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年会)

合集下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在当前时代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电外科设备、超声手术刀等全新工具的应用使手术更加便捷、其效果也得到一定提升,但有利也有弊,手术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段会产生大量手术烟雾,形成浓重的刺激性气味,影响时间可能较短暂,但由于手术烟雾成分复杂,危害性较大,对于长期接触手术烟雾的医务人员来讲,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的小知识。

一、什么是手术烟雾?通过电外科设备(ESU)和激光设备被用于切、凝、汽化以及切除组织时,通过加热靶细胞达到沸点使得细胞膜破裂,化学物质和细胞内容物(包括病毒、细胞液、细小颗粒)分散进入空气或气腹。

超声波设备产生手术中烟雾的机制为:工作棒进行机械振动时引起胶原分子变性、细胞崩解、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产生手术烟雾。

另外,骨锯、骨钻等电高速器械高速转动时,与骨组织产生大量热量,将血液成分中颗粒汽化,连同降温时的冲洗液一起形成颗粒雾状物。

手术烟雾主要成分由水或蒸汽(占95%)和小颗粒(占5%)组成。

颗粒大小不一,颗粒越小者传播的距离越长。

手术烟雾的化学成分包括苯类物质、氢氰化物、碳氧化合物等。

其中丙烯腈、氰化氢、一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有毒化学物质。

苯有芳香气味,有致癌性。

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氧气竞争结合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

这些小颗粒具有细胞毒性、诱发突变的可能性;其中还含有艾滋病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等传染性病毒及细菌。

在腹腔或者胸腔内产生的成分可能会被吸收入血产生全身效应。

另外,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因手术不同而不同,但是大多数含量均超过标准。

二、手术烟雾有什么危害?手术烟雾对人体的影响与被吸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有关。

常见的局部反应有恶心、头痛、咽部黏膜红肿、喉部发痒或疼痛、咳嗽等。

病情持续发展,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急慢性炎性呼吸道改变,严重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手术烟雾还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眼睛不适,过敏反应如红肿、湿疹等。

手术烟雾的危害和防护

手术烟雾的危害和防护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具有相对独立、环境封闭的特殊性,电外科设备在手术领域广泛应用,会产生大量手术烟雾,阻碍医护的视野并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对医护人员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手术烟雾的来源和危害手术烟雾的来源和成分高频电刀、超声刀、动力系统、激光仪等电外科设备,在组织分离、切割、止血、血管闭合等使用中产生手术烟雾。

手术烟雾中可能含有死的或活的病毒DNA 、细菌、癌细胞、多种有毒气体化合物形成的生物气溶胶,其中有毒气体包括CO 、甲烷、苯类、甲醛等多种化合物。

手术烟雾的危害释放非活性颗粒物手术烟雾释放出气体、蒸汽、液体和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形成气溶胶,进入肺泡引起细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纤维化等疾病。

释放有害气体手术烟雾释放多种有害气体会致人体组织缺氧,进而引起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哮喘等多种临床症状,苯类、甲醛可能致畸、致癌。

释放活性细胞病毒手术烟雾中存在传染性病毒和活性细胞释放的风险,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脱落、种植等风险。

预防与控制措施完善相关制度手术室应针对产生手术烟雾的原因和危害,建立手术烟雾的预防和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

定期教育培训与考核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培训排烟设备操作、高效空气过滤器(ULPA )使用和个人防护装备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等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考评。

手术烟雾的防护预防和控制电外科设备操作产生的手术烟雾(1)高频电刀安全使用。

尽量选择使用焦烟少、性能好的高频电刀,电刀头带吸烟装置,控制每次操作时间,及时清理刀头上的焦痂。

(2)超声刀安全使用。

超声刀头使用中及时调整负压吸引器压力,保证微创穿刺孔的密闭性,可使用带排烟功能的气腹机密闭排烟。

(3)激光仪安全使用。

戴医用防护口罩、采用激光专用眼镜阻挡,高效空气过滤器及时抽吸、密闭排烟。

(4)动力系统安全使用。

动力系统手术中应戴护目镜,及时抽吸和密闭排烟。

应用设备排烟防控手术烟雾(1)排烟设备使用。

手术室烟雾认知与防护介绍课件

手术室烟雾认知与防护介绍课件

04
教育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讨论交流等
持续改进与评估
A
定期评估手术室烟雾防 护的效果
B
持续改进手术室烟雾防 护的措施和方法
C
定期培训和更新手术室 烟雾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D
建立手术室烟雾防护的 评估和改进机制
谢谢
对患者:手术室烟雾可 能引起呼吸道感染、术 后并发症等
1
对手术环境:手术室烟 雾可能影响手术视野, 降低手术质量
3
对设备:手术室烟雾 可能损坏手术设备, 增加维修成本
5
对手术设备和环境的影响
烟雾会遮挡
1 手术视野, 影响手术操 作
烟雾会污染
3 手术环境, 增加术后感 染风险
烟雾会导致
2 手术设备故 障,影响手 术效果
定期进行手术 室环境监测, 确保空气质量 达标
制定手术室烟 雾防护应急预 案,确保应急 处理能力
手术设备选择与操作
选择低烟雾手术设 备:选择低烟雾手
1 术设备可以减少烟 雾的产生,降低手 术室烟雾污染。
正确操作手术设备: 正确操作手术设备
2 可以减少烟雾的产 生,降低手术室烟 雾污染。
定期维护手术设备: 定期维护手术设备
激光手术产生的烟雾
A
激光手术过程中,组织 被激光照射后产生烟雾
B
烟雾中含有碳化物、颗 粒物等有害物质
C
烟雾会对手术室环境和 医护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D
激光手术产生的烟雾需 要进行有效防护和处理
其他手术操作产生的烟雾
电外科设备: 如高频电刀、 电凝器等
激光手术:如 激光切割、激 光消融等
超声手术:如 超声刀、超声 碎石等
烟雾会影响

手术烟雾的成分与危害

手术烟雾的成分与危害

手术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 也被称为气溶胶,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电 灼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锯片、 器械毛边破坏和汽化组织蛋白和脂肪形成的。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美国国家 标准化组织等权威机构,已证实手术烟雾对人体 健康的潜在危害。然而,大多数外科医生、护士、 手术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忽略手术烟雾的健 康危害。
活性病毒
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设定范围 内,使用ESU和激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活性病毒。 Garden等在1988年采用CO2激光仪的不同模式和能 量测试了手术烟雾中牛纤维乳头状瘤(BPV)和人乳头 状瘤(HPV)的DNA,结果显示在激光产生的蒸汽中含 有完整的HPV的DNA。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Johnson等在腹腔镜手术的低 温烟雾中,发现了有活性的HIV病毒,它在手术烟雾中 的存活期可长达14d。 因而,手术人员增加了患上肝炎、HIV、HPV等疾 病的风险。
虽说,手 术中产生的即时 效应,如刺激性 气味,影响很短 暂,但正如上面 所阐述的,长期 健康危害是不容 忽视的。
手术医护人员应在实际 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防护意 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才能使自身身体健康得到有
效保障。
谢谢!!
手术烟雾的防护
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管理总署估计,每年约有5 万人暴露在手术烟雾中,包括外科医生、护士、麻醉 师等。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有必要使 手术烟雾暴露医务人员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应加强各类防护及辅助设备的引进、使用和管理, 减少手术烟雾对医务人员的危害,为医务人员的手术 室工作提供健康的环境,增进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 康。
诱导突变的物质
1992年,Gatti,Bryant等收集了在乳房整形 手术中产生的烟雾,发现能够使沙门氏菌属TA98 菌株发生突变。 1999年,张徐军等对ESU烟雾进行遗传毒性研 究发现,烟雾提取物能够对TA1535/PSK1002菌株 DNA产生损伤作用 其他研究也显示了相类似的结果。还有研究 表明手术烟雾与烟草具有相似的致突变性,接触 烟雾的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可以累积的。

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

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

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
一、手术烟雾的来源与风险
手术烟雾主要源于电刀、激光刀等高温切割设备使用过程,其成分复杂,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活性病毒和细菌等。

长时间暴露于此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眼部刺激甚至感染传播,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的构建
构建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风险识别与评估:要对手术室内的烟雾产生源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各种可能的风险点。

- 防护措施的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高效能的排烟系统、为医护人员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 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在发现手术烟雾泄漏或积聚时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立即启动排烟系统、疏散人员、封锁现场等步骤。

- 培训与演练:定期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进行实战演练,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反应。

三、案例分享
以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通过建立完善的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有效降低了手术室内的污染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升级排烟系统、定期维护检查,以及为每位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配备专业的防护口罩和眼镜。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四、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实施手术烟雾防护应急预案后,应定期对防护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健康状况调查等,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预案内容。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闭环管理。

五、结语。

手术烟雾危害及防护年会

手术烟雾危害及防护年会

国外调查现状---AORN
1996年1月首次举行了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探讨关于 手术烟雾问题的圆桌会议,并呼吁:不要成为手术 烟雾的受害者!AORN支持采取主动预防措施来减少 手术烟雾的伤害,并制订了临床操作规范
自2008年起,AORN开始把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同仁 暴露于手术室烟雾的危害、预防保护和规范化操 作列入议事日程上讨论。每年1次的手术室年会上, 对使用烟雾净化系统的规定和管理成了全球围手 术期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人的危害---全身影响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神经和消化系统 眼结膜不良反应----流泪畏光结膜充 血
Barrett WL,Garber SM.Sucal smok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ical Endoseopy,2003,17(6):979—987
增加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致癌性
人的危害----其他
臭氧使细胞膜渗透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人体对细 菌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性 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增加流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畸胎率
王娟.手术室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状况的初步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5,(10)69:98 谷巧月姚东菊王玉芳等.临床护理学概论.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细胞仍具有活性,能够感染手术工作人员
在腹腔镜手术中,被汽化的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腔镜套管周围的缝隙 泄露出来,腔镜套管与套管针所引起的损伤都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 植入。
非活性颗粒
电刀和激光设备所产生的颗粒比较小而规则,超声刀产生的颗粒较 大而不规则
粒子大小按照直径来划分,若直径大于10um,称为粗粒级;而直径 2.5um~10um的粒子会沉积在呼吸道内,这些粒子都会被黏膜的纤 毛清除;而直径小于2.5um的粒子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此处清 除只依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外科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烟气状物质,也叫溶胶、灼烟等,是指在电子外科技术中利用激光、超声刀、高频电刀、高速钻头、锯片等电刀将电能输送到细胞组织中,产生的热能增加细胞内的压力,造成相邻细胞死亡,最终将细胞蒸发。

手术过程中,烟雾的及时排干会使腹腔镜镜面雾化,镜片的清晰度下降,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还有可能被患者身体吸收,使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造成患者术后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

若直接从手术室排放这些烟雾,将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甚至对手术人员产生危害。

一、手术烟雾的成分手术烟雾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汽以及细小的颗粒。

尤其是颗粒,尽管它所构成的烟雾仅占总烟雾量的5%,但包括化学品、血液和病毒、组织残屑、可诱导变化物及活性细胞等,危害巨大。

同时,由于颗粒的大小不同,在传播距离上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此外,不同的手术仪器,其产生的颗粒大小也呈现出很大差异。

二、手术烟雾的危害常见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患者,因为长时间在外科手术烟雾环境下,其所释放出的烟雾成分会通过口腔、黏膜、皮肤等媒介被人体吸收,其后便会导致呼吸困难、头痛、眼结膜充血、过敏、呛咳等症状,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等。

心理危害:由于工作时烟雾量较大,会造成眼、鼻、喉等器官的应激反应,进而引起情绪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神不宁等问题,影响手术顺利进行。

非活性颗粒危害:非活性颗粒主要为气溶胶颗粒,沉积于人体呼吸器官的状况和粒子的大小有关,直径较大的,多沉积在较大呼吸道处;反之则多沉积在较小呼吸道处。

而且当人体长时间吸入时就会引发支气管炎、哮喘和慢性肺炎等疾病。

有害化学成分:氢化睛、丙烯睛和一氧化碳、苯均属于手术烟雾常见有害化学成分,可引起咽喉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头晕头痛、打喷嚏、多血质症、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现象。

三、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要加强宣传,使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熟悉手术烟气成份和危害,提高其预防意识。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烟雾—现状
国外调查现状—AORN
1996年1月首次举行了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探讨关于手 术烟雾问题的圆桌会议,并呼吁:不要成为手术烟雾的 受害者!AORN支持采取主动预防措施来减少手术烟雾 的伤害,并制定了临床操作规范。 自2008年起,AORN开始把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同仁暴 露于手术室烟雾的危害、预防保护和规范化操作列入议 事日程上讨论。每年的手术室年会上,对使用烟雾净化 系统的规定和管理成了全球围手术期工作者热议的话 题。
结束语
手术烟雾的问题在美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目前仍存在对手术烟雾的认识不足,管理阶层不 愿增加开销的问题。 手术烟雾还将继续存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应该越来 越自觉自愿的保护自己。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THANKS
腔、鼻腔粘膜及眼的刺激性损害和其中的传染性物质 溅到医护人员的口腔眼睛 手术人员需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止手术烟雾对口 产生手术烟雾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
转头避开
对有艾滋病等特殊感染的患者,手术组人员还应 加戴面罩,以降低被手术烟雾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 风险
预防措施
二、手术室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室相对独立封闭,应安装良好的空气净化装 置,对进入手术室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 过滤装置需安装在手术床的正上方,保证气流垂直吹 送,并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 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将气流中的颗粒和细菌排 出。
在腹腔镜手术中,被汽化的肿瘤细胞可能通过戳卡周围的缝隙泄 露出来,戳卡所引起的损伤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植入
细胞碎片—诱导突变物质
研究表明手术烟雾与烟草具有相似的致 突变性,接触烟雾的危害是可以累积的。
用高频电刀在一克组织上所产生的烟雾的吸入相当于15 分钟吸入六根香烟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研究展望
深入探究手术烟雾的成分与毒理学特性,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健康影响的研究,为完善相关职业病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 持。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手术烟雾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术烟雾成分的复杂性与不确 定性,导致对其毒理学特性的 认识尚不全面。
02 手术烟雾的危害
对手术室环境的影响
影响手术视野
手术烟雾会遮挡手术视野,增加 手术难度和时间。
增加感染风险
手术烟雾中的细菌和病毒可能污 染手术室环境,增加手术后感染 的风险。
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影响
呼吸道刺激
长时间暴露于手术烟雾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 等。
潜在疾病传播
手术烟雾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增加医务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
使用防护眼镜
为保护眼睛免受手术烟雾和飞溅物的伤害,医务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
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
加强培训和教育
通过培训课程、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 医务人员对手术烟雾危害的认识和防护 意识。
VS
定期进行演练
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提高他们在 面对手术烟雾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 识。
04 手术烟雾的研究现状与展 望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contents
目录
• 手术烟雾的简介 • 手术烟雾的危害 • 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 • 手术烟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结论
01 手术烟雾的简介
手术烟雾的பைடு நூலகம்义
01
手术烟雾是指在进行手术过程中 ,由于切割、电凝、激光照射等 操作产生的高温、高湿的气体和 微粒物质。
02
手术烟雾通常含有有害化学物质 、病毒、细菌、肿瘤细胞等,对 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PPT幻灯片课件
3
手术烟雾—定义
手术烟雾:使用电外科设备(电刀、 激光、超声刀)时,组织蛋白质或脂肪 受到破坏及气化过程所产生的烟雾。
依据其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高 温导致组织燃烧而产生的气体成为“烟雾”; 另一类是细胞溶解导致细胞液流出形成 细小雾滴,称为“气溶胶”。一般气溶胶的 颗粒较烟雾大。平时所指的手术烟雾是 泛指所有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气 溶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产手术生人手员术需戴烟口雾罩、时护最目简镜等单,的防防止手护术方烟法雾对是口
转头避开 腔、鼻腔粘膜及眼的刺激性损害和其中的传染性物质
溅到医护人员的口腔眼睛 对有艾滋病等特殊感染的患者,手术组人员还应
加戴面罩,以降低被手术烟雾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 风险
17
预防措施
二、手术室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
手术室相对独立封闭,应安装良好的空气净化装置, 对进入手术室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过滤 装置需安装在手术床的正上方,保证气流垂直吹送, 并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 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将气流中的颗粒和细菌排出。
严重污染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PM2.5标准值:小于10ug/m3
我国的PM2.5标准值:小于75ug/m3 北京2016年平均PM2.5:72.5ug/m3
14
手术烟雾—危害
二、人的危害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神经和消化系统
眼结膜不良反应—流泪、畏光、结膜充血
• • •
恶心 眼睛和上呼吸道疼痛 其他潜在的健康危害:
4
手术烟雾—成分
有水蒸气和以颗粒形态存在的细 胞碎片组成,其中水蒸气约占95%, 细胞碎片约占5%。
细胞碎片包含的主要成分有:血液及组织碎片、有 害化学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细胞、诱 导突变物质。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
活性细胞:
大量的研讨发现激光仪、电外科设备及超声刀都能将完好的组织细胞和血液组分气化。这些 气化的细胞仍具有活性,可以感染手术义务人员。
有研讨发现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进展电烙手术处置后,手术烟雾中存在有活性的黑色素瘤细 胞。
在腹腔镜手术中,被气化的肿瘤细胞可以经过腔镜套管周围的缝隙泄显露来,腔镜套管与套 管针所引起的损伤都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植入。 非活性颗粒: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PM2.5是指可以入肺粒子的大小,而PM2.5的浓度关于空气质量,关于 人们身体安康。外科手术中也可以产生这些细微粒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洪凯等发如今手术切开第一刀后三到六秒,手术部位40cm内PM2.5 浓度就迅速到达了149.4到245.7微克每立方米,高于正常值二到四倍。 人体长期吸入或接触这些微小颗粒的话,可引起肺纤维化,肺充血、肺气肿等多种疾病。除 了这些微小颗粒以外,5微米或以上的颗粒可在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壁等部位堆积,也 可以呵斥一系列的呼吸道问题。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
2021、01、08 彭婷
;
手术烟雾的定义:
• 手术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也被称为气溶胶,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 电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锯片、器械毛边破坏和气化组织蛋白和脂肪构成 的。
• 美国国家职业平安与安康研讨院,美国国家规范化组织等权威机构,已证明手术烟雾对人 体安康的潜在危害。然而,大多数外科医生、护士、手术室义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忽略手 术烟雾的安康危害。
;
手术烟雾的防护
1、提高防护知识 在手术室义务的医务人员,包括护士,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等,均需接受手术室烟雾防备知识 和信息的再教育。确保手术室义务人员具备正确运用排烟设备的才干,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设制合理烟雾抽排方法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必需配备具有高效率过滤系统手术烟雾抽排设备,手术室空气更新率应 到达15%以上。当产生手术烟雾时,在不干扰手术活动的情况下,应该尽可以在手术区域附 近5cm范围内配备烟雾捕获器,同时保证手术室烟雾抽排系统全时间义务。 3、减少手术烟雾中的产生术中尽量运用焦烟少性能高的电刀。 设备运用严峻按照操作阐明,正确调理各类手术所需方式,功率不宜过大,以到达最小输出 功率最大效果为准。需及时清理仪器上的焦痂以减少手术烟雾的产生。另外,手术中尽量减 少不用要的组织消融,多余的组织消融也能使组织坏死和感染风险添加。

手术烟雾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没有影响

手术烟雾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没有影响

手术烟雾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没有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施在临床当中得到使用,激光手术设备、电动手术工具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此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接触而出现大量的烟雾,这些烟雾主要由多种化学成分、活性病毒、非活性颗粒构成,临床当中将其统称为手术烟雾。

随着手术烟雾的出现频率不断增加,医疗领域针对手术烟雾的危害性讨论也逐渐增加,若参与外科手术的护士长期接触手术烟雾,且并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护士自身的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1、手术烟雾1.1 短期烟雾短期烟雾泛指出现在手术室中,但并非由手术行为所引发的烟雾,其一般会出现在手术室新建、翻修、扩建时。

众所周知,医院外科所要面临的工作量巨大,且手术室有限,多数医院会在对手术室完成新建、翻修处理之后没有等到手术室内的异味彻底散发,就开启使用新手术室。

手术室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且装修完成之后需要安装各类手术设备,故室内空间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毒气体。

1.2 可视的长期烟雾可视长期烟雾是长期烟雾的一大分类,其泛指可以直接通过视觉感官看到的烟味。

在外科手术当中,ESU、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频电刀等电动医疗设备的使用均会导致这一类烟雾的产生,尤其是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其产生的烟雾数量巨大,理论是最高可以达到3×108/m3的浓度。

其次,骨科手术中常用的电气设备也会引发大量的烟雾,以骨锯为例,其主要是通过刀刃处的快速运转来实现对于患者骨骼的切断,由于骨锯的运转速度较快,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含有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的烟雾。

1.3 不可视的长期烟雾不可视的长期烟雾主要以麻醉废气为主。

当手术需要采取吸入式麻醉时,且面罩、管道密封性较差的情况下,空气当中会弥漫着大量的麻醉废气,且这种麻醉废气无色无味,无法及时察觉。

2、手术烟雾的危害2.1 有毒成分多国外权威医疗机构研究发现,手术烟雾当中含量大量的有毒成分,仅化学成分一项就超过了600余种。

手术烟雾危害及其防范的研究进展

手术烟雾危害及其防范的研究进展

手术烟雾危害及其防范的研究进展摘要:手术烟雾作为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主要由手术烟雾危害认知不到位、手术人员或管理者防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过关等问题导致,使其成为危及手术室内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本文详细说明了手术烟雾成因及危害,介绍医务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手术烟雾;危害;防范措施引言手术烟雾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外科设备、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刀时,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其细微的颗粒悬浮在空中。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外科设备在手术中得到应用,但电外科设备高温烧灼组织所产生的烟雾会给手术医务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手术烟雾中的有害物质除了造成人体的急性与慢性中毒外,还可以引起人体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传播、肿瘤种植转移、遗传毒性等。

自2008年起,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和美国手术室护士联合会(AORN)等机构均已将手术室烟雾的防范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操作规范[1]。

但国内临床对烟雾危害的防范意识较弱,现就手术烟雾危害及防范的研究进展综合叙述如下。

1手术烟雾的成分及危害1.1活性细胞手术电外科设备气化组织细胞与血液组分后,细胞依然具有活性,可以感染参与手术的人员。

据研究发现,对于腹腔镜手术来说,被汽化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气腹作用在腔镜套管周围的缝隙泄露,进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植人。

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研究得知,虽然超声刀具有安全性,但是使用超声刀对恶性肿瘤组织直接切割时,气雾中依然可能存在有活性肿瘤细胞,并提出烟雾中肿瘤细胞的数量与切割时间和功率成正比,并与组织结构致密度有关。

此外,部分对腹腔镜手术研究认为,在严格执行操作下通常不会产生肿瘤细胞雾化,医生操作时必须要遵循肿瘤不接触的原则才可以把肿瘤播散种植的风险降至最小。

1.2不可见小颗粒手术烟雾中不可见颗粒的粒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能量的大小。

对手术烟雾检测结果显示,术中使用电刀电切电凝烟雾的气溶胶颗粒95%粒径分布于0.3~5.0μm,邻近医务人员口鼻处气溶胶颗粒浓度高达3.6×108/m3。

手术烟雾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烟雾的预防与控制
高效过滤器排烟设备,内镜微创手术宜采用带排烟功能的气腹机。
谢谢观看
➢手术室应针对产生手术烟雾的原因和危害,建立手术烟雾的预防 和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制订减少手术烟雾的标准工作流程。
预防与控制措施
2、定期教育培训与考核
➢ 定期培训手术人员(手术室护士、外 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等)的手术烟雾相 关知识。
➢定期培训手术人员排烟设备操作、高 效空气过滤器(ULPA) 使用和个人防 护装备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 等)等防烟技能。
手术取出标本应排空腹内充气和 手术烟雾;在腹部放气之前避免进 行手辅助手术;在完成放气后放置 外科引流管;微创器械放置孔避免 端口通气,应在排气孔端口使用过滤 装置排空气腹,避免手术烟雾释放。
预防与控制措施
标准职业防护
• 规范佩戴外科口罩:口罩与面部紧贴,扣紧面部,口鼻周围没 有缝隙,防止常规手术烟雾经常从宽松部位进人鼻腔或口腔。
➢动力系统安全使用:动力系统如电钻、骨锯、刨刀等,在高速 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的手术烟努,夹带组织碎片、水蒸气等形 成生物气溶胶。手术中应戴护目镜,及时抽吸和密闭排烟, 避免手术烟雾释放到手术室环境中。
预防与控制措施
应用设备排烟防控手术烟雾
排烟设备使用: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具有高效过滤系统手术烟雾抽 排设备,排气速率至少达到 31~46m/s,也可在手术间配置移动的 排烟设备。
预防与控制措施
应用设备排烟防控手术烟雾
• 负压吸引器使用:手术中产生的手术烟雾, 可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无菌吸头在距离产 生烟雾手术切割<5cm位置及时抽吸 ,减 少手术烟雾的释放和弥散。
• 洁净手术间通风技术应用:释放到手术间 环境中的手术烟零,可通过加大风量或增 加换气次数么,及时排除手术烟雾。

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手术烟雾对医护人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手术烟雾的定义、产生机制、烟雾成分,从化学成分、活性细胞、活性病毒、无活力颗粒方面阐述了手术烟雾的危害,并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

关键词手术烟雾;危害;防护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外科设备的应用日趋种类繁多,而随着电外科设备的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手术烟雾,其对外科医护人员的威胁或潜在威胁也逐渐增加。

1.手术烟雾的定义所谓手术烟雾(surgical smoke)是指外科手术中产生的肉眼可见烟雾状物质,它是在使用电刀(electrocauterydevice)、激光刀(laser)、超声波刀(ultrasonic scalpel)等外科手术设备时,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等组分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 Fan J K M, Chan F S Y, Chu K M. Surgical Smoke[ J ]. A-sain J Surg, 2009, 32(4):253-257.]]。

手术烟雾不但阻碍了外科医生的视线,更重要的是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手术人员吸入有害物质,轻者可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眼睛、鼻、呼吸道的不适,长时间的吸入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疲劳等反应,重者对外科医护人员产生巨大的潜在威胁,甚至有诱发癌变的可能[ Uemer BC .The hazards of surgical smoke[J].AORN Journal ,2008,87(4):721‐738.]。

手术烟雾中含有活性的病毒及与疾病相关的活性颗粒物质较多,由于职业的接触频度及累积效应,容易使手术人员健康受到严重的危害。

开发与研究手术烟雾控制与消除技术,净化手术室环境,对外科技术发展及手术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国际上已有许多文献对手术烟雾的化学成分及其潜在健康危害作了相关研究[[ 周青.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80-1082.]]。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洪凯等发现在手术切开第一刀后三到六秒,手术部位40cm内PM2.5 浓度就迅速达到了149.4到245.7微克每立方米,高于正常值二到四倍。
人体长期吸入或接触这些微小颗粒的话,可引起肺纤维化,肺充血、肺气肿等多种疾病。除 了这些微小颗粒以外,5微米或以上的颗粒可在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壁等部位沉积,也 可能造成一系列的呼吸道问题。
手术烟雾的危害与防护
2018、01、08 彭婷
手术烟雾的定义:
• 手术烟雾是指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也被称为气溶胶,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高频 电刀、激光刀、超声手术刀、高速钻头、锯片、器械毛边破坏和气化组织蛋白和脂肪形成 的。 •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等权威机构,已证实手术烟雾对人 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然而,大多数外科医生、护士、手术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忽略手 术烟雾的健康危害。
谢谢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活性病毒: 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设定范围内,使用电外科设备和激光产生的烟雾中含 有活性病毒。 Garden 等在 1988 年采用 CO2 激光仪的不同模式和能量测试了手术烟雾中牛纤维乳头状瘤 ( BPV )和人乳头状瘤( HPV )的 DNA ,结果显示在激光产生的蒸汽中含有完整的 HPV 的 DNA。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腹腔镜手术的低温烟雾中,发现了有活性的HIV病毒,它在手术烟雾 中的存活期可长达14天。
手术烟雾的防护
1、提高防护知识 在手术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护士,外科医生和麻醉师等,均需接受手术室烟雾防范知识 和信息的再教育。确保手术室工作人员具备正确使用排烟设备的能力,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设制合理烟雾抽排方法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必须配备具有高效率过滤系统手术烟雾抽排设备,手术室空气更新率应 达到15%以上。当产生手术烟雾时,在不干扰手术活动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在手术区域附 近5cm范围内配备烟雾捕获器,同时保证手术室烟雾抽排系统全时间工作。 3、减少手术烟雾中的产生术中尽量使用焦烟少性能高的电刀。 设备使用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正确调节各类手术所需模式,功率不宜过大,以达到最小输出 功率最大功效为准。需及时清理仪器上的焦痂以减少手术烟雾的产生。另外,手术中尽量减 少不必要的组织消融,多余的组织消融也能使组织坏死和感染风险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腹腔镜手术中,被汽化的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腔镜套管周围的缝隙 泄露出来,腔镜套管与套管针所引起的损伤都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 植入。
非活性颗粒
电刀和激光设备所产生的颗粒比较小而规则,超声刀产生的颗粒较 大而不规则 粒子大小按照直径来划分,若直径大于10um,称为粗粒级;而直径 2.5um~10um的粒子会沉积在呼吸道内,这些粒子都会被黏膜的纤 毛清除;而直径小于2.5um的粒子会直接进入肺泡并沉积,此处清 除只依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主动防护意识差
国内调查现状
国内调查现状
主要内容
手术烟 雾危害 手术烟 雾现状 手术烟 雾概述 背景
预防 措施
一、环境的危害
2015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弘恺等”研究发现,在手术切 开第一刀后3~6s,手术部位40cm范围内PM2.5的浓度就迅速达到了 149.4~245.7ug/m3,高于正常值2—4倍 在腹腔镜手术中,套管针阀打开3s后,周边空气中的PM2.5浓度就达 到了峰值517.51ug/m3
环境危害
二、人的危害
烟雾粒径分布
人的危害---烟雾传染病
烟雾中含有活性病毒及细菌
AORN.Smoke evacuation tool kit[S].2009. cott E,Beswick A.Wakefield K.Have you considered the dangers ofsurgical smoke plume?2013—03-20
正确使用手术电设备
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手术电设备使用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使 用,仪器使用后及时清理,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保养。 烟雾捕获器、带吸烟器的手术电刀 设备功率不宜过大,根据各类手术正确调节手术模式,争取以最小 的输出功率获得最大的功效,及时清除焦痂和烟雾
口罩
选择滤过效能好的口罩,效能越好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越好
Fan JK,Chan FS,Chu K.Surgical smoke[J].Asian Journal ofSurgery,2009,32(4):253—257. jHilario CR,jos6 Luis AA,Victor SA,et a1.【Surgicalsmoke:risks andpreventive measures]iJ].Cirugia Espafiola,2009,85(5):274—279.
手术室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
手术室相对独立封闭,应安装良好的空气净化装置,对进入手术室 的空气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过滤装置需安装在手术床的正上 方,保证气流垂直吹送,并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从洁净度高的 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将气流中的颗粒和细菌排出
降低尘埃微粒及细菌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空气中手术烟雾的 吸收
严重污染状态
Alp E,D,Bleichrodt RP.et a1.Surgical smoke and infection control[J].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6.62(1):1-5. AORN Position statement onsurgical smoke and bio—aerosols,preoperative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2010[S]. Scott E,Beswick A.Wakefield K.Have you considered the dangers ofsurgical smoke plume?[2013—03-20
良好的吸引系统是吸除手术烟雾的重要方法
负压吸引器必须与手术电设备同步移动,以及时吸出烟雾,而且吸 出时应在距烟雾源最有效的范围内2.54cm-5.08cm
吸引器抽吸力要保持100-150m/ min
孕期人员管理
孕期和哺乳期护士应避免接触 调整工作岗位
谢谢您的聆听!
山西省区域医疗中心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Shanxi Province regional medical center The NO.5 people's hospital of Datong
手术烟雾的危害及防护
大同市五医院麻醉科 李利
主要内容
手术烟 雾危害 手术烟 雾现状 手术烟 雾概述 背景
预防 措施
Alp E,Bijl D,Bleiehrodt RP,et a1.Surgicalsmoke and infection control【J】.Journal ofHospital Infection,2006,62(1):1— 5.
手术烟雾--成分
由水蒸气和以颗粒形态存在的细胞碎片组成,其中水 蒸气约占95%,细胞碎片约占5%。 颗粒包含的成分主要有:血液及组织碎片、有害化学 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诱导突变 物质
增加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致癌性
人的危害----其他
臭氧使细胞膜渗透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人体对细 菌和病毒感染的敏感性
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增加流产率和畸胎率
王娟.手术室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状况的初步探讨.护士进修杂志1995,(10)69:98 谷巧月姚东菊王玉芳等.临床护理学概论.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背景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撰写的著作《论空 气、水和地理位置》就阐述了空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英国吉姆·史密斯研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和日本原子弹 爆炸造成的核辐射后发现:核辐射对幸存者的健康危害相当 空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于甚至低于目前较为普遍的空气污染 ---摘自英国《公众健康》 杂志网站 从SARS---甲型H1N1流感„通过空气与密切接触 传播的疾病
手术烟雾如何防护
主要内容
手术烟 雾现状
预防 措施
手术烟 雾危害
手术烟 雾概述 背景
注重个人防护
要从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手术烟雾对医护工作人员的危害,被动 变主动防护 手术组人员需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止手术烟雾对口腔、鼻腔黏膜 及眼的刺激性损害和其中的传染性物质溅到医护人员的口腔眼睛 产生手术烟雾时最简单的防护方法是转头避开 对有艾滋病等特殊感染的患者,手术组人员还应加戴面罩,以降低 被手术烟雾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背景
背景----手术室
手术烟雾
主要内容
手术烟 雾危害 手术烟 雾现状 手术烟 雾概述 背景
预防 措施
手术烟雾--定义
概念:使用电外科设备(电刀、激光、超声刀、咆哮器、骨科的电 钻、电锯,脑外科的电动系统,磨钻等)时,组织蛋白质或脂肪受 到破坏及汽化过程所产生的烟雾。
依据其形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高温导致组织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称为“烟雾”;另一类是细胞溶解导致细胞液流出形成细小雾滴, 称为“气溶胶”。一般气溶胶的颗粒较烟雾大。平时所指的手术烟 雾是泛指所有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气溶胶,是一个广义的概 念。
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及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等权威机构承认其潜在危害性并提出比较完善的防 护建议
国外调查现状---AORN
1996年1月首次举行了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探讨关于 手术烟雾问题的圆桌会议,并呼吁:不要成为手术 烟雾的受害者!AORN支持采取主动预防措施来减少 手术烟雾的伤害,并制订了临床操作规范
人的危害---全身影响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神经和消化系统 眼结膜不良反应----流泪畏光结膜充 血
Barrett WL,Garber SM.Sucal smok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Surgical Endoseopy,2003,17(6):979—987
主要内容
手术烟 雾危害 手术烟 雾现状 手术烟 雾概述 背景
预防 措施
国外调查现状---NIOSH
1996年9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 发布了外科烟雾危害的警告。手术室内产生的各种 气溶胶均可以被工作人员吸入而对其健康造成危 害 1998年,他们就发表了关于手术室烟雾危害的公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2008年起,AORN开始把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同仁 暴露于手术室烟雾的危害、预防保护和规范化操 作列入议事日程上讨论。每年1次的手术室年会上, 对使用烟雾净化系统的规定和管理成了全球围手 术期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国内调查现状
暴露人群对手术室烟雾基础知识缺乏了解
医护之间的手术烟雾预防知识缺乏
37家医院调查,30%护士知道激光的危害性
国外手术组成员使用呼吸面罩,该类面罩对空气有净化作用,可 防止手术烟雾进入口罩内
临床使用中大多数口罩不能紧密贴合脸型手术烟雾从宽松部位进 入鼻腔或口腔 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合适的口罩,调整好系带,将口罩上的密封 条紧贴口鼻周围
正确佩戴口罩,使用带活性炭吸附的高效N95或N100防护口罩
良好的吸引系统
人体长期吸入或接触这些微小颗粒的话,可引起肺炎、肺纤维化、 肺充血、肺气肿等多种疾病
诱导突变的物质
研究表明手术烟雾与烟草具有相似的致突变性, 接触烟雾的危害是可以累积的。
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
影响烟雾的产生总量与成分的因素
手术类型 手术部位 临床与病理学特征 设备使用时的能量形式 及能量大小、设备使用 的时间长短
有害化学成分
手术烟雾中含有600种以上的化学成分。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有碳 氢化合物、腈类、脂肪酸、酚类等
一氧化碳(CO)与丙烯腈、氰化氢是最主要的有毒化学物质。其他 含量较少化学成分有甲醛和苯等
有害化学成分
活性病毒
Garden等在1988年采用CO2激光仪的不同模式和能量测试了手术烟 雾中牛纤维乳头状瘤(BPV)和人乳头状瘤(HPV)的DNA,结果显 示在激光产生的蒸汽中含有完整的HPV的DNA。
使用ESU和激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活性病毒能够感染手术工作人员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Johnson等在腹腔镜手术的低温烟雾中,发现 了有活性的HIV病毒,它在手术烟雾中的存活期可长达1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