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4.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4.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时间
复备
板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后记
格物 致知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
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
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学期总
第 课时
本单元第 课时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二、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
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9.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
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0.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 “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4.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文本,掌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学会运用类似方法进行论述。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目标达成: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格物致知”的内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要求小组提交一份探讨报告,报告中需包含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这一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家长参与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实例,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将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家长需在作业本上签字,并简单留言,以表示对孩子的关注与支持。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分组合作,探讨课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课堂讲解与互动: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和深层意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明代名臣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选段。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心学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应有格物和目的论的含义,后三个部分阐述了致知和知行并进的关系。

通读全文,发现本文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王阳明的思想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1.通过对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2.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下面的图片,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批判性思维: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

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审美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出示文章,并引导学生做“读前思考”活动,鼓励学生在读之前先花两分钟时间,列出自己想到的问题或者思考点。

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述练习。

让每个学生口述自己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拓展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两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

2.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这个思想的核心表述。

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巩固固有内容使用“语文小故事”环节,向学生介绍一些心学家,理解心学家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小故事的传递,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作业布置布置可以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格物致知’一段经历”的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使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追求。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掌握“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实践体验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章节(课题)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学时
2-1
总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2.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过程
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作者简介。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四、课内小结
学生思考回答
分别叫学生回答自己整理的资料
学生动手自己练习
开火车的形式叫学生解释
分小组讨论探究
师生共同解疑





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瞭望彷徨丁肇中
不知所措荣誉儒家
3、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修身: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不知所措: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4、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思考、交流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思考、交流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思考、交流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思考、交流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目的1.积累语言,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1.从指导学生拟阅读提纲入手,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举大量科学家的事例和通过讨论,弄清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但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

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

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974年,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他的另一篇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他。

二、整体感知1.文体知识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了解背景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4.字词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丁肇中(zhào)朱熹(xī)彷徨(pánghuáng)中庸(yōng)论语(lún)袖手旁观(xiù)(2)解释下面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格,推究。

致知:获得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内容预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课文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 小组交流文学常识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 /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1、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能够运用文中的例子和观点,分析并阐述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演讲和辩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对科学精神和求知欲的热爱,勇于探索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演讲和辩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

(2)提问:“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是否仍有意义?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观点,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和论证方法。

(2)全班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运用课文中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3. 调查身边同学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汇总成报告。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积极,能够主动参与讨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一、学习目标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__。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__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__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难点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二).技能训练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10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习题精选】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a、丁肇中b、朱熹c、论语d、儒家e、测量f、向导g、彷徨h、适当2、解释下列词语a、格物:b、致知:c、袖手旁观:d、儒家:3、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的大《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参考答案】1、a、zhào;b、xī;c、lún;d、rú;e、liáng;f、xiàng;g、páng;h、dàng2、a、推究事物;b、获得事物的知识;c、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d、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理关系。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时间总课时数1总第1课时备注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思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入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极大的启发。

导(一)——预习与交流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zhào)中埋没.(mò)彷.(páng)徨.(huáng)儒.(rú)家ì) 论.(lún)语中庸.(yōng)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推究事物的道理。

获得知识。

端正心思。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简介(1936—),美国物理学家。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导(二)——合作与探究整体感知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点拨】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点拨】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文的标题是中心论点吗?点拨】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不是中心论点。

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点拨】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文的结论是什么?点拨】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应有格
物致知精神》教案
内容预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

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

(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
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

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

师生共同订正。

(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

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
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

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
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

(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

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

“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
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

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