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导论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
绪论1.体育的分类:竞技、学校、大众2.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成人教育。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4.社会体育是对实现社会功能结构的研究,终身体育是对人的体育参与的研究,身体锻炼是对实现社会体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6.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文献阅读法、数理统计法。
第一章第一节1.社会体育:只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社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是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4.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哦啊姐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5.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6.体育休闲:指人们怀着自由自在心态,在余暇时间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着特定目的的、不拘于一定形式身体娱乐活动。
7.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①创业阶段(1949-1957)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2.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原因:①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②余下增多大众体育造成了良好条件③都市化石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⑤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⑥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形式3.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①政府重视、依法治体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⑥重视体质与健康监测,推动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4.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趋势①由政府走向社会②由人治走向法治③由行政走向市场④由经验走向科学⑤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第二章1.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①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②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③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④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⑤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因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消费④生活空间⑤行为习惯3.健康: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良好④道德健康4. 生活方式的转变想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①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②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带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5.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导论总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析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2、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完全安宁的状态3、亚健康是指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4、社会体育参与是扮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杜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体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进行的有意思、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6、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基石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体育在人生中的地位的看法和在价值观中的排序,它是影晌社会体育参与的决定性因素.7、终身体育参与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之后能将体育参与持续到老龄的人6,间断体育参与指社会成员离开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离开了休育活动,中午或老年后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9、计划就是管理者为具体实现己制定的决策、计算并筹划一定时空内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拟定实施目标的步骤、方法,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行动指南.10.主动体育参与指人们接受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活动和身体娱乐产生浓厚兴趣.自觉自主地坚持体育活动11.被动体育参与指是人们迫于某种壮会压力被迫进入或在特定环境下被卷入到体育中来12,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可分准体育人口和非体育参加者13,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的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14、重复练习法是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祛15,社会团体(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群体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行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层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体育社闭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闭体,具有民间性、非营利性和互益性.16、社会体育企业是指为大众体育活动提供各种体育产品的一类经济部门.他们提供社会体育活动空间,体肖健身与体育娱乐服务、体育用品流通等业务,在经营开发活动中获取利润17、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18、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内容的方法.19持续练习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练习者用不大的练习强度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身休锻炼的方法。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doc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类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尺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乎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擀众体冇是人民大众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
简要的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杳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Z间的一种身心状况,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
体育人口:体冇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申身体锻炼、身体娱爪,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体制:体制,顾名思义,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的和。
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的责权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
运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运动负荷适宜:运动负荷适宜是指在锻炼身体时,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合理适度,使之既能满足锻炼着增强体质的需要,又符合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指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的内容方法、技术难度和运动负荷等,应山小到大,山浅入深的合理顺序安排。
持之以恒:持Z以恒的锻炼原则指锻炼者以相対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连续、经常、不间断地从事身体锻炼。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是指根据锻炼打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客观条件及锻炼H的等个人特点,合理确定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使Z符合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简答题类我国社会体冇发展简况1创业阶段(1949T957) 2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T965) 3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4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7991) 5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増多为人众体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都市化是人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终极版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1.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于管理学、社会学范畴。
他主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原则。
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为在余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与群众体育相比,无特定内涵。
只是由于全民健身更形象化、动作化,更能表达广泛性和参与性,所以更容易形成为群众运动的口号。
5.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集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更本目标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已将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体育休闲(闲暇体育):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6.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惊醒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7.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
2.由人治走向法治。
7. 3.由行政走向市场。
4.由经验走向科学。
8.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9.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有规律的早餐、少吃多餐、不吸烟、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锻炼10.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社会体育导论
《填空题》1、在近50多年中社会体育大约经历了创业阶段(1949-1957),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和改革的深化与发展阶段(1992至今)的5个阶段2、生产方式对体育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及特性3、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1余暇时间2生活节奏3生活空间4生活消费5行为习惯5、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6、确定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的依据:1人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社会体育自身的功能4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与法律政策7、社会体育参加可以是群体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8、社会体育参与程度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9、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10、体育体制是影响体育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11、民族传统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1神型兼顾2动静结合3内外俱练4锻炼与养护结合5健身与卫生结合6善于模仿动物,向自然学习,创造独特有效的健身方法12、康复体育的手段方法: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我国传统体疗手段和适应性体育活动13、妇女体育的特点:1健身是主要目的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的体育活动为主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14、老年体育项目多以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为主15、残疾人体育的内容随残疾人的残疾类型、程度、体质状况而定,可以分为一般训练和特殊训练16、社区体育的功能:1促进居民参与2改善居民生活方式3是实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17、职工体育可以分为一般性的单位内的群众体育锻炼和单位间的竞赛活动18、我国在1993年12月,原国家体委颁发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我国体育的基本法,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总章程20、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以法规性文件的形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1、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22、1996年,原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使国民体质测定工作逐步在全国城乡开展起来23、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其他10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24、为了推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发布了实施办法,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25、法律方法的特点:强制性、稳定性、规范性26、国家体育总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是国家最高的体育行政部门27、《体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28、我国现行社团分类:(一)按照活动性质分类:人群社团、项目社团、(二)按照组织化程度分类:初级社团、中级社团、高级社团29、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简答题》一、分析大众体育产生的原因: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增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3都市化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5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6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二、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1由政府走向社会2由人治走向法治3由行政走向市场4由经验走向科学5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三、社会体育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1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是人们消除身心疲劳、保障健康生活最佳的手段2是解除恶习、改善不良社会生活的有利措施3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4可以缓解现代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现代社会中竞争所带来的冷酷、孤独,陶冶人的情操、体验人生真谛5社会体育充实了生活空间6体育娱乐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四、社会体育的地位与功能:地位:1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石2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功能:1社会体育的身心健康功能2社会体育的人文功能3社会体育的经济功能五、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1参与人群的广泛性2参与过程的自主性3参与实践的亲历性4参与形式的多样性5参与的非稳定性六、我国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1活动内容以传统体育活动为主2活动时间早晚为主3活动场所多是非正规的体育场所4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不规范5参与主体多为老人、妇女七、我国职工体育的困境与改革:困境:传统的职工体育局限在单位之内,与其他体育形式隔离;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转轨停产,职工体育受到很大的影响;私营和外资企业往往更多关心经济利益,对职工体育并不热心,使职工体育缺少内部力量;形形色色的职工体育管理部门使职工体育的开展多了许多外在的约束。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课件
04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概述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 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具 备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团队协作精神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就业岗位
赛事策划师
负责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运营, 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市场 推广能力。
市场营销专员
在体育产业领域,从事品牌营销、市 场推广等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 营销能力和创意。
01
02
体育记者
从事体育新闻报道、采访等工作,需 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和写作能力 。
03
体育教师
在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等机构,从事 体育教学、培训等工作,需要具备较 强的教学能力和培训经验。
03 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领域
体育赛事组织与策 划
体育媒体与传播
体育教育与培训
体育旅游与休闲
体育产业管理
负责体育赛事的策划、 组织、运营与推广,包 括体育赛事的策划、组 织、宣传、票务销售等 工作。
从事体育新闻报道、体 育节目制作、体育媒体 运营等工作,需要具备 新闻传播、媒体运营等 专业知识。
详பைடு நூலகம்描述
在历史上,社会体育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进 步密切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体育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
总结词
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目标、参与人群和活 动形式有所不同。社会体育是其中最具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形式。
6社会体育导论
开它的学术活动,它所面临的课题包括以下 几大类: ► 1、社会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2、社会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3、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各种社会学因素。 ► 4、身体锻炼与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相互关系。 ► 5、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机理。
绪论
►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 (一)面临的研究课题 ► 7、身体锻炼与精神情绪的相互关系。 ► 8、我国城乡居民体质与健康标准,以及体质
► 二、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 ► (七)生活体育是20世纪末期,人们越来越
关注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提出的 概念。
第一节 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 二、与社会体育相关的概念 ► (八)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指一个人终
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 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思考题:
► 什么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它
绪论
►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 (四)培养体育人才赋予的任务 ►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院系的主要精力集中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养师资,过去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培养 社会体育方面的人才,而近十余年来,由于 社会体育的飞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培 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工作开始受到关注。
绪论
►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 研究对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
第二节 社会体育的产生于发展
► 三、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简况 ► (一)国外大众体育发展因素 ► 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 ► 2、余暇增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 3、都市化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 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
► 5、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
社会体育活动策划与执行
活动策划
根据社会体育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 流程、场地布置、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
活动执行
按照活动方案,组织人员实施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 的达成。
活动评估
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策划和执 行提供参考。
社会体育指导与服务
持续学习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个人竞争力。
就业前景展望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前 景广阔。
政府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 业机会。
体育产业不断融合创新,新兴领域如电子竞技、体育旅游等不断涌现,为 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社会体育专业导论
目录
• 社会体育概述 • 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 •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环节 • 社会体育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 社会体育专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如何学好社会体育专业
01 社会体育概述
社会体育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社会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 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交互动等 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体育活动。
参与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执行和管理工 作。
体育健身休闲机构
如健身房、游泳馆、户外运动俱乐部等,担 任健身教练、运动指导员等职位。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在体育产业相关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品牌推 广、场馆运营等工作。
就业竞争力分析
专业技能
具备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胜 任各类体育工作。
综合素质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 力,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社会体育导论课件
通过公共体育设施、社区体育活 动、单位体育活动、民间体育赛 事等途径参与社会体育活动。
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组织
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 职责和分工,制定活动计划和流程, 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策划
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 适的体育项目和形式,制定具有吸引 力和可行性的活动方案。
特点
社会体育具有自主性、业余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普及性等 特点,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体育活动方 式。
社会体育的分类与形式
分类
社会体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参与人群可分为职工体育、农民 体育、军人体育等;按活动场所可分为城市体育、农村体育、学校体育等;按 组织形式可分为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等。
形式
社会体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健身运动、休闲运动、竞赛运动等。其中,健 身运动包括跑步、游泳、瑜伽等;休闲运动包括野营、垂钓、登山等;竞赛运 动包括田径、游泳、足球等。
社会体育的功能与价值
功能
社会体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缓解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增强社会交往和凝聚力等。
社会体育导论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CONTENTS
• 社会体育概述 • 社会体育的发展历程 • 社会体育参与与推广 • 社会体育与健康 • 社会体育的未来展望
01
社会体育概述
社会活中广泛存在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 手段、以提高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群众性 体育活动。
价值
社会体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社会体育能够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促进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社会层面,社会体育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社会凝聚 力和向心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社会体育导论
一、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原因国内:(一)改善国民体质。
在中国刚刚解放时期,国民体质低下,为适应社会主义的国防的需要,发展社会体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上世纪60年代,高指标和浮夸风在各行各业中盛行,对体育界产生巨大影响。
造成社会体育严重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
三年自然灾害,社会体育陷入低潮。
这两件事使社会体育大起大落,使群众对社会体育工作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文革期间,社会体育处于非正常状态,大搞“千人操”等形式主义,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改革开放后,改革措施迅速完善了各类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地失去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国外:(一)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二)余暇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三)都市化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四)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五)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六)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二、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P82上课问过宏观: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善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外在宏观因素。
(一)政治:1. 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3.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二)经济:1.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的投入数量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投资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三)文化:1. 不同文化的价值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2.不同的文化影响着社会体育的参与形态3.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四)传播媒介:1.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2.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3.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4.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三、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1.体育观念和需求因素2.个人的身体善3.个人生活方式4.个人经济条件5.个人社会特征(二)宏观因素:1.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体育导论体育计划的内容
社会体育导论体育计划的内容
1. 社会体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 社会体育的定义和特点
- 社会体育在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
2. 社会体育的发展历程
- 国内外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社会体育政策法规的演变
3. 社会体育的组织形式
- 政府主导的社会体育组织
- 社会团体组织的社会体育活动
- 商业性社会体育组织
4. 社会体育的项目和活动
- 传统项目和新兴项目
- 竞技性活动和娱乐性活动
- 群众性活动和专业性活动
5. 社会体育的场地设施
- 社会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 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6. 社会体育的人力资源
- 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 社会体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发展
7. 社会体育的经费来源
- 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
- 社会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8. 社会体育的宣传推广
- 社会体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 宣传推广的渠道和方式
9. 社会体育的科学研究
- 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
- 社会体育科研的热点领域
10. 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社会体育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 社会体育与休闲娱乐产业的融合
以上是社会体育导论体育计划的主要内容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展和细化。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
绪论1.体育的分类:竞技、学校、大众2.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成人教育。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4.社会体育是对实现社会功能结构的研究,终身体育是对人的体育参与的研究,身体锻炼是对实现社会体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6.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文献阅读法、数理统计法。
第一章第一节1.社会体育:只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社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是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4.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哦啊姐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5.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6.体育休闲:指人们怀着自由自在心态,在余暇时间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着特定目的的、不拘于一定形式身体娱乐活动。
7.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①创业阶段(1949-1957)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2.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原因:①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②余下增多大众体育造成了良好条件③都市化石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⑤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⑥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形式3.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①政府重视、依法治体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⑤重视残疾人体育的开展⑥重视体质与健康监测,推动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⑦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开展大众体育活动4.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趋势①由政府走向社会②由人治走向法治③由行政走向市场④由经验走向科学⑤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第二章1.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①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②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③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④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生产率⑤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因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消费④生活空间⑤行为习惯3.健康: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适应良好④道德健康4. 生活方式的转变想社会体育提出的问题①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②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带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5.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社会体育导论
一.名词解释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非体育人口:指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断标准的人群。
体育社会问题: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影响体育系统甚至妨碍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举国体制: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的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
社会体育: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农村体育:指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体,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家庭体育: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住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追求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根据家庭条件与成员的兴趣爱好选择健身活动。
二.各章重点知识1生活方式与社会体育的关系社体对生产的作用:A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B可以保护劳动力C 可以修复劳动力D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生产对社体的作用:起着决定作用,制约着人类社会各历史时期体育的内容,性质和特征2.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A.指导法B示范法C预防和纠正错误法D保护与帮助法3.指导残疾人健身要注意哪些事项A强调安全第一B强调科学性C强调循序渐进D因人而异4.企事业职工体育的开展形式A单位内的群众体育B单位间的体育竞赛5.对社体参与者管理的方法A引导法B代理管理法C组团法6.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着重抓好哪三个环节?7.常见的社会体育管理方法有哪些社会体育管理的法律方法经济…..计划……行政….8.确定我国社体目的与任务的依据是什么A人的需要B社会的需要C社会体育自身功能的需要D社会体育的思想体系和法律政策的需要9.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A以人为本 B 科学求实10.我国社会体育主要法规制度A《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行方法》B《全民健身计划纲要》C《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D《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E《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施行方法》11.社会体育学科以神魔作为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对象: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
体育社会导论
体育社会导论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接到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也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锻炼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已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活动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3、终身体育:也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4、体育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5、体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责权划分、组织机构、智能配置、运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6、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7、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余下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二、选择填空1、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基本的手段。
2、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基本要素:①余暇,②生活节奏,③生活空间,④生活消费,⑤行为习惯。
3、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4、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①参与人群的广泛性,②参与过程的自主性,③参与事件的亲历性,④参与形式的多样性,⑤参与的非稳定性。
5、按社会体育参与的时间关系划分:①终身体育参与,②间断体育参与。
6、按社会体育参与的积极程度划分:①主动体育参与,②被动体育参与。
7、按社会体育参与的强制强度划分:①当然体育参与,②或然体育参与。
8、体育人口:①每周身体活动频度在3次以上,②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③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
9、我国体育人口的结构:①性别结构,②年龄结构,③职业结构,④受教育程度结构,⑤家庭经济状况结构。
社会体育导论资料
社会体育导论资料1.1993年12月,国家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2001年8月7日,由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将我国体育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
2.社会体育: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锅饭、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5.体育锻炼: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以健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7.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8.余暇体育:人们怀着自由自在的心态,在余暇里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有特定目的的、不拘一定形式的身体娱乐活动。
9.生活体育:20世纪末,提出了体育进入生活方式、体育普遍化、体验生活化、体育生活方式等概念。
10.终身体育: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11.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面健身计划纲要》。
12.社会体育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1.是保持认同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的有效手段,是人们消除身心疲劳、保障健康生活最积极的手段;2.是戒除恶习、改善不良社会生活的有力措施;3.体育可以满足人么的多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4.各种健身娱乐体育可以缓解现在生活节奏给人带来的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克服现代社会中竞争所带来的冷酷、孤独,陶冶人的情操、体验人生真谛;5.社会体育充实了生活时间;6.体育娱乐丰富了人们的社会交往。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终极版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1.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于管理学、社会学范畴。
他主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原则。
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为在余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与群众体育相比,无特定内涵。
只是由于全民健身更形象化、动作化,更能表达广泛性和参与性,所以更容易形成为群众运动的口号。
5.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集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更本目标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已将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体育休闲(闲暇体育):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6.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惊醒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7.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
2.由人治走向法治。
7. 3.由行政走向市场。
4.由经验走向科学。
8.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9.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有规律的早餐、少吃多餐、不吸烟、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锻炼10.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社会体育导论.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二、社会体育实践能力培养 (一) 培养学生进行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培养社会体育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LOGO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三、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一)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目的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了解社会体育
LOGO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社会调查实习 一、社会调查概述 调查法就是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或现
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 方法。
LOGO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二、调查法的类型 1.普遍调查 2.典型调查 3.解剖“麻雀” 4.抽样调查
LOGO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四、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的
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 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 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健 身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 费和健身投资,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的发展水平,在推 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群众体育越 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有组织的群众健身活动就越普遍,人 们对科学锻炼的要求就越强烈,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是 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LOGO
社会体育导论
第十章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实习
社会体育实习意义、目的与任务 一、社会体育实习意义 学习《社会体育概论》课程,学习理论知识当
然重要,但不是闭门读书,而是要把教室小课 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更多的培养学生融合、扎 根社会土壤能力,在复杂和艰难环境中培养忍 耐力、生存力,在平几岗位上的创新能力,成 为一名理论实践型的社会体育工作者。这就是 本门课程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所在。
社会体育导论
社会体育导论1.余暇: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机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不能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占用,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简要的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4.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区域性群众体育。
5.试述家庭体育及其特点: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和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
特点:(1)关系的亲近性;(2)目地的教育性;(3)内容的娱乐性;(4)方式的互助性。
6.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2)由人治走向法治;(3)由行政走向市场;(4)由经验走向科学;(5)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7.简述实现社会体育目的于任务的基本要求中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1)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进入家庭的原则。
(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3)指导社会体育工学,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同层次起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8.简述妇女体育的特点?(1)健身是主要目的;(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体育活动为主;(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
绪论-社会体育导论
论
[本章提要] 国内外社会体育的发展 和体育科学化趋势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 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拥有独特的研 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 科由于起步较晚,仍不成熟,但有着广 阔的发展前景。
、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一、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一)国外大众体育热潮的形成 (二)我国群众体育的迅猛发展 (三)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 (四)培养体育人才赋予的任务
三、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二)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一)面临的研究课题 (二)对社会体育学科发展的期望
作
业
1. 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2. 为老年人体育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 为职工体育设计一份访谈调查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体育导论1. 余暇:亦称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机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部分时间不能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占用,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体质: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简要的说,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 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4.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区域性群众体育。
5. 试述家庭体育及其特点: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和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
特点:(1)关系的亲近性;(2)目地的教育性;(3)内容的娱乐性;(4)方式的互助性。
6. 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1)由政府走向社会;(2)由人治走向法治;(3)由行政走向市场;(4)由经验走向科学;(5)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则?(1)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突破纵向,打开横向,深入社会,进入家庭的原则。
(2)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3)指导社会体育工学,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同层次起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8.简述妇女体育的特点?(1)健身是主要目的;(2)健身手段以中小强度的户外徒手或轻器械体育活动为主;(3)活动方式以集体或友伴的形式为主。
9.社区体育的功能有哪些?(1)促进体育参与;(2)改善生活方式;(3)实现人文关怀。
10. 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农民,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2.社会体育参与。
11. 社会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体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12. 大众体育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rime-riiFanri-riiri-B—ne-BTiiri-B-i-rvi-awi-WB-rvflrB-arrTi-arTHrii-rv^vB-arTvi—rTrBri-B-wrvri—mmm^vB-i-rv^i-Hn-B-s—B-rvflnTmirn-arnririrnrv^iinrirB^v^T^B—rinriTnrBriT(1)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2)余暇增多为大众体育创造了良好条件;(3)都市是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待;(5)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6)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13. 申报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条件是什么?.4- .■- •” s_--" ”■-----------. .4- .4-_ .•” j *j jw上J---—wu-i-i—-Ji—. j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通过初级运动技术考核,并取得毕业证书;(2)取得体育中等专科学校毕业证书。
14. 改进农村体育工作的措施:丹 1 ” L・F =ILr^T』F TlF 7、fifT^V Cf-L r*、-宀=日」-严1 ”'LV TT・^-L1’ f-円F l l ~1~ r=L』LrF -(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2)重点抓好农村学校体育;(3)大力开展乡镇企业的职工体育;(4)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5)要进一步创造和提供群众健身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15. 社会体育对社会生产方式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2)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3)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4)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5)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16.试述在对社会体育参与者类型及管理原则:参与者类型;(1)俱乐部或体育团体的参与者;(2)体育培训班的参与者;(3)业余自由参与者。
管理的原则:(1)激发性原则;(2)人本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
17.社会体育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受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人口少,体质状况差;(3)实际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4)社会体育经费投入少;(5)居民体育场地设施差,甚至被侵占;(6)地区和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
18. 大众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别称。
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闲暇时自愿参加的, 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19. 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亚临床期、前病期等。
(1)社会体育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2)可以保护劳动力;(3)可以修复劳动力;(4)可以提高劳动生产者;(5)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21. 生活方式转变向社会体育提出了哪些问题?(1)支配余暇的方式缺乏社会指导;(2)电视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种种困扰;22. 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有哪些?(1)参与人群的广泛性;(2)参与过程的自主性;(3)参与实践的亲历性;(4)参与形式的多样性;(5)参与的非稳定性。
23. 社团在社会体育管理中的作用?(1)增加体育人口;(2)缓解经费、'^VWaWVWWWVWW^WWWWalWWWWUWWWWWWWVWMWWWWWWWMWWWHUWWItaWVWVMWWWWWVW '不足;(3)解决场地设施;(4)使体育协调发展;(5)促进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1)整体数量不足;(2)缺"I J ■ ■! ■■~U~U^-.™J~ ■■■■J■ I ■ I h"U- 1-^ k-«J' ■! ■ L J'il ■ ~lf ■■U~U R i~ ~lf ■ ."11-^^1—8- l~^-d ~l ■ ■ h-ll-J-乏独立性;(3)体育社团的自身管理不规范。
25. 如何对体育社团进行管理:(1)进一步放权,鼓励体育社团的发展;(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体育社团管理;(3)加强人才培养。
26. 健身类体育活动:是指正常人为了达到一定的健身、健心、健美目的所采用的的具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27. 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
28. 体育体制:是体育工作的组织制度,是实现体育事业目标的组织保证,具体指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形态、权限划分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
29. 体育人口的的判定标准是什么?(1)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就可以算一个体育人口;(2)每周身体活动频繁度在3次以上;(3)每次身体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4)每次身体活动强度在中等程度以上。
30. 简述社会体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1)职工体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职工体育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全面发展;(3)职工体育有助于培养职工的人格;(4)职工体育可以促进企业公共关系的改善;(5)职工体育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31经济如何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体育的投资;(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32. 社会体育中的主要社会问题有哪些?(1)受重视程度不够;(2)体育人口少,体质状况差;(3)实际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4)社会体育经费投入少;(5)居民体育场地设施差,甚至被侵占;(6)地区和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
33. 简述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政治因素。
(1)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3)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34. 试论述社会体育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trm -i ■«_r"i -j-_«r»■ k_nrt-uw^-rar.原因:(1)经济发展水平低;(2)法律制度不健全;(3)未形成科学的健康观念;(4)体育体制改革步伐滞后。
解决方法:(1)宣扬体育生活方式;(2)加强舆论监督;(3)推进体育法制建设;(4)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5)配合社会改革,完善体育体制。
35. 社会体育参与: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或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展开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36. 体育观念: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基本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对体育在人生中的地位的看法和在价值观中的排序,它是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决定性因素37.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38. 我国体育人口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1.国际上多数国家同行的标准2.我国确定体育人口的目的3.我国群众体育的实际状况39. 简述开展社会体育活动要遵循的原则: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二.科学求实的原则:(1)运动负荷适宜;(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因人制宜。
40.试述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的区别:重复练习法是指根据具体锻炼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内容的方法。
而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任意两次(组)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间歇,以使锻炼者在间歇时得到必要休息和一定的恢复,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相对固定的练习条件2.反复练习同一锻炼内容3.练习的间歇时间无严格规定。
间歇练习法严格规定了两次(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控制下一次(组)练习开始时机体恢复的程度。
41. 简述社区体育的概念: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42. 我国各级政府和体育组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城乡居民参与体育的机会,使体育人口的数量得到一定的增长,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进而影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试论述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政治:(1)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2)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3)不用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经济:(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2)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体育的投资(3)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4)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43. 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以至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