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世界经济史第十三章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
一、法国大革命前的经济改革
在杜尔阁被免职之后,内克接任财政总长。内克不再关 心制度改革,一心解决财政问题。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政 府也进行了工业化的尝试,但是它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却陷 入技术革命的误区,专注于引进英国的技术和机器,聘请 英国的工厂家和技术工人。法国的棉纺织工业高效地模仿 英国模式。1790年前后,法国已经有几家巨大的纺纱厂。 但是很多投资建厂的人因为市场狭小和资金短缺遭到失败 。
一、法国大革命前的经济改革
杜尔阁的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遭到
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僧侣与贵族不肯纳税,官
吏不肯减俸,包税人不肯放弃自己的权利,农民
对麦子自由流通不理解,常常发生暴动,高等法
院对他的法令每加抵制,许多权贵围攻他。由于 路易十六昏庸无能,1776年5月杜尔阁被免职。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二、瑞士的工业化
瑞士也是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它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很快就自行 走上了技术革命的道路。到19世纪上
半期,瑞士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二、瑞士的工业化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为瑞士扫除了 封建束缚。法国的入侵加速了各个州统一的进程,
贸易起着关键的作用。瑞士处在欧洲的中心,
是个内陆国,如果没有对外贸易,瑞士的工
业革命是不可想象的。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二、瑞士的工业化
总体来看,瑞士在工业化进程中没有
发生任何严重的社会问题或动乱,城市
没有出现日益扩大的现象,财富分散在
广大中产阶级手中。瑞士的工业化是世
界上进行得最轻快的工业革命。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本章内容回顾
1、工业化概念(三种观点分析) 2、工业化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特征) 3、工业化的终结的认识 4、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5、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性 6、发达国家工业化 7、工业现代化概念及其特征
思考题
几种工业化概念分析 如何看待工业化的终结问题 机器大工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工业化的规律(基本模式)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启示 工业现代化及其特征
三、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英国工业化 ➢美国工业化 ➢德国工业化 ➢日本工业化 ➢韩国工业化
1、英国工业化
①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迄今工业化过程已经200 多年;
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从纺纱、织布、印染,陆续发展 为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在蒸汽机应用后,棉纺织业有了巨 大发展;
③18世纪中叶,在蒸汽机动力应用中,机器制造业得到发展, 进入机器制造机器时代;而后进入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 路、海运);
③最初以食品、纤维、皮革、服装等产业为工业发展 方向;
④20世纪70年代进入重化工年代,重点发展钢铁、造 船、汽车、金属、电子、石油化工、水泥等;
⑤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工业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四、工业化一般规律(基本模式)
①工业重心转移: ②产业结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 ④就业结构变化: ⑤城市化水平: ⑥生活水平改变: ⑦生产方式变化:
④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得到空前发展,工业技术水平处于长 期领先地位,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⑤20世纪70年代后, 以柔性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 术主导的新的技术革命极大促进美国工业向高加工工业发展, 并率先进入新经济时代;
世界工业化国家及发达工业国家分类
世界工业化国家及发达工业国家分类世界工业化国家及发达工业国家分类2022-01-01 14:29·南楚东君〖工业化含义与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工业尤其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会取代农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会变大开始城市化。
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开始向工业发展的国家,工业占经济比重越来越多。
像老牌工业化国家就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国家,西欧、北美、日本、俄国等。
1900年时欧洲工业化分三类:一类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二类是快速工业化的国家,如奥匈帝国(捷克、匈牙利)、俄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三类是经济仍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如巴尔士的东南欧各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冰岛。
二战前工业化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联、日本、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瑞典、波兰。
有部分工业生产力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中国(那时东北和台湾为主)、西班牙、南非、朝鲜、巴西。
二战后工业化国家有:丹麦、挪威、芬兰、爱尔兰、西班牙、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后三国为南斯拉夫成员国),还有苏联的成员国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
新兴工业化国家又叫半工业化国家,1970年代的韩国和新加坡均在20世纪末被认定为发达国家,1990年代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中国、印度、伊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智利、土耳其、俄罗斯等。
工业时代以来三个完整的工业化国家——英国、美国、中国18世纪开始,工业化比较全面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就只有英国、美国、中国。
英国在1970年代去工业化,现在工业部门不完整了;美国也在二战后去工业化,有污染和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工业技术还在;中国成为现存唯一一个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不过大全而不强,尤其高端制造和核心技术没完全掌握,有点受制于欧美日发达国家。
产业经济学各国工业化ppt作业分解
America
美国实现工业化比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时间较短,但也花 了约100年时间 科技发展依然在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美国充分利用了其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和利用英国等先行工业 化国家的技术和人才等。如美国大量用偷窃、抄袭和引诱技术 人员等方法得到了英国、法国、德国等的技术和机器等。 大量 吸引外资是美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手段。自1843年至1914年, 美国吸引外资稳步增加,1914年吸引的外资额相当于1843年的 33倍。发展进出口贸易也是美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自 1790至1914年,美国的进出口除个别年代稍有减少外,一直是 增加的。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 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 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 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 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 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 开端。
日本转折之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工业化问题大讨论
银河中的雪花自制ppt
目录 Part1 先行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
英国 美国 Part2 后起工业化国家工业
Britain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国家,在时间上比美、 法、德、意等发达国家提前了10 0年左右,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提 前了200多年。这种绝对先行国 地位使英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 中工农关系的处理上没有任何经验 可循,加上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保护 主义、倡导自由竞争的政治学和经 济学传统,英国于工业化完成后在 对农业的保护上反而比其他发达国 家要晚一些,从而走出了一条从通 过“财产剥夺——贸易条件恶化” 模式积累工业化资金,到适度农业 保护的较为独特的工农关系变动的 道路 1750-19??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最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租地农场兴起背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1)阅读垦殖运动相关图片和材料,结合 教材内容,回答垦殖运动纷纷开展时间、 土地垦殖方式、参加垦殖运动原因及垦殖 运动的结果。
大 垦荒 时代
①时间:11世纪以后。 ②方式:有的垦殖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③原因:垦殖者成为新开发的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 己的方式耕种。 ④结果: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 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A.大化改新
B.远程贸易
C.手工工场
D.垦殖运动
2.(阜新中考)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人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建立者是( )
A. 手工业者 B. 庄园主
C. 奴隶主
D. 富裕农民
3.16世纪末,英国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 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 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 1∶10。据此说明英国( )
出租
雇佣
转让
劳动力
领主
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民
新的农业生产关系—— 雇佣关系
3.手工业的发展
(1)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手工 工场出现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13世纪,随着 分工细化,小型 手工作坊得到发 展。为了缴纳封 建赋税,农民也 在家里用自己的 生产工具从事手 工生产。 由分散走向集中。
《毛纺工场》卡瓦洛里
毛纺织业……商人投资开办作坊,
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
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
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
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エ业作坊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30张PPT)
(4)农业发展: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 场,并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农产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村新
的变化
庄
园制 度
农奴和领
逐 主间关系
渐
变化
衰
落 租地农场
的出现
11世纪后 垦殖运动 垦殖者
农奴购劳 役豁免权 缴迁徙税
土地集中 领主出租 直领地
独立司法 行政自治
租 地 农奴获得 农场 人身自由 新 的 经 富裕农民 营 租地农场
思考:欧洲农村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1) 垦殖运动的开展 ①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_垦殖运动,土地 面积逐渐扩大。垦殖者成为新开发的地区的主人, 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 ②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的地区。
11世纪以后,农奴和领主之间的关系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
手 工
手工 业者
业
的
发 展
农民
(
作
坊 商人
)
脱离农业为 市场而劳动
在家为商人 手工生产
向工人提 供原料生 产工具
手工作坊
得到发展 手
由分散到 集中手工
工 工 场
工场 的
出 形成集中 现
手工工场
手工业的发展
(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影响)
土地关系
农业
的变化 生产组织
手工业 的发展
手工业 生产组织
租地 逐
农场 渐
资
本
手工 工场
主 义 化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九年级上册13课,14课,15课的大纲
九年级上册13课,14课,15课的大纲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特点是什么?出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特点: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产品面向市场2.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有何意义?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3.13、14世纪,欧洲农村和城市掌握实权的是哪些阶层?有何影响?农村实权阶层:农村中的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实权阶层:城市中的商人、巨贾成为城市中的实权力量。
影响:农村和城市中的实权阶级力量逐渐演化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发现人”1、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人文主义3、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兴起的国家?开始于14世纪,意大利4、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什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分别有哪些?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世界: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对亚非美洲: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5.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的相同点:A、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B、代表利益: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C、作用: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一地点
形成集中 手工工场
出 现
新的生产和
租地农场
西 欧 经 济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经营方式
新的社会 力量
集中的手工工场 雇佣关系
资 本
主
富裕农民
义
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乡村行政 萌
事务
芽 并
成
市民阶层
长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政治权利
扩大
(百色中考)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
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在土地上耕 种,依据劳 动量从租地 农场主处获 得劳动报酬
租地农场采用的是新的生产方式。
(契约 关系) (雇佣 关系)
封建主出租自营地——订契约——收租金
富裕农民承租自营地——订契约——交租金
农奴变为农民:被租地农场主雇佣,成为 农业工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 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庄园领主的生活日益奢侈 王室横征暴敛 战争消耗日益增加
庄园领主对货币的需求逐渐 超过对劳役的需求。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 免权,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 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 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 身束缚的机会。
2024年第六分册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华东版课件
2024年第六分册第13课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华东版课件一、教学内容1. 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历史演变,重点讨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2.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探讨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掌握欧洲共同体和欧盟的基本概念。
2. 分析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认识到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演变过程、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区别与联系。
2. 教学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影响及其面临的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欧洲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欧洲国家间的地理联系,提出问题:“欧洲国家为何要走向一体化?”2. 新课导入:讲解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的成立背景及意义。
3. 例题讲解:以欧洲共同体为例,讲解其成立背景、目的和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欧洲一体化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7. 课堂小结:强调欧洲一体化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六、板书设计1.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2. 板书内容:欧洲一体化发展历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共同体→欧盟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战争教训、经济利益、政治合作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欧洲一体化的挑战:民族主义、经济差异、政策分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并阐述其对欧洲发展的影响。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历史角度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如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元诞生等,并阐述其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发达国家集中地欧洲各国工业体系
发达国家集中地欧洲各国工业体系欧洲工业体系分类北欧工业体系北欧5国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各领域国际排名都在世界前列,除了冰岛外其它四国工业制造都发达。
北欧就瑞典一国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芬兰、挪威、丹麦是部分工业部门,而冰岛就几个工业门类,瑞典虽然小才1000万人但制造业强悍,尤其军工体系完整,海陆空的武器装备都能制造出来。
瑞典是最早工业化的,会利用环境与资源发展工业,其它四国都是二战后崛起的开始工业化,其实在二战前北欧国家靠农业和卖资源都很富有了,毕竟地大人少。
二战后工业化,重点是利用高科技发展相关产业,教育上都有个北欧模式。
北欧在北边远离欧洲中心区域,战争破坏小,尤其瑞典得益两次世界大战工业崛起,芬兰在二战后充当西欧与苏联的贸易窗口也发横财的,挪威发现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丹麦农业发达以农业发展相关工业,冰岛利用丰富地热资源发展电力和冶金,五国都重视教育和科技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尤其是二战后抱美国大腿,本来就战争破坏小能迅速恢复生产,工业化进程顺利,又积极跟随第三次科技革命,高科技产业发展猛,尤其是瑞典和芬兰两国都是IT及电子信息产业强悍。
因为同西欧阵营比较好引进美德英等工业强国的技术与设备,是比较好崛起的,除了冰岛其它四国都是知识产权主要出口国,像中国从芬兰引进很多技术,韩国从挪威引进造船技术又从丹麦进口船用主机及技术(制造许可)。
北欧优势工业瑞典的通讯、微电子、医药、汽车、军工、机械、冶金、钢铁、木材加工及造纸、食品饮料、化工、电力设备、电器,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高科技产业也表现厉害,如信息通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核工业、医药研究、软件开发、光设备,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爱立信的通讯、宜家的家居、H&M的服装、阿斯特拉的制药、伊莱克斯的电器、ABB的工业机器人、SKF的轴承、沃尔沃的汽车……一批企业是瑞典致富的关键。
工业制造上瑞典是仅次于英法德的西欧第四大工业强国,就技术完整性而言。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提升过程:商人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 或者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 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 需要的政治力量。
课堂小结
西
背景:垦殖运动
欧 经
新的生产和 农村:租地农场 经营方式
资本主义
济 和
城市:手工工场 生产关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社 会 的
土地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庄 农村新 11世纪后垦 独立司法
租 地
园 的变化 殖运动垦殖者 主 农奴购劳役豁 农奴获得 新
逐 间关系变化 免权缴迁徙税 渐
人身自由
的 经
瓦 租地农场 土地集中领主
解 的出现
出租直领地
富裕农民 租地农场
营 方 式
手工业发展变化
背景:一方面手工业者脱离农业,另一方面手工 业者更多的为市场而生产。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对欧
状元成才路
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西欧庄园
目标导航
1. 通过欧洲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了解庄园制 度的变化。(重点)
自由:随着法律的规范,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 的范围。 (1)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 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2)缴纳迁徙税,摆脱人身束缚。
影响:西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获得对自 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趋势: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表现:14世纪中叶后,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 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购买领主 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佃户的土地,将 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课件(19张PPT)
11世纪前后,西
欧社会人口持续增长。
1050-1350年间,欧
洲人口增加了3倍。 原有的庄园所拥
有的土地已不能养活
如何解决越 来越多的人口 的吃饭问题呢?
所有人,庄园中出现
开发荒地
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 增加耕种面积
流浪汉增加。
1 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
垦殖运动
时间 11世纪以后
内容
欧洲许多农村开始大量开发林地、荒 地,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由 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他 们成为这些新开发的地区的主人。
货币取 代土地 成为农 村生产 方式的 核心纽 带,雇 佣关系 出现。
租地农场的性质(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最典型
租地农场越来越多 农场规模越来越大 农产品的数量也随之增长……
农副产品市场化
农产品越 来越多,吃不 完,怎么办?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 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 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世纪的农村
流行
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11世纪遍 布欧洲各地
西欧庄园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和政治单位
概况
居民 土地 庄园法庭
农民和农奴
领主:直领地 佃户:份地
维护公共秩序 和领主利益
阅读课本,找一找中世纪晚期的农村出现了什 么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 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 市民阶层 城市市民阶层的变化(13、14世纪)
组成 手工业者、商人
权利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影响
九上历史部编版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雇佣关系的出现
两个新阶层、分别的作用
农村:富裕农民 作用: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城市:城市居民 作用:政治权利扩大,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课堂练习
D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
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一种趋势
商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工人
出卖劳动力
彻底的雇佣关系形成
集中的手工工场形成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社会结构的变化
伴随生产方式的变革,欧洲社会结构的变化,欧洲社会阶层 新旧更迭。农村富裕农民、城市市民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 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 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奠定了经济基础。
西
欧 经 济
新的生 产和经
农 业:租地农场
和 社
营方式
手工业:手工工场
出现资本主 向
义生产关系
着
萌芽
资 本
会 的
促 进
发
了
富裕农民 农村中富
。
帝王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封建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西欧庄 园
中世纪的欧洲
流行
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 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26张
步入近代
新阶级基础:资产阶级 新思想文化:文艺复兴
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新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
新的阶级将在新经济的发展浪潮中扛起反封建的大旗,并为争 取思想的自由,更高的权利,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货币而不懈
商人
雇佣关系 手工业者
(雇1)佣材大料描量述的的是工哪人种生产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它的出现对
社会生产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材精料:细这的种手分工工工协场比作分散的手工工场规模更大,更重要的是,
生常资产常者 有本不 数家再 百分 名掌散 ,握在甚资各至家数本各千户名,工而人是一集起中 干在 活一 ,个 而场 且地 有内 着进 细行 致生 的产 分工…,
剪毛、梳毛、整毛、漂染整理等各种工序分别由不同的工人完成。
产品投放市场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第五单元(二)手工场3商人:集中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第五单元
(2)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引起了西欧社会怎样的变化?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第五单元()农业二手工场
第五单元
一、西欧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一)农业
1、垦殖运动
(1) 新问题
第五单元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
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 增加了3倍。
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 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 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 加。
第十三章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三、拿破仑的经济政策 拿破仑主要的经济政策 : (1)鼓励法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倡使用机器,奖励发
权者都一律缴纳地产附加税。 杜尔阁的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遭到各方面的
抵制和反对 ,1776年5月杜尔阁被免职。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内克对法国经济的改革 他不再关心制度改革,一心解决财政问题。但是,
他希望贵族和教士与平民一起纳税的做法,同样遭到攻 击,最后也被免职。以后的财政总长只能依靠举债度日。 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政府也进行了工业化的尝试 ,专 注于引进英国的技术和机器,聘请英国的工厂家和技术 工人。 大革命前的改革没有动摇旧的制度,王权、行会牢牢控 制着整个经济,掌握新技术的棉纺织业只是法国经济中 的“飞地”。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
三、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潮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的发展,不论在速度或规模上都
是空前的。 90年代的工业发展,就绝对生产额来讲,纺织业仍占优
势。 这一时期,俄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总之,经过90年代工业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
一、关税同盟 背景 (1)德意志各邦经拿破仑战争后,被迫都进行了一些改
革,废除了农奴制。 (2)国家组织十分松散,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3)48道关税和入市线,使得国内的交通麻痹 普鲁士首先进行关税改革 ,完成经济统一的重任。 1819年各邦分别组织了不同地区的关税同盟,有南部关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四篇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三、拿破仑的经济政策 拿破仑主要的经济政策 : (1)鼓励法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倡使用机器,奖励发
明创造 ;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 (2)改革法国金融制度。 (3)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障碍。
37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二、大革命时期土地问题的解决
法国的农奴制在十四五世纪已经基本废除,但是农村中 的土地所有权和封建义务问题并没有解决。
1793年雅各宾派发布了三个法令,,封建土地制度被推 翻,大多数农民分到了土地,法国成为一个小农经济的 国家。
但是法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后产生的小农经济,并 不像英国和美国那样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是广泛长久地 存在着。
得许多特权。特权和优惠形成的垄断利润,降低了创新 的积极性,也保护了落后。
9
第二节 产业技术革命
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开始的。 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
飞梭
卷轴纺车
“珍妮”纺纱机
自动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织布机的发明与应用
英国教士E·卡特莱特先后发明两种织布机.英国人J·纳恩 罗普和德国人J·盖普勒又先后制造出自动织布机。
19
复习
关键术语 工业革命 技术革命 市场制度 政府行为 经济增长 生产方式
思考题 1. 英国为什么是世界上第一个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 2. 试论述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3.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赋予了经济增长以新的涵义? 4. 试述英国工业革命中政府的作用。 5. 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蒸汽机的发明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尔阁对法国经济的改革,主要的改革措施: (1)整理财政。 (2)开放麦禁,任谷物在国内自由买卖。 (3)限制行会与废止徭役。 (4)希望实行纳税公平的原则,规定不管业主是否为特权 者都一律缴纳地产附加税。 • 杜尔阁的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了各方面的 抵制和反对,1776年5月,杜尔阁被免职。思考题三Fra bibliotek国家的统一与工业化
•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任首相, 着手整顿全国经济。 • 德国统一后,工业出现跳跃式发展。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
• 17世纪上半叶,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机器在个别 部门的使用,可看做是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17世纪后 半叶,俄国出现了类似手工工场的大规模作坊。 • 18世纪,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鼓励和扶植手 工工场的政策,使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 • 19世纪上半叶,法令正式允许把农奴劳动应用于工业中, 政府实行保护关税、币制改革、兴办专门工业学院等一 系列有利的政策,使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 • 在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俄国的个别工业部门运用 进口机器设备,开始了机器生产。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内克对法国经济的改革 他不再关心制度改革,一心解决财政问题。但是,他希 望贵族和教士与平民一起纳税的做法,同样遭到攻击,最 后也被免职。以后的财政总长只能依靠举债度日。 • 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政府也进行了工业化的尝试 ,专注 于引进英国的技术和机器,聘请英国的工厂家和技术工人。 棉纺织业高效的模仿英国模式。 • 大革命前的改革没有动摇旧的制度,王权、行会牢牢控制 着整个经济,掌握新技术的棉纺织业只是法国经济中的 “飞地”。
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
二、工业基础
• 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工业革命的迹象,当时主要的 工业部门有麻纺织业、毛纺织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 其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 • 关税同盟建立之后,德意志各邦致力于修筑铁路。 • 19世纪50—70年代,德国的工业出现了一次发展的高 潮,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增长的现象。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 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 了不利的影响: (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三、拿破仑的经济政策
• 拿破仑主要的经济政策 : (1)鼓励法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倡使用机器,奖励发明 创造;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 (2)改革法国金融制度。 (3)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障碍。 • 拿破仑的经济政策,保留了大革命彻底破坏封建专治制度 的成果,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和私有产权的发展。 • 但是政府的保护和鼓励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 至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四、工业化的展开
• 法国废除了大陆封锁政策,恢复了与英国的经济联系, 大量的技术设备、技术人才流入法国 • 纺织业是采用机器最快、最广泛的部门。 • 法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煤、铁不能自给。 • 1815年后国家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五、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
• 普法战争失败,不仅使法国丧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 还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赔款所造成的资金短缺越来月验 证,影响到法国工业的发展。 • 投资者对工业部门的投资活动普遍谨慎,而感兴趣的是海 外市场和国内有政府背景的交通运输业。 • 总之,普法战争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战争、 政变与动乱不断,虽然工业化仍然在继续推进,但是与同 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是落后了。
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
一、关税同盟
• 背景 (1)德意志各邦经拿破仑战争后,被迫都进行了一些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 (2)国家组织十分松散,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3)48道关税和入市线,使得国内的交通麻痹 • 普鲁士首先进行关税改革 ,完成经济统一的重任。 • 1819年各邦分别组织了不同地区的关税同盟,有南部关税 同盟、北部关税同盟和中部关税同盟。 • 在普鲁士的努力下,全国性的关税同盟于1834年元旦成立, 采取了温和的保护工业的政策,订立了盟约。
一、比利时的工业化
• 欧洲大陆各国中,比利时是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 比利时工业化的原因
独立的经济联盟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原 因
古老的工业传统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 比利时的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对纺织 业的技术革命做出贡献的是英国人约 翰·科克里尔。 • 到1840年,比利时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重 要的工业国之一。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
四、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第二,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到农奴制残余势力的 影响。 第三,俄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出生 产的高度集中。 第四,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家的积极干 预等原因,尽管俄国工业革命发生晚,但进程 快,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列矛盾。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二、瑞士的工业化
• 瑞士工业化的背景 (1)拿破仑战争对瑞士封建制度的扫除。 (2)特殊的国家管理体制。
• 瑞士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和钟表业。 • 瑞士工业化的进程中,对外贸易起着关键的作用。 • 瑞士的工业化是世界上进行得最轻快的工业革命。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复习
关键术语
小国的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
法国的工业化 俄国的工业化
1.与大国相比,比利时、瑞士等小国的工业化有何特点? 2.试述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对法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分析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4.简述德国关税同盟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5.俄国工业化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对后进国家有何启示?
一、工业革命的准备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 二、19世纪工业60—80年代化 19世纪工业60—80年代化 世纪工业60
• 俄国1861年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 中农民缴纳的赎金成为俄国工业革命的重要资金 来源。 •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小商品生产阶段、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 器大工业阶段。 • 19世纪60—80年代,尽管俄国工业取得了巨大成 就,但工业发展的许多条件尚不具备,工业发展 很不稳定,经济狂热和经济萧条交替出现。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
三、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潮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潮 世纪90
•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的发展,不论在速度或规模上都是 空前的。 • 90年代的工业发展,就绝对生产额来讲,纺织业仍占优势。 • 这一时期,俄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总之,经过90年代工业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 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完全排挤了手工业,以钢铁、煤炭、石 油为主的重工业已经建立。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二、大革命时期土地问题的解决
• 1793年雅各宾派发布了三个法令,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 大多数农民分到了土地,法国成为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 • 法国的小农经济广泛长久地存在着,原因在于 (1)大革命时期和拿破仑时期,法国市场相对封闭,大 革命以后,保护农业的做法得到延续 (2)工业发展迟缓又反过来强化了小农经济的存在 (3)地产的升值使农民更加珍惜自己的土地,拿破仑法 典保障农村的小土地所有制,规定农民的既得权利可以永 久保持。这些因素加强和稳定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重点问题
比利时、瑞士等小国工业化的特点 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德国的工业化 俄国的工业化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法国的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 俄国的工业化
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 一般地,小国只要有一两个工业部门发展突出,就能带动 整个经济的飞跃,因此工业化表现出速度快、代价小的特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