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三、ISE基础实验预习:(1)安装ISE13.4软件。

(2)按照视频文件“Verilog语言输入法D_Flip_Flop.exe”进行演练。

实验内容和步骤:下载开发板相关器件的Datasheet,了解其性能。

按照P249附录A“FPGA实验预习报告模板”中的内容和步骤,完成D触发器的设计、综合、实现、仿真和下载全过程,熟悉ISE编程环境和用Adept下载编程文件的方法。

1.在G盘用自己的学号建立文件夹,进入用自己学号建立的文件夹后,再建立本次实验的文件夹,及本次实验所建工程的文件夹,文件夹名可以起名为:D_Flip_Flop、My_FirstISE、或Experiment_1、或Test_1,等等。

2.建立工程文件。

3.输入D触发器的Verilog程序。

4.编写D触发器的约束文件。

5.综合、实现及生成编程文件。

6.基于ISim的行为仿真。

7.采用Adept软件下载*.bit 程序到开发板。

8.测试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通过D触发器设计熟悉ISE软件后,自己设计一个门电路,例如与非门,重复以上ISE 软件的使用步骤。

验收:1.按照老师布置的逻辑门电路设计Verilog语言程序、约束文件、下载、仿真。

要能说明任一时刻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

2.能够用开发板演示所设计的逻辑功能。

实验程序1.VERILOG工程文件module D_Flip_Flop(input clk,input set,input D,input clr,output reg q //注意:always模块中的输出必须是寄存器型变量);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or posedge set)beginif(clr) q<=0;else if(set) q<=1;else q<=D;endendmodule2.约束文件NET "clk" LOC ="B8"; //时钟NET "D" LOC ="N3"; //SW7NET "set" LOC ="L3"; //SW1NET "clr" LOC ="P11"; //SW0NET "q" LOC ="G1"; //LD73.仿真文件module test_D_Flip_Flop;// Inputsreg clk;reg set;reg D;reg clr;// Outputswire q;//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 (UUT) D_Flip_Flop uut (.clk(clk),.set(set),.D(D),.clr(clr),.q(q));initial begin// Initialize Inputsclk=0;set=1;D=0;clr=0;//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 #100;// Add stimulus hereEndalways#10clk=~clk;always#12D=~D;always#33clk=~clk;always#42set=~set;endmodule仿真结果: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实验Ⅰ(2学时)组合逻辑Ⅰ:(1)使用VERILOG设计一个新的逻辑功能(比如四输入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等),并在开发板上验证,比如:进实验室前编写好VERILOG源文件、约束文件和仿真文件(见4.1.2,P101(2))。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专题实验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专题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完整的PCB板设计工序及方法;
(2)掌握制作元件原理图库、封装库的方法;
(3)掌握PCB板设计方法及其后处理;
(4)学习并掌握Protel DXP软件平台。

二:实验用仪器和软件环境
(1)微机(最低配置: Pentium 4 CPU, 128M内存);
(2)Protel DXP 2004软件;
(3)Windows XP环境
三:实验设计题目及实现的功能
本实验要求在Protel DXP软件平台上设计AVR单片机开发板电路的PCB板,根据学号分配任务,我要画的是RST、OSC、Power 、JTAG、LED、红外的电路图及对应的PCB板。

Protel DXP允许你从原理图直接运行一个大型电路仿真的阵列,通过仿真,可以显示它的波形。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1)创建一个新项目
(2)创建一个新的原理图图纸
电路图
显示器元件图
(3)设置项目选项
(4)创建一个新的PCB文件。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电路》课内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电路》课内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智力抢答器的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5年6月30日联系电话:一、实验目的电子技术专题实验是对《数字逻辑电路》课程内容的全面、系统的总结、巩固和提高的一项课程实践活动。

通过智力抢答器的设计与分析实验,加强与巩固学对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同时熟悉QuartusⅡ软件及实验室多功能学习机硬件平台,并掌握数字逻辑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法。

通过本实验,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数字逻辑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以后的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系统设计概要1、项目名称————智力抢答器的设计2、系统设计要求在许多比赛活动中,为了准确、公正、直观地判断出第一抢答者,通常设置一台抢答器,通过数显、灯光及音响等多种手段指示出第一抢答者。

同时,还可以设置计分、犯规及奖惩计录等多种功能。

本设计的具体要求是:(1) 设计制作一个可容纳四组参赛者的数字智力抢答器,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抢答者使用。

(2) 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

(3) 设置计分电路。

(4) 设置犯规电路。

三、系统设计方案1、总体概述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可知,系统的输入信号有:各组的抢答按钮A、B、C、D,系统清零信号CLR,系统时钟信号CLK,计分复位端RST,加分按钮端ADD,计时预置控制端LDN,计时使能端EN,计时预置数据调整按钮TA、TB;系统的输出信号有:四个组抢答成功与否的指示灯控制信号输出口LEDA、LEDB、LEDC、LEDD,四个组抢答时的计时数码显示控制信号若干,抢答成功组别显示的控制信号若干,各组计分动态显示的控制信号若干。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将整个系统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抢答鉴别模块QDJB;抢答计时模块JSQ;抢答计分模块JFQ。

对于需显示的信息,需增加或外接译码器YMQ,进行显示译码。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dat1=dat1+0.1;//步进用阶梯状曲线拟合斜线 tlc5615(400+400*sin(dat1)); Delay_us(5); Key_Init(); key=0xff; key=GetKey(); if(key!=0xff) break;} break; default:break;}}} 实验三: #include <SST89x5x4.H> #include <INTRINS.H> #include <math.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10]={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x6f};//显示段码值 0~9 #include "keyboard.h" #include "pcf.h"//操作总线 #include "LCDshow.h" #include "show.h"
else flag=1;} if(flag==1) {if(dat>0) {dat=dat-20; else flag=0; tlc5615(dat); } Key_Init(); key=0xff; key=GetKey(); if(key!=0xff) break;} break; case 0x04://截断三角波上三角 while(1) {if(flag==0) {if(dat<1020) {dat=dat+20;//步进用阶梯状曲线拟合斜线 if(dat<=800) tlc5615(dat);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实验gd

电子线路设计测试实验gd

1、电压跟随器
• 实验电路 • 实验内容

A
vO
+
vI
RL 100Ω
– 输入1kHz正弦波(Vipp= 1V) – 测量输出电压Vopp – 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有RL和无RL时的Vo
• 注意:运放的正负电源接法

信号地、电源地、示波器地连通

先做图4.4.12(a)
2、反向比例加、减法电路
100k
课前准备好
实验目的与要求
基本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与步骤
预习阶段准备 好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表格
组装电路--PCB板设计
课上做实验
装调电路--PCB板安装调试 搭建实验测试平台--测试方法的设计 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仪器使用 记录实验数据与波形--仪器使用
课后整报告
处理实验数据 绘制图表和波形 总结实验结论 思考题 经验与体会
• 交流耦合 • 通过电容隔离直流分量,仅显示交流分量 • 频率很低的信号使用交流耦合可能产生积分效果,导致测量 不准
关心信号的直流分量时必须设置耦合方式为直流耦合。 例如观察正方波、正三角波、整流输出波形时,必须 设置为直流耦合。 通常情况可设置为交流耦合。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
• 屏幕上看到的波形可以调节大小,并不意味着测量的 信号被调大调小
(b) 共阳极LED
注意:与发光二极管一样,需要串限流电阻
集成电路
注意引脚排列,以及正负电源、地的引脚。
注意:缺口向左,先查询引脚排列关系,再确定 各个引脚功能、连线。
26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万用表 稳压电源 波形产生器 示波器 面包板
万用表
只显示4位有效数字,注意测量精度,应以最接近的量程进行测量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掌握运放的电路连接及其参数的测量方法。

2.认识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电位器的电路应用,掌握电位器的电流、电压特性和回路等效变换。

二、实验器材:1. DC电源2. 示波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运放IC5. 电阻、电容、电位器等被测器件三、实验原理:1.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运放是电子电路中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一种电子器件。

它可以将低电平的输入信号变换成高电平的输出信号,并且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

2.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电位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值的电子元件,通过旋转滑动电荷的位置,改变电阻值。

它在电路中可以用来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

四、实验步骤:1.运放的基本连接电路及测量运放参数(1)连接运放为非反馈式电路,输入端分别接地。

(2)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接到运放的正输入端。

(3)连接示波器到运放的输出端,以观察输出波形。

2.电位器的基本测量(1)连接电位器的两端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

(2)通过旋转电位器的滑动电阻,观察电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运放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根据实验结果和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可以验证运放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

2.电位器的基本测量通过测量电位器的两端电压,可以发现当电位器滑动电阻位置改变时,电压也会随之变化,验证了电位器调节电压的原理。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运放和电位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运放的电路连接和参数测量方法,并能正确使用电位器来调节电流、电压等参数。

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运放具有放大、对称、稳定的特点以及电位器调节电压的原理。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交通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6年6月联系电话: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项目设计概要 (3)三、系统设计方案 (4)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9)五、项目总结 (10)六、结束语 (10)七、参考书 (10)一.实验目的数字逻辑电路专题实验是紧紧围绕数字逻辑这门课程进行的一个有实践性特质的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对于数字逻辑这门课程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也考察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对于特殊情况和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

通过对于译码器编码器等器件的实际操作和对相应变成软件的实际应用,达到对于这门课程更为深入理解这一目的。

同时,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能更好地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组合部件有更好地认识。

二.项目设计概要1. 设计实现的目标设计一个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的汇合点形成的十字交叉路口的交通灯控制器,具体要求如下:(1) 主、支干道各设有一个绿、黄、红指示灯,两个显示数码管。

(2)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状态,而支干道有车来才允许通行。

(3) 当主、支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45 s,支干道每次放行25 s,在每次由亮绿灯变成亮红灯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 s的黄灯作为过渡,并进行减计时显示。

2. 整体设计概述交通控制器拟由单片的CPLD/FPGA来实现,经分析设计要求,拟定整个系统由9个单元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3. 项目设计特点我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同时用变量的方式来完成计数的设计,用计数器来实现显示这一特点,使得设计变得简单。

三.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示意图:2. 电路模块设计输入:实验板时钟输出:七段数码管电路模块的设计:(1)交通灯控制器:将题设的要求把电路分为ABCD四个状态,A为主干道为绿灯,B为主干道为黄灯,C为主干道为红灯,D为主干道为红灯,旁道为黄灯。

用特设的一个变量S,完成电路的即使功能,使得电路可以区分45s,25s等时间点,并且通过if语句完成状态之间的改变。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学生姓名:沈华学号:5503112052专业班级:通信121班(卓越计划)指导老师:王艳庆喻嵘2014 年 4 月 28 日目录实验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实验二: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三: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实验四:温度控制电路设计(实物)实验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电源9±V或12±V;输入音频电压峰值为5mV;8Ω/0.5W扬声器;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二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干基本性能指标:Po≥200mW(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8Ω;截止频率f L=300Hz,f=3400HzH扩展性能指标:Po≥1W(功率管自选)三、设计方案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音频功放组成框图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通过话音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用来滤除语音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小的前提下,给负载R(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L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用有效值。

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音放大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要求详见基本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可采用使用最广泛的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功率放大电路和OCL(Output Capacitorless)功率放大电路,两者均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这种功放电路在具有较高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交越失真小,输出波形好,在实际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负载来说,OTL电路和OCL电路都是射极跟随器,且为双向跟随,它们利用射极跟随器的优点——低输出阻抗,提高了功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这也正是输出级所必需的。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接近且小于1,所以,在OTL电路和OCL电路的输入端必须设有推动级,且为甲类工作状态,要求其能够送出完整的输出电压;又因为射极跟随器的电流增益很大,所以,它的功率增益也很大,这就同时要求推动级能够送出一定的电流。

西安交通大学电实验报告(1)

西安交通大学电实验报告(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11班姓名:司默涵电话:187********学号:2110505018实验日期:2013年4月12日报告完成日期:2013年4月日实验 2.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3、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4、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二、实验原理1、测量晶体管的β由于晶体管生产中存在的分散性,每个同学手中的管子参数可能不一致,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测量或者估计晶体管的β,是实验前必须进行的。

获得晶体管β,常见的仪器有:晶体管图示议、万用表。

2、根据晶体管的β,合理选择电源电压和集电极电阻在这一部分,很多选择并不是唯一的。

电源电压可以选择为+12V,通过调节直流稳压电源实现。

选择R c=2kΩ。

3、估算R W和R B根据电源电压,先使静态工作点位于直流负载线中点,则:V,mA又根据,可以得到,而,可以估算出kΩ将R W+R B的估算值用R WB表示,如果β为100,则此值为377kΩ。

此时,可以按照下述方法选择电位器R W和电阻R B.确定R W+R B的最小值,也就是R B的值,此值应该比达到饱和状态的基极电阻还小,以确保调节R W为0时,晶体管肯定进入了饱和状态.一般选取.比如当β=100,可以选择R B=100kΩ。

确定R W+R B的最大值,此值一般选择为式(2。

1。

1)计算获得的R WB的2~5倍。

以保证当R W调到最大时,使得晶体管最大限度地接近截止区.因此,可以选择R W为(7。

54~18。

85)×βkΩ。

比如当β=100,可以选择R W为1MΩ~2MΩ。

电位器标称值一般局限在1、2、5三档,比如1kΩ、2kΩ、5kΩ。

4、确定其它参数电容器C1、C2的主要作用是隔直和信号耦合,同时,还在客观上造成了本放大电路不能放大低频信号。

原则上讲,这两个电容器越大,其低频性能越好.一般选取10μF~47μF。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实验一认识一、实验目的、掌握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软件的启动,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打开、删除、改名、复制、粘贴等操作。

、认识的编辑界面,了解各个工具栏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启动,在盘建立名为(班级+姓名)的文件夹,再在文夹中建立名为的文件夹,然后在此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设计数据文件(文件类型为)。

、在上题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名为(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原理图文件()、一个名为的印刷电路板文件()并打开。

、在新建一个名为的文件夹,将和复制中。

、更改的名字为。

、删除。

(很简单,图略)四、思考及补充练习、文件还能恢复吗?试做。

如何永久删除文件?答:能,在“设计文件管理器”窗口内,双击“”文件夹,在回收站窗口内单击目标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即可恢复目标文件。

要想永久删除,则选中目标文件后,执行“”菜单下的“”可永久删除。

实验二原理图的环境设置一、实验目的、观察原理图编辑器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选择图纸类型、尺寸、底色、标题等;、设置的工作环境。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启动,在盘建立名为的文件夹,并在文件夹中建立名为设计数据库文件,新建原理图文件,命名为。

打开后观察窗口:主工具栏、设计文件管理器标签、原理图编辑器标签、设计文件管理器窗口、画图工具条、画线工具条及原理图编辑区。

、设置图纸大小为,水平放置,工作区颜色,边框颜色。

答:>> >同时>>>。

、在中创建原理图文件,命名为。

自定义图纸大小:宽度为、高度为,垂直放置,工作区颜色为号色。

网格设置:为,为。

字体设置:系统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字形为斜体。

可视网格为点状,设置重复操作次数为次。

答:>> >,;>>> >>;字体设置>仿宋体、字号为,字形为斜体。

>> >> > >、在原理图文件中,练习打开关闭(主工具栏)、布线工具栏)、(绘图工具栏)、(电源及接地工具栏)、(常用器件工具栏)、(信号仿真源工具栏)、(工具栏),利用菜单命令和键盘功能键放大及缩小原理图。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学生姓名:高君宇学号:2110505112专业班级:计算机15班2013年11月25日一、实验目的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是计算机专业面向计算机综合应用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主要以嵌入式单片机开发系统为主要实验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通过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训练,对外围接口电路的组成设计和应用编程技术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实现一个小型完整计算机应用系统从硬件电路设计到软件程序开发的设计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以后的创新项目设计打好坚实基础。

本实验课程为独立开设的选修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一个新型嵌入式单片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设计,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基本原理,软件开发编程方法,外围接口电路的组成和应用编程技术,以及电子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

通过课程实践训练,能够让学生独立实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

实验任务分为基本实验和综合应用设计实验两部分。

基本实验部分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组成原理和软件程序设计方法;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题目需求自行设计系统硬件组成电路,并设计实现完成相应功能的应用程序调试任务。

二、开发平台实验开发板采用技术性能优良的AVR ATmega128单片机作为核心器件,还特别设计了USB接口模块、Ethernet网络接口模块,还有MCU对外扩插槽,可为电路扩展模块提供必要的准备。

实验开发板可满足高端应用设计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完成具体项目的开发设计。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制作新的目标模块实现对系统的进一步扩展。

三、实验内容(一)单片机实验系统开发环境学习1、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电路的结构原理、元器件名称、作用及相应的接口连接;(2)、学会使用C编译器编辑、编译、调试简单C源程序;(3)、学会使用AVR Studio集成开发软件下载调试并得到正确结果;(4)、熟悉蜂鸣器电路的编程原理。

2、实验电路原理图由图1.1所示的蜂鸣器电路可知,当BEEP引脚输出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蜂鸣器鸣响;而当BEEP引脚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截止,蜂鸣器停止鸣响。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DOC)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DOC)

电子系统设计专题实验报告实验一、基于 AVR ATMega128 的硬件(PCB)设计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 (1)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流程。

(2)掌握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的基本功能。

(3)在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平台,完成电路图到 PCB 图的设计制作过 程。

要求: (1)根据实验要求, 完成原理图的设计,并在 Protel DXP 2004 SP2 软件平台 上设计制作出相应的 PCB 图。

(2)要求 PCB 图布局布线美观,抗干扰性能强。

图中所用到的元件封装必须 符合实际的元件尺寸。

二、 实验设备及设计开发环境操作系统: XP 软件:Protel DXP 2004 SP 2三、 实验内容根据 ATMega128 的电路图设计一个单片机电路板,其中包括基本电路、复位 电路、时钟振荡器(ISP、键盘、RT Clock)。

MCU 原理图如图四、 实验步骤1. 创建新的工程项目,并新建原理图图纸 2. 设置工程参数,包括基本原理图参数设置。

3. 绘制原理图:在元件库中查找所用元件,并进行必要说明,如标签、总线、 端口等。

4. 放置各个模块与图纸合适位置,方便之后端口的对接及导入。

5. 对原理图进行电气检查,编译查错时,直至消除后保存原理图。

6. 创建新的 PCB 文件,并对 PCB 进行正确合理的参数设置(注意:在设置尺 寸时,不宜设置太小,不利于元件布局及布线),保存文件。

7. 导入原理图,将元件合理放置,原则:组合功能的元件(键盘开关)有序放 置在一起,使得各个元件布线交叉尽可能的少。

8. 对电路板自动布线,进行规则检查,注意检查 PCB 有没有缺线、缺元件的 情况修改错误的地方,并注意印刷线路的宽度设置,不宜太宽。

9. 重复步骤 8,对电路板布局不断进行修改优化,直到 PCB 的规则检查没有警告、错误,电路板元件布局思路清晰,布线方式正确合理。

西安交大电子技术时序电路实验

西安交大电子技术时序电路实验

成绩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第页(共页)课程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日期:年月日专业班号:电气12 组别:交报告日期:年月日姓名:崔彧菲学号:2110401038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审批签字:实验名称:时序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HDL进行时序电路设计;2.学习编辑顶层文件和用户约束文件;3.熟悉同步与异步的概念及实现方法;4.熟悉在Basys2开发板简单外围设备的控制;5.熟悉时钟的分频方法及占空比的调节。

二.预习内容1.用HDL设计一个秒脉冲(1s,2s,3s)发生器,并用LED显示:本题编译已通过1.1 HDL源文件(Verilog):分析:本电路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频模块、计数模块及译码模块。

可采用并行的方式编译各模块,再通过顶层文件进行调用。

由于本电路较为简单,在此不再编译顶层模块。

module mod10(input clk,clr,output reg[6:0] a_to_g,output wire[3:0] an,output reg[3:0]q);assign an=4'b1110; //最右译码管使能reg [26:0] counter;//时钟分频模块(默认clk为50MHZ,分频至1HZ,即1s)always @(posedge clk)if(counter==25000000) counter <= 0; //达到一半时计数归零else counter <= counter+1;reg clk_div; //引入新的电平always @(posedge clk)if(counter==25000000) clk_div <= ~clk_div; //达到一半时电平翻转,使占空比为50% *同理可知,要使脉冲的周期变为2s、3s,只须用50MHZ除以相应的频率,得到所需分频数(50000000,75000000)。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实习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实习报告《电子线路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电子线路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次实习,旨在加深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它是一家在电子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我所在的岗位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电子线路的设计、调试和测试工作。

三、实习内容1、电路原理图设计在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使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如 Altium Designer 或 Protel,根据给定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绘制电路原理图。

这需要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同时,还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合理性、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等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某些元器件的参数选择不准确,导致电路性能达不到预期。

通过向工程师请教和查阅相关资料,我逐渐掌握了元器件选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设计出较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

2、 PCB 设计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后,接下来就是 PCB(印制电路板)设计。

将原理图中的元器件布局在 PCB 板上,并进行布线。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电路板的性能和可制造性。

在 PCB 设计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布线最短化、避免交叉走线、合理设置电源和地线等。

同时,还要考虑 PCB 板的层数、板材材质、过孔类型等因素。

由于我的经验不足,在布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情况,如走线间距过小、线宽不符合要求等。

经过多次修改和优化,最终完成了符合要求的 PCB 设计。

3、电路板制作与焊接PCB 设计完成后,将文件发送给电路板制作厂家进行生产。

收到制作好的电路板后,进行元器件的焊接。

焊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掌握好焊接时间和温度,避免出现虚焊、短路等问题。

在焊接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个别元器件引脚较细,焊接难度较大。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教程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教程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教程综合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熟悉电路板的制作过程;1.2.掌握Proteus的使用1.3.对一般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测量;1.4.掌握电烙铁的使用及电路的焊接工艺;1.5.掌握电路图的分析方法1.6.掌握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技巧和方法。

2.实验设备及器材手电钻,电烙铁,曝光机,斜口钳,感光敷铜板,显影剂氯化铁溶液,焊锡,电子元器件(具体见清单),万用表,示波器。

3.实验内容3.1.Proteus学习3.1.1Proteus简介Proteus是完全一体化电子产品开发系统的一款软件。

Proteus 是将设计流程、集成化PCB 设计、可编程器件(如FPGA)设计和基于处理器设计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功能整合在一起的软件,一种同时进行PCB和FPGA设计以及嵌入式设计的解决方案,具有将设计方案从概念转变为最终成品所需的全部功能。

3.1.2Proteus的原理图绘制在此仅以RC振荡电路的整个制版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进入到proteus 绘制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左边菜单栏的图标即可进入到相应的原理图绘制模式。

然后再点击旁边的图标代表选择相关元件放置。

届时将进去到下图右所示的界面当中。

以电阻为例,在上图右边界面中关键词处输入“电阻”,下拉框中即会出现各种型号的电阻。

然后我们选择相应的型号即可。

此过程中的一些快捷方式,如下表所示:快捷键用途快捷键用途Ctrl+s打开关闭磁吸磁吸用于对准一些点的,如引脚等等:x打开关闭定位坐标显示一个大十字射线Page Down或“Page Up 不同图幅之间的切换+- 旋转示栅格为1mm,在pcb的时候很有用:栅格威原理图绘制成功以后得到的图形:如果点击运行键,原理图已经正常运行则说明原理图是正确连接的运行按钮:3.1.3protel的PCB图绘制A.1、绘制原理图2、元件编号3、电路规则检查4、创建网络表5、新建PCB文件6、装载封装元件库7、装载网络表8、放置封装元件9、设置PCB板参数10、修改移动步长11、元件布局12、规划PCB板布线规则13、自动布线14、手工调整导线15、导出PCB文件。

电子线路设计实训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实训报告

目录1、第一章:带充电和限流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2一、设计任务的要求-------------------------------------------------------------------2二、系统原理图及框图----------------------------------------------------------------2三、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3四、电路中元件选择的依据及估算-------------------------------------------------5五、列出所选元件的清单-------------------------------------------------------------6六、仿真的电路图及运行分析-------------------------------------------------------62、第二章:可报时调时的时钟-------------------------------------------8一、设计任务的要求-------------------------------------------------------------------8二、系统原理图及框图-----------------------------------------------------------------8三、分析各功能模块的原理----------------------------------------------------------10四、电路中元件选择的依据及估算------------------------------------------------12五、列出所选元件的清单------------------------------------------------------------12六、仿真的电路图及运行分析------------------------------------------------------123、第三章:夜灯渐亮渐暗开关控制电----------------------------------------13一、设计任务的要求-------------------------------------------------------------------13二、总体方案设计----------------------------------------------------------------------13三、单元电路设计---------------------------------------------------------------------13四、整体电路分析----------------------------------------------------------------------14五、列出所选元件的清单------------------------------------------------------------15六、电路的制作与调试---------------------------------------------------------------154、心得体会-----------------------------------------------------------------165、参考文献-----------------------------------------------------------------16第一章带充电和限流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一、设计任务的要求 1、基本要求(1)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1.25~36V 可调,最大电流1.5A ,有保护作用。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全)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全)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班级:2013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原理图转化成接线图的方法;2.掌握定理的实验验证方法;3.深入理解欧姆定律。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直流稳压电源(1台);2.万用表(2只);3.滑动变阻器一只。

4.电阻100Ω、200Ω、300Ω、360Ω、510Ω、620Ω、1kΩ、1.8kΩ、2.7kΩ、3.3kΩ各一只。

三.实验内容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分别用:100Ω、200Ω、300Ω、360Ω、510Ω、620Ω、1kΩ、1.8kΩ、2.7kΩ、3.3kΩ,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并设计表格记录测量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2 3 4 5 6 7 8 9 10I/mA0.09 0.10 0.11 0.12 0.13 0.15 0.18 0.22 0.25 0.31 100ΩU/mV9.1 10.2 11.1 12.3 13.2 15.3 18.2 22.3 25.5 31.6I/mA 0.10 0.12 0.15 0.16 0.20 0.24 0.29 0.31 0.35 0.39 200ΩU/mV 20.1 24.5 30.8 31.8 40.4 49.7 58.3 61.8 70.7 78.2U/I图像如下:实验证明欧姆定律成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图像可知U-I关系几乎为一条直线,满足R=U/I的关系。

五.问题与讨论1.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什么?答: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得到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同时可以减小误差。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电阻/Ω 5 10 20电流/A 0.4 0.3 0.2答:在接入的R改变的时候,总电阻在改变,导致a、b两点的电压在改变,无法达到控制变量法,所以导致不成反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自动化
学号:
2015/12/10
PROTEL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ROTEL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的开发过程;
2、熟练使用PROTEL电子线路设计软件,会设计简单、常用的电子线路;
3、熟练掌握建立项目文件、建立原理图文件、绘制原理图、产生网络表、建立PCB
文件、绘制PCB线路图等基本技能;掌握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操作步骤和设计技
巧,掌握创建原理图元件的方法;理解PCB线路图参数设置的意义,掌握手动、自
动布局和布线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技巧,掌握创建PCB元件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编译环境
计算机一台,Protel DXP集成环境。

三、实验步骤
(1)建立项目文件
File->New design
设置工程名和存储路径后点击OK,进入下图界面。

(2)建立原理图文件
在Documents文件夹下,点击Schematic document创建原理图文件。

(3)绘制原理图
在库下有的元件直接添加到原理图中连线即可;对库中没有的元件需要自行创建,创建步骤如下:
1在Documents文件夹下,点击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创建原理图
库文件(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
2绘制元件边框和引脚,设置引脚名称和编号,然后添加至原理图中。

绘制元件8563 U2如图:
绘制好原理图后点击Tools->ERC检查无错误
绘制好的原理图如下:
最后对每个元件设置一个封装(Footprint):
电容C1,C2 二极管D7,D8
晶振XTXL-1 8253
电池
(4)产生网络表
Design->Create Netlist
点击OK后,即生成了网络表,网络表实际上就是原理图中元件连接关系的一种描述。

(5)建立PCB文件
在Documents文件夹下,点击PCB document创建PCB文件。

Design -> Load Nets
发现四个错误,是由二极管管脚名称不对应引起的,将PCB库中的DIODE0.4选中,点击Edit,将管脚名称A,K分别双击并改为1,2
UpdatePCB,将改动同步更新到库中,重新生成网络表并Load Nets
发现无错误报告,点击Execute将所有元件显示在PCB文件界面上。

将各元件进行合理摆放,尽量避免蓝线交叉。

(6)绘制PCB线路图,将各元件排列好,并连线。

连接好的PCB图如下:
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Documents文件夹下,点击PCB document创建PCB文件。

Design -> Load Nets载入列表时报错
发现四个错误,是由二极管管脚名称不对应引起的,将PCB库中的DIODE0.4选
中,点击Edit,将管脚名称A,K分别双击并改为1,2
UpdatePCB,将改动同步更新到库中,重新生成网络表并Load Nets
五、实验心得及建议
本次实验使我学会如何使用PROTEL电子线路设计软件,以及建立项目文件、建立原理图文件、绘制原理图、产生网络表、建立PCB文件、绘制PCB线路图等一系列的操作,掌握了许多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操作步骤和设计技巧,在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错误,通过观看视频教程解决了一些操作技巧上的问题,原理图和PCB图提示的数十条错误对我的耐性和细心也是一种考验,通过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上网查资料等方法逐个将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不少东西,PCB的布线也十分具有技巧性,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才能使其更加合理。

这次实验也使我接触了许多电子器件,加深了对它们在工程应用及实际生产设计方面的了解。

建议实验室更新一下软件及相应设备,新软件操作更加便捷高效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