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

岗位类别
管理岗位 专业技术 工勤技能
岗位
岗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群团机关工作人员在法理上不履行公职不 属于公务员但因单位特殊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不属于公务员但因职权与公务员相近参 照公务员法管理
-3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六章奖励和处分 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 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
表现突出的; 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 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
的; -3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解析:一、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党委的组织部门县委组织部、政府的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常见的有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等如教体局、卫计委、妇 联、工会等在国家机关主管部门内办公的事业单位要注意事业单位本身和主管部 门的区别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章岗位设置
总体解析:本章共有三条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制度、依据、 内容和程序等作了规定是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法 定化
一、什么是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 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单元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 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二、岗位管理特征岗位管理是相对于身份管理而提出的具有专 业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三、岗位设置 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
位类别和等级 解析: 一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PPT

Schneider Electric - LifeSpace Training - Jerry
1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三、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
级。
解析:
(一)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Schneider Electric - LifeSpace Training - Jerry
-4-
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
首先,《条例》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规依据; 其次,《条例》构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全面的制度体系
; 第三,《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
Schneider Electric - LifeSpace Training - Jerry
-8-
8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师、护士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岗位主要是退伍安置人员。管理
岗位多是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Schneider Electric - LifeSpace Training - Jerry
-11-
1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具体解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完整版.pptx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 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课件
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
第三十九条 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 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课件
课件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
Contents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课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 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课件
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工 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 应当退休。
课件
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
课件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第二十七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
(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 (二)失职渎职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 (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
课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4年652号)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14年4月25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评;(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释义

导论2014年4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2号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条例》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
其中,既包括对聘用制、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纪律处分等既有改革成果的承认,也包括考核、奖励、申诉、监督等管理问题的创新性、原则性的规定。
《条例》的出台,填补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空白,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一、《条例》的立法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也不断创新推进.20世纪80年代,中央提出了实行干部分类管理的目标,打破按照党政干部管理方式来管理事业单位干部的传统模式成为重要的改革导向.1986年《民法通则》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四大单位法人之一。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始启动,事业单位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事业单位奖金税暂行规定》和《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等规范性政策文件,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职称评审等重点管理环节进行了初步规范.其中,《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提出,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合理和任职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这些规定对规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以后实施的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进行了先期准备。
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解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文解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动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理应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理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理应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理应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理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实行:(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实行:(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评;(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行交流。
第四章聘用合同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解读

奖励和处分
• 第三十条 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 完备。 • 第三十一条 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 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 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 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 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 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 因素。 •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 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 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 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 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 第九条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 行: (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 (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 定的福利待遇。 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 度。 •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 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 第三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 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人事争议处理
•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 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 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 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国家有 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课件

PPT学习交流
12
-1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岗位、中级岗 位和初级岗位,共设置13个等级。高级岗 位设置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 位设置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设置五至 七级;中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八至十 级;初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 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立法背景 必要性 ●重要意义 具体条款解读
PPT学习交流
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立法背景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 院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4月25日以国务院令 第652号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 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规, 其颁布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聘用干部和聘用制工作人员的区别。我县现在事业单位都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但只要符 合干部的条件便是正式的干部身份。
PPT学习交流
1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构编制及人事管理一览表
单位类别
机关
事业单位
使用编制 人事管理
行政编、工勤编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群团机关、实施公务
员法机关
参照公务 员法管理 的事业单
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国务 院1998年下发的事业单位登记暂行管理条例) 2、通俗认定:
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包含一般性的事业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事业单位。主要有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解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解读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2号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共10章44条,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
《条例》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公开招聘·规范聘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增长机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亮点解读新华社15日受权播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这一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
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
实施公开招聘【条例】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解读】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了事业单位招聘中因人设岗的所谓“萝卜招聘”、“内部招聘”,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强烈谴责。
今年3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了湖南省严肃查处的江永县少数领导干部子女亲属违规调入事业单位案,当事人受到了党纪和行政处分。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早有规定。
2005年11月,原人事部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3年宣布,截至2012年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条例的出台,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从部门规定上升为行政法规,有利于这项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从而有效杜绝事业单位违规招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第一条为了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人事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直接用人和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法人组织。
第二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岗位和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责任。
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和人员编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经费预算编制,不得超过编制数。
第三条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1. 公开原则:事业单位的招聘和选拔应当公开进行,公告招聘信息、面试结果等,保障求职者的知情权。
2. 公平原则:事业单位的招聘和选拔应当公平对待所有申请者,不得歧视。
3. 公正原则:招聘和选拔应当严格按照岗位条件、择优录用的原则进行,确保选拔任用的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符合要求。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人事档案进行保管和管理。
人事档案应当真实、完整、准确,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考核评价等内容。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应当注重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对绩效考核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培训和职称评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培训计划应当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和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培训内容应当与岗位职责相符。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资和福利制度,合理确定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工资待遇应当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表现等因素确定,福利待遇应当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奖励和处分制度,及时表彰先进,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
奖励和处分的标准应当明确,程序应当公正,决定应当及时,不得任意抑或者乱作为。
附件:1. 人事档案管理办法2. 培训计划模板3. 薪酬福利制度规定4. 奖励和处分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关于事业单位的法律法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PPT

-1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 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即一 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 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 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 岗位。
-1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中工勤(工人)的几种含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三、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 别和等级。 解析: (一)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管 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 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 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从我县来说,三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人数占绝大多数,包括教 师、医师、护士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岗位主要是退伍安置 人员。管理岗位多是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19-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一、公开招聘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 岗位等人员除外。
解析:1、我县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除公开招聘外,有退伍安置、“大 学生村官”安置、“三支一技”安置、“三定向”人员聘用、免费师范生 聘用等。 注意:“三支一扶”招募与安置的区别。 2、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事业单位公开选调的区别: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具体解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 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 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 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本章共有四条,主要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管理 体制等进行了规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解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条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评;(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六)办理聘任手续。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
第四章聘用合同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逐条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正确实施,根据《事业单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组织。
第三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依法保障公民的人事权利。
第四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当贯彻党的领导,按照党和国家的工作方针、政策,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中的全面贯彻落实。
第二章职位设置和编制管理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需要确定职位设置,并根据编制总量和用人需求进行调整。
第六条职位设置应当遵循科学配置、合理布局、职责明确、岗位精细的原则,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职位撤销、调整和新设的程序,经批准后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整。
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编制管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编制数,确保编制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职位等级和岗位职责要求确定编制级别,编制水平应当与工作需要相适应。
第十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编制管理制度,明确编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保证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人事招聘和选拔任用第十一条事业单位招聘应当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职责要求,确定招聘人员的条件和程序。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招聘联动机制,根据编制管理的需要,参照统一人事招聘方式,组织实施招聘。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公开、平等的原则,广泛征集应聘人员,并通过面试、考核、资格审查等方式进行选拔。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招聘应当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责的匹配性,选拔任用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应聘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职务晋升和任免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职务晋升和任免制度,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职务晋升和任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活动。
事业单位应当在依法选任或者聘用工作人员时,严格遵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人才优先、岗位导向的用人制度,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人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依法行使人事管理职权,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管理执法,防范和制止不正之风。
第五条人事管理工作应当加强与工作流程、经费管理、财务监督、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从业人员自律意识,不断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形象和声誉。
第二章用人机制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实行按需配置、因岗施策、顾全全局、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业务需要和工作任务,科学选聘、培养和使用工作人员。
第八条事业单位在工作人员的选拔、聘任、晋升和调整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工作成绩和学历。
同时应当坚持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评价与择优录用原则,选聘合格人才。
第九条事业单位在选拔、聘任、晋升和调整工作人员时,应当实行单独考试、资格审核、综合面试、绩效考核等多种方式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注重考察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能力和实战经验。
第十条事业单位在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拔工作人员时,应当建立健全招聘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标准,制定考试、面试和综合面试的考核标准,按照面试成绩、答卷成绩、考核总分等因素来确定聘任人选。
第十一条面试考核时,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多名评委,对被考核人员做出综合评价。
面试人员应当保证公正、公开、公平,严格评分、排名,确保录用合格人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规范人事制度,提高人事工作效率,根据《事业单位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全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第三条基本原则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公认的原则,保证人事制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职务规定第四条职务设置事业单位内设职务应参照相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第五条职务聘任事业单位的职务聘任应根据人员的岗位要求、资历和绩效等因素进行评估,并按照合法程序进行聘任。
第六条职务变动事业单位内,职务的任免、降职、升职等变动应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确保公平和公正。
第七条职务职级事业单位内的职务应与相应的职级相匹配,确保相应职务的权责与职级相符。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八条入职管理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和标准,对入职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和面试选拔,确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工作需求。
第九条试用期管理事业单位应设立合理的试用期制度,对新入职人员进行评估和培养,确保人员能够胜任所任岗位。
第十条奖惩制度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人员的出色表现给予奖励,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十一条考核评价事业单位应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和职务调整。
第四章培训发展第十二条培训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对人员进行持续的岗位培训,提升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第十三条职业发展事业单位应为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培训和晋升等方式,不断提高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地位。
第十四条职称评定事业单位应根据人员的工作表现和岗位要求,对其进行职称评定,激励人员积极进取。
第十五条退休离职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其合法权益。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人事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解读41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
谢谢!
41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条例》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规 依据;
其次,《条例》构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全面的制 度体系;
第三,《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未来 方向。
-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的概念:
1、权威定义: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常见的组织机构: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其他组织 机关:主要使用行政编制。一般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 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有中国共产党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政府序列)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 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 商业联合会机关等。 企业: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 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其他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协会等。 注:行政编制(机关)和行政机关(行政单位)的区别。
-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出台的必要性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利益的优先性与事业单 位应遵循的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在法律关系调整的 原则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劳动关系与人事关系双方 的权利义务也有较大不同,通过专门立法对事业单 位人事关系和人事管理进行专门规定,十分必要。
-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解析:1、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党委的组织部门(县委组织部)、政府的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常见的有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等。如教体局、卫计委 、妇联、工会等。在国家机关(主管部门)内办公的事业单位要注意事业单位本 身和主管部门的区别。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三、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 别和等级。
解析: (一)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管 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 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 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从我县来说,三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人数占绝大多数,包括教 师、医师、护士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岗位主要是退伍安置 人员。管理岗位多是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1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管理岗位
(1)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 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 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2)我市管理岗位设置6个等级,即五至 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正职 、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 、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 职员岗位。-来自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岗位、中级岗 位和初级岗位,共设置13个等级。高级岗 位设置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 位设置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设置五至 七级;中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八至十 级;初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 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1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 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即一 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 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 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 岗位。
-1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中工勤(工人)的几种含义:
-8-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 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 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总体解析:本章共有三条,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制度、 依据、内容和程序等作了规定,是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 度的法定化。
一、什么是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 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单元,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 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二、岗位管理特征。岗位管理是相对于身份管理而提出的 ,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具体解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 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 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 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本章共有四条,主要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管理 体制等进行了规定。
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国务 院1998年下发的事业单位登记暂行管理条例) 2、通俗认定:
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包含一般性的事业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事业单位。主要有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3、条例适用:
根据《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 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 配套管理制度
2018年7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立法背景 必要性 ●重要意义 具体条款解读
-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立法背景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 院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4月25日以国务院令第 652号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事 业单位人事管理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规,其颁布 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