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

合集下载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上)

鞍区病变影像诊断-(上)


空蝶鞍与年龄有关,可引起空蝶鞍综合症,主要是垂 体功能减退的表现。

可能的机理:鞍隔孔生理缺陷-过大,鞍上脑脊液搏 动使鞍上池脑脊液从扩大的鞍隔孔下疝,压迫垂体至
萎缩、变薄。
CT:垂体窝内脑脊液密度,不能与垂体囊肿区分。 MRI:垂体窝内脑脊液信号,垂体组织受压位于垂体窝的周围,视交叉下移。
垂体受压的部位不同,空蝶鞍的表现各异:
水肿
下丘脑:三脑室外侧壁和下 壁
胶质瘤
错构瘤 生殖细胞瘤 嗜酸性肉芽肿
颈动脉:海绵窦侧壁通过, 流空 动脉瘤 闭锁或闭塞 发育异常 海绵窦:静脉复合体,外侧壁 颅N 神经鞘瘤 感染性病变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海绵窦动静脉瘘
脑膜:覆盖海绵窦,上外侧较内下 侧厚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 感染性病变:TB 非感染性病变:结节病 蝶窦/颅底骨:蝶窦含气、粘膜及骨 壁 蝶窦粘膜来源的癌:鳞癌、粘液囊

性激素腺瘤--阳萎。
垂体无功能腺瘤--视力障碍(失 明)。

8-27%的垂体瘤不引起症状,不 发病,常为偶然发现。

2)垂体瘤大小区分: 微腺瘤:直径≤l0 mm 小腺瘤:20mm≥直径﹥l0mm 大腺瘤:50mm≥直径﹥20mm
巨大腺瘤:﹥50 mm。
内分泌评价

内分泌检查对判断肿瘤的激素分泌重要。可对有内分 泌功能的肿瘤起定性诊断。

口干、多饮多尿—确定为中枢性尿崩症
垂体病变----结合临床表现

“停经(月经不调)、溢乳”

高泌乳素血症≠垂体泌乳素瘤(PRL瘤)
▪ 垂体PRL瘤 ▪ 颅咽管瘤 ▪ 垂体Rathke裂囊肿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蝶鞍增大及肿块
女,32 闭经3个月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内分 泌失调等。
诊断鞍区及鞍旁病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明确病变的 性质、位置和范围。
02
CT诊断
CT扫描技术
01
02
03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能够快速获取 高分辨率的图像,提高病 变检出率。
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增强病 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病理学诊断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变,可考虑 进行病理学诊断,通过组织活 检或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男,45岁,因视力下降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区占 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病理学诊断确 诊为垂体腺瘤。
案例二
患者女,12岁,因头痛、呕吐就诊,CT和MRI检查显示鞍旁 占位性病变,考虑颅咽管瘤可能性大。最终通过手术切除并 进行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咽管瘤。
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 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引言 • CT诊断 • MRI诊断 • 鉴别诊断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鞍区及鞍旁病变的CT、MRI 表现,提高对该区域病变的诊断 准确率。
02
探讨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征,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鞍区及鞍旁病变概述
鞍区及鞍旁病变是指发生在蝶鞍及其周围结构的病变,包括鞍内、鞍上和 鞍旁肿瘤、囊肿、炎症等。
THANKS
感谢观看
MRI诊断
MRI扫描技术
常规MRI扫描
功能MRI技术
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液体衰减 反转恢复序列(FLAIR)等,用于观 察鞍区及鞍旁的结构和信号变化。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鞍区病变磁共振影像表现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概述
MRI是目前显示蝶鞍和鞍旁区正常结构 及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由于MRI 对软 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该区域 内许多结构,如垂体、垂体柄、海绵窦 及颈内动脉等。多方位扫描,特别是冠 状位薄层扫描对发现该区域的细微病变 具有独特优势。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蛛网膜憩室 通过扩大的漏斗孔从鞍上池突入到垂体窝内。 本病常于偶然行CT和MRI检查时发现,最多见 于女性。继发性指因鞍内病变术后和放疗后, 过大的蝶鞍被鞍上的蛛网膜疝入充填。MR检 查可见垂体腺高度很小,呈扁平状紧贴鞍底, 漏斗居中,可轻度向后移位,但仍插入垂体前 后叶之间。绝大多数空泡蝶鞍患者在临床上没 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少数也可以表现有泌乳 素增高。
经节处,该神经节紧邻海绵窦后部,表现为鞍旁及 桥小脑角占位,形态呈哑铃状,分布具有沿三叉神 经走行的特点。通常容易诊断。
2、痛性眼肌麻痹 为海绵窦的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机制有关。病理上可见海绵 窦内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并累及海绵窦内血管及 神经。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常以球后眶区持续跳痛 为首发症状,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很快出现后眼 肌麻痹,其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常见,相应症状包 括上睑下垂、瞳孔扩大和调节麻痹。病情常有反复, 血沉快,其他全身症状少。激素治疗效果奇特。
鉴别:肿瘤可伸入鞍内引起蝶鞍扩大,这时应 与垂体瘤鉴别,矢状或冠状位MR检查多能与 垂体腺分开。
感谢观看Biblioteka 鉴别:垂体瘤向鞍上发展,与颅咽管瘤鉴别,后者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囊实性肿块,蝶鞍 不扩大。 向下发展,破坏颅底骨质的与颅底骨源性 肿瘤(主要脊索瘤)鉴别,后者常有钙化T1加权常 呈很高信号,且不均质,而向颅底发展的垂体瘤呈稍 高信号。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94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空泡蝶鞍
95
结核病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T1Sag+C垂体柄增厚 并强化
• 下丘脑内结节强化
9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 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 泌疾病,以垂体淋巴细 胞浸润为特征,多见于 妊娠晚期和产后年轻女 性;尿崩为主要临床表 现
56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鞍区脊索瘤
57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 增殖症 男,22岁。 双眼视力下降2月
58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有强化
59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蝶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60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 表皮样囊肿为非肿瘤性病变,约占 颅内肿瘤的0.2 ~1.8%
15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鞍上池层面(横轴位SET1)
16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蝶鞍层面(横轴位SET1)
17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颅底层面层面(横轴位SET1)
18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垂体冠状位SET1
19
正常鞍区影像学表现
腺垂体及神经垂体正中矢状位SET1WI、 SET2WI
20
正常影像学表现
脑MRA
• 鞍区表皮样囊肿是仅次于桥小脑角 的好发部位,约占7%
61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患者 男 23 右侧三叉神经痛8月余
表皮样囊肿
右侧CPA胆脂瘤累及鞍区
62
鞍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表皮样囊肿
弥散成像呈高信号 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按照医生的诊疗计划进行治疗 ,不要随意更改治疗方案或停 药。
记录病情变化
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如症状 的改善或恶化、出现新的症状 等,以便及时向医生反馈。
保持与医生的沟通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与医生的 沟通非常重要。如有任何疑问 或担忧,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THANKS
感谢观看
不同类型的鞍区占位性病变在临床表 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 存在差异。
03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视力障碍
鞍区占位性病变可能压 迫视神经,导致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等症状。
头痛
鞍区占位性病变可能引 起颅内压增高,导致头 痛,通常表现为额部或
枕部疼痛。
眼肌麻痹
鞍区占位性病变可能压 迫动眼神经,导致眼肌 麻痹,表现为眼球运动
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内 分泌、免疫、感染、损伤等多 种因素。
发病机制涉及细胞增生、分化、 凋亡、代谢等多个方面,以及 多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病理类型和特点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包括良性 肿瘤、恶性肿瘤、炎性病变等。
炎性病变多由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 其特点为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界清晰,包膜 完整,一般不会转移,预后较好。恶 性肿瘤则生长迅速,边界不清,容易 转移,预后较差。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课件
• 引言 •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和预后 • 预防和日常护理性病变的发病情况 、危害和目前诊疗现状,说明研 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02
分析现有研究和文献的不足之处 ,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
介入治疗
对于血管性病变,可采用介入治 疗的方法进行栓塞或扩张。
预后和康复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

鞍内占位病变的治疗
0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常 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缓 解症状和辅助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激素、抗癫 痫药物、化疗药物等,具体药 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 生的建议来确定。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方便、无创, 但效果较慢,且长期使用可能 产生副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主要 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较大的占 位病变或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的
02
学检查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是鞍内占位病变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 无创、无辐射、高分辨率和高软组织对比度的优点。
详细描述
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内占位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 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程度。MRI检查的图像可以多角度、多平面重建,有助 于全面观察病变特征。
病变。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开颅手术、 显微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
定。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较快,但 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较长。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鞍内占位病变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和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的方法包括放疗、质子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 建议来确定。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了解疾病
让患者了解鞍内占位病变的相关 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 法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
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进行复查的重要性,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病情
变化,及时就医。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 息习惯等,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病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29例鞍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MRI影像学诊断分析

垂体腺瘤 占颅脑肿瘤 的 1 % ~ 5 0 1 %… , 颅内肿瘤中仅低 在 于胶质细胞瘤 和脑 膜瘤 , 鞍 区 占位性 病 变 中所 占 比例 更 在 高, 本组垂体腺瘤 1 8例 , 6 % 。垂 体腺瘤根据直径可分 为垂 占 2 体 微腺瘤 、 大腺 瘤和巨大腺 瘤 , 体微 腺瘤 早期 临床症 状不 明 垂 显, 内分泌检查 不典 型 , 影像学发现具有 重要的诊断价值 。MR I 在 <1c m以下的肿瘤方 面较 C T敏 感 , 区周 围骨质 较多 , T 鞍 C
晰, 1 另 例平扫及增强 未见异常 。MR 表 现为 圆形或椭 圆形囊 I
良好 、 骨伪影 、 无 不需注射造影剂及 三维成像等优 点 , 断鞍 是诊
区肿瘤的理想方法 。我 们收集 2 9例经手术与病理结 果证 实的 鞍区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 , 分析 其 C T和 MR 表 现 , 1 结合 临床 资
2 1 诊断情况 :9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 , . 2 分别为垂体 腺瘤 1 , 8例 颅咽管瘤 5例 , 脑膜瘤 2例 , 移瘤 1 , 囊虫病 转 例 脑
2例 , 索瘤 1例。2例脑囊 虫患 者血清 和脑脊液 做脑囊 虫抗 脊
体试验结果亦示 阳性 。c T显示异常 2 1例 , 正常 8例 , 增强扫描
料探讨其在鞍区 占位性病变定性与鉴别诊 断的作用 。
1 资 料 与 方 法
状, 囊壁薄 , 内 隐约可见 点状 头节 , 囊 壁及 头节 在 T WI . 为等信 号 ,: 为低信号 , T WI 增强后大部分囊壁及头节未见强化 。 脊索瘤 和转 移瘤 C T平扫示 密度均 匀 的实质 性肿块 影 , 边
笪 宏 胡 明杰 左 中九
( 河南省 固始 县人 民医院放 射科 , 固始

鞍区病例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鞍区病例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脊索瘤的MRI表现
脊索瘤在MRI上表现为鞍旁或鞍内的占位性病变,T1加权 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强化 或不强化。
脊索瘤的诊断要点
脊索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线部位的影像学检查。
04
鞍区病例影像鉴别诊断
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
CT检查
总结词
高分辨率成像
详细描述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鞍区的细微结构,对鞍区肿 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
总结词
软组织分辨率高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鞍区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对鞍区肿瘤、出血等病变的诊断具有 重要价值。
核医学检查
别存在困难。
主观性
影像诊断结果受医生经验和技 术水平影响,存在一定主观性 ,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可能得 出不同结论。
辐射风险
影像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辐射 ,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特别是对儿童和孕妇等敏感 人群。
费用较高
影像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对于 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造成
负担。
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提高对微小病变和特殊类型 病变的识别和鉴别能力。
颅咽管瘤的MRI表现
颅咽管瘤在MRI上表现为鞍上或鞍旁占位性病变, 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
颅咽管瘤的诊断要点
颅咽管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尤其是鞍区和颅内中 线部位的影像CT表现
脊索瘤在CT平扫中呈低密度或等密度,钙化常见,增强扫 描后可强化或不强化,形态多不规则。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演示课件

鞍区占位性病变ppt演示课件
鞍 区 占 位 性 病 变
.
垂 体 腺 瘤
1
目录
相关知识
病史介绍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
2
发生在蝶鞍区的肿瘤
鞍内、鞍上、鞍旁、鞍后及鞍下肿瘤。鞍 旁多为脑膜瘤等,鞍后多为脊索瘤等,鞍 下为蝶窦肿瘤。而鞍内与鞍上肿瘤包括: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鞍 部异位松果体瘤等。
鞍区占位性病变
. 3
.
.
11
术 后护理
1 患者意识变 化 2. 尿崩 3.电解质紊乱
4.脑性耗盐综合 征 5.体温调节障碍 6.脑脊液鼻漏
7垂体功能低下
.
12
潜在并发症 尿崩症
原因:肿瘤或手术累及下丘脑,碟鞍附近病变 或视上核岛垂体后叶纤维损伤。 患者发生尿崩症时一般24h 4000~8000ml, 多 者可达10000ml。如发现连续每小时尿量 > 250ml , 或24 小时尿量>4000ml 时,应通知 医生,遵嘱给予抗利尿剂遵循“量出为入”的 原则,进行补液。并观察尿液的颜色, 必要时测 尿比重。 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必要时测量每小时 尿量。
.
6
垂体腺瘤的治疗——手术切除
经单鼻孔— 蝶窦入路; 经唇下— 蝶窦入路;
经眉额下 锁孔入路 经颅入路: 额下硬膜下 翼点入路
.
7
病情介绍
患者,周XX,女,64岁,因2月余前患者无明显 诱因出现头昏头痛,呈阵发性胀痛,伴恶心未呕 吐,无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无泌乳,无视野缺 损,行头颅MRI检查考虑鞍区占位入院,步入病 房,神清,对答切题,T37℃ P78次/分 R20次/ 分 BP139/90mmHg,查体合作;头颅未见畸形 ,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光反射灵敏, 肢体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浅深反射 正常,经诊治拟行手术治疗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视野改变分析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视野改变分析
右眼顺 时针左眼逆时针视 野损害。颅咽管瘤 次之 , 早期 即 压迫视 交叉 、 视神经 、 视束等引起各种视野缺损 。如一侧或
视力 0 1 . 及其以下者 4 只眼 ,.2 . 2 0 0 1~04者 2只眼 ,
05 . 者 3 .~0 9 4只眼 , . 10及以上者 4只眼 。眼底视乳头呈 不 同程度颜色变淡者 1 6只眼 , 一盘 比在 0 5及 以上者 7 杯 .
叉位于鞍隔之 上 ,易受 肿瘤 压迫 出现 视力视 野和 眼底 改 变, 而且视交叉 中的交叉纤维 并非简单 对角线交 叉,因此 损 害的部位不同 , 视野缺损 的类 型也 不同。我们所 观察 的
11 一般资料 :0例 患者 中有男性 2 . 5 2例 , 女性 2 8例 , 年 龄 1 -6 岁 , 0 5 平均 3 . 27岁。5 例 中垂体肿瘤 3 , 0 8例 颅咽
5 例病例均有视野 的缺损 , 0 垂体瘤 最多见 , 常首 先 自 向 下 上压迫视交叉的前部 , 使视网膜鼻下象 限神经纤维最先受 损而出现 2 例颞上象限视野损 害 , 例颞侧偏盲 , 0 1 5 如同时
黄斑神经纤维受损, 则合并中心暗点使视力显著下降。随
着肿瘤继续增长 , 可压迫较偏 内侧 的不交 叉颞 上视 网膜神 经纤维 , 造成鼻下视野损害 , 后全盲 。这种征象 表现为 最
小 5例。视神经萎缩 3 0例 , 视乳 头水肿 9例 , 眼肌 麻痹 , 1 7例 恶心呕吐 8 。 例
3 讨 论
缺损 , 偶有周边视野缩小。位于颅 内段 的视神经胶质瘤仅
有视力丧失 ,很少发 生眼球 突出。有一部分 垂体肿瘤 , 眼 底检查早期表现为视乳头色淡 , 晚期为苍 白边界清淅的原
参 考 文 献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和鉴别诊断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和鉴别诊断

胶样物
出血
Rathke囊肿
•在MRI上,Rathke’s囊肿的信号多种多样。一般认为典 型的Rathke’s囊肿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 号,没有强化。 •但实际上信号多变,取决于囊肿的成份,与囊液中蛋 白浓度的高低有关: ➢高蛋白浓度表现为短T1驰豫时间。 ➢当蛋白浓度低时,Rathke’s囊肿在MRI上呈现T1WI低 信号、T2WI高信号。 ➢随着蛋白浓度的增高,可出现T1WI、T2WI均为高信 号,直至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肿瘤、外科手术、外伤、血运障碍)
垂体病变
1,下丘脑-垂体后叶病变 2,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或低下 3,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起源:垂体前叶、上皮细胞 性质:绝大部分为良性
侵袭性垂体腺瘤:侵及硬膜、颅骨、蝶窦 垂体腺癌:细胞浸润脑组织、远处转移
大小分类:微腺瘤(小于或等于1 cm )
大腺瘤(大于1 cm )
②T1WI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 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呈高信号影。T2WI呈 明显的、均匀一致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
③肿瘤包膜于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影。
④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皮样囊肿 Dermoid Cyst
鞍区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解剖
垂体的解剖和功能
基本情 况
大小:0.5x1x1 cm 重 0. 5 g
分部:腺 垂 体 神经垂体
远侧部—垂体前叶
结节部 中间部 神经部 —垂体后叶
漏斗部
基本情况
组成:各种内分泌细胞(形态、 功能不同)
功能:分泌激素
垂体血供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2.生殖细胞肿瘤 • 占儿童原发肿瘤2~4% • 10~20为高峰 • 男:女=10:1 • 部位(1)鞍上 ss(2)松果体 p(3)基
底节或丘脑 b
1+2 ,1+3,2+3,1+2+3
• 松果体 60~80% • 鞍上 20~30% • 基底节或丘脑 <5% • 多发占 10% • 病理:生殖细胞瘤占60% • 畸胎瘤组20% • 亚型:畸胎瘤和内胚窦瘤 • 畸胎瘤 • 绒毛膜癌
(部分)空蝶鞍 • 鞍内被脑脊液部分充填 • CT:CSF密度灶,垂体可见受压受扁 • MRI:各序列均呈CSF信号改变
• (二)漏斗部占位 • 1.组织细胞增多症——X • 原因不明,非类脂质沉积病,即 • histiocytosis X,常以骨病为首
发症状的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 包括:Letterer-Siwe 勒-雪氏病 • Hand-Schuler-Christian氏病 • Eosinophilic granuloma(嗜酸性肉芽肿)
•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zyc: germinoma
• 3.脑膜炎(略) • TB,真菌,等,寄生虫性 临床 • 大多有感染表现 • 头痛,颅内压增高,脑积水等
CT • 高或等密度灶,多出现在鞍上池,等脑池中 • 脑积水 • 基底池——结节状,条状强化或铸型强化 • 颅底动脉增粗,窄,中断 • 脑梗塞
zyc: mets
8.错构瘤(略) • 下丘少见,直径一般较小 • CT:边清结节,位于下丘区,等密度 • 一般无强化 • MR:病变源于灰结节 • T1等,低信号灶,边清 • T2等,高信号灶 • 无强化(大多),表面稍强化可见到
.错构瘤
9迷芽瘤(少见)

小儿鞍上巨大占位病变--脑动静脉畸形

小儿鞍上巨大占位病变--脑动静脉畸形

小儿鞍上巨大占位病变—脑动静脉畸形病史:患者,女,6岁,因“恶心、呕吐10余天,突发抽搐3次”入院。

如图1-12(1-2为CT软组织窗轴位,3为T2WI轴位,4为T2DarkFluid轴位,5为T1WI轴位,6为T1WI增强轴位,7为T1WI矢状位,8为T1WI增强矢状位,9为T1WI冠状位,10为T1WI冠状位增强,11为DWI,12为ADC)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基础解剖影像:图13图14图13-14所示为正常颅脑T2WI轴位及T1WI轴位,可见侧脑室前角(白色箭头)、后角(黑色箭头)、基底节区(蓝色箭头)、室间孔(黄色箭头)、丘脑(棕色箭头)。

图1图2图1-2所示CT颅脑轴位可见鞍上池、侧脑室间巨大占位,密度不均,混杂明显高密度影(白色箭头),周围未见水肿。

侧脑室增宽(黄色箭头)。

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3-10所示T2WI、T2DarkFluid、T1WI轴位、T1WI增强轴位、T1WI矢状位、T1WI 矢状位增强、T1WI冠状位、T1WI冠状位增强可见病灶T2WI呈稍高等低混杂信号(白色箭头),稍高信号在FLAIR呈更高信号,说明不含自由水成分。

T1WI呈高信号为主(蓝色箭头、绿色箭头),混杂等及稍低信号,增强少许轻度强化,整体信号变化不明显。

双侧侧脑室扩张(黄色箭头)。

左侧侧脑室前角长T2DarkFluid高信号,考虑间质性水肿(棕色箭头)。

图11图12图11-12所示DWI及ADC可见结节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提示部分弥散受限。

MRI信号特点汇总:鞍上池见巨大不规则形异常信号影,T1WI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T2WI以稍高等信号为主混杂信号,FLAIR对比T2FLAIR稍高信号更明显,增强少许轻微强化。

DWI片状高信号,ADC低信号。

总体以T1WI高信号、T2WI稍高及等低信号为主,增强轻微强化,DWI部分弥散受限为特点。

影像诊断:鞍上池巨大占位病变,考虑颅咽管瘤可能。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PPT课件

鞍区占位病变(鞍内)PPT课件

.
41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CT
• 增强:无血栓时,全均匀一致强化,与 颈动脉强化曲线一致
• 有血栓时,可见强化部分与颈动脉强化 一致,周边有不强化的血栓
• 可见密度相反征象
• CTA可显示供血动脉. 及动脉瘤
42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MR
• 出血+SAH
• 无血栓动脉瘤 T1 低 流空效应 T2 低
• 混合性Pial-Dural AVMs 先天性
• 扩张A、V、毛细血管床(可无)
• 85%在幕上
• 20~40岁多发(75%)
• 出血,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杂音
• DSA:增粗A、V,毛细血管团
.
49
• V早期显影,肿块效应轻
鞍内占位
血管性病变
➢动静脉血管畸形(AVMs )
• NECT:等/稍高密度,可见纡曲血管影,有血 栓形成时,可有钙化,或软化灶,局限性脑萎 缩
.
21
鞍内占位
垂体生理性肥大 • 垂体高度8~13mm • 中央部实 • 密度均匀 • 多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产后哺乳期 孕期,甲低等
.
22
.
23
.
24
鞍内占位
空蝶鞍
鞍隔缺损 • 鞍内被CSF充填,CT呈脑脊液密度 • MR:在各序列中均呈CSF信号 • DDX,囊肿,扩大的三脑室
.
25
.
.
18
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四、各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鞍内占位
生理性及囊肿类
垂体生理性肥大 空蝶鞍 Rathke’s囊肿 鞍内蛛网膜囊肿 胶样囊肿 血管性病变 鞍内动脉瘤 动静脉血管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炎症 脓肿 垂体炎 肿瘤 垂体微腺瘤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诊断
T2 ←
T1+C
病灶明显强化(瘤内血栓未强化), 边界清楚,与右侧颈内动脉海绵段分界不清。 垂体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治疗: •手术: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动脉瘤孤立术、 动脉瘤包裹术、血管内介入治疗
•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治疗:防止再出血、降 低颅内压、脑脊液引流(脑室引流、腰椎穿 刺或腰大池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
• 病理: 呈球形生长,有包膜,与脑组织边界清楚,
可见出血或钙化,血运丰富,以广基底与 硬脑膜相连。
• 临床: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率约为男 性2倍。主要为压迫症状。
• 好发部位依次为:矢状窦旁、大脑镰、脑 凸面、溴沟、鞍结节等。
• MRI首选,CT补充(是否钙化、有无出血、 颅骨有无累及等)。
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鉴别要点
垂体大腺瘤 颅咽管瘤 脑膜瘤
动脉瘤
部位
鞍内为主
鞍上为主
鞍内或鞍旁
鞍内或鞍旁
形态
束腰征
椭圆形
规则
圆形,光滑
垂体
消失
存在
存在
存在
密度/信号
不均匀
钙化
少见
邻近骨质 强化
案底骨质吸收或 破坏
明显,多数实质 均匀强化
不均匀,多为 囊实性
多见,壳样或 斑点样
部分出现受压 吸收改变
明显,边缘或 实质强化
• 密度/信号均匀,有包膜,可有斑点状钙化; 增强均匀 、显著强化,脑膜尾征。
CT平扫
482933 女 61岁 反复头晕3年余 鞍上可见一类圆形均匀稍高密度灶,CT值约47HU, 边界清楚,其内见一小点片状钙化灶;继发鞍上池受压伴变性。
T1
T2
鞍区占位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 统计软件处理所有相关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2 结果
2 . 1 MRI 与C T临床诊 断情 况
统计情 况显示 ,该 文 8 0例 c T对鞍区 占位 性患者 中 , M R I
共诊 断出 7 9例 , 符合率 为 9 8 . 8 %, 误 漏诊 率 1 . 2 %。C T共诊 断 出 7 2 例, 符合率为 9 0 . O %; 误漏诊率 1 0 . 0 %。 MR I 诊断符合率相对更 高( P < 0 . 0 5 ) 。见表 1 。
床 主要表现 为视神经异常 、 精 神异常、 头痛 、 尿频等 。 其 中, 7例脑 2 . 2 MRI 临床 具体诊 断情 况 该研 究确诊 的 8 0例鞍 区占位性 患者 中,鞍旁病 变 2 2例 患 者 MR I 共诊 断 出 2 2例 ,符 合率 1 0 0 . 0 %;鞍 内病 变 4 0例患者
日固
… … 酬
影像与检验
鞍 区 占位性病变 的 MR / 诊 断价值 分析
唐 绍 德
湘雅博爱康复 医院, 湖南长 沙 4 1 0 1 5 1 【 摘要】 目的 探讨鞍区 占位性病变 的 MR I 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 8 0例鞍 区占位性病变患者 , 均分别采用 C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扫描 , 相关参数设置均 同平扫 。
1 . 4 评 价 指 标
有鞍 旁 、 鞍 内以及鞍上等几 个部位 的病变 , 病变 种类 比较 复杂 ,
颅咽管瘤 、 垂体瘤均 是 比较常见的鞍 区病变类型 , 一旦发生后 如
不能及时有效诊断 , 容易 因病情 的进展增加 临床 治疗难度【 1 J 。加

【影像巡诊】-神经系统-鞍区占位

【影像巡诊】-神经系统-鞍区占位
鞍区占位
垂体组织结构
垂体胚胎起源
• 神经垂体:神经外胚层(间脑) • 腺垂体:表皮外胚层(Rathke囊)
垂体胚胎起源
正常解剖
• 鞍区范围 前界:前床突外侧缘和交叉沟前缘 后界:后床突和鞍背 侧界:颈动脉沟
垂体瘤
• 最常见的鞍区肿瘤 • 分类:无功能性,功能性 • 临床表现: 1. 压迫症状: 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头晕头痛,恶 心呕吐,垂体功能减退
中勉强切除侵入海绵窦内侧肿瘤。现术后4月, 为行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Case5
• 男,19岁 • 主诉:烦渴,多饮,多尿3年,发现垂体柄增
粗4个月 • 3年前出现烦渴,多饮,多尿,4月前就诊于当
地医院,多项垂体激素水平降低,考虑腺垂体 功能减退,MRI提示垂体柄明显增粗强化,右 侧基底节区病变。后就诊于他院,禁水加压实 验符合中枢性尿崩症,考虑不除外自身免疫性 垂体炎,予甲强龙、弥凝治疗,症状好转,复 查血激素仍低,MRI示垂体及垂体柄占位病变 较前进展。
Knosp分级
鉴别诊断
1. 实性: 脑膜瘤,生殖细胞瘤 2. 囊实性: 颅咽管瘤,垂体瘤合并卒中,垂体脓肿,生 殖细胞瘤 3. 囊性: 垂体瘤合并卒中,囊性颅咽管瘤,蛛网膜囊 肿,垂体脓肿
颅咽管瘤
• 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儿童 • 起源于颅咽管(垂体管)残余的上皮细胞 • 临床表现:与垂体瘤相似
Case4
• 女,29岁
• 主诉:鼻唇肥厚,手足增粗12年余
• 现病史:12年前身高长高(7-8cm),面容 改变,语调低沉,伴头痛,行头颅CT见鞍内、 鞍上池卵圆形高密度影,10年前行经口鼻蝶垂 体腺瘤切除术,9年前肿瘤复发,行Y刀治疗。 5个月前患者再次头痛,伴视力下降,视野模 糊,MRI示侵袭性垂体大腺瘤,包绕右侧海绵 窦,累及室间孔。4个月行内镜下扩大经鼻筛 蝶窦侵袭性垂体腺瘤切除术+鞍底重建术,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表皮样囊肿
具有见缝就钻、沿蛛网膜下腔及颅底扩展的特 点 T1加权低信号,信号常不均匀, T2加权高信号, 增强无强化。
七、皮样囊肿
CT:低密度, MRI:短T1长T2高信号, 钙化常见 自发破裂征象:蛛网膜下腔脂滴、 脑室内脂肪-脑脊液界面 增强常不强化,
八、海绵状血管瘤
脑内型 脑外型:多位于鞍旁 脑外型: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明显高信号 瘤内血栓形成情况、钙化程度及含铁血黄素沉 着决定信号特征及强化程度
鞍后
脊索瘤 表皮样囊肿
鞍下
蝶窦肿瘤 鼻咽癌颅底侵犯
一、垂体前叶腺瘤
基本概念 微腺瘤:瘤体直径≤10mm, 大腺瘤:瘤体直径>10mm, 无功能性腺瘤 功能性腺瘤:PRL腺瘤、GH腺瘤 ACTH腺瘤、GnH腺瘤、TSH腺瘤
微腺瘤MRI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垂体内长T1长T2信号灶, 2、垂体上缘局限性隆起, 3、垂体高径大于正常值, 4、垂体柄偏移, 5、鞍底倾斜
正常断面解剖
鞍内占位性病变解剖分区
鞍内: 垂体腺瘤 垂体脓肿 垂体转移瘤 非肿瘤性鞍内囊肿
鞍上
颅咽管瘤 脑膜瘤 动脉瘤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畸胎瘤 生殖细胞瘤 转移瘤 胶质瘤 蛛网膜囊肿 下丘脑错构瘤
鞍旁
脑膜瘤 三叉神经瘤 动脉瘤 胶质瘤 海绵状血管瘤 转移瘤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小结
增强不强化 常伴有钙化 可以有钙化
无钙化
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 颅咽管瘤、皮样囊肿、畸胎瘤 脑膜瘤、动脉瘤、表皮样囊肿、 海绵状血管瘤 垂体瘤、三叉神经瘤、生殖细胞 瘤
小结
鞍上T1加权高信号病变:
颅咽管瘤 皮样囊肿 脂肪瘤 畸胎瘤
小结
鞍上实性肿块需考虑
脑膜瘤 动脉瘤 实性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 胶质瘤 转移瘤
重点观察内容
1、瘤体起源﹙载瘤动脉)、大小、形状、数 目 2、附壁血栓 3、颅内出血和脑动脉痉挛 4、与周围邻近结构关系
CT平扫
CTA
五、三叉神经瘤
节前型: 三叉神经根部 后颅凹 节型: 半月神经节 中颅凹 节后型: 三叉神经分支 中颅凹 长T1长T2信号,易坏死囊变 跨越中后颅凹呈哑铃状生长是三叉神经瘤的特 点
九、胶质瘤
视交叉胶质瘤 下丘脑胶质瘤 颞叶胶质瘤 额叶胶质瘤
十、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海绵窦之间异常交通 海绵窦扩大 患侧眶内静脉曲张
十一、鼻咽癌颅底侵犯
小结
特定的解剖部位提示鉴别诊断思路 鞍内占位多考虑垂体腺瘤 鞍旁占位绝大多数为脑膜瘤或三叉神经瘤 跨越中后颅凹生长是三叉神经瘤的特点 MRI显示流空效应是诊断动脉瘤的可靠征象 瘤周低信号环可以出现在脑膜瘤或海绵状血 管瘤
小结
皮样囊肿与畸胎瘤影像学表现相似
肿块内显示牙齿、骨结构影是诊断畸胎瘤的 可靠依据 蛛网膜下腔显示脂滴影是诊断皮样囊肿破裂 的可靠征象
小结
钙化性脑膜瘤与伴有血栓的动脉瘤 邻近骨质增生硬化、脑膜尾征、瘤周低信号环 提示脑膜瘤 MRI显示开放的瘤腔(流空现象)是诊断动脉 瘤的可靠征象 CTA、MRA、DCE MRA进一步检查 完全血栓化的动脉瘤诊断应慎重,瘤壁弧形蛋 壳样钙化常提示动脉瘤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池州市人民医院CT/MRI科 钱彬
解剖特点
范围小,结构多,毗邻关系复杂,疾病多 发部位 主要解剖结构:蝶鞍 蝶窦 脑垂体 海绵窦 鞍上池 鞍周 血管 脑神经 下丘脑
诊断依据
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症状、体征 病变具体部位 影像学表现:大小、形态、数目、边界、 密度或信号、强化模式
大腺瘤MRI表现
鞍内或鞍内向鞍上生长的肿块, 长T1长T2信号, 易出现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少见, “8” 字征或束腰征, 侵袭性垂体腺瘤
平扫
增强
平扫
增强
二、颅咽管瘤
鞍上囊性、囊实性、实性肿块, 不均匀混杂信号:取决于瘤组织成分 钙化, 实性成分及囊壁强化
MRI
CT
增 强
平扫
增强
三、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 鞍旁脑膜瘤
影像学表现
CT:软组织密度 MRI:T1、T2类似脑皮层信号 可伴有钙化、坏死、出血、囊变 脑膜尾征 邻近骨质改变, 增强明显强化。
T1WI
T2WI
增 强
T1WI
T2WI
增强
四、动脉瘤
影像学表现取决于下列因素 1、瘤内血流特征 2、瘤内血栓形成的成分 3、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
小结
MRI C T 软组织分辨率高、精确定位 显示钙化、邻近骨质改变
MRI联合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 率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