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九年级上册全部化学方程式

化学九年级上册全部化学方程式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 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催化剂)=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0.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 H2CO3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 CaO + CO2↑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55.3CO+ 2Fe2O3 高温4Fe + 3CO2↑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九年级化学所有公式

九年级化学所有公式一、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_2{点燃}{===}2MgO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_2{点燃}{===}Fe_3O_4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_2{}{===}2CuO4.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 + 3O_2===2Al_2O_3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_2+O_2{点燃}{===}2H_2O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_2{点燃}{===}2P_2O_5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_2{点燃}{===}SO_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_2{点燃}{===}CO_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_2{点燃}{===}2CO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 + O_2{点燃}{===}2CO_211.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_2+H_2O===H_2CO_3二、分解反应。
1.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_2O{通电}{===}2H_2↑+O_2↑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KClO_3{MnO_2}{{===}{}}2KCl + 3O_2↑3. 加热高锰酸钾:2KMnO_4{}{===}K_2MnO_4+MnO_2+O_2↑4.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_2CO_3===H_2O + CO_2↑5.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_3{高温}{===}CaO+CO_2↑三、置换反应。
1. 氢气还原氧化铜:H_2+CuO{}{===}Cu + H_2O2.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 + CO_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_2O_3{高温}{===}4Fe + 3CO_2↑4.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_2SO_4===ZnSO_4+H_2↑5.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_2SO_4===FeSO_4+H_2↑6.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_2SO_4===MgSO_4+H_2↑7.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_2SO_4===Al_2(SO_4)_3+3H_2↑8.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ZnCl_2+H_2↑9.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FeCl_2+H_2↑10. 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_2+H_2↑11.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2AlCl_3+3H_2↑四、复分解反应。
九年级下册化学方程式总结(精华版全册)

47 氢氧化钙和硫酸铵反应
48 氢氧化钙和硝酸铵反应
49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50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 51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52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 53 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 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56 海水制碱中制取碳酸氢钠 5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58 工业制玻璃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除去二氧化硫
其
他
反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
应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除去三氧化硫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CO+ CuO 加热 Cu + CO2
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 应
则化铜”所指的是此反应
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
色变成无色。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
无色变成蓝色。
锌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 无色变成浅绿色。
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 →金属+二氧化碳或水(固体
16 氢气还原氧化铜
NH3 + NaCl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Fe3O4+4CO 高温 3Fe+4CO2
CaCO3+SiO2 高温 CaSiO3 + CO2↑
Na2CO3+SiO2 高温 Na2SiO3 + 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的计算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的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不变的。
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标在其化学式下面;②把题中已知量和待求未知量标在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的下面。
(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例一】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 + 2H2O = 2Ca(OH)2 + O2↑请回答:2.88g过氧化钙放入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解析】设2.88gCaO2完全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x()++↑2CaO2H O =2Ca OH O2222144322.88g x144 2.88g=32xx=0.64g答:完全反应可生成0.64g氧气。
【例二】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
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 g。
(1)把该50 g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75g。
(2)碳酸钾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多少?3.45g。
【解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1)设需加水的质量是x()⨯⨯50g10%=50g+x4%x=75g故把该50 g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75g。
(2)碳酸氢钾的质量为50 gx10%=5g设碳酸钾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xK CO+CO+H O=2KHCO23223138200x5g138200=x 5gx=3.45g故碳酸钾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3.45g 。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及计算公式总结

第一部分 化学方程式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单质与氧气的化合反应: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2O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2O43O Fe 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2O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2O 232O Al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2H + 2O 2O H 2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2O 252O P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2O 2SO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2O (充足)2CO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2O (不充足)2CO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 +2O 2O H 2 (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2O 22CO(注: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C+2CO 2CO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4CH + 22O 2CO + 2O H 2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OH H C 52 + 32O 22CO + 3O H 2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22H C +52O 42CO +2O H 2 (氧炔焰)二、分解反应:15、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22O H 2O H 2 +2O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O H 222H +2O ↑17、加热碱式碳酸铜:322CO (OH)Cu 2CuO +O H 2+2CO ↑18、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3KClO 2KCl +32O ↑1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4KMnO 42MnO K +2MnO +2O ↑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CO H 2===2CO ↑+O H 221、高温煅烧石灰石:3CaCO CaO +2CO ↑22、电解氧化铝制取金属铝:232O Al 4Al +32O ↑23、氯化镁通电生成镁和氯气:2MgCl Mg +2Cl ↑三、氧化还原反应:24、氢气还原氧化铜:2H +CuO Cu +O H 225、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Cu +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 32O Fe 4Fe +32CO ↑27、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43O Fe 3Fe +22CO ↑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2CO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32O Fe 2Fe +32CO30、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43O Fe 3Fe +42CO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一)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31、锌和稀硫酸:Zn +42SO H ===4ZnSO +2H ↑32、锌和稀盐酸:Zn +2HCl ===2ZnCl +2H ↑33、铁和稀硫酸:Fe +42SO H ===4FeSO +2H ↑34、铁和稀盐酸:Fe +2HCl ===2FeCl +2H ↑35、镁和稀硫酸:Mg +42SO H ===4MgSO +2H ↑36、镁和稀盐酸:Mg +2HCl ===2MgCl +2H ↑37、铝和稀硫酸:2Al +342SO H ===342)(SO Al +32H ↑38、铝和稀盐酸:2Al +6HCl ===232Cl Al +32H ↑(二)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3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4CuSO ===4FeSO +Cu4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4CuSO ===4ZnSO +Cu41、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23)NO (Hg ===23)NO (Cu +Hg42、铜从3AgNO 的溶液中把银置换出来:Cu +23AgNO ===2Ag +23)Cu(NO(三)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4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32O Fe +6HCl ===23FeCl +3O H 24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32O Fe +342SO H ===342)(SO Fe +3O H 245、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2CuCl +O H 246、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42SO H ===4CuSO +O H 247、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42SO H ===4MgSO +O H 248、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2HCl ===2CaCl +O H 2(四)酸性氧化物 + 碱 ---- 盐 + 水49、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2CO ===32CO Na +O H 250、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2SO ===32SO Na +O H 251、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3SO ===42SO Na +O H 252、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Ca(OH +2CO ===3CaCO ↓+O H 2(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53、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2)Ca(OH +2SO ===3CaSO ↓+O H 2(五)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54、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 ===NaCl +O H 255、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KOH ===KCl +O H 256、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2)Cu(OH ===2CuCl +2O H 257、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2)Ca(OH ===2CaCl +2O H 23HCl +3)Fe(OH ===3FeCl +3O H 259、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2)OH (Mg +2HCl ===2MgCl +2O H 260、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3)Al(OH ===3AlCl +3O H 261、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42SO H +2NaOH ===42SO Na +2O H 262、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42SO H +2KOH ===42SO K +2O H 263、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42SO H +2)Cu(OH ===4CuSO +2O H 264、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42SO H +23)Fe(OH ===342)(SO Fe +6O H 265、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3HNO +NaOH ===3NaNO +O H 2(六)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66、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3CaCO + 2HCl ===2CaCl +O H 2+2CO ↑67、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32CO Na + 2HCl ===2NaCl +O H 2+2CO ↑68、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3MgCO + 2HCl ===2MgCl +O H 2+2CO ↑69、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3AgNO 可检验-Cl ):3AgNO +HCl ===AgCl ↓+3HNO32CO Na +42SO H ===42SO Na +O H 2+2CO ↑71、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可溶性钡盐可用于检验-24SO ): 42SO H +2BaCl ===4BaSO ↓+ 2HCl(七)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7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NaOH +4CuSO ===2)Cu(OH ↓+42SO Na73、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3FeCl ===3)Fe(OH ↓+3NaCl74、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2MgCl ===2)Mg(OH ↓+2NaCl75、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MgCl +2)Ca(OH ===2)OH (Mg ↓+2CaCl76、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2CuCl ===2)Cu(OH ↓+2NaCl77、氢氧化钙与碳酸钠:2)Cu(OH +32CO Na ===3CaCO ↓+2NaOH7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32CO Na +2)Ca(OH ===2NaOH +3CaCO ↓79、氢氧化钙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2)Ca(OH +2CuCl ===2)Cu(OH ↓+2CaCl(八)盐 + 盐 ---- 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8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3AgNO ===AgCl ↓+3NaNO81、硫酸钠和氯化钡:42SO Na +2BaCl ===4BaSO ↓+ 2NaCl82、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32CO Na +2BaCl ===2NaCl +3BaCO ↓五、其它反应:83、二氧化碳溶解于水:2CO +O H 2===32CO H84、生石灰溶于水:CaO +O H 2===2)Ca(OH85、氧化钠溶于水:O Na 2+O H 2===2NaOH86、三氧化硫溶于水:3SO +O H 2===42SO H87、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O H 5 ·CuSO 244CuSO +5O H 288、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4CuSO + 5O H 2===O H 5 ·CuSO 2489、用氨碱法生产纯碱:NaCl +3NH +2CO +O H 2===3NaHCO +Cl NH 43NaHCO 32CO Na +O H 2+2CO ↑90、糖类氧化:6126O H C +62O 酶 62CO +6O H 291、石英砂(2SiO )、纯碱、石灰石按一定比例,在玻璃窑中高温生成玻璃:3CaCO +2SiO 3CaSiO (硅酸钙)+2CO ↑32CO Na +2SiO 3NaSiO (硅酸钠)+2CO ↑92、利用二氧化硅制得高纯硅:2SiO +2C ====Si +2CO ↑Si +22Cl ===4SiCl 4SiCl +22H ===Si +4HCl93、检验氨态化肥:424SO )(NH +2)Ca(OH ===4CaSO +2O H 2+23NH ↑ 234NO NH +2)Ca(OH ===23)NO (Ca +2O H 2+23NH ↑94、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C +O H2CO +2H9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34HCONH 3NH ↑+O H 2+2CO ↑96、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Cl 2NH 4+2)Ca(OH === 23NH ↑+O H 2+2CaCl第二部分 化学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实际质量12-C 1212、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初三化学公式表

初三化学公式表一、化学基本公式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text{总质量(反应前)} = \text{总质量(反应后)} \]2.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 \text{摩尔质量} = \frac{\text{物质的质量}}{\text{物质的摩尔数}} \]3.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中所包含的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
\[ \text{物质的量(摩尔数)} = \frac{\text{物质的质量}}{\text{摩尔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1.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 \text{C}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CO}_2 \]2.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
\[ \text{Zn} + \text{H}_2\text{SO}_4 \rightarrow\text{ZnSO}_4 + \text{H}_2 \]3.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text{HCl} + \text{NaOH} \rightarrow \text{NaCl} +\text{H}_2\text{O} \]三、溶液的浓度1.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 \text{质量分数} = \frac{\text{溶质质量}}{\text{溶液总质量}} \]2.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 \text{摩尔浓度} = \frac{\text{溶质的摩尔数}}{\text{溶液体积}} \]四、化学计算公式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 \text{摩尔比} = \frac{\text{反应物的摩尔数}}{\text{生成物的摩尔数}} \]2. 质量换算:根据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质量。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答案)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考点剖析:1、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类型①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纯净物的计算②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的计算③关于混合物的计算(只要求掌握混合物中有一种成分参加反应的计算)2、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②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③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④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⑤检查结果,写出答案。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的事项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②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③反应物、生成物必须是纯净物,如果不是纯净物,应将不纯物质的质量按题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④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应用溶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而不能用溶液的质量代入计算。
⑤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4、有关计算公式①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物质的纯度(或质量分数)②纯净物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③例题精析:例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盛有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
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克氧化镁,若使天平仍然平衡,需向右盘烧杯中加人多少克铝?分析:由MgO+2HCl=MgCl2+H2O可知,左盘烧杯中增加的质量就是所加的MgO的质量。
要使天平仍然平衡,右盘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也应增加8克。
而铝会与稀盐酸反应并生成H2逸出,所以加入铝的质量必定大于8克。
(m Al-m H2=8克)解:设需要加入铝的质量为x54 6 54—6x 8克x=9克答:需向右盘烧杯中加人9克铝。
例2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取用20克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
每次所用盐酸的体积与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求:①20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②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③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固体多少克?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第三、四次剩余团体均为8克,说明该剩余固体不能与盐酸反应,这8克固体一定是铜。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化合反应
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三)置换反应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2、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3、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4、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四)复分解反应
25、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26、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五)其他:
27、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36
32
18g
x
—33—62 =1—8xg— 解得 x=16g
强化练习
3、在2A+3B=2C+4D中,3.2g A与9.6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 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
量为1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
A.6 B.28 C.44 D.64
【方法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D的质量,进而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C、D的质量
48 32 80 故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是48:32:80。
强化练习
2、完全电解18g水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C )
A.2 g B.4 g C.16 g D.32 g
【方法点拨】根据分解的水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产生氧气的质量即可。
【解析】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 2H2O通==电=2H2↑+O2↑
解:反应后剩余3g氢气,说明氧气和氢气反应了9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是x,则氧气就是(9g-x),
点燃
2H2+O2===2H2O 4 32
x 9g-x —342—=9—gx-—x 解得 x=1g
所以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是1g+3g=4g
方法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质
量为12g-3g=9g
点燃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 + 3B = 2C + 2D
28 3x
14g 48g
28 3x
=
14g 48g
解得 x=32
化学方程式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1)实际质量之比(g)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 比
新课讲解
【例题4】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2g,点燃充分反应后,还剩余了3g氢气,则混合气体 中含有氢气多少克?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用)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知识必备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之比为一定值;(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份数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5)写出答案,答。
3.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二、典例解析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典例解析】类型1 选填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 (2023•绥化)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A.8:11B.2:11C.16:11D.16:9【答案】C【解析】解:设生成C的质量为x。
A+2B=C+2D22 2×9x=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所以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6.4g:4.4g=16:11。
例2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1.8g,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以下是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的总结:1. 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H2O2. 氢氧化钙和硫酸的反应: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3. 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4. 氢氧化钙和氯化氢的反应:Ca(OH)2 + HCl = CaCl2 + H2O5. 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H2O6. 硫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7. 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8. 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9.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10. 硫酸和二氧化碳的反应:H2SO4 + CO2 = H2CO3 + SO211.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12. 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反应:CaO + NaOH = Ca(OH)213. 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14. 氢氧化钙和氧化钠的反应:Ca(OH)2 + 2NaOH = Ca(OH)2 + 2Na2O15. 硫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H2SO4 + 2Ca(OH)2 = 2CaSO4 + 2H2O16. 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17. 氯化氢和氢氧化钙的反应:HCl + Ca(OH)2 = CaCl2 + H2O18. 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反应:2NaOH + HCl = NaCl + H2O19. 氢氧化钙和氯化氢的反应:Ca(OH)2 + HCl = CaCl2 + H2O以上是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的总结,这些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掌握这些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A + B ---- AB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耀眼白光,白色固体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火焰清洁能源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大量白烟7.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蓝紫色或淡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形成酸雨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煤气中毒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煤气燃烧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碳酸饮料12、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C + CO2高温2CO 还原反应吸热反应1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 O点燃 2CO2 蓝色火焰14、氧化钙和水反应:CaO + H2O === Ca(OH)2生石灰变熟石灰,放热二、分解反应:AB ---- A + B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6. 双氧水制氧气: 2 H2O2 MnO22 H2O+ O2↑17.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实验室制O218、氯酸钾制氧气:2KClO3 MnO2 3O2↑19.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20.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高温CaO + CO2↑(大理石含CaCO3;CaO俗称生石灰)五、置换反应: A + BC----- B + AC21.碳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产生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22、碳还原氧化铁:2Fe2O3+3C高温 4Fe+3CO2↑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2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实验室制氢气25. 镁和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 H2↑放出大量的热2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银白色的铁表面析出红色物质27、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4 ===Al2(SO4)3 + 3Cu 生成红色物质四、其它反应: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 Cu + CO2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CO2 3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水基性灭火器原理31. 二氧化碳的检验:Ca(OH)2 + CO2 === CaCO3↓+ H2O 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沉淀32、天然气(沼气)的燃烧:CH4 + 2O点燃CO2 + 2H2O 蓝色火焰33、乙醇(酒精)的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A + B ---- AB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耀眼白光,白色固体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火焰清洁能源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大量白烟7.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蓝紫色或淡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形成酸雨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煤气中毒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煤气燃烧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碳酸饮料12、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炭:C + CO2高温2CO 还原反应吸热反应1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 O点燃 2CO2 蓝色火焰14、氧化钙和水反应:CaO + H2O === Ca(OH)2生石灰变熟石灰,放热二、分解反应:AB ---- A + B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16. 双氧水制氧气: 2 H2O2 MnO22 H2O+ O2↑17.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实验室制O218、氯酸钾制氧气:2KClO3 MnO2 3O2↑19.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20.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高温CaO + CO2↑(大理石含CaCO3;CaO俗称生石灰)五、置换反应: A + BC----- B + AC21.碳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产生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22、碳还原氧化铁:2Fe2O3+3C高温 4Fe+3CO2↑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2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实验室制氢气25. 镁和稀盐酸:Mg + 2HCl === MgCl2 + H2↑放出大量的热2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银白色的铁表面析出红色物质27、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 3CuSO4 ===Al2(SO4)3 + 3Cu 生成红色物质四、其它反应: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 CuO △ Cu + CO2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实验室制CO2 3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水基性灭火器原理31. 二氧化碳的检验:Ca(OH)2 + CO2 === CaCO3↓+ H2O 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沉淀32、天然气(沼气)的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蓝色火焰33、乙醇(酒精)的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化学方程式九年级上册全部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方程式涉及多个基本化学反应。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方程式:
1.镁和氧气的反应:2Mg + O₂→ 2MgO(点燃)
2.碳和氧气的反应:C + O₂→ CO₂(点燃)
3.硫和氧气的反应:S + O₂→ SO₂(点燃)
4.铁和氧气的反应:3Fe + 2O₂→ Fe₃O₄(点燃)
5.磷和氧气的反应:4P + 5O₂→ 2P₂O₅(点燃)
6.水的电解:2H₂O → 2H₂ + O₂(通电)
7.过氧化氢的分解:2H₂O₂→ 2H₂O + O₂(MnO₂催化)
8.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2KMnO₄→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加热)
这些方程式描述了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包括燃烧、电解和分解等。
这些反应是理解化学变化、学习元素性质和掌握实验技能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程式的配平、条件和符号等都需要严格按照化学规范进行书写和理解。
初三化学方程式计算

初三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方法,它描述了反应物相互转化为产物的化学变化过程。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反应物的摩尔数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在初三化学学习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通常,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和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条件组成。
反应物用化学式表示,产物用化学式表示,并且它们之间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例如,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描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6CO2 + 6H2O → C6H12O6 + 6O2在这个例子中,6个二氧化碳和6个水反应生成1个葡萄糖和6个氧气。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和配比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之间的比例关系。
摩尔与质量之间的计算在计算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已知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式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之间的配比关系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质的摩尔质量,即每个摩尔所包含的质量。
例如,将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中每个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加,得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
知道了葡萄糖的摩尔质量,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葡萄糖的质量计算出葡萄糖的摩尔数。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以计算氧气的质量为例,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氧气的摩尔系数(6)和葡萄糖的摩尔质量(180 g/mol),计算出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摩尔与体积之间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可以通过已知物质的体积来计算其他物质的体积。
这在涉及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用较多。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已知气体的体积和条件(如温度和压力),以及摩尔体积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出已知气体的摩尔数。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⑴设未知量(不带单位)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 关系 ⑷列比例式求解
⑸写出简明答案 ⑹回顾检查
火眼金睛
看哪一组找的错误多、快、准,更正得快。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 年,再次组织攀登,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 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在登山过程中,人均携带4.8Kg 的氧气,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 需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单位
请你以化学方程式:
2H2 O
通电
2H2 ↑ +O2↑
为例说一说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 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 2、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的个数比为:2:2:1 3、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2x18):(2x2):32=9:1:8 表示反应物、生成 物及反应的条件。 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 之间的粒子个数之比。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 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生成水的质 量为: 2g+8g=10g 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
点燃
解: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
点燃
2H2+O2
4 2g 4 36
2H2O
36 x
2H2+O2
32 8g 32 36
2H2O
36 x 8g x
2g = x X=18g
=
X=9g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恒定的。”谈谈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未配 平 解:设完全分解需要x Kg的高锰酸钾。 △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158 32 比例 x 4.8 Kg
158 4.8Kg x 32 不对 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5.0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绕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g1()产生CO的总质量为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g2 CaCO的质量分数?,得到二氧化碳气体4.4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反应)3。
请计6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用去硫酸铜溶液3.向50g 算:)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
(1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
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185月4.2018年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仅含铜,锌)中铜
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四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20 20 20 2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99.80
39.92
79.80
59.84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
g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 。
)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3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然后向样品中滴加溶质质合金)﹣Zn.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16g黄铜样品(Cu5氢气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刚好生成0.4g9.8%量分数为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的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待其充分反应后,.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某学生取15g6 4.4g。
请回答以下问题:称得烧杯的总质量比原来少了。
g (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2HCl═CaCl↑O+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H2322
20g.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粗锌(主要成分为锌,杂质不与酸反应)样品中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图所示,称7足量稀硫酸,待粗锌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及烧杯中剩余物总100g58.8g)中,加入该粗锌样品置于烧杯(质量为178.4g.重量为.g )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
(2)计算该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石头纸8.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行了以制得。
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
同学进
产生气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稀盐酸,恰好不再下实验:称量25.0g 请计算: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泡,(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018年09月28日逝水寒A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8小题)
1.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产生CO的总质量为225g+150g﹣165.1g=9.9g;故填:9.9;
(2)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2HCl═CaCl↑+HO
CaCO+CO2322100 44
x 9.9g
x=22.5g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90%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2.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的质量为x。
3↑O+COCaCO+2HCl=CaCl+H2322100
44
x 4.4g
x=10g
==80%
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的质量分数3答: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的质量分数为80%。
3
3.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沉淀的质量,进而求算溶液的质量。
【解答】解:设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x
↓+NaSO OH)2NaOH+CuSO=Cu(424280 98
50g×8% x
=
x=4.9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60g﹣4.9g=105.1g。
答:(1)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9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1g。
4.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总质量为20g+80g﹣99.80g=0.2g
(2)设20克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x
↑+H=ZnSOZn+HSO242465 2
20g×(1﹣x)0.2g
=
x=67.5%
)(3
第四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
20 20 20 2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99.80 59.92 40 79.84 反应前质量39.92 59.84 79.8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99.80
0.08
0.08
0.04
质量变化可见第三次时硫酸过量,此时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锌和剩余的硫酸。
故答案为: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0.2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2。
5.
【分析】根据锌与犀利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的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硫酸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
═ZnSO↑+HSOZn+H244265 98 161 2
x y z 0.4g
解得:x=13g y=19.6g z=32.2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00g
稀硫酸的质量为: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1%。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
.6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分析】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由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g【解答】解:(1x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 ↑+2HCl═CaClO+COCaCO+H232244
100
4.4g
x
x=10g
100%≈66.7%。
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4。
(1)答:。
66.7%(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7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杂质不能,故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可求生成的氢气质量;依据氢【分析】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求混合物中锌的质量,进而可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100g+20g+58.8g﹣178.4g=0.4g【解答】解:(1)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故填:0.4x )解:设锌的质量为(2 ↑═ZnSO+HSOZn+H24242 65
0.4 g
x
x=13g
=65% 锌的质量分数= .答:锌的质量分数为65%
.8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根【分析】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6.2g=8.8g,25.0g+200.0g(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解答】解:6.6g 二氧化碳。
答:反应生成了x,(2)设碳酸钙质量为,+2HCl═CaCl↑O+CO+HCaCO223244 10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x 8.8g
=
x=20g,100%=80%,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1)8.8g;
(2)80%。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