胃癌术前分期的常规方法。

在无造影剂使用禁忌证的情况下,建议在胃腔呈良好充盈状态下进行增强CT扫描。

扫描部位应当包括原发部位及可能的转移部位。

(2)磁共振(MRI)检查:MRI检查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推荐对CT造影剂过敏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怀疑转移者使用。

MRI有助于判断腹膜转移状态,可酌情使用。

(3)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判断胃原发病灶的范围及功能状态,特别是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是诊断胃癌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

对疑有幽门梗阻的患者建议使用水溶性造影剂。

(4)胸部X线检查:应当包括正侧位相,可用于评价是否存在肺转移和其他明显的肺部病变,侧位相有助于发现心影后病变。

(5)超声检查:对评价胃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表浅部位的转移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术前分期的初步检查方法。

经腹超声检查可了解患者腹腔、盆腔有无转移,特别是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病变性质。

(6)PET-CT:不推荐常规使用。

对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的转移性病灶,可酌情使用。

(7)骨扫描:不推荐常规使用。

对怀疑有骨转移的胃癌患者,可考虑骨扫描检查。

三、鉴别诊断(一)良性疾病:胃癌无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需与胃溃疡、胃息肉(胃腺瘤或腺瘤性息肉)、胃巨大皱襞症、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胃粘膜脱垂、胃底静脉瘤、肉芽肿等良性病变相鉴别。

(二)胃部其他恶性肿瘤:主要与胃恶性淋巴瘤、胃间质瘤、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相鉴别。

有肝转移者需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

四、治疗(一)治疗原则。

应当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根据肿瘤病理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结合患者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模式,有计划、合理地应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等治疗手段,达到根治或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1.早期胃癌且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可根据肿瘤侵犯深度,考虑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无需辅助放疗或化疗。

2.局部进展期胃癌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应当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考虑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考虑根治性手术。

成功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需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辅助化疗,必要时考虑辅助化放疗)。

3.复发/转移性胃癌应当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姑息性手术、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同时也应当积极给予止痛、支架置入、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