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3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5篇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

可以选择纽扣、杯子、刷子这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的且易于收集到的实物作为教育内容,借鉴它们的多样性与实用性不断挖掘其中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引发幼儿展开思考,帮助幼儿形成乐观参加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怎么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到各位。

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观察食物加工的过程,知道鸡蛋是有营养的,吃鸡蛋对身体有帮助。

2.乐意与同伴分享沟通自己的阅历。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生鸡蛋,电暖锅、棉花糖、巧克力、鸡蛋饼干等食品。

活动过程:1、出示鸡蛋让幼儿预测鸡蛋剥去壳以后是什么样子的?打开鸡蛋,看看鸡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共同讨论什么时候鸡蛋才会变成我们平时吃的样子?3、师生一起煮鸡蛋,分享煮熟的鸡蛋,自己动手剥鸡蛋,选择自己爱吃的调料。

4、出示几种食品,请幼儿帮助辨别哪种食品中有鸡蛋的成分。

5、表现表达,生活中的各种蛋制品。

6、延伸活动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2、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爱好。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活动难点: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活动准备: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颜料若干(红、黄、蓝),城堡图一份。

教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培育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这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0篇,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为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准备。

活动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更好的认识时钟。

2、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的认识时间,并区分整点和半点。

活动准备1、时钟模型一个。

活动过程一、理解什么是时钟?1、开始时老师先唱一首时钟歌,听一听时钟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当当当,滴答滴答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出示时钟模型,看,我们认识它吗?提问: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时钟?二、认识时钟1、认识钟面,看时钟上面有什么?有1—12个数字,两颗针,长针和短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这两颗针都是顺时针走。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

2、认识整点,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指着1点、9点、12点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的针。

3、认识半点,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点半。

(指着1点半、9点半、12点半的钟面提问是几点?并让幼儿试着拨几点半的针。

4,幼儿都到钟面上进行练习,试着拨针认时间。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我们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时间也进行了演练,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学习时间,上学放学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美丽的彩虹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观察图片,了解彩虹的特征。

2.了解彩虹的七种颜色及其排列顺序。

3.喜欢参与和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1.彩虹图片。

2.《美丽的天空》幼儿用书的或电子书第9页。

3.教师事先准备几套彩虹七色色卡。

小班年段教研活动科学区(3篇)

小班年段教研活动科学区(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科学区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小班年段,科学区的创设与活动开展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科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创设有效的科学区,并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明确科学区创设的原则。

2. 探索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和活动设计,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探究兴趣。

3. 通过实践反思,提升教师组织科学区活动的教学能力。

4. 促进幼儿在科学区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一)科学区创设1. 区域划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科学区划分为“探索区”、“操作区”和“展示区”三个部分。

2. 材料投放:- 探索区:提供各类感官材料,如沙子、水、泥土等,让幼儿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探索。

- 操作区:投放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天平、温度计等,供幼儿进行操作实验。

- 展示区:设置展示架,展示幼儿的作品和实验过程,激发幼儿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3. 环境布置:以温馨、活泼、富有童趣的氛围为主,利用色彩、图案等元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科学区活动开展1. 主题活动设计:- 主题活动一:《水中的秘密》:通过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变化,了解水的特性。

- 主题活动二:《光的奥秘》:利用镜子、透光材料等,探索光的传播和反射。

- 主题活动三:《植物的生长》: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活动步骤:-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兴趣。

- 探究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 分享环节:幼儿展示自己的发现和作品,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 拓展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等。

(三)实践反思1. 教师观察: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法。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科学区域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目的:通过设置不同的科学实验区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 科学实验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观察、记录、分析等基本方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技巧。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完成科学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介绍科学区域活动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2.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在某一科学实验区域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并学习实验方法和技巧。

3.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科学实验区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科学实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 交流:各小组之间进行实验成果的交流和分享,总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在某一科学实验区域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并学习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科学实验区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结果评价:通过实验成果和交流分享,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科学区域活动教学计划方案

科学区域活动教学计划方案

一、活动名称: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区域活动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三、活动对象:大班幼儿四、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每次30-45分钟五、活动地点:幼儿园科学探索区六、活动内容:1. 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镜、显微镜、土壤、植物种子、水、量杯、温度计等。

- 学具:记录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 环境布置:设置不同的科学探索区,如植物区、动物区、物理现象区、化学现象区等。

2. 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或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吗?”或者“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自由探索环节(20分钟)-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探索区进行活动。

-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记录与分享环节(10分钟)- 幼儿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感受记录下来,可以用画图、写文字、剪贴等方式。

- 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

(4)总结环节(5分钟)- 教师对幼儿的探索过程进行总结,强调科学探索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继续关注自然现象。

七、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探索热情、合作精神等。

2. 结果评价:- 检查幼儿记录表的内容,了解幼儿的探索成果。

-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注意事项:1. 活动前,教师应确保所有教具和学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 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确保幼儿的安全。

3. 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反思,引导幼儿总结经验。

九、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科学区域活动,幼儿能够:- 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适宜水培的植物种类比较多,有蔬菜、树木和 花卉。幼儿可以把大蒜、土豆等生活中常见的茎块 状蔬菜泡养在水中,会看到它们从不同的地方发芽 ,并长出叶子;也可以在初春时节把迎春花、柳枝 等树枝泡养在室内的水中,会更早看到它们发芽、 长叶、开花。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此外,一般家庭都会选择富贵竹、水仙花、 绿萝、常春藤等花卉进行水养,这些花在幼儿园 里也比较适合。它们容易成活,养护较简单,可 以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并且具有观赏价值, 如选用一些根系可以暴露在阳光下的植物,配上 适宜的容器,植物全株都可以观赏。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资料卡
3.让种子发芽 把种子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放在浅 盘(有水)或土壤中就会观察到种子的发芽。自 然角适合选用的种子有蚕豆、黄豆、花生、南瓜 子、玉米等。让种子发芽的器皿应是透明的玻璃 器皿,这样便于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 丰富性。自然角的内容要具有丰富性。 自然角可呈 现自然界物种的丰富性和变化的多样性。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心 强和喜欢新异事物的特点,自然角要能引起他们持久的兴趣与 关注,除了摆放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干果和蔬菜标本, 种植花草树木,养殖小动物之外,在中班和大班还可就某一方 面进行拓展细化,增加新的系列以展示更多的自然之物。不断 更换的新奇之物有助于保持幼儿的观察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自 然之物的奇妙性和多样性,进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能提 高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任务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自然角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科学的区域活动教案

科学的区域活动教案

科学的区域活动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科学的区域活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区域活动是如何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知识和概念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内容:
1. 区域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2. 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3. 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执行
4. 科学实验的观察和记录
5. 科学实验的分析和总结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区域活动的定义和意义,以及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引导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执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 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5. 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并设计自己的科学实验方案。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设计、执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实验数据和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1. 科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2. 有关科学区域活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3. 科学实验视频和图片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科学教具、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区角。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探索:教师出示教学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科学现象。

3. 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科学现象。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活动。

2. 环境创设:教师将科学区角环境进行优化,提供更多有趣的科学材料。

3. 区域活动:教师组织类似的科学活动,让更多幼儿参与其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关注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倾听幼儿在交流中的表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情况。

六、活动内容1. 主题一:认识简单的物理现象学习力的作用:拉、推、挤、压了解重力的概念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2. 主题二:探索生命的奥秘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昆虫的特征与习性了解人体的简单生理结构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培养合作意识。

4.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较为复杂的科学现象和原理。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教案之科学区(三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教案之科学区(三篇)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教案之科学区科学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份科学区的实用教案。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和科学实验技能;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3.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实践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科学活动区:在幼儿园活动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科学活动区,包括观察器材、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2.准备科学活动材料:根据教案需要准备不同的科学活动材料,如水、砂子、泥土、植物样本等;3.准备活动场地:在科学活动区周围设置一些适合幼儿观察和实验的场地,如观察台、实验台、培养箱等。

三、活动流程:活动一:观察水的性质目标:通过观察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性质,了解水的特点和用途。

1.教师向幼儿展示准备好的清水,并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

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是什么味道的?水能看清楚什么东西吗?”2.教师介绍水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度高,植物和动物生活必需的东西。

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用途。

3.教师准备一些有颜色的液体,如果汁、牛奶等,与幼儿一起观察比较,让幼儿发现水的无色特点。

4.教师准备一些不同透明度的物体,如玻璃片、塑料袋等,与幼儿一起观察比较,让幼儿发现水的透明度高的特点。

活动二:实验研究水的状态目标:通过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了解水的不同状态。

1.教师准备几个容器、水和冰块,让幼儿放入容器中,并观察冰块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冰块在容器中融化变成了水。

让幼儿探讨:冰块融化后的水和刚才的水有什么不同?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冰块在哪些条件下会融化?水在哪些条件下会变成冰块?活动三:观察植物的生长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现象和发展规律。

1.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并放在透明容器中,给幼儿提供土壤和水,并指导幼儿种植。

幼儿园科学区域教案5篇

幼儿园科学区域教案5篇

幼儿园科学区域教案5篇幼儿园科学区域教案1活动目标:1、对探究叶脉感兴趣。

2、培养观察能力。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放大镜若干、每人一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附近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所有叶子的叶脉长得一样吗?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

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

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

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一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一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中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帮助。

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慢慢成长。

幼儿园科学区域教案2活动目标1、喜欢船,感知船的特点。

2、体验歌唱与表演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船的图片、玩具、模型、图书等,在班级布置展示区;歌曲《小白船》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1、组织幼儿参观“船的展示区”,引发活动兴趣。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通过染纸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宣纸、画画纸、牛皮纸、颜料、标签、表格、染纸样品、塑料筐、抹布、旧挂历纸、泡沫板。

活动过程1.感知3种纸的不同(1)教师出示3种纸,并问孩子:“这是什么纸(了解名称)?”(2)提出问题:“每人都有3种纸,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3)幼儿自己取3种纸进行感知比较,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利用表格形成集体记录。

2.制作有趣的染纸画(1)引入染纸画,出示染纸样品。

(2)幼儿取纸,教师介绍染纸基本方法。

(3)幼儿操作。

(4)相互交流。

提问:“你们看一看这3种纸染出来的画,你们发现了什么?”“哪种纸做染纸最漂亮?”“为什么?”小结:宣纸做染纸最漂亮,它吸水多。

把这一结果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中。

利用记录表,梳理3种纸的不同。

3.提出问题,引出新活动“今天是用这3种纸来做染纸画,如果用这3种纸叠成小船,放在水里会怎样?”活动反思《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明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

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

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记录的事实信息,概括、总结和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关键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引领着幼儿探究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深度和有效性。

在《有趣的纸》中,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主要使用了4个关键问题,它们在引发和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区角科学活动方案(3篇)

区角科学活动方案(3篇)

区角科学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看图讲述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完整、连贯地描述单幅(多幅)图片内容。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

【活动准备】可乐瓶、饮料罐、废旧图书、画报、剪刀、胶水、记号笔等。

【操作层次】第一层次:自由摆弄故事桶,学习玩的方法,并且在活动中,产生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第二层次:尝试进行单幅(或多幅)图片讲述,注意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学习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三层次:学习自己动手制作故事桶,利用圆点、图案等进行标记。

【指导建议】1、在讲述中,鼓励幼儿先进行单幅图片讲述,再将单幅图片串连起来,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

2、制作故事桶时,幼儿可以将相连的图片内容加以组合,也可以尝试将不相关的图片加以整理,串连成一个故事。

区角科学活动方案(二)一、活动目的:目前区角活动已经普及了我市各类幼儿园,但存在区角设置形式化、杂乱堆砌化、装饰化等现象,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区角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及对区角的指导,特举办本次现场交流活动促使区角活动成为我市幼儿园的一项主要的常态化课程形式,以期提高区角活动的有效性,从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知识化倾向,不断落实《指南》精神。

二、交流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三、交流办法:1、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全部参与,并根据“新密市幼儿园区角活动评价标准”进行准备。

2、统一时间由省、市示范园业务园长分组进行现场交流指导。

3、根据交流情况及复验结果最后确立“区角活动示范园”进行命名表彰。

四、交流流程:1、业务园长介绍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情况及本学期研究主题。

2、分组查看区角活动相关资料档案。

3、实地考察区角创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4、集中意见反馈、交流指导。

5、各组负责人对本次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发电子稿(图、文)到市教研室。

五、交流时间: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区角科学活动方案(三)目的: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班级教研活动科学区(3篇)

班级教研活动科学区(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班级开展了以“科学区探究之旅”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与合作。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科学区环境创设为了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我们班级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了科学区。

科学区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观察区:放置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矿物等标本,供学生观察、了解。

(2)实验区:配备基本的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供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

(3)制作区:提供一些制作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让学生动手制作科学小作品。

(4)阅读区:放置一些科普书籍、杂志等,供学生阅读、学习。

2. 科学探究活动(1)主题探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如“水的秘密”、“植物的生长”等。

(2)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主题,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3)实验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借鉴。

3. 科学成果展示(1)制作科学小报:学生将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制作成科学小报,展示在班级公告栏。

(2)科学知识竞赛:举办科学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科学素养。

(3)科学小发明:鼓励学生将探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制作科学小发明。

四、活动实施1. 教师准备(1)收集整理科学区所需材料,如标本、实验器材、制作材料等。

(2)制定科学探究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步骤等。

(3)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讨论交流等。

2. 学生参与(1)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主题1. 主题一: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2. 主题二:探索科学现象3. 主题三: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4. 主题四:感受科技的魅力5. 主题五:培养环保意识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一:主题一《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内容:通过观察和触摸不同的植物、动物,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活动二:主题二《探索科学现象》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如水的融化、空气的压力等。

3. 活动三:主题三《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内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如浮力、磁力等。

4. 活动四:主题四《感受科技的魅力》内容: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并体验它们的使用。

5. 活动五:主题五《培养环保意识》内容: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四、活动方式1. 观察和触摸: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的事物特点和习性。

2. 实验和观察: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

3. 游戏和互动: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主题一:植物、动物实物或图片。

2. 主题二:实验材料(如水、杯子、气球等)。

3. 主题三:实验材料(如磁铁、铁钉等)。

4. 主题四: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实物或图片。

5. 主题五:环保宣传资料或相关游戏道具。

六、活动准备1. 为每个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具和材料,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2. 准备一个安全、宽敞的活动区域,以便幼儿进行探索和实验。

3. 确保活动环境中有足够的光线和通风,以及必要的卫生设施。

七、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通过故事、歌曲或游戏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2.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科学实验材料、图片、卡片等。

2.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区角。

三、活动内容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科学区角的活动内容和目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探索: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解决问题。

3. 分享:幼儿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收获,提升认识。

四、活动过程1.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科学区角,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教师提出探索任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3. 教师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4.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促进交流。

5.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化幼儿的认知。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3. 倾听幼儿的分享,评价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活动一:磁铁的奥秘1.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磁铁,了解磁铁的性质。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磁铁、铁钉、铁片等磁性材料。

实验记录表。

3. 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介绍磁铁,展示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与铁钉、铁片等的互动。

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磁铁的性质。

七、教学活动二:水的神奇变化1.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水的性质,了解水的变化。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活动准备清水、盐、糖、冰块等。

实验记录表。

3. 活动过程教师向幼儿介绍水,展示水的不同状态。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水、糖水与普通水的不同。

科学区域活动方案5篇

科学区域活动方案5篇

科学区域活动方案5篇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若想有效提升幼儿的探究爱好,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便是借助试验的开展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探究乐趣。

那么就要策划一个方案。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科学区域活动方案5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科学区域活动方案1目标:1、能认真观看四周环境和事物,感知蚂蚁的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

2、培育关怀小动物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预备:蚂蚁过程:观看是爱好的起源,幼儿的爱好来源于好玩的材料和老师的启发。

开头并不是人人都喜爱蚂蚁的,当玲玲和冰冰发觉了蚂蚁,并把消息告知大家:“你看,蚂蚁在我的手上走的很快呀!”“蚂蚁在吃我的饼干屑!”“老师,蚂蚁找到了好吃的东西,抬不动,会请其他蚂蚁一起来帮助,合作抬!”……他们发觉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因此,在每次户外漫步时,幼儿都要求观看蚂蚁。

而当他们又发觉蚂蚁的一些新状况时,马上兴奋得快乐地商量起来。

幼儿慢慢地发觉,蚂蚁喜爱群体生活、团结互助的优点。

科学区域活动方案2活动由来春天的时候,多多小伴侣从家里带来了几粒牵牛花的种子预备种在自然角里。

孩子们对这一粒粒深褐色、三角形的小种子很奇怪,于是我们开头查找身边的小种子,并尝试着种植它们。

活动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奇异和物种的繁多。

2.喜爱探究四周事物和现象,提高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3.培育对劳动的爱好,学习简洁的劳动技能。

活动过程1、查找、选择和确定要种的种子为了查找种子,我鼓舞幼儿:“你觉得哪里有种子就到哪里去找一找。

”为了关心幼儿能够找到种子,我们特地就活动的意图、需要家长协作的地方以及协作的方法与家进步行了沟通。

在家长的反馈中,每天的妈妈不无感慨地说:“当我带孩子到超市后,他始终是那么兴致勃勃地在找,好不简单找到了,他瞪大眼睛,惊喜地说,‘妈妈.你快看,小种子就在这里!这些豆子.我们还能吃呢’。

”田田查找种子,是在植物园进行的。

通过查找,幼儿收集了大量的种子。

我们选择哪些小种子来进行种植呢?幼儿各抒己见,有的说要能开美丽花朵的;有的说要能结出果实的;还有的说要像幼儿园里的爬山虎一样,能爬得高高的……最终我们确定了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改变比较明显、便于幼儿进行观看的扁豆、丝瓜和牵牛花的种子。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

科学区角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科学实验材料和工具。

2. 环境:安静、整洁、安全的科学区角。

三、活动内容1. 科学实验:水的神奇变化引导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加热、冷却、加入晶体等。

让幼儿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水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2. 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植物、昆虫等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感官体验,培养观察和感知能力。

3. 科学制作:小工程师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滑轮、杠杆等。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学故事:科学的魔法通过讲述科学小故事,引导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科学的原理和现象,培养思维能力。

5. 科学游戏:智慧大挑战设计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活动过程1. 导入:引起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介绍活动内容和目标。

2. 主体活动:根据活动内容进行科学实验、探索、制作、故事和游戏。

3.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3. 总结幼儿在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进步。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与幼儿一起进行科学实验或制作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科学主题的区域,提供丰富的科学材料和书籍,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 在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和操作的空间,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

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

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设计科学领域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3、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物体滚动的轨迹,发展学习的自主性。

活动重点:了解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活动难点: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方形积木、三角形积木、小圆球、纸杯、羽毛球、椎体塑料玩具、茶叶筒、水笔、白纸2张。

三、活动设计:(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认识操作的物品,感受物品的形状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老师和孩子一起说一遍。

(积木、茶叶罐、小球、羽毛球、纸杯)师:这些物品会滚动吗?(幼儿:会;不会……)师:我不知道你们谁说的对,怎么办?(幼儿:试一试就知道了)师:好,每人拿2-3个物品放在桌上,用手轻轻一推,看它是否会滚。

听到老师拍手就停止玩,将你认为会滚的物品放进绿筐里,不会滚的物品放进红筐里。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它会滚动吗?〈2〉为什么绿筐的物品会滚,红筐的物品不会滚动?〈3〉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会滚动?它们为什么会滚动?教师小结:圆圆的物品会滚动,有角的物品不会滚动。

请孩子检验筐里的物品,将放错的物品纠正回来。

(二)幼儿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1、这些物品都会滚动,它们滚得一样吗?它们是怎么滚的?每人拿一样物品滚一滚,仔细看看它是怎么滚的,等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幼儿探索,听老师拍手后将手中物品放回筐里)2、幼儿讲述自己组的实验结果。

师:你玩的是什么?它是怎么滚动的?你能画出它滚动的路线吗?教师提供一张大纸,请个别幼儿画出物品滚动的轨迹。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

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区域科学教育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促进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每周三下午2点至4点•地点:幼儿园大班教室及户外操场三、活动内容1. 第一周:四季变化•初春:收集和比较不同季节的植物叶子•春季:观察植物发芽生长的过程•夏季: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秋季:制作季节变化手工2. 第二周:动物世界•室内: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室外:在户外操场观察昆虫及小型动物•制作小动物模型并进行展示3. 第三周:自然环境•采集不同环境下的泥土样本并观察•植物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探究自然环境规律:讨论季节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原因4. 第四周:自然科学实验•室内实验:水的冰、液、气三态转变实验•植物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情况•虫类实验:观察昆虫对环境的反应四、活动方式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每个小组5-6人,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中将引导幼儿进行亲身实践、观察记录、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幼儿综合素质。

五、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将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和提高。

六、活动效果预期通过本次区域科学教育活动,预计幼儿将增强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探究和合作能力,促进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培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以上为大班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希望本次活动能够为幼儿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幼儿园科学区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教案

幼儿园科学区教案一、目标学习科学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科学区的活动,幼儿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具准备1.玩具显微镜2.植物标本3.固体与液体实验用品4.模型动物5.分类卡片三、活动设计1. 探索植物世界•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并展示植物标本•学习植物的组成部分和功能•通过观察和摸索,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种子、根、茎、叶等组成部分•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区别2. 实验固体与液体•引入实验的主题:固体和液体的区别•准备实验用品,并给幼儿展示•分组进行实验,给幼儿提供不同的固体和液体,让他们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特征•引导幼儿总结固体和液体的特点,并将它们分类3. 动物世界的奥秘•通过展示模型动物,引入动物世界的话题•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不同特征,例如体型、鳞片、羽毛等•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分类卡片,并将不同动物分类四、思考问题1.幼儿在学习科学区活动中你观察到了哪些进步?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3.如何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五、教学反思在本次科学区教学中,幼儿们对植物、固体与液体以及动物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升。

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他们不仅学会了分类的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实验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增加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幼儿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科学区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也可以促进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这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和未来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班级的科学活动区
在班级的活动室内,划出一定的区域和角落, 利用柜子、桌子等构成活动场地,想幼儿提供操 作或制作材料的环境,让幼儿在其中进行操作、 试验、探索等活动。 2、全园共用的科学活动区 幼儿园专门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而建立的活动场 所,也称为科学探索室或科学发现室。
二、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以班级科学活动区为例)
(一)科学活动区的材料 1、科学活动区材料的内容
1)观察阅读类 模型、挂图、图书及音像资料 2)科学玩具类 成品玩具、自制的玩具 3)操作实验类 4)制作创造类
2、科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原则
1)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2)提供多功能性的材料 3)提供有层次性的材料 4)提供有序列性的材料 5)提供有结构性的材料 6)让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材料
(二)自主操作性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是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以活动材料的方式呈现给幼儿,然与偶尔 自主选择材料,对操作材料的摆弄时间、 速度、次数都由幼儿自己决定。 他们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完成动作 的内化,获取讲个的经验。
(三)间接性
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成为了活动的观 察者和间接的指导者,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在 幼儿面前,即将自己的指导隐藏在活动材料的设 计之中,只有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引导, 或者在其不遵守活动区规则、妨碍了他人活动、 可能发生危险等情况时,才会出面干涉。
三、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一)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环境
1、给幼儿出错的权力,接纳幼儿的错误认识 2、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 3、少干涉,但给予必要的帮助
(二)重视个别化的启发引导 (三)培养幼儿乐学的态度
三、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四、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类型
根据内容,可以划分为自然角科学教育活 动、科学活动区教育活动和数学角教育活 动。
第二节 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 的设计与指导Βιβλιοθήκη 一、科学活动区科学教育活动含义
二、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自由探索性
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完全能够按照自己 的意愿参加小组或个人的探索活动,自主地决定 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它是一种宽松的共同学习或 个人学习的活动。 幼儿完全可以在其中寻找适合他的问题情境, 自主、自信地开展活动,可以自由支配,其自尊 和安全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第六章 学前儿童区域科学教育 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区域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1、区域活动的含义 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 特点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 性的操作活动。 2、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是指在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科学 活动室中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